从视听语言镜头分析角度写从视听语言镜头分析角度写《活着》这部电影的影评[转载]故事的主人公福贵是一个嗜赌如命的纨绔子弟,把家底儿全输光了,老爹也气死了,怀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从视听语言镜头分析角度写6篇,供大家参考。
从视听语言镜头分析角度写篇1
从视听语言 镜头分析角度 写《活着》这部电影的影评[转载]
故事的主人公福贵是一个嗜赌如命的纨绔子弟,把家底儿全输光了,老爹也气死了,怀孕的妻子家珍带着女儿凤霞离家出走,一年之后又带着新生的儿子有庆回来了。福贵从此洗心革面,和同村的春生一起操起了皮影戏的营生,却被国民党军队拉了壮丁,后来又糊里糊涂的当了***的俘虏。他们约定,一定要活着回去。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平安回到家中,母亲却已去逝,女儿凤霞也因生病变哑了。
一家人继续过着清贫而又幸福的日子。在“大跃进”中当上区长的春生不慎开车撞死了有庆,一家人伤痛欲绝,家珍更是不能原谅春生,她说:“你记着,你欠我们家一条命。”文革时,春生遭到迫害,妻子自杀,一天半夜他来到福贵家,把毕生积蓄交给福贵,说他也不想活了。这时家珍走出来对春生说“外面凉,屋里坐吧。”春生临走时,家珍嘱咐他,“春生,你还欠我们家一条命哪,你可得好好活着!”
后来凤霞认识了忠厚老实的二喜,两人喜结良缘。然而不幸总是不肯放过福贵一家。不久凤霞生下一子,自己却因难产而死。凤霞的儿子取名叫馒头,聪明可爱。影片结尾,福贵对馒头说,“你是赶上好时候了,将来这日子就越来越好了。”
四十年,弹指一挥或是沧海桑田,无数黄面孔的、沉默的、坚韧的中国人就这么无声无息地继续活着。
之所以题目叫“活着”,为的是加以区别于华的小说。因为大风看过
小说的人都江堰市会意识到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尽管二者提示的主题一致的。当然。这咱差异是由于故事情节所依托的载体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即文字传述与情景再现的不同。今天我们姑且不去讨论小说与电影的熟优熟劣,熟深熟浅,而仅就张艺谋导演的电影进行一些论述,因为毕竟在中国当代的电影作品中它是那样的经典与诱人,在它们中间包含着太多值得去品味与解读的东西。
电影“活着”在提示了人生主题的同时期更重要也是更突出的展示了一种深沉而凝重的大历史主题。之所以叫大历史,是以区别某朝某代自导自演的“钦定历史”。整部影片跨度很大,从解放前一直到七十年代后,可以说涵盖了新中国由成立至发展所走过的三十多年的历程。纵观电影我们就会看到并深深体会到元人张养浩早在七百年前就已经发出了那一声无可奈何的感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多么的有震撼力呀!解放战争时的。
活着》,确实在无遮无拦地大喜大悲,让你随之无所顾忌地大笑或流泪。但不是强迫型煽情的肥皂剧。影片给我的震撼,也许远比一万页声泪俱下的控诉演讲稿要强烈的多,深刻的多。在阳光柔媚的午后,三个人,守在空荡荡的教室里再看《活着》的后半部分。以为几年后的自己会跳出剧情,清楚地看它,戏谑地看它,可还是没能忍住眼泪。听见邻座女孩轻声的啜息。大家没有互相看一眼,空气似乎凝固在沉重里--即使一分钟前你还在无奈大笑。余华的小说,亮色少得多。只余老人福贵和一条也叫福贵的老牛。人生若梦,偶然的东西太多,宿命的因由也不少。一家人各自似乎无意间就离开了人世。站在耕田的两个"福贵"面前,我们一定无话可说,只能呆立在树荫下,忽然间觉得天地间一切都毫无意义。我们更上层楼,我们勾心斗角„„这些东西忽然显得可笑。
张艺谋加了点亮色,起码还有希望--虽然是不太大气的、已开始切实的希望。
春生与福贵情节剧模式的"再度相逢"却是因为他间接导致了福贵儿子有庆的死亡。记得此后他去见福贵和家珍三次。在有庆坟前,家珍的哭诉已足够让心地善良的我们的妈妈、外婆们泪下了。在对春生声嘶力竭喊"你欠我们家一条命,我只有这一个儿子"时,我们会被感染。在亲人以非自然方式逝去时,活着的人常会说:"如果不„„,他就不会走了„„"可是人生,毕竟不是电脑游戏里的"虚拟人生",绝望了,出现让你无法承受的事情了,可以重新再来。如果不怎么了呢?没有"大炼钢铁"的狂热?王春生的汽车取消?他的汽车没有撞到墙?有庆没有在墙下睡着?家珍执意阻拦福贵送有庆去学校?也许有无限的可能性。但也许偶然中潜藏着必然,就象我们今天在地铁里遇见这个人而不是那个人,固然有神秘的巧合,只因为他今天与你一样,有原由乘地铁,去此地或彼地。
第二次是福贵的女儿凤霞结婚时,人都散尽,春生探头探脑进来送贺礼。而家珍,明明暖瓶里的水是满的,还要去烧水避开他。这个细节,把母亲的情感表露无遗而细腻有致。后来家珍要福贵退还春生的贺礼--原来是镶了红绸的毛主席像。
这时我们在感慨那个年代人们单纯的热情。可以为了一句话烧掉珍存许久的皮影,可以在炼出只能扔在垃圾堆的废钢后意气风发地说:"第一发炮弹打在蒋介石的床上,第二发打在蒋介石他们家的饭桌上,第三发打在蒋介石他们家的茅坑里。"可以义正词严地对着墙上画的金光万丈的毛主席像说:"毛主席他老人家,我把徐凤霞同志接走了。"有时,这种单纯甚至令人神往。怀旧的时候,人们往往无意识地过滤掉不愉快的残忍的东西,只剩下美好的幻象。
春生最后一次出现是在月黑风高的夜里。妻子被逼自杀,他被批斗欲丧失自由或者生命。新藤兼人的《电影剧作的结构》里说过,克制的情感会更感人。也如剧作课的老师说的,一个剧本,居然70多处痛哭流涕的戏,想想这种滥情的场面会怎样?春生极力压抑还是忍不住眼泪,一个曾经叱咤的男人,如今走投无路。此时忍不住与他一起落泪了。人在落难时容易被人同情和原谅。家珍终于出来要他进去聊。短短一句,却比长篇大论要有力的多。最后家珍对踯躅远去的春生喊"你还欠我们家一条命"的时候,则纯然是为了鼓励他继续活着。人们的善良,在非常环境里表现的更显著。
可怜的凤霞,生命就葬送在几个卫校护士革命小将的幼稚的手里。遭批斗的、三天没有吃到饭的"反动学术权威"王教授因7个馒头加水变成49个的典故 晕在一边,说不清什么感觉,你可以后来拿这夸张细节作笑话,看时,却无论如何笑不出来。家珍报着了无声息的凤霞哭喊"我只有这一个女儿"的时候,还是无法忍住自己的眼泪。想想自己是否有些滥情,却觉得,这些眼泪是因为你还有新鲜的触觉,你还没有完全被生活折磨得麻木愚钝。
去探有庆的坟时,是家珍在一遍遍埋怨自己不该让有庆去学校;而在凤霞的坟前,是福贵一遍遍唠叨自己不应该给王教授那么多馒头,给他喝水„„造化弄人。惊人的相似。宿命的感伤。"有庆吃饺子,凤霞看相片儿",出自凤霞和二喜的儿子馒头口中。又是一代,也许会过着同样的生活,也许更好。张艺谋没有象余华那么绝望,留给我们亮色,但"牛长大了"不是"就是共产主义了",而是"馒头长大了,日子越来越好了"。更切实,更有韵味。
在浩淼的无尽的时空的一个小小段落,我们活着,享受日月星辰风霜雨雪,偶尔欣喜若狂或失意无语。想起一个大家不怎么待见的作家的一篇小说的名字。这就是活着了,冷也好,热也好,我们都还活着。为了别人,也为了自己。
从视听语言镜头分析角度写篇2
电影《风声》的视听语言分析
《风声》是一部讲述了汪伪政府时期的1942年,在发生了一系列高官暗杀事件后,日军引起高度重视,为了找出代号为“老鬼”的共产党员,日军和伪军对顾晓梦、李宁玉、吴志国、白小年以及金生火五人进行了审问,过程中经历的心理战和酷刑的谍战片。 该影片的视听语言风格鲜明,电影从镜头语言、画面剪辑、和声效配合上竭力为观众打造出一个精彩的悬疑故事,展现出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本文结合影片中的片段,从镜头、景别、声音、光、色彩、字幕等方面分析这部影片的视听语言。
一、镜头与景别的表达
在影片中,镜头不仅充当观众的眼睛,告诉观众故事的情节与发展,还在参与形成影片表达风格上贡献不小的力量。
(一)长镜头的运用
在电影开头,运用特技模拟了一个50多秒的长镜头:起始画面是在黑云密布的高空,继而穿破层层黑云,掠过盘旋在空中的战机的机翼,继续往下探,出现了群山与河流相间的黑色地貌,山是黑色的,因而水的颜色就成为亮色,这些河流的形状和分布组成了两个字的形状——风声。至此,电影片名出现。但是此长镜头并未就此结束,而是继续朝低处延伸,越过山巅,伸向群山环抱的城区,以远远的出现在夜空的烟花为镜头的结束画面。下一个镜头是在地面上以仰拍角度出现的烟花,来完成转场。
这个长镜头的运用,很好的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像是一只无形的手,从阴霾的天空拨开层层黑云,来告诉观众,这个故事就发生在乌层密布的城市,为影片奠定了阴暗压抑的基调。
(二)中近景居多,刻画人物形象 在本片中,中景、近景的景别居多。《风声》中景别的选择,不仅出于故事情节的表达和人物形象、性格的刻画需要,也限于拍摄场地的环境制约。影片绝大部分是在一个封闭的裘庄里拍摄,因此它所着力呈现的是一个封闭、压抑的形态,在室内,中近景镜头成了摄像师的首选。并且,因为故事情节围绕捉鬼而展开,猜测推理也是剧中人物的表演内容。细微的动作、人物内心与面部表情都需要具体的表达,因此中景近景甚至是特写镜头就需要被频繁使用。
二、画面的表现虚实结合
(一)写实性画面形成视觉冲击效果
《风声》里,武田长为了逼迫地下党老鬼的出现,对怀疑对象进行严刑拷打,血腥的场面更能衬托出日本军官武田长的狠毒与邪恶,情报工作的危险与残酷,以及地下党的坚贞不屈。因此刑法逼供的血腥场面在影片中多有出现。大量运用对刑具和被拷打者的局部特写,真实的再现了受刑场面。譬如对六爷的针灸设备的特写,和受到酷刑的吴志国那因巨痛而扭曲的脸、血肉模糊的伤口、凸暴的青筋、充满血泪的双眼„„这些写实性的画面给观众造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充分的表现出汉奸的丑恶嘴脸与吴治国的铮铮铁骨。
(二)写意性画面引发联想
《风声》中在处理白小年的时候,仅仅是一个钉椅的全景加一个刀锉的特写,一个昏暗裘堡的铁门的拉镜头在白小年撕心裂肺的呼喊中结束了。这里的“虚”指的是电影里没有白小年直接受刑的画面,而是通过声效与空画面引起观众的联想与想象。没有血腥的镜头反而更恐怖,利用声音和极具思维拓展空间的空镜头激发的是观众因想象而引发的感官冲击,从而造成观众心理恐怖感的弥散。
三、声音的运用
(一)用音乐渲染剧情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声音符号。它是乐器之荟萃,声音之精华。它通过有组织的乐音所形成的艺术形象来表现人类的情感,在电影中渲染、烘托剧情。 在遭到武田的怀疑后,李宁玉经过昏暗的走廊,来到了幽暗、诡秘的密室里接受武田的检查。李宁玉表情凝重,徐缓的钢琴配乐响起,渲染了不安的气氛,随着一声沉重的关门声,李宁玉身体一颤,钢琴音乐戛然而止,预示着接下来的危险遭遇和人物内心的恐惧。
(二)独白连贯画面,形成叙事段落
独白是指画面中人物单独说话的声音,是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有效手法。 影片最后,响起了顾小梦的独白:“我身在炼狱留下这份记录„„老鬼、老枪,不是个人,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画面配合的是坐在车里的吴志国流下一行孤泪,然后硬切到俯拍的大远景:轿车行驶在路上,镜头摇向路边的山头,再通过叠化,出现李宁玉和顾晓梦在裘庄时的画面:李宁玉在阳台上抽烟,回头望向坐在屋里为自己缝补旗袍的顾晓梦,这时顾晓梦抬头看向镜头,即回望李宁玉,目光温柔而坚定。
在这个段落的镜头中,顾晓梦的独白一直在进行,画面却从故事的结尾回到故事的中间——顾晓梦把这段话缝进旗袍的时候。这个段落是倒叙的结构,通过独白声音的连续性把画面连贯成一个段落。是观众形成的视听感受:顾晓梦早已做好了为革命赴死的准备,虽然到了故事的结尾这段告白才为人所知,但是通过画面的逆转,通过吴志国的眼泪,以及最后顾晓梦看向镜头(或是看向李宁玉的目光)的画面,却像是顾晓梦亲口说给李宁玉和吴志国以及看电影的观众一样。
这是顾晓梦临死前的告白,她把这些话用摩斯电码缝在李宁玉的旗袍上。这段告白以独白的方式表达出来,十分震撼人心。顾晓梦剖白了心迹,也透过这段话点出了影片想要表达的核心思想。
四、其他视听语言的运用
(一)光的运用:光线具有营造气氛,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影片的开头,餐馆暗杀的那场戏中,即将被暗杀的汪伪政府官员与他要拉拢的范老先生,坐在桌子的两侧。使用的是内反拍的机位,镜头里的光是顶光,从两个人的头顶照射下来,两人的眼睛都被眉骨的阴影遮蔽在黑暗里。这里一点都没有饭局上融洽和谐的气氛,而是通过光影衬托出两人冷峻的面目表情,也预示着两人内心的遥远距离甚至是对立的立场。也为这场暗杀铺垫了紧张的气氛。
(二)冷色调烘托恐怖氛围
故事发生在作为设为圈套、揪出老鬼的地点的西郊百草堂城堡,是充满杀戮之气的地放,裘庄古堡内部本身就阴冷黑暗。影片通篇运用蓝黑灰等色彩,奠定了阴沉、压抑的基调 。
(三)字幕形成段落结构,把握叙事节奏
在电影《风声》中,字幕在开篇就出现了。在影片当中还运用了大量的用电报转场的特技镜头,而这些特技镜头都配有字幕(老鬼内心的独白)。字幕介绍故事背景,并贯穿整个电影,成为故事情节进展的段落分界。每当剧情有新的发展,就会出现一句字幕。这些字幕使剧情环环相扣,形成了紧凑的节奏,推动了剧情的发展。
从视听语言镜头分析角度写篇3
视听语言元素——光线
1、 影视用光概述
• 按光位分,可分为顺光、侧光、顶光、底光等。 • 按光质分,可分为聚光、散光、软光、硬光等。 • 按光的亮度分,可分为强光和弱光。 • 按光调分,可分为低调光与高调光。
2、 顺光:也叫做“正面光”,指光线的投射方向和拍摄方向相同的光线。,被摄体受光均匀,景物没有阴影,色彩饱和,能表现丰富的色彩效果。
3、 侧光:也叫背光,光线与拍摄方向相反,能勾勒出被摄物体的亮度轮廓,又称轮廓光。逆光下的景物层次分明,线条突出,画面生动,立体感和空间感强。逆光最适合表现深色背景下的深色景物,常常用它来捕捉剪影 。
4、 顶光:来自顶部的光线,人物在这种光线下,其头顶、前额、鼻头很亮,下眼窝,两腮和鼻子下面完全处于阴影之中,造成一种反常奇特的形态。 5. 直射光:是指太阳以平行光线直接投射到地面上的光。 直射光(硬光),照在被摄体上,形成明显反差,用侧光照明,并有明显的投影有利于表现对象的起伏和皱褶。
6、 散射光:光线软,受光面和背光面过渡柔合,没有明显的投影。对被摄对象的形体、轮廓、起伏表现不够明。光线柔和,宜减弱对象粗糙不平的质感,使其柔化。用于拍人物老的显得年青些,年轻的显得漂亮些。 7. 光线语言
光线构成了塑造银幕空间的重要手段。
不同照度的光线对人的生理、心理产生不同的作用。 由光线所形成的明暗、阴影暗示人物、事件的性质。 8.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用高调的照明表现了战前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现实空间的还原色彩和战争空间的黑白影调。 9. 《天堂电影院》
一部自传体回忆影片,过去的时空在创作者心目中是一段美好的时光,为此导演采用了给人予岁月感但却温暖的金黄色的影调,而影片主人公恋爱的一段,影调在金黄色的基础又变得亮起来。 10. 《教父》
黑帮们出没于黑暗和幽暗的建筑中,画面常常以黑色作为背景,人物面部呈现半明半暗的状态,导演以此突出黑手党的神秘、恐怖以及地下意义。 11. 《末代皇帝》
当末代皇帝溥仪在北京紫禁城时,他始终处在阴影中;当他被民主的力量驱使走出紫禁城时,他便获得了阳光。封建制度的专制、封闭与资本主义的民主、开放的对比通过光线的明暗得到了知觉化的体现。 12. 《红》
当女模特进入老法官的客厅与之交谈时,光线是灰暗的;当两人逐渐了解对方而相互理解接近时,导演设计了一个开启台灯的情节,女模特的面部在温暖的光线下显得明媚动人。在这里光线的变化成了人物关系的视觉对应。 13. 《公民凯恩》
为了强调凯恩的权势给人的压迫感,伴随着凯恩的总是较大的阴影,同时半明半暗的照明与凯恩的神秘和多重性格是对应的视听语言元素——色彩
1、 《浮华世界》——马摩里安
1935年,《浮华世界》又译(名利场),标志着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的出现。从而使色彩真正作为一种元素、手段、风格进入了银幕的世界。
2、 “色彩是电影语言的一部分,我们使用色彩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感受。就像运用光与影象征生与死的冲突一样。”
——著名摄影师斯托拉罗
3、 “我认为在电影的视觉元素中,色彩是最能唤起人的情感波动的因素……我自已认为。从生理上说,色彩是第一性的,能马上唤起人的情绪波动。”
——张艺谋
4、 色彩的形成 ⑴光源 ⑵物品 ⑶眼睛 5. 色彩的因素 固有色 光源色 环境色 6. 色彩的属性
色相:也叫色泽,是颜色的基本特征,反映颜色的基本面貌。
纯度:也叫饱和度 ,指颜色的纯洁程度 。 明度 :也叫亮度,体现颜色的深浅。
7、 色彩的对比 ⑴冷暖对比 ⑵明度对比 ⑶纯度对比 ⑷色彩面积对比
8、 色彩的情感(红,橙,黄,绿,青,蓝,紫)
红色是太阳和火焰的色调,象征着温暖、热量,是爱情、热情、冲动、激烈等的感情象征。
红色给人的视觉感受是热烈而活跃,具有蓬勃向上的感觉。
《红高梁》 :红色是最强有力的色彩,在电影中偏爱红色。把红色的表现推向极致的当数我国著名导演张艺谋。
《菊豆》 :《菊豆》中红色的染坊
《大红灯笼高高挂》 :大红灯笼
《秋菊打官司》 :那一串串挂在墙头上的红辣椒
《活着》 :红色被作为影片突出的饰物和象征性的幕景。红色的皮影戏、挂着大红灯笼的赌场、红色的标语、红色的毛主席画像、红袖章、红宝书等在影片中十分醒目。 黄色给人以明朗和欢乐的感觉,常常被用来象征幸福和温馨。黄色因明度高,容易从背景中显现出来。具有引人注目、吸引观者视线的力量和条件。
在我国历史传统中,以黄色为神圣、权贵、至高无上的皇权的标志。 意大利导演贝尔纳多·贝尔托鲁齐 :⑴弥漫在扑朔迷离的黄色中,这是热情、欲望和疯狂的象征。 ⑵用明亮的红与黄拍出了中国皇宫的金碧辉煌,给人以华丽隆重的视觉感受。
●
蓝色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冷的感觉,所以象征着寒冷。还包含着抑郁和忧伤的成分。
●
蓝色是一种能量。最纯粹的蓝色是一种夺人的虚无,是蛊惑与宁静这对矛盾的综合体。
《蓝色》——基耶斯洛夫斯基
最能感受到蓝色调的是法籍波兰电影大师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三色”电影之一《蓝色》。
影片笼罩在忧郁的蓝色之中,蓝色的游泳池,蓝色水晶样迷离的玻璃串灯饰,既为女主人公营造了一个独特的心理背景,又给观众带来了视觉的愉悦和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千里走单骑》 :大量展现原生态天空的镜头,那种纯粹青透的湛蓝有一种震人心魄的美丽,延续了一种回归质朴与本真的风格,以水面无波、平铺直叙的方式,反映了亲情的厚重深沉之美。
绿色是自然生命中最生意盎然的色彩,有一种平静、稳定、希望的感觉,是一种最适宜人眼睛的色彩。 绿色象征着和平,代表着春天。
《十面埋伏》竹林:天与地、人与物,整个画面凝合成一片壮观的绿色海洋。那片绿看得让人心动,让人神往。
黑色往往使人联想到死亡、忧愁,易产生失望、黑暗、阴险、罪恶的感觉。
黑色的情绪又具有低沉、凝重、庄严等感觉。 暗黑色在影片《英雄》中,表现了秦王朝的威严与冷酷。
白色使人联想到光明、清晰、神圣,易产生纯洁、淡雅、稳定的感觉。 白色具有虚无、冷淡、和平等感觉。
斯巴达三百勇士——元素解读
暴力美学
剪辑中“动慢”结合
线性叙事模式
与《勇敢的心》之比较 1. 暴力美学
“所谓的动作,所谓的暴力,对于我来说是舞蹈,是动态的美感。”
——吴宇森
“暴力”与“美学”——以美学的方式,诗意的画面,甚至幻想中的镜头来表现人性暴力面和暴力行为 。
暴力美学已成为现代电影中的一个流派 :吴宇森、北野武 、昆汀·塔伦蒂诺。
2、 吴宇森——暴力美学宗师
暴力美学是服务于侠义精神和浪漫情怀的主题的,所以是东方审美观,具体体现在吴宇森浓厚的江湖情结和英雄主义情结。
吴宇森常用慢镜头来表现激烈的枪战战场:温柔的光线下,身着黑色风衣的杀手目光如炬,手持双枪凌空飞身,枪口喷射出愤怒的火焰,枪林弹雨中,头发同衣袂一起飘舞,洁白的鸽子如惊鸿般翻飞。将触目惊心的搏杀、火拼,拍得浪漫、抒情。 诗意的暴力。 3. 《英雄本色》
从1986年吴宇森自编自导了奠定自己地位的言志之作《英雄本色》,这部被冠以“英雄片”的电影在火爆的枪战场面中初显其“暴力美学”的特色。 4. 《新纵横四海》
到吴宇森进军好莱坞后执导的《新纵横四海》,则更体现了艺术与动作的完美结合,用吴宇森的话讲:它是情与爱的延续、善与恶的较量,也是中西合璧的一次探索。
5、 《碟血双雄》
《碟血双雄》将吴宇森的“暴力美学”的精神更加发扬广大 。 6. 《断箭行动》和《变脸》
最出色的表现是在吴宇森的《断箭行动》和《变脸》,尤其《变脸》 ,成为了“暴力美学”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 。 7. 北野武——“暴力美学”的实践者
代表作《座头市》中,暴力中也不乏人情的美,使作品具有的独特的艺术效果。
8、 昆汀·塔伦蒂诺 ——“暴力大师 ”
把暴力美学完美地运用到了电影语言中。作品就有集东方暴力与西方暴力于一体的味道。尤其作品《杀死比尔》系列在全球掀起一场新的“暴力美学”热。
代表作品
9、 作品:《落水狗》 , 《杀死比尔》 , 《天生杀人狂》 , 10. 斯巴达三百勇士——“暴力”与“美学” 远去的英雄,唯美的画面 男人的诗篇,女人的柔情 血腥的展现,视觉的冲击 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人物的扭曲化和变形处理 神怪和妖魔的介入 悲壮的阳刚之美
视听语言元素—— 长镜头
1、 长镜头概念的历史言说
长镜头概念是在安德烈·巴赞提出了电影本性之后,在对电影镜头建构的景深镜头理论中提出的。
“长镜头”是后人,诸如卡斯比埃、安德鲁斯、汉德逊、米特里、魏茨曼等人对巴赞的电影本体论、景深镜头理论的持续研究中,而形成的“巴赞的长镜头理论”的。
汉德逊——长镜头是“未经过剪辑的片断,即我们称作长镜头的东西” 麦茨——把景深长镜头与长镜头并列起来论述,称长镜头是镜头一段落,把段落镜头与景深镜头分类表述。
魏茨曼——总结出长镜头一种美学功能:景深镜头与连续拍摄表现出完整地把握事件的追求。
卡斯比埃——长镜头的美学特征应该是时空完整、意义含糊,从各种角度看动作的可能性。
景深镜头理论的提出,巴赞是针对蒙太奇理论的,而这种景深镜头的美学原则是后来长镜头理论的美学内核和支柱。
“若一个事件中主要内容要求两个或多个动作元素同时存在,蒙太奇被禁用”——《蒙太奇运用的界限》
蒙太奇句式中的长镜头一般不单独表现两个以上的动作或事件,不具备独立表述的功能。蒙太奇的表述职能产生于镜头与镜头之间相互关系的组合中。
长镜头的美学概念因此表述为:在一个统一的时空里不间断地展现两个以上的动作或一个完整事件的镜头。 2. 长镜头的源起
电影诞生与初创的影片都是由单镜头摄制完成的。梅里爱的电影在镜头形态上并没摆脱这一原始模式。
鲍特、格里菲斯时代,蒙太奇的镜头组接和组合的叙述形式出现了,成为电影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甚至开始将蒙太奇作为电影的本质对待。在不断的电影实践中,开始对这原则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蒙太奇在他们的影片里只是剪辑手段)。
1921年,电影《北方的纳努克》里的长镜头被电影史学家公认为开长镜头历史先河的影片。 3. 巴赞的长镜头理论的形成
巴赞解析《公民凯恩》,首次提出景深镜头的结构方式。
惠勒的《我们生活的美好时代》则是自觉地以纪实方式表现二战后复员军人的生活和遭遇,以深焦距镜头呈现现实空间里不空间层面上同时发生的人物关系与行为。
让·雷诺阿的《游戏规则》构造了现实主义电影的美学标本。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对好莱坞的戏剧电影提出全面挑战。 4. 长镜头的表现形态 景深长镜头
镜头内部蒙太奇式长镜头 段落镜头 主观长镜头 静观长镜头 舞台纪录式长镜头 纪实性长镜头 5. 景深长镜头
长镜头的本源形态,即用广角的深焦距镜头拍摄的单镜头。在景深长镜头的纵深多层面空间位置上,画面以多涵义的形态展示在银幕上,观众在观赏时有选择的自由。
6、 镜头内部蒙太奇式长镜头
由内部人物调度、摄影机运动和摄影机多角度变化综合构成的。 其形态特征是镜头内部的主体人物的动作贯穿始终。 7. 段落镜头
是对景深长镜头的扩展延伸,是在统一时间空间里不间断地展现一个完整的事件。
段落镜头和景深长镜头的区别 8. 主观长镜头
是以客体主观化的形态表现的长镜头。表达的是以主人公或导演的主观感受,不带纪实性,是把表现客体主观化了,或夸张、或变形、或虚幻,对展示人物的内心情绪,是一种很具表现力的镜头方式 9. 静观长镜头
也称为卷画式长镜头,镜头的位置与镜头表现的主体通常都保持在一个全景的固定距离上,镜头或静或动,动也是在全景画面的横移中形成的画卷式构图的空间流动,观众的视觉感受也始终处于客观的审视的状态里。 10. 舞台纪录式长镜头
来自电影初创时的梅里爱的影片,将镜头固定在观众席正中机位,拍下整场的舞台演出。被后人称为舞台纪录片,意在用胶片纪录、保留经典的戏剧演出,为戏剧与观众留存戏剧艺术的宝贵的历史财富。 11. 纪实性长镜头
源于卢米埃尔的纪录片,延伸演化到弗拉哈迪的《北方的纳努克》,在新闻纪录片与故事片里同时并存。
视听语言元素—— 场面调度
1、 场面调度涵义
场面调度一词出自法文,意为“摆在适当的位置”或“放在场景中”。最初用于舞台剧,指导演对一个场景内演员的行动路线、地位和演员之间的交流等表演活动所进行的艺术处理。
由于电影和戏剧在艺术处理上具有某些共同性,场面调度一词也被引用到电影创作中来,意指导演对画框内事物的安排。
完全意义上的场面调度一方面指“对一场戏艺术处理的空间表现,即表现对象的空间位置的目的性,逻辑性与心理状态使然的行动路线、方向范围、对象空间位置,空间关系变化、环境氛围及表现方式”;另一方面则是“运用摄影手段对其进行合乎表情达意,合乎美的规律要求的协调处理”。 2. 场面调度类型 镜头的调度 表现对象的调度
3、 镜头的调度
了解镜头的调度,除了景别等知识之外,还需要了解镜头的静止及运动方式和特点。即固定画面及运动镜头。 固定画面
五种主要的镜头运动方式
镜头调度的具体内容
固定画面即机位不变,焦距不变,镜头光轴(上下左右)不变时拍出来的画面。除非特殊效果,没有那个影视作品少得了它。据统计,影视画面中70%是固定画面。其重要性可见一般。
许多学习影视摄像的人先从静态摄影和拍固定画面学起,是很有道理而且十分必要的。 4. 五种主要的镜头运动方式
推:推是焦距由大到小接近被摄体,画面由大景别向小景别变化的过程。相当于人的眼神对某一点的集中。
拉:拉是与推相反的过程。拉镜头常常表现人或物与环境的关系,有的时候由于镜头最终拉出内容的未知性,它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摇:摇是机位不变,借助三角架或人本身,沿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或二者兼有地变动摄像机镜头光学轴线的拍摄方式。摇有丰富的内容捕捉,上下左右摇,半圆摇或360度旋转都是可以的。它意味注意力的转移。 移:移摄在正规的影视作品拍摄中通常是借助移动轨的,而对更多的人来说就得借助自己稳健的步伐了。移摄是摄像机本身发生位移而不是光轴的变化,如同一个人边走边看的效果。
跟 :跟就是摄像机跟着被摄主体运动而同步运动进行的拍摄。它营造的是一种强烈的真实感。纪录片拍摄曾流传跟随跟随再跟随的说法,现在的许多纪实类作品都常常出现跟镜头。 5. 镜头调度的具体内容
镜头的调度实际上可以分两个层面,一是对单个镜头的调度,另一个层面则是对整场戏的整体调度。调度内容包括: 确定拍摄机位
选择合适焦距
包括拍摄的角度,景别,视点等方面。
拍摄机位需要与剧中人物的运动轨迹密切配合,寻求最佳的表现人物行为,情绪及环境氛围,空间特征的拍摄方位。
而在有较多人物的情况下必须牢牢将视点锁定在主要表现对象上。 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机位的确定对于镜头调度是重要一环。 6. 选择合适焦距
广角和长焦的表现力是明显不同的。广角适合表现大环境大场景,介绍空间关系。而长焦则可借助它在景深上的特点而突出主体或者强化画面物体之间的距离关系。
7、 表现对象的调度
横向调度:即演员从画面的左或右方横向运动; 正向或背向调度,即演员面向或背向镜头纵向运动; 上下调度:即演员从画面上方或下方垂直向相反方向运动;
斜上斜下调度:即演员在画面上方或下方沿与镜头垂线成夹角的线路向反方向运动
环形调度:即演员在画面中作环形运动; 无定形调度:即演员可在画面上自由运动。
演员调度的着眼点,不仅在于演员在画面中构图的美感,还应遵循人物特定情景下的动作逻辑。
8、 场面调度的主要作用
丰富画面语言和造型形式,增强电视画面的概括力和艺术表现力。 渲染气氛,通过场面调度创造特定的情境和艺术效果。
通过镜头的场面调度,可从多方位、多层面去观察事物的发生和发展,镜头组接后可产生特定的意义。 场面调度有助于对节目节奏的把握,有助于形成画面的节奏变化。 通过镜头的运动和镜头内的人物的运动,可以形成长镜头纪实性拍摄。 通过镜头的编辑,场面调度可以使电视的时空产生突破性的变化尤其是现代编辑手段的更新,使其功能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9、 轴线定义
指在影视场面调度中,摄像机在拍摄和处理两个以上的人物动作方向以及相互之间交流时候,人物之间的一条假定的直线。 方向轴线和关系轴线
视听语言元素—— 声音
1、 声音的基础知识
声音就是机械能造成的振动在物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 : 频率 波长 周期 幅度 速度 2. 频率
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大致在20HZ----20KHZ之间;一般音乐的频率范围大致在40HZ-----5KHZ之间;人说话的频率范围大致在100HZ----8KHZ之间。
声音的频率越高,其音高也就越高,声音的频率是决定音高的唯一因素。
声音的大小与频率无关,它与波幅有关,也就是说声波蕴含的能量越多声音就越大。
3、 波长
声音波长=声速/频率,故频率高的声音波长短,因而较“小”。反之,频率低的声音波长长,因而较“大”。
声音其实是一种波,可以说是声波,常温下人耳能听到的声音波长范围约1.70mm~17.0m 。 4. 幅度
声波的幅度是通过它产生的压力来度量的 。
人耳可以感知的声音振幅范围很大,所以我们衡量声波的振幅的时候,取对数之后以分贝为单位记录。
人耳可以感知的最弱的声音的振幅大约是20µPa(20微帕)。 5. 速度
声速依赖于声波传播的介质,声速是介质的特性,和声波本身无关。
一般来说声速和介质的硬度密度比的平方根成正比,这些物理特性会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并且进一步造成声速的变化。
例如气体中的声速就依赖于气温。空气中的声速大约是345m/s,水中是1500m/s,钢铁中大约是5000m/s。
6、 声音的空间
空间中传播的声音具有空间性质,它可以用来表征它所处的那个空间的特点,在视听艺术中,声音成了塑造空间的手段,加强了影视空间的立体感、层次感和运动感:
进大远小的视觉法则在声音依然有效。 声音的交混
画外音提示画外空间的存在,也可以暗示画外空间的性质。 7. 影视中声音的类型
人声:人声的音高、音响、力度、节奏、对话、内心独白和解说词。 音响:动作音响、自然声、机械声和环境声 音乐 8. 音乐
在影视中,音乐主要分为主观性音乐和客观性音乐。 音乐具有建构形象的作用。
音乐在影视中的使用方法(不要滥用) 9. 声音与画面的关系
声画对应:画面内有人物或物体的动作,产生了有声源现象。
声画分立:画面内无声源,传来的声音与画面不对应,形成各自分立的现象。
声画对比:声音与画面形成强烈的对比和反差。
视听语言文字形式—— 分镜头稿本
1、 镜头、镜头组、分镜头
镜头——是影视画面叙事和表意的基本单位,是指摄像机(摄影机)从开始拍摄到结束拍摄这段时间内所拍摄的相连的电视画面。
镜头组——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镜头组接起来,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的镜头集合就是镜头组。
分镜头——把文字稿本内容分切成一系列可以拍摄的镜头称为分镜头。 2. 分镜头依据
依据人的视感知规律 依据蒙太奇组接原则
3、 视感知规律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诸如人的视觉暂留原理、完型心理和似动现象等,它们都是进行镜头分切和组接的依据,即在进行镜头景别、角度、时间等设置和变化时,要充分考虑到接受对象的心理需求和接受过程,尽量能够让他们看得清、看得全和看得准。
4、 依据蒙太奇组接原则
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镜头通过不同的顺序组接起来将会产生新的涵义,即“1+1﹥2”的原理;
利用蒙太奇可以对拍摄对象和摄像机的运动进行设置和把握,形成镜头运动的形式、造型功能和持续时间,从而创造影片特有的叙事节奏; 利用蒙太奇的剪辑方法可以创造影视假定性的荧幕时空,根据叙事和主题的需要,对时间和空间进行自由的压缩和扩展;
利用蒙太奇将声音与画面有机结合,构成声画同步、声画分立和声画对比声画结合的形象。
5、 分镜头稿本概念和内容 概念:将文字稿本所要表达的画面意义区分出一个个可供拍摄的镜头,再将分镜头的内容记录在一种专用的表格上,为节目的拍摄录制作参考和应用,这种稿本称为分镜头稿本。
内容:
① 一个个具体形象的可供拍摄的画面镜头; ② 镜头之间的组接技巧以及相应的镜头组; ③ 对应镜头的解说词;
④ 对应镜头组、场面和段落的音乐与音响 。 6. 分镜头稿本
机号:在使用多机拍摄时候,表明信号的来源是来自哪台摄像机。 镜号:镜头的顺序编号。
景别:特写、近景、中景、全景等。
技巧:主要包括镜头的运动形式和镜头的组接技巧,比如镜头的推、拉、摇、移、跟等,特技的淡入、淡出、硬切、叠化等。 画面内容:以文字形式对画面的描述。
长度(S):镜头的拍摄时间,通常以秒为单位。
解说词:以文字稿本为依据,对相应镜头及镜头组的文字阐述。 音乐:与主题相匹配的音乐的内容、风格并标明其起始位置。 音响:现场的效果声。
备注:对一些拍摄内容所做的特殊要求。 7. 清者大学士王国维之读书三境界:
昨夜西风凋敝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8、 对于影视创造来说,从你的理解角度来说,上面那个因素显得更为重要,然后对它们进行排序,须满足:
① 依据当前中国特有的电影市场的双轨制运行机制;
② 依据当前中国受众(心理状况、生活习惯、经济收入、职业、地域、年龄等)的特点。 ③ 宣传炒作 ④ 导演 ⑤ 剧本 ⑥ 国外获奖 ⑦ 明星
视听语言重点 。电影发展的几个阶段:
⑴电影的诞生与初创期(1895—1928)
⑵电影的发展期(1929—1945年) ⑶电影的成熟期(1946—80年代) 2 。电影的诞生与初创期(1895—1928):梅里爱 、法国和德国的先锋派、、格里菲斯、爱森斯坦、库里肖夫、普多夫金等。
电影的发展期(1929—1945年):有声电影和彩色电影的问世、戏剧电影时代、奥逊—威尔斯和让—雷诺阿对戏剧电影的挑战、好莱坞“黑盒大使”在世界电影市场的主宰。 电影的成熟期(1946—80年代): ⑴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 ⑵法国新浪潮
⑶现代主义电影潮流
⑷现代艺术电影和数字电影 3 。电影内涵:
电影是由现代科技手段与工具(材料)制造和传播的,银幕上呈现的活动图像。 电影是一种新型的现代文化
电影是现代大众传播媒介
电影是一种新型的艺术。媒介发展的四个阶段:
身体语言时代
口头语言时代
文字语言时代
视听语言时代。媒介内涵:
媒介是那些延伸人类器官的所有工具、技术和活动,它的范围是很广泛的。
媒介是讯息包含着这样两个含义
一种媒介的产生会在社会中产生新的行为标准和方式 。
媒介之间是互相关联的 ,一种媒介注定是另一种媒介的内容 。 6 。媒介的分类
⑴一类是身体媒介——以人的生理器官为媒介材料的媒介,主要表现为舞蹈、唱歌等; ⑵一类是再现性媒介——运用文字、线条、色彩等间接性符号来表达意义,主要表现为文学、美术、乐器等。 7 。大众传播媒介内涵:
专指传播和复制信息符号的机械和有编辑人员的报刊、出版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类的传播组织参与的传播渠道(媒体)。 8 。现代大众传播媒介媒体类型
现代大众传播媒介广义上包括:电话、电报、广播、电视、电影、录像带、录音带、CD、VCD、DVD、游戏机、手机、BP机、电脑网络等。 9 。现代大众传播媒介特点
传播速度快、传播面广、传播的信息量大;
改变了传统传媒在同一空间传播与接受的局限 ; 信息符号的编码与传递的直线性。视听媒介的媒介材料
视听媒介的每一个过程都与能量形式光波和声波有关,如果没有光波和声波,视听媒介是无法完成自己的使命,因此我们可以说,光波和声波是视听媒介的材料。 11 。视听媒介基本特性:记录性 12 。视听媒介的纪录功能
影响生活
影响政治
影响经济。视听思维
⑴从思维形态来看 ,视听思维不属于概念思维 。 ⑵视听思维不是线性思维,应打破文学线性思维的习惯。 14 。视听语言含义
所谓视听语言是指“影像和声音按照选定的叙事方式组织安排成符号和象征体系”,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视听语言涉及三个内容,影像(包括声音)、叙事与符号和象征体系。 15 。电影与人的视觉心理现象
视觉暂留原理 似动现象 完型心理 16 。视觉暂留原理
⑴人眼在某个视像消失后仍可使该物象在视网膜上滞留0.1-0.4秒左右。(视觉暂留原理)。 ⑵电影正是根据这种“视觉暂留”理论,以每秒24格画面匀速转动,使一系列静态画面因视觉暂留作用而填没画面间的空隙,造成一种连续的视觉印象,产生逼真的动感。。似动现象
⑴人们把客观上静止的物体看成是运动的,或者把 客观上不连续的位移看成是连续运动的现象。
⑵人们在电影银幕上看到的物体运动,是由影片上一系列略有区别的静止画面产生的,这种运动叫动景运动。 18 。电影幻觉特点
⑴荧幕形象的形成是在大脑中而不是在眼睛里; ⑵电影幻觉是一种本能的生理和心理效应;
⑶对电影的幻觉的感应和认同不需要特别的学习。 19 。视听语言的特点
镜头没有最小的信息单位; 视听媒介是一种单向交流媒介;
视听语言的基本规律是模拟人的视听感知经验; 视听语言是一种创造性语言。 20 。视听语言和文学语言
文学的叙事模式、修辞手法在电影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文学凭借影视的传媒性质和功能来恢复和扩大自己的地位。 21 。视听语言和文学语言的区别
文学是静态的,需要审视;影视是动态的,只留下深浅不一的印象。
文学在作家的脑海中构成他的全部感知经验的选择因素;影视用摄影机(摄像机)和录音机进行视听感知经验的选择。
文学是对事件和人物的一种描写;影视是观众眼前的一种存在。 文学隐喻需要修饰语;影视纪录的精确性和具体性取消了形容词。
文字可以表现人的内心活动;影视停留在表象、外部或表象化的内心活动。 文学的空间是线性的;影视的空间是立体的。 文学的时间是间断的;影视的时间是有时值的。 文学常常要为读者设置一个第三者的观看者;影视中看的效应直接发生在观众身上,无需另设一个看者来传达看的效应。 。根据视距远近: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23 。根据摄影机(摄像机)的拍摄方法
固定镜头
运动镜头(推、拉、摇、移、升降) 24 。从《花样年华》看王家卫的镜头语言
王家卫使用移镜头的一个作用是过场。
王家卫使用移镜头的另一个作用是渲染情节 。
《花样年华》中的另一个移镜头,可能大家的印象会和我一样深刻。 王家卫的镜头不移动的时候 ,我们看到的基本上都是固定镜头 。 而在这些固定镜头里,最美丽的画面也是用全景来表达的。 25 。拍摄角度:几何角度,心理角度 。几何角度指的是拍摄机位与被摄对象之间形成的客观位置和角度关系,它代表了直接观察的视点 :
1、垂直方向拍摄角度 :平角度,俯角度,仰角度 2.水平方向拍摄角度 。 ⑴摄像机镜头在被摄主体的正前方与被摄物件形成0度角。
⑵可以明显表现被摄对象的正面特征和横向线条。
⑶画面纵深方向透视效果不显著,画面立体感和空间感较弱 。 28 。 空间概述
生活中,“空间”是一个与距离有关的概念。如:广阔的空间、无限的空间、狭窄的空间、个人空间等等。人在不同空间环境中会产生不同感受。
在视觉艺术中,“空间”是艺术家运用视觉元素创造出的一种错觉效果,而非生活中事物间真实的距离和深度。但是,这种空间错觉同真实的空间环境一样能够影响人的情绪和感受。
在造型艺术中,空间既可以作为艺术要素存在,也可以把它看作是各种要素的产物。 平面艺术空间的课题是如何在平面上假想地表现三度空间。 29 。空间:装饰性空间,立体空间 30 。装饰性空间
装饰性空间是指当艺术家把一些视觉元素增加到一个二维的平面上时,所产生的错觉可能仍然是平面的或“装饰性”的。 严格意义上的装饰性空间是不存在。因为在一个绘画平面上加上任何一个视觉元素,马上就产生出一种深度感。
装饰性空间多见于原始艺术、古代埃及、中世纪欧洲、古代中国以及现代主义绘画艺术。
31 。立体空间
两个含义:一是在二维平面上创造三维幻觉空间;二是三维艺术形式,如建筑、雕塑等。
一件强调深度空间的艺术作品否定画面的平面性,而着力于在一个二维的平面上创造出“真实的空间”错觉。观众看画如同面对真实的空间环境似的。
32 。视听语言中空间的特性
视听语言的空间与现实空间是不一样的,有其特殊性存在,主要表现为二重性,即二维空间和多维空间:
银幕的物理空间
银幕中影像的三维空间 听觉空间
33 。视听语言空间类型:画内空间,画外空间 34 。画内空间
主要指画框之内,即银幕四个边框之内映出的环境空间。 画内空间是有限的和无限的组合。
画内空间是真实空间和非真实空间组合而成。 35 。画外空间
画外空间是指银幕四个边框之外所存在的空间,它是观众视觉看不到的空间,只是凭借想像感知的空间。
36 。形成影视画外空间的常用手段
人物或者拍摄对象的出入或者运动 不完整或者不平衡的取景 人物向外观看的视线
画外人或者物在画内空间的投影 使画面滞留足够的时间 画外声音
摄影机运动
37 。空间语言
空间的假定性 空间的象征性 38 。空间的功能和作用
叙事的载体; 性格的暗示; 气氛的渲染; 主题的表达。
从视听语言镜头分析角度写篇4
电影《风声》的视听语言分析
《风声》是一部讲述了汪伪政府时期的1942年,在发生了一系列高官暗杀事件后,日军引起高度重视,为了找出代号为“老鬼”的共产党员,日军和伪军对顾晓梦、李宁玉、吴志国、白小年以及金生火五人进行了审问,过程中经历的心理战和酷刑的谍战片。 该影片的视听语言风格鲜明,电影从镜头语言、画面剪辑、和声效配合上竭力为观众打造出一个精彩的悬疑故事,展现出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本文结合影片中的片段,从镜头、景别、声音、光、色彩、字幕等方面分析这部影片的视听语言。
一、镜头与景别的表达
在影片中,镜头不仅充当观众的眼睛,告诉观众故事的情节与发展,还在参与形成影片表达风格上贡献不小的力量。
(一)长镜头的运用
在电影开头,运用特技模拟了一个50多秒的长镜头:起始画面是在黑云密布的高空,继而穿破层层黑云,掠过盘旋在空中的战机的机翼,继续往下探,出现了群山与河流相间的黑色地貌,山是黑色的,因而水的颜色就成为亮色,这些河流的形状和分布组成了两个字的形状——风声。至此,电影片名出现。但是此长镜头并未就此结束,而是继续朝低处延伸,越过山巅,伸向群山环抱的城区,以远远的出现在夜空的烟花为镜头的结束画面。下一个镜头是在地面上以仰拍角度出现的烟花,来完成转场。
这个长镜头的运用,很好的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像是一只无形的手,从阴霾的天空拨开层层黑云,来告诉观众,这个故事就发生在乌层密布的城市,为影片奠定了阴暗压抑的基调。
(二)中近景居多,刻画人物形象 在本片中,中景、近景的景别居多。《风声》中景别的选择,不仅出于故事情节的表达和人物形象、性格的刻画需要,也限于拍摄场地的环境制约。影片绝大部分是在一个封闭的裘庄里拍摄,因此它所着力呈现的是一个封闭、压抑的形态,在室内,中近景镜头成了摄像师的首选。并且,因为故事情节围绕捉鬼而展开,猜测推理也是剧中人物的表演内容。细微的动作、人物内心与面部表情都需要具体的表达,因此中景近景甚至是特写镜头就需要被频繁使用。
二、画面的表现虚实结合
(一)写实性画面形成视觉冲击效果
《风声》里,武田长为了逼迫地下党老鬼的出现,对怀疑对象进行严刑拷打,血腥的场面更能衬托出日本军官武田长的狠毒与邪恶,情报工作的危险与残酷,以及地下党的坚贞不屈。因此刑法逼供的血腥场面在影片中多有出现。大量运用对刑具和被拷打者的局部特写,真实的再现了受刑场面。譬如对六爷的针灸设备的特写,和受到酷刑的吴志国那因巨痛而扭曲的脸、血肉模糊的伤口、凸暴的青筋、充满血泪的双眼„„这些写实性的画面给观众造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充分的表现出汉奸的丑恶嘴脸与吴治国的铮铮铁骨。
(二)写意性画面引发联想
《风声》中在处理白小年的时候,仅仅是一个钉椅的全景加一个刀锉的特写,一个昏暗裘堡的铁门的拉镜头在白小年撕心裂肺的呼喊中结束了。这里的“虚”指的是电影里没有白小年直接受刑的画面,而是通过声效与空画面引起观众的联想与想象。没有血腥的镜头反而更恐怖,利用声音和极具思维拓展空间的空镜头激发的是观众因想象而引发的感官冲击,从而造成观众心理恐怖感的弥散。
三、声音的运用
(一)用音乐渲染剧情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声音符号。它是乐器之荟萃,声音之精华。它通过有组织的乐音所形成的艺术形象来表现人类的情感,在电影中渲染、烘托剧情。 在遭到武田的怀疑后,李宁玉经过昏暗的走廊,来到了幽暗、诡秘的密室里接受武田的检查。李宁玉表情凝重,徐缓的钢琴配乐响起,渲染了不安的气氛,随着一声沉重的关门声,李宁玉身体一颤,钢琴音乐戛然而止,预示着接下来的危险遭遇和人物内心的恐惧。
(二)独白连贯画面,形成叙事段落
独白是指画面中人物单独说话的声音,是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有效手法。 影片最后,响起了顾小梦的独白:“我身在炼狱留下这份记录„„老鬼、老枪,不是个人,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画面配合的是坐在车里的吴志国流下一行孤泪,然后硬切到俯拍的大远景:轿车行驶在路上,镜头摇向路边的山头,再通过叠化,出现李宁玉和顾晓梦在裘庄时的画面:李宁玉在阳台上抽烟,回头望向坐在屋里为自己缝补旗袍的顾晓梦,这时顾晓梦抬头看向镜头,即回望李宁玉,目光温柔而坚定。
在这个段落的镜头中,顾晓梦的独白一直在进行,画面却从故事的结尾回到故事的中间——顾晓梦把这段话缝进旗袍的时候。这个段落是倒叙的结构,通过独白声音的连续性把画面连贯成一个段落。是观众形成的视听感受:顾晓梦早已做好了为革命赴死的准备,虽然到了故事的结尾这段告白才为人所知,但是通过画面的逆转,通过吴志国的眼泪,以及最后顾晓梦看向镜头(或是看向李宁玉的目光)的画面,却像是顾晓梦亲口说给李宁玉和吴志国以及看电影的观众一样。
这是顾晓梦临死前的告白,她把这些话用摩斯电码缝在李宁玉的旗袍上。这段告白以独白的方式表达出来,十分震撼人心。顾晓梦剖白了心迹,也透过这段话点出了影片想要表达的核心思想。
四、其他视听语言的运用
(一)光的运用:光线具有营造气氛,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影片的开头,餐馆暗杀的那场戏中,即将被暗杀的汪伪政府官员与他要拉拢的范老先生,坐在桌子的两侧。使用的是内反拍的机位,镜头里的光是顶光,从两个人的头顶照射下来,两人的眼睛都被眉骨的阴影遮蔽在黑暗里。这里一点都没有饭局上融洽和谐的气氛,而是通过光影衬托出两人冷峻的面目表情,也预示着两人内心的遥远距离甚至是对立的立场。也为这场暗杀铺垫了紧张的气氛。
(二)冷色调烘托恐怖氛围
故事发生在作为设为圈套、揪出老鬼的地点的西郊百草堂城堡,是充满杀戮之气的地放,裘庄古堡内部本身就阴冷黑暗。影片通篇运用蓝黑灰等色彩,奠定了阴沉、压抑的基调 。
(三)字幕形成段落结构,把握叙事节奏
在电影《风声》中,字幕在开篇就出现了。在影片当中还运用了大量的用电报转场的特技镜头,而这些特技镜头都配有字幕(老鬼内心的独白)。字幕介绍故事背景,并贯穿整个电影,成为故事情节进展的段落分界。每当剧情有新的发展,就会出现一句字幕。这些字幕使剧情环环相扣,形成了紧凑的节奏,推动了剧情的发展。
从视听语言镜头分析角度写篇5
追忆似水年华——《情书》视听
语言分析
岩井俊二的处女作《情书》一上映便迅速引起轰动,这也是我们最熟悉的一部岩井的作品。它具有典型的日系风格,画面似乎总是高光、过曝,使得颜色褪去了一部分色彩,显得清新淡雅。《情书》正是这样一部纯净的有关纯爱、有关死亡、有关追忆的电影。 博子在参加未婚夫男藤井树(以下简称男树)的悼念祭奠时,偶然抄下他中学纪念册上以前的地址。本来是不抱期望地寄了一封信过去,寥寥数字以寄托哀思,没想到居然收到回信,而且落款正是“藤井树”的名字。于是辗转周折了几番,终于明白,对方是和男树中学同班同名同姓的女孩。两个女子通过书信,女藤井树(以下简称女树)将封存在记忆深处的有关男树的“美好”回忆一一倾诉,也让博子得以了解未婚夫不为她所知道的一面。
由中山美惠分饰博子和女树这两个虽然相貌相似性格却相距甚远的角色,这就为影片设置了障碍,博子和女树不能够相见出现在同一个画面中。故事结构和导演的设计巧妙地避免了二人相撞。博子与女树的通信往来,女树对男树的回忆刻画,加之影片三重线索插叙展开的叙事手法,共同构成了这一稳固而奇妙的三角关系。片中博子专程到小樽想要见一见女树未果,导演设计了一个非常巧妙的镜头,在喧闹的路口,博子轻声呼唤了一句“藤井小姐”,已经骑车驶过的女树停下转身回头,此时镜头固定几秒,在所有观众都以为她们就此相见时,镜头切到全景,人潮扑拥过来,将博子淹没。女树没有看见博子,博子却清楚地看到了与自己相貌相似的女树,从而得知了男树选择自己的真正原因。她也怨恨过,但是到了最后,博子冲着埋葬着男树的远山一遍一遍撕心裂肺地大喊“你好吗?我很好!”时,一切都释然了,她不再念念不忘,不再怨恨,放下了一切对过往的怀恋,真正地与之告别。
整部电影就是一场对逝去时光的祭奠——逝去的故人、逝去的青春、逝去的朦胧的爱情。但是就日本的传统文化来讲,美好的事物中也总隐藏着幽怨和死亡的气息。日本有着“春日的樱花婀娜多姿,但其根下总埋着尸骨”的典故。该片虽如一首散文诗一般优美,但其中也处处藏匿着死亡的气息。男树的祭奠典礼、女树的感冒、女树父亲的过世、冻死在冰雪中的蜻蜓、旧屋搬迁、抢救女树等等这一系列传达着死亡讯息的符号贯穿着影片始终。几乎在岩井俊二的所有影片中,他都试图从不同角度剥开死亡的面纱,《莉莉周》中的斗殴,《梦旅人》中的意外和手枪。影片中,博子和女树都笼罩在死亡中。尤其要讲的是女树在医院看病的场景。她靠在座位上睡着了,依稀听到护士在叫“藤井树”的名字。走廊的尽头突然被照亮,一辆无人推扶的病床从拐角处驶来,画面快速剪辑了两三次,病车越来越近,女树看到上面躺着的是正在被抢救的父亲,她与父亲站在走廊的两端,此时导演运用了补偿镜头(希区柯克镜头),摄影机一边后退一边使用快速向前变焦镜头,画面突然变形,楼道空间被拉长,树奔跑起来,镜头跟随在她身后,左上右下地来回摇摆,时不时切换她的侧脸与背影,当女树推开抢救室的门,画面突然切换到少女藤井树与少年藤井树的那次告别和中学开学时点名的情景。她梦中见到的人都已逝去,她的那段青春记忆也已逝去,现在她开始慢慢回想起来。然而死去父亲的妹夫忘记大哥的忌日,少女藤井树在父亲的葬礼日轻快地在雪地上滑冰,在忌中见到前来还书的男树露出灿烂的笑容……在这部影片中,岩井俊二将对死亡的写照处理的十分唯美,哀而不伤。
电视台出身的岩井俊二在电影的拍摄上也诸多沿用了拍摄电视的手法,如现场报道式的跟拍、多机位跳切。从传统上来讲,为了创造电影画幅内,角色之间、场景之间的立体感与空间感,进行角色的走位调度,纵深构图安排,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需要一系列的技术手段来达到这些目的,比如轨道的安排、变焦镜头的细微调整,以及灯光的精巧摆放,都是所谓现场调度所必须明确的工序。但是岩井俊二另辟蹊径,并不想一味的使用业已成熟的方案,而是大量地使用广角镜头,大量地进行非正常的多主光源布光,大量地进行机位的灵活变换,以一种高效省时省力,但是同时能带来一种莫名的临场感的方法,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影片中,导演使用浅景深镜头对中山美惠的表演进行诠释,使得观众能够更加贴近人物。在构图上,既可以看到符合标准构图原则的稳定画面,也可以看到故意打破平衡的画面。人与景物相呼相应,景物的及时出现总能填补人物语言的短暂缺失,使得画面具有极强的流动性。
在色调的运用上,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在讲述博子的这条线索时,画面是冷色调,到处充斥着漫无边际的皑皑白雪。影片的开始,一个长镜头,博子从雪地里起身,从离画面很近一直走到山下看不到人影,画面只有雪白和青黑两种色彩,博子的着装也以冷色系为主。直到秋叶先生向博子示爱的场景,才出现了桔红的火光;在讲述女树这一线索时,由于是冬季的小樽,处处被大雪覆盖,色调仍然偏冷,但好过博子;只有在回忆少年时期的画面,犹如宫崎骏的动画片一样色彩鲜艳。此时,配乐也由哀婉的钢琴曲转变成活泼轻快的小提琴曲。导演用暖色调描摹回忆,用冷色调书写现实,形成鲜明对比,引导观众对这段回忆更加关注,其对于往昔的留恋和追忆可见一斑。
在用光方面,岩井俊二有着自己独特的理念。高光、逆光拍摄,这种在其他摄影师看来是自杀的行为,却成为他招牌式的电影风格。这样的手法,在《情书》以及《关于莉莉周的一切》等作品中均有体现。从摄影角度来看,所谓逆光摄影,是一种有别于正常摄影的技法,因为它所描绘的最终成品并不是人眼正常情况下能够识别的。一般来说,逆光摄影的最明显标志就是剪影,因为往往背景曝光级数高于前景,背景正常曝光,缺少光线的前景就会漆黑一片。而正常的肉眼观察是看不见这一现象的,因为人眼会自动调节,保证注视区域的亮度信息完整。岩井俊二所使用的逆光技巧,是在此基础上的延伸,统一提高曝光量,从而能够看清人物的面孔,同时让人物的轮廓融化在稍微曝光过度的背景中。这个是接近肉眼观察的效果,而且是广泛存在于生活中的状况。一般电影会在电影布光上下很大功夫,通过4到5个角度的光线,塑造起在美术上十分正确的人物形象,但也因此丧失了真实性。而逆光,可以很好的充当主光源,同时淡化背景因素,突出演员的存在,真实性也大大增强。不矫揉造作,体现淳朴的美感,岩井的电影普遍存在这种倾向。同时,逆光是一种十分内敛的手段,这对于表现片中主角的心绪来说非常合适——男树深沉内敛的性格,最终也没有告白;女树朦胧的好感却也不了了之;博子压抑的情感寄托。我注意到,《情书》中所有存在窗户、门等会透光的地方,都无一例外地呈现出一种梦幻般的光线效果,是由于高光太过充足而导致的,人物经过也因此而被虚化,轮廓若隐若现变得不那么真实。最经典的一个画面是,男树靠在窗边看书,身旁白色的窗帘随风舞动,男孩在窗帘旁若隐若现。此时,光线从窗外打进来,男孩处于逆光的位置。若是普通拍摄,男孩的面目将会暗淡不清,导演于是做了补光的处理,使男孩的面孔足够清晰而又与窗帘的高光部分形成对比,出现局部光斑的效果,亦真亦梦。女树不经意地抬起头,注视着沉默的少年,朦胧的情愫暗暗铺开。
影片的最后,女学生们将夹着画有少女藤井树的借书卡的书送到女树手里,书名是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女树曾经翻看过借书卡,遗憾的是她没有发现背面的秘密。那本书是少年藤井树交给她手里,那次是他俩最后一次相见。女树拿着借书卡,明白了一切,一时间百转千回。之前进行的一场关于过去的回忆,她以为那是属于博子的,其实那是属于她自己的。
从视听语言镜头分析角度写篇6
追忆似水年华——《情书》视听
语言分析
岩井俊二的处女作《情书》一上映便迅速引起轰动,这也是我们最熟悉的一部岩井的作品。它具有典型的日系风格,画面似乎总是高光、过曝,使得颜色褪去了一部分色彩,显得清新淡雅。《情书》正是这样一部纯净的有关纯爱、有关死亡、有关追忆的电影。 博子在参加未婚夫男藤井树(以下简称男树)的悼念祭奠时,偶然抄下他中学纪念册上以前的地址。本来是不抱期望地寄了一封信过去,寥寥数字以寄托哀思,没想到居然收到回信,而且落款正是“藤井树”的名字。于是辗转周折了几番,终于明白,对方是和男树中学同班同名同姓的女孩。两个女子通过书信,女藤井树(以下简称女树)将封存在记忆深处的有关男树的“美好”回忆一一倾诉,也让博子得以了解未婚夫不为她所知道的一面。
由中山美惠分饰博子和女树这两个虽然相貌相似性格却相距甚远的角色,这就为影片设置了障碍,博子和女树不能够相见出现在同一个画面中。故事结构和导演的设计巧妙地避免了二人相撞。博子与女树的通信往来,女树对男树的回忆刻画,加之影片三重线索插叙展开的叙事手法,共同构成了这一稳固而奇妙的三角关系。片中博子专程到小樽想要见一见女树未果,导演设计了一个非常巧妙的镜头,在喧闹的路口,博子轻声呼唤了一句“藤井小姐”,已经骑车驶过的女树停下转身回头,此时镜头固定几秒,在所有观众都以为她们就此相见时,镜头切到全景,人潮扑拥过来,将博子淹没。女树没有看见博子,博子却清楚地看到了与自己相貌相似的女树,从而得知了男树选择自己的真正原因。她也怨恨过,但是到了最后,博子冲着埋葬着男树的远山一遍一遍撕心裂肺地大喊“你好吗?我很好!”时,一切都释然了,她不再念念不忘,不再怨恨,放下了一切对过往的怀恋,真正地与之告别。
整部电影就是一场对逝去时光的祭奠——逝去的故人、逝去的青春、逝去的朦胧的爱情。但是就日本的传统文化来讲,美好的事物中也总隐藏着幽怨和死亡的气息。日本有着“春日的樱花婀娜多姿,但其根下总埋着尸骨”的典故。该片虽如一首散文诗一般优美,但其中也处处藏匿着死亡的气息。男树的祭奠典礼、女树的感冒、女树父亲的过世、冻死在冰雪中的蜻蜓、旧屋搬迁、抢救女树等等这一系列传达着死亡讯息的符号贯穿着影片始终。几乎在岩井俊二的所有影片中,他都试图从不同角度剥开死亡的面纱,《莉莉周》中的斗殴,《梦旅人》中的意外和手枪。影片中,博子和女树都笼罩在死亡中。尤其要讲的是女树在医院看病的场景。她靠在座位上睡着了,依稀听到护士在叫“藤井树”的名字。走廊的尽头突然被照亮,一辆无人推扶的病床从拐角处驶来,画面快速剪辑了两三次,病车越来越近,女树看到上面躺着的是正在被抢救的父亲,她与父亲站在走廊的两端,此时导演运用了补偿镜头(希区柯克镜头),摄影机一边后退一边使用快速向前变焦镜头,画面突然变形,楼道空间被拉长,树奔跑起来,镜头跟随在她身后,左上右下地来回摇摆,时不时切换她的侧脸与背影,当女树推开抢救室的门,画面突然切换到少女藤井树与少年藤井树的那次告别和中学开学时点名的情景。她梦中见到的人都已逝去,她的那段青春记忆也已逝去,现在她开始慢慢回想起来。然而死去父亲的妹夫忘记大哥的忌日,少女藤井树在父亲的葬礼日轻快地在雪地上滑冰,在忌中见到前来还书的男树露出灿烂的笑容……在这部影片中,岩井俊二将对死亡的写照处理的十分唯美,哀而不伤。
电视台出身的岩井俊二在电影的拍摄上也诸多沿用了拍摄电视的手法,如现场报道式的跟拍、多机位跳切。从传统上来讲,为了创造电影画幅内,角色之间、场景之间的立体感与空间感,进行角色的走位调度,纵深构图安排,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需要一系列的技术手段来达到这些目的,比如轨道的安排、变焦镜头的细微调整,以及灯光的精巧摆放,都是所谓现场调度所必须明确的工序。但是岩井俊二另辟蹊径,并不想一味的使用业已成熟的方案,而是大量地使用广角镜头,大量地进行非正常的多主光源布光,大量地进行机位的灵活变换,以一种高效省时省力,但是同时能带来一种莫名的临场感的方法,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影片中,导演使用浅景深镜头对中山美惠的表演进行诠释,使得观众能够更加贴近人物。在构图上,既可以看到符合标准构图原则的稳定画面,也可以看到故意打破平衡的画面。人与景物相呼相应,景物的及时出现总能填补人物语言的短暂缺失,使得画面具有极强的流动性。
在色调的运用上,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在讲述博子的这条线索时,画面是冷色调,到处充斥着漫无边际的皑皑白雪。影片的开始,一个长镜头,博子从雪地里起身,从离画面很近一直走到山下看不到人影,画面只有雪白和青黑两种色彩,博子的着装也以冷色系为主。直到秋叶先生向博子示爱的场景,才出现了桔红的火光;在讲述女树这一线索时,由于是冬季的小樽,处处被大雪覆盖,色调仍然偏冷,但好过博子;只有在回忆少年时期的画面,犹如宫崎骏的动画片一样色彩鲜艳。此时,配乐也由哀婉的钢琴曲转变成活泼轻快的小提琴曲。导演用暖色调描摹回忆,用冷色调书写现实,形成鲜明对比,引导观众对这段回忆更加关注,其对于往昔的留恋和追忆可见一斑。
在用光方面,岩井俊二有着自己独特的理念。高光、逆光拍摄,这种在其他摄影师看来是自杀的行为,却成为他招牌式的电影风格。这样的手法,在《情书》以及《关于莉莉周的一切》等作品中均有体现。从摄影角度来看,所谓逆光摄影,是一种有别于正常摄影的技法,因为它所描绘的最终成品并不是人眼正常情况下能够识别的。一般来说,逆光摄影的最明显标志就是剪影,因为往往背景曝光级数高于前景,背景正常曝光,缺少光线的前景就会漆黑一片。而正常的肉眼观察是看不见这一现象的,因为人眼会自动调节,保证注视区域的亮度信息完整。岩井俊二所使用的逆光技巧,是在此基础上的延伸,统一提高曝光量,从而能够看清人物的面孔,同时让人物的轮廓融化在稍微曝光过度的背景中。这个是接近肉眼观察的效果,而且是广泛存在于生活中的状况。一般电影会在电影布光上下很大功夫,通过4到5个角度的光线,塑造起在美术上十分正确的人物形象,但也因此丧失了真实性。而逆光,可以很好的充当主光源,同时淡化背景因素,突出演员的存在,真实性也大大增强。不矫揉造作,体现淳朴的美感,岩井的电影普遍存在这种倾向。同时,逆光是一种十分内敛的手段,这对于表现片中主角的心绪来说非常合适——男树深沉内敛的性格,最终也没有告白;女树朦胧的好感却也不了了之;博子压抑的情感寄托。我注意到,《情书》中所有存在窗户、门等会透光的地方,都无一例外地呈现出一种梦幻般的光线效果,是由于高光太过充足而导致的,人物经过也因此而被虚化,轮廓若隐若现变得不那么真实。最经典的一个画面是,男树靠在窗边看书,身旁白色的窗帘随风舞动,男孩在窗帘旁若隐若现。此时,光线从窗外打进来,男孩处于逆光的位置。若是普通拍摄,男孩的面目将会暗淡不清,导演于是做了补光的处理,使男孩的面孔足够清晰而又与窗帘的高光部分形成对比,出现局部光斑的效果,亦真亦梦。女树不经意地抬起头,注视着沉默的少年,朦胧的情愫暗暗铺开。
影片的最后,女学生们将夹着画有少女藤井树的借书卡的书送到女树手里,书名是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女树曾经翻看过借书卡,遗憾的是她没有发现背面的秘密。那本书是少年藤井树交给她手里,那次是他俩最后一次相见。女树拿着借书卡,明白了一切,一时间百转千回。之前进行的一场关于过去的回忆,她以为那是属于博子的,其实那是属于她自己的。
推荐访问:角度 镜头 语言 从视听语言镜头分析角度写一篇作文 从视听语言的角度分析 视听语言中的镜头的运用有哪些 视听语言的镜头 视听语言镜头分析表格 从视听语言角度影视作品 视听语言的景别与角度 视听语言视角 视听语言画面分析 运用视听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