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南泥湾精神永放光芒,供大家参考。
共产党精神谱系(3 3 ):
南泥湾精神
艰苦奋斗,就是在艰苦的环境下全力拼搏,没有条件就千方百计地去创造条件。艰苦奋斗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法宝。
一、 南泥湾精神的由来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呀一唱……”《南泥湾》,这首传唱了半个多世纪的陕北民歌,让黄土高原上的这块土地家喻户晓,也让人们永远铭记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
南泥湾精神,是以八路军三五九旅为代表的抗日军民,在著名的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中创造的,是我军在困境中奋起、在艰苦中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南泥湾是中国共产党军垦事业的发祥地,是南泥湾精神的诞生地。
二、 南泥湾精神 内涵
南泥湾精神,概括起来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尊重群众的人本意识;敢于征服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勤俭节约的奉献精神。”南泥湾精神是延安精神最显著的标志。三五九旅正是发扬了这种优良传统,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创造出了人间奇迹。英雄部队 359 旅奉命开赴南泥湾,他们是坚持劳武结合,发扬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 1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陕甘宁边区面临着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挑衅和经济封锁,对残酷的扫荡和封锁,共产党面临着两条路:要么饿死、冻死或困死,要么自己动手,走出窘境。毛泽东同志认为不能等、不能靠,要“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初到南泥湾的战士们拿起了镢头,“向荒山野岭要粮”。面对南泥湾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生产生活条件,战士们以强大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唱着“窑洞草房好军营,茅草床铺软腾腾;三尺厚雪绫罗被,茂密梢林好屯军”歌曲,抱着必胜的信念,勇敢战胜困难。从 1941 年初到 1944 年 10 月,八路军第三五九旅用了近 4 年的时间,挖了 1000 多孔窑洞,盖起 600 多间土房,一共开发荒地 26 万余亩,生产粮食 3.5 万余石,不仅实现了自给自足,“不要政府一粒米,一寸布,一文钱”,还向政府交纳公粮 1 万石。战士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战胜重重困难,把荆棘遍野、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同年 9 月,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视察了南泥湾,毛主席高兴地说:“困难并不是不可征服的怪物,大家动手征服它,它就低头了,大家自力更生,吃的、穿的、用的都有了,目前我们没有外援,假定将来有了外援,也还是以自力更生为主”。
2 2 、勇于担当、敢于创造的创新精神。1940 年 9 月初,朱德前往延安西川、南泥湾、临镇等地考察,发现南泥湾这块地方可以实行军垦,便提议王震率领的八路军第三五九旅屯垦南泥湾。三五九旅不畏艰险、勇挑重担,勇敢开赴对敌斗争的最前线,战时保卫中央,闲时开荒种地。开荒种地并非易事,种种难题需要攻克,破解难题需要创新。当时南泥湾有很多烂泥草地,可以因地制宜种植水稻,经过官兵上下一致努力,南泥湾 20 亩水稻田试种成功,创造了农业种植史上的奇迹。在开荒种地解决粮食和蔬菜供给的同时。
3 3 、同心同德、同甘共苦的精神。毛泽东同志曾说过:“只要共产党人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任何强大的敌人,任何困难的环境,都会向我们投降的。”在大生产运动中,领导骨干与广大官兵风雨同舟、同甘共苦,一起参加劳动。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极大地鼓舞了士气,振奋了人心,并直接转化为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三五九旅上自旅长,下至勤务员和炊事员,一律编入生产小组,旅长兼政委的王震坚持带头参加劳动,与战士们一起开荒种地、纺纱织布。正是靠着这种同心同德、同甘共苦的精神,使得南泥湾焕发了生机。被誉为“杰出的国际主义战士”的国际著名记者爱泼斯坦直言“手上长满了茧子”的王震将军“像个庄稼人”,“身上没有任何显示军阶的标志,看上去同一个普通士兵一样”。
4 4 、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三五九旅发扬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树立坚定的抗日必胜的信念,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没有房,自己动手挖窑洞;没有菜,自己动手挖野菜;没有工具,就自制锄、铲,他们以惊人的毅力,实行战斗、生产、学习三结合,开荒种植,养猪烧炭,兴办商业和各类工厂,开展劳动竞赛。
5 5 、勤俭节约的奉献精神
1942 年,部队垦荒虽已获得丰收,粮菜都能自给,但仍吃“八宝饭”(为节约粮食蒸饭时将瓜、菜、山药蛋及其它杂粮掺和在一起),王震旅长还向全旅发出了“生产要多,消费要省”的号召,提出“富日子也要当穷日子过”。这种节约为民,自讨苦吃的思想行动,不能不说是一种奉献精神。当我们看到毛主席简陋的菜谱,周总理带补丁的衣衫,当我们时有所闻巨贾李嘉诚饭后打包,富豪霍英东节俭持家的故事,我们就不难理解他们成功的原因,方知富裕更需节约的道理。
三、 发扬 南泥湾精神
物质是暂时的,并会最终消费殆尽;精神是永恒的,并会长久影响后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今天仍是我们的法宝。在高山之上、寥寂山沟,在三九严冬,在炎夏三伏,在挥汗如雨的建设工地上,在刻苦攻关的实验室……
是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生产装备的改善,不能成为放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理由。相反,越是在条件优越的时刻,越是不能丢掉这种精神。在我们品尝成功、享受幸福时的今天,这种精神更显弥足珍贵!它是防止思想贫血的营养剂,是杜绝堕落的预防针,是保持信念的维生素,是洁化灵魂的消毒水……
弘扬 南泥湾精神
冲破核心技术瓶颈
在抗日战争的关键时刻,面对敌人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大生产运动创造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核心的南泥湾精神。今天,在围追堵截中发力“中国芯”,依靠的必然还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美国“芯片制裁”持续加码,中国企业遭遇巨大挑战。有报道称,华为已启动了一项名为“南泥湾”的项目,意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加速实现供应链的“去美国化”。
绝大部分国产手机的芯片都依赖进口,“缺芯少魂”长期存在。有人说,芯片相当于在指甲盖上建一座城市,且不说建立一条包括 IC 设计、芯片制作、封装测试、设备制造等在内的完整产业链有多难,仅在制造环节,所需的光刻机、刻蚀机等都是“半导体产业皇冠上的明珠”。正因为如此,芯片被视作衡量一个国家高端制造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缺芯”之困正是中国制造亟须爬坡升级的突出表现。
对于一个崛起中的东方大国来说,指望着依靠别人解决核心技术问题完全不现实,随时都有被“卡脖子”的风险。面对空前压力、面对长期斗争,怎么办?重温南泥湾故事,学习南泥湾精神,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
在抗日战争的关键时刻,面对敌人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毛泽东同志鲜明提出:“饿死呢?解散呢?还是自己动手呢?饿死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解散也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还是自己动手吧——这就是我们的回答。”轰轰烈烈的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不仅仅将荆棘遍野、野兽出没的荒凉之地变成了牛羊满川、麦浪起伏的陕北江南,更创造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核心的南泥湾精神。没房子住,就搭草棚、挖窑洞;没有粮食,就挖野菜、打野兽;工具不够用,就想方设法自己造……毛泽东率先垂范开荒种菜,朱德背着箩筐到处拾粪积肥,周恩来迅速成了纺线能手,上下一心、同甘共苦,奏响了一曲开天辟地的壮歌。在困境中奋起、在艰苦中发展,火热的南泥湾精神,深深影响着全军、全党和全国,并鼓舞着中华儿女从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路奋勇前行。
今天,在围追堵截中发力“中国芯”,依靠的必然还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挑战既然已经来了,惟一之法就是拿出背水一战的勇气,排除万难、战而胜之。自主创新,从来都是一条艰难长路,但一旦有所突破,实现的将是质的跨越。而让“中国芯”加速生长拔节,不能靠一两家企业单兵突进,必须培育上上下下的产业链,形成强大坚实的生态系统。诚如余承东所言,“天下没有做不成的事情,只有不够大的决心和不够大的投入。”从当年的中星微、龙芯,到如今的申威、海思、君正、寒武纪,中国人已在处处都是壁垒的荆棘丛中踏出了一条道路,掌握了一定的发展主动权。当前中国的综合国力、经济条件、技术力量、人力资源已今非昔比,国家层面更出台了系列重磅举措,为芯片等行业提供“十年免税”等八个方面政策支持,全力营造有利于创新创造的环境,让科技攻坚的“三五九旅”心无旁骛投入大生产,我们对笑到最后充满信心。
回顾历史,中国人具备打逆风球、走上坡路的能力,现在,“补芯填魂”、产业变革的重任,等待这代人书写新的奋进故事。理性应对复杂局势,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中国“智”造一定能够爬坡过坎,将前途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推荐访问: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南泥湾精神永放光芒 南泥湾 中国共产党 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