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红色家书感悟建党精神

时间:2022-07-19 17:20: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诵读红色家书感悟建党精神,供大家参考。

诵读红色家书感悟建党精神

诵读红色家书感悟建党精神

 

 《红色家书》读后感:诵读红色家书 坚定信仰前行 一封封家书,一段段岁月,家书是最贴近内心的一种交流方式,尤其是红色家书,革命先辈对敌人宁死不屈的革命气概、对父母不能尽孝的无限内疚、对子女不能尽教的无限遗憾和对革命必然成功的无限期待,不禁让人潸然泪下,感同身受。红色家书是革命先辈们给予我们的厚重财富,蕴含了革命先辈不朽的革命精神和高尚的革命情操,在和平年代可以唤醒我们的初心,让我们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的家国情怀。

  作为新一代共产党员、组工干部,一方面要铸造信念基石,坚定信仰前行。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面对敌人严刑拷打时的不为所惧,面对敌人种种威逼利诱时的不为所动,通过诵读《红色家书》,从革命先辈遗言中汲取精神的养分,激励我们组工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牢固树立“四个意识”, 永远坚定执着追理想,一心一意跟党走,以实际行动诠释什么是信仰。另一方面要传承红色基因,主动担起时代重任。我们既要做红色基因的接受者,从红色家书中汲取信仰和真理,更要做红色基因的传播者,要充分利用和挖掘我们身边丰富的红色资源,从前辈足迹中了解党的光辉历史,学习他们的崇高精神,让这种革命精神代代相传。要主动担起时代重任,大力弘扬勇闯新路的井

 冈山精神,大力弘扬爱国、奉献的方志敏精神,面对艰难险重任务,做到吃苦在先、冲锋在先、改革在先、创新在先,毫不犹豫、责无旁贷地挺身而出,进一步营造全县上下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诵读红色家书,让我们受到了一次心灵的大洗礼和党性的再教育,红色家书不仅是革命先辈留给亲人的书信,更是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用《红色家书》时刻激励自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岗位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不负先辈之愿之志,为绿色崛起、全面小康、美好安福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诵读红色家书感悟建党精神

 

 感受磅礴红色力量,照亮追梦前行之路 ——读《红色家书》有感 当我认真捧读着红色家书, 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一封封 家书情真意切, 荡气回肠, 字里行间仿佛将我带到了那个烽火连 天的峥嵘岁月。我仿佛看见无数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以赤 子之心,赤诚之情和崇高的革命信仰始终坚信革命一定能够成功。

 这些红色家书穿越时空、历久弥新。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不 禁让我潸然泪下,直达心灵深处。时空交替,在细细品读中我深 刻体会到, 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 我们不仅要向革命先烈致于崇 高的敬意,更要铭记他们的遗愿,传承他们伟大的红色基因,在 感受磅礴的红色力量的同时, 以诸位先烈为灯塔, 照亮我们新时 代革命事业的前进之路。

 红色家书是一剂精神的钙片, 铸造崇高理想信念。

 苏东坡 说过:“古之立大事者, 不惟有超世之才, 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可见,信仰对一个人的一生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接下来,我想 通过革命先烈王孝锡写给父母的诀别信, 来告诉大家, 一个共产 党人的坚定信仰。自古英雄多患难,岂徒我今然!望爹娘,休把 儿挂念,养玉体,度残年,尚有一兄三弟,足供欢颜,儿去也, 莫牵挂!!他这种舍我其谁,慷慨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舍身精 神,是对共产主义理想信仰的伟大诠释, 更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一

 个共产党人对理想信仰的坚持。

 作为一名普通的党员干部, 我深 受鼓舞, 更要以诵读红色家书为契机筑牢社会主义坚定信仰, 铸 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牢固意识,铸成百毒不侵的共产党人的 “金刚不坏之身”。

 红色家书是一座灯塔,照亮追梦之路。

 “抬头仰望星空, 那些闪烁的繁星就是革命先烈注视我们的目光也是指引我们前 行的灯塔。史砚芬烈士就义前写给家人的信中说到 :我的死,是 为着社会、国家和人类,是光荣的,是必要。我死后,有我千万 同志,他们能踏着我的血迹奋斗前进, 我们的革命事业必底于成, 故我虽死犹存。

 正因为有着无数像史砚芬一样的革命先辈们为了 胜利舍身取义, 所以激励着一代代共产党人不忘初心, 奔赴使命; 正因为有着无数像史砚芬一样的革命先辈们为了全中国人民的 幸福为国捐躯, 所以指引着我们一代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 奋勇 向前。

 红色家书是一面号角,吹响共奔小康的集结号。

 “誓志为 人不为家,涉江渡海走天涯。

 男儿岂是全都好, 女子缘何分外差。

 未惜头颅新故国, 甘将热血沃中华。

 这是赵一曼生前写的一首诗, 她用自己的生命, 践行了这一铮铮誓言 ,也为所有共产党人吹响 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集结号。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但是革命先 辈们吹响的号角却从未停歇, 从焦裕禄到杨善洲, 从龚全珍到 核 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再到如今遍布全国各地最贫困地区的 277.8 万结对帮扶干部。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一代代共产党人

 的接力奋斗中慢慢变成现实。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号角已经吹响, 建设美丽富饶幸福江西的蓝图已经绘就, 让我们以社会主义建设 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担当,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社会主 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我们的奋斗中 梦想成真!

 红色家书,有江河奔流的家国情怀,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初 心使命。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要从红色家书中汲取营养、 感受力量,不忘初心、奋力向前,接续好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 奋斗,完成好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使命。朋友们,朋友们!让 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 4500 万赣鄱儿女只要拿出为有牺牲多壮 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决心, 定能在江西这片红土地上浇灌出光 彩夺目的灿烂之花。

诵读红色家书感悟建党精神

 

 诵读红色家书 牢记初心使命 桌前灯下,翻开《红色家书》,细细品读,万千思绪涌 上心头。这是写给亲友的家信,字里行间透露着对亲人的深 情道别 ;这是写给组织的告白, 质朴话语诠释着以生命铸就的 忠诚:这是写给自已的绝笔,一词一句充满着革命必胜的信 念。这些书信,虽然经历半个多世纪的沉淀,今日读来仍令 人心潮澎湃、不能自已。感慨之余,我们不禁开始了这样的 探寻:是什么样的力量, 能够穿越历史的缝隙, 给人以启迪? 是什么样的情怀,能够穿透生死的隔阂,给人以温暖 ?又是 什么样的理想,能够拨开重重的迷雾,给人以方向 ? 马克思曾极而言之,历史学是唯一的科学。透过百余年 的跌宕起伏,跨过九十余载峥嵘岁月,在风雷激荡、风雨兼 程中,我们找到了这样的回答。

 看不到近代中国的苦难深重,就难以感触“国破尚如此, 我何惜此头”的凛然大义。

 20 世纪初的中国,风雨如骤,黑 夜如磐。被强行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在列强环伺下 几被瓜分豆剖,这是泱泱华夏三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这是 中华民族数百年来未有之大危机。救亡图存、民族独立、人 民解放,成为包括中国共产党人在内的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以 求的使命和梦想。

 谁不爱自己的至亲 ?谁不惜自己的家庭 ?然 而如果将一已之得失放到民族兴亡的大背景中去考量,生与 死、乐与忱、公与私、奋起与沉默、斗争与安协,无数革命

 先烈作出了无愧于时代的抉择——“ 决非一衣一食自为计, 而在四万万同胞之均有衣食也。亦非白安自乐以自足,而在 四万万同胞之均能享安乐也。

 ”因为这样的抉择, 赵一曼对自 己的后代殷殷嘴咐 :“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 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因为这样的抉择,刘伯坚在致诸兄嫂 的信中写道 :“弟准备牺牲,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一切 听之而已。” 计利当计天下利。

 多年过去, 销烟早已弥散在岁月深处。

 走向复兴的历史足迹愈加清晰。行百里者半九十。只有把自 己的梦想融入伟大时代,把自身的事业与复兴的脚步同频, 我们继承与发扬革命先烈的精神才有更加今人信服的注脚。

 看不到革命生涯的九死一生, 就难以体认“不惜唯我身先 无,后继频频慰九泉”的激烈壮怀。

 有学者认为, 中国近代革 命的残酷性是世所罕见的,而中国共产党遭受的炼狱般的考 验尤为撼人心魄。从上海石库门到江西大旅社。从井冈黄洋 界到瑞金沙洲坝,从遵义小楼到延安宝塔山,中国共产党人 每一步的艰难跋涉, 无不伴随着反动派疯狂的屠杀和“圈剿”。

 同志们一批又一批地倒下,领导人一次又一次地更换。周恩 来曾感慨,敌人可以在三五分钟内消灭我们的领袖,我们却 无法在三五年内将他们造就出来。然而,敌人的枪声,吓不 倒真正的革命者 ;敌人的屠刀,只能唤醒更多后来人。“切莫 为我空悲痛, 但愿对准我们的敌人猛攻 !猛攻 !”“革命人,你 杀不完。

 有朝一日血要用血还。

 ”展开这红色书卷, 每一个人

 物介绍之后的破折号无不标注着血与火的磨 难 :王孝锡、 王器 民、毛泽建、方志敏 ⋯ ⋯ 这些名字或熟悉或陌生,但生命都 定格在了如火的青春,热血都奉献给了挚爱的祖 国。

 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教日月换新天。

 接过历史的接力棒 , 我们已无需面对白色恐怖,也无需经历生死抉择,但只有战 胜党执政道路 上 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只有正视改革攻 坚中的“三期叠加”,只有绕开现代化征程上的多重陷阱 ,我 们才能完成革命精神的延续,完成红色基因的传承 ,完成历 史的超越。

 看不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就难以理解“砍头不要 紧,只要主义真”的纯粹信 仰 。

 1840 年后,沉沦的阴云笼 罩 东方古国。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 战争、八 国联 军侵华战争,一边是似乎看不到头的失 败 与 屈 辱 :洋务运动 、 戊成变法、君主立完、辛亥革命,一边是一次又一次地探 索 与挫折。无论是改良还是资产阶级革命,都没能完成救 亡 图

 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 务 ;近代的中国。

 不是没 有选择, 而是历尽 选择——莽莽神州 , 谁来狂澜力挽 ;茫茫华 夏,谁为中流砥 柱?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的真切 背 景;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的清晰坐 标。

 真理的火 种一旦种下,立刻呈燎原之势,惊醒沉梦数千年,唤起 工 农

 千百万。马克思主义为什 么 能

 ?因为它揭示了人类社会 发 展

 演进规律,因为它为了劳苦大众翻身解放做主人。有了这样 的力量, 方志敏 在狱中奋笔 ,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失 颅 。

 决

 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 !有了这样的力量,李大钊 ,在演讲中高 呼,“试着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今天,面对经济体 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 观念深刻变化,我们将以怎样的态度增强定力、明确方向 ? 又将以怎样的价值凝聚共识、汇集力量 ?时刻补足精神之钙, 始终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我们对革 命信仰的坚守才能有“一以贯之”的从容与自信。

 有的历史已经定格, 更多的历史还在继续。

 今日之中国。

 河清海晏,欣欣向荣。抚今追昔,我们能够告慰先烈的,是 这一切如你们所愿 :继往开来, 我们能够回应时代的, 是有无 数继承者将继续负重前行。心中有信仰,肩上有担当,脚下 有力量。作为党的纪检监察干部,只有永葆忠诚本色,敢于 动真碰硬,慎独慎初慎微。才能书写无愧于内心、无愧于使 命、无愧于时代的人生篇章。

 掩卷而坐,书中革命先烈的故事又一次浮现在眼前,他 们似乎在用不同的表达,于时空交汇中重复着同一个伟大的 回响——“ 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

诵读红色家书感悟建党精神

 

 诵读《红色家书》有感:诵读红色家书牢记初心使命 红动中国,情满奋斗路 —— 诵读《红色家书》有感

 近日,省委书记、省长刘奇在井冈山调研时偶然间读到《红色家书》,不忍释手、动情落泪、彻夜难眠。“认真读一读红色家书”,是刘奇书记的“初心情怀”,具有伟大的示范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给我们新时代的奋斗精神,注入新的元素。

 古诗云:家书抵万金。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说:“在家书里面看到的是活的中国,你会发现那些时代的生命就在你的旁边,你可以重新地体验他们的感情,你可以活好多次。” 由此不难发现,薄薄一封家书,承载着博大的家国情怀。

 《红色家书》是一本传奇的书,收录了数十封红色家信,大部分家书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一封封家书,承载着一个个家庭爱党爱国爱家的深情故事,为世人提供了一套生动活泼的思想道德教育读本,构筑起共产党人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

 平凡家信记载了互报平安、家庭之间的点滴小事,体现了不平凡的写信人之间思想情感的变化,这种变化实实在在,这种情感触手可及。通过一封封直指心灵的家书、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一张张昂扬向上的老照片,让我们懂得,英雄并非高不可攀,榜样就在身边,接地气,有灵气。

 诵读《红色家书》,不仅仅是学习,更要融入“全息能量场”。我

 院思政工作提出“全息能量场”探索,所有的思政能量,要更加突出,更加醒目,更加吸引人,做到入心入脑。诵读《红色家书》,要形成全息能量场,带领全体师生,步入红色的精神家园。

 1946 年 4 月 25 日,八路军战士冯庭楷含着热泪给家里写了一封长信。信中写道:“灾难深重的中国少衣无食者,不仅咱一家,弟这几年来正是为了自己,为了这饥寒的一群,奔波奋斗。„„妈妈,我们应擦干自己的眼泪。我万一不幸为人民战死,那也无须乎哭。你看,疆场上躺着的那些死尸,哪一个不是他***爱儿?”在这封家书中,他袒露了一个战士的情怀:思念亲人,但又无私无畏。之后不到半年,他便英勇牺牲在解放战争的战场上。

 这样的正能量,永远不会过时;这样的正能量,永远值得学习。我们通过这样的深情故事,充实、完善我们的“全息能量场”,为培养人的全面发展而努力。

 诵读《红色家书》,不仅仅是敬仰,更要丰富“全员导师制”内涵。我院教育理念是从院领导到老师,从分院领导到辅导员,从后勤保卫人员到各个岗位的服务人员,全员皆导师。我们要求各个支部组织党员同志诵读,各个部门组织教职工诵读,各个班级组织学生诵读,上下齐心,一起诵读,形成氛围。人人都来学习,教职员工都来引导学习,在诵读中学习,在诵读中,一起进步。

 天津解放前夕,青年学生杜峻舍小家,顾大家,毅然参加人民解放军,并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人生的最高追求。他不仅用忘我的工作实践了自己的誓言,还鼓励弟弟妹妹们学好文化,服务人民,报效

 祖国。他在写给弟弟妹妹的家书中说:“我加入革命队伍,纯粹是要为人民服务。顾这一面,可就把家庭那一面失去了。在这里,我要求你们替我多做点吧,在父母面前要听话,要好好求学,将来都要给人民服务的,没学问是不成的。” 在他的影响下,几个弟弟妹妹都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终生为人民服务的理想。

 红色年代,一个革命者,影响一家人。新时代,一个导师,带动一群人。

 诵读《红色家书》,不仅仅是铭记,更要书写学院奋进之笔。通过诵读来学习,通过不断地学习,努力推动学习型学院建设和学习型组织建设,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不断提高认识能力,夯实理想信念基石。

 1942 年 5 月,日军对晋东南根据地发动空前残酷的 “大扫荡”,妄图合击消灭我八路军总部,时任八路军副总参谋长的左权,为保护北方局、保护八路军总部机关、保护老百姓,在前线指挥作战,不幸中弹,血洒太行。左权曾在家书中写道:“我牺牲了我的一切幸福为我的事业来奋斗,请你相信这一道路是光明的,伟大的。” 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铁一般的事实。今天,我们要通过书写学院奋进之笔,用实际行动告慰革命先烈。

 抚今追昔,红色家书给了我们精神力量,让我们在新时代书写教育奋进之笔的征程中,找到不竭的动力。

 红色家书传承红色力量,红色故事培育红色基因,红动中国,情满奋斗路,通过诵读《红色家书》,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前行力量,

 书写新时代的伟大篇章。

诵读红色家书感悟建党精神

 

 诵读红色家书,传承革命精神演讲稿

 诵读红色家书,传承红色经典,践行入党初心。翻开红色家书,一股革命洪流扑面而来,文字跃然纸上,书中多为先烈临行前的绝笔遗书,承载着对祖国的热爱,对同志的关爱,对亲人的慈爱和对情人的珍爱,字里行间涌动的党性升华和人性温情,超越了时空,在新时代下依旧熠熠生辉。书中的不经雕琢的质朴语言,传递着生命最后最真挚的期盼,是革命先烈们用鲜血书写出的荡气回肠的人生赞歌。对激发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坚定理想信仰,增强时代担当,发扬正派作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坚定理想信念,做忠实践行者。社稷苍生念,拳拳赤子心。习近平总书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这告诫我们共产党员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因为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强调了坚持理想信念对共产党人的重要意义。《红色家书》中的理想和信仰彰显着所有共产党人所不能忘记的初心和方向。回首来时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正是以坚定执着的理想信念,舍身为国的家国情怀,公而忘私的使命意识前赴后继地前进在建设中国、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在战火纷繁的动荡岁月里,共产党人不惧流血、不畏牺牲。“任何力量,不能移我的心,任何力量,不堪动我的情”,“为求主义实现而奋斗,为谋民众利益而牺牲”,“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那力透纸背,振聋发聩的无声呐喊,彰显

 了共产党人最纯粹的信仰。理想信念是立身之本,精神之钙。只有理想信念坚定,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把握住原则,辨清楚方向,才不会犯错误、走错路。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应该筑牢思想灵魂,打牢精神支柱,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不断锤炼党性、加强修养,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

 强化责任担当,做新时代的三农人。古人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红色家书,不仅记载了那段血与火的历史,而且真实反映了在国破家亡的危急关头、血洒疆场的革命志士不屈的民族气节和担当精神。方志敏烈士积极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用热血和忠诚奏响了励志报国、革命救国、以身殉国三部曲,彰显了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和强大的责任担当。邓贞谦他为挽救中华民族危亡,毅然放弃读大学的机会,全力投身于革命洪流,为人类解放事业而奋斗。当然也不乏那些伟大的现代革命者和大国工匠,钱学森、钱三强、黄大年、屠呦呦、核武专家魏世杰、古脊椎动物学家张弥曼、新中国第一代飞机设计师程不时......这些伟大的科学家们都具备浓烈的爱国情怀和使命担当,拥有舍我其谁的精神,他们的孜孜不倦对新中国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是真正的大国工匠,一生做好一件事,而且做到极致。当前,国际格局深刻变动、国内社会深刻变革、社会思想深刻变化,不熟悉、不确定的因素很多,难于预见的风险考验很多,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就要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像无数革命先烈那样,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永葆

 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在面对错综复杂的矛盾时要敢于迎难而上、敢于跳进矛盾漩涡中去解决问题,积极地寻找克服困难的对策;面对危机要敢于挺身而出,关键时刻能够豁得出去、顶得上去,成为带领人民战风险、渡难关的主心骨;面对失败能敢于承担责任,主动分析原因、改正错误,千万不可有了成绩都归自己,出了问题推给别人;面对歪风邪气要敢于坚决斗争,有法有章有理有情带好队伍;对庸懒散现象敢出重拳,对生活糜烂、骄奢淫逸现象零容忍。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使命和担当,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和担当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新的长征路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都有一份责任”。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作为新时代的三农人,要立足三农,服务三农,为农民谋幸福、为农业农村谋复兴就是我的使命和担当。

 严于律己,正本清源,塑造纯正的党风、国风、家风。中国人是有家国情结的,史书万卷,字字句句都念着“家国”二字,见证了无数仁人志士保家卫国的豪情。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而家书凝结包含着修身、齐家、礼仪、教化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中华民族道德的精髓,红色家书则闪耀着追求真理,争取公平正义,讲求诚信友爱,提倡无私奉献等革命文化价值的光辉,体现中国先进文化的本质。对于党员领导干部,不仅要在工作上强化“四个意识”,坚守严明的纪律作风,更要在生活中律己自爱、以德树人,带头抓好家风,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党员领导干部务必珍惜权力、管好权力、慎用权力。正确行使权力,掌权为公、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

 为民所谋,共同推动良好的社会风气形成。在以后的工作中,要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的侵蚀,工作讲原则、处事讲法纪、生活守底线,明白做人,干净做事,做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永葆共产党人的清廉政治本色。要严格遵守工作纪律,杜绝“怕慢懒慵散”问题的出现,以好的作风踏踏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不忘初心服务三农,牢记使命砥砺前行,走好新时代“长征路”,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和乡村振兴尽一份绵薄之力。

 让我们不断汲取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中红色革命精神的营养和力量,在当今“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的关键节点,不忘初心,积极践行。学习《红色家书》,就是要把“四个意识”根植于心,把“四个自信”外化于行,坚定理想信念,以一片赤子之心、满腔赤诚之情,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牢记历史使命,永远热爱党,永远跟党走,时刻补足精神之钙,明确方向、增强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自己的力量!

诵读红色家书感悟建党精神

 

 感悟“红色文物”中的伟大建党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陕西榆林考察时,参观了位于米脂县城东南的杨家沟革命旧址并强调,要充分运用红色资源,深化党史学习教育,赓续红色血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用好红色资源作出重要指示,凸显了红色资源和红色文物的价值所在。事实上,红色文物记录着红色历史,诉说着红色故事,传承着红色精神,是我们透物见史、感悟精神、启迪智慧的重要载体。通过一件件红色文物,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党的百年辉煌历史,感悟其中所蕴含的“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真理的力量是无穷的,可以给人以深刻启迪和智慧。理想的未来是光明的,可以给人以奋斗目标和方向。在上海中共一大纪念馆里,一架孙中山、李大钊先后用过的黑色老式英文打字机,见证了风雨如晦的年代里,革命先驱们救国救民的伟大夙愿和如火如荼的革命事业,向人们讲述着于黑暗中寻求光明、在觉醒中奋起反抗的动人故事;“我们的党就像灯塔,给黑暗中的人民指引了方向,照亮了中国革命前进的道路,为中国带来了新生”,位于浙江宁波的冯定纪念馆里,陈列着 1948 年出版的冯定著作《平凡的真理》,书中以“灯塔之喻”盛赞以真理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至今读来依然让人慷慨激昂、人心振奋……红色文物发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思想之光,时刻提醒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立下鸿鹄之志,真正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追求,自觉补足精神之“钙”,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纯洁性。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光荣的初心和伟大的使命,需要用实干来用心诠释。安徽的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里,邓小平同志卧室办公桌上的一盏马灯,见证了他在近 30 个不眠之夜里的辛勤操劳、伏案工作,以及为争取全国解放而“运筹帷幄”的智慧、“决胜千里”的气魄,至今仍向人们诉说着中国共产党人为初心和使命殚精竭虑、担当作为的励志故事;在黑龙江大庆的铁人王进喜纪念馆中,陈列着一辆王进喜同志骑过的摩托车,它载着这位“铁人大队长”跑遍了百里油田的每个角落,见证着他求真务实、苦干实干的工作作风,以及“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铮铮誓言……红色文物发出“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使命之光,时刻提醒我们要甘于履职奉献、勤于吃苦奋斗,在自己平凡而光荣的岗位上,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走好第二个一百年赶考之路。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生命虽无比可贵,但革命者为了正义不惜流血牺牲。位于四川巴中的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纪念馆里,一颗在王定烈将军身体中留了十六年之久的子弹头,虽仅有八克且早已锈迹斑斑,但却与王定烈将军亲笔写下的文物介绍《难忘的子弹》,共同向人们诉说着自 1937 年“祁连山上中弹于腰间”,到 1953 年“抗美援朝战争结束”,英雄将军无惧牺牲、英勇战斗的光辉事迹;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纪念馆里,一个绣着“保家卫国”字样的枕套格外引人注目,这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 23 军参谋长饶惠谭奔赴朝鲜前,他的爱人特意为其放入行囊中的一对枕套之一,“抗美援朝”枕套在饶惠谭牺牲后随其入殓,“保家卫国”枕套则继续向人们讲述着英勇无比的革命烈士,将亲情与牵挂记于心中,为保家卫国英勇牺牲的壮举……红色文物发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斗争之光,时刻提醒我们要不怕艰难险阻、无惧个人牺牲,保持好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增强直面困难的决心、信心和恒心,直面和战胜前进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平凡之中传承与坚守,最能体现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江西茨坪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里,陈列着被毛泽东同志誉为“无产阶级的钢铁战士”的张子清烈士,生前曾经使用过的一只小皮箱,在他 28 岁牺牲后,这只小皮箱先后被其女儿、外孙女使用多年,见证着一家三代青年寻梦追梦的奋斗历程、赤胆忠肝的红色基因、勤俭朴素的淳厚家风;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纪念馆里,珍藏着的“镇馆之宝”是一辆木制独轮小推车,这种农民使用的最普通的劳动生产工具,却在解放战争战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最终“推出了胜利”“推出了新中国”,至今仍然讲述着军民鱼水深情、为了人民和依靠人民的动人故事……红色文物发出“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忠诚之光,时刻提醒我们要保持赤诚之心和为民之心,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将“旗帜鲜明讲政治”和“一心一意为人民”具体化,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推荐访问:建党 诵读 家书 感悟 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