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中国共产党创建【精选推荐】

时间:2022-07-17 11:50: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精品】中国共产党创建【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精品】中国共产党创建【精选推荐】

 

 一、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中共“一大”的召开, 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历史的必然:

  1、 国际条件——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指引和共产国际的帮助指导;

  2、 国内条件——

 a、 阶级基础:

 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

  b、 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c、 组织基础:

 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二、 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会议 (一)

 党的创建时期(“一大”、 “二大”、 “三大”)

 1. 中共“一大”(1921/7/23-31, 上海), 中国共产党成立。

  内容:

 ①通过了第一个党纲(确定党的名称、 奋斗目标和中心工作);

  ②选举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

  意义:

 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 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 中共“二大”(1922/7/16-23, 上海), 第一次提出了 彻底的反帝、 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党的革命纲领:

 最高纲领是建设共产主义; 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 推翻帝国主义, 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3. 中共“三大”(1923/6/12-20, 广州), 确立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

 (第一次国共合作)

 (二)

 土地革命时期(八七会议、 遵义会议、 瓦窑堡会议)

  1. 八七会议(1927/8/7, 汉口)

  (1)

 内容:

 ①纠正了 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②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③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2)

 意义:

 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2. 遵义会议(1935)

 ——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1)

 内容:

 1935 年 1 月 15 日至 17 日, 党中央在遵义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

 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 肯定的毛泽东的军事战略主张, 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2)

 意义:

 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共中央的统治,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

 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达到成熟。

 3. 瓦窑堡会议:

 1935 年 12 月, 中国共产党在陕北子长县瓦窑堡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

  遵义会议是在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

 只解决了当时最为迫切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 而瓦窑堡会议则解决了遵义会议没有来得及解决的政治策略问题, 确定

 了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 这为党领导全国人民迎接伟大的抗日战争奠定了政治基础。

  (三)

 抗日战争时期(洛川会议、 “七大”)

 1. 洛川会议(1937):

 决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 决定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2. 中共“七大”(1945/4/23-6/11, 延安杨家岭)

 (1)

 内容:

 ①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 报告

 ②制定了 党的政治路线; 即“放手发动群众, 壮大人民力量, 在我党的领导下, 打败日本侵略者, 解放全国人民, 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

 ③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2)

 意义:

 确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四)

 解放战争时期(七届二中全会、 政治协商会议)

 1.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949, 河北平山县西柏坡)

 (1)

 内容:

 ①提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乡 村转移到城市 )

  ②提出党的总任务; (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

  ③告诫共产党人要警惕“糖衣炮弹”的进攻。

 (2)

 意义:

 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

  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49/9, 北平)

 内容:

  ①制定《共同纲领》, 确定了国家名称和国家性质;

  ②选举国家领导机构和领导人;

  ③确定国旗、 代国歌、 首都和纪年方法;

  ④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五)

 新中国成立后( “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二大”、

 “十四大”、

 “十五大”、

 “十六大”、“十七大”)

 1. 中共“八大”(1956)

 (1)

 主要内容:

 ①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②提出了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

  ③提出了经济建设的方针和党的建设的原则。

 (2)

 意义:

 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2. 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

 是一次拨乱反正的会议, 会议作出了“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会议主要内容和贡献是:

 第一, 重新确定了中国共党的正确的思想

 路线、 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第二, 提出了调整国民经济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方针。

 开始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3. 中共“十二大”(1982):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提出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是:

 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 逐步实现工业、 农业、 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 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4. 中共“十三大”(1987):

 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并制定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被简称为“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 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十三届四中全会产生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5. 中共“十四大”(1992):

 大会作出了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

  (1)

 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这个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 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问题,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2)

 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

 要求全党抓住机遇, 加快发展阶段, 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6. 中共“十五大”(1997.9):

 提出并论述了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7. 中共“十六大”(2002.11):

 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产生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

  8. 中共“十七大”(2007.10)

  会议主题: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继续解放思想, 坚持改革开放, 推动科学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 为夺取全面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会议贡献:

 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 全面系统阐述了科学发展观。

  三、 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斗争 (一)

 重要革命战争(北伐战争、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抗美援朝战争)

  1. 北伐战争:

 1926 年 5 月至 1927 年 7 月, 中共与国民党实行政治合作的战争。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2. 抗日战争:

 1937 年 7 月至 1945 年 8 月, 中共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胜利。

  3. 解放战争:

 1946 年 6 月至 1949 年 9 月, 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 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4. 抗美援朝战争:

 1950 年至 1953 年, 中国人民发扬了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二)

 军队建设

  1. 北伐战争中, 以共产党员、 共青团员为骨干的叶挺独立团为第四军赢得了“铁军” 的称号。

 2. 1927 年南昌起义, 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3. 1927 年“八七” 会议, 毛泽东提出著名论断“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4. 1928 年 4 月井冈山会师, 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5. 抗战开始后, 根据国共两党协议,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6. 解放战争至今, 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

 7. 抗美援朝期间, 中国人民志愿军人援朝作战。

 8. 新中国成立后, 对军队进行整编, 成立多兵种合成部队。

 9. 1955 年实行义务兵役制、 军衔制。

 10. 80 年代以来, 人民解放军加强了革命化、 现代化、 正规化的建设。

  (三)

 军事路线和方针

  1.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①八七会议确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②红军四次反围剿采取的是运动战。

 2. 抗日战争时期:

 以分散兵力, 打游击战。

 反“扫荡” 中创造了地雷战、地道战等灵活战术。

 3. 解放战争时期:

 ①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 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 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②西北人民解放军采取了“蘑菇” 战术, 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

 ③1948—1949 年战略决战(辽沈战役—“攻占锦州, 关门打狗”; 平津战役—“分割包围, 瓮中捉鳖”)。

  (四)

 重大战事(五次反“围剿”、 红军长征、 平型关大捷、 百团大战、 青化砭、羊马河、 蟠龙、 沙家店战役、 孟良崮战役、 人民解放军突进中原、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渡江战役)

  1. 五次反“围剿”(1930—1934):

 前四次取得胜利, 第五次失利。

  2. 红军长征(1934/10—1936/10):

 红军进行战略转移,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革命的企图。

  3. 平型关大捷(1937):

 歼灭日军一千多人, 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4. 百团大战(1940):

 是抗日战争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 增强了人民坚持抗战的信心, 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5. 青化砭、 羊马河、 蟠龙、 沙家店战役(1947):

 歼灭国民党军队 3 万余人, 粉碎了对陕北解放区重点进攻。

  6. 孟良崮战役(1947):

 全歼国民党整编七十四师, 粉碎了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7. 人民解放军突进中原(1947、 6):

 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8. 辽沈战役(1948/9—1948/11):

 歼敌 47 万多人, 解放了东北全境, 人民解放军人数在数量上取得了优势。

  9. 淮海战役(1948/11—1949/1):

 歼敌 55 万多人, 是近代以来歼敌数量最多的, 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10. 平津战役(1948/11—1949/1):

 歼敌 52 万多人, 解放了华北全境。

  11. 渡江战役(1949/4/21—4/23):

 标志着国民党统治在大陆的结束。

 四、 中国共产党的探索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

  1. 中共“二大”:

 分析了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 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2. 八七会议:

 中共认清了中国革命的基本方向, 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3. 1927 年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从实践上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即农村包围城市, 最后夺取城市的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二)

 中国共产党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

  1. 中共“八大” 正确地指出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任务,制定了 正确的经济建设方针。

 2. 1958 年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又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尤其是“文化大革命” 使探索误人歧途。

 3. 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转折, 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和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中国历史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4. 中共“十二大”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5. 中共“十三大” 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制定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6. 中共“十四大” 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7. 中共“十五大” 提出并论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8. 中共“十六大” 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三)

 中共在领导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过程中的挫折及纠正

 1. 1923 年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失败, 是中共领导革命过程中的第一次重大挫折。

 在共产国际指导下, 中共倡导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掀起了国民大革命。

 2. 1927 年大革命失败。

 中共认识到必须掌握革命的领导权、 掌握革命的武装, 开始发动武装起义。

  3. 1927 年以夺取中心城市为目标的起义失败后, 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 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4. 1934 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 失败。

 在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纠正了“左” 倾错误, 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中共开始走向成熟。

 5. 1958 年党中央发起“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损害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1960 年党中央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6. 1966--1976 年的“文化大革命”。

 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 的“左” 倾错误。

  五、 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一)

 党的思想建设

  1、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建设

 (1)

 1927 年八七会议纠正了 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给思想混乱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

  (2...

推荐访问:【精品】中国共产党创建 中国共产党 创建 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