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建构主义教学设计例子3篇

时间:2023-10-09 15:40: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例子建构主义与教学设计一、建构主义——一种重要的学习哲学作为一种学习的哲学,建构主义至少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纪拿破仑时代的哲学家维柯(giamb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建构主义教学设计例子3篇,供大家参考。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例子3篇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例子篇1

建构主义与教学设计

一、建构主义——一种重要的学习哲学

作为一种学习的哲学,建构主义至少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纪拿破仑时代的哲学家维柯(giambat tista vico),他曾经指出,人们只能清晰地理解他们自己建构的一切。从这以后许多人从事过与这一思想有关的研究。从哲学角度看,建构主义扎根于康德对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综合,他认为,主体不能直接通向外部世界,而只能通过利用内部构建的基本的认知原则(“范畴”)去组织经验,从而发展知识。

教学过程获得这样的现实映象。为此,学生必须以某种方式从环境中获得信息,也就是说要对他进行“教学”。这种朴素的观点认为,我们的感官就象照相机一样工作,即拍摄出世界是如何“真实地”作用于我们的脑的映象,并利用这一映象作为一种“地图”,即以出自该客体结构的略微不同的形式进行编码。这种观点很快碰到许多概念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它忽略了世界的无限复杂性。此外,详细的观察也表明,在所有的真实案例中,认知并不是这样进行的。主体在进行认知时,积极地产出大量潜在的模式,而外部世界的作用则在于选择,即在排除其它模式时,强化其中的一些模式,建构主义的观点则强调,建构首先服务的是自身的目的:主体希望能控制他所感觉到的东西,以便从其首选的目标状态中排除一切与之相背离和产生干扰的东西,控制自身需要的并可以加以控制的事物模式,但是该模式只应包括主体的目标和行为相关的那些方面。

本世纪对建构主义思想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并将其应用于课堂和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当首推杜威、皮亚杰和维果茨基。杜威认为,真正的理解是与事物怎样动作和事情怎样做有关的。理解在本质上是联系动作的。由此出发,他将立足于“行动”的学习与不确定情境中的探索联系在一起,正是情境内在独特的、积极的不确定性才能使探索存在并激励和指导着探索的前进。显然,对于杜威,教育基于行动。知识和思想只能形成于这样的情境,在该情境中,学习者必须使自己摆脱曾经对他们有意义且十分重要的经验(杜威:民主与教育,1916)。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基于他有关儿童的心理发展的观点。他发展了发生认识论,区分出一个孩子在建构一种世界模式时,必须经过的不同的认知阶段。1973年,他在《理解就是创造》一书中要求教师理解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步骤。

可能认为是不真实的概念,儿童必须发现课堂情境中的关系和概念,该情境包括了他们感兴趣的活动。

俄杰出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研究对于理解建构主义也是十分重要的。有些评论家认为维果茨基不是一个建构主义者,因为他把重点放在学习中的社会背景,但另一些评论家则看到,作为一个彻底的建构主义者,他十分重视儿童创造他们的自己的概念。《社会中的心理》(维果茨基著作的英译本,1978)在美国读者中普及了维果茨基的一些思想。如:有关“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就表明:维果茨基坚信,儿童是在摆脱日常概念和成人概念的“张力”中学习科学概念的。如果仅仅将源于成人世界的预成的概念呈现给儿童,那么他就只能记忆成人有关这一想法所说的一切。为了将这一想法占为己有,成为自己的财富,儿童必须利用这一概念并将它跟首次呈现于他的想法联系起来。然而,对于维果茨基,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种线性的发展。

当然,建构的机制并不局限于高级学习或模式的发现,它们渗透于全部的进化过程。达尔文的进化论正是强调,一个有机体必须借助于尝试—错误为自己去进行发现,而不是如以前所假设的:环境是以某种方式指导有机体如何去适应的。在免疫理论中就曾发生过类似的从“指导”到“建构”的概念的转换,免疫学的研究表明,有机体不是正如以前所认为的那样,受任何方式的指导去生产抵御侵略者的抗体的,它必须通过尝试—错误的方式去产出一切所有可能的组合,直至它发现一种起作用的抗体为止。一旦这种抗体被发现,有关如何抵制某种特定传染病的“知识”就保留了下来,而有机体也就得到了免疫能力。

由于建构主义拒绝任何对知识的直接确认,强调主体是在不同的建构之间选择“正确的一个”的。因此必须确定一种选择标准,否则,建构主义就会陷入完全的相对主义,即假设任何一种模式都和其它模式一样是适宜的,持社会建构主义观点的学者将知识视作社会交际和磋商(现实的社会建构)的产物,他们通常使用这样两条标准:一是个体脑中不同的认知样式之间的一致与协调;二是不同个体不同的认知样式之间的一致与协调。持不同意见者则认为这种立场过于局限,而且摆出过多的实用主义的姿态。他们认为,考虑知识是否适当,还必须依据许多不同的标准,其中任何一个标准都不占绝对优势。人们可以很好地利用互相之间不一致的、不连贯的各种模式,因为它们对于适应复杂的世界都具有自身的价值。

二、以建构主义为基础的教学设计

1.建构主义的分类

认知的建构主义

认知的建构主义是从个人的角度接近学习和认识的,对心理作了狭义的说明。社会建构主义将心理描述为超越身体范围而进入社会环境的一种分布式的存在物。与社会建构角度相反,认知的建构主义描述的是个人方面的心理,将其范围局限于个人的头脑,有关学习与认识的这一观点源于皮亚杰的研究。他将学习描述成为总结个人经验而不断重构个人的理解和知识的过程。认知的建构观点将认知的重组看作是定义学习过程中的要素。这种认知的建构观点在把注意力集中于个人的同时,并不否认社会性交互作用的重要性,事实上,这一观点认为,学习者应与他们的环境(无论物理环境,还是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在这一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学习者应实实在在地接触跟他们建构的世界知识不一致的现象。在社会场景中,这一切可通过话语或看法的交换来进行。例如,关注某一学生的经验或详述某一现象就能为学习的发生提供必要的认知干扰(不安)。目前,理论人员一直试图从认知建构的角度寻求对知识获得过程的更好的理解,他们将个人的心理和认知的过程看作是同等的。即使学习发生在小组场景(如课堂)中,注意的中心仍然是理解的个人发展。

社会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义义将心理描述为超越身体范围而进入社会环境的一种分布式的存在物。与个人—认知建构主义者相反,社会—文化建构主义者将心理定位于社会中的个人行为。因此,学习首先是进入某一实践共同体的文化的过程。这些社会—文化理论家提出的假设是:个人的认知加工过程是通过社会和文化的加工过程而被分类的。就其本质而言,社会—文化建构主义要求我们特别注意学习者环境中的文化惯例。

该立场的理论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受维果茨基著作的影响,他特别强调两个领域:一是与比较有知识的其他人在最近发展区内的社会交互作用;二是以文化方式发展的文化系统(即:将语言作为建构主义的心理工具)。由此产生的结果是:该观点的教育意义主要是强调社会保证,它使学生有可能参与专家的活动。

格拉塞斯费尔德(ernst von glasersfeldt)曾用下列两条原则对激进的建构主义进行定义:

知识既不是通过感觉,也不是通过交际被动获得的,知识是由认知主体积极

2.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的基本学习原理与教学原则

尽管不同的建构主义学派研究问题的侧重点与角度有所不同,但它们的观点都包含着与学习有关的基本成份,即强调每个学习者应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和赋予这些经验的意义,去建构自己的知识,而不是等待知识的传递。

理解是通过与环境的互动而发生的。

知识是通过社会磋商和对理解发生的评估而展开的。个人是测试我们理解一个基本的机制,协作小组测试我们对特定问题的理解。

鼓励对各种想法进行尝试,反对两者必居其一的观点和二者择一的环境。

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

以决定学生将学习什么,学习是心理的积极运作。而不是对教学的被动接受。

从这种教学观出发,对直接教学的质疑变成了设计学程的一种需要,即要求学生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对知识进行建构与中介。

建构主义的兴起,引发了教学系统设计专家之间的一场争论,其中心问题是 :建构主义和教学设计能否共处?有关这一问题的回答是各不相同的。雷格鲁特(reigeluth, 1989)主张一种“新的心理集”,以便将建构主义的要素结合在教学设计模式中。狄克(dick, 1991)认为,建构主义的介入不同于教学的介入,因此他提出一种双重的观点。第三种立场的持有者是卡罗(carroll,1990)。他认为,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根本不能与教学设计的理论相容。持其它观点者则认为新的学习观是对以往分离过程与内容的教学设计假设的挑战(bednar et al.1992)。1993年雷博(lebow)就上述讨论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提出了针对一种新的心理集的五条教学设计原则,以体现建构主义的价值并以此影响教学设计。

重视学习的情感领域

使教学与学习者个人相关

帮助学习者发展技能、态度和信念,以支持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自动调节 维持控制学习情境的趋势和促进个人自治之间的平衡

篇2: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

余胜泉、杨小娟、何克抗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100875)

一、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是由认知主义发展而来的哲学理念,在此基础之上的学习理论与以往的行为主义的理论模式有很大的差别,它采用非客观主义的哲学立场。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都是每个人自己的决定的。我们是一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构建现实,或者至少说是在解释现实。我们的个人世界总是用我们自己的头脑创建的。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

学生在学习中要主动建构客观事物及其关系的表征,但这种建构不是外界刺激的直接反应,而是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包括原有知识经验和认知策略)对新信息进行主动加工而建构成的。这种学习更加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情景性、协作性。建构主义提倡一种更加开放的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人的认知思维活动的主动建构的过程,是人们通过原有的知识经验与外界环境进行交互活动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灌输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辅助手段(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以及其它学习工具),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识。教师不再是教学内容的传递者,而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也不再是教学内容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获取与建构者,教师从以教授知识为主变为以指导、辅导学生的学习为主。

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成为学习的主体、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而教师由舞台上的主角变成幕后导演,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指导者。

所以说,学习的质量是学习者建构意义能力的函数,而不是学习者重现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函数。

二、建构主义与教学设计

基于建构主义的id(教学设计)又称以学为中心的id,是进入九十年代以后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特别是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的广泛应用),才逐渐发展起来的。学目标的要求。

目前,建构主义对教学设计的影响正在渗透之中,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重视。目前,还没有基于该理论的成熟的教学设计模型。

建构主义的兴起,引发了教学设计专家之间的一场争论,其核心问题是,建构主义和教学设计能否共处?关于这一点,大致有两种不同的回答,一种观点认为,建构主义根本不能与教学设计的理论相容(carrol,1990),他认为,教学设计是基于客观主义的,要追求一种可显的、可控的学习效果,而建构主义非客观主义的立场是与这一点根本相违背的,它强调学习效果是自我建构的,是不可预测的,采取的是非理性主义的哲学思想,所以是不能引入教学设计理论的。

(reigeluth ,wilson,jonaon),为此,他们纷纷提出了一些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归纳如下:

?学习者必须根据这项重大任务的复杂性清楚地感知和接受这一具体的?诱发学习者的问题并利用它们刺激学习活动,或确认某一问题,使学

?一种真实的学习环境是认知的需求与学习者必须为之作好准备的环境

?设计任务和学习环境,以反映环境的复杂性;在学习发生后,学习者

?鼓励对各种想法进行尝试,反对两者必居其一的观点和二者择一的环

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强调要发挥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建构性,根据初级学习和高级学习划分,提出了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思想和知识结构网络的概念,重视“情景”、“协作”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三、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

本文中我们尝试性地提出一种教学设计模式(如下图所示),它以问题(或项目、案例、分歧)为核心,建立学习“定向点”,然后围绕这个“定向点”,通过设计“学习情景”、“学习资源”、“学习策论”、“认知工具”、“管理和帮助”而展开,他们共同服务于由教学目标、学习者、学习内容而决定的学习任务(问题、案例、项目、分歧)这一核心。

图1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 1.分析教学目标

教学是促进学习者朝着目标所规定的方向产生变化的过程,它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

分析教学目标首先要考虑学习者这一主体。篇3: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原则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原则

由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可见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的变化。

3、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在此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得到教师的帮助与支持,而且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协作和支持。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设计应是针对学习环境的设计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

3、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而非完成教学目标)在传统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是高于一切的,它既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又是教学过程的归宿。通过教学目标分析可以确定所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内容的安排次序;教学目标还是检查最终教学效果和进行教学评估的依据。但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由于强调学生是认知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所以是把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作为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教学设计通常不是从分析教学目标开始,而是从如何创设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开始,整个教学设计过程紧紧围绕“意义建构”这个中心而展开,不论是学生的独立探索、协作学习还是教师辅导,总之,学习过程中的一切活动都要从属于这一中心,都要有利于完成和深化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例子篇2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的认识

教学设计的产生,深受人们在工业和军事两大领域中的活动的影响,在这两个领域中,人们要达到预期的目的、收到预想的成效,必须在活动之前就进行周密的设计或策划。同样,教学要取得成功,也必须在活动之前进行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此处是谈课堂教学的设计.

1.1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作有序优化的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其结构上的系统性、操作上的程序性、理论上的先进性、实践上的可行性、效果上的最优化等都是基本的要求.

对教学设计人们有多种不同的认识,有的认为是一门艺术,有的认为是一类操作技术,有的认为是问题解决的过程,有的认为是教学的一个子系统.

1.2建构主义对传统教学设计的挑战

1.传统教学设计的理论前提

受行为主义的影响,传统教学设计认为:教学工作就是要通过提供适当的强化以控制相应的学习过程,从而获得所希望的教学效果,这些认识的基本的理论前提有:

(1)关于知识的客观主义观点。即知识是现实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纯客观的反映,从而教学活动就是纯客观知识的传递.

(2)关于知识的还原主义立场,就是说,知识可以被“还原”成一些简单的单项知识,而我们就可以通过这些单项知识的简单组合来获得较高层次的知识.

(3)关于教学活动的决定论观点.按照这种观点,教学是一种严格按照事先指定步骤进行的固定程序,其相应的教学结果也应可以预期.

(4)教法的控制性质.这集中体现在关于教学活动事实上是一个强化过程,即提供适当的强化建立起适当的“刺激——反应联结”.

2.来自建构主义的挑战

这些观点都带有浓厚的行为主义色彩,与建构主义是不相容的,因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活动,这种关于学习活动主动建构性的断言与传统教学设计理论的控制性质是直接对立的;建构主义对主体已有知识经验在建构活动中的强调,对学习者个体差异性(路径差、时间差)的肯定等与教学活动的决定论观点也是不协调的,与还原论相比,建构主义更强调认知结构的整体性质,学习活动的动态性质;最后,认识活动的建构性质和社会性质也就表明,知识不应被看成纯客观的,其中难免“掺杂’’有一定的“人性’’成分,即应看成整个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种情况表明,建构主义对传统教学设计构成了严重挑战,但是,教学设计不应该“死亡”,而应该“重建”。

1.3 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

主要介绍社会建构主义对于教学谩计的基本立场与主要原则:

1.基本立场

(1)学习是以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社会建构过程,也即是学习者内在的思维活动与外部学习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从而,教师的主要职责就不应是如何去控制学生的学习活动,而应通过创立良好的学习环境去促进学生的学习。

(2)应当明确反对关于知识的纯客观主义观点,这就是指,在肯定知识客观性的同时,我们又应看到就每个个体而言知识的学习必须经历一个由主观的建构向客观知识的转化过程,从而,教学就不应被看成纯客观的知识的传递过程,而主要依赖于学习者的再创造;另外,从宏观的角度看,知识作为社会共同体的共同建构又必然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和文化特征,从而,这也就不应被看成纯客观和完全中性的.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3)基于个体的特殊性和学习活动的动态性质,教学不应被看成一种完全按照事先确定的步骤去进行的固定程序,而应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这也就是说,我们应当明确反对机械的教学观.另外,在明确肯定教学工作规范性作用的同时,我们又不应去追求任何一种绝对的统一性.

(4)应当明确反对还原主义的教学方法,具体地说,尽管还原主义的教学方法对于机械技能的学习具有一定的功效,后者则又可以被看成进一步学习的一个重要条件.但是,我们在此又应对简单(机械)技能和整体性的知识作出明确的区分,并清楚地看到还原主义教学方法的局限性,这也就是说,与还原主义的立场相对立,我们应当更为突出地去强调知识的整体性.

2.主要原则

(1)再创造原则:每十学生都应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创造有关的知识.

(2)积极性原则:在教学中应当调动学生和教师的双重积极性,也即应同时肯定学习活动的主动性与教学工作的创造性.

(3)培养性原则:教学工作应当具有明确的目标,即应是一种规范性的活动,但这又并非强制的结果,而应是一种理性的行为.

(4)辩证性原则:我们应当很好地处理知识的局部性和整体性、个体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科学的严谨性和量力性、理论和实际、巩固性与发展性诸方面的辩证关系.例如,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我们就可提出如下的一系列具体的指导性方针,如所谓的“整体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巩固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量力性和严谨性相结合的原则”等。

1.4教学设计的几点建议

现代观念下的教学设计,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现有知识经验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下面,我们结合实际谈5条具体的建议.

1.进行教学设计的首要前提是弄清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特别是要弄清新授内容的实质,以及学生认知结构中哪些知识内容能与新内容发生联系,为了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a?b?c

(1)有哪些几何命题能提供180?

由此诱发“平角等于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等.

(2)怎样把三个角加起来?

由此诱发通过“截大补小”的方法相加,但怎样截?怎样补呢?进一步诱发平行线(以后还可以通过全等、相似、圆的性质等)来移角相加.由于学生第一次遇到辅助线,这就构成难点.

教师如果把自己想清楚的这一切直接灌输给学生,那就不存在教学设计了,我们所理解的教学设计是将这一切转化为学习情景,让学生自己将原有“角度和为180’的知识去同化“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至于辅助线的处理,则还有一个顺应的过程。

学生同化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需要4个方面的知识:方程的有关概念,数的开方知识、配方法,解方程的有关方法,对此教师有意识作了提问铺垫,并引发认知冲突。

0001800就要弄清: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学生形成数轴的概念有4个方面的知识:有理数、直线、具有“数轴”性质的日常生活实物(如温度计、尺子、称杆、水位标杆等)、非形式化的“数轴”知识(如行程路线图).

2.教学设计是将教学过程作有目的、有计划的安排,使各要素尽量达到较优的组合。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系统地进行教学设计,而且还要进行多种多样的设计;然后根据不同的学情进行对比和选择,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并且应该把优化教学过程理解为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比如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发现,至少有6个可供选择的设计:

方案l 测量:让学生测量各种各样的三角形,他们发现有惊人的相同,有的小声说1800,有的大声说1800,有的疑惑地说1800,有的肯定说1800.这时老师发问:这是偶然的巧合还是必然的规律?进而作出证明.

方案2 剪拼:剪下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再拼成一个平角.课例11已经指出,实际上,这是一个开放性的课题,可以拼两个角,也可以拼三个角,共顶点c的三拼角也有多种形式。

方案3 折纸:让同学们将△abc沿折痕ef ,eg,fh对折,则a,b,c重合于d,组成一个矩形eghf,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拼接成一个平角。其中e,f分别是ab,ac的中点,eg,ad,fh均垂直于bc(洼意,这个图还包括了三角形面积公式与中位线定理).

方案4 演示:如图,一支铅笔分别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 为旋转中心,旋转行a,c,?b,结果为一次反射.

方案5 运动:如图,让△abc的顶点a动起来,或是a沿某一方向无穷接近bc,或是a沿某一方向无穷远离bc,或是a沿ba方向无穷远离bc.

方案6 问题:如图,两条平行线a,b被第三条直线c所截,有同旁内角互补a+b=1800,旋转直线a,将b分成∠1与∠3,有a+?1?31800。再擦去原来的位置a,提问:∠3跑到哪里去了呢?让学生找出∠2=∠3,并暗示直线a在原先的位置是辅助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线.

这6个方案中,哪一个更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和心理特征,就选用哪一个来进行讲授.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班级应该有所区别.一般说来,对于思维能力较好的班级或对于已经有了内角和性质知识的学生,方案l中的直观动作思维会失之肤浅;而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方案5,6的运动观点与抽象思维又显得高陡。

有的教师,在使用上述某一方案之前,还会紧接着上面学习过的内容:“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提出:三角形中,是否也有两角之和大于第三角?作为新课的引言。

3.教学设计仅是教学系统的预先分析与决策,是一个“预想”、“计划”,它是教学实施的不可缺少的依据,但又不能代替教学实施,这中间有大量的教学创造,同时也有设计有效性的检验。

有些仅仅服务于教师教的“教学环境”设计,不是服务于学生学的“学习环境”设计,学生无法参与,或者是教师不让学生参与,从头到尾都是教师的控制与支配,没有学习的自主与自由,这样的设计不能认为是成功的教学设计.

有了先进教学思想指导下的教学设计,也还有一个有效性的问题。在上面的许多课例中,我们已经见到过这样的情况:

课例1中,我们见到了女教师教“集合”概念的失落.

课例2中,教师不得不面对学生2提出的“尴尬证明”;课例11还有更多的“意料之外’’的情节,包括由课本的原证法引发的‘‘逻辑疑点”、学生3板演的多种完善方案等,令教师充满反思.

课例3中,学生4的发言,已与教师的设计发生了冲突,而学生5的发言,则“打乱了教学的设计”

课例4中,教学充满情节,突发事件与教师的应急机智,都不可能事前预计到,也不能强行实施控制,课例9的统计说明,教师的优秀设计有时会与学生的思维相距多么远?

这些例子,不仅使我们看到,教学设计需要在教学实施中进行创造与完善,而且其中的一些例子已经使我们看到,教学设计确实在教学实施中进行了创造与完善.

4.教学设计是教学理论向实践转化的中间环节,体现为先进理念落实到操作层面的中介技术.

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教学中,为了沟通学生原有知识(平角的定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与新学习内容的联系,为了体现建构主义的观点,课例11与课例2都采取了一些技术性的设计.

在课例11中,首先呈现直观具体的拼接图,作为发现的情境,在启发论证必要性的基础上,启发证明思路的发现,从6个方面来展开(参见课例11中教师的总结):

①通过图形,从小学的知识经验出发,提供证明思路的直观情景,这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②提供一一个拼接图形,让学生去体会它的一般性,这是一个从个别到一般的过程.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③提供一个粗略的直观结构,让学生从中进行严格的描述,这是一个从粗略到严格的过程,也是从模型到模式的过程.

④图中已隐含着辅助线,让学生先看到辅助线,然后再提出辅助线的概念,这是一项突破难点的措施(课例2采用了另一措施),从学看图开始,学会作辅助线.

⑤为了帮助学生从图形中悟出证明思路,特意提出了如何观察图2-20的问题,即分别从求证等式的右边和左边来展开思考:

1)何处能提供180?

2)怎样把∠a,∠b,∠c加起来?

3)这两点将促使学生回想:以前学过的哪些知识能提供角度等于180(平角的定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几何》第一册p.87,p.63的作业等).

⑥这3个问题都是开放性的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进行自由的思考.

在课例2的方案2中,为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并让其同化?a?b?c001800(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教师设计了一个三角形顶点a运动的情景(参见课例2图1-4),在技术上是这样的:

①让已有知识中的“互补”与求证式中的右边180沟通,②让“平行线中同旁内角之和”与“三角形中的内角之和”沟通,这时候,问题就转化“沟通三角形与平行线之间的联系”,为此,又采用了三个技术。

③让△abc的顶点a动起来。

④借助太阳为中转站,把相交直线转化为平行光线。

⑤借助有限角ðacan来理解无限过程。

由这个情景诱发出的辅助线(它其实是图形的极限状杰)恰好是课本的辅助线,这不仅是一种技术,而且是一种艺术.再联系到证明过程比课本简单,设计的艺术性就更有说服力了.

此外,在课例1中,女教师直接让孩子们组成集合,并即景让 孩子们“站起来’’作为呈现集合的方式,包含着动词“集合”与名词 “集合”的联系与区别鲁这都是颇具匠心的技术,稍添细节即可 完善,课例10中,为了构成有理数与数轴上点的对应,用了两步走的办法,第一步把整数放到对应的刻度点上;第二步把分数放到对应两整数的两刻度之间,这能帮助学生较好理解两个无穷集合的对应,构建数轴的概念.

课例1 2中,几杯糖水诱发出一系列的数学结论,形成一个很好的探究性活动课.

下一小节还将提供“无穷”概念的设计技术。

5.教师教学设计的主要形式表现为教案,虽有学生活动的预示,但局限性很大.教案经过课堂教学的实践之后就成为学例.后面的学例比前面的教案无论在实践上还是在理论上都有更重要的价值,教师要积累学例(文字的、录像的等),进行反思和分析,提高理论水平,提高设计技术,提高教学艺术,提高教学效果.通常会出现两种情况,有的设计得到补充与完善,有的设计则换成了新的设计(常常是从学生中学到的).这一过程循环往复,永不完结。

0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总之,教学设计的实质是问题设计,通过设计思维情景而提出问题,通过设计思维情景而诱发念头、引发思路,通过设计思维情景而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经历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教学设计的种种考虑与措施,都是环绕着问题而展开的,都是在总体规划下为实现教学最优化而服务的。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例子篇3

篇1:建构主义与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与教学设计

一、建构主义——一种重要的学习哲学

作为一种学习的哲学,建构主义至少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纪拿破仑时代的哲学家维柯(giambat tista vico),他曾经指出,人们只能清晰地理解他们自己建构的一切。从这以后许多人从事过与这一思想有关的研究。从哲学角度看,建构主义扎根于康德对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综合,他认为,主体不能直接通向外部世界,而只能通过利用内部构建的基本的认知原则(“范畴”)去组织经验,从而发展知识。为了较好地理解建构主义,我们还可以将建构主义跟与其对立的、比较传统的认识论或认知科学的观点相比较。传统的认识论和认知科学认为知识是对外部客观世界的被动反映,因此,教学的目的就是使学生通过

教学过程获得这样的现实映象。为此,学生必须以某种方式从环境中获得信息,也就是说要对他进行“教学”。这种朴素的观点认为,我们的感官就象照相机一样工作,即拍摄出世界是如何“真实地”作用于我们的脑的映象,并利用这一映象作为一种“地图”,即以出自该客体结构的略微不同的形式进行编码。这种观点很快碰到许多概念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它忽略了世界的无限复杂性。此外,详细的观察也表明,在所有的真实案例中,认知并不是这样进行的。主体在进行认知时,积极地产出大量潜在的模式,而外部世界的作用则在于选择,即在排除其它模式时,强化其中的一些模式,建构主义的观点则强调,建构首先服务的是自身的目的:主体希望能控制他所感觉到的东西,以便从其首选的目标状态中排除一切与之相背离和产生干扰的东西,控制自身需要的并可以加以控制的事物模式,但是该模式只应包括主体的目标和行为相关的那些方面。在某种意义上,主体并不关心被控制的“事物”,而只是关心如何克服依据目标而觉察到的干扰,从而有可能去适应变化了的环境。

本世纪对建构主义思想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并将其应用于课堂和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当首推杜威、皮亚杰和维果茨基。杜威认为,真正的理解是与事物怎样动作和事情怎样做有关的。理解在本质上是联系动作的。由此出发,他将立足于“行动”的学习与不确定情境中的探索联系在一起,正是情境内在独特的、积极的不确定性才能使探索存在并激励和指导着探索的前进。显然,对于杜威,教育基于行动。知识和思想只能形成于这样的情境,在该情境中,学习者必须使自己摆脱曾经对他们有意义且十分重要的经验(杜威:民主与教育,1916)。而且,杜威指出,这些情境必须发生于一定的社会背景之中,学习者在其中创建学习共同体,并在该共同体中一起建构他们的知识。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基于他有关儿童的心理发展的观点。他发展了发生认识论,区分出一个孩子在建构一种世界模式时,必须经过的不同的认知阶段。1973年,他在《理解就是创造》一书中要求教师理解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步骤。他确信,学习最基本的原理就是发现:“理解就是创造,或通过再创造去进行重构,如果要使每个人在将来成为有能力进行生产和创造的人,而不仅仅是简单复制的人,那么,上述条件就是必须遵守的”。根据皮亚杰的观点,为达到对基本现象的理解,儿童必须经历若干阶段,在其中每一个阶段中,儿童所接受的正是他们以后

可能认为是不真实的概念,儿童必须发现课堂情境中的关系和概念,该情境包括了他们感兴趣的活动。理解是通过积极的参与,一步步建构起来的。

俄杰出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研究对于理解建构主义也是十分重要的。有些评论家认为维果茨基不是一个建构主义者,因为他把重点放在学习中的社会背景,但另一些评论家则看到,作为一个彻底的建构主义者,他十分重视儿童创造他们的自己的概念。《社会中的心理》(维果茨基著作的英译本,1978)在美国读者中普及了维果茨基的一些思想。如:有关“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就表明:维果茨基坚信,儿童是在摆脱日常概念和成人概念的“张力”中学习科学概念的。如果仅仅将源于成人世界的预成的概念呈现给儿童,那么他就只能记忆成人有关这一想法所说的一切。为了将这一想法占为己有,成为自己的财富,儿童必须利用这一概念并将它跟首次呈现于他的想法联系起来。然而,对于维果茨基,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种线性的发展。取代前概念以及引入科学概念是交织在一起的、彼此影响的,它们发生在儿童从他早已有的概括和早已介绍给他的概括中产生出自己想法的过程中。

当然,建构的机制并不局限于高级学习或模式的发现,它们渗透于全部的进化过程。达尔文的进化论正是强调,一个有机体必须借助于尝试—错误为自己去进行发现,而不是如以前所假设的:环境是以某种方式指导有机体如何去适应的。在免疫理论中就曾发生过类似的从“指导”到“建构”的概念的转换,免疫学的研究表明,有机体不是正如以前所认为的那样,受任何方式的指导去生产抵御侵略者的抗体的,它必须通过尝试—错误的方式去产出一切所有可能的组合,直至它发现一种起作用的抗体为止。一旦这种抗体被发现,有关如何抵制某种特定传染病的“知识”就保留了下来,而有机体也就得到了免疫能力。从指导论向体现建构主义概念发展的选择论的转化,在钦科(gary cziko)的《普通选择论和达尔文学说的第二次革命》一书中得到了很好的描述。

由于建构主义拒绝任何对知识的直接确认,强调主体是在不同的建构之间选择“正确的一个”的。因此必须确定一种选择标准,否则,建构主义就会陷入完全的相对主义,即假设任何一种模式都和其它模式一样是适宜的,持社会建构主义观点的学者将知识视作社会交际和磋商(现实的社会建构)的产物,他们通常使用这样两条标准:一是个体脑中不同的认知样式之间的一致与协调;二是不同个体不同的认知样式之间的一致与协调。持不同意见者则认为这种立场过于局限,而且摆出过多的实用主义的姿态。他们认为,考虑知识是否适当,还必须依据许多不同的标准,其中任何一个标准都不占绝对优势。人们可以很好地利用互相之间不一致的、不连贯的各种模式,因为它们对于适应复杂的世界都具有自身的价值。因此,这些标准至少应包括主体自身的一致性、主体间的一致性以及与“客观”环境作(间接的)比较。

二、以建构主义为基础的教学设计

随着情境认知、真实生活中非正式学习研究的深入,以及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建构主义观点对教学设计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引人注目。1.建构主义的分类

建构主义的观点一般表现在两个主要方面;认知的建构主义和社会的建构主义。

认知的建构主义

认知的建构主义是从个人的角度接近学习和认识的,对心理作了狭义的说明。社会建构主义将心理描述为超越身体范围而进入社会环境的一种分布式的存在物。与社会建构角度相反,认知的建构主义描述的是个人方面的心理,将其范围局限于个人的头脑,有关学习与认识的这一观点源于皮亚杰的研究。他将学习描述成为总结个人经验而不断重构个人的理解和知识的过程。认知的建构观点将认知的重组看作是定义学习过程中的要素。这种认知的建构观点在把注意力集中于个人的同时,并不否认社会性交互作用的重要性,事实上,这一观点认为,学习者应与他们的环境(无论物理环境,还是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在这一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学习者应实实在在地接触跟他们建构的世界知识不一致的现象。在社会场景中,这一切可通过话语或看法的交换来进行。例如,关注某一学生的经验或详述某一现象就能为学习的发生提供必要的认知干扰(不安)。目前,理论人员一直试图从认知建构的角度寻求对知识获得过程的更好的理解,他们将个人的心理和认知的过程看作是同等的。即使学习发生在小组场景(如课堂)中,注意的中心仍然是理解的个人发展。此外,认知的建构主义一直回避通过透镜去检查学习过程,因为这种透镜会局限合适的解释范围。

社会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义义将心理描述为超越身体范围而进入社会环境的一种分布式的存在物。与个人—认知建构主义者相反,社会—文化建构主义者将心理定位于社会中的个人行为。因此,学习首先是进入某一实践共同体的文化的过程。这些社会—文化理论家提出的假设是:个人的认知加工过程是通过社会和文化的加工过程而被分类的。就其本质而言,社会—文化建构主义要求我们特别注意学习者环境中的文化惯例。因此,该观点的主要命题包括对社会交互作用的参与以及按文化方式组织的能影响学习和发展的活动。

该立场的理论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受维果茨基著作的影响,他特别强调两个领域:一是与比较有知识的其他人在最近发展区内的社会交互作用;二是以文化方式发展的文化系统(即:将语言作为建构主义的心理工具)。由此产生的结果是:该观点的教育意义主要是强调社会保证,它使学生有可能参与专家的活动。社会—文化观点的功绩在于帮助个人将学术的和科学的训练视作社会性的机构,即依靠共享文化实践而共同发挥作用的一群人。

激进的建构主义除了上述分类为,还有一种是激进的建构主义。

格拉塞斯费尔德(ernst von glasersfeldt)曾用下列两条原则对激进的建构主义进行定义:

知识既不是通过感觉,也不是通过交际被动获得的,知识是由认知主体积极 建构的。

认知的功能是适应,它应有助于主体对经验世界的组织,而不只是对某一客观存在的现实的发现。

2.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的基本学习原理与教学原则

尽管不同的建构主义学派研究问题的侧重点与角度有所不同,但它们的观点都包含着与学习有关的基本成份,即强调每个学习者应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和赋予这些经验的意义,去建构自己的知识,而不是等待知识的传递。知识是人建构的,而不是客观的存在于人脑之外的。由此出发,建构主义的基本学习原理是:

理解是通过与环境的互动而发生的。学什么是不可能与怎样学相脱离的,因此,认知不仅仅在个人内部,而且是整个情境的一部分。

认知冲突或疑惑是学习的刺激,并决定着学习内容的实质和组织。

知识是通过社会磋商和对理解发生的评估而展开的。个人是测试我们理解一个基本的机制,协作小组测试我们对特定问题的理解。其他人则是刺激新的学习的最重要的源泉。支持建构主义理论的十条教学原则是:

支持学习者所有的学习活动,以解决一项重大任务或问题。

学习者必须根据这项重大任务的复杂性清楚地感知和接受这一具体的学习活动。

支持学习者发展对所有问题的物主身份。

诱发学习者的问题并利用它们刺激学习活动,或确认某一问题,使学习者迅速地将该问题作为自己的问题而接纳。

设计一项真实的任务。

一种真实的学习环境是认知的需求与学习者必须为之作好准备的环境中的需求保持一致的环境。

设计任务和学习环境,以反映环境的复杂性;在学习发生后,学习者必须在这一环境中活动。

设计学习环境以支持并挑战学习者的思考。

鼓励对各种想法进行尝试,反对两者必居其一的观点和二者择一的环境。提供机会并支持同时对学习的内容和过程进行反思。

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

杰出的心理学家皮亚杰和维果茨基早在本世纪初就对直接教学法是否能承担起学生学习的重任提出质疑,由此促使人们去思考学习的建构性本质。无论“建构主义学习观”还是“认知中介观”,尽管称呼不同,其重要思想都是:学生是积极地建构他们自己的知识的,学生的心理中介着来自于外部世界的输入,以决定学生将学习什么,学习是心理的积极运作。而不是对教学的被动接受。其他人通过提供援助、怀疑其思考以及作为一个教练或提供一种模式,而在这一运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归根结底,学生是学习的关键。

从这种教学观出发,对直接教学的质疑变成了设计学程的一种需要,即要求学生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对知识进行建构与中介。为此,应吸引学生参与学习活动,鼓励学生寻求他人的帮助,从而承担起建构自己的意义的责任。

建构主义的兴起,引发了教学系统设计专家之间的一场争论,其中心问题是 :建构主义和教学设计能否共处?有关这一问题的回答是各不相同的。雷格鲁特(reigeluth, 1989)主张一种“新的心理集”,以便将建构主义的要素结合在教学设计模式中。狄克(dick, 1991)认为,建构主义的介入不同于教学的介入,因此他提出一种双重的观点。第三种立场的持有者是卡罗(carroll,1990)。他认为,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根本不能与教学设计的理论相容。持其它观点者则认为新的学习观是对以往分离过程与内容的教学设计假设的挑战(bednar et al.1992)。1993年雷博(lebow)就上述讨论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提出了针对一种新的心理集的五条教学设计原则,以体现建构主义的价值并以此影响教学设计。这些原则支持学生利用各种机会参与学习体验并以此为手段促使学生凭借他人的帮助去建构自己的意义。这五条原则是:(1)在学习者和教学实践潜在的损伤性影响之间维持一个缓冲。

重视学习的情感领域

使教学与学习者个人相关

帮助学习者发展技能、态度和信念,以支持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自动调节 维持控制学习情境的趋势和促进个人自治之间的平衡

(2)为同时支持自治与关联的学习提供一个背景。(3)将学习的原因嵌入学习活动自身。篇2: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

余胜泉、杨小娟、何克抗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100875)

一、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是由认知主义发展而来的哲学理念,在此基础之上的学习理论与以往的行为主义的理论模式有很大的差别,它采用非客观主义的哲学立场。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都是每个人自己的决定的。我们是一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构建现实,或者至少说是在解释现实。我们的个人世界总是用我们自己的头脑创建的。由于我们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于是我们对外界世界的理解也是各不相同的,所以他们更关心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构建知识。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不难看出建构主义对教师与学生的作用有了重新的定位。

学生在学习中要主动建构客观事物及其关系的表征,但这种建构不是外界刺激的直接反应,而是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包括原有知识经验和认知策略)对新信息进行主动加工而建构成的。这种学习更加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情景性、协作性。建构主义提倡一种更加开放的学习。对每个个体来说,这种开放的学习在学习方法和学习结果上都可能是不同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人的认知思维活动的主动建构的过程,是人们通过原有的知识经验与外界环境进行交互活动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灌输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辅助手段(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以及其它学习工具),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学习者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外界施加的信息只有通过学习者的主动建构才能变成自身的知

识。教师不再是教学内容的传递者,而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也不再是教学内容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获取与建构者,教师从以教授知识为主变为以指导、辅导学生的学习为主。教学过程不再是一个同步的,而是一个异步的、发散式的思维过程,不同的学生沿着不同的学习路径,完全可以建构出相同的结果。

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成为学习的主体、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主体作用体现在: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⑵在意义建构过程中要求学生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大量信息和资料;⑶学生需要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思考。

而教师由舞台上的主角变成幕后导演,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指导者。这种帮助、指导作用体现在:⑴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持久的学习动机;⑵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⑶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

所以说,学习的质量是学习者建构意义能力的函数,而不是学习者重现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函数。换句话说,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二、建构主义与教学设计

基于建构主义的id(教学设计)又称以学为中心的id,是进入九十年代以后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特别是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的广泛应用),才逐渐发展起来的。这种教学设计由于强调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而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创造型人材的培养,这是其突出的优点。但是,由于强调学生的“学”,往往容易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忽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另外,由于忽视教师主导作用,当学生自主学习的自由度过大时,还容易偏离教

学目标的要求。所以受到一些学者的批评(何克抗),这是我们在建构新型教学设计模式时所需要考虑的,需要我们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注意加以纠正。

目前,建构主义对教学设计的影响正在渗透之中,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重视。目前,还没有基于该理论的成熟的教学设计模型。所有有关方面的论述,只提供一些原则和建议,并没有处方性的解决方案。

建构主义的兴起,引发了教学设计专家之间的一场争论,其核心问题是,建构主义和教学设计能否共处?关于这一点,大致有两种不同的回答,一种观点认为,建构主义根本不能与教学设计的理论相容(carrol,1990),他认为,教学设计是基于客观主义的,要追求一种可显的、可控的学习效果,而建构主义非客观主义的立场是与这一点根本相违背的,它强调学习效果是自我建构的,是不可预测的,采取的是非理性主义的哲学思想,所以是不能引入教学设计理论的。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客观主义建构主义解释了学习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这两种观点,在不同的学习情景下是互补的。建构主义对一些复杂学习领域、高级学习目标的教学设计是比较适合的,他可以以一种“新的心理集”的方式引进教学设计领域,可弥补传统教学设计过分分离与简化教学内容的局限

(reigeluth ,wilson,jonaon),为此,他们纷纷提出了一些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归纳如下:

?支持学习者所有的学习活动,以解决一项任务或问题。

?学习者必须根据这项重大任务的复杂性清楚地感知和接受这一具体的学习活动。

?支持学习者发展对所有问题的物主身份。?诱发学习者的问题并利用它们刺激学习活动,或确认某一问题,使学习者迅速地将该问题作为自己的问题而接纳。?设计一项真实的任务。

?一种真实的学习环境是认知的需求与学习者必须为之作好准备的环境

中的需求保持一致的环境。

?设计任务和学习环境,以反映环境的复杂性;在学习发生后,学习者

必须在这一环境中活动。

?设计学习环境以支持并挑战学习者的思考。

?鼓励对各种想法进行尝试,反对两者必居其一的观点和二者择一的环

境。

?提供机会并支持同时对学习的内容和过程进行反思

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强调要发挥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建构性,根据初级学习和高级学习划分,提出了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思想和知识结构网络的概念,重视“情景”、“协作”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一系列以“学” 为中心教学策略,如支架式教学策略、认知学徒教学策略、随机进入教学策略、抛锚式教学策略、社会建构教学策略等等。

三、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

本文中我们尝试性地提出一种教学设计模式(如下图所示),它以问题(或项目、案例、分歧)为核心,建立学习“定向点”,然后围绕这个“定向点”,通过设计“学习情景”、“学习资源”、“学习策论”、“认知工具”、“管理和帮助”而展开,他们共同服务于由教学目标、学习者、学习内容而决定的学习任务(问题、案例、项目、分歧)这一核心。结束部分的教学评价也是设计过程的重要环节它是修改的基础,是教学设计成果趋向完善的调控环节。

图1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 1.分析教学目标

教学是促进学习者朝着目标所规定的方向产生变化的过程,它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建构主义指导下的学习同样要??循这一基本原则。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id中,分析教学目标是为了确定学生学习的主题即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或基本过程有关的知识内容。

分析教学目标首先要考虑学习者这一主体。教学目标不是设计者或教学者施加给学习过程的而是从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提取出来的。篇3: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原则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原则

由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可见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来指导,显然是不适宜的。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应遵循的教学设计原则如下:

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明确“以学生为中心”,这一点对于教学设计有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3、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在此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得到教师的帮助与支持,而且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协作和支持。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设计应是针对学习环境的设计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这是因为,教学意味着更多的控制与支配,而学习则意味着更多的主动与自由。

3、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而非完成教学目标)在传统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是高于一切的,它既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又是教学过程的归宿。通过教学目标分析可以确定所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内容的安排次序;教学目标还是检查最终教学效果和进行教学评估的依据。但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由于强调学生是认知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所以是把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作为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教学设计通常不是从分析教学目标开始,而是从如何创设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开始,整个教学设计过程紧紧围绕“意义建构”这个中心而展开,不论是学生的独立探索、协作学习还是教师辅导,总之,学习过程中的一切活动都要从属于这一中心,都要有利于完成和深化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这样建构的“意义”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才是符合教学要求的。

推荐访问:教学设计 例子 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例子英语课堂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例子有哪些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例子大全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例子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例子及解析 建构主义的教学实例 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原则有哪些 建构主义课堂教学案例 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