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之父“南仁东”先进事迹介绍“咱们也建一个吧”没有南仁东,很难想象“天眼”会伫立于世。二十多年来,从FAST的选址、立项、可行性研究,到指导各项关键技术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天眼之父“南仁东”先进事迹介绍6篇,供大家参考。
天眼之父“南仁东”先进事迹介绍篇1
“咱们也建一个吧”
没有南仁东,很难想象“天眼”会伫立于世。二十多年来,从FAST的选址、立项、可行性研究,到指导各项关键技术的研究以及模型试验,南仁东似乎为这只“天眼”着了魔,把余生精力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它。
故事得从1993年讲起。
那年,日本东京召开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科学家提出要建设下一代射电望远镜,为10年、20年后的射电天文学发展做打算。
“咱们也建一个吧。”国际上提出要建平方公里阵列望远镜,时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副台长的南仁东则和几位同仁一起提议,可根据我国国情,建造我们自己的大望远镜。
从这么一句话开始,南仁东把自己与“天眼”牢牢绑在了一起。“这二十几年,南老师没干别的。”南仁东的学生甘恒谦说,这些年,南仁东的努力程度常人难以想象。
在国际上,用钢结构建造的射电望远镜,口径突破100米已经是工程的极限。想建更大口径的望远镜,就要选择一个又大又圆的坑,借助地势来实现。贵州的喀斯特地貌,坑洼无数,成了天然的候选目标。
为了找到最满意的地点,南仁东从几百张遥感地质图像里挑选出所有接近圆形的洼地,闷头钻进贵州的大山里。他要拄着竹竿翻山越岭,到现场去勘察,这个洼地合不合适,距离嘈杂的闹市有多远。
“那几年南老师几乎踏遍了当地所有的洼地。”甘恒谦说,南仁东爬的山路连那里的农民看了都摇头。那个时候,南仁东的体力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挑剔的南仁东最终相中了最圆的那个大坑——位于贵州平塘县的大窝凼。然后,他正式提出利用喀斯特地形建造大型射电望远镜的设想。
为了推动工程立项,南仁东每次向相关部门汇报项目,都至少提前一个小时到达会场。他担心因为一丁点儿意外而迟到。
那段时间,经常需要写个三五千字的项目介绍,要得很急。南仁东就和同事一起在办公室,逐字逐句斟酌,常常弄到凌晨。他怕稍有疏漏,影响项目的成败。
对每个细节都了如指掌
夜以继日的付出,让这个恢弘的望远镜工程在南仁东的头脑中逐渐成型。
跟随南仁东做博士后的岳友岭回忆,本科时就听南仁东讲射电天文方法课。那是十几年前,FAST大部分技术的攻关开始取得突破。南仁东就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讲,FAST各个细节的具体情况,研究到了什么程度,离预期还有多远。
2007年,FAST终于正式立项。南仁东更拼命了。
天眼之父“南仁东”先进事迹介绍篇2
2021年1月31日晚8点档,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大型文化节目《故事里的中国》第二季播出《“天眼之父”南仁东》,以“天眼之父”南仁东的逐梦故事再造了新时代中国故事的经典,致敬时代精神,让璀璨的中国星光闪耀世界!
节目现场邀请到曾经与南仁东先生一起参加FAST建设工作的三位工程技术人员和南仁东的夫人郭家珍女士,共同回顾国家科研重器的诞生史,讲述中国“天眼”的感人故事,其中就包括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青年技术骨干、河北师范大学校友甘恒谦。
甘恒谦是我校物理学院物理学专业2001届本科毕业生,并于2001年考入北京大学天文学系攻读硕士研究生。在研究生学习阶段曾师从南仁东先生学习射电望远镜有关技术,并在南仁东指导下,开始仿真计算FAST焦面场,进行项目相关的可行性研究。博士毕业后,他直接进入国家天文台FAST项目组工作,负责接收机前端射频电路的设计与组装,并参与FAST电磁兼容测试工作。甘恒谦回忆说,2011年3月FAST正式开工建设,当年秋天他第一次来到FAST施工现场时,看到的还是布满泥泞的土地与棱角尖利的石块,“当时的大窝凼,是个不想再去第二次的地方”。但他和建设团队一起,在FAST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南仁东的带领下,经过5年多的艰辛努力,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在2016年9月建设完成这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和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就在那间办公室里,我们经常和南仁东老师一起工作到凌晨三四点。”南仁东的学生甘恒谦回忆起为FAST奋战的日日夜夜忍不住感慨,“南老师这20多年几乎没干别的,就专注在FAST工程这一件事情上。”
跟随南仁东先生15年的甘恒谦也成长为FAST望远镜的技术骨干,现任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电子与电气工程部主任,负责FAST强、弱电系统与接收机系统的运行维护和必要的升级工作,曾获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青年学者”等荣誉称号。
本期《故事里的中国》戏剧部分,采用透视、投影和大屏等多媒体手段,打造出一个光影纵横的“星空宇宙”。从小怀揣星辰大海的少年南仁东和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的南仁东,在同一个星空下对话,完成一场信念和精神的接力。
在排练过程中,节目特别邀请到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高级工程师甘恒谦进行现场指导。跟着南仁东学习十五年的甘恒谦,不仅帮演员深入认识南仁东,还为剧组提供了更加准确的天文知识。当被问及大家管南仁东叫“南老”还是“南老师”的时候,甘恒谦说:“大家都叫南老师,他七十多岁,其实看上去还是很年轻、很朝气。南老师非常喜欢的一个词叫年富力强!”南老师对工作要求十分严格,“如果我们在工作上出现稍微的失误,他的脾气一上来就是瞪着眼睛拍着桌子,基本上一句好话都没有!”。甘恒谦表示,“感谢剧组的付出,让南先生的事迹让更多的人知道。”
FAST是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的简称,又被誉为中国“天眼”,坐落在贵州省平塘县大窝凼,目前是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并将在未来20至30年保持世界一流地位。其科学目标主要包括:将中性氢观测延伸至宇宙边缘,重现宇宙早期图像;探寻发现脉冲星,建立脉冲星计时阵,参与未来脉冲星自主导航和引力波探测;主导国际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网,获得天体超精细结构;进行高分辨率微波巡视,检测微弱空间信号,参与地外文明搜寻等。截至2020年底已新发现了200多颗脉冲星。
天眼之父“南仁东”先进事迹介绍篇3
北京时间2017年9月15日23点23分,我国著名天文学家、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南仁东先生因病逝世,享年72岁。此前的23年时间里,他从壮年走到暮年,把一个朴素的想法变成了国之重器,成就了中国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项目。这一次,我们走近他执着的一生,缅怀南老,致敬科学精神!
南仁东的名字,与FAST密不可分。
洪亮的嗓音,如今变得嘶哑,曾跑遍大山的双腿也不再矫健。72岁的南仁东,把仿佛挥洒不完的精力留给了“中国天眼”——世界最大口径的射电望远镜FAST。某种程度上,他成就了FAST,FAST也成就了他。
他,一生极富传奇色彩
1945年出生的南仁东,一生极富传奇色彩。他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毕业后,在东北的一个无线电厂一干就是十年。改革开放后,他代表中国天文台的专家曾在国外著名大学当过客座教授,做过访问学者,还参加过十国大射电望远镜计划。
这位驰骋于国际天文界的科学家,曾得到美国、日本天文界的青睐,却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毅然舍弃高薪,回国就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副台长。当时他一年的工资,只等于国外一天的工资。
他,20多年只执着于一件事
“南老师20多年只做了这一件事。”南仁东的同事和学生们如此评价。
故事要从24年前说起。1993年,日本东京,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上,科学家们提出,在全球电波环境继续恶化之前,建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接收更多来自外太空的讯息。南仁东跟同事说:“咱们也建一个吧。”
没有多少人看好这个设想。能不能找到合适的地方?施工难度能不能克服?这些都是未知数。南仁东带着300多幅卫星遥感图,跋涉在中国西南的大山里。他要寻找当地的窝凼——几百米的山谷被四面的山体围绕,正好挡住外面的电磁波。
有的荒山野岭连条小路也没有,当地农民走着都费劲。但访山归来,南仁东心里有了底,正式提出利用喀斯特洼地建设射电望远镜的设想。但能不能筹到足够资金,南仁东心里没底。
他,推动了世界独一无二的项目
有那么几年时间,南仁东成了一名“推销员”,大会小会、中国外国,逢人就推销自己的大望远镜项目。“我开始拍全世界的马屁,让全世界来支持我们。”他一度这样自嘲。
每一步都关乎项目的成败,他的付出有时甚至让学生们觉得“太过努力了”。连夜要赶项目材料,课题组几个人就挤在南仁东的办公室,逐字逐句推敲,经常干到凌晨。
FAST项目副总工程师李菂说:
“南老师的执著和直率最让我佩服。担起首席科学家和总工程师各种职责,推动了世界独一无二的项目。”
度过了举步维艰的最初10年,FAST项目渐渐有了名气,跟各大院校合作的技术也有了突破进展。2006年,立项建议书最终提交。通过最后的国际评审时,专家委员会主席冲上前紧紧握住南仁东的手:“You did it(你做成了)!”
FAST项目就像为他而生
在FAST现场,能由衷感受到“宏大”两个字的含义。而在10多年前,这样的图景在南仁东的脑海里已经成型。他要做的,是把脑海里成型的图景化成现实。
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做锁网变形,既要受力,又要变形,在工业界没有什么现成技术可以依赖。国家标准是10万次伸缩,而FAST需要200万次的伸缩,南老自己提出的特殊工艺支撑起FAST的外形。
不认识他的人,初见面觉得南仁东像个农民——面容沧桑、皮肤黝黑,夏天穿着T恤、大裤衩骑着自行车。在他的助理姜鹏看来,术业有专攻,在FAST项目里,有人不懂天文,有人不懂力学,有人不懂金属工艺,有人不会画图,有人不懂无线电。“这几样你能懂一两个就算不错了,但偏偏南老师几乎都懂。”
2016年9月25日,FAST竣工进入试调试阶段。利用这一世界最大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人类可以观测脉冲星、中性氢、黑洞等等这些宇宙形成时期的信息,探索宇宙起源。“这个庞杂巨大的射电望远镜项目就像是为他而生。”姜鹏说。
天眼之父“南仁东”先进事迹介绍篇4
“咱们也建一个吧”
没有南仁东,很难想象“天眼”会伫立于世。二十多年来,从FAST的选址、立项、可行性研究,到指导各项关键技术的研究以及模型试验,南仁东似乎为这只“天眼”着了魔,把余生精力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它。
故事得从1993年讲起。
那年,日本东京召开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科学家提出要建设下一代射电望远镜,为10年、20年后的射电天文学发展做打算。
“咱们也建一个吧。”国际上提出要建平方公里阵列望远镜,时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副台长的南仁东则和几位同仁一起提议,可根据我国国情,建造我们自己的大望远镜。
从这么一句话开始,南仁东把自己与“天眼”牢牢绑在了一起。“这二十几年,南老师没干别的。”南仁东的学生甘恒谦说,这些年,南仁东的努力程度常人难以想象。
在国际上,用钢结构建造的射电望远镜,口径突破100米已经是工程的极限。想建更大口径的望远镜,就要选择一个又大又圆的坑,借助地势来实现。贵州的喀斯特地貌,坑洼无数,成了天然的候选目标。
为了找到最满意的地点,南仁东从几百张遥感地质图像里挑选出所有接近圆形的洼地,闷头钻进贵州的大山里。他要拄着竹竿翻山越岭,到现场去勘察,这个洼地合不合适,距离嘈杂的闹市有多远。
“那几年南老师几乎踏遍了当地所有的洼地。”甘恒谦说,南仁东爬的山路连那里的农民看了都摇头。那个时候,南仁东的体力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挑剔的南仁东最终相中了最圆的那个大坑——位于贵州平塘县的大窝凼。然后,他正式提出利用喀斯特地形建造大型射电望远镜的设想。
为了推动工程立项,南仁东每次向相关部门汇报项目,都至少提前一个小时到达会场。他担心因为一丁点儿意外而迟到。
那段时间,经常需要写个三五千字的项目介绍,要得很急。南仁东就和同事一起在办公室,逐字逐句斟酌,常常弄到凌晨。他怕稍有疏漏,影响项目的成败。
对每个细节都了如指掌
夜以继日的付出,让这个恢弘的望远镜工程在南仁东的头脑中逐渐成型。
跟随南仁东做博士后的岳友岭回忆,本科时就听南仁东讲射电天文方法课。那是十几年前,FAST大部分技术的攻关开始取得突破。南仁东就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讲,FAST各个细节的具体情况,研究到了什么程度,离预期还有多远。
2007年,FAST终于正式立项。南仁东更拼命了。
天眼之父“南仁东”先进事迹介绍篇5
2021年1月31日晚8点档,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大型文化节目《故事里的中国》第二季播出《“天眼之父”南仁东》,以“天眼之父”南仁东的逐梦故事再造了新时代中国故事的经典,致敬时代精神,让璀璨的中国星光闪耀世界!
节目现场邀请到曾经与南仁东先生一起参加FAST建设工作的三位工程技术人员和南仁东的夫人郭家珍女士,共同回顾国家科研重器的诞生史,讲述中国“天眼”的感人故事,其中就包括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青年技术骨干、河北师范大学校友甘恒谦。
甘恒谦是我校物理学院物理学专业2001届本科毕业生,并于2001年考入北京大学天文学系攻读硕士研究生。在研究生学习阶段曾师从南仁东先生学习射电望远镜有关技术,并在南仁东指导下,开始仿真计算FAST焦面场,进行项目相关的可行性研究。博士毕业后,他直接进入国家天文台FAST项目组工作,负责接收机前端射频电路的设计与组装,并参与FAST电磁兼容测试工作。甘恒谦回忆说,2011年3月FAST正式开工建设,当年秋天他第一次来到FAST施工现场时,看到的还是布满泥泞的土地与棱角尖利的石块,“当时的大窝凼,是个不想再去第二次的地方”。但他和建设团队一起,在FAST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南仁东的带领下,经过5年多的艰辛努力,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在2016年9月建设完成这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和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就在那间办公室里,我们经常和南仁东老师一起工作到凌晨三四点。”南仁东的学生甘恒谦回忆起为FAST奋战的日日夜夜忍不住感慨,“南老师这20多年几乎没干别的,就专注在FAST工程这一件事情上。”
跟随南仁东先生15年的甘恒谦也成长为FAST望远镜的技术骨干,现任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电子与电气工程部主任,负责FAST强、弱电系统与接收机系统的运行维护和必要的升级工作,曾获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青年学者”等荣誉称号。
本期《故事里的中国》戏剧部分,采用透视、投影和大屏等多媒体手段,打造出一个光影纵横的“星空宇宙”。从小怀揣星辰大海的少年南仁东和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的南仁东,在同一个星空下对话,完成一场信念和精神的接力。
在排练过程中,节目特别邀请到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高级工程师甘恒谦进行现场指导。跟着南仁东学习十五年的甘恒谦,不仅帮演员深入认识南仁东,还为剧组提供了更加准确的天文知识。当被问及大家管南仁东叫“南老”还是“南老师”的时候,甘恒谦说:“大家都叫南老师,他七十多岁,其实看上去还是很年轻、很朝气。南老师非常喜欢的一个词叫年富力强!”南老师对工作要求十分严格,“如果我们在工作上出现稍微的失误,他的脾气一上来就是瞪着眼睛拍着桌子,基本上一句好话都没有!”。甘恒谦表示,“感谢剧组的付出,让南先生的事迹让更多的人知道。”
FAST是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的简称,又被誉为中国“天眼”,坐落在贵州省平塘县大窝凼,目前是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并将在未来20至30年保持世界一流地位。其科学目标主要包括:将中性氢观测延伸至宇宙边缘,重现宇宙早期图像;探寻发现脉冲星,建立脉冲星计时阵,参与未来脉冲星自主导航和引力波探测;主导国际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网,获得天体超精细结构;进行高分辨率微波巡视,检测微弱空间信号,参与地外文明搜寻等。截至2020年底已新发现了200多颗脉冲星。
天眼之父“南仁东”先进事迹介绍篇6
北京时间2017年9月15日23点23分,我国著名天文学家、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南仁东先生因病逝世,享年72岁。此前的23年时间里,他从壮年走到暮年,把一个朴素的想法变成了国之重器,成就了中国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项目。这一次,我们走近他执着的一生,缅怀南老,致敬科学精神!
南仁东的名字,与FAST密不可分。
洪亮的嗓音,如今变得嘶哑,曾跑遍大山的双腿也不再矫健。72岁的南仁东,把仿佛挥洒不完的精力留给了“中国天眼”——世界最大口径的射电望远镜FAST。某种程度上,他成就了FAST,FAST也成就了他。
他,一生极富传奇色彩
1945年出生的南仁东,一生极富传奇色彩。他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毕业后,在东北的一个无线电厂一干就是十年。改革开放后,他代表中国天文台的专家曾在国外著名大学当过客座教授,做过访问学者,还参加过十国大射电望远镜计划。
这位驰骋于国际天文界的科学家,曾得到美国、日本天文界的青睐,却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毅然舍弃高薪,回国就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副台长。当时他一年的工资,只等于国外一天的工资。
他,20多年只执着于一件事
“南老师20多年只做了这一件事。”南仁东的同事和学生们如此评价。
故事要从24年前说起。1993年,日本东京,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上,科学家们提出,在全球电波环境继续恶化之前,建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接收更多来自外太空的讯息。南仁东跟同事说:“咱们也建一个吧。”
没有多少人看好这个设想。能不能找到合适的地方?施工难度能不能克服?这些都是未知数。南仁东带着300多幅卫星遥感图,跋涉在中国西南的大山里。他要寻找当地的窝凼——几百米的山谷被四面的山体围绕,正好挡住外面的电磁波。
有的荒山野岭连条小路也没有,当地农民走着都费劲。但访山归来,南仁东心里有了底,正式提出利用喀斯特洼地建设射电望远镜的设想。但能不能筹到足够资金,南仁东心里没底。
他,推动了世界独一无二的项目
有那么几年时间,南仁东成了一名“推销员”,大会小会、中国外国,逢人就推销自己的大望远镜项目。“我开始拍全世界的马屁,让全世界来支持我们。”他一度这样自嘲。
每一步都关乎项目的成败,他的付出有时甚至让学生们觉得“太过努力了”。连夜要赶项目材料,课题组几个人就挤在南仁东的办公室,逐字逐句推敲,经常干到凌晨。
FAST项目副总工程师李菂说:
“南老师的执著和直率最让我佩服。担起首席科学家和总工程师各种职责,推动了世界独一无二的项目。”
度过了举步维艰的最初10年,FAST项目渐渐有了名气,跟各大院校合作的技术也有了突破进展。2006年,立项建议书最终提交。通过最后的国际评审时,专家委员会主席冲上前紧紧握住南仁东的手:“You did it(你做成了)!”
FAST项目就像为他而生
在FAST现场,能由衷感受到“宏大”两个字的含义。而在10多年前,这样的图景在南仁东的脑海里已经成型。他要做的,是把脑海里成型的图景化成现实。
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做锁网变形,既要受力,又要变形,在工业界没有什么现成技术可以依赖。国家标准是10万次伸缩,而FAST需要200万次的伸缩,南老自己提出的特殊工艺支撑起FAST的外形。
不认识他的人,初见面觉得南仁东像个农民——面容沧桑、皮肤黝黑,夏天穿着T恤、大裤衩骑着自行车。在他的助理姜鹏看来,术业有专攻,在FAST项目里,有人不懂天文,有人不懂力学,有人不懂金属工艺,有人不会画图,有人不懂无线电。“这几样你能懂一两个就算不错了,但偏偏南老师几乎都懂。”
2016年9月25日,FAST竣工进入试调试阶段。利用这一世界最大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人类可以观测脉冲星、中性氢、黑洞等等这些宇宙形成时期的信息,探索宇宙起源。“这个庞杂巨大的射电望远镜项目就像是为他而生。”姜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