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札记范本读书札记大全看了《左宗棠》,真是感慨万千——于左本人,于国与家。在中国官场,像左宗棠这样恃才傲物、目中无人、口无遮拦而又能够封侯拜相的真是寥若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书札记范本,读书札记大全3篇,供大家参考。
读书札记范本 读书札记大全篇1
看了《左宗棠》,真是感慨万千——于左本人,于国与家。在中国官场,像左宗棠这样恃才傲物、目中无人、口无遮拦而又能够封侯拜相的真是寥若星辰。盖世英才和艰难时事造就了他,成就了他。左宗棠是清末重臣、能臣、干臣,成就了一番伟业,给积贫积弱的晚清带来一缕生机希望,不仅利于当时,更利于后世,尤其是收复新疆,为中华民族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坚实基础和强大屏障。格局和人格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左宗棠是有大格局的人,苟利国家,不拘小节,不贪财怕死,一生坦坦荡荡,勇于任事。虽受排挤掣肘,但基本上心想事成,行为所愿,才能所用。这样快意人生,一生有几个人能够?
看看晚清之中国,就知道国家积贫积弱的无奈可怕。一个王朝承平日久,帝国所有的病症慢慢都出来了。体制实在太重要了,也是治疗帝国病的良方。人治有太多的不确实性,忽兴忽乱,治乱无状。制度还是管根本管长远。一个好的制度,是国家之福,民族之福,才是长治久安,民族复兴之路。
左宗棠传记读书心得21、作者作为一个美国军人,在19__年代能对中国有如此深厚的理解,对左宗棠年谱等资料的钻研如此细致,字里行间展现出对中国的友好和尊重,都足以让现代中国人汗颜。
2、通过本文作者的叙述,左宗棠的形象跃然纸上。“中国数百年间最出色的将军”,从另一名军人口中说出,无疑是对左宗棠最好的诠释。从战胜太平军,到平定回乱、收复新疆,作战同时注重生产、恢复,作为一名将军,左宗棠的一生无可挑剔。
3、本人祖籍湖南,在兰州(回汉聚居区)长大,祖辈曾居河州(临夏)。回民与现代社会的格格不入,身边人都有所感触;回民叛乱屠杀汉人的所作所为,家中老人亦曾亲身经历。左宗棠平定回乱,对陕甘地区的汉人,可谓是救命之恩;对回民的招抚政策,只是将残余回民百姓迁移出汉民聚居区,并未将其赶尽杀绝,也可谓宽松。处于现在的年代,出于宣传的需要,左宗棠的事迹无法得到公开的宣传和褒奖。借助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和学习。
左宗棠传记读书心得3很是吸引人一口气读完的人物传记,尤其是围剿太平军和回民起义的章回,既是整部传记里的重中之重,也是左宗棠人生从发迹始至辉煌的部分。
纯粹从成王败寇角度来看,左宗棠的气场十足,不是那种横刀跃马取上将之首级似的将才,而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帅才。看了这部外国人写中国人的传记后,对左大将军的一生功名有了大概的认识,原来一直以为那个时代最牛的是曾国藩,其实不是,曾国藩打仗远远不及左宗棠。
看着现今的中国地图上的新疆和版图外的蒙古,难免会想到汉唐,那时“虽远必诛”不是口号,是实实在在的真刀真枪。到了羸弱的清末,外强内乱,大清朝在飘摇中残喘,能不被殖民能保存疆土实属不易。
仅就书中讲的联系一下现实,稍稍有感而发。
左宗棠的回民平叛和眼下的新疆暴恐。相信作者在书中提及的西域各族跟汉族长期和平相处很长历史的这个观点,乱,也是在近现代。真希望有个左宗棠式的。人物能把这种乱好好治住。
在左宗棠年少读书时,作者有一段对到时中国的教育体制有段简短评述,读了后再对照眼下教育体制,一身冷汗,好像没变过,还是一套需要勤奋不止或费心费力的教学体制。
网友对“左宗棠传记读书心得”评价:很深入的探讨。
左宗棠传记读书心得4读过徐志频的左宗棠:帝国最后的鹰派,总是感觉少一些东西。也许是由于作者太过动感情,过分褒奖让传记的严肃性降低了几分,也许是不知道什么原因没有涉及到平定回民动乱的历史过程。而这本左宗棠更加严格,认真的给我呈现了一个左宗棠的形象。
他是一个刚正不阿的人,他不拘一格、直言不讳的性格造成了他军事上面的成功。他的视野要比同时代任何人都要开阔,他最早意识到海军、海防的重要性。战场是他的用武之地,可他不是战场的毁灭者,他是和平的建设者,每攻占一城,他都会抚慰民心、重新建设,他尽最大的努力让人们重新回到土地上,开发、建设、和平的生活在土地上,他努力恢复当地的社会秩序,并将它建设的更好。作为一名将军,他却有识人之能,他总是能找到自己需要的人才,并了解他们的才能,让他们的才能在战场上发挥到最大。同时一直坚守着儒家的教育,忠君爱国的思想根深蒂固的根植于他的内心。
引用曾国藩对他的评价“此时西陲之任,倘左君一旦舍去,无论我不能为之继,即起胡文忠于九泉亦不能为之继之。君谓之朝端无两,我以为天下第一耳!”
左宗棠具有真正伟大的灵魂。他是一个伟大的将军,一个伟大的管理者,也是一个伟大的人。他在国外知之者甚少,在他自己的国家里也未享有应得的声望。倘若他的同胞能仔细研究他的生平与公祭,就能够获益匪浅。他热爱自己的祖国,对国人在悠久历史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而自豪。它dui古代圣贤怀有敬畏之心,且一直遵循圣贤之道。他为自己的国家呕心沥血,毫无保留的奉献自己的力量和才智。他怀有坚定的信念,深信国人能依靠自己的努力,为多灾多难的祖国找出一条新的出路。
左宗棠不愧为国家之光、民族之光!
读书札记范本 读书札记大全篇2
在一篇读书笔记里,我曾经说,一部好的小说可以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离奇的巧合,却总应该有一些精彩的章节或段落,使人读来拍案叫绝。我执拗地以为这拍案叫绝,便是阅读之隐秘的乐趣所在。舍此,我实在无法想象读书,尤其是读一部小说还会有什么乐趣可言。
在阅读过程中,发现一些小小的乐趣,小小的惊喜,这是幸运的。更多的时候是,读者和作者失之交臂或者形同陌路。我想,这种情形也是无法避免的,因为读者始终是那一个,而作者是如此众多,他们又有着各不相同的风格。
难道仅仅因为他们的风格之不同,我就能说他们孰优孰劣?当然不是这样的,这情形就象我读司汤达的《红与黑》。
《红与黑》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的第一部成熟的作品。
主人公于连野心勃勃,一心想跻身上流社会。他先在维里埃尔市市长德·雷纳家当家庭教师,与德·雷纳夫人产生恋情。后来事情败露,于连离开维里埃尔市。他通过神学院院长的介绍,去侯爵德·拉莫尔家做秘书,并与侯爵的女儿玛蒂德结婚。婚后,由于德·雷纳夫人的一封信妨碍了他飞黄腾达,于连向她开抢报复。入狱后,他才明白自己爱的人始终是德·雷纳夫人。为了自己能够进入上流社会,他竟然向自己深爱的人开枪,这样的罪行使他悔恨交加,即使被判了死刑,他也坚持不上诉。
小说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各写主人公的一段爱情经历。在上部,作者更多的是客观地叙述;在下部,作者更侧重于心理描写。
上半部,写于连和市长夫人德·雷纳夫人的恋情,那样清新自然;下半部写于连和玛蒂德的爱情,几乎象一个征服和被征服的游戏。前后两段恋情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同时也为于连入狱后的悔恨和理想的幻灭埋下伏笔。
作者客观叙述的时候是我所喜欢的,淡淡的笔触,适可而止,却也可以使人物活灵活现。他笔下的市长德·雷纳无疑就是这样一个典型:别人反对他修剪树枝,他就回答人家树阴底下好歇凉;为了虚荣心,视钱如命的他居然化一百埃据请个家庭教师;他象市侩一样和于连的父亲为于连的工资问题讨价还价;他讨厌他自己家的一片核桃林,是因为那底下种不了麦子;当他怀疑他妻子红杏出墙,为找到证据,他把自己心爱的桃花心木写字台砸坏也在所不惜。当作者写到这里的时候,我以为这本书一定会越来越精彩,那料想,这神来之笔竟如昙花一现。
作者侧重于心理描写的时候是我所不喜欢的。这时候淡淡的笔触,适可而止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大段大段淋漓尽致的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大到思想感情的千变万化,小到某个人物做某事的动机,简直无所不包。我们且不论人物的内心世界的瞬息万变,非悉心研究,不能写得精确。单说这样的叙述,使读者失去了自由想象的空间这一点,也明显是个缺陷。当然,作者的写作风格总要受他那个时代风气的影响。
歌德就曾经批评司汤达笔下女人有着很浓的浪漫主义色彩。至于主人公于连,也有着明显的浪漫主义特征:他曾经幻想象自己象拿破仑一样,立下赫赫战功而出人头地;精通拉丁文,学识渊博的他也曾经幻想,凭自己的聪明才智,当上主教,过上养尊处优的日子,只是后来的事件打断了他的幻梦,使他觉醒。
他的幻灭和觉醒,其实也正是那个时代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幻灭和觉醒。
一个人的幻灭和觉醒总是痛苦的。作者敢于正视并揭露这种痛苦,即使不是振聋发聩的高声呐喊,也不会是没有价值的。因此,司汤达不愧为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而《红与黑》也不愧为文学史上的经典。
读书札记范本 读书札记大全篇3
你的身旁有没有那样一个本子!它不是日记,却记录心情;它不能听见,你却能向它倾诉;它虽然是老师留的强制*作业,但你却喜欢翻阅它。就如同我身边的这个札记本。
这个本子从我上初中的第一天就开始陪伴我,老师为它起的名字是:札记本。我并不清楚这是什么意思,不过第一印象就是:不怎么好听。可是我翻阅了字典,才明白它的意思:读书时摘记的要点以及所写的心得。细想一下还真的与它很符合,书札要点,记录心得。从此,这个名字也深深地铭刻在了我的心里。
如果我说我在札记本上记录的东西都是认真书写的,那显然是谎话。既然是强制作业,就必然有不认真,应付的时候。我这个人又刚好有个特点,有趣的就认真对待,无味的就敷衍了事。这个特点在我的札记本上体现的更加淋漓尽致。在札记本上,特别是初一下半学期,我得的等级不是优就是良。(我们语文老师给出的最高的等级是优;最差的等级就是良。)这有时也与我的心情有关:比如今天我心情好,又刚好碰上了感兴趣的内容,付出的心血也就会多,等级自然就上去了。万一明天我心情很差,内容又一点意思也没有,我当然是会草草应付一下就ok啦。也正是这个原因,每次我翻阅札记本都会试着回想我那时的心情。
札记本带给我的不仅是心情的记录,同样也锻炼了我的写作能力。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开始觉得我开始说套话了吧!错错错!这是真的!如果你看到过我的札记本,你也会有这样的感受。记得在刚上初中时,我写作的风格,不,根本没有什么风格。可就是在这札记本中,我慢慢找到了令我得心应手的风格:灰谐、轻松、有时外加一点搞笑元素、不加任何修饰,这就是最适合我的风格。而这一切,都是它——札记本带给我的。
你的身边有没有这样一个本子?如果有,请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