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管理体制问题论文12篇

时间:2023-09-08 11:45: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旅游景区管理体制问题论文一、指导思想(一)、紧紧围绕完成景区20xx年经营任务目标为核心来开展各项工作,及时贯彻落实董事会部署安排的各项任务;(二)、坚持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旅游景区管理体制问题论文12篇,供大家参考。

旅游景区管理体制问题论文12篇

旅游景区管理体制问题论文篇1

一、指导思想

(一)、紧紧围绕完成景区20xx年经营任务目标为核心来开展各项工作,及时贯彻落实董事会部署安排的各项任务;

(二)、坚持营销为王、服务为主、管理为辅的经营管理思路。狠抓经营管理、人力资源(团队)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理顺管理流程、深化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各项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二、指标

(一)经营指标

一、实现总体营业收入2000万元;其中xxx国家森林公园收入800万元,狂欢谷主题乐园收入1200万元;任务分解见《20xx年经营收入指标月度分解表》;

二、实现盈亏平衡;

三、工资总额(含福利)控制在1200万内;

四、营销费用控制在500万内;

(二)主要管理指标

一、经济指标完成率95%以上;

二、预算控制率85~95%;

三、服务质量满意率达90%以上;

四、顾客投诉案件:旺季不超过3件/月;淡季不超过1件/月;

五、月度工作计划完成率90%以上;

六、董事会部署的工作完成率98%以上;

七、专题会议(总经理办公会、部门协调会、经营分析会等)部署的工作任务完成率97%以上;

八、富余人员处置率达100%;

九、设备设施完好率达95%以上;

一十、消防安全事故率为零。

十一、无游客及员工人生伤亡事故发生;

十二、建建立安全管理保障体系,确保安全零事故(损失1万元以上);

十三、立、成熟、稳定景区价格体系;

十四、建立品牌推广方案与计划并实施;

十五、建立客户管理体系;

十六、设计规范的组织管理模式;

十七、完成景区制度化建设;

十八、建立欢乐谷营业模式;

十九、建立健全票务管理系统;

二十、完成景区出入口改造,规范门禁控制;

二十一、建立景区交通管理体系;

二十二、建立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建立游客接待服务管理体系;

二十三、建立工资福利体系与实施;

二十四、建立与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二十五、建立培训管理体系,提升员工素质;

二十六、员工挂牌持证上岗率100%;

二十七、服务质量知识普及率100%;

(三)固定资产投入

固定资产投入800万元。其中:景区主门禁改造100万元;景区车辆配置500万元;狂欢谷监控系统(含老监控系统升级)120万元;引进景区票务管理系统80万元。

(四)费用计划

费用总额万元,可控费用万元。

(五)定编定员

景区总编制拟定410人。具体编制人数见《景区人员定岗、定编表》。

三、工作重点

1全力以赴完成景区各项经营管理指标。

2实施全年全面预算管理。景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大成为制约景区创造效益的硬伤,20xx年除全面推进业务拓展工作之外,重点在于紧缩内部开支,有效控制各项费用,因此预算管理显得尤其重要与关键。

3在管理上推行目标责任制。根据全年预算,确定各项经营管理指标,指标落实到部门,对各部门进行目标责任考核。

4狠抓市场营销与业务开展。精心策划,努力塑造景区的品牌形象;拓展营销思路,开展多渠道营销;进行薪酬改革,以业绩论收入;改变营销思路与观念,将惰性营销行为逐渐转化为狼性营销行为。

5苦练内功,健全与完善景区服务管理体系。以景区服务为核心,拉动营销,促进效益,留住顾客,树立品牌。

6严格组织管理原则。严肃对待定岗、定编、定责的三定原则,做到不因人设岗、不随便增人、不滥设职务;健全与完善景区各部门职能与各岗位职位说明书。

7构建科学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逐步建立与完善景区管理所需要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大行政管理执行力度,强化管理班子的指导、监督职能,切实保障政令畅通。

8随时掌控外部人才市场需求、景区人力资源情况,及时调整景区的招人、用人、育人与留人政策。

9建立与行业接轨的、科学的薪酬体系,以吸纳、稳定景区员工,为经营管理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建立行之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有效开发员工潜能,促使员工自动自发的开展本职工作。

10加大招聘工作力度,扩展人才招募渠道,确保景区人力资源供给。

11构建景区员工成长与发展的和谐环境。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开展各项员工竞赛活动;推行内部提拔机制;加强员工培训。

12及时掌握外部局势发展动态,做好市场调研工作,抓好景区发展战略推进与调整,并做出适时的价格策略。

13健全安全管理体系,落实安全岗位责任制。全年以森林防火安全工作为核心,兼顾治安事故防患,狂欢谷设备安全防患等安全管理工作,责任到人,狠抓齐管,杜绝一切安全隐患,为经营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四、组织机构与岗位设置

组织机构力求科学、合理、规范,并结合景区管理需求设计,根据景区经营发展适时调整。

详见《xxx国家森林公园20xx年组织机构图》、《xxx国家森林公园岗位图》

五、年度费用预算

全年合计费用:万元,详见《xxx国家森林公园20xx年年度预算表》

六、完成工作目标计划的保障措施

一、需要景区投资人追加投资成本,改善目前景区主门禁因设计不合理而存在的出入不畅问题;票务出售系统化问题;确保景区营运资金来源,让经营团队专注于经营管理。

二、董事会在控制人权与财权的前提下,不过多干涉景区内部管理,确保景区管理相对独立性。

三、严格按景区制度加强管理,明确岗位责任目标。

四、完善内部激励机制,逐级管理,责任到人。

五、强化成本控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制定超支自负,节约提奖的办法,将费用指标分解到各部门。

六、建立经济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完善绩效考核工作,并制定奖励与

处罚办法来兑现绩效考核。

七、提高执行力度,强化督办落实工作。

七、目标计划编制说明

目标计划的编制是根据景区现状及20xx年景区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计划,具体明细工作计划将在20xx年月度目标计划中体现。

旅游景区管理体制问题论文篇2

[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景点的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的计划经济环境和现有的旅游景区管理制度,日益突出的缺陷严重影响了旅游业的增长和发展以及景区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力度。

在本文中,作者把旅游景区管理理论与实际出游经验相结合,分析了中国旅游景区管理的现状和问题,比较当前的优势和旅游景区管理的弊端,同时对提出了旅游景点管理制度改革的一些建议。

[ 关键词 ]旅游景区 管理体制 管理模式 体制改革

一、引言

随着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很多地区开始大力开发旅游景区, 据国家旅游局统计, 截止到2007年, 中国旅游景区的数量一共有20000家景区和景点。

作为一名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生,本文作者也曾游离一些国内外的著名的旅游景区,深切感受到旅游景区在游客旅游活动中的重要性。

但是与旅游景区蓬勃发展的局面相对应的是, 中国旅游景区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和谐的因素, 这些因素直接制约着旅游景区和旅游景点的发展, 同时也在限制中国整体旅游行业的发展。

二、中国旅游景区的管理经营体制的现状

在找出中国旅游景区管理体制问题之前,首先要明确管理经营体制的现状。

目前,中国景区的管理经营体制可归纳为三种模式:

1、政府专营的管理经营模式。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由政府成立的机构对景区进行经营管理。

实行财政统收统支。

2、租赁、承包或买断的模式。

这种模式的最大特点是,用租赁或承包模式,政府可能不需要通过太多努力就可以收到比自己经营还要多的收入。

3、用现代企业制度经营景区模式。

这种模式的做法是:景区以经营性资产作价,吸收其他经营成分,组成多元化经济成分的股份公司。

用现代企业制度对景区进行经营。

从以上三种经营管理模式,我们可以清楚看到:用现代企业制度经营景区最为科学和合理,只有在用现代企业制度经营模式下,才能更好地进行旅游景区的营销管理。

三、中国旅游景区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中国是旅游大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幅员辽阔、山川秀美,旅游资源极其丰富。

但长期以来,由于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体制的局限性,旅游业的发展极度缓慢。

由于旅游景区类型多样,区域差异较大,再加上历史形成的原因,目前中国对旅游景区的管理存在的问题很多,作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机构臃肿,条块分割严重,管理体制复杂

中国现行的许多景区(点),条块分割,政出多门。

有些旅游景区归属部门多达十几个,有建设、林业、环保、文化、文物、宗教、国土、海洋、交通、水利、旅游和科学院系统等。

或者是在行政地域分属不同的市、县、乡镇管理,在旅游业的发展上缺乏有效的协调机构和机制。

例如作者曾经参观的太原市天龙山晋祠风景区,景区内的晋祠博物馆属于文物局管理,景区内的天龙山森林公园则属于林业局管理,像这样一个景区内存在多个主管机构的现象非常普遍。

这种状况致使景区的规划、发展与保护难以协调,也无法对景区实施有效的管理,最终使景区的规划、建设与总体要求脱节,有些文物集中的景区城镇化、集市化严重(如五台山景区);有些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的生态资源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导致旅游生态环境和资源受到破坏。

2、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直接导致效率低下

由于条块分割和政企不分、政事不分,在许多风景名胜区的管理实践中,政府机关与传统国有企业的各种弊端纷纷体现出来:经营上对客源市场的开发与营销严重不足,宣传力度不够,基本靠天收;管理机构庞大臃肿,精力分散,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大多依靠财政拨款,管理费用严重不足,单位创收又容易引起游客的不满,增加游客负担;机制不活,分配制度僵化,拿死工资,搞“大锅饭”,平均主义盛行。

政府既当管理者又当经营者,使行业的公正性受到严重质疑。

这种制度与体制直接导致低效率、高浪费、低收入、低增长,严重影响旅游业的发展。

3、景区管理理念陈旧,体制创新不足

当前中国省的景区管理模式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县(市)直管、管理局管理、乡镇管理和“分而治之”的政府专营模式。

这种模式受传统计划经济观念的影响很深,在景区管理上自然会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理念:重资源轻产品的理念。

资源与产品的概念不清,有的误认为资源可直接作为产品投放市场,有的将初级开发的产品投入市场。

重景区开发轻其他配套建设的理念。

在旅游开发上,偏重于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而忽略了与其配套的住宿、餐饮、交通、购物、娱乐等设施的开发建设。

4、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景区建设投资资金缺乏

目前,中国旅游景区主要旅游通道周边绿化程度低,城市生态景区环境已不适应现代旅游的发展,连接景区的旅游的道路及景区内游览通道的建设滞后,污水、垃圾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已迫在眉睫,这些问题都制约了政府调控资源的行为。

此外在景区的保护与利用上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政府管理者在保护的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之间,更容易受到短期利益的驱动,在旅游景区出现了不发展不破坏,小发展小破坏、大发展大破坏的两难局面。

5、景区管理法律法规不健全

景区管理法律法规条款不够具体,缺乏可操作性、配套性和统一性。

执法队伍力量不够,执法水平低,不能对景区内违规事件进行强有力的执法,不能对影响和破坏景区形象的建设项目依法整治或拆除,也不能依法根治环境污染。

四、中国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模式改革的建议

1、从思想上提高认识,认清中国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改革是实现旅游资源优化配置、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要使中国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改革顺利实施,必须从思想上进行改革。

作为一种新事物的诞生,改革肯定会遇到很多新问题,很多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

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加强舆论宣传和政策引导,是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

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实行民营化、集团化、国际化,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旅游业作为经济产业,也必须走向市场,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这样才能提高竞争力。

2、制定配套的法律法规,使中国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改革有法可依

从全国旅游产业发展的管理支撑体系上看,研究制定针对旅游景区管理的法律法规是整个旅游业发展保障体系的重要一环。

旅行社因为有《旅行社管理条例》和《导游人员管理条例》这两个行政法规,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能够比较有效地实施旅行社市场管理。

相对而言,旅游景区管理则出现了“短腿”现象。

要想在现有基础上进行管理体制的改革,必须首先明确行业主管部门的景区管理职责。

因此,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使中国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改革有法律保障。

3、提高人的文化素质,为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作者于2008年曾在美国交流学习了两个月,期间也曾游览了一些主题公园和国家公园。

与这些国外国家公园管理相比,中国景区经营管理人员素质较低,专业化水平也不高。

同时,中国旅游者文化素质与国外游客相差较远。

引进市场机制,争取与国际管理接轨,提高人的文化素质至关重要。

具体来说,应该加强景区经营管理者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培训。

另一方面,应该加强旅游者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其环境和资源保护意识。

争取开创一个“人人学旅游、人人爱旅游、人人办旅游”的新局面,使中国人民真正成为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改革的支持者和实施者。

五、结论

旅游业是一门新兴产业, 它的兴起和发展只有几十年的时间, 因此旅游管理体制需要在探索中发展, 在发展中完善, 只有尽快理顺管理体制, 完善立法建设, 才能真正使旅游景区轻装前进, 从根本上促进旅游景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春利:管理学基础[M] 。 北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

[2]何光障:中国旅游业50年[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9

[3]刘必胜:对旅游活动与旅游科学的一种解释[J]。旅游学刊,1998.1

[4]李高峰:中国旅游景区管理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7.9

[5]魏小安 冯宗苏:中国旅游业:产业政策与协调发展[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

[6]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

[7]张树夫:浅谈景区规划的Cls 导入[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0.2

[8]谢 茹:国家风景名胜区经营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9]杨 锐:建立完善中国国家公园和保护区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毕业论文,2003

旅游景区管理体制问题论文篇3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安全生产工作全局,围绕《安全生产法》、《湖北省安全生产条例》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以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为主线,扎实推进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活动,大力强化“一岗双责”和行政问责,切实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努力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全面推进全区安全生产管理上层次、上水平,为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二、工作目标

有效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力争安全生产各项目标控制在市政府下达的指标内,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三、工作措施

(一)抓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在当前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在重点行业开展安全专项整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分口把关,各负其责,全面深化整治工作。按照规范化、制度化的要求加大安全生产检查力度,定期组织对重点行

业、重点区位实行专项督查,着重抓好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要在重点行业深入开展打击安全生产领域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和隐患排查治理行动;健全和落实重大隐患告示、挂牌督办、跟踪治理和逐项整改销号等制度,对因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力而引发事故的,要依法严厉查处,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取得实效。

道路交通专项整治方面: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监管,打击低速载货汽车、摩托车和拖拉机等非客运车辆违法载人行为;要进一步强化路面巡查与监控,严肃查处超速行驶、疲劳驾驶、无证驾驶、违章驾车等违法违规行为;要继续开展危险路段的排查和治理工作。

消防火灾专项整治方面:要深刻汲取建去年全国各地发生的重特大火灾事故教训,认真贯彻消防专项整治工作部署,重点对建筑设施完好情况和疏散通道、疏散楼梯、安全出口、重点岗位人员值班,人员培训上岗以及预案管理情况进行检查,要强化隐患整改力度,确保整治到位。

危险化学品专项整治方面:严把市场“准入关”,坚决从源头上制止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进入市场;加强对合成氨、氯碱、氯酸钾等剧毒品经营企业的安全监管工作。

民爆物品专项整治方面:坚决收缴流散在社会上的非法爆炸物品,严厉打击涉爆违法犯罪、开展涉爆单位安全检查、涉爆从业人员的法制教育和爆破技术再培训,依托民用爆炸物品管理信息体系,规范管理,及时查堵管理漏洞,建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使爆炸物品管理秩序进一步好转。

交通运输企业、道路客运市场、超限超载等为主要内容的专项整治工作,逐步建立交通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创建交通安全工作新局面。

建筑工程专项整治方面:要督促建筑施工企业贯彻落实建设部《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及有关技术规范力度,达到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目的。

学校及校园周边安全专项整治方面:要开展师生安全教育,坚持上好师、生安全课;健全消防、游泳、饮食卫生、交通等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学校内外各类活动场所的安全设施;加强学校接送学生用车、师生外出活动用车安全和暑期防学生溺水工作,积极预防预防学生校园侵害。

(二)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抓好政府部门的一岗双责。按照我区“一岗双责”有关规定,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落实责任,细化村属地管理对象,进一步确立安全发展理念,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落实好政府的安全生产职责。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评方法,落实安全生产履职报告制度,促进政府及其部门安全生产监管责任的有效落实。通过安全生产重点工作来推进“一岗双责”落实。以“一岗双责”为核心来推进“三项行动”、“三项建设”、“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活动”等工作,同时通过这些工作开展成效来检验“一岗双责”落实的程度,通过不断互动,寻找问题和薄弱环节,来进一步推进“一岗双责”的落实。在责任明确的基础上,不论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要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从严追究,严肃处理。

(三)抓好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一是加强“安全生产月”集中宣传。充分利用每年6月份全国开展的安全生产月活动,采取一系列创新宣传手段和方式,突出“以人为本、安全生产”理念,做好以《安全生产法》、《湖北省安全生产条例》、“一岗双责”和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为主要内容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普及和宣传活动,普及安全生产知识。二是加强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各级、各部门要根据2012年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企业主体责任不够落实,职工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和部分行业监管还不够到位问题,继续加大对部门领导安全监管监察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力度,强化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的上岗资格培训,强化全员安全技能培训;要加强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资格

证的监督检查,做到主要负责人全部持证上岗。三是强化全民安全意识。安全生产是一项系统工作,要延伸安全宣传教育触角,将原来面向企业、面向职工的宣传,逐步发展为面向社会、面向全体市民的更广泛的宣传;要将安全宣传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继续深入开展安全教育“五进”(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家庭)活动,要进一步扩大安全宣传培训覆盖面,将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渗透到群众日常学习、生活、工作的各个环节,提高全民的安全意识。

(四)规范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各部门要根据实际制定安全生产执法计划,明确本行业安全生产执法重点,积极推进专项监督检查、综合监督检查、联合执法检查以及举报案件查处等监督检查制度化,科学性量化安全生产检查,将执法重点从事后查处、事故处理向日常监管、现场监察转变。同时,要强化执法能力建设,加强政治和业务培训,提高执法队伍素质,打造专业型、学习型执法人才队伍。

旅游景区管理体制问题论文篇4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不仅是旅游可持续发展宏观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机制也是旅游景区中的社区实现经济、文化、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探讨了社区参与旅游景区开发管理的意义所在,并对社区参与旅游景区开发管理的优点做了相关研究。

一、相关概念和研究理论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简称是社区参与。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是指把社区作为旅游发展的一部分进入旅游规划、旅游开发等涉及旅游发展重大事宜的决策、执行体系中。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是一个学习过程,通过参与,可以提高发展旅游活动的效率,也能使人们学到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并运用到实践中去。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不仅是旅游可持续发展宏观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机制,也是旅游景区开发管理中的实现经济、文化、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社区参与旅游景区开发管理的意义

(一)促进社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求得到满足,个人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又要保护环境,不危害后代的生存和发展。社区参与旅游景区开发管理可以增强获得社区居民对旅游景区开发的认可度和配合度,令旅游发展的更加容易推进。

(二)旅游发展规划及项目的完善落实

外来专家虽然在旅游规划、项目开发上有相当的专业水平,但在短期对社区的有深入的了解是不可能的,因为社区是具有一定社会、经济及文化特征的独立的社会单元,据此做出的旅游规划项目也往往不太科学。社区居民长期生活于该旅游目的地,他们了解本地风土民情而且对本土充满感情,他们的参与旅游规划开发能弥补专家在这方面的缺失。

(三)维护了社区居民的利益

传统的旅游管理发展开发,重视政府、旅游投资商的利益,对于居民的切身利益考虑很少。旅游业与所在社区关系常常被割裂,社区居民感受到更多的是发展旅游所带来消极影响,如物价上涨、公共设施拥挤等。通过让社区居民参与旅游规划,维护了社区居民的各方面的利益,同时也能保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能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体验,促进社区社会发展

社会发展是一项综合工程,不但包括经济发展,还包括社会稳定、文化发展、民主参与及生态环境的改善等。对于社区居民来说,社区的社会发展的着眼点在于“以人为本”,从人的基本需要的满足到人的素质的提高到人的价值的体现。如湖北省的神农架、大别山、九宫山等地,过去的伐木工人如今当起了景区管理着。他们放下斧头,拿起锄头,不再“砍树”而变为“种树”“看树”。

三、社区参与旅游景区开发管理的优点

社区参与旅游景区开发管理有以下几大优点:

(一)从经济方面看

社区的参与可以使居民从旅游业中直接受益,在一些贫困地区称为“旅游扶贫”。政府进行旅游开发的目的就是为了发展经济,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峡人家风景区原本是处交通闭塞的峡江地区,长期以来这里的居民经济收入低,大多数居民都靠外出打工挣钱养家。自从在此处进行旅游开发后,当地居民参与到旅游开发中,获得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经济收入大幅度增加。

(二)从旅游方面看

社区居民参与到旅游服务中,渲染原汁原味的文化氛围,增加了吸引力。文化是由社区的居民传承下来的,任何一个非本地居民是无法体味到其中的奥妙的,也无法把它临摹的惟妙惟肖,只有当地的居民才可以渲染这种文化氛围,增加吸引力。通过建立农业博物馆,制作传统手工艺品,表演传统民俗活动等,才能使旅游活动内容生动、有吸引力。

以民风古朴的车溪旅游景区,常为远道而来的旅游者者专设农家棚屋,提供土家饭菜,也提供农具供旅游者耕作。旅游者正是在车溪土家人营造的这种自然氛围中生活,才体验到梦里老家车溪的闲适。在九畹溪漂流景区,当地村民积极参与到旅游开发中,他们经常在漂流路线旁为游客提供姜茶、煎野鱼、炕土豆,让游客在一种真实、淳朴、自然的氛围中感受到野趣和欢乐。

(三)从社会发展看

社区参与旅游开发促进了当地的发展。旅游开发使当地的一些基础设施得以完善,如交通条件的便利等。交通的便利不仅使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提高,更重要的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最,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旅游的发展同时可以促进社区的对外交流,可以改善社区居民的一些落后的腐朽观点,从而促进社区的发展。

(四)从环境保护方面看

社区参与为保护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如果说社区参与到了旅游开发,并且从中的到了利益,那么居民就会觉得他们所拥有的旅游资源是他们经济的来源,是旅游开发使得他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他们便会自觉的去保护这片环境。宜昌三峡人家景区处于长江三峡的西陵峡段,以渔业、林业为主要经济收入。长期的伐木和捕鱼使该地区的自然环境一度受到破坏。发展旅游业以后,当地独特的峡江风光和长江肥鱼特产受到旅游者的追捧。当地居民意识到以前不被重视的山中林、水中鱼原来是金饭碗,主动当起了“护林人”、“ 护鱼人”杜绝滥砍滥伐、滥捕滥杀,而且成为义务的环保宣传员,这为当地的环境保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有利于提供高质量的旅游产品

社区居民参与到旅游产品开发中,把自己文化中传承下来的文化产品,如织布,制陶,酿酒等技术经过加工变为旅游产品,这样的产品既是高质量的,又是有吸引力的。

旅游景区管理体制问题论文篇5

20xx年,在区委、区政府对景区安全生产工作的高度重视下,在区安全生产委员会的精心指导下,我处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区各级政府有关安全生产的会议精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不断推进我处安全生产工作有序开展,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组织领导机构健全

我处成立了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安全生产保护机构,对全年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周密的部署和安排。并建立由“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负直接责任,各片区、小组具体负责工作推进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层层分解,细化量化,责任到人,构建起了上下同心、齐抓安全的工作大局。制定了《景区管理处20xx年安全生产工作方案》、《景区管理处20xx年安全生产应急处置方案》等安全生产工作安排文件。

二、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一是基础设施定期排查。为杜绝景区内基础设施引起安全事故发生,我处每日对景区内所有游步道石阶、石亭、临时休息点、防护栏进行检查,逐月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台账、整改台账。领导定期带队排查,建立巡查责任制度,落实隐患排查及整改责任领导、责任人。一年来,通过巡查发现景区塌方等安全隐患共计200余处,雷击毁坏景观建筑物一处,均整改到位。全年完成多起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工程,完成桎木潭祖庙段、祖庙希望之神、下桎木潭游步道、南天门索道出口、广济寺路口、上封寺观景台等地段新建护坡工程10处;完成华严湖畔段、下桎木潭段、民俗文化城到玉板桥段、麻姑仙境至民俗文化城段、磨镜台至天柱峰段、高台寺至上封寺段等石板游路修复工程共计10余处;完成康家垅外公厕、康家垅内坪右侧旧厕、忠烈祠前坪公厕、忠烈祠内坪公厕、民俗文化城公厕、西岭门票所公厕提质改造、重建工程6处;完成华严湖、麻姑仙境、藏经殿美人池、灵芝泉清淤工程4处。

二是摊棚摊点加强整治。我处对景区内的摊棚摊位进行了综合整治,针对部分乱搭乱建、有碍观瞻的摊位外棚,工作人员要求经营户拆除私自搭建部分。在今年5a复核期间,为半山亭防腐木摊位定制24个木箱,用于物品统一存放,设置遮阳篷90个,确保各摊棚经营户各据其位,规范整齐,安全经营。

三是森林防火预防有效。我处积极开展燃香改革工作,积极宣传活动精神,严格禁止景区内商户经营各类焚化品,耐心引导游客文明燃香,切实抓好规范燃香工作;严格执行XX区野外用火管理办法和景区禁烟规定,对来岳游客认真执行严禁野外用火、随意点拜香、烧纸钱等规定,禁止游客在景区非吸烟点吸烟,规定职工在景区内不得吸烟;组织集中清运中心景区枯枝落叶,清运工作共租车79车次,聘请村民30余人,加班加点工作时长达一个月,顺利完成景区内所有枯枝落叶清理工作,确保景区森林防火安全。

四是紧急事故处置有方。为加强应急突发事件的处理,进一步确保安全生产工作全面到位,我处成立了安全生产应急事件处理领导小组,制定了应急事件处理方案,配备了景区专职安全员,公示了景区安全保护制度,安全生产应急处理能力得到明显提升。4月30日晚,中心景区祝融峰区域滞留游客甚多,帐篷客占满了公路、停车坪等地,我处连夜组织各管理中队工作人员疏散人群,与传奇公司联系,安排了24台专车把有游客疏散下山,工作人员通宵值守,保障了当晚旅游秩序的安全。5月10日晚,景区遭台风、暴雨袭击,景区内部分树木、遮阳棚、摊位等基础设施遭到严重损坏。处领导第一时间带队深入景区一线,对损坏的基础设施进行登记报备、现场处理,及时搬离损坏树木并登记造册、统一清理已损毁的遮阳棚、及时修复遭到损坏的安全设施,台风善后工作开展得有理有序,及时恢复了景区景容景貌。7月24日上封寺泥石流塌方事故,我处接警后,迅速组织开展救援工作,及时抢救伤员、报告事故情况、全力抢修,为期一个月抢修工程完成,全力配合区人民政府妥善处置了该次事故。

五是景区施工监管严格。严格施工场地管理,明确要求施工场地必须围档作业,景区公路沿线建筑施工场地材料堆放必须整齐、有序。对景区内施工场地及时检查、监督,一年来责令加设施工围挡工地5处,按规定清理大型建筑垃圾3处。同时建立景区构筑物审批制度,规范渣土管理,今年完成构筑物审批及渣土清运协议52份,有效遏制了景区渣土乱倒乱放等不良现象的发生,保持景区旅游秩序安全有序。

三、树立安全防范意识

一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我处以《南岳衡山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的为依据,深入各景区农户、摊栅摊点,各单位、经营从业人员,广泛进行宣传教育,并签订森林防火、门前三包责任状800余份,张贴公告100余幅。为增强职工群众安全责任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安全生产相关资料累计发放宣传单500余份,接受游客和村民咨询300余人次,在景区营造了一个人人“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良好氛围。

二是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活动。6月份,我处精心组织,集中力量,认真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活动主要针对游客、景区村民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通过发放宣传单,上门宣讲等形式,在景区内普及《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不断提高全社会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意识。一年来,先后开展“平安迎春”、“安全生产月”、“大排查大整治大督查”、禁烟防火等专项安全生产活动,形成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长效工作格局,确保各项问题能及时发现并解决处理。

全年我处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安全生产形势总体较为平稳,没有发生任何安全事故。明年我们将认真履行职责,扎实工作,开拓进取,认真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和防范重特大事故工作。为景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夯实基础。

旅游景区管理体制问题论文篇6

一、指导思想

(一)、紧紧围绕完成景区20xx年经营任务目标为核心来开展各项工作,及时贯彻落实董事会部署安排的各项任务;

(二)、坚持营销为王、服务为主、管理为辅的经营管理思路。狠抓经营管理、人力资源(团队)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理顺管理流程、深化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各项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二、指标

(一)经营指标

一、实现总体营业收入2000万元;其中xxx国家森林公园收入800万元,狂欢谷主题乐园收入1200万元;任务分解见《20xx年经营收入指标月度分解表》;

二、实现盈亏平衡;

三、工资总额(含福利)控制在1200万内;

四、营销费用控制在500万内;

(二)主要管理指标

一、经济指标完成率95%以上;

二、预算控制率85~95%;

三、服务质量满意率达90%以上;

四、顾客投诉案件:旺季不超过3件/月;淡季不超过1件/月;

五、月度工作计划完成率90%以上;

六、董事会部署的工作完成率98%以上;

七、专题会议(总经理办公会、部门协调会、经营分析会等)部署的工作任务完成率97%以上;

八、富余人员处置率达100%;

九、设备设施完好率达95%以上;

一十、消防安全事故率为零。

十一、无游客及员工人生伤亡事故发生;

十二、建建立安全管理保障体系,确保安全零事故(损失1万元以上);

十三、立、成熟、稳定景区价格体系;

十四、建立品牌推广方案与计划并实施;

十五、建立客户管理体系;

十六、设计规范的组织管理模式;

十七、完成景区制度化建设;

十八、建立欢乐谷营业模式;

十九、建立健全票务管理系统;

二十、完成景区出入口改造,规范门禁控制;

二十一、建立景区交通管理体系;

二十二、建立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建立游客接待服务管理体系;

二十三、建立工资福利体系与实施;

二十四、建立与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二十五、建立培训管理体系,提升员工素质;

二十六、员工挂牌持证上岗率100%;

二十七、服务质量知识普及率100%;

(三)固定资产投入

固定资产投入800万元。其中:景区主门禁改造100万元;景区车辆配置500万元;狂欢谷监控系统(含老监控系统升级)120万元;引进景区票务管理系统80万元。

(四)费用计划

费用总额万元,可控费用万元。

(五)定编定员

景区总编制拟定410人。具体编制人数见《景区人员定岗、定编表》。

三、工作重点

1全力以赴完成景区各项经营管理指标。

2实施全年全面预算管理。景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大成为制约景区创造效益的硬伤,20xx年除全面推进业务拓展工作之外,重点在于紧缩内部开支,有效控制各项费用,因此预算管理显得尤其重要与关键。

3在管理上推行目标责任制。根据全年预算,确定各项经营管理指标,指标落实到部门,对各部门进行目标责任考核。

4狠抓市场营销与业务开展。精心策划,努力塑造景区的品牌形象;拓展营销思路,开展多渠道营销;进行薪酬改革,以业绩论收入;改变营销思路与观念,将惰性营销行为逐渐转化为狼性营销行为。

5苦练内功,健全与完善景区服务管理体系。以景区服务为核心,拉动营销,促进效益,留住顾客,树立品牌。

6严格组织管理原则。严肃对待定岗、定编、定责的三定原则,做到不因人设岗、不随便增人、不滥设职务;健全与完善景区各部门职能与各岗位职位说明书。

7构建科学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逐步建立与完善景区管理所需要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大行政管理执行力度,强化管理班子的指导、监督职能,切实保障政令畅通。

8随时掌控外部人才市场需求、景区人力资源情况,及时调整景区的招人、用人、育人与留人政策。

9建立与行业接轨的、科学的薪酬体系,以吸纳、稳定景区员工,为经营管理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建立行之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有效开发员工潜能,促使员工自动自发的开展本职工作。

10加大招聘工作力度,扩展人才招募渠道,确保景区人力资源供给。

11构建景区员工成长与发展的和谐环境。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开展各项员工竞赛活动;推行内部提拔机制;加强员工培训。

12及时掌握外部局势发展动态,做好市场调研工作,抓好景区发展战略推进与调整,并做出适时的价格策略。

13健全安全管理体系,落实安全岗位责任制。全年以森林防火安全工作为核心,兼顾治安事故防患,狂欢谷设备安全防患等安全管理工作,责任到人,狠抓齐管,杜绝一切安全隐患,为经营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四、组织机构与岗位设置

组织机构力求科学、合理、规范,并结合景区管理需求设计,根据景区经营发展适时调整。

详见《xxx国家森林公园20xx年组织机构图》、《xxx国家森林公园岗位图》

五、年度费用预算

全年合计费用:万元,详见《xxx国家森林公园20xx年年度预算表》

六、完成工作目标计划的保障措施

一、需要景区投资人追加投资成本,改善目前景区主门禁因设计不合理而存在的出入不畅问题;票务出售系统化问题;确保景区营运资金来源,让经营团队专注于经营管理。

二、董事会在控制人权与财权的前提下,不过多干涉景区内部管理,确保景区管理相对独立性。

三、严格按景区制度加强管理,明确岗位责任目标。

四、完善内部激励机制,逐级管理,责任到人。

五、强化成本控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制定超支自负,节约提奖的办法,将费用指标分解到各部门。

六、建立经济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完善绩效考核工作,并制定奖励与

处罚办法来兑现绩效考核。

七、提高执行力度,强化督办落实工作。

七、目标计划编制说明

目标计划的编制是根据景区现状及20xx年景区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计划,具体明细工作计划将在20xx年月度目标计划中体现。

旅游景区管理体制问题论文篇7

随着旅游业在我国的蓬勃发展,当地居民、政府、游客、旅游企业等的利益冲突带来的旅游景区管理问题也愈发突出,并逐渐成为我国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从伦理学的视角,分析了旅游景区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在旅游业飞速发展的今天,旅游景区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取得了极大的经济效益,但景区管理问题也日益突显。旅游景区管理的混乱给旅游者、景区及当地经济、社会、文化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从旅游景区管理中出现的许多违背伦理的现象看,加强旅游伦理研究与建设已经非常紧迫。因此本文针对旅游景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伦理学角度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倡导“以人为本”思想,加强道德建设。

一、旅游伦理的概念

中国传统伦理主要是指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的关于如何为人处世的道德,具体说,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凝聚起来的道德心理、道德观念、道德准则、人生理想、道德思考和道德学说的总和。旅游伦理学是旅游学科中一个新兴的分支学科,它基于伦理学理论,借助伦理学分析工具对旅游活动进行考察。它的形成有赖于旅游学和伦理学的恰当结合。旅游伦理学的形成、发展及完善,有助于我们较为系统地思考伦理或道德意识与旅游活动的关系。

二、旅游伦理学视角下景区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景区设施“规模少、规格高、条件差”

近年来,由于旅游景区的异质性,当地经济发展和文明发展的程度往往不高,大多数景区经济来源主要依靠“高门票”,而基础设施的建设却跟不上景区整体发展的速度。景区服务业发展现状可以归纳为三点:一是服务设施“规模小”。对于一般景区内的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服务业规模都十分有限,特别是在黄金周、小长假期间往往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二是服务设施“规格高”。大多数景区为了牟取更大的经济利益,建设价格昂贵的星级酒店、高档餐厅,使普通游客往往望而却步。三是服务设施“条件差”。由于当地居民大多卫生环保意识淡薄,服务设施普遍较差,垃圾污水随意放置,卧具潮湿有霉气,特别是厕所卫生,既脏又臭,这些现象都造成了重大的环境污染问题。

(二)景区商品“价格高、次品多、商业化”

在旅游景区快速发展的带动和冲击下,经济利益促使当地部分居民的思维和价值取向也发生偏差,出现以经济利益为主的价值取向,纷纷以各种方式赚取旅游利益,使得各种丑陋现象不断发生。比如景区小摊贩抓住游客的求新、求异心理,故意抬高当地特色商品价格,降低商品质量要求。再加上当前旅游景区在管理方面存在缺失,导致游客利益和景区社会形象受到“双输”。甚至一些重量级的旅游景区为了提高旅游效益且迎合旅游者“游兴”的需要,盲目地将很多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及风俗习惯经过改头换面后推介给旅游者,使当地传统文化习俗商业化、庸俗化、失真化。

(三)景区管理“机构多、秩序乱、短视性”

风景名胜区中聚集着国家保护的文物古迹、名山大川、森林湖泊等资源,而在现有管理体制下,这些资源归属于不同部门分别管理,但在实体上又不能割裂景区的整体性,因此存在多头管理、条块分割、各机构权责利界定不清等现象,严重破坏了景区经营的一致性、有效性和全局性。而由于法治意识的淡薄、管理机制的落后、经济利益的驱逐,使得景区秩序紊乱,出现各景区非法兜售景区门票、景区门口乱摆地摊、强买强卖等现象。同时各级政府无视景区的长远发展,使旅游业产生了许多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一些地方政府甚至不惜牺牲生态和人文进行大力开发、盲目建设,造成了人文、生态、社会的严重破坏。

三、旅游景区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当地经济文化落后

很多自然资源优越的景区往往处于交通不发达、经济较落后、文明发展程度低的地区,旅游业为当地居民生活条件带来极大改善的同时,也使得当地思想观念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当地居民淳朴民风、热情友好的本质发生改变,出现以经济利益为主的价值取向。另外文明发展程度不高直接导致了当地居民卫生环境意识淡薄,对可持续发展旅游缺乏认识,从而使得景区设施条件脏乱差、文物保护不到位等现象的发生。在景区规划开发之时,当地居民未得到合理的征地补偿,便只能通过其他手段获取经济来源,这也是造成景区门口出现私自带游客进入、小摊贩随意摆放、旅游黑车运营等现象的原因。

(二)景区管理存在“黑洞”

门票是进入景区的通行证,是景区收入的昀大经济来源。很多地方景区门票管理严格,但是高价格的门票也是阻止部分人进入景区的主要障碍。一方面门票管理技术落后,现行的买票、检票手段及检票员的个人因素不能应付日益增长的游客潮;二是景区管理者忽视对景区长远发展的投入,投入到景区维修的费用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三是在高价门票的利益刺激下出现管理漏洞,部分不法人员利用手中职权内外勾结私自收客非法谋取景区门票利益;四是经济利益的分配问题,由于景区存在多种头衔,由多个部门进行管理,因此往往出现各个机构利益相争、管理混乱的局面。

(三)游客道德逐渐弱化

众多旅游者是为了求新求异、求知求智、陶冶情操、充实生活,但是,游客处在异地的环境中,为了享受放松、休闲、娱乐的感觉,其心境发生变化的同时,对自身行为的约束力也会随之降低,道德感也随之弱化,导致其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能力减弱,经常会有意或无意地做出破坏旅游景区环境的举动。而由于游客的从众心理和公共意识的缺乏,就会使得部分原本文化修养高、文化水平高的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无意识出现不文明行为,这一行为与原本修养较低的游客行为相叠加,将会对旅游景区的环境和资源产生极大的破坏和浪费。

四、旅游景区管理问题的伦理建设

(一)充分考虑相关者利益 景区与利益相关者存在一脉相承、息息相关、互惠互利的关系,但景区管理者往往忽视相关者利益。如今,景区过度开发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景区居民的经济利益不能得到合理保障、原真生活被扰乱及贫富差距加大等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在改革景区管理体制时,必须将景区相关者的利益考虑在内。如景区开发以后,协管局可以有计划、合理地组织当地居民从事合法的经营行为,解决当地居民的就业和收入来源问题。

(二)提升从业人员素养

培养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加强旅游伦理教育、增强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道德意识主要体现在:一是针对人才的选拔,在注重专业能力的基础上,不能忽略对选拔对象职业道德素质的考核;二是要定期对这些人员进行职业培训和职业道德训练,实行长期有效的职业道德培训机制;三是引入社会评价机制,定期对旅游景区管理进行评价,提高从业人员的公共服务意识。

(三)明晰政府管理权责

旅游景区属于社会资源,政府就必然要参与到旅游的管理规范之中,成为旅游开发管理的重要主体。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往往是管理者和协调者,在生态伦理的基础上,政府不仅要尊重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实现调控手段的科学性与规范性,而且更要重视发挥作为昀重要的社会道德调控主体的作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游客的合法利益,制定旅游开发的整体规划与长远规划并提供强有力的管理举措。

(四)加强游客行为监督

对于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出现的不文明行为,首先从本质上来看,缘于游客自身的文明素养的不足、自律和他律的缺失,因此加强在文化和教育中人文精神的渗透力度是关键,培养游客的个人美德和社会公德是核心。其次景区需利用传统宣传手段(电视、报纸、景区提示牌、导览图)以及网络媒介手段对游客的出游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与引导,如景区可以定期举办文明旅游行为的主题活动进行宣传和教育。

五、结论

旅游景区管理乱象丛生,应从多视角进行分析和解决,引入旅游伦理学观点,虽然在旅游景区管理中不属于解决问题的主要策略,但从长远的眼光看,却是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旅游伦理意识的培养,对净化旅游活动的环境、规范旅游景区的活动、协调旅游活动、促进旅游企业健康发展、推动当地旅游文明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旅游景区管理也要加强法治环境建设,从旅游经营者的执法意识和认识能力上出发,提倡正确的执法行为,建立健全执法监督体系,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

旅游景区管理体制问题论文篇8

随着假日旅游经济的蓬勃发展,外出旅游的人数越来越多,由此带来的景区超载问题比比皆是。本文归纳了引起景区超载现象的利益群体,即政府、游客和景区三方面,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提出了政府应监督落实带薪假期,增加私人假期;游客应养成出游前预约的好习惯;景区应做好“分洪”与“泄流”工作等解决景区超载现象的有效策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已经成为最主要的休闲方式之一。然而由于外出旅游的人数越来越多而引起的景区超载现象也越来越严重,有时当旅游景区处理不当时,甚至还会出现拥堵和踩踏等事件,这不仅影响旅游景区的形象,更会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针对景区超载问题,国家以及旅游相关管理部门也都十分重视,也曾经提出过“门票预约制度”和《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但由于缺乏强制性,使得超载现象仍然存在,这就使得我们不得不从根本上找寻引起景区超载现象的原因及有效对策。

一、引起景区超载现象的原因

1、政府方面的原因

早在2007年我们国家就已经通过了《带薪年休假条例》,该《条例》本是缓解法定假日扎堆出游的可行办法,但在实际落实中,由于各单位不重视等种种原因导致带薪休假落实制度落实的不好,且《条例》本身尚未制定责任追究方面的条款,缺乏强制性等,让落实“带薪休假”困难重重,导致上班族还只能选择在法定假日集中出游,这就造成了假日里景区人满为患的景象。

2、游客自身原因

引起景区超载现象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游客自身。目前,我们国家大多数游客还停留在到景区门口“一手交钱一手拿票”的习惯,由此而带来的景区无法预料的超载现象也不在少数。此外,有些游客明知景区游人已满,但都希望“不虚此行”,因此想法设法挤进景区,这不仅会使景区的旅游资源和景区设备超负荷,更无法保证旅游者自身的旅游质量。

3、景区方面的原因

在景区方面,多数景区还存在短视的思维,他们只怕游客不来,哪管游客不适,哪会考虑资源受损,对国家及相关部门的规定因其没有强制措施就不执行或躲避执行,由此造成的景区主动超载、拥堵等现象屡禁不止。此外,多数景区缺乏有效的预警机制,未能有效的疏导和指挥,这不仅使景区秩序混乱,甚至还会导致游客之间产生不必要的矛盾和纠纷,严重影响旅游景区的形象和游客自身的旅游感受。

二、解决景区超载现象的对策

1、政府应监督落实带薪假期,增加私人假期

政府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监督各企事业单位落实带薪休假制度,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加强监管,保证带薪假期的顺利落实,缓解上班族集中出游的现象。此外,政府应加大教育和宣传力度,使得企事业单位意识到落实带薪假期是对每位工作人的必要的尊重,也是让大家恢复体力和精力的最佳手段,鼓励各单位积极落实带薪休假,并形成制度的执行不完全依赖于强制措施,而需要公众自觉遵守的好风气。最后,如果我们能够向西方国家一样拥有旅游假、儿童亲子假等私人假期,并且增设护士假和教师假等私人假期,那么错峰出游将不再是一种奢望。因此,我们希望政府能够监督落实带薪假期,增加私人假期,加强对景区的监管,做好政策方面的制定与落实工作,解决游客因出游时间集中而引起的景区超载现象。

2、游客应养成出游前预约的好习惯

从游客方面来看,一定要让游客养成出游前预约的好习惯。目前,主动预约的客人并不多,多数游客仍然怀着侥幸的心理盲目前往景区。因此,如何有效引导游客进行预约将是解决因游客自身原因而引起超载现象的关键所在。在这里要将游客分成两种类型,一类是打算出游的游客,一类是已经在途中的当日游游客。对于打算出游的游客应倡导预约优惠等政策引导游客在途牛网、携程网等网站上进行景区门票预订。而对于当日游游客,则可以通过百度地图热力图来了解景区的拥挤情况。景区热力图是百度根据多年来对全国热点景区及商业圈的统计推出的大数据可视化产品,它用不同颜色的区块叠加在地图上,实时的描述景区的游人分布、密度及变化趋势,其中绿色表示游人稀少,橙色表示游人密集,红色表示游人拥挤,游客据此确定当日游的行程顺序将有效的错开客流高峰。如果每位游客都能养成出游前预约的好习惯,将会解决因游客自身原因而引起的景区超载现象。

3、景区应做好“分洪”“泄流”工作

从景区管理方面,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景区可以采取诸多措施来解决景区的超载现象。首先,从思想上,景区的管理部门应树立牢固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不能因利益驱使就不限制游客人数,而应多方配合测算出景区科学的容量,并严格按照景区规定的容量限制游人数量,避免景区主动超载再次发生。其次,景区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城市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系统、高速公路入口、景区入口等途径及时向游客公布景区最新咨询,使游客“心中有数”,合理预约或理性前往景区。此外,对于博物馆等景区可以采取限制游客在展厅的停留时间,以缓解高峰时期的游客流量;对于主题公园等游客参与性较强的景区可以采取提前开园或延长开放时间来缓解客流高峰;对于千岛湖等交通工具受限的景区可在黄金周开设备用通道,增加船只数量,以解决因景区内交通工具受限而引起的游人拥挤现象;对于资金和规模等条件允许的景区,可以考虑增加景区内的设施设备和扩大规模,以适应越来越多的游人需求;而对于景区的关键游览点和游览线上,在高峰时期要增加人力疏导,以保障景区的游览秩序,防止因缺乏有效疏导而引起的游客拥堵、滞留、踩踏等事件的发生。总之,景区要想方设法做好“分洪”与“泄流”工作。

旅游景区超载现象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只有解决好景区的超载现象,才能达到政府管理好、景区有钱赚、游客体验高等三方共赢的局面,也只有政府、景区和游客三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够从实质上解决景区的超载现象。

旅游景区管理体制问题论文篇9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开发,坚定不移地实施“文化旅游兴业”的发展战略,充分整合资源,科学规划实施,创建品牌战略,逐步形成了以xxxx湾景区为核心的xxxx大旅游。为切实加快xxxx湾旅游景区的快速发展,现制定我局20xx年工作计划。

一、全力创建3A级景区,不断增强综合竞争力

xxxx湾旅游景区是以黄河秦晋大峡谷壮丽的自然景观为依托,以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化遗产—伏羲文化为特色,融科学考察、文化体验、自然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大型综合风景旅游区,其品牌建设对于提高xxxx旅游质量、旅游知名度具有重要地位。为加快xxxx转型发展,深入贯彻我县“旅游兴业”战略,增强景区的综合竞争力,今年的头等任务是将xxxx湾景区建设成为3A级景区。具体内容包括: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游客服务中心及旅游标识系统建设;推进旅游管理工作和人员服务水平建设;促进景区环境美化和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二、明确项目建设内容,做好前期规划协调

今年xxxx湾景区主要计划建设项目有8个,总投资13540万元;争取和招商项目4个,总投资17270万元。这些项目品位高、规模大、投资多、带动能力强,对进一步丰富xxxx湾旅游内容,优化旅游产品结构,促进旅游产业升级具有重大意义。

(一)延长石油集团公司计划投资7300万元的开发项目有:xxxx台、黄河栈道、xxxx湾服务区,重点是督促、协调其积极施工建设并完成主体建设,同时做好南大门一斗谷服务区项目的争取工作。

(二)xxxx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旅游有限公司计划投资570万元的开发项目有:会峰寨、黄河漂流、鞋岛开发项目。其中会峰寨的停车场、一期保护工程、槐卜圪崂游客售票接待服务中心已经完成。今年主要是协调鞋岛开发、黄河漂流等项目有序进行。

(三)xxxx程家大院旅游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开发的项目有:农家乐、黄河漂流、清水关等项目。黄河漂流项目已初具规模,今年主要是新修漂流码头,完善黄河漂流售票处及办公用地及设施建设。

(四)与交通局配合完成各级政府投资的4440万元的旅游道路建设项目。

三、高效整合各类资源,科学制定项目规划

依托资源优势,以发展“xxxx湾”旅游为核心,科学整合旅游资源,高标准规划,高档次建设。根据《xxxx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明确景区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协助规划方初步完成延水关黄土高原风情区、伏寺河谷生态探秘区、xxxx湾中华文化探源及黄河胜览区、清水湾时尚休闲度假区四个功能分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修编工作。依据阶段发展定位,有计划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服务功能完善。

四、增加媒介宣传渠道,提高景区知名度和影响力

发挥xxxx湾品牌引领作用,加强景区旅游产品和线路的整合宣传营销,依托电视、报纸、网络以及户外媒体等多层次宣传形式,坚持媒体宣传和节庆活动相结合,广告宣传与新闻报道相结合,力求科学性、实效性、轰动性,形成强大的宣传攻势。

(一)电视、报刊、网络以及户外媒体宣传。在陕西电视台、延安电视台、xxxx电视台等电台栏目中投放xxxx旅游专题片,对xxxx湾景区进行整体形象宣传。在省内知名报刊进行xxxx湾旅游形象展示和旅游线路整版广告宣传。建立xxxx湾旅游信息网,不断完善版块建设和特色展示,方便对外宣传和游客观赏。

(二)大型活动。精心策划举办第三届xxxx红枣文化旅游艺术节等大型旅游宣传促销活动。邀请国内知名文艺明星,举办大型文艺演出,同时邀请各级新闻媒体及省内外旅行社设计新线路并加大宣传,增强xxxx湾的影响力,提高xxxx旅游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三)外联促销。组织全县旅游经营单位参加西部贸易洽谈会、延安第二届红色文化旅游季、陕西旅游商品博览会、杨凌农高会等省内外旅游推荐大会,进一步展示xxxx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拓展xxxx旅游客源市场。

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确保规划项目不断推进

在积极争取国有资金投入的基础上,重点推荐xxxx湾索道、赫连勃勃墓(嘉平陵)、伏义河村开发等项目。继续巩固已签约项目的合作,创新招商方式,多渠道引进旅游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招商氛围。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库,进行针对性联系、走访、对接,促进招商引资工作扎实有效开展。从项目洽谈、进资、开工、建设等方面为开发商提供高效服务,确保项目不断推进。

六、提升综合业务素质,塑造良好队伍形象

加强职业培训,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或与先进景区结对子等方式,认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管理模式,提高旅游产业发展的决策和管理水平,科学指导景区开发建设。团结协作,努力打造一支业务素质过硬、形象气质良好的旅游产业建设管理队伍。

旅游景区管理体制问题论文篇10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不仅是旅游可持续发展宏观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机制也是旅游景区中的社区实现经济、文化、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探讨了社区参与旅游景区开发管理的意义所在,并对社区参与旅游景区开发管理的优点做了相关研究。

一、相关概念和研究理论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简称是社区参与。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是指把社区作为旅游发展的一部分进入旅游规划、旅游开发等涉及旅游发展重大事宜的决策、执行体系中。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是一个学习过程,通过参与,可以提高发展旅游活动的效率,也能使人们学到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并运用到实践中去。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不仅是旅游可持续发展宏观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机制,也是旅游景区开发管理中的实现经济、文化、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社区参与旅游景区开发管理的意义

(一)促进社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求得到满足,个人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又要保护环境,不危害后代的生存和发展。社区参与旅游景区开发管理可以增强获得社区居民对旅游景区开发的认可度和配合度,令旅游发展的更加容易推进。

(二)旅游发展规划及项目的完善落实

外来专家虽然在旅游规划、项目开发上有相当的专业水平,但在短期对社区的有深入的了解是不可能的,因为社区是具有一定社会、经济及文化特征的独立的社会单元,据此做出的旅游规划项目也往往不太科学。社区居民长期生活于该旅游目的地,他们了解本地风土民情而且对本土充满感情,他们的参与旅游规划开发能弥补专家在这方面的缺失。

(三)维护了社区居民的利益

传统的旅游管理发展开发,重视政府、旅游投资商的利益,对于居民的切身利益考虑很少。旅游业与所在社区关系常常被割裂,社区居民感受到更多的是发展旅游所带来消极影响,如物价上涨、公共设施拥挤等。通过让社区居民参与旅游规划,维护了社区居民的各方面的利益,同时也能保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能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体验,促进社区社会发展

社会发展是一项综合工程,不但包括经济发展,还包括社会稳定、文化发展、民主参与及生态环境的改善等。对于社区居民来说,社区的社会发展的着眼点在于“以人为本”,从人的基本需要的满足到人的素质的提高到人的价值的体现。如湖北省的神农架、大别山、九宫山等地,过去的伐木工人如今当起了景区管理着。他们放下斧头,拿起锄头,不再“砍树”而变为“种树”“看树”。

三、社区参与旅游景区开发管理的优点

社区参与旅游景区开发管理有以下几大优点:

(一)从经济方面看

社区的参与可以使居民从旅游业中直接受益,在一些贫困地区称为“旅游扶贫”。政府进行旅游开发的目的就是为了发展经济,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峡人家风景区原本是处交通闭塞的峡江地区,长期以来这里的居民经济收入低,大多数居民都靠外出打工挣钱养家。自从在此处进行旅游开发后,当地居民参与到旅游开发中,获得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经济收入大幅度增加。

(二)从旅游方面看

社区居民参与到旅游服务中,渲染原汁原味的文化氛围,增加了吸引力。文化是由社区的居民传承下来的,任何一个非本地居民是无法体味到其中的奥妙的,也无法把它临摹的惟妙惟肖,只有当地的居民才可以渲染这种文化氛围,增加吸引力。通过建立农业博物馆,制作传统手工艺品,表演传统民俗活动等,才能使旅游活动内容生动、有吸引力。

以民风古朴的车溪旅游景区,常为远道而来的旅游者者专设农家棚屋,提供土家饭菜,也提供农具供旅游者耕作。旅游者正是在车溪土家人营造的这种自然氛围中生活,才体验到梦里老家车溪的闲适。在九畹溪漂流景区,当地村民积极参与到旅游开发中,他们经常在漂流路线旁为游客提供姜茶、煎野鱼、炕土豆,让游客在一种真实、淳朴、自然的氛围中感受到野趣和欢乐。

(三)从社会发展看

社区参与旅游开发促进了当地的发展。旅游开发使当地的一些基础设施得以完善,如交通条件的便利等。交通的便利不仅使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提高,更重要的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最,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旅游的发展同时可以促进社区的对外交流,可以改善社区居民的一些落后的腐朽观点,从而促进社区的发展。

(四)从环境保护方面看

社区参与为保护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如果说社区参与到了旅游开发,并且从中的到了利益,那么居民就会觉得他们所拥有的旅游资源是他们经济的来源,是旅游开发使得他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他们便会自觉的去保护这片环境。宜昌三峡人家景区处于长江三峡的西陵峡段,以渔业、林业为主要经济收入。长期的伐木和捕鱼使该地区的自然环境一度受到破坏。发展旅游业以后,当地独特的峡江风光和长江肥鱼特产受到旅游者的追捧。当地居民意识到以前不被重视的山中林、水中鱼原来是金饭碗,主动当起了“护林人”、“ 护鱼人”杜绝滥砍滥伐、滥捕滥杀,而且成为义务的环保宣传员,这为当地的环境保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有利于提供高质量的旅游产品

社区居民参与到旅游产品开发中,把自己文化中传承下来的文化产品,如织布,制陶,酿酒等技术经过加工变为旅游产品,这样的产品既是高质量的,又是有吸引力的。

旅游景区管理体制问题论文篇11

摘要:在低碳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创建低碳旅游景区具有创新景区发展规则,促进区域低碳产业整合开发以及养成低碳生活风尚等现实意义。但是目前低碳景区管理面临着技术难、成本高,景区评价标准不完善,人们尚未养成低碳习惯的问题。因此,政府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立景区间的战略联盟,构建以生态GDP至上的景区评价理念,完善景区评价指标体系。

论文关键词:低碳,旅游景区,生态

一、低碳旅游的产生背景

低碳旅游产生于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据调查,1981年~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矿物燃料并排放了过量二氧化碳的结果,它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3.8--7.6nm,波长较短)具有高度的透过性,同时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如红外线)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从而形成“温室效应”。全球升温带来了非常恶劣的后果:冰川消融,海平面升高,海岸滩涂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等生态群丧失;雨季延长,水灾日益频繁;北冰洋和南极半岛冰雪融化,生物种群灭亡;传染病病菌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时间如厄尔尼诺、干旱、洪涝等扩散流行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很大威胁。因此,温室气体已经到了不可不控的时期。气候变化将增加自然灾害,数十亿人将受到影响,上亿人将面临饥荒的威胁。如果温度升高超过1.5-2.5度,20%-30%的动植物物种将面临灭绝的危险。

199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召开,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共同商讨制定了《京都议定书》并在第二款中明确指出:“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进而防止剧烈的气候改变对人类造成伤害”。2009年12月1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会议达成《哥本哈根协议》,协议维护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就发达国家实行强制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减缓行动做出了安排。“低碳”成为催生于全球气候变暖的积极响应。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2010年1月29日,温总理在致函丹麦首相拉斯姆森和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给他们的复函中明确表示,中方支持《哥本哈根协议》,并提出至2020年单位GDP的碳强度下降40~45%的艰难目标。《哥本哈根协议》标志着中国低碳经济时代的来临,意味着人类生活方式和传统能源消费方式的本质上的颠覆,它必将改变建立在石化燃料基础上的现代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

低碳旅游催生于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长期以来,旅游业以其“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产业特征在中国经济发展转型,逐渐取得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历史时期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借用低碳经济的理念,低碳旅游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从旅游活动本身来看,旅游活动是一个包括食、住、行、游、娱、购在内的综合活动而这些活动不可避免地带来大量的碳排放,因此所谓“低碳旅游”就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树立低碳意识,将各种旅游消费行为的碳排放量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并尽量减少碳排放量的一种新型旅游消费模式。

二、低碳旅游景区的创建意义

“低碳旅游”的意义不在于口号,在于落实。低碳旅游景区的建设起码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现实意义:

1、创新景区发展规则

低碳景区的创建是一个系统工程,问题的错综复杂催生了新的景区发展规则。在诸如怎样将低碳的衡量指标融入到现有的景区评价体系;怎样在低碳运营模式中改革现有景区的管理模式;怎样实现替代传统能源的新能源、新技术;生态文化综合效益能否最大化等等都需要制定规则予以引导。

2、促进区域低碳产业的整合开发

传统景区在低碳的建设与改造中,不可避免地将低碳的发展理念向其他产业和区域全面渗透,有利于激活区域优势资源,构建整合互动机制,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最终实现区域其他产业的低碳进程,构建“互惠共赢”的区域发展模式。

3、促进民众养成低碳的生活习惯

在低碳旅游景区的游客无论在饮食、住宿、交通、通讯等各个方面都能亲身体验到低碳生活的方式并且通过景区低碳知识的宣传,碳补偿等活动深入了解低碳的意义,教育他们节约资源,主动保护生态环境,在旅游活动结束后继续坚持低碳生活,逐渐形成生态文明时代的生活方式。

三、旅游景区碳排放的主要表现

旅游景区的碳排放主要来源于交通特别是空中飞行、住宿和娱乐设施主题公园娱乐、滑雪等旅游活动。据世界旅游组织最新研究,2005年,来自旅游交通和住宿业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分别为1192Mt和284Mt,全球旅游业排放的二氧化碳大约占全球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的5%,除去飞行贡献值为3%;2035年以前,来自旅游业的碳排放量约以2.5%的年均速度增长;至2035年,旅游业交通及住宿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分别达到2436Mt和728Mt。另外,旅游业的奢侈消费助长了负面环境影响。如普通居民一般一天用水100-300升,但星级宾馆用水则达到每天500-2000升,超豪华宾馆则更高。又如随着气候变暖,冬季雪期缩短、雪量减少,滑雪等旅游项目不得不依赖人工造雪技术。据估算,北京市人工造雪一个冬天要用掉半个昆明湖的水量,相当于全北京市一天用水总量的1/10,是8300多户家庭一年的用水量。因此,限制旅游景区的碳排放应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

1、低碳交通

其一,景区内实行交通管制,可采用自行车、牲畜等作为交通工具,鼓励步行游览,将因运输所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降至最低。景区之间的换乘可安排中巴或者电瓶车定时接送客人。其二,鼓励旅行者选用碳排放量低的交通工具,如放弃飞机,选用火车、汽车、轮船等作为出行工具,短途旅行者可徒步或骑自行车,既达到环保的目的又有益于身心健康。

2、低碳住宿

酒店越豪华,碳排放量一般也越高。因此在低碳旅游景区应提倡游客入住舒适、便捷的经济型酒店、乡村客栈、家庭旅馆等,并且在酒店内不主动免费提供一次性洗漱用品,提倡旅行者在住宿时自带洗漱用品、节约用水用电等。

3、低碳饮食

尽量选择旅游目的地本地食物作为食材,避免因外来品运输、包装、存储等环节所造成的能量消耗和碳排放;选择绿色食品,避免化肥、农药、生长激素和添加剂的使用;选择自备餐具,避免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所消耗的石化产品量。

4、低碳游览

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应该讲文明,做到留下脚印不留任何东西,不随便丢垃圾;游客还可参加植树造林等活动,增加碳汇,以弥补因为交通运输、履行消费所造成的碳损耗从而达到反哺环境的作用。

5、低碳购物

游客通过购买旅游目的地的土特产和旅游纪念品惠及当地经济,可以减少当地人为了谋生而砍树、采石、挖矿等破坏环境资源的行为;提供低碳旅游的各种咨询,如配备专业的低碳导游,在讲解美景的同时融入低碳的知识,查询低碳交通工具租借点、提供低碳饮食资讯;标示“低碳营业商店”:凡响应不使用一次性餐具、落实垃圾分类回收、不主动提供包装塑料袋、优先使用当地食材的商家皆有标示。旅游者应尽量自带引用水,不买或少买瓶装水,抵制过度包装的商品,以达到减少废弃垃圾量和资源浪费量。

三、景区面临的低碳困境

1、游客的“低碳”习惯养成需要时间

低碳旅游是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景区低碳意味着游客很多惯常的旅行行为需要改变,如酒店不再免费提供牙刷牙膏等日用品;减少换床单的次数;用电瓶车、牲畜取代汽车等交通工具;垃圾要自己带回家;自己随身携带餐具减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食用素食等。这种全新的旅游方式对很多人的旅游习惯提出了挑战,如果大众能够接受则无疑实现了节能环保和高游客价值体验的双赢,反之如果人们不能接受则势必降低游客的体验价值甚至降低景区游客满意度。

2、技术门槛高,中小景区难实现

建设低碳景区,首先是引用低碳技术改变现有能源的消耗模式,涉及到景区能源供应如改变景区的能源利用模式,使用生态能源和节能环保能源如太阳能、生物能、有机能等清洁能源;交通工具替换如使用电瓶车、自行车替换汽车;建筑如采用节能环保、无污染的环保材料;服务如增加低碳导游,设置低碳通讯,饮食,住宿服务以及垃圾废物的分类回收处理等。对于资金雄厚的大型景区而言,革新技术可以通过自身的技术积累实现,而对于一般中小型景区而言,则没有能力解决。况且,就目前我国利用新能源的技术现状而言,完全在景区使用新能源也存在困难。据中国科学院能源领域战略研究组研究表明,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关于太阳能的技术规范,技术产品质量认证标准,部分关键设备依靠进口,一些高效、低成本、环保的技术仍然依赖国外,农林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率低,能源植物的培育研究进程缓慢等。

3、成本高昂,进程艰难

从景区经营管理来说,景区的低碳转型需要付出的成本主要来自于技术更新、替换以及融资等方面,如自主创新技术不成熟所付出的设备购买成本;投资额大,融资渠道有限所造成的融资成本等,这些因素都导致了景区在实施低碳转型期间的一种本能的退却反映。

4、景区“低碳”,优劣难衡量

目前的景区评价标准仍然沿用着传统的工业化标准衡量后工业化时代追求个性的旅游业发展,在评定5A级景区时,停车场要有多大、道路要有多宽,这些硬性的标准已经完全不能适合低碳型景区。对景区的评定衡量中,经济GDP至上一直是奉行的理念,提高游客接待量,加大景区开发力度是景区GDP的主要增长点,然而,毫无限制地扩大游客接待量和过分开发势必对景区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因此在低碳经济的要求下,现行评价体系与低碳景区评价标准不相符。

四、出路

1、政策要支持

国家的政策支持是低碳景区建设的关键。国家应出台更加细化的政策法规将低碳旅游标准化和制度化,从而加快进入低碳旅游的步伐。从资金、政策、土地等方面加大对旅游景区低碳项目建设的扶持力度,激励景区及涉旅企业加快推进低碳旅游方式,包括制定政策进一步发展壮大绿色环保企业,支持旅游景区、景点、宾馆饭店、旅游运输等旅游企业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及时全面引进节能减排技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碳消耗,最终形成全产业链的循环经济模式;制定行业准入标准,引入低碳旅游指标对旅游景区景点及相关企业进行常规考核与管理,让低碳旅游真正成为时尚,成为人们追求的健康生活方式。

2、景区间要建立战略联盟,冲破成本-技术关

低碳经济背景下,景区面临着来自于技术变革,设备更换,基础设施以及知识的创造与传播过程等等的共同压力。景区之间如能结成战略联盟共同应对外部变化必将增强竞争力。主要有两种模式:其一,横向战略联盟。旅游景区联合价值链上处于同阶段其他景区的资源与技术,以创造更大价值的联盟系统。技术联盟:联合其他景区共同研究适用于低碳景区的能源、交通、基础设施技术,整合人力、知识资源优势,形成景区之间彼此互补,相互协调的联盟,分摊新技术开发成本,形成企业在低碳经济时代的新竞争优势。营销联盟:组建营销联盟可避免同类旅游景区在激烈竞争中所产生的负面效应,低碳旅游是生态文明时代的新型旅游方式,营销模式如何创新还处于摸索阶段,通过营销联盟,可以扩大低碳旅游的影响力,通过分享市场营销中的资源,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相互学习,优势互补。其二,纵向联盟。纵向联盟是指景区与处于旅游产业链上不同阶段的其他旅游企业合作,以增加价值的合作竞争系统。纵向联盟主要表现为旅游景区与旅行社的联盟,为了降低由于旅游线路交通的碳排放,游客低碳知识教育,低碳行为规范,低碳景区应与旅行社保持密切的沟通,形成一种利益趋同的纵向联盟,这将有助于增加低碳景区的客源量。

3、构建以生态GDP至上的景区评价理念

低碳经济背景要求必须改变经济GDP至上的理念,尽快建立起“生态GDP”体系,维护景区生态环境,协调人、自然与社会的关系,构建均衡、和谐的标准体系。建设一套由经济指标、社会指标、人文指标、环境指标共同构筑的反应景区总体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并将其贯穿到评价体系的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中,改变如经济发展、生活质量、贫富差距、生存环境,以及人们对测评对象的意见、看法、期望值和满意度,等方面指数。

参考文献

1 庄贵阳。低碳经济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方向[ J ]。世界环境,2008 (2) : 34 - 36.

2 蔡萌,汪宇明。低碳旅游: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J]。旅游学刊。2010(1) : 13-16.

3 李伟。全球气候变化、低碳经济与碳预算[ J ]。国际展望。2009(2):69-81.

4 汪宇明。倡导低碳旅游,推进发展方式转型[ J ]。旅游学刊。2010(2):11-12.

5 郑琳琳,林喜庆。试论“低碳旅游”模式的构建--气候变化条件下旅游业的应对[ J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40-43.

旅游景区管理体制问题论文篇12

20xx年,在区委、区政府对景区安全生产工作的高度重视下,在区安全生产委员会的精心指导下,我处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区各级政府有关安全生产的会议精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不断推进我处安全生产工作有序开展,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组织领导机构健全

我处成立了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安全生产保护机构,对全年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周密的部署和安排。并建立由“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负直接责任,各片区、小组具体负责工作推进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层层分解,细化量化,责任到人,构建起了上下同心、齐抓安全的工作大局。制定了《景区管理处20xx年安全生产工作方案》、《景区管理处20xx年安全生产应急处置方案》等安全生产工作安排文件。

二、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一是基础设施定期排查。为杜绝景区内基础设施引起安全事故发生,我处每日对景区内所有游步道石阶、石亭、临时休息点、防护栏进行检查,逐月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台账、整改台账。领导定期带队排查,建立巡查责任制度,落实隐患排查及整改责任领导、责任人。一年来,通过巡查发现景区塌方等安全隐患共计200余处,雷击毁坏景观建筑物一处,均整改到位。全年完成多起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工程,完成桎木潭祖庙段、祖庙希望之神、下桎木潭游步道、南天门索道出口、广济寺路口、上封寺观景台等地段新建护坡工程10处;完成华严湖畔段、下桎木潭段、民俗文化城到玉板桥段、麻姑仙境至民俗文化城段、磨镜台至天柱峰段、高台寺至上封寺段等石板游路修复工程共计10余处;完成康家垅外公厕、康家垅内坪右侧旧厕、忠烈祠前坪公厕、忠烈祠内坪公厕、民俗文化城公厕、西岭门票所公厕提质改造、重建工程6处;完成华严湖、麻姑仙境、藏经殿美人池、灵芝泉清淤工程4处。

二是摊棚摊点加强整治。我处对景区内的摊棚摊位进行了综合整治,针对部分乱搭乱建、有碍观瞻的摊位外棚,工作人员要求经营户拆除私自搭建部分。在今年5a复核期间,为半山亭防腐木摊位定制24个木箱,用于物品统一存放,设置遮阳篷90个,确保各摊棚经营户各据其位,规范整齐,安全经营。

三是森林防火预防有效。我处积极开展燃香改革工作,积极宣传活动精神,严格禁止景区内商户经营各类焚化品,耐心引导游客文明燃香,切实抓好规范燃香工作;严格执行XX区野外用火管理办法和景区禁烟规定,对来岳游客认真执行严禁野外用火、随意点拜香、烧纸钱等规定,禁止游客在景区非吸烟点吸烟,规定职工在景区内不得吸烟;组织集中清运中心景区枯枝落叶,清运工作共租车79车次,聘请村民30余人,加班加点工作时长达一个月,顺利完成景区内所有枯枝落叶清理工作,确保景区森林防火安全。

四是紧急事故处置有方。为加强应急突发事件的处理,进一步确保安全生产工作全面到位,我处成立了安全生产应急事件处理领导小组,制定了应急事件处理方案,配备了景区专职安全员,公示了景区安全保护制度,安全生产应急处理能力得到明显提升。4月30日晚,中心景区祝融峰区域滞留游客甚多,帐篷客占满了公路、停车坪等地,我处连夜组织各管理中队工作人员疏散人群,与传奇公司联系,安排了24台专车把有游客疏散下山,工作人员通宵值守,保障了当晚旅游秩序的安全。5月10日晚,景区遭台风、暴雨袭击,景区内部分树木、遮阳棚、摊位等基础设施遭到严重损坏。处领导第一时间带队深入景区一线,对损坏的基础设施进行登记报备、现场处理,及时搬离损坏树木并登记造册、统一清理已损毁的遮阳棚、及时修复遭到损坏的安全设施,台风善后工作开展得有理有序,及时恢复了景区景容景貌。7月24日上封寺泥石流塌方事故,我处接警后,迅速组织开展救援工作,及时抢救伤员、报告事故情况、全力抢修,为期一个月抢修工程完成,全力配合区人民政府妥善处置了该次事故。

五是景区施工监管严格。严格施工场地管理,明确要求施工场地必须围档作业,景区公路沿线建筑施工场地材料堆放必须整齐、有序。对景区内施工场地及时检查、监督,一年来责令加设施工围挡工地5处,按规定清理大型建筑垃圾3处。同时建立景区构筑物审批制度,规范渣土管理,今年完成构筑物审批及渣土清运协议52份,有效遏制了景区渣土乱倒乱放等不良现象的发生,保持景区旅游秩序安全有序。

三、树立安全防范意识

一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我处以《南岳衡山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的为依据,深入各景区农户、摊栅摊点,各单位、经营从业人员,广泛进行宣传教育,并签订森林防火、门前三包责任状800余份,张贴公告100余幅。为增强职工群众安全责任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安全生产相关资料累计发放宣传单500余份,接受游客和村民咨询300余人次,在景区营造了一个人人“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良好氛围。

二是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活动。6月份,我处精心组织,集中力量,认真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活动主要针对游客、景区村民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通过发放宣传单,上门宣讲等形式,在景区内普及《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不断提高全社会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意识。一年来,先后开展“平安迎春”、“安全生产月”、“大排查大整治大督查”、禁烟防火等专项安全生产活动,形成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长效工作格局,确保各项问题能及时发现并解决处理。

全年我处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安全生产形势总体较为平稳,没有发生任何安全事故。明年我们将认真履行职责,扎实工作,开拓进取,认真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和防范重特大事故工作。为景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夯实基础。

推荐访问:管理体制 旅游景区 论文 旅游景区管理体制问题论文怎么写 旅游景区管理体制问题论文范文 旅游景区管理体制问题论文题目 旅游景区管理论文范文 旅游景区管理的论文 浅谈我国旅游景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旅游景区管理现状 旅游景区管理体系 旅游景区管理现状分析 旅游景区管理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