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如何应对人口负增长2022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应如何应对人口负增长8篇,供大家参考。
中国应如何应对人口负增长篇1
2022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
2022年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
从性别构成看,男性人口72206万人,女性人口68969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69(以女性为100)。
从年龄构成看,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8755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为62.0%;60岁及以上人口28004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9.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0978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9%。
从城乡构成看,城镇常住人口9207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46万人;乡村常住人口49104万人,减少731万人;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65.22%,比上年末提高0.50个百分点。
中国应如何应对人口负增长篇2
我们的观点是:人口是影响房子需求的长期因素,而出生人口更是影响房价的超长因素。
我们认为从人口角度研究房地产,应该从出生人口、城镇化和再城市化这三个方面来判断,具体请来听一听我们的观点。
第一个从出生人口来看,我国每年出生的人口,从1987年的2550万下降到2019年的1465万,32年间下跌了近1100万,出生人口出现明显的回落。而根据已经公布的数据,不少省市去年的出生人口更是下降了20~30%,比如贵阳、银川、厦门、大庆等,所以如果人口出现趋势性回落,理论上讲,未来购房的需求也是回落的,这是必然的。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一个事,出生人口的降低是否已经成为一种长期的趋势,如果只是短期的波动,最终还会随着时间周期的延长下滑被抹平的。2016年国家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和现在东北全面放开生育,国家已经在这方面出手解决这个问题了。
从历史来看,新中国成立之后,曾经有过三次较大的出生人口下滑,也出现过三次婴儿潮,最近一次是从1968年到1980年出生人口下降了1000多万左右;从1968年到1980年出生人口下降了1000万左右;但也出现了1982年到1992年为期10年的婴儿潮。
从长期来看,出生人口下滑可能只是周期性的现象,不必过于担心,再看一下购房群体的年龄段,根据中指数据,25岁到44岁的人占购房人口总数比例高达75%,其中25岁到34岁的购房者占比达到50%,刚需购房占主导地位,我们也研究发现25年前的全国出生人口增速和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的相关性能够达到0.8,也就是说出生人口增速对于房价的影响要看25年。
那我们看到的市场火爆又是怎么回事呢?这就是要谈的第二方面城镇 ,1978年我国经济改革开放之初,城镇化率只有18%。现在呢?已经达到了差不多62%了,这就是为什么全国的房价在过去一段时间普遍上涨了。
为什么有的城市的房价下跌,有的城市还在上涨,这就是要谈的第三个方面再城市化;根据相关研究,当城市化率超过50%的时候,人口就会向核心城市、大城市集中,所以城市现在出现了分化、人才流动趋势,长三角、珠三角流入最多,西北、东北以及中部的部分地区流出最多,这种分化也带来住宅价格和销售量的分化,一些城市房价下滑,而热点城市房价很难压制住。
结论就是:虽然出生人口下滑整体上会影响长期的购房需求,但城市分化才是今后房产投资更应该关注的趋势,人口持续流入的城市将依然保持旺盛的购房需求,重点应该看我们提出的“三极一带”区域,而那些近期人口持续减少和经济疲软产业结构有短板及人才流出的城市,未来房价下跌的风险将进一步加大。
中国应如何应对人口负增长篇3
他表示,人口负增长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的结果,很多国家也都在走这个路。2022年我国人口减少85万人,主要还是由于新出生人口在减少,与生育意愿下降、婚育时间推迟等有关系,也与育龄妇女人口的减少也有关系,这些因素导致了新出生人口减少。出生人口减少,再加上人口老龄化,导致了人口负增长。
人口负增长的趋势会延续吗?康义表示,这个趋势应该是成立的,但并不用太急着担心这个问题。人口最主要的问题在于人口总量、人口结构与产业体系是否是相匹配的。
“当前我国劳动力总体上还是供大于求的,并不是说人口总量减少,人口红利就没了。我们的劳动力素质还在提高,人均受教育水平已经接近11年了,和我们整个产业相匹配,这就是一个好的劳动力供给状况。”康义称。
中国应如何应对人口负增长篇4
2022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
2022年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
从性别构成看,男性人口72206万人,女性人口68969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69(以女性为100)。
从年龄构成看,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8755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为62.0%;60岁及以上人口28004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9.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0978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9%。
从城乡构成看,城镇常住人口9207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46万人;乡村常住人口49104万人,减少731万人;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65.22%,比上年末提高0.50个百分点。
中国应如何应对人口负增长篇5
针对我国生育率下降、人口老龄化等新的人口发展形势,近十多年来,不断调整优化生育政策,人口保持平稳增长,性别结构持续改善。
2013年和2016年分别实施“单独两孩”和“全面两孩”生育政策。为进一步促进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2021年开始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当前,各地正在不断出台政策鼓励生育。
例如,深圳前几日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深圳市育儿补贴管理办法>意见的通告》,征求社会公众意见,截至2023年2月13日。根据《管理办法》,初步拟定深圳市育儿补贴标准:生育第一个子女且办理出生入户后,发放一次性生育补贴3000元,另外每年发放1500元育儿补贴,直至该子女满3周岁,累计7500元;生育第二个子女且办理出生入户后,发放一次性生育补贴5000元,另外每年发放2000元育儿补贴,直至该子女满3周岁,累计11000元;生育第三个子女且办理出生入户后,发放一次性生育补贴10000元,另外每年发放3000元育儿补贴,直至该子女满3周岁,累计19000元。
中国应如何应对人口负增长篇6
针对我国生育率下降、人口老龄化等新的人口发展形势,近十多年来,不断调整优化生育政策,人口保持平稳增长,性别结构持续改善。
2013年和2016年分别实施“单独两孩”和“全面两孩”生育政策。为进一步促进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2021年开始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当前,各地正在不断出台政策鼓励生育。
例如,深圳前几日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深圳市育儿补贴管理办法>意见的通告》,征求社会公众意见,截至2023年2月13日。根据《管理办法》,初步拟定深圳市育儿补贴标准:生育第一个子女且办理出生入户后,发放一次性生育补贴3000元,另外每年发放1500元育儿补贴,直至该子女满3周岁,累计7500元;生育第二个子女且办理出生入户后,发放一次性生育补贴5000元,另外每年发放2000元育儿补贴,直至该子女满3周岁,累计11000元;生育第三个子女且办理出生入户后,发放一次性生育补贴10000元,另外每年发放3000元育儿补贴,直至该子女满3周岁,累计19000元。
中国应如何应对人口负增长篇7
他表示,人口负增长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的结果,很多国家也都在走这个路。2022年我国人口减少85万人,主要还是由于新出生人口在减少,与生育意愿下降、婚育时间推迟等有关系,也与育龄妇女人口的减少也有关系,这些因素导致了新出生人口减少。出生人口减少,再加上人口老龄化,导致了人口负增长。
人口负增长的趋势会延续吗?康义表示,这个趋势应该是成立的,但并不用太急着担心这个问题。人口最主要的问题在于人口总量、人口结构与产业体系是否是相匹配的。
“当前我国劳动力总体上还是供大于求的,并不是说人口总量减少,人口红利就没了。我们的劳动力素质还在提高,人均受教育水平已经接近11年了,和我们整个产业相匹配,这就是一个好的劳动力供给状况。”康义称。
中国应如何应对人口负增长篇8
我们的观点是:人口是影响房子需求的长期因素,而出生人口更是影响房价的超长因素。
我们认为从人口角度研究房地产,应该从出生人口、城镇化和再城市化这三个方面来判断,具体请来听一听我们的观点。
第一个从出生人口来看,我国每年出生的人口,从1987年的2550万下降到2019年的1465万,32年间下跌了近1100万,出生人口出现明显的回落。而根据已经公布的数据,不少省市去年的出生人口更是下降了20~30%,比如贵阳、银川、厦门、大庆等,所以如果人口出现趋势性回落,理论上讲,未来购房的需求也是回落的,这是必然的。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一个事,出生人口的降低是否已经成为一种长期的趋势,如果只是短期的波动,最终还会随着时间周期的延长下滑被抹平的。2016年国家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和现在东北全面放开生育,国家已经在这方面出手解决这个问题了。
从历史来看,新中国成立之后,曾经有过三次较大的出生人口下滑,也出现过三次婴儿潮,最近一次是从1968年到1980年出生人口下降了1000多万左右;从1968年到1980年出生人口下降了1000万左右;但也出现了1982年到1992年为期10年的婴儿潮。
从长期来看,出生人口下滑可能只是周期性的现象,不必过于担心,再看一下购房群体的年龄段,根据中指数据,25岁到44岁的人占购房人口总数比例高达75%,其中25岁到34岁的购房者占比达到50%,刚需购房占主导地位,我们也研究发现25年前的全国出生人口增速和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的相关性能够达到0.8,也就是说出生人口增速对于房价的影响要看25年。
那我们看到的市场火爆又是怎么回事呢?这就是要谈的第二方面城镇 ,1978年我国经济改革开放之初,城镇化率只有18%。现在呢?已经达到了差不多62%了,这就是为什么全国的房价在过去一段时间普遍上涨了。
为什么有的城市的房价下跌,有的城市还在上涨,这就是要谈的第三个方面再城市化;根据相关研究,当城市化率超过50%的时候,人口就会向核心城市、大城市集中,所以城市现在出现了分化、人才流动趋势,长三角、珠三角流入最多,西北、东北以及中部的部分地区流出最多,这种分化也带来住宅价格和销售量的分化,一些城市房价下滑,而热点城市房价很难压制住。
结论就是:虽然出生人口下滑整体上会影响长期的购房需求,但城市分化才是今后房产投资更应该关注的趋势,人口持续流入的城市将依然保持旺盛的购房需求,重点应该看我们提出的“三极一带”区域,而那些近期人口持续减少和经济疲软产业结构有短板及人才流出的城市,未来房价下跌的风险将进一步加大。
推荐访问:中国 应如何 负增长 如何解决中国人口负增长 我国应对人口负增长措施 面对人口负增长的出现 中国应预先做好哪些针对性研究? 中国如何应对人口问题 如何解决人口负增长 中国解决人口增长的对策 人口负增长的应对策略 如何看待人口负增长引发的社会问题 应对中国人口问题的六个建议 面对人口负增长 中国应预先做好哪些针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