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基本知识点总结归纳初中历史基本知识点总结大全7篇

时间:2023-08-29 13:40: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初中历史基本知识点总结归纳初中历史基本知识点总结大全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在印度创立佛教,发展很快。佛教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国王、武士、官吏因此大力支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历史基本知识点总结归纳初中历史基本知识点总结大全7篇,供大家参考。

初中历史基本知识点总结归纳初中历史基本知识点总结大全7篇

初中历史基本知识点总结归纳初中历史基本知识点总结大全篇1

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在印度创立佛教,发展很快。佛教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国王、武士、官吏因此大力支持、赞同佛教的主张。佛教宣扬众生平等,人若想进入“极乐世界”,就必须消灭欲望,忍耐服从,刻苦修行。这些说法对渴望解除苦难的劳苦大众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深受。佛教不反对奴隶制度,让人们忍耐服从,使劳动人民放弃斗争,这有利于奴隶主的利益。很多国王利用它的“忍耐服从”的说教,对它大力扶植,佛教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佛教向东南传入东南亚,向西北传入中亚。公元前后,佛教由中亚传到中国,又由中国传到朝鲜和日本。(经典《佛经》)

1世纪时耶稣降临人间,教人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这一“救世主”使绝望的人们拥有了精神寄托,这种信仰耶稣为“救世主”的宗教称为____,后形成基督____它最初遭到罗马皇帝的残酷镇压。基督____忍受苦难的教义有利于富人及统治者。4世纪时,罗马皇帝改变态度,把基督____国教,使之成为麻痹人民的工具。基督____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经典《圣经》)

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传教,号召大家信仰唯一的神真主“安拉”,创立了伊斯兰教。后来他强迫麦加贵族承认他是政治和宗教领袖。伊斯兰教关于一神教的宣传,有助于打破狭隘的氏族界限,促进民族统一。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伊斯兰教也随之广泛传播。(经典《古兰经》)

初中历史基本知识点总结归纳初中历史基本知识点总结大全篇2

春秋战国(东周)

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1、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开始到公元前476年结束。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2、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诸侯是齐国的齐桓公,他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使国家日益强大。最后一个霸主是越王勾践。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3、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有齐、楚、秦、燕、赵、魏、韩,史称“战国七雄”(各主要诸侯国的位置——北燕南楚、西秦东齐、上中下是赵魏韩)。赵、魏、韩是由春秋时期的晋国分裂而来的。

4、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实行商鞅变法,战国时,地处最西边的诸侯是秦国。

5、我国最早的音乐教育制度形成于西周。最早出现铁农具的时期是春秋时期

6、战国时,秦国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是著名的水利工程,它使成都平原变成“水汗从人,不知饥馑”,有“天府之国”美称。

7、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汉字源于甲骨文,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又称钟鼎文。雕塑艺术在商朝和西周时期已发展到很高水平。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

8、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李耳),其朴素辩证法思想反映在《道德经》里;庄子是战国时道家学派的继承人物

9、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孔丘),他整理了《诗经》,编订了《春秋》,其言行记载在《论语》中;战国时期的孟子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物,他们主张实行“仁政”,认为“民为贵,君为轻”,反对连年不断的兼并战争。

10、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墨子,他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不义战争。

11、法家代表人物是韩非,他主张权力集中到君主手中,按现实需要进行改革,以法治国。

12、孙武是春秋晚期齐国杰出的军事家,著有《孙子兵法》一书;战国时杰出的军事家孙膑著有《孙膑兵法》。

13、战国时期,许多思想家对社会变化第一文库网提出不同的看法,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初中历史基本知识点总结归纳初中历史基本知识点总结大全篇3

一、日本的大化改新

1、背景:七世纪中叶,贵族苏我氏父子专权,大和朝廷的统治出现危机。

2、时间、特点:646年(大化二年),以天皇的名义发布诏令,效仿中国隋唐的封建制度实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3、内容:①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改由国家管理;②仿照唐朝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颁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③实行中央集权,废除世袭制度,中央和地方设置官僚机构进行治理。

4、影响: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5、日本文字的特点:汉字与假名(用汉字的偏旁、部首和草书创造的标音字母)并用。

二、阿拉伯的兴起

1、伊斯兰教的创立

(1)背景:公元6世纪以后,阿拉伯半岛奴隶制度逐渐发展起来。这一时期,半岛不断遭到外族入侵,阿拉伯人经营东西方中介贸易的商路从红海逐渐转移到波斯湾和两河流域,导致阿拉伯社会动荡,经济萧条。建立统一国家,抵制外侮,恢复商路,成了阿拉伯人的共同愿望。

(2)创立: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

2、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1)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穆罕默德既是伊斯兰教的宗教领袖,也是政府首脑和军事统帅。

(2)630年,把麦加确定为伊斯兰教的圣地,并把麦加城中的克尔白神庙改为伊斯兰教清真寺。

3、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到632年穆罕默德去世时,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大体完成。

猜你感兴趣:

初中历史基本知识点总结归纳初中历史基本知识点总结大全篇4

洋务运动

(1)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2)目的:师夷长技以自强。

(3)代表人物:中央:奕沂;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4)顽固派和洋务派的区别:顽固派盲目排外,仇视一切外洋事物。洋务物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5)洋务派的主要活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如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留学生。后期:又提出“求富”口号。开办民用工业,以辅助军事工业。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筹建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

(6)评价(意义):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它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了一些抵制作用。

戊戌变法

(1)公车上书: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各省参加会试的举人一千三百多人,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历史上称这次上书为“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维新变法的内容:要求民权,发展资本主义。

(2)百日维新:从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实行变法,到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变法失败,前后104天,因此叫“百日维新”。1819年是旧历戊戌年,历史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

(3)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三册P71表)

(4)戊戌变法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预政权,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辛亥革命

(1)孙中山的主要活动,

a、1894年11月,在檀香山成立了兴中会。兴中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初步形成。

b、1905年,孙中山联合华兴会、光复会和兴中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于8月在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

a、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起义,第二天起义军占领武昌,接着,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这一年是旧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宣布废除宣统年号,建立中华民国。

b、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C、《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由于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它不可能充分依靠和发动广大群众,这次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但是,孙中山和他领导的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永远闪耀着光芒。

新文化运动

(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在文化领域里推行尊孔复古的反动政策,复古思想到处泛滥。一些帝国主义分子也乘机兴风作浪。目的:反对尊孔复古。

(2)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

(3)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民主和科学

(4)新文化运动的阵地: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5)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把斗争锋芒指向维护封建制度的孔教。

(6)新文化运动的作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性质)

(7)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它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8)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论文,颂扬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9)为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1918年底,李大钊在北京创办了《每周评论》。

百家争鸣

1、儒家学派--创始人是孔子,他是春秋时期的人。他在思想、教育、文化上的贡献:

①思想--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他的学说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所利用,成为统治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②教育--A:兴办私学,广收门徒B:他要求学生按时复习学过的知识,"温故知新"C:学习的态度要老实D:温故而知新

③文化--他编订了《诗经》、《尚书》、《礼》、《易》、《春秋》;

儒家学派--战国时期:是孟子,他反对战争,提出"春秋无义战",主张"民贵君轻"的思想,实行"仁政"。反对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样自然资源才能再利用。这反映了他的可持续发展观。

2、道家学派--创始人是老子,是春秋时期的人,著有《道德经》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并且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具有朴素辨证的思想。

3、墨家学派--创始人是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4、法家--代表人是战国的韩非,主张改革,提倡法治;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著作是《韩非子》。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 是孔子说的,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他的学说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所利用,成为统治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在文化上的贡献:编订了《诗经》、《尚书》《春秋》

"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软的舌头却还在!"体现了老子的主张。意思是坚硬的东西未必结实,柔可以克刚,体现了他朴素辩证的思想。

初中历史基本知识点总结归纳初中历史基本知识点总结大全篇5

一、 文艺复兴

1、时间、地点:14—16世纪 西欧(最先发生在意大利)

2、性质:反封建、反神学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3、指导思想:人文主义

4、代表人物:

①但丁:是由旧时代走向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代表作:《神曲》批判教会。

②达?芬奇:他的绘画《蒙娜丽莎》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对现实生活的追求和审美情趣。

5、意义:①猛烈的冲击了封建神学,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取得了辉煌的成果②孕育了西欧近现代资产阶级文化③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思想文化条件。

二、新航路的开辟

1、原因:①15世纪末由西欧经地中海到达东方的商路被阿拉伯人、土耳其人所控制②15世纪以后,西欧工商业的发展,迫切要求到东方寻找黄金和市场。条件:帆船的改进、罗盘针的运用和“地圆说”的传播;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新航路开辟的组织者。

2、过程:

①哥伦布:1492年在西班牙国王的资助下,率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古巴、海地,发现了新大陆——美洲。

②达?伽马:经好望角进入印度洋,到达印度的西南海岸,第一个找到了从西欧直通东方国家的新航路。

③麦哲伦:1519—1522年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率领船队完成第一次环球航行,从而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科学真理。

初中历史基本知识点总结归纳初中历史基本知识点总结大全篇6

一、我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北京人生活的时间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最早使用天然火。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6000多年前,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已栽培了水稻,5000多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人已栽培了世界上最早的粟和蔬菜。

二、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

1、约公元前21世纪,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这表明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通过推举选出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叫禅让制)。

2、约公元前16世纪,汤灭夏建立了商朝。商朝时盘庚迁都至殷并使统治稳定下来。

3、商朝制造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记熟书P12的司母戊鼎图)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是青铜器中的精品。

4、约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发兵灭亡了商朝建立了西周。

5、西周实行分封制,春秋时期,分封制开始瓦解。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被郡县制取代。秦时实行中央集权制。唐三省六部制,唐朝以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元朝的中央和地方机构:中央实行一省制: 元朝废除三省,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设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同时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地方实行行省制: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三、春秋战国(东周)

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1、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开始到公元前476年结束。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2、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诸侯是齐国的齐桓公,他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使国家日益强大。最后一个霸主是越王勾践。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3、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有齐、楚、秦、燕、赵、魏、韩,史称“战国七雄”(各主要诸侯国的位置——北燕南楚、西秦东齐、上中下是赵魏韩)。赵、魏、韩是由春秋时期的晋国分裂而来的。

4、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实行商鞅变法,战国时,地处最西边的诸侯是秦国。

5、我国最早的音乐教育制度形成于西周。最早出现铁农具的时期是春秋时期

6、战国时,秦国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是著名的水利工程,它使成都平原变成“水汗从人,不知饥馑”,有“天府之国”美称。

7、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汉字源于甲骨文,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又称钟鼎文。雕塑艺术在商朝和西周时期已发展到很高水平。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

8、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李耳),其朴素辩证法思想反映在《道德经》里;庄子是战国时道家学派的继承人物。

9、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孔丘),他整理了《诗经》,编订了《春秋》,其言行记载在《论语》中;战国时期的孟子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物,他们主张实行“仁政”,认为“民为贵,君为轻”,反对连年不断的兼并战争。

10、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墨子,他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不义战争。

11、法家代表人物是韩非,他主张权力集中到君主手中,按现实需要进行改革,以法治国。

12、孙武是春秋晚期齐国杰出的军事家,著有《孙子兵法》一书;战国时杰出的军事家孙膑著有《孙膑兵法》。

13、战国时期,许多思想家对社会变化提出不同的看法,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初中历史基本知识点总结归纳初中历史基本知识点总结大全篇7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开辟荆榛逐荷夷”——

1、荷兰侵略台湾:1624年

2、郑成功收复台湾:1661——1662年

3、郑成功后代归顺清朝:1683年

4、清政府设立台湾府:1684年雅克萨之战:1.沙俄侵略我国黑龙江流域:17世纪中期

2、两次雅克萨之战

3、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康熙帝:赐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

2、雍正帝: 驻藏大臣(1727年)

3、乾隆帝:

(1)粉碎大小和卓的判乱

(2)设伊犁将军

(3)迎接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清朝的疆域:清朝前期,我国的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岛等,南至南海诸岛,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

统一的作用:清朝的统一,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推荐访问:知识点 初中历史 归纳 初中历史基础知识点总结 初中历史基础知识归纳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打印版 【精品】初中历史知识点归纳汇总 初中历史知识点合集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简记 初中历史重点知识归纳汇总85条 初中历史知识点汇总+重要简答题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超全!!!!) 初中历史基础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