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条形统计图优秀一、教学内容纵向复式统计图教材第99-101页的内容。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复式条形统计图优秀10篇,供大家参考。
复式条形统计图优秀篇1
一、教学内容
纵向复式统计图
教材第99-101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让学生认识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重点难点
重点:1、认识和了解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2、能依据给定的条件画出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3、能根据统计图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分析。
4、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难点:1、正确画出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2、能根据统计图发现信息、分析信息,并能提出简单的问题。
四、教具准备
例题课件或实物投影,直尺,水彩笔。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回顾知识
师:同学们,统计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出示课件)这是根据某地区城乡人口数制成的一张我们学过的单式条形统计图。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张条形统计图是由那些部分组成的?
生:标题、数据、横轴、竖轴、单位……
(教师总结:单式条形统计图的主要组成部分有标题、单位、横轴、纵轴、横轴上的年份、纵轴上的人数、直条和直条上的数值组成。)
(二)探究新知
1、观察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让学生先观察书99页绘制好的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说一说根据这两个条形统计图能够发现哪些信息,如果要在一个统计图中描述这些信息怎么办?可以启发学生想:在学习复式统计表时是怎么把两个单式统计表合并的?
这就需要我们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出示复式条形统计图)
问:这张图与我们学过的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
小组讨论。(复式统计图在有:统计图名称,图标,横轴表示的是年份,纵轴表示的是人数,单位为“万人”。单式统计图没有图标,单式统计图中每年的人口数情况只有“一条”,只表示城镇或乡村的人口情况,而复式统计图每年的人口数情况是“两条”,同时表示出城镇和乡村的人口情况。)
教师适时指导学生认识图例,让学生知道它的作用。
(3)能同时反映两个或两个以上对象的条形统计图,叫做复式条形统计图。
2、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
那么这样一张复式统计图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你们想不想知道?
引导学生看课件。(第一步出示纵轴、横轴内容,统计图名称,图标。第二步对比出示1985的城镇、乡村人口情况,然后出示1990年人口情况,以此类推,并说明这样的统计图就是纵向复式统计图。)
通过观察课件的演示,引导学生在教材第100页中完成复式统计图。(实物投影展示小组内绘制得最好的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3、看图回答问题。
(1)引导学生独立回答教材第100页的第(1)-(3)题。
哪年城镇人口数量最多?哪年最少?
哪年乡村人口数量最多?哪年最少?
哪年城乡人口总数最多?哪年最少?
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2)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教材第100页第(4)题,各组选代表回答问题。
老师引导学生发现:该地区近年来城镇人口逐年增加,农村人口逐年下降,人口总数逐年上升。让学生感受到,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乡村人口不断转为城镇人口,因此乡村人口数量不断减少,城镇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学生通过对复式统计图中的信息分析,进一步感受到它与单式统计图的不同,从而体会到复式条形统计图有着更大的作用。
4、练习教材第101页的“做一做”。
(1)引导学生说出统计表的含义,并在书中独立完成统计图。
(2)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完成的情况,并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
(3)引导学生根据统计图互相交流题中的前3个问题,并在全班发表自己的意见。(回答第3个问题时,学生所提问题只要符合题意,都要给予肯定)
根据统计图可以看出,体育组男生最多,生物组女生最多,体育组的总人数最多,美术组的总人数最少。同时根据统计图可以提出体育组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美术组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4个课外小组共有女生多少人?……只要同学们的问题提得合理,老师都应给予肯定。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教材第101页的“做一做”(4)(书中完成)。
2、教材第102页的第一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1、练习十九第二题。
2、写一篇数学日记。
复式条形统计图优秀篇2
一、教学内容
纵向复式统计图
教材第99-101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让学生认识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重点难点
重点:1、认识和了解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2、能依据给定的条件画出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3、能根据统计图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分析。
4、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难点:1、正确画出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2、能根据统计图发现信息、分析信息,并能提出简单的问题。
四、教具准备
例题课件或实物投影,直尺,水彩笔。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回顾知识
师:同学们,统计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出示课件)这是根据某地区城乡人口数制成的一张我们学过的单式条形统计图。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张条形统计图是由那些部分组成的?
生:标题、数据、横轴、竖轴、单位……
(教师总结:单式条形统计图的主要组成部分有标题、单位、横轴、纵轴、横轴上的年份、纵轴上的人数、直条和直条上的数值组成。)
(二)探究新知
1、观察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让学生先观察书99页绘制好的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说一说根据这两个条形统计图能够发现哪些信息,如果要在一个统计图中描述这些信息怎么办?可以启发学生想:在学习复式统计表时是怎么把两个单式统计表合并的?
这就需要我们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出示复式条形统计图)
问:这张图与我们学过的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
小组讨论。(复式统计图在有:统计图名称,图标,横轴表示的是年份,纵轴表示的是人数,单位为“万人”。单式统计图没有图标,单式统计图中每年的人口数情况只有“一条”,只表示城镇或乡村的人口情况,而复式统计图每年的人口数情况是“两条”,同时表示出城镇和乡村的人口情况。)
教师适时指导学生认识图例,让学生知道它的作用。
(3)能同时反映两个或两个以上对象的条形统计图,叫做复式条形统计图。
2、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
那么这样一张复式统计图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你们想不想知道?
引导学生看课件。(第一步出示纵轴、横轴内容,统计图名称,图标。第二步对比出示1985的城镇、乡村人口情况,然后出示1990年人口情况,以此类推,并说明这样的统计图就是纵向复式统计图。)
通过观察课件的演示,引导学生在教材第100页中完成复式统计图。(实物投影展示小组内绘制得最好的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3、看图回答问题。
(1)引导学生独立回答教材第100页的第(1)-(3)题。
哪年城镇人口数量最多?哪年最少?
哪年乡村人口数量最多?哪年最少?
哪年城乡人口总数最多?哪年最少?
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2)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教材第100页第(4)题,各组选代表回答问题。
老师引导学生发现:该地区近年来城镇人口逐年增加,农村人口逐年下降,人口总数逐年上升。让学生感受到,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乡村人口不断转为城镇人口,因此乡村人口数量不断减少,城镇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学生通过对复式统计图中的信息分析,进一步感受到它与单式统计图的不同,从而体会到复式条形统计图有着更大的作用。
4、练习教材第101页的“做一做”。
(1)引导学生说出统计表的含义,并在书中独立完成统计图。
(2)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完成的情况,并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
(3)引导学生根据统计图互相交流题中的前3个问题,并在全班发表自己的意见。(回答第3个问题时,学生所提问题只要符合题意,都要给予肯定)
根据统计图可以看出,体育组男生最多,生物组女生最多,体育组的总人数最多,美术组的总人数最少。同时根据统计图可以提出体育组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美术组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4个课外小组共有女生多少人?……只要同学们的问题提得合理,老师都应给予肯定。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教材第101页的“做一做”(4)(书中完成)。
2、教材第102页的第一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1、练习十九第二题。
2、写一篇数学日记。
复式条形统计图优秀篇3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第110~111页例2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在提供的表格中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简单的问题,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和判断。
2.让学生经历把单式条形统计图整合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过程,进一步提高整理和描述数据的能力,发展统计观念。
3.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能比较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能比较积极地评价和反思学习的结果。
4.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谈话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我们外出旅游时,通常要考虑风景、气温、交通等等因素,其中气温是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夏天到北方去比较舒服,冬天往南方会感觉好一点。北京和桂林是许多人喜欢去的地方,课前老师搜集了这两个地方2003各季度的平均气温情况,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
2.复习师:你熟悉这种统计图吗?说说它叫什么?(板书:条形统计图)我们来一起说一说这样的条形统计图都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
(标题、日期、横轴、纵轴,纵轴边上有单位,每个单位长度表示5°c,横轴下面有名称,上面有直条,每个直条之间距离相等)直条越高说明表示的数量越(大),直条越矮说明表示的数量越(小)。
那么条形统计图中用直条的高矮来表示数量的多少,你觉得有什么优点呢?看起来显得(形象、直观)。板书:形象、直观老师啊也想去这两个城市看看,但没有那么多钱,只能去其中的一个城市,现在老师想要一下就比较出2003年这两个城市每个季度的气温高低情况,看看哪个城市更适合。
谁能设计出一种统计图达到老师的要求?(把这两张图合并到一张上)
如何合并呢?(把其中一张图上直条移到另一张图上)
师课件演示合并过程后问:这样可以吗?(不可以,标题要改一下)
怎么改?(改成2003年北京市、桂林市各季度平均气温统计图)直条颜色相同怎么办?(把移过来的直条改成其它颜色)
好!我们把它变成绿色的,现在可以了吗?
老师现在不知道哪个直条是北京的,哪个直条是桂林的?怎么办?(在图的右上角用不同的颜色画两个小方块,分别标出两个城市的名字)这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图例(板书:图例)有了图例才能分清不同颜色的直条各表示什么数量。
二、引导探索,建构新知
1.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指出:这张统计图同时反映的是两个城市的气温情况,象这种能同时反映两个或两个以上对象的条形统计图,我们就把它叫做复式条形统计图。这就是我们学习的知识。(板书课题:复式条形统计图)
生齐读课题
讲述:很显然,以前统计一种项目的统计图就是单式条形图了。有无图例是复式统计图与单式统计图明显的不同之处。
师:观察上面的统计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指名学生汇报。
2.看这张统计图,老师也想到了几个问题,要问一问大家,想听听吗?
①这两个城市的平均气温,哪个季节相差最小?
②北京市哪两个季度的平均气温相差最大?桂林呢?
③这两个城市各季度的平均气温变化有什么相同的特点?
3.填写复式统计表。
我们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也可以填写复式统计表。
请同学们翻《www..cn》开课本到110页,完成统计表的填写。填好后同桌可以相互检查。集体交流完成填表。
师:不论是统计图还是统计表都是为了便于人们对数据的分析、比较。你觉得是看图方便一些,还是看表方便一些呢?
那么你觉得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什么?(板书:便于比较)
三、巩固深化,应用新知。
1、指导“试一试”谈话:复式条形图看起来形象直观,而且便于比较,那么你们想不想自己也来画一画复式条形图啊?这里有一张泉山小学五、六年级参加兴趣小组人数统计表,(出示“试一试”的统计表)
从这张统计表中你得到哪些信息?指名回答(出示网格图)师:我们这张统计图中绿色表示五年级的人数,红色表示六年级的人数。
我们一起来画一下电脑小组的直条,好吗?画直条的步骤还记得吗?一起来!学生独立绘图(师提醒:画出的直条首先得准确,其次还要美观。)
学生完成后,同桌相互检查直条的高度,颜色是否合适,有没有在直条上方标上数据。
2、指导完成“练一练”
⑴先观察统计图中上海市和海口市空气质量的情况,让学生说一说“污染指数”的含义和每日各城市的污染指数是多少?
⑵讨论:从这张统计图中你还得到什么信息?和同桌交流一下。
⑶提问:如果让你选择去这两个城市旅游,你会选择哪个城市?为什么?你想对这两个市的市长说些什么?
四、全课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和同学们分享一下。
五、课外实践昨天蜡笔小新跟我讲啊,他想请你们帮个忙,你们愿意帮他吗?好,我们来看看小新让你们帮他什么忙。(课件出示)指名学生读题后问学生能帮小新这个忙吗?
复式条形统计图优秀篇4
复华小学 孔庆龙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99——10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让学生认识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发展统计观念。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学生能自主绘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结合实际问题,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
教学难点: 让学生体会出从单式条形统计图到复式条形统计图产生的必要性及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势。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学生作图纸。 学具准备:直尺、铅笔、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 经历过程,产生需求 1.出示我所教的班级9月份获星人数情况统计表,并说说统计了哪几个项目 2.揭示条形统计图,并出示9月份获星人数情况统计图,做简单分析,说明好处 3. 出示10月份获星人数情况统计图,同桌交流发现的信息 4.揭示课题 5.结合两张单式条形统计图,引出复式条形统计图 二、自主建构,感悟特点 1.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做完的学生互相看一看,交流自己的想法,同时选取有代表性的作品展示,标上序号。 2.全班交流,哪张图看得最明白 3.揭示“图例”和复式条形统计图 4.师生共同整理绘制过程 5.分析统计图,说明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势 三、应用拓展,发展观念 (一)基本练习 1.出示甲、乙两名同学四次跳绳情况的统计图,抢答问题,说明图例的重要性 2.学生自主提问题,解决问题 3.说说有什么发现 (二)拓展练习 1.出示近三届全运会黑龙江、北京和上海得金牌的数量情况 (1)直观了解黑龙江和北京金牌数量的对比情况,应选择哪几张表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2)根据这两张表在题卡上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3)学生活动 (4)利用自己制的统计图说说有什么发现 (5)预测下一届全运会黑龙江能得多少枚金牌 2.根据自己想了解的情况,说说需要哪几张统计表,说明要了解三个地区的对比情况,就要三个表都选,然后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四、图片展示,激励结束
复式条形统计图优秀篇5
教学设计
明光市城西小学 严保忠
教学内容:书106页例2、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二十第1题。
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学习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2、提高学生根据图中数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能读懂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能根据复条形统计图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关键:通过观察、比较,引导学生发现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异同点,从而体会复式条形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
课件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XX年北京市各季度的气温情况统计图。
2、谈话导入新课。
师:你认识这种统计图吗?
(这一环节设计,引导学生复习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结构,为复式条形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
1、课件出示例2
(1)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统计图,同桌交流你观察到得信息。
(先观察,然后同桌自由说,在指名说说获得的信息,不需要完整)
(2)师:这幅统计图和以前学习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能同时反映两个或两个以上对象的条形统计图,叫复式条形统计图。)
(3)师:从这幅统计图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
(如北京市第一季度的平均气温是1℃……桂林市的平均气温始终比北京市高……浅蓝色直条表示北京市的气温,深蓝色的直条表示桂林市的气温……)
(4)这两个城市的平均气温,哪个季度相差最小?
(5)北京市哪两个季度的平均气温相差最大?桂林市呢?
(6)这两个城市各季度的平均气温变化有什么相同特点?
2、根据统计图填写统计表,并汇报填写结果。
季 度
平均气温
城 市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北京市
桂林市
3、师:你对复式条形统计图还有哪些认识和理解?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完成“试一试”
(1)先让学生说一说统计表中提供的是什么数据,再说一说统计图中电脑组表示的是什么意思,然后让学生把数据填写在统计图中。
(2)说说制作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板书:
一、 确定直条高度
二、 画边框
三、 天色
四、 标数据
2、指导完成“练一练”
先观察统计图中上海市和海口市空气质量的情况,让学生说一说每日各城市的污染指数是多少。
师:污染指数是指用数值来反映环境污染程度的一种方法。而环境污染又包括大气污染、液体污染、固体污染和噪声污染几个方面。
师: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做呢?
3、独立完成练习二十的第1题。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校了复式条形统计图,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给同学们说说。
五、作业布置
练习二十一第2、3题。
复式条形统计图优秀篇6
教学设计
明光市城西小学 严保忠
教学内容:书106页例2、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二十第1题。
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学习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2、提高学生根据图中数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能读懂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能根据复条形统计图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关键:通过观察、比较,引导学生发现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异同点,从而体会复式条形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
课件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XX年北京市各季度的气温情况统计图。
2、谈话导入新课。
师:你认识这种统计图吗?
(这一环节设计,引导学生复习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结构,为复式条形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
1、课件出示例2
(1)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统计图,同桌交流你观察到得信息。
(先观察,然后同桌自由说,在指名说说获得的信息,不需要完整)
(2)师:这幅统计图和以前学习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能同时反映两个或两个以上对象的条形统计图,叫复式条形统计图。)
(3)师:从这幅统计图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
(如北京市第一季度的平均气温是1℃……桂林市的平均气温始终比北京市高……浅蓝色直条表示北京市的气温,深蓝色的直条表示桂林市的气温……)
(4)这两个城市的平均气温,哪个季度相差最小?
(5)北京市哪两个季度的平均气温相差最大?桂林市呢?
(6)这两个城市各季度的平均气温变化有什么相同特点?
2、根据统计图填写统计表,并汇报填写结果。
季 度
平均气温
城 市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北京市
桂林市
3、师:你对复式条形统计图还有哪些认识和理解?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完成“试一试”
(1)先让学生说一说统计表中提供的是什么数据,再说一说统计图中电脑组表示的是什么意思,然后让学生把数据填写在统计图中。
(2)说说制作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板书:
一、 确定直条高度
二、 画边框
三、 天色
四、 标数据
2、指导完成“练一练”
先观察统计图中上海市和海口市空气质量的情况,让学生说一说每日各城市的污染指数是多少。
师:污染指数是指用数值来反映环境污染程度的一种方法。而环境污染又包括大气污染、液体污染、固体污染和噪声污染几个方面。
师: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做呢?
3、独立完成练习二十的第1题。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校了复式条形统计图,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给同学们说说。
五、作业布置
练习二十一第2、3题。
复式条形统计图优秀篇7
复华小学 孔庆龙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99——10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让学生认识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发展统计观念。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学生能自主绘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结合实际问题,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
教学难点: 让学生体会出从单式条形统计图到复式条形统计图产生的必要性及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势。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学生作图纸。 学具准备:直尺、铅笔、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 经历过程,产生需求 1.出示我所教的班级9月份获星人数情况统计表,并说说统计了哪几个项目 2.揭示条形统计图,并出示9月份获星人数情况统计图,做简单分析,说明好处 3. 出示10月份获星人数情况统计图,同桌交流发现的信息 4.揭示课题 5.结合两张单式条形统计图,引出复式条形统计图 二、自主建构,感悟特点 1.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做完的学生互相看一看,交流自己的想法,同时选取有代表性的作品展示,标上序号。 2.全班交流,哪张图看得最明白 3.揭示“图例”和复式条形统计图 4.师生共同整理绘制过程 5.分析统计图,说明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势 三、应用拓展,发展观念 (一)基本练习 1.出示甲、乙两名同学四次跳绳情况的统计图,抢答问题,说明图例的重要性 2.学生自主提问题,解决问题 3.说说有什么发现 (二)拓展练习 1.出示近三届全运会黑龙江、北京和上海得金牌的数量情况 (1)直观了解黑龙江和北京金牌数量的对比情况,应选择哪几张表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2)根据这两张表在题卡上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3)学生活动 (4)利用自己制的统计图说说有什么发现 (5)预测下一届全运会黑龙江能得多少枚金牌 2.根据自己想了解的情况,说说需要哪几张统计表,说明要了解三个地区的对比情况,就要三个表都选,然后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四、图片展示,激励结束
复式条形统计图优秀篇8
教学内容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教科书第99—100页的例1。教材分析统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在我们的教材中,一次又一次出现统计的知识,有序的安排在两个学段,每一册中。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认识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并继续注意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这样就把数据分析与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统计观念。通过简单的数据分析教学,让学生经历“运用数据进行推断”的思考过程,体会统计对于事物发展趋势的判断作用学情分析学生在第一学段学习了较多的单式长形统计图和复式统计表,经历了把两个单式统计表合并成一个复式统计表的过程。因此本单元要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复式长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讲座和交流复式长形统计图与单式统计图的联系与区别,进而从更高的角度认识统计图和统计量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2、使学生初步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学会整理简单的数据,会看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体验解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出示主题图。这是四年级同学参加的兴趣小组活动情况,你发现了什么信息?(出示复式统计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交流信息活动(一)1、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同桌合作画出两张单式条形统计图。(一人一张)2、老师如果不看统计表,只看统计图,有没有办法一眼能看出科技小组男生多还是女生多?3、老师示范一组1、完成单式条形统计图2、交流讨论复式统计图的形成3、学生完成复式统计图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体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活动(二)结合单式、复式条形统计图,比较优劣。完善并总结复式条形统计图。指图比较。设计意图:从更高的角度认识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在观念和知识上达到提升。发挥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使学生感受到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三、巩固练习1、完成中国人均寿命统计图并回答问题2、出示某市人均寿命统计图3、出示公司饮料销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和猜想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四、回顾总结,展示个性1、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想法和体会?2、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都可以用到统计的知识,你想用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哪方面的问题?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参与意识,,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板书设计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单式与复式统计图的异同点相同点 不同点
教学反思一、在对比分析中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学生已有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知识基础,学生在单式、复式的观察、对比、分析中,认识到了两种统计图各自的特点,也感受到复式条形统计图更能清晰地比较,激发起进一步探究的欲望。所以本节课教学中我力争在新旧知识的对比分析中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在教学这节课时。二、 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本节课教学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分析,掌握本节课重点,对信息的处理。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寻找绘制方法。整个过程使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突出体现了课程标准所提出地“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体验知识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的新理念。三、改变原教材学习素材,使学习素材来自生活。新的课程改革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我们要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就应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数学的价值。统计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有统计的需要才产生。学生在绘了单式条形统计图之后,如何让他们产生需要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心理。我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参加科技小组的男生多,还是女生多?”,然后追问“你怎样看出来的”,再总结并提问“你看了两眼,那老师只想看一眼就知道谁多,你有办法吗?”学生因此冒出把两张图合在一起的想法,产生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的需要。接下来的学习是有效的,因为拥有了学生的需要,被动地接受变成了主动地学习。
复式条形统计图优秀篇9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第110~111页例2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在提供的表格中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简单的问题,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和判断。
2.让学生经历把单式条形统计图整合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过程,进一步提高整理和描述数据的能力,发展统计观念。
3.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能比较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能比较积极地评价和反思学习的结果。
4.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谈话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我们外出旅游时,通常要考虑风景、气温、交通等等因素,其中气温是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夏天到北方去比较舒服,冬天往南方会感觉好一点。北京和桂林是许多人喜欢去的地方,课前老师搜集了这两个地方2003各季度的平均气温情况,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
2.复习师:你熟悉这种统计图吗?说说它叫什么?(板书:条形统计图)我们来一起说一说这样的条形统计图都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
(标题、日期、横轴、纵轴,纵轴边上有单位,每个单位长度表示5°c,横轴下面有名称,上面有直条,每个直条之间距离相等)直条越高说明表示的数量越(大),直条越矮说明表示的数量越(小)。
那么条形统计图中用直条的高矮来表示数量的多少,你觉得有什么优点呢?看起来显得(形象、直观)。板书:形象、直观老师啊也想去这两个城市看看,但没有那么多钱,只能去其中的一个城市,现在老师想要一下就比较出2003年这两个城市每个季度的气温高低情况,看看哪个城市更适合。
谁能设计出一种统计图达到老师的要求?(把这两张图合并到一张上)
如何合并呢?(把其中一张图上直条移到另一张图上)
师课件演示合并过程后问:这样可以吗?(不可以,标题要改一下)
怎么改?(改成2003年北京市、桂林市各季度平均气温统计图)直条颜色相同怎么办?(把移过来的直条改成其它颜色)
好!我们把它变成绿色的,现在可以了吗?
老师现在不知道哪个直条是北京的,哪个直条是桂林的?怎么办?(在图的右上角用不同的颜色画两个小方块,分别标出两个城市的名字)这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图例(板书:图例)有了图例才能分清不同颜色的直条各表示什么数量。
二、引导探索,建构新知
1.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指出:这张统计图同时反映的是两个城市的气温情况,象这种能同时反映两个或两个以上对象的条形统计图,我们就把它叫做复式条形统计图。这就是我们学习的知识。(板书课题:复式条形统计图)
生齐读课题
讲述:很显然,以前统计一种项目的统计图就是单式条形图了。有无图例是复式统计图与单式统计图明显的不同之处。
师:观察上面的统计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指名学生汇报。
2.看这张统计图,老师也想到了几个问题,要问一问大家,想听听吗?
①这两个城市的平均气温,哪个季节相差最小?
②北京市哪两个季度的平均气温相差最大?桂林呢?
③这两个城市各季度的平均气温变化有什么相同的特点?
3.填写复式统计表。
我们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也可以填写复式统计表。
请同学们翻《www..cn》开课本到110页,完成统计表的填写。填好后同桌可以相互检查。集体交流完成填表。
师:不论是统计图还是统计表都是为了便于人们对数据的分析、比较。你觉得是看图方便一些,还是看表方便一些呢?
那么你觉得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什么?(板书:便于比较)
三、巩固深化,应用新知。
1、指导“试一试”谈话:复式条形图看起来形象直观,而且便于比较,那么你们想不想自己也来画一画复式条形图啊?这里有一张泉山小学五、六年级参加兴趣小组人数统计表,(出示“试一试”的统计表)
从这张统计表中你得到哪些信息?指名回答(出示网格图)师:我们这张统计图中绿色表示五年级的人数,红色表示六年级的人数。
我们一起来画一下电脑小组的直条,好吗?画直条的步骤还记得吗?一起来!学生独立绘图(师提醒:画出的直条首先得准确,其次还要美观。)
学生完成后,同桌相互检查直条的高度,颜色是否合适,有没有在直条上方标上数据。
2、指导完成“练一练”
⑴先观察统计图中上海市和海口市空气质量的情况,让学生说一说“污染指数”的含义和每日各城市的污染指数是多少?
⑵讨论:从这张统计图中你还得到什么信息?和同桌交流一下。
⑶提问:如果让你选择去这两个城市旅游,你会选择哪个城市?为什么?你想对这两个市的市长说些什么?
四、全课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和同学们分享一下。
五、课外实践昨天蜡笔小新跟我讲啊,他想请你们帮个忙,你们愿意帮他吗?好,我们来看看小新让你们帮他什么忙。(课件出示)指名学生读题后问学生能帮小新这个忙吗?
复式条形统计图优秀篇10
教学内容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教科书第99—100页的例1。教材分析统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在我们的教材中,一次又一次出现统计的知识,有序的安排在两个学段,每一册中。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认识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并继续注意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这样就把数据分析与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统计观念。通过简单的数据分析教学,让学生经历“运用数据进行推断”的思考过程,体会统计对于事物发展趋势的判断作用学情分析学生在第一学段学习了较多的单式长形统计图和复式统计表,经历了把两个单式统计表合并成一个复式统计表的过程。因此本单元要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复式长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讲座和交流复式长形统计图与单式统计图的联系与区别,进而从更高的角度认识统计图和统计量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2、使学生初步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学会整理简单的数据,会看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体验解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出示主题图。这是四年级同学参加的兴趣小组活动情况,你发现了什么信息?(出示复式统计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交流信息活动(一)1、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同桌合作画出两张单式条形统计图。(一人一张)2、老师如果不看统计表,只看统计图,有没有办法一眼能看出科技小组男生多还是女生多?3、老师示范一组1、完成单式条形统计图2、交流讨论复式统计图的形成3、学生完成复式统计图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体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活动(二)结合单式、复式条形统计图,比较优劣。完善并总结复式条形统计图。指图比较。设计意图:从更高的角度认识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在观念和知识上达到提升。发挥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使学生感受到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三、巩固练习1、完成中国人均寿命统计图并回答问题2、出示某市人均寿命统计图3、出示公司饮料销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和猜想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四、回顾总结,展示个性1、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想法和体会?2、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都可以用到统计的知识,你想用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哪方面的问题?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参与意识,,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板书设计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单式与复式统计图的异同点相同点 不同点
教学反思一、在对比分析中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学生已有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知识基础,学生在单式、复式的观察、对比、分析中,认识到了两种统计图各自的特点,也感受到复式条形统计图更能清晰地比较,激发起进一步探究的欲望。所以本节课教学中我力争在新旧知识的对比分析中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在教学这节课时。二、 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本节课教学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分析,掌握本节课重点,对信息的处理。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寻找绘制方法。整个过程使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突出体现了课程标准所提出地“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体验知识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的新理念。三、改变原教材学习素材,使学习素材来自生活。新的课程改革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我们要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就应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数学的价值。统计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有统计的需要才产生。学生在绘了单式条形统计图之后,如何让他们产生需要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心理。我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参加科技小组的男生多,还是女生多?”,然后追问“你怎样看出来的”,再总结并提问“你看了两眼,那老师只想看一眼就知道谁多,你有办法吗?”学生因此冒出把两张图合在一起的想法,产生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的需要。接下来的学习是有效的,因为拥有了学生的需要,被动地接受变成了主动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