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浅谈重视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摘要】汉语言文学专业不是应用型较强的专业,为适应当前的就业形式,本文提出从两个角度指导该专业的教学:从实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12篇,供大家参考。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篇1
浅谈重视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
【摘要】汉语言文学专业不是应用型较强的专业,为适应当前的就业形式,本文提出从两个角度指导该专业的教学:从实用性的角度,优化课程
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和强化课程应用性,提高学生本专业的应用能力;从创新的角度,突破专业限制,进行教学内容创新,并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
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丰富他们的知识结构,增强其在社会立足的本领。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教学探讨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特点
汉语言文学专业很难和一些实用性较强的专业,如工程、建筑、医学、会计等一样获得准确的职业定位,更是很难直接和应用型人才挂钩。
它作为传统的人文学科,是体现人文精神的最直接的载体,担当着传承与提升全民语言与文化素质的重任[1]。
其主干内容是中外的优秀文学文化遗产,而核心内容则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对自身、他人、集体、民族、国家,乃至对人类的一种认识与社会责任感。
为此,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特点在于:所培养的学生主要是从事人的工作的,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学不体现在应用性,而是体现在对社会观念与精神取向的影响上;不注意直接创造可以计量的经济效益,而在于创造无法用数字统计出来的社会效益等。
由于社会的进步和当前就业压力的增大,教学实用主义成为了教学的主要目标,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而言,也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革,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之上,积极和社会接轨。
2用实用性理念指导专业教学
《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给出该专业的就业方向为教师、各类编辑职务、文秘、文案策划人员等。
但事实上,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岗位大多集中在政府机关、教育科研、新闻出版、企业公司等中国单位,还有少数人涉足律师、房地产、金融外贸等新兴行业。
由此可见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较宽的职业适应性,但同时,由于相关行业存在文秘、新闻、广告、公共管理专业的毕业生,造成了对他们较大的冲击力。
从现实意义来看,从实用性的角度指导教学应注意:
2.1优化课程,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包含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等十余门课程,有必要从以下三个角度对课程进行优化:
精简课程内容,每门课都要根据对本领域最新知识结构的分析来设计教学内容,强化核心内容;优化课程结构,按照学科发展的当下高度来考虑学科基础,设计课程内容体系;整合各课程之间的内容,避免内容交叉重复,如写作学和文学概论中的文体学知识。
2.2强化课程应用性,提高学生本专业的应用能力。
以就业的观点指导教学改革,就必须讲求专业的实用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社会上立足。
结合该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即现代“读”、“写”、“说”这三个方面的能力,必须加以强化[2]。
该专业的实用性教学应体现在五个方面:古今各种文体的阅读能力,现代各类文体的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语文教学能力,信息调研能力等。
学校和教师必须精心设置课程体系,安排教学内容,形成本专业课程的应用模块,通过系统的应用技能课程的设置,以保证学生在学校能够提高这五个方面的能力,获得将来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应用能力,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
3用创新的理念指导专业教学
创新包括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思维创新等。
本文强调:
3.1突破专业限制,进行教学内容创新。
该专业的学生就业范围较广,但往往不精,竞争力上不如其他专业学生。
鉴于该专业的特殊性,教学过程中不必过分拘泥于语言与文学本身,而可以结合汉语言文学的历史发展与就业现状,对学生进行相关职业技能的培养。
事实上很多新专业如新闻、广告、文秘,甚至公共管理基本上都是从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发展而来的。
因此,在保证专业根基扎实的前提下,应打破人为设定的专业界限,以便更大限度地发挥汉语言文学的专业优势。
如教育与教学、新闻传播、文秘与公关、社区文化管理、广告文案等等都可以设计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模块,学生通过这些模块的学习获得动手能力和从业能力。
3.2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身要求学生具备丰厚的东方文化底蕴。
该专业有极强的文化特征,其教学直接影响学生对汉语的感情,对东方文化的亲合及从中汲取创新精神动力,并影响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
因此汉语言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3]。
首先,教师应有强烈的创新教育意识,思想上要勇于开拓,力求提出独特的、新的教育活动思路,行为上善于探索,潜心实验,不断总结和不断进取。
在教学中不能满足做文化的传声筒,要适当的通过文化评论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并对社会文化现象进行思考,如博客,新媒体等多种文化传播方式都可以成为学生思考的问题。
其次要勤于思敏于行,发展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应以其丰富的知识做背景,在教学中不断抛出新观点,给学生以震撼,激励他们也去发现、思考、创新。
可以说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必须在不讷于言的同时,还要敏于行。
沉默寡言不是该专业的个性,只有言行结合,才能让学生让自己更自信,更有思考的动力。
参考文献
[1]伍建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J]。2008,(11):204-205.
[2]陈吉猛。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08,(9):74-76.[3]丁琴海。大学人文教育的几点思考[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7,(3)。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篇2
摘要:在进行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学对接的过程中,需要坚持语文终身教育的观念,这样才能确保两者之间实现合理对接。
关键词:语文;汉语言文学
引言
语文教育是弘扬我国汉语言文学精髓的主要途径,汉语言文学属于语文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应试教育模式下的语文教学更多的是为考试而学习而不是为文学而学习,语文教育没有满足新时代汉语言文学的教育要求。汉语言文学要实现语言教育和汉语言文学的对接性教育,就要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在教学理念越来越开放的情况下,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来正确理解语文教学中汉语言文学的教育问题。
1汉语言文学教育的特点
汉语言文学的作用很大,而且不是仅仅局限在某一方面。汉语言文学在反映我国历史和文化语言传统的同时,也可以将一个民族的气质风貌展现出来,并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语言文学是人类的财富,汉语言文学更是中华民族的财富,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应该将其继承和发扬起来。汉语言本身就是一门我国特有的专业,这门专业的目标就是培养人文素质、培养专业的从事汉语言文学的人才。在现如今的社会中,衡量教育是否合格的标准是看其能否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汉语言文学教育过程中并没有直接体现出实用性,而是通过人文观念等展现的,不能用经济指标进行衡量。
2语文以及汉语言文学之间的关系
2.1教学目标相同:
语文以及汉语言文学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给社会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同时保证学生可以更快的适应社会生活;语文教育的一部分就是汉语言文学,两者在理论以及教学内容上存在一致的地方,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会根据各自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各项兴趣爱好。
2.2表达形式不同:
汉语言文学在教学过程中强调,通过语言体现出作者的感情、对事物的看法分析,读者通过阅读文字来了解作者的情感波动。汉语言文学的生动性则主要体现在可以用语言进行灵活表达。虽说两者表达形式上存在差异,但语文教育是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基础,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
2.3专业性的差异:
汉语言文学教学要比语文教学更加专业,一般情况下,在高等院校教学过程中,汉语言文学都会涉及到很多的专业知识,这就需要学生进行探究。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不断加深自身的文学知识,发自内心的原因学习,和汉语之间培养深厚的感情;语文教学相比就简单的多,只需要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说两者专业性之间存在着差异。
3语文和汉语言文学教学衔接的问题
3.1实践能力衔接薄弱:
在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语文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却有些忽视,这造成的现实情况就是很多学生有着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但实践上的经验却几乎是空白的;有些汉语言文学老师的教育理念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教学过程中只重视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对于汉语言文学实践的重要性却几乎不谈,这就造成课堂上只进行枯燥的理论知识灌输,学生长此以往,对课堂学习会逐渐失去兴趣。这也是现如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
3.2教学缺乏针对性:
汉语言文学目前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教育体系,但是却没有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于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也没有完全领会,这就造成一个非常尴尬的问题:制定的教育目标和方法与现实情况脱节,无法满足学生发展以及课改的需求。在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时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课程和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阶段的变化,结合教学情况,在了解学生掌握程度的基础上,对教学方法和技巧进行更新。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汉语言文学教学可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4促进语文以及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衔接的措施
4.1做好人文素养培养:
在进行汉语言文学以及语文教育的时候,要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做好人文素养的教育,促使专业学生身上具备人文色彩。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可以从两方面入手:老师除了正常教学之外,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关心和关怀,了解学生的思想处境以及情感波动,从这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素养和人格;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和维护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教学计划及任务;与此同时,完善汉语言体系可以做好文化传承。
4.2注重实践能力对接:
要想更好的将语文和汉语言文学教育进行融合,就必须和现如今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在分析已有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做好两者融合的工作。要想将两者完美的融合起来,就需要找到两者的相同点,汉语言文学和语文教育都是围绕汉语言文学展开的,在教学过程中若想融入实践知识,就必须了解两者共有的知识和理论,最终实现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目的;在进行实践教学过程中,应该对教学模式和方式进行创新,让学生在了解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实践潜力。
4.3加强技术指导: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在有很多高校采取了远程教学的方式,这样把现代科学技术和课程完美的结合起来。语文和汉语言文学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拥有敢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精神。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可以品尝创作带来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最终让学生具备较强的文学鉴赏分析能力。
结束语
在进行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学对接的过程中,需要坚持语文终身教育的观念,这样才能确保两者之间实现合理对接。语文以及汉语言文学的关系是相互联系却相互独立的,汉语言文学作为语文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本身在教育目标上就是一致的,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结合实际情况,不生搬硬套,切实做好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邵之茜;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06-1515
2、高素质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三个问题王彩萍;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7-05-1514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篇3
浅谈重视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
【摘要】汉语言文学专业不是应用型较强的专业,为适应当前的就业形式,本文提出从两个角度指导该专业的教学:从实用性的角度,优化课程
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和强化课程应用性,提高学生本专业的应用能力;从创新的角度,突破专业限制,进行教学内容创新,并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
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丰富他们的知识结构,增强其在社会立足的本领。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教学探讨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特点
汉语言文学专业很难和一些实用性较强的专业,如工程、建筑、医学、会计等一样获得准确的职业定位,更是很难直接和应用型人才挂钩。
它作为传统的人文学科,是体现人文精神的最直接的载体,担当着传承与提升全民语言与文化素质的重任[1]。
其主干内容是中外的优秀文学文化遗产,而核心内容则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对自身、他人、集体、民族、国家,乃至对人类的一种认识与社会责任感。
为此,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特点在于:所培养的学生主要是从事人的工作的,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学不体现在应用性,而是体现在对社会观念与精神取向的影响上;不注意直接创造可以计量的经济效益,而在于创造无法用数字统计出来的社会效益等。
由于社会的进步和当前就业压力的增大,教学实用主义成为了教学的主要目标,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而言,也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革,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之上,积极和社会接轨。
2用实用性理念指导专业教学
《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给出该专业的就业方向为教师、各类编辑职务、文秘、文案策划人员等。
但事实上,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岗位大多集中在政府机关、教育科研、新闻出版、企业公司等中国单位,还有少数人涉足律师、房地产、金融外贸等新兴行业。
由此可见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较宽的职业适应性,但同时,由于相关行业存在文秘、新闻、广告、公共管理专业的毕业生,造成了对他们较大的冲击力。
从现实意义来看,从实用性的角度指导教学应注意:
2.1优化课程,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包含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等十余门课程,有必要从以下三个角度对课程进行优化:
精简课程内容,每门课都要根据对本领域最新知识结构的分析来设计教学内容,强化核心内容;优化课程结构,按照学科发展的当下高度来考虑学科基础,设计课程内容体系;整合各课程之间的内容,避免内容交叉重复,如写作学和文学概论中的文体学知识。
2.2强化课程应用性,提高学生本专业的应用能力。
以就业的观点指导教学改革,就必须讲求专业的实用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社会上立足。
结合该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即现代“读”、“写”、“说”这三个方面的能力,必须加以强化[2]。
该专业的实用性教学应体现在五个方面:古今各种文体的阅读能力,现代各类文体的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语文教学能力,信息调研能力等。
学校和教师必须精心设置课程体系,安排教学内容,形成本专业课程的应用模块,通过系统的应用技能课程的设置,以保证学生在学校能够提高这五个方面的能力,获得将来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应用能力,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
3用创新的理念指导专业教学
创新包括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思维创新等。
本文强调:
3.1突破专业限制,进行教学内容创新。
该专业的学生就业范围较广,但往往不精,竞争力上不如其他专业学生。
鉴于该专业的特殊性,教学过程中不必过分拘泥于语言与文学本身,而可以结合汉语言文学的历史发展与就业现状,对学生进行相关职业技能的培养。
事实上很多新专业如新闻、广告、文秘,甚至公共管理基本上都是从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发展而来的。
因此,在保证专业根基扎实的前提下,应打破人为设定的专业界限,以便更大限度地发挥汉语言文学的专业优势。
如教育与教学、新闻传播、文秘与公关、社区文化管理、广告文案等等都可以设计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模块,学生通过这些模块的学习获得动手能力和从业能力。
3.2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身要求学生具备丰厚的东方文化底蕴。
该专业有极强的文化特征,其教学直接影响学生对汉语的感情,对东方文化的亲合及从中汲取创新精神动力,并影响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
因此汉语言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3]。
首先,教师应有强烈的创新教育意识,思想上要勇于开拓,力求提出独特的、新的教育活动思路,行为上善于探索,潜心实验,不断总结和不断进取。
在教学中不能满足做文化的传声筒,要适当的通过文化评论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并对社会文化现象进行思考,如博客,新媒体等多种文化传播方式都可以成为学生思考的问题。
其次要勤于思敏于行,发展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应以其丰富的知识做背景,在教学中不断抛出新观点,给学生以震撼,激励他们也去发现、思考、创新。
可以说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必须在不讷于言的同时,还要敏于行。
沉默寡言不是该专业的个性,只有言行结合,才能让学生让自己更自信,更有思考的动力。
参考文献
[1]伍建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J]。2008,(11):204-205.
[2]陈吉猛。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08,(9):74-76.[3]丁琴海。大学人文教育的几点思考[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7,(3)。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篇4
摘要:在进行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学对接的过程中,需要坚持语文终身教育的观念,这样才能确保两者之间实现合理对接。
关键词:语文;汉语言文学
引言
语文教育是弘扬我国汉语言文学精髓的主要途径,汉语言文学属于语文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应试教育模式下的语文教学更多的是为考试而学习而不是为文学而学习,语文教育没有满足新时代汉语言文学的教育要求。汉语言文学要实现语言教育和汉语言文学的对接性教育,就要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在教学理念越来越开放的情况下,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来正确理解语文教学中汉语言文学的教育问题。
1汉语言文学教育的特点
汉语言文学的作用很大,而且不是仅仅局限在某一方面。汉语言文学在反映我国历史和文化语言传统的同时,也可以将一个民族的气质风貌展现出来,并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语言文学是人类的财富,汉语言文学更是中华民族的财富,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应该将其继承和发扬起来。汉语言本身就是一门我国特有的专业,这门专业的目标就是培养人文素质、培养专业的从事汉语言文学的人才。在现如今的社会中,衡量教育是否合格的标准是看其能否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汉语言文学教育过程中并没有直接体现出实用性,而是通过人文观念等展现的,不能用经济指标进行衡量。
2语文以及汉语言文学之间的关系
2.1教学目标相同:
语文以及汉语言文学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给社会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同时保证学生可以更快的适应社会生活;语文教育的一部分就是汉语言文学,两者在理论以及教学内容上存在一致的地方,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会根据各自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各项兴趣爱好。
2.2表达形式不同:
汉语言文学在教学过程中强调,通过语言体现出作者的感情、对事物的看法分析,读者通过阅读文字来了解作者的情感波动。汉语言文学的生动性则主要体现在可以用语言进行灵活表达。虽说两者表达形式上存在差异,但语文教育是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基础,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
2.3专业性的差异:
汉语言文学教学要比语文教学更加专业,一般情况下,在高等院校教学过程中,汉语言文学都会涉及到很多的专业知识,这就需要学生进行探究。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不断加深自身的文学知识,发自内心的原因学习,和汉语之间培养深厚的感情;语文教学相比就简单的多,只需要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说两者专业性之间存在着差异。
3语文和汉语言文学教学衔接的问题
3.1实践能力衔接薄弱:
在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语文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却有些忽视,这造成的现实情况就是很多学生有着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但实践上的经验却几乎是空白的;有些汉语言文学老师的教育理念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教学过程中只重视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对于汉语言文学实践的重要性却几乎不谈,这就造成课堂上只进行枯燥的理论知识灌输,学生长此以往,对课堂学习会逐渐失去兴趣。这也是现如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
3.2教学缺乏针对性:
汉语言文学目前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教育体系,但是却没有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于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也没有完全领会,这就造成一个非常尴尬的问题:制定的教育目标和方法与现实情况脱节,无法满足学生发展以及课改的需求。在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时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课程和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阶段的变化,结合教学情况,在了解学生掌握程度的基础上,对教学方法和技巧进行更新。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汉语言文学教学可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4促进语文以及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衔接的措施
4.1做好人文素养培养:
在进行汉语言文学以及语文教育的时候,要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做好人文素养的教育,促使专业学生身上具备人文色彩。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可以从两方面入手:老师除了正常教学之外,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关心和关怀,了解学生的思想处境以及情感波动,从这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素养和人格;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和维护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教学计划及任务;与此同时,完善汉语言体系可以做好文化传承。
4.2注重实践能力对接:
要想更好的将语文和汉语言文学教育进行融合,就必须和现如今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在分析已有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做好两者融合的工作。要想将两者完美的融合起来,就需要找到两者的相同点,汉语言文学和语文教育都是围绕汉语言文学展开的,在教学过程中若想融入实践知识,就必须了解两者共有的知识和理论,最终实现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目的;在进行实践教学过程中,应该对教学模式和方式进行创新,让学生在了解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实践潜力。
4.3加强技术指导: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在有很多高校采取了远程教学的方式,这样把现代科学技术和课程完美的结合起来。语文和汉语言文学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拥有敢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精神。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可以品尝创作带来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最终让学生具备较强的文学鉴赏分析能力。
结束语
在进行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学对接的过程中,需要坚持语文终身教育的观念,这样才能确保两者之间实现合理对接。语文以及汉语言文学的关系是相互联系却相互独立的,汉语言文学作为语文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本身在教育目标上就是一致的,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结合实际情况,不生搬硬套,切实做好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邵之茜;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06-1515
2、高素质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三个问题王彩萍;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7-05-1514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篇5
浅谈汉字形体演变途径
摘 要:汉字系统的演变是一个长期、复杂、多层次的过程。《敦煌俗字典》中收录了大量俗字,同一个汉字的多种形体反映着汉字多途演进的过程。本文从《敦煌俗字典》中的俗字出发,分析这些不同字形产生的内部机制,探寻汉字形体演变的多种途径。
关键词:多途演变;汉字构形;敦煌俗字
汉字系统历史悠久,其演变也是一个长期、复杂、多层次的过程。在此过程当中,同一个字往往有着不止一个字形,《敦煌俗字典》里就有着众多这样的例子。编者黄征先生认为俗字是异体字里的一大类。而这类异体字,其产生有着多种动因与机制,既与汉字形体系统内部的演化有关,又受系统外部的因素的影响。本文暂且跳出“俗字”概念争论的藩篱,抛开避讳俗字、上下文类化俗字等情况,着眼于汉字形体系统内部,就《敦煌俗字典》中俗字反映出的“同字异形”的部分情况进行分析,探索不同字形产生的内部机制,以此管窥汉字多途演变的路径。
一、形体来源的多样性
在古文字阶段,一些字便有不同形体存在,这些形体在后来的演变中分别隶定成不同的字形。
如“信”在《敦煌俗字典》里的写法有“信”、“ ”,前者右边为“言”,后者右边为“口”,那后者是前者省写后的形体吗?“信”的金文字形有“ ”和“ ”,即“信”字的两种写法存在对古文字的两种不同形体继承的可能。因此在遇到类似情况时,应拓宽视域,从古字形审视汉字形体的多途演变,而不能简单下结论,认为其中一个是后来因省写而出现的字形,或者是不规范的字形,甚至是一种讹误情况。
有的字,其不同的形体可以追溯至古文字阶段,那时它们是两个相异的汉字。如“万”的两种写法“万”和“萬”。一些学者认为,二者是繁简字关系,“万”为“萬”后期的全新造字。我们来梳理一下和它们有关的线索。“萬”的篆体“ ”,《说文》:“萬,虫也。”段注:“假借为十千数名。”由此可知,“萬”的本意是虫类,后假借为数词。这个假借义在很早的时候就产生了,比如《诗经》有“萬亿及秭”,《易传》有“萬国咸宁”,“万”的古字形有:“ ”(古鉥)“ ”(千万钧),说明“万”字在很早的时候便出现,它并不是简单的由“萬”简化而来的新造字。至于后来“万”是如何失去本义,保留假借义,与“萬”合二为一,则需要更多的文献材料去验证。
“异”的两种写法“异”和“異”。“異”篆体为“ ”,《说文》:“異,分也。”从廾从畀。畀,予也。“异”的篆体为“ ”,《说文》:“举也。从廾, 声。尧言惊愕而曰異哉也。谓异为異之假借也。”由此看来,“异”的形体是在其假借表示“分”的意思之前就产生了。这就说明,并不能简单地把“异”说成是因“異”而在后来创造出来的俗字。“异”原初就存在,本意为“举”,假借为“異”,此种缘由使得“異”这个字有了两个形体“異”和“异”。
二、形体的分化
古文字笔形在隶定后常有着不同的演变方式,这造成了敦煌俗字有着不同的写法。我们于其中看到的点画之差,往往不是后来发生的省写或讹
如“市”的两种写法“市”和“巿”,一个上部写作“点”,一个则是中间一竖贯穿。“市”的篆体为“ ”,篆体笔画 演化为横笔,其中上部的竖笔,第一种路径是演化为“点”,第二种路径则保留竖笔,且贯穿下部,为一个整体。
“生”有两种写法:“生”和“ ”。“生”的篆体为“ ”,篆体笔画 ,分化成两种笔形,“”和“一”,于是便有了以上“生”字的不同写法。这种变化类型并不是单一的,同样,“告”等字的笔画亦有同样的演变路径。
“光”的写法有“灮”和“光”。《说文》:“明也。从火在人上,光明意也。”篆体为“ ”。“烈”的写法有“烮”和“烈”。《说文》:“火猛也。从火。”篆体为“ ”。其中的每一种形体,都有着相同的部分“火”,也就是说,“火”在作为一个汉字的构件时,会因不同的字形和位置,进行相应的演变。在“光”里分化为三点一横的样子,在“烈”分化为“灬”。而这两个字的另外一种形体“灮”和“烮”则保留了分化前“火”本身的样子。
三、形体的混同
在文字发展的过程中,两种不同的构件常常混同,使一个汉字出现不同的形体。主要有字体演变、简写、形似等造成的混同情况。
如“艹”和“竹”的混用,如“符—苻”(此外还有“範”、“篤”等字,都有着相应的草字头或者竹字头的写法)。为什么竹字头和草字头容易混同呢?因为弧线的形态,容易简化为直线。在小篆中,草字头的形体为 ,竹字头的形体则是 ,由此可见,二者是相似的,区别在于前者弧形向上,后者弧形向下。在篆书隶化的时候,这种向上或向下弧形结构,都有着同样的变化趋势,即两条弧线分别向下或者向上平展伸直,成为直线。于是造成两个构件的混同。
“木”和“扌”的混同,如“校—挍”、“檀—擅”(此外还有“梪”、“捕”等字,都有着相应的提手旁或者木字旁的写法)。观察两个构件的篆体,亦是较为相似的,木字旁为“ ”,提手旁为“ ”,前者包含向上和向下的弧线,后者包含的两条弧线都向上。隶变的时候,前者的两条弧线分别向上和向下拉直,后者的两条弧线都向下拉直,则有可能造成两个构件的混同。
“穴”的两种写法“穴”和“宂”。《目连变文》:“或值刀山剑树,穿穴(宂)五藏而分离。”观察二者字形,“八”和“几”形似混同。此处的“宂”不同于表“冗义”的“宂”(《说文》:“从宀,人在屋下,无田事。”),只是“穴”(《说文》:“土室也。从宀八声。”)的另一个形体而已,其形恰好与“宂”同,而意义上却是“穴”义。
“俗”的两种写法“俗”和“佫”。《双恩记》:“虽居尘俗(佫)情高豁。”观察二者字形,“谷”和“各”的上部混同。此处的“挌”不同于表“姓氏”的“佫”(《广韵》:“曷各切,音鹤。姓也。”),它是“俗”(《说文》:“习也。从人谷声。”)的另一个形体,其形恰好与“佫”同,而意义上表达“尘世、世俗”义。
四、形体的定位
构件定位,“是字形逐渐脱离物象而向表示词的音义过渡的过程”,①敦煌俗字中,不同形体的构件位置不一样,便体现了这一过程。如“浮— ”(左右位移)、“海— ”(左右与上下的交互位移)、“苦— ”(上下位移)、“庭— ”(内外位移)。
五、形体的改换
不同字形间,意义相关或声音相近的构件会出现改换的情况,或改换义符。
如“睹”的写法有“睹”和“覩”。《说文》:“睹,見也。从目者声。覩,古文从見。当古切。”即从目、者声的“睹”,从見、者声的“覩”,反映出义符“目”和“見”的改换。两义符的意义相关,这种关联程度应该是它们改换的依据。
“溪”的写法有“溪”和“谿”。《说文》:“谿,山渎无所通者。从谷奚声。”《疏》杜预曰:“谿,亦涧也”。李巡曰:“水出于山入于川曰谿。”宋均曰:“有水曰溪,无水曰谷。”《广韵》曰:“或作溪。”“溪”和“谿”的义符“水”和“谷”意义联系紧密,“溪”的义符“水”侧重体现了“溪之有水”的特点。
“歌”的写法有“歌”和“謌”。关于“歌”,《说文》:“歌,咏也。从欠哥声。謌,或从言。”关于义符“欠”,《说文》有:“张口气悟也。象气从人上出之形。”而“謌”的义符“言”也与嘴巴发出的动作有关,二者可互换。
改换声符:“饋”的两种写法“饋”和“餽”。《说文》:“饋,从食貴声。求位切。”“餽,吴人谓祭曰餽。从食从鬼,鬼亦声。俱位切。又音饋。”声符“貴”和“鬼”可互换。“璇”的两种写法“璇”和“璿”。《说文》:“璿,从玉睿声。似沿切。”《广韵》:“璇,似宣切。”声符“旋”和“睿”可互换。
六、形体的简省或增繁
1、简化
随着字形向着记号化的方向发展,书写的经济性和其它一些原因,一些俗字形体反映出简化的趋势。
“寧”和“寕”。关于“寧”,《说文》:“从丂寍声。”“寕”字将声符中的“心”简化为横笔,改变了声符的形体结构。
“竝”和“並”。关于“竝”,《说文》:“併也。从二立。”后者将前者的笔画加以糅合,两个立字的中间两点变成两竖,上下两横由断笔变为连笔,笔画变少了,书写也方便了。不过“竝”表示两个立字的构形理据也隐匿了。
“霑”和“沾”。关于“霑”《说文》:“从雨沾声。”《集韵》通作“沾”。“霑”省掉了义符“雨”,保留声符,形成了“沾”这个字形。可能因为“沾”字左边的“水”和“雨”意义相关,替代了其作用所致。
“寶”和“珤”。关于“寶”,《说文解字》:“从宀从王从貝,缶声。”“珤”,是将“寶”义符中的“宀”、“貝”部分省去而形成的。
2、繁化
“佞”和“倿”。关于“佞”,《说文》:“从女。仁声。”“倿”字的右上部变成了“立”,这是改变了声符形体结构的一种演变。
此外,还有为强化意义出现的增加义符的情况。
如:“果”和“菓”。《妙法莲华经讲经文》:“采菓给(汲)水,拾薪设食。”“菓”的草字头强化了果实的植物属性。
“舞”和“儛”。《大般涅盘经》(卷十一):“或歌或儛,或身转动。”
“亻”亦强化了人的活动义。
除了义符的变化,还有增繁声符的情况。
如:“忙”和“恾”。《燕子赋》:“浑家大小,亦(一)总惊忙(恾)。”右边的声符“亡”增繁为“芒”。
我们基于《敦煌俗字典》中“同字异形”的部分情况,探讨了汉字形体演变的一些途径。汉字的形体由图像走向笔画化或记号化经历了一个漫长过程。在历时层面和共时层面相互交织的情况下,看待汉字的不同形体时,不能“一刀切”地只从一个平面来分析这些字形,认为某些字形是后来新造出来的或者是讹误现象等。应该把它们放到整个时空链条里,看到演进过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囿于材料和学识,笔者对此也只作了一个冰山一角的粗略探讨。关于汉字多途演变的内部机制,留待将来再作更为深入透彻的研究。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篇6
摘要:我国具有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从古到今流传下来很多经典名篇,学生如果可以对这些经典文学进行背诵,不仅可以弘扬中国优秀的文化历史,还能增加汉语言的理解和应用。
关键词:语言应用;汉语言文学
一、汉语言使用与意境分析的作用
作为汉语言专业讲师,应该强化学生对汉语言的应用能力和对语言意境分析的能力,这也是丰富学生情感的重要手段。所以,汉语言的使用和意境分析是所有汉语言专业学习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
1、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学素养
语言的生命力在于能够灵活使用,否则,语言就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汉语言的应用也就促成了汉语言的使用意境。语文知识的形成与汉语言素养强化相得益彰。例如,在形容风景的时候人们经常使用“风光旖旎、风景秀丽”,如果用作“风光靓丽,风景艳丽”,不仅读起来拗口,就连基本意思也被扭曲,让美丽的风景变得艳俗无比,让人无语。虽然四个词语单独拎出来都是形容词,但是用法差别很大。所以,汉语言的应用会直接影响语境的塑造,说“风光旖旎、风景秀丽”人们会眼前一亮,甚至可以想象出美好的景色,但是如果用“靓丽、艳丽”形容风景,只会让人们倒胃口,很难找到美的感觉。
2、培养学生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当今社会,人们除了需要语言交流,还需要借助安静、舒适的文学阅读来提高修养。所以,在品读汉语言文学作品的时候,不仅需要对汉语言的使用环境进行了解,还要对语言的使用意境进行深入地了解。如果不了解汉语言的使用方法和意境,就无法安心阅读,也不能完全理解文学作品中极尽深刻而优美的语言。例如,在欣赏海子的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最后四句包含作者所有的寄托:“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简单的语言朴素明朗却又隽永清新,作者对世界充满希望,充满感恩,善良虔诚的祈祷,愿每一个人在尘世间都可以获得幸福,而自己却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仅仅依靠语言根本无法理解全诗的深刻内涵,必须深入体会诗歌描绘的意境,才能在眼前出现一幅美丽的画面,才能全面、深刻地理解诗歌。所以在学习汉语言文学的过程中,文学鉴赏能力会逐渐得到提高,欣赏者的审美观也会更加准确和健康。
二、如何提高汉语言的使用和意境分析能力
1、增加阅读、朗读的训练
朗读是学习语言最好的途径之一,增加文章的阅读量,可以让学生尽快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所以,增加阅读量有助于理解汉语的应用,同时汉语言的意境分析能力会逐渐提高。最终,学生可以准确把握文章的基调,易于挖掘文章深处的含义,提高对汉语言的应用和分析。
2、增加必要的背诵
背诵是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最佳途径,无论中国人学习外国语言还是外国人学习汉语,增加背诵量必然会提高语言的运用水平。我国具有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从古到今流传下来很多经典名篇,学生如果可以对这些经典文学进行背诵,不仅可以弘扬中国优秀的文化历史,还能增加汉语言的理解和应用。最终,通过深刻记忆,学生可以在自己的文章中引经据典,增加文章的亮点,提高文章的层次,使文章更具有灵性。
参考文献
1、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伍建华;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11-1541
2、基于学术BBS的信息交流研究——以北大中文论坛的汉语言文学版为例邱均平;熊尊妍;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08-1531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篇7
解析汉语言文学教学方式创新
摘 要:对于汉语言文学的陈旧的教学方法进行实施改革办法,对于现阶段的素质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保证,要求教师在教授基础知识以及讲解的过程中,还要对于学生自身的人文关怀进行加强,对于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资源进行发展利用,做到学生在对课本知识进行学习的时候,还可以对自身的认知能力进行提高,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成为国家未来发展的栋梁。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教学方式;创新
1 导言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给当前的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工作契机。
整合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的系统知识,创新好教学方法,现代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工作才能彰显其独特魅力,不断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让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趋于领先的水平。
2 我国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现状
2.1学生基础薄弱
汉语言文学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高,尤其是对文言文,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能自行阅读和理解文言文,如对通假字、同音字等,要求学生有较为系统的文学知识。
但我国大学生由于高中进行文理分科,并没有投入大量的精力在语文上,更别说相对晦涩难懂汉语言了,导致我国学生普遍文科基础薄弱。
此外,大部分学生对汉语言的兴趣不大,很多是"被选"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期间也没有通过扩大阅读量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基础。
2.2教学只注重知识理论而缺乏实践
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只对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有要求而对学生的合理利用所学知识的要求很低甚至不作要求。
不能否认汉语言文学的理论性很强,但是在这个世界飞速发展的"21世纪,理论型书呆子的需求量很小,现在社会更多的是需要知识储备丰富、实践操作能力强的双向人才。
教师只要求学生记忆理论知识,会使学生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实际应用表达水平严重不足,现在的社会需要用言语把自己推销出去,这时候的口语表达水平就十分重要了。
简单的说在参加面试时面对面试官都不能巧妙的展示自己的才能特长,怎能赢得面试人员的青睐?口语表达看似简单却是个人素质的全面体现,具备较高的口语能力足以体现一个人的德、学、才、识。
所以,我们现在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不能单纯的要求记忆理论知识更要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及能力。
2.3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师资队伍专业水平不够
随着时代的发展,汉语言文学本来就已经渐渐变得冷门,再加上其教学方式传统落后,导致社会中人们普遍对汉语言文学这门学科的研究大幅度减少,
所以,能够真正胜任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老师一直在减少,而且由于现在社会风气的败坏,导致学校在招聘教汉语言文学老师的门槛一直在降低,所以,有越来越多没有足够资历能力的人进入学校鱼龙混珠。
而且,由于学校对汉语言文学这一学科的不重视,给教汉语言文学的老师安排了很多政务,使得老师对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变成一种兼职,学校的行政工作非常繁重杂乱,
如此繁杂的工作已经导致老师精疲力竭,他们没有更多的精力投身于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中去,导致学校的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一直荒废,无法进步。
3 汉语言文学教学方式需要改革创新
3.1需要加强学生的实践意识
汉语言文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但是也不能一味的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应该注重汉语言文学的实践性。
加强学生的实践性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巧妙的锻炼学生的实践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多增加互动,在互动中可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在参与中实践的能力也能够得到提升。
同时我们的教学要把重心由听放到说、读、写上,在课堂上可以随机安排学生进行口语练习,例如可以设置特殊的场景让学生模拟当事人自由发挥随即表演,安排这样的实践活动可以锻炼提升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在理论学习中适当穿插汉语言文学实践活动,这样可以很巧妙的将理论和实践结合。
也可以给学生布置主题限时演讲、汉字听写大会、诗歌朗诵会等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锻炼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更好的与人交流。
实践证明学生对于参与性、实践性教学的积极性兴趣高涨,教学效果良好。
3.2对汉语言文学的教材进行改革创新
如今的教育都是以开放教育为主且着重培养实用型人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教学的实践性。
首先。
我们应该做的是对汉语言文学的教材内容进行改革创新,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汉语言文学的教材内容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适应新形势下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发展,以必要的理论知识为核心,在教材中融入更多的实践性强的实验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对汉语言文学的研究能力。
3.3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理论和实践之间有效的结合
在对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单单的让汉语言文学整体的教育方法方式仅仅停留在教育的表面。
学校对于汉语言文学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做到推陈出新,一定要打破陈旧传统的汉语言教育方式模式,真正做到提高整个汉语言文学自身教学过程中的社会适用性。
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实践具体的过程中,参与教学的教师一定要摒弃陈旧的教学方式,一味的对学生进行灌输知识,采取单一呆板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充分的结合讲授法和引导法以及采取探究式的学习方法以及采取小组合作的办法等诸多的形式进行教学,实现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教师应从学生学习兴趣出发,赋予汉语言文学教学新的时代语言,开创新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格局,让学生能够从内心深处喜欢汉语言文学学习。
4 结论
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方式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对于这方面人才的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带动学习兴趣,老旧的教学方式必须改革创新。
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摒弃循规蹈矩的教学思想,积极的创新的教学方式,让汉语言文学的文化精髓通过创新教学的模式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赵君玉。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J]。才智,2014,07:292.
[2]张晔。当代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之我见[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07:90.
[3]徐景宏。论汉语言文学教学策略及教学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8:113+115.
[4]次旺罗布。浅析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与创新[J]。课程教育研究,2014,06:95.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篇8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汉语言文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现阶段的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应整合教学内容,变更教学方法,从浅层的感性认识提升到深层的理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针对教学现状,将汉语言文学教学与审美教育进行结合,提升高校教学水平。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审美;教育
汉语言文学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传统学科,其教育理念主要是传承中国优秀文化,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资源的丰富多彩及教学方法的多种多样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知识基础更加扎实,文学素养稳步提升。
然而,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学生的审美教育也是至关重要的,高校应将汉语言文学教学与审美教育结合,从而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审美素养。
一、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加强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文学作品的鉴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还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先去鉴赏文学作品中艺术的表现手法及结构安排,再通过临摹仿写新的文章,有利于学生体验作者写作时的所思所感,形成高水平的审美能力。
艺术是美的结晶,需要我们用审美的眼光去审视、观察、感受它。
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文学作品所营造的意境当中,在美的享受中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与审美品位。
二、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如何加强审美教育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它可以全面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在学习汉语言文学课程时,这一理论同样适用。
作为高校大学生,他们有着对未来美好的希冀,期盼着能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握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在课程开始之前,就要向学生介绍该专业学习内容的重要性及对个人未来的影响,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将文学作品中的审美理念教授给学生,让学生去感受其内在的美感。
学生在树立这样的审美理念之后,就会不自觉地向它靠拢,进而提高审美情趣,巩固审美能力。
这样的教学目标对教师来说是一次挑战,它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全面提高自我文学修养,在解读作品的过程中深入挖掘作品,将文学中的内在美传达给学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从而让学生全面感受到美的存在和美的作用。
(二)提高教师文化素养和专业能力
文学作品借助语言的作用,向读者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传达自己内在的思想感情。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对文学作品中的内在含义进行深刻解剖,如此才能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探讨,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这就需要教师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将自己置身于作者创作时的处境中,体会作者的喜怒哀乐,在感受美的过程中接受洗礼。
教师在教学中发挥的是引导性作用,需要有更高的文化素养,涉猎更多的文学作品,要经常参加各种各样的文学论坛,定时开展研讨会议,全方位、多角度地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除此之外,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要将自己对美的感受、领悟采用恰当的方式传授给学生。
在教学中要把握作品内容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在全面鉴赏的过程中抓住具体作品的个性特点,将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三)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汉语言文学专业虽然在近几年得到了高校的广泛关注,但从其课程设置来看,仍然存在很大的缺陷。
在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课堂中,教师过分关注知识点的记忆和古诗词的背诵,几乎没有加入任何关于审美的内容。
要将审美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学进行有机结合,达到融会贯通的理想目标,就必须把审美教育放在首要位置,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观察美、感受美,而不是一味地机械记忆。
在对教学内容进行安排时,要选取美学价值高的作品,符合学生审美观念的文章,同时要讲究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当然,感性认识和理性理解应该统一进行,让学生在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中感受其中的美育,尽可能地扩大学生的审美视野,提高学生对美的敏感度,进一步实现审美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完美结合。
三、结语
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时刻变化的,要想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大背景下脱颖而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学素养至关重要。
当然,目前高校也在进一步落实审美教育,极力倡导将审美教育和汉语言文学的学习结合在一起,在学习文学作品的同时,理解其深刻的内涵,获得新的审美体验,提高审美素质,进一步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在审美教育步入正轨的过程中,我国国民素质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综合国力也会显著增强。
参考文献:
[1]赵君玉。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J]。才智,2012(7):292.
[2]程民,刘方。汉语言文学专业课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研究与实施[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2):55-59.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篇9
《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正在不断发生变化。传统教育注重应试教育的汉语言文学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大多理论知识比较丰富。如今的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越来越看重,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不再适用。本文针对教育领域当前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素质教育;教学质量
1、汉语言文学教学意义
时代在发展,急需高素质人才的同时竞争日益加剧,所以人才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汉语言文学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传承,汉语言文化的学习关系到我国优秀历史文化的发扬,对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高具有不能轻视的力量。只有我国的下一代学好汉语言文学,我国的优秀历史文化才不至于流失在历史长河里。汉语言文学就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文化对一个国家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所以让当代学生学好汉语言文学对我国未来的发展意义重大。
2、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分析
2.1教师转变教学角色
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限制,多是采用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老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很少把学生主体性当做教学活动的主要标准,对学生的具体需求不明确,所以教学活动对学生教育的针对性不是很强。长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提高,没有自主学习的激情,自然对学生学好汉语言文学有一定弊端。而且学生参与的互动机会比较少,学生在理论课堂中逐渐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失去兴趣,对教师的教学方式不能完全接受,所以教学效果不理想。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汉语言文学有更好的帮助,老师需要先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不再以自己为主导,而且真正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只是起到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以前那种老师就是权威的教学思想应该摒弃。
2.2制定教学目标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少制定教学目标或者是制定的教学目标不明确,只是根据教材上的内容进行刻板的理论讲解,教学内容大多比较散乱,没有逻辑。这样散乱的教学内容没有明确目标,对学生系统学习汉语言文学具有负面影响。想要强化汉语言文学教学效果,老师就要明确教学目标,对自己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都要围绕制定的教学目标展开。汉语言文学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学生来说应该就是一个大问题,如果要解决大问题,就可以将其分解成一个个小问题来解决。学习汉语言文学也是同样的道理,想要学好汉语言文学,老师应该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把复杂的汉语言文学学习分解成小部分,每部分都制定详细的教学目标,老师要通过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的认真分析研究,找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在每个阶段及时调整重新评价教学目标,直到最终培养出具有汉语言文学素养和应用能力的人才。老师在制定目标时不能仅考虑课程要求,也要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不同,教育最终的目的是培养人才,而每个人的差异性决定了人才培养方式不是唯一的,因材施教是一个老师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老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同时要注意观察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对跟不上老师教学脚步的同学及时给予帮助,为他们制定更加简单详细的教学目标。
2.3组织学生有效学习
汉语文学学习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老师的教学目标能否高效实现,学生能否真正理解吸收老师教授的汉语言文学知识。为了激发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热情,老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汉语言文学中的每一句话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都蕴含一个历史典故,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可以多向同学讲述一些相关历史故事,讲解其中典故、诗词的由来。在讲解文章的时候多介绍一些当时的时代背景及写作背景。现如今是信息化时代,老师可以充分利用科技优势,采用影视资料、网络课件、图片配音等方式给同学们创设情境,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同学们对汉语言文学课堂的参与度。老师除了要在课堂上创新教学方法之外,还要引导同学们在课堂之外进行自主学习,主要是培养同学们对汉语言文学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在上课之前进行预习,在网络上查阅课堂上要学习内容的背景知识,先自己大致了解。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可以对所学内容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老师加以及时指导,解决问题。
3、结语
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在教育事业中受到了很大重视,因为汉语言文学关系到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对我国未来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所以受到当前教育者的充分重视是理所当然的。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模式一定要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改革创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素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薛梅。论背诵在高校汉语言文学学习中的重要性[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08)。
[2]曲文军。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10(02)。
[3]周文伟。新历史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5(08)。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篇10
《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正在不断发生变化。传统教育注重应试教育的汉语言文学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大多理论知识比较丰富。如今的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越来越看重,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不再适用。本文针对教育领域当前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素质教育;教学质量
1、汉语言文学教学意义
时代在发展,急需高素质人才的同时竞争日益加剧,所以人才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汉语言文学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传承,汉语言文化的学习关系到我国优秀历史文化的发扬,对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高具有不能轻视的力量。只有我国的下一代学好汉语言文学,我国的优秀历史文化才不至于流失在历史长河里。汉语言文学就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文化对一个国家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所以让当代学生学好汉语言文学对我国未来的发展意义重大。
2、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分析
2.1教师转变教学角色
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限制,多是采用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老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很少把学生主体性当做教学活动的主要标准,对学生的具体需求不明确,所以教学活动对学生教育的针对性不是很强。长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提高,没有自主学习的激情,自然对学生学好汉语言文学有一定弊端。而且学生参与的互动机会比较少,学生在理论课堂中逐渐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失去兴趣,对教师的教学方式不能完全接受,所以教学效果不理想。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汉语言文学有更好的帮助,老师需要先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不再以自己为主导,而且真正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只是起到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以前那种老师就是权威的教学思想应该摒弃。
2.2制定教学目标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少制定教学目标或者是制定的教学目标不明确,只是根据教材上的内容进行刻板的理论讲解,教学内容大多比较散乱,没有逻辑。这样散乱的教学内容没有明确目标,对学生系统学习汉语言文学具有负面影响。想要强化汉语言文学教学效果,老师就要明确教学目标,对自己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都要围绕制定的教学目标展开。汉语言文学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学生来说应该就是一个大问题,如果要解决大问题,就可以将其分解成一个个小问题来解决。学习汉语言文学也是同样的道理,想要学好汉语言文学,老师应该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把复杂的汉语言文学学习分解成小部分,每部分都制定详细的教学目标,老师要通过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的认真分析研究,找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在每个阶段及时调整重新评价教学目标,直到最终培养出具有汉语言文学素养和应用能力的人才。老师在制定目标时不能仅考虑课程要求,也要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不同,教育最终的目的是培养人才,而每个人的差异性决定了人才培养方式不是唯一的,因材施教是一个老师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老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同时要注意观察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对跟不上老师教学脚步的同学及时给予帮助,为他们制定更加简单详细的教学目标。
2.3组织学生有效学习
汉语文学学习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老师的教学目标能否高效实现,学生能否真正理解吸收老师教授的汉语言文学知识。为了激发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热情,老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汉语言文学中的每一句话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都蕴含一个历史典故,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可以多向同学讲述一些相关历史故事,讲解其中典故、诗词的由来。在讲解文章的时候多介绍一些当时的时代背景及写作背景。现如今是信息化时代,老师可以充分利用科技优势,采用影视资料、网络课件、图片配音等方式给同学们创设情境,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同学们对汉语言文学课堂的参与度。老师除了要在课堂上创新教学方法之外,还要引导同学们在课堂之外进行自主学习,主要是培养同学们对汉语言文学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在上课之前进行预习,在网络上查阅课堂上要学习内容的背景知识,先自己大致了解。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可以对所学内容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老师加以及时指导,解决问题。
3、结语
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在教育事业中受到了很大重视,因为汉语言文学关系到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对我国未来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所以受到当前教育者的充分重视是理所当然的。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模式一定要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改革创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素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薛梅。论背诵在高校汉语言文学学习中的重要性[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08)。
[2]曲文军。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10(02)。
[3]周文伟。新历史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5(08)。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篇11
《汉语言文学师范生就业实践能力培养》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外语的应用范围也在逐步扩张,这导致近些年出现了“外语狂潮”,国内甚至对于外语的追捧逐渐超过语文。面对这一情况,国家开展了一系列的措施,以提升人民群众对于汉语言的重视,其中以各省市高考改革方案的逐步推进最为明显。而作为一名汉语言专业的师范生,应该采取怎样的行为,响应国家的政策,将自己打造成一个适应时代新形势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实现人生价值。本文就要对这些问题进行简要概述。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师范生;就业;实践能力
一、引言
“师者所以授业解惑者也”,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汉语言作为五千年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基础,所起到的作用自然也就不言而喻。面对国际上的“汉语热”和国内的“外语狂潮”,当前在读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未来的预备语文教师,在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思想素质的同时,也应当走进社会实际。也就是还要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入手,培养自身的就业实践能力,从而以自己微薄的力量,让学生和身边的人正视重视汉语言文学,发挥汉语言文学的潜在积极作用。
二、当前汉语言文学的社会现状
普遍来说,社会上对于汉语言的认识存在偏差。认为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就是掌握简单的口语和浅近的文字,对于进一步更高深的汉语言知识不甚了解。社会上存在着很大一部分的人对于汉语言的应用不规范,诸如读音不标准、用字用词不当、习惯性使用网络语言等情况很是寻常。[1]同时,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和学生来说,对于汉语言文学的观念也发生了转变,一味重视表面的华丽的知识的传授,功利性过强,以致于掩盖了汉语言文学的内在的魅力。另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西方思想文化的冲击,也令一部分人崇洋媚外的心理得到壮大。[2]以上这些情况使得外国人对于汉语言的研究和热情远远大于国内的人民群众,严重影响了汉语言文学的发展进步。
三、培养就业实践能力以推动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前进
身为中华儿女,身为一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生,所要承担的弘扬、发展汉语言文学的使命也就更重大。同时面对当前就业困难,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大量需求,汉语言文学的专业的师范生可以用培养提高自身的就业实践能力以推动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前行。
第一,立足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是最直接、最全面、最仔细研究五千年以来形成的语言文化的一部分人,除了具有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以及较强的写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外,还要了解语言文学学科的新发展,不断吸收本专业和相关专业新的研究成果,实现汉语言文学的发展。而作为一名师范生,除此之外还担负着教书育人、培育下一代的使命,所以更是要立足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质,提升教学水平技能,转变自身思想观念。同时,相比其他的学习者对于汉语言文学应该有更深的热爱,更真挚的情感,唯有如此才能将自身所学真正根据社会需要和教育发展的需要发挥出来。另外,还需要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生规范汉语言文学的日常使用,对于发音、用字、用词等都要十分严谨细致,以自身的行为带动周边人对于汉语言文学观念态度的转变,逐渐实现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前行。[3]作为一名还没有毕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生来说,还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去进一步提升专业知识、培养起对汉语言更高的热情,为未来自身的发展和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做贡献。
第二,创新汉语言文学学习、教育、工作观念。除了时代的冲击以外,汉语言文学自身的一些特征如果不跟随潮流进行创新发展,就会令汉语言文化的魅力被掩盖,无法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所以作为一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生来说,在学校求学期间对于教师传授的知识要有意识地进行创新性学习,在掌握所学知识的精髓同时,将自己的见解和思想融入其中,将所学的汉语言文学知识真正变为自己的。当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毕业,面临就业时,无论以后是从事教育工作还是其他行业,都要记得自己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出身,要通过自身的行为将汉语言文学的内在魅力展示、弘扬出去,潜移默化之间影响更多的人。而对于希望从事汉语言文学教育工作的在校师范生来说,创新自身教育理念,引导学生从内心真正热爱汉语言文学,体会到汉语言文学对于人的积极作用,从而纠正目前社会中对于汉语言文学的错误认识。而这一切都需要在读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生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转变、创新汉语言文化学习观念做起。
第三,引导自身适应社会、逐步培养就业实践能力。所有的专业知识和思想观念都是走向社会,实现好发挥好汉语言文学育人引导作用的前提基础。对于在读的师范生来说,还要逐步培养起自身的就业实践能力。既要积极入世了解汉语言文学当前的实时环境,了解社会需要的汉语言专业师范生的侧重点,于在校期间将自己培养成一名适应社会的应用型人才。同时,随波逐流也是不可取的,汉语言专业的师范生永远不要忘记自己当初的目的,忘记对汉语言的那份热爱和执着。也就是,要在汉语言专业的师范生再将自己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后以自己的实际行为表现,将汉语言文化中的精髓进一步弘扬发展,令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喜爱汉语言文学。
四、结束语
当前汉语言文学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所发挥的引导、育人作用也是大打折扣。而在读的汉语言文学师范生既是汉语言文化的传承者、创新者,又是未来汉语言文学的传播者和发展者,所承担的历史使命意义重大。面对这一情况,身为一名在读的师范生更是要肩负起国家和人民的重托,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目前这种局面。而以笔者的观点就是,应当首先培养提高自身的就业实践能力,在工作岗位上,进一步以自己的行为推动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前行。
参考文献:
[1]任志萍。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培养[J]。教育评论,2012(03):57-59.
[2]刘思聪,文俊沣,郝丹丹。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技能培养现状与改进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11):28-30.
[3]黄志刚,刘丽娟,高建青。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改革[J]。宜春学院学报,2015(08):117-120.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篇12
汉语言文学是我国文化传承的重要学科,是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
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传承的历史古国,所传承与积淀的文化精髓是我国重要的财富,对促进我国的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对汉语言文学研究的过程中,语言与意境是重要的研究内容,语言是本质,意境是一种思想上的升华,是对汉语言进行深入研究的重要途径。
通过对语言与意境的研究,能更加深入地了解汉语言文化的精髓,更加精确地管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本文对汉语言文学语言意境研究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对提高汉语言文学研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古代读书人在语言应用中,通常会深思熟虑以探求语言的意境,在此基础上组合出来的语言往往会给人一种触类旁通、柳暗花明之妙感。
汉语言文学中语言意境主要源于生活,通过对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事物进行描述,融入作者对生活与时代背景的感悟,从而表现出不同的语言艺术效果,呈现出不同的意境。
一、汉语言文学语言意境研究的意义
汉语言文学研究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而我国的文化经历了历史长河的洗礼与积淀,融合了更多精华。
其中对语言与意境的研究,是更加深入了解汉语言文化的重要手段。
语言是了解汉语言的基础,也是深入学习的重要门户,语言所包含的内容及形式千变万化,在研究语言时对象及内容也更加广泛。
汉语言的意境是一种比较微妙的感觉,这是一种情与景的融合,是一种思想与灵魂的升华。
我国的汉语言文化包罗万象,同样的事物,通过不同的描述方式,以不同的语言组织形式就会阐述出不同的意境。
意境的来源是客观存在的事物,而在对客观事物描述的过程中,就会融入作者的个人情感,将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化成人生感悟,然后通过语言的形态表现出来,通过文学作品抒发自己的情感。
欣赏者在品味其作品时,就会从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怀,从而更加深刻地体会文化作品所要表达的内涵、作者的理想与抱负。
语言与意境的研究是对汉语言文学进行深入了解的重要方式,也是领悟汉语言文学内涵的重要手段。
二、汉语言文学语言意境研究的作用
语言与意境是研究汉语言文学的重要内容,语言与意境的研究不仅能提高汉语言文学的理论素质,同时还能对中国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在灵魂上得到净化。
语言与意境的研究是进入汉语言文学的门户,是提升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下面对语言与意境研究的作用进行阐述。
(一)可以提升文学素养
语言是了解和学习汉语言文学的重要基础,语言是汉语言文学的基础元素,也是后期对意境研究的一个载体。
语言和意境相辅相成,语言的形式比较灵活,但万变不离其宗,所以语言的运用与掌握是研究意境的前提条件。
通过不同形式的语言描述,能展现不同的语言意境,从而会提高汉语言文学的学习能力,在汉语言文学的理论素养方面也会更加丰富,为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与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有助于提高文章鉴赏能力
我国的文学书籍中,文学作品不仅语言优美,且意境幽深,都是通过语言和意境体现出来的。
所以,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要想更加深入,就需要提升在赏析语言与意境方面的能力。
通过文学作品中作者语言艺术的应用进行分析与研究,然后结合作者所在的时代背景,就能品味出作品中所蕴含的意境,能从作者的角度去感悟作品中的内涵。
意境的研究是一种境界上的升华,是对文学作品内在价值进行挖掘的重要途径。
意境是文学作品中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思想,是文学作品真正的价值所在,所以只有通过对意境的体会,才能真正理解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意义。
(三)有助于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
汉语言文学是我国特有的一项学科,是对我国国学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通过语言与意境的研究,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的文化。
我国的历史文化久远,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具有不同的风格,每个时期的文学作品都能展现出当时的。文化背景及政治色彩。
在对语言与意境研究的过程中,能透过作品,折射出当时的时代特色,能通过作者的表述感受到当时的大环境,并从不同层面去更加深入地了解当时的社会现状,更加客观而全面地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
三、汉语言文学语言意境的应用
(一)增加阅读量
汉语言文学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积累大量的文学知识。
我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流传下来的经典名篇众多,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文化本质也不相同,要想更好地驾驭语言意境,还需要增加阅读量,熟练掌握文学作品的内涵及作品创造的时代背景。
在阅读的过程中,还要通过创作的时代背景,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感悟作者想要表达的一种情境,从而能更好地运用语言意境。
(二)掌握语言规律
由于我国的人口较多,地域分布广泛,少数民族及各个地方的方言都独具特色。
在众多语言中,普通话是最通用的,但并不是所有地区都在使用普通话,因为不同地区的人对语言的掌握程度不同。
如南方人很难分清卷舌,会不自觉地将一些读音弄混,而北方人对卷舌的敏感度较低。
所以,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对北方人来说也很不容易。
在学习汉语言文学时,就是为了在实际应用语言的过程中,分析出语言的规律,正确运用语言,进而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逐渐总结出一些语言规律。
(三)意境源于生活,并不断创新
我国的诗文中,一般是通过一些诗句或一些词语来营造意境,不同的作者由于想要表达的感情不同,就会采取不同的方法来营造意境,这往往是因人而异的。
而意境往往源于生活,是诗人通过日常的生活进行观察,运用普通的事物来营造诗歌氛围,通过自己的感悟,体验诗歌的美感,进入作者创造的艺术境界。
而营造意境,不仅能使美感体验更加深刻,还会使诗歌中描绘的实物更加真实,甚至会具有更大的感染力,使诗中所要表达的感情更加真切,使读者犹如身临其境一般。
四、结语
汉语言文学是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象征,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表现。
通过对汉语言文学的研究,能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从而促进我国文化发展的步伐。
语言与意境是汉语言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与意境的研究是深入学习和了解汉语言文学的重要途径。
语言运用方式灵活多变,语言是意境表现的载体,不同的语言描述可以展现不同的意境层次,语言意境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通过对语言意境的研究,能更加深入地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能提升文学素质与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所以对语言意境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推荐访问:汉语言文学 专业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方向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6000字 本科生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推荐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8000字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答辩稿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方向哪方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