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14篇(全文完整)

时间:2023-07-30 17:20: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14篇,供大家参考。

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14篇

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篇1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我们党全面分析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变化做出的重大战略判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依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将对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发展进程发挥重大而深远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如何认识并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处理复杂问题时,必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有机统一,即既要集中力量解决影响问题性质和发展方向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统筹兼顾地解决好对问题解决起影响和制约作用的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这给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要矛盾,确定正确的战略、策略、政策和办法,促进社会矛盾解决,推动社会进步,提供了正确的方向和方法。

一、正确把握和处理社会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继续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党的十九大新修正的《党章》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在原本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需要上百年的时间。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再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但已经不是主要矛盾。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根本任务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且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环节。”这是我们党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等因素的结合上进行综合思考,对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以及解决方略的精准概括。

正确理解和处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需要正确把握历史阶段没有变与同一历史阶段中不同过程、不同时期变化的关系。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论断,只是反映了一定时期社会矛盾运动的和形式发生了变化,但不足以说明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一社会基本矛盾所决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发生了变化。应该认识到,虽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但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从九个方面分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概括地说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之日,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结束之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长期历史过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本身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从而包括不同过程、不同时期。不同过程、不同时期又具有不同的矛盾特殊性,主要矛盾的主次方面会发生相应转化。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正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变化和其中不同过程、不同时期的矛盾特殊性的表现。

如果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为上半场和下半场的话,那么,“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符合上半场的实际,重点解决的是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的问题;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新的表述符合下半场的实际,重点解决的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实现共同富裕的问题。需要强调的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内的变化,而不是超越这个历史阶段的变化。因此,解决转化后的社会主要矛盾的立脚点,仍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和最大实际,必须继续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不动摇;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任务,仍然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继续把发展作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这一时期,阶级斗争作为次要矛盾的从属地位没有变,虽然仍然长期存在并有激化的可能,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把它控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和程度,但更主要的还是要解决凝神聚力谋发展的问题,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切实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二、正确把握和处理社会主要矛盾及其矛盾主要方面的关系,坚持以新的理念指导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社会主要主要矛盾做出的新论断,体现了继承坚持和发展创新的统一,既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没有变,根本任务仍然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运用唯物辩证法深刻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矛盾运动的不同过程,从变化了的实际出发对社会主要矛盾做出新的理论概括。在发展的目的和方面,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替代原来提的“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仅包括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更高要求,而且包括满足人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日益增长的新要求;在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方面,用“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替代原来提的“落后的社会生产”,使发展的重点由物质生产拓展到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发展。这两个方面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矛盾双方各自特殊性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从而实现了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的与时俱进和重大创新,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开创性和指导意义。

正确把握和处理社会主要矛盾,需要找准制约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因素,这是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努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需要正日益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但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不平衡,主要指各区域各领域各方面发展不够平衡,制约了全国水平的提升;发展不充分,主要指一些地区、一些领域、一些方面还存在发展不足的问题,发展的任务仍然很重。这些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相互掣肘,带来许多社会矛盾和问题,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制约我国发展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问题,是现阶段各种社会矛盾交织的主要根源。发展是动态过程,不平衡不充分是永远存在的,但当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后不平衡不充分成为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时,我们就必须下功夫去解决它。

正确把握和处理社会主要矛盾,也需要从新的历史方位、新的时代坐标来思考来谋划。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新部署,都是紧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作出的。把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发展的目标和归宿,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本出发点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更好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好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反应了我国发展的实际状况,揭示了制约我国发展的症结所在,指明了解决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根本着力点。

正确把握和处理社会主要矛盾,更需要更新发展理念。要充分认识到,新时代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任务虽然仍是发展,但发展的和重点、理念和方式、环境和条件、水平和要求都与过去有很大的不同,这就必须更好地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针对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出新的思路、新的战略、新的举措,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这就要求在实际中,必须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着力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如要切实打好扶贫攻坚战,使所有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生活得到改善;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显著改变几亿农民生产生活面貌;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使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富裕起来;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使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洁净水和优美生态环境的渴望逐步得到满足;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显著提高商品和服务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不断提高生活品质;要较快发展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公平、优质的教育、医疗资源需求;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促进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要大力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社会公平正义的需求。

三、正确把握和处理社会次要矛盾及其矛盾主要方面的关系,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阶级斗争”的实质是政权斗争。在当前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流的情况下,虽然阶级斗争不太可能再像以往那样表现为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血与火的激烈战争对抗,但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却并未远离,它正在以其它形式无时无刻不再威胁着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安全。如西方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大搞和平演变和各种颠覆渗透破坏活动;“xx”势力、极端民族势力、“民运”势力居心叵测,妄图分裂国家、分裂民族,推翻党的领导;党内腐败现象屡禁不绝,严重侵蚀党的肌体,威胁党执政的“合法性”;各类黑恶势力、暴恐活动宗教极端活动和违法犯罪行为高发频发,严重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破坏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正常秩序,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唯经济论,而忽视政治上阶级斗争的存在。

“阶级斗争”在当代中国主要表现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与阴谋颠覆、破坏政权的国内外各种敌对势力之间的斗争。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解决当前的阶级斗争问题,除了敢于亮剑、针锋相对的斗争外,最关键还是要打铁还需自身硬。因为在事物的发展变化中内因起决定作用,只要我们党自身能稳如磐石,就自然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因此,笔者认为,“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才是决定阶级斗争最终走向和结果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必须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目标,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工作。

一是要坚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要切实强化“四个意识”培养,使全党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要坚持党章意识教育和培养,用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约束全党、用党章规范全体党员的一言一行,不断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要坚持完善和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既充分发扬民主,又善于集中统一,使全党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要要强化全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坚持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要坚持加强党性修养,旗帜鲜明讲政治,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

二是要坚持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要加强主题教育和宣传培训活动,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广大干部群众全面学、系统学、深入学,切实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要加大理论研究工作力度,充分运用各种各种主流理论平台,加大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的力度,不断推出有深度、有说服力的研究成果,帮助人们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更好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三是要坚持加强党的组织建设。要坚守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把党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的政治定位,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要坚持和规范“三会一课”制度,不断推进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的创新,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和边缘化的问题;要探索扩大党内民主,推进党务公开,畅通党员在党内参与事务、监督干部、反映意见的渠道;要坚持党员标准,注重从产业新兴群体和新型组织中发展党员,扩大党的覆盖面;要增强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稳妥有序开展不合格党员组织处置工作。

四是要坚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落实好干部标准,突出政治标准选好干部,增强干部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注重发现储备和选拔使用优秀年轻干部,统筹做好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建立千山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把更多人才凝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中来。

五是要坚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以上率下继续整治“四风”问题,彻底清除党内存在的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坚持运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武器,健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要加强纪律教育,强化纪律执行和问责,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自觉保持好痛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六是要坚持加强反腐败斗争。党反腐败的决心和成效,事关党能否跳出历史周期律,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要继续强化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反腐败机制建设,巩固反腐败压倒性态势,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决防止党内形成利益集团;要着力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健全完善巡察制度,建设覆盖纪检监察系统的检举举报平台,加大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力度;要坚决深入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健全打击缉拿机制,采取扎实有力的措施,净化党的机体。

七是要坚持加强监督体系建设。要坚持整合党内监督、国家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手段,增强监督合力;要坚持综合发挥组织监督、民主监督、统计监督机制作用,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要坚持要坚持深化政治巡视体制、监察体制、审计体制、统计体制改革,健全完善监督网络,强化对权利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八是要坚持增强执政本领。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全体党员要着眼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需要,不断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行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自觉克服本领恐慌、本领不足的危机,切实担负起党交给的历史重任。

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篇2

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思想,也是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新时代背景下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就要针对现阶段的主要矛盾,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工作理念,在推动自身协调均衡充分发展的同时,真正发挥高校在引领社会思潮、社会文化等领域的积极重要作用。

一是要使用创新的工作方法,善于从全局和长远的高度思考问题,着手从宣传思想理念、手段、基层等方面抓创新。在全局、长远、大趋势方面,一是要把握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的大趋势。这就需要我们改变过去封闭状态下做宣传思想、意识形态工作的惯性思维,把各种思想文化碰撞视为一种新态势,做好在意识形态领域打持久战的准备;二是要是把握网络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大趋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时代全媒体、融媒体、大数据等工具,不断增强网络宣传思想工作能力。在工作理念、手段、基层创新方面,要宣传理念创新,摆脱空洞说教、话语体系落后、模式方法套路化等不足,改进形势宣传、典型宣传、主题宣传等形式,讲好广东校园故事,传递中国校园好声音,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广大师生爱听爱看、产生共鸣;要宣传手段创新,要转变路径依赖,善于应用全媒体渠道,提高运用新兴媒体的能力,要快速适应新变化,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成为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要宣传工作基层创新,就是要防止用说教的方式做宣传,用高傲的姿态搞宣讲,用硬性的手段化传递思想,要接地气,发挥基层、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能动性,相信人民群众在传递校园声音中的正向力量,提高宣传思想工作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

二是要推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协调发展,构建“大宣传格局”。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工作体系包括宣传思想阵地的建设、管理、推广,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等等领域,绝不是传统印象中的“宣传工作等于新闻宣传”这种狭义理解。在思想引领方面,要持续深入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实现全省教育系统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高校和干部师生“两个全覆盖”;要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进网络、进学生社区“五进”,使师生们对新思想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要发挥高校“科学研究”职能,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和推广,推出理论成果;要注重发挥实践活动在宣传思想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主题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师生在实践中寻找党的思想理论富有生机活力的明证;要加强热点难点问题舆论引导,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阐释好,把党和国家发展新的实践成果展示好,争取高校师生的认同,引发高校师生的共鸣;要全过程育人,除了坚持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主渠道,还要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在高校教学的全过程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促进学生的“四个自信”。在阵地的管理方面,要坚持党的领导,压实责任,不留死角。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还应承担起服务社会与文化培育的职能,高校的专家要深入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农村等开展理论宣讲,普及科学正确理论;师生要利用假期深入基层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把高校先进的文化传播到基层群众中去。

三是要采用绿色的发展手段,加快促进媒介融合,抢占校园舆论阵地制高点,打造高校宣传思想新格局。当下,传统媒体加速衰落,媒介融合的新传播体系正在加速形成,高校的舆论阵地格局也相应发生根本性变化。在互联网时代,舆论聚焦的热点在网上,舆论引导的热点也在网上,在人人低头阅读的手机上;网络媒体类型也发生了极大拓展,微博、微信公众号、直播、APP等等新媒体不断出现并迅速兴起,校园舆论阵地进一步转移、分化。因此,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加快做大做强官方新媒体,进一步扩大官媒在高校新型舆论阵地的份额和影响力,抢占新型舆论阵地制高点。我省高校官方新媒体建设起步较早,覆盖率高,品类齐全,多所高校官微持续进入全国教育政务微信排行榜单;我省高校还在2016年5月率先发起成立广东高校新媒体联盟,联盟定期发布高校新媒体排行榜,使广东成为唯一拥有省级高校新媒体榜单的省份。在已经取得的成绩面前,我们必须保持紧迫感和使命感,以时不我待的精神进一步推进我省高校官方新媒体健康发展,规范管理校园自媒体,整合全省高校新媒体资源,在引领校园文化、构建新型话语体系等方面发挥“排头兵”作用。

四是要构建开放的工作格局,更加注重国际传播,讲好广东校园故事,传播有中国特色具岭南文化特征的大学文化。做大做强广东高等教育,加快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国际化是重要的驱动力和增长点。在广东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尤其是我们面向国际输出广东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过程中,急需加大对外宣传推广力度。在国际宣传推广方面,要善于通过讲好广东高校故事,宣传我省高校校园文化,对外提升吸引力,对内提升凝聚力,打造广东高等教育品牌形象。讲好广东高校故事与讲好中国故事是一脉相承的,具有相同的理念、思路和方法。在国家层面,就是要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传播和输送中国文化、中国价值观;在广东高校层面,就是要结合广东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打造南方教育高地这个战略目标,讲好广东校园故事,打造有中国特色具岭南文化特征的大学文化,输出优质广东高等教育资源和大学文化,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发出广东大学文化的声音,凸显广东大学文化的价值。这是高校宣传思想领域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工作,也是提升广东高校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是我们占领高校舆论制高点的最佳路径。讲好中国故事,需要统筹谋划,做好顶层设计,选好主题,把握节奏;要学会以平和的心态讲述高校故事,展示开放、平等、自信、包容的文化特质;要富于艺术性地讲述校园故事,不讲套话、官话、空话,不贴政治标签,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要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优势,多层次多渠道广泛快速传播。

五是要使用共享的工作路径,推动“众智育人”平台和内容建设,着力解决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不均衡不充分发展问题。我省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等欠发达地区高校,以及一些薄弱学校、新办、民办高校,教学、宣传思想、文化等资源相应地比较薄弱,无法满足辐射引领所在地区思想文化的重任,甚至连自身的宣传思想工作也存在困难。为此,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着力整合省内外相关领域的优势资源,集中各方力量,集聚各方智慧,以“众智育人”推动我省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所谓“众”指“群众”、“大众”;“智”为“智慧”,“众智育人”意即集聚群众、大众的智慧和力量,开展工作。具体方式是结合高校师生社交习惯转移等现状,借助公共网络平台,实现资讯的快速、广泛传播。众智育人平台是一个省级高校的共享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能够实现校际之间,校内不同工作部门之间,师生以及校友、行业协会、社会组织之间,快速即时交流和资源整合,促进高校宣传思想资讯快速交互式传播,达到全省高校均衡协调发展的目标。

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篇3

近日,为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引向深入,中共中央印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一书。《学习纲要》的发行有助于广大干部群众更好理解这一思想的基本精神、基本内容、基本要求,更加自觉地用以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决定着党的建设的根本和方向。只有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才能不被各种干扰所迷惑,才能让我们党始终保持战略定力、把握正确的前进方向,才能增强党员干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确保全党看齐中央,保持党团结一致,自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在学习教育方面,应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同时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认真组织学习,将《学习纲要》向每个党员发放到位,抓好《学习纲要》的宣传解读和学习培训,领会贯彻《学习纲要》精神和要求,不断增强“两个维护”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核心安排部署上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继承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优秀理论品质,结合着时代问题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情况进行创造和革新,作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重大判断。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我们当代共产党人的民族抱负,是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起就肩负的历史历史使命。全党上下从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篇4

作为一名银行办公室主任,通过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将在新思想的指引下,在切实履行好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落实好全行上下各级人员之间的协调和服务工作。

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篇5

作为一名银行办公室主任,通过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将在新思想的指引下,在切实履行好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落实好全行上下各级人员之间的协调和服务工作。

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篇6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我们党全面分析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变化做出的重大战略判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依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将对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发展进程发挥重大而深远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如何认识并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处理复杂问题时,必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有机统一,即既要集中力量解决影响问题性质和发展方向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统筹兼顾地解决好对问题解决起影响和制约作用的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这给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要矛盾,确定正确的战略、策略、政策和办法,促进社会矛盾解决,推动社会进步,提供了正确的方向和方法。

一、正确把握和处理社会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继续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党的十九大新修正的《党章》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在原本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需要上百年的时间。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再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但已经不是主要矛盾。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根本任务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且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环节。”这是我们党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等因素的结合上进行综合思考,对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以及解决方略的精准概括。

正确理解和处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需要正确把握历史阶段没有变与同一历史阶段中不同过程、不同时期变化的关系。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论断,只是反映了一定时期社会矛盾运动的和形式发生了变化,但不足以说明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一社会基本矛盾所决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发生了变化。应该认识到,虽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但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从九个方面分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概括地说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之日,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结束之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长期历史过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本身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从而包括不同过程、不同时期。不同过程、不同时期又具有不同的矛盾特殊性,主要矛盾的主次方面会发生相应转化。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正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变化和其中不同过程、不同时期的矛盾特殊性的表现。

如果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为上半场和下半场的话,那么,“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符合上半场的实际,重点解决的是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的问题;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新的表述符合下半场的实际,重点解决的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实现共同富裕的问题。需要强调的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内的变化,而不是超越这个历史阶段的变化。因此,解决转化后的社会主要矛盾的立脚点,仍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和最大实际,必须继续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不动摇;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任务,仍然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继续把发展作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这一时期,阶级斗争作为次要矛盾的从属地位没有变,虽然仍然长期存在并有激化的可能,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把它控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和程度,但更主要的还是要解决凝神聚力谋发展的问题,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切实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二、正确把握和处理社会主要矛盾及其矛盾主要方面的关系,坚持以新的理念指导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社会主要主要矛盾做出的新论断,体现了继承坚持和发展创新的统一,既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没有变,根本任务仍然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运用唯物辩证法深刻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矛盾运动的不同过程,从变化了的实际出发对社会主要矛盾做出新的理论概括。在发展的目的和方面,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替代原来提的“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仅包括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更高要求,而且包括满足人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日益增长的新要求;在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方面,用“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替代原来提的“落后的社会生产”,使发展的重点由物质生产拓展到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发展。这两个方面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矛盾双方各自特殊性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从而实现了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的与时俱进和重大创新,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开创性和指导意义。

正确把握和处理社会主要矛盾,需要找准制约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因素,这是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努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需要正日益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但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不平衡,主要指各区域各领域各方面发展不够平衡,制约了全国水平的提升;发展不充分,主要指一些地区、一些领域、一些方面还存在发展不足的问题,发展的任务仍然很重。这些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相互掣肘,带来许多社会矛盾和问题,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制约我国发展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问题,是现阶段各种社会矛盾交织的主要根源。发展是动态过程,不平衡不充分是永远存在的,但当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后不平衡不充分成为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时,我们就必须下功夫去解决它。

正确把握和处理社会主要矛盾,也需要从新的历史方位、新的时代坐标来思考来谋划。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新部署,都是紧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作出的。把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发展的目标和归宿,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本出发点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更好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好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反应了我国发展的实际状况,揭示了制约我国发展的症结所在,指明了解决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根本着力点。

正确把握和处理社会主要矛盾,更需要更新发展理念。要充分认识到,新时代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任务虽然仍是发展,但发展的和重点、理念和方式、环境和条件、水平和要求都与过去有很大的不同,这就必须更好地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针对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出新的思路、新的战略、新的举措,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这就要求在实际中,必须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着力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如要切实打好扶贫攻坚战,使所有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生活得到改善;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显著改变几亿农民生产生活面貌;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使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富裕起来;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使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洁净水和优美生态环境的渴望逐步得到满足;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显著提高商品和服务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不断提高生活品质;要较快发展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公平、优质的教育、医疗资源需求;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促进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要大力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社会公平正义的需求。

三、正确把握和处理社会次要矛盾及其矛盾主要方面的关系,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阶级斗争”的实质是政权斗争。在当前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流的情况下,虽然阶级斗争不太可能再像以往那样表现为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血与火的激烈战争对抗,但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却并未远离,它正在以其它形式无时无刻不再威胁着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安全。如西方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大搞和平演变和各种颠覆渗透破坏活动;“xx”势力、极端民族势力、“民运”势力居心叵测,妄图分裂国家、分裂民族,推翻党的领导;党内腐败现象屡禁不绝,严重侵蚀党的肌体,威胁党执政的“合法性”;各类黑恶势力、暴恐活动宗教极端活动和违法犯罪行为高发频发,严重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破坏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正常秩序,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唯经济论,而忽视政治上阶级斗争的存在。

“阶级斗争”在当代中国主要表现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与阴谋颠覆、破坏政权的国内外各种敌对势力之间的斗争。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解决当前的阶级斗争问题,除了敢于亮剑、针锋相对的斗争外,最关键还是要打铁还需自身硬。因为在事物的发展变化中内因起决定作用,只要我们党自身能稳如磐石,就自然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因此,笔者认为,“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才是决定阶级斗争最终走向和结果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必须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目标,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工作。

一是要坚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要切实强化“四个意识”培养,使全党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要坚持党章意识教育和培养,用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约束全党、用党章规范全体党员的一言一行,不断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要坚持完善和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既充分发扬民主,又善于集中统一,使全党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要要强化全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坚持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要坚持加强党性修养,旗帜鲜明讲政治,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

二是要坚持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要加强主题教育和宣传培训活动,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广大干部群众全面学、系统学、深入学,切实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要加大理论研究工作力度,充分运用各种各种主流理论平台,加大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的力度,不断推出有深度、有说服力的研究成果,帮助人们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更好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三是要坚持加强党的组织建设。要坚守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把党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的政治定位,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要坚持和规范“三会一课”制度,不断推进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的创新,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和边缘化的问题;要探索扩大党内民主,推进党务公开,畅通党员在党内参与事务、监督干部、反映意见的渠道;要坚持党员标准,注重从产业新兴群体和新型组织中发展党员,扩大党的覆盖面;要增强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稳妥有序开展不合格党员组织处置工作。

四是要坚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落实好干部标准,突出政治标准选好干部,增强干部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注重发现储备和选拔使用优秀年轻干部,统筹做好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建立千山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把更多人才凝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中来。

五是要坚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以上率下继续整治“四风”问题,彻底清除党内存在的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坚持运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武器,健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要加强纪律教育,强化纪律执行和问责,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自觉保持好痛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六是要坚持加强反腐败斗争。党反腐败的决心和成效,事关党能否跳出历史周期律,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要继续强化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反腐败机制建设,巩固反腐败压倒性态势,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决防止党内形成利益集团;要着力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健全完善巡察制度,建设覆盖纪检监察系统的检举举报平台,加大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力度;要坚决深入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健全打击缉拿机制,采取扎实有力的措施,净化党的机体。

七是要坚持加强监督体系建设。要坚持整合党内监督、国家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手段,增强监督合力;要坚持综合发挥组织监督、民主监督、统计监督机制作用,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要坚持要坚持深化政治巡视体制、监察体制、审计体制、统计体制改革,健全完善监督网络,强化对权利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八是要坚持增强执政本领。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全体党员要着眼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需要,不断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行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自觉克服本领恐慌、本领不足的危机,切实担负起党交给的历史重任。

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篇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发展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必须切实加强思想理论武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心得体会作为一个工商联人,我格外关注十九大工作报告中“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部分,因为这里提到与我们工商联的商协会工作息息相关。包括商协会组织在内社会组织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解决我国新时代主要矛盾的有生力量。十九大报告先后5次提到社会组织,十八大报告为3次。时隔五年,两次提及,本质区别在哪里?

在我看来“五年前着眼顶层设计、原则要求和基础工作,五年后则体现在作用发挥、深入推动、多方发力。与五年前相比,这次党中央对包括商协会在内的社会组织的要求高、落点实,期待重。

在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并提出要建立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在这里提出“共建共享”。党的十九大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共治”,更加充分地体现了治理的核心思想。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体制转型,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所有制形式,除了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民营经济、个体经济、外资经济、股份制经济等快速发展,这就意味着中国的经济资源、技术资源、人才资源等不是都集中在党委政府手上,其他的经济主体也掌握着大量的资源。对社会成员的服务和管理,也不能完全由政府大包大揽,而是社会多个主体共同参与服务和治理。而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我国有80%的劳动力在非公经济组织就业。这就意味着中国的政府已经不是计划体制下的全能政府,而是一个有限型政府,需要以开放的心态,平等地对待各类社会主体,整合社会各种资源、动员社会多个主体来共同参与对群众的服务和对国家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形成社会治理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局面,努力实现社会共建共治,才能共享和谐稳定的社会发展环境。

商协会在新时代要有新作为,从以下几个方面聚焦发力:一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领会十九大报告精神,真作为。发挥商协会在协商民主、社会治理、环境治理中的独到优势和积极作用;严格落实主体责任,社会组织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抓好商会党建工作。二是通过商协会组织平台,将更多的非公经济企业家代表人士,吸收到统一战线队伍中来,积极开展以守法诚信为重点的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广大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爱国敬业守法诚信奉献,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坚定“四个自信”。三是要引导区域性商会特别是行业性商协会组织在所属行业细分领域中发挥专业作用。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具有专业、信息、人才、机制等市场资源配置方面的优势,让他们做企业想要做,但靠单个企业做不到的事;让他们做市场需要做,却又无人牵头去做的事;让他们做政府想要做,却无精力去做的事。四是进一步指导引导商协会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会员的能力和水平。要发挥好商会的职能作用,加强沟通协调,拓宽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增进与政府部门的联系,当好桥梁纽带,加强信息交流;增进与有关兄弟商协会的沟通,增添助力,形成合力。

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篇8

近日,为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引向深入,中共中央印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一书。《学习纲要》的发行有助于广大干部群众更好理解这一思想的基本精神、基本内容、基本要求,更加自觉地用以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决定着党的建设的根本和方向。只有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才能不被各种干扰所迷惑,才能让我们党始终保持战略定力、把握正确的前进方向,才能增强党员干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确保全党看齐中央,保持党团结一致,自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在学习教育方面,应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同时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认真组织学习,将《学习纲要》向每个党员发放到位,抓好《学习纲要》的宣传解读和学习培训,领会贯彻《学习纲要》精神和要求,不断增强“两个维护”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核心安排部署上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继承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优秀理论品质,结合着时代问题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情况进行创造和革新,作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重大判断。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我们当代共产党人的民族抱负,是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起就肩负的历史历史使命。全党上下从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篇9

为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引向深入,根据中央要求,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一书,已由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即日起在全国发行。近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印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的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党组)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近代中国的历史舞台上,众多政派粉墨登场,却总是不得法、不长进。能够及时把握时代脉搏、且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创立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始驾驭时代潮流的历史进程,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时代斗争。中国共产党人一路紧随时代步伐,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中华民族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正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所强调,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

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是党的理论武装工作的优良传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做到深学深悟、常学常新,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内容丰富、结构严整,忠实原文原著、文风生动朴实,全书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一主题,以“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为核心内容和主要依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有助于广大干部群众更好理解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精神、基本内容、基本要求,更加自觉地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是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学习材料,是广大党员群众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辅助读物。

新时代,需要新本领,呼唤新作为。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伟大历史时点,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努力开创下一个70年的辉煌历程的重要节点,广大干部群众当深入研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髓要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努力拼搏奉献,勇于克难奋进,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篇10

十九大虽然已经闭幕,但是总书记话依然萦绕在耳边,在金融工作方面,总书记明确提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这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好金融工作指明了方向。

作为银行体系的一名员工,更应该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当做自己进步的指导思想。继续加强党的理论学习不放松,立足岗位、艰苦奋斗、努力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动支行业绩实现新的飞跃,同时,全力配合总行做好金融扶贫工作,全力帮助当地群众实现脱贫,为2020年全面进入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我更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时刻以业务发展为先,深入研究谋划明年工作和未来几年业务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主要措施;继续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指导思想、以及新修订的党章,不断提高党性修养,同时,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和实际工作的能力,永葆党员政治本色,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带头立足岗位作贡献,带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篇11

十九大虽然已经闭幕,但是总书记话依然萦绕在耳边,在金融工作方面,总书记明确提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这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好金融工作指明了方向。

作为银行体系的一名员工,更应该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当做自己进步的指导思想。继续加强党的理论学习不放松,立足岗位、艰苦奋斗、努力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动支行业绩实现新的飞跃,同时,全力配合总行做好金融扶贫工作,全力帮助当地群众实现脱贫,为2020年全面进入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我更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时刻以业务发展为先,深入研究谋划明年工作和未来几年业务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主要措施;继续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指导思想、以及新修订的党章,不断提高党性修养,同时,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和实际工作的能力,永葆党员政治本色,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带头立足岗位作贡献,带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篇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发展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必须切实加强思想理论武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心得体会作为一个工商联人,我格外关注十九大工作报告中“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部分,因为这里提到与我们工商联的商协会工作息息相关。包括商协会组织在内社会组织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解决我国新时代主要矛盾的有生力量。十九大报告先后5次提到社会组织,十八大报告为3次。时隔五年,两次提及,本质区别在哪里?

在我看来“五年前着眼顶层设计、原则要求和基础工作,五年后则体现在作用发挥、深入推动、多方发力。与五年前相比,这次党中央对包括商协会在内的社会组织的要求高、落点实,期待重。

在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并提出要建立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在这里提出“共建共享”。党的十九大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共治”,更加充分地体现了治理的核心思想。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体制转型,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所有制形式,除了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民营经济、个体经济、外资经济、股份制经济等快速发展,这就意味着中国的经济资源、技术资源、人才资源等不是都集中在党委政府手上,其他的经济主体也掌握着大量的资源。对社会成员的服务和管理,也不能完全由政府大包大揽,而是社会多个主体共同参与服务和治理。而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我国有80%的劳动力在非公经济组织就业。这就意味着中国的政府已经不是计划体制下的全能政府,而是一个有限型政府,需要以开放的心态,平等地对待各类社会主体,整合社会各种资源、动员社会多个主体来共同参与对群众的服务和对国家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形成社会治理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局面,努力实现社会共建共治,才能共享和谐稳定的社会发展环境。

商协会在新时代要有新作为,从以下几个方面聚焦发力:一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领会十九大报告精神,真作为。发挥商协会在协商民主、社会治理、环境治理中的独到优势和积极作用;严格落实主体责任,社会组织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抓好商会党建工作。二是通过商协会组织平台,将更多的非公经济企业家代表人士,吸收到统一战线队伍中来,积极开展以守法诚信为重点的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广大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爱国敬业守法诚信奉献,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坚定“四个自信”。三是要引导区域性商会特别是行业性商协会组织在所属行业细分领域中发挥专业作用。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具有专业、信息、人才、机制等市场资源配置方面的优势,让他们做企业想要做,但靠单个企业做不到的事;让他们做市场需要做,却又无人牵头去做的事;让他们做政府想要做,却无精力去做的事。四是进一步指导引导商协会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会员的能力和水平。要发挥好商会的职能作用,加强沟通协调,拓宽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增进与政府部门的联系,当好桥梁纽带,加强信息交流;增进与有关兄弟商协会的沟通,增添助力,形成合力。

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篇13

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思想,也是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新时代背景下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就要针对现阶段的主要矛盾,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工作理念,在推动自身协调均衡充分发展的同时,真正发挥高校在引领社会思潮、社会文化等领域的积极重要作用。

一是要使用创新的工作方法,善于从全局和长远的高度思考问题,着手从宣传思想理念、手段、基层等方面抓创新。在全局、长远、大趋势方面,一是要把握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的大趋势。这就需要我们改变过去封闭状态下做宣传思想、意识形态工作的惯性思维,把各种思想文化碰撞视为一种新态势,做好在意识形态领域打持久战的准备;二是要是把握网络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大趋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时代全媒体、融媒体、大数据等工具,不断增强网络宣传思想工作能力。在工作理念、手段、基层创新方面,要宣传理念创新,摆脱空洞说教、话语体系落后、模式方法套路化等不足,改进形势宣传、典型宣传、主题宣传等形式,讲好广东校园故事,传递中国校园好声音,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广大师生爱听爱看、产生共鸣;要宣传手段创新,要转变路径依赖,善于应用全媒体渠道,提高运用新兴媒体的能力,要快速适应新变化,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成为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要宣传工作基层创新,就是要防止用说教的方式做宣传,用高傲的姿态搞宣讲,用硬性的手段化传递思想,要接地气,发挥基层、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能动性,相信人民群众在传递校园声音中的正向力量,提高宣传思想工作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

二是要推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协调发展,构建“大宣传格局”。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工作体系包括宣传思想阵地的建设、管理、推广,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等等领域,绝不是传统印象中的“宣传工作等于新闻宣传”这种狭义理解。在思想引领方面,要持续深入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实现全省教育系统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高校和干部师生“两个全覆盖”;要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进网络、进学生社区“五进”,使师生们对新思想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要发挥高校“科学研究”职能,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和推广,推出理论成果;要注重发挥实践活动在宣传思想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主题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师生在实践中寻找党的思想理论富有生机活力的明证;要加强热点难点问题舆论引导,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阐释好,把党和国家发展新的实践成果展示好,争取高校师生的认同,引发高校师生的共鸣;要全过程育人,除了坚持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主渠道,还要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在高校教学的全过程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促进学生的“四个自信”。在阵地的管理方面,要坚持党的领导,压实责任,不留死角。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还应承担起服务社会与文化培育的职能,高校的专家要深入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农村等开展理论宣讲,普及科学正确理论;师生要利用假期深入基层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把高校先进的文化传播到基层群众中去。

三是要采用绿色的发展手段,加快促进媒介融合,抢占校园舆论阵地制高点,打造高校宣传思想新格局。当下,传统媒体加速衰落,媒介融合的新传播体系正在加速形成,高校的舆论阵地格局也相应发生根本性变化。在互联网时代,舆论聚焦的热点在网上,舆论引导的热点也在网上,在人人低头阅读的手机上;网络媒体类型也发生了极大拓展,微博、微信公众号、直播、APP等等新媒体不断出现并迅速兴起,校园舆论阵地进一步转移、分化。因此,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加快做大做强官方新媒体,进一步扩大官媒在高校新型舆论阵地的份额和影响力,抢占新型舆论阵地制高点。我省高校官方新媒体建设起步较早,覆盖率高,品类齐全,多所高校官微持续进入全国教育政务微信排行榜单;我省高校还在2016年5月率先发起成立广东高校新媒体联盟,联盟定期发布高校新媒体排行榜,使广东成为唯一拥有省级高校新媒体榜单的省份。在已经取得的成绩面前,我们必须保持紧迫感和使命感,以时不我待的精神进一步推进我省高校官方新媒体健康发展,规范管理校园自媒体,整合全省高校新媒体资源,在引领校园文化、构建新型话语体系等方面发挥“排头兵”作用。

四是要构建开放的工作格局,更加注重国际传播,讲好广东校园故事,传播有中国特色具岭南文化特征的大学文化。做大做强广东高等教育,加快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国际化是重要的驱动力和增长点。在广东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尤其是我们面向国际输出广东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过程中,急需加大对外宣传推广力度。在国际宣传推广方面,要善于通过讲好广东高校故事,宣传我省高校校园文化,对外提升吸引力,对内提升凝聚力,打造广东高等教育品牌形象。讲好广东高校故事与讲好中国故事是一脉相承的,具有相同的理念、思路和方法。在国家层面,就是要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传播和输送中国文化、中国价值观;在广东高校层面,就是要结合广东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打造南方教育高地这个战略目标,讲好广东校园故事,打造有中国特色具岭南文化特征的大学文化,输出优质广东高等教育资源和大学文化,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发出广东大学文化的声音,凸显广东大学文化的价值。这是高校宣传思想领域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工作,也是提升广东高校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是我们占领高校舆论制高点的最佳路径。讲好中国故事,需要统筹谋划,做好顶层设计,选好主题,把握节奏;要学会以平和的心态讲述高校故事,展示开放、平等、自信、包容的文化特质;要富于艺术性地讲述校园故事,不讲套话、官话、空话,不贴政治标签,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要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优势,多层次多渠道广泛快速传播。

五是要使用共享的工作路径,推动“众智育人”平台和内容建设,着力解决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不均衡不充分发展问题。我省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等欠发达地区高校,以及一些薄弱学校、新办、民办高校,教学、宣传思想、文化等资源相应地比较薄弱,无法满足辐射引领所在地区思想文化的重任,甚至连自身的宣传思想工作也存在困难。为此,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着力整合省内外相关领域的优势资源,集中各方力量,集聚各方智慧,以“众智育人”推动我省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所谓“众”指“群众”、“大众”;“智”为“智慧”,“众智育人”意即集聚群众、大众的智慧和力量,开展工作。具体方式是结合高校师生社交习惯转移等现状,借助公共网络平台,实现资讯的快速、广泛传播。众智育人平台是一个省级高校的共享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能够实现校际之间,校内不同工作部门之间,师生以及校友、行业协会、社会组织之间,快速即时交流和资源整合,促进高校宣传思想资讯快速交互式传播,达到全省高校均衡协调发展的目标。

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篇14

为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引向深入,根据中央要求,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一书,已由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即日起在全国发行。近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印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的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党组)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近代中国的历史舞台上,众多政派粉墨登场,却总是不得法、不长进。能够及时把握时代脉搏、且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创立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始驾驭时代潮流的历史进程,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时代斗争。中国共产党人一路紧随时代步伐,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中华民族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正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所强调,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

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是党的理论武装工作的优良传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做到深学深悟、常学常新,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内容丰富、结构严整,忠实原文原著、文风生动朴实,全书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一主题,以“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为核心内容和主要依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有助于广大干部群众更好理解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精神、基本内容、基本要求,更加自觉地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是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学习材料,是广大党员群众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辅助读物。

新时代,需要新本领,呼唤新作为。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伟大历史时点,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努力开创下一个70年的辉煌历程的重要节点,广大干部群众当深入研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髓要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努力拼搏奉献,勇于克难奋进,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推荐访问:新时代 学习贯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