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6篇

时间:2023-07-27 12:05: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一)连接电路的入门方法连接含有并联电路的回路时,可先只连接并联导体中的一个导体,伏特表也暂不接入电路,即首先连接一个串联回路,然后再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6篇,供大家参考。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6篇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篇1

(一)连接电路的入门方法

连接含有并联电路的回路时,可先只连接并联导体中的一个导体,伏特表也暂不接入电路,即首先连接一个串联回路,然后再把并联的导体和伏特表接入电路,这种入门的方法叫先串后并。这样做,对初学者能起到化难为易的作用。

(二)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滑动变阻器分上下两层,上层钢杆和下层电阻丝各有两个接线柱,为了变阻,使用时应上下各用一个接线柱。可简记为:一上一下,各用一个。

根据这一接法,连接实物时就不必拘泥于电路图中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方向,从而选择短距离,避免交叉的布线方式。

(三)调节天平横梁平衡

物理天平进行称量之前,指针应指在刻度中央。若指针偏在标尺左侧,将横梁左端螺丝向左调,或将横梁右端螺丝向左调,均能使指针回到标尺中央。当指针向右偏时,横梁螺丝(不论左端或右端的螺丝)应向右调,横梁螺丝调节方向可概括为:左偏左调,或者左—左,右偏右调www..com,或者右—右。

托盘天平的指针在横梁上方,故横梁螺丝的调节方向跟物理天平相反。只要熟记物理天平的口诀,联想记忆托盘天平螺丝要反调,就不会混淆了。

(四)防止读错数据的一种方法

物理量具的刻度方向不尽相同。量筒和温度计的上刻度值比下刻度值大,而弹簧和比重计则相反。再如0.6安培表,每小格刻度值是0.02安培。当指针指在没有标值的地方时,粗心的同学常会读错数据。为防止读错,可以记住这样一个口诀:匀中助读。

意思是说,可以先把指针相邻的两个标度值中点的值读出来,再读指针处的数据。

初二物理实验报告

探究课题;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提出问题;平面镜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像?所成的像的位置是在什么地方?

2、猜想与假设;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分别是在平面镜的两侧。

3、制定计划与设计方案;实验原理是光的反射规律。

所需器材;蜡烛(两只),平面镜(能透光的),刻度尺,白纸,火柴。

实验步骤:

一。在桌面上平铺一张16开的白纸,在白纸的中线上用铅笔画上一条直线,把平面镜垂直立在这条直线上。

二。在平面镜的一侧点燃蜡烛,从这一侧可以看到平面镜中所成的点燃蜡烛的像,用不透光的纸遮挡平面镜的背面,发现像仍然存在,说明光线并没有透过平面镜,因而证明平面镜背后所成的像并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是虚像。

三。拿下遮光纸,在平面镜的背后放上一只未点燃的蜡烛,当所放蜡烛大小高度与点燃蜡烛的高度相等时,可以看到背后未点燃蜡烛也好像被点燃了。说明背后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四。用铅笔分别记下点燃蜡烛与未点燃蜡烛的位置,移开平面镜和蜡烛,用刻度尺分别量出白纸上所作的记号,量出点燃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和未点燃蜡烛(即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比较两个距离的大小。发现是相等的。

5、自我评估。该实验过程是合理的,所得结论也是正确无误。做该实验时最好是在暗室进行,现象更加明显。误差方面应该是没有什么误差,关键在于实验者要认真仔细的操作,使用刻度尺时要认真测量。

6、交流与应用。通过该实验我们已经得到的结论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的连线被平面镜垂直且平分。例如,我们站在穿衣镜前时,我们看穿衣镜中自己的像是虚像,像到镜面的距离与人到镜面的距离是相等的,当我们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会看到镜中的像也在向我们走近。我们还可以解释为什么看到水中的物像是倒影。平静的水面其实也是平面镜。等等。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篇2

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分类: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生了弯折

3、光速: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

m/s,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这个速度,水中的速度为3/4C,玻璃中为2/3C

4、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可解释许多光学现象: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皮影戏”、“立竿见影”等

5、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

6、光的反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

7、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三线共面);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法线居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两角相等)理解:

(1)由入射光线决定反射光线,叙述时要“反”字当头

(2)发生反射的条件: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处:入射点;结果:返回原介质中(3)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当入射角为零时,反射角也变为零度

8、两种反射现象

(1)镜面反射:平行光线经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线

(2)漫反射:平行光经界面反射后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个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9、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

10、平面镜对光的作用:(1)成像(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1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2)像和物的大小(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的距离相等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

12、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篇3

本学年的物理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一年来,我担任八年级三个班的物理教学工作,本人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导;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师德水平为重点,以提高教学成绩为中心,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较好地完成了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回顾这一年,忙碌而又充实,付出了,努力了,收获了。现将本学年的教学工作小结如下:

一、学习新课标,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的职责————教书育人。言行要为人师表,业务要求精。因此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当代的素质教育要求。首先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然后认真学习新课改理论,努力提高业务能力。通过学习活动,丰富了自己的知识,为自己更好的教学作好了准备。

二、务实创新,注重“三维目标”的落实

“三维目标”————就是新课程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就是要提高教学质量,而其关键就是上好课,能把知识点落实到位。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1、课前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基本思路、教材结构、重点与难点;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力求在备课的过程中,即备教材,又备学生,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与技能、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等,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一些措施。在此基础上,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自己能精心准备、认真备课,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到教学中有的放矢。

2、课堂上,能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教学中不生搬硬套,不搞灌输式教学、不提倡死记硬背,多让学生参与课堂实验和课外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亲身体验和感悟。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的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3、课后,及时批改学生作业,及时做好后进学生的思想工作及课后辅导工作;在自习课上,积极落实分层施教的原则,狠抓后进生的转化和优生的培养;同时,进行阶段性检测,及时了解学情,以便对症下药,调整教学策略。

4、平时积极参加教研活动,认真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取他人之长,提高教学水平。

三、多给学生鼓励和帮助,培养学习自信心

物理是八年级学生开始接触的一门新课,起初,学生感觉难度较大,学习信心不足有的学生成绩不理想。这种情况我没有急于求成,更没有拔苗助长,而是从发展培养学生的星期出发。适时给学生鼓励,给他们信心,不搞偏难题。从多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用赞赏的目光看学生,相信这点不行那点行,今天不行明天行。对有困难的学生耐心的辅导和帮助,鼓励他们大胆的参与课堂。很多学生由怕物理到喜欢,由差到好。发挥榜样的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言行举止特别重要,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旷课,老师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讲文明,讲卫生,老师事先要做到,平时注意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时时提醒自己为人师表。

新课改要求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注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初中物理教师,要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快乐成长创造更为优良的环境。素质教育主要包括品德素质、智能素质、身体素质和美感素质等,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物理实验对初中生学好物理至关重要,初中物理教学要以实验为基础,物理实验具有形象真实、生动有趣的特点。例如,“惯性”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在实验课中,让学生各自拿出课前做好的小车,装好木块,分组实验。小车前进突然停止,木块向前倾倒,学生多次演示结果一致,证明了原来运动的物体具有保持原运动状态的性质;再拿出准备好的装有水的玻璃杯,上面平放硬纸板,纸板上放一些硬币(元),快速击打纸板,硬币落入杯中,这说明原来静止状态的物质,具有保持静止状态的性质。同学们通过实验提高了兴趣,也增进了对“惯性”这一概念的理解。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对动作的记忆效率比对语言文字的记忆效率高好几倍。在课堂中,为学生展现丰富多彩的物理现象和鲜活的物理情景,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趣味性。在实验中,教师引导学生细心观察,认真操作,积极领悟,这样在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时能做到感性和理性相结合,学生会逐渐喜欢上物理学科,并提高学习效率。

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就要让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和名目繁多的考试中解脱出来,引领他们超越教材,超越课堂面向自然,面向社会生活,增长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实际体验,发展综合实践能力。例如,可以让学生走访城市小区、商店、公园、农村或农场,让学生亲自参与设计,亲身体验和感受社会实践。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需要选择学习的目标和内容,自主设计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样就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探究能力,教师和学生都能开阔视野、解放心态。

在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必须把关爱学生当做天职,爱是教育的基础,师生之间的真情实感是学生学习不断取得进步的动力源。教师真诚关爱一个学生就可能塑造一个优秀人才,而讨厌一个学生,就有可能毁掉他的一生。教师应向春风细雨一样,亲切和蔼,温暖滋润学生们的心田,让这些幼苗无拘无束地健康快乐成长。学生在成长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情况,甚至会犯错误,无论出现什么情况,在教师的行为准则中,关爱学生永远是第一位的。学生在遇到困难或犯错误时,特别需要老师的理解和关爱。在这种关键时刻,教师的言语和行动会直接影响学生对失败或错误的态度。如果教师面色阴沉、冷若冰霜,表现出对学生的不满或失望,学生就会充满失败感,对学习和生活产生畏惧;相反,如果教师满怀热情,充满希望地对学生进行鼓励,就象对待一个刚学走路就跌了一跤的孩子一样,学生就会及时认识到自身不足,从而更加勇敢地继续前进。受到关爱和鼓励的学生会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产生克服困难、改正错误的信心、勇气和力量。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篇4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摄氏温度: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3、温度计

(1)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构造:玻璃壳、毛细管、玻璃泡、刻度及液体

(3)使用:使用温度计以前,要注意观察量程和认清分度值使用温度计做到以下三点:

①温度计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不能够碰到容器的底部和侧壁。②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③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上表面相平,温度计仍与待测物体紧密接触。4、体温计,实验温度计,寒暑表的主要区别

体温计:玻璃泡上方有缩口,量程:35—42℃,分度值:0.1℃;使用方法:①离开人体读数,②用前需甩实验温度计:量程:—20—100℃;分度值:1℃;使用方法:不能离开被测物读数,也不能甩。寒暑表:量程:—30—50℃;分度值:1℃;使用方法:同上。

5、熔化和凝固: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熔化要吸热;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凝固要放热6、熔点和凝固点

(1)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

(2)熔点: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熔点;凝固点:晶体者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

(3)晶体熔化的条件:①温度达到熔点②继续吸收热量。(4)晶体熔化的特点:①温度不变②继续吸收热量。

7、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蒸发和沸腾,这两种方式都要吸热。8、蒸发现象

(1)定义: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3)作用: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9、沸腾现象

(1)定义: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2)液体沸腾的条件:①温度达到沸点②继续吸收热量。(3)液体沸腾的特点:①温度不变②继续吸收热量。

(4)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10、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作用:液化放热(生活中的“白气”、雾、露、水管“冒汗”、液氢、液氧、液化石油气等属于液化现象)

11、升化和凝化现象

(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2)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冰冻的湿衣服变干、碘、冰雕变小、“干冰”的舞台效应属于升华;冬天看到霜、雪、冰晶、冰花、窗花、雾凇等属于凝华)11、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篇5

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这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而言的,所以,对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2、参照物: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1)参照物并不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只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定物体不动(2)参照物可任意选取,但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可能不同

3、相对静止:两个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运动的物体,或它们之间的位置不变,则这两个物体相对静止。

4、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5、速度

(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在匀速直线动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3)速度公式:v=S/t

(4)速度的单位:国际单位:m/s;常用单位:km/h;1m/s=3.6km/h

6、平均速度:做变速运动的物体通过某段路程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叫物体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求平速度必须指明是在哪段路程或时间内的平均速度7、测平均速度:

原理:v=s/t;测理工具:刻度尺、停表(或其它计时器)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篇6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的产生:

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说明:物体在振动时发声,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声速的大小不仅跟介质的种类有关(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且V固>V液>V气),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3)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

(4)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40m/s;

(5)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3、回声:

人耳能辨别原声与回声的时间间隔至少为0.1S或人与障碍物的距离至少为17m.

4、百米赛跑:

终点计时员应该在看见发令枪冒白烟时计时,若再听见枪声计时,则会少记0.294S(约为0.3S)。

5、人类怎样听到声音: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产生的信号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非神经性耳聋——鼓膜或听小骨损坏——可以治愈

6、耳聋

神经性耳聋——听觉神经损坏——不易治愈。

7、骨传导及实例:

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导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科学上把这样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骨传导实例: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就是用牙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顶在钢琴上,听自己演奏的琴声,从而继续进行创作的。

8、双耳效应:

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二、声音的特性

1、频率:

每秒内物体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频率是表示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单位赫兹,符号HZ。

2、超声波和次声波:

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

大象可以用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等都伴有次声波发生,一些机器在工作时也会产生次声波;蝙蝠可以发出超声波。

3、人耳听觉范围:

20HZ———20000HZ

4、音调:

(1)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2)长而粗的弦,发声的音调低;

(3)短而细的弦,发声的音调高;

(4)绷紧的弦,发声的音调高;

(5)一般来说,女士的音调高于男士的音调;小孩的音调高于成人的音调。

“这首歌太高,我唱不上去”、“她是唱女高音的”、“脆如银铃”都是描述音调的。

5、响度:

(1)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距声源越近,响度越大。

“震耳欲聋”、“高声呼叫”、“低声细语”、“声如洪钟”、“引吭高歌”、“请勿高声喧哗”、“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曲高和寡”都是描述响度的。

6、音色: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闻其声,知其人”、“悦耳动听”描述的是音色。

作用:用来辨别发声的物体是什么,辨别物体是否损坏。

三、声的利用

1、声音传递信息的实例:

(1)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

(2)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

(3)医生用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肺的工作状况;

(4)医生用B超为孕妇作常规检查;

(5)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回声能够判断悬崖的距离;

(6)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

(7)利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和鱼群位置。

2、声音传递能量的实例:

(1)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机械;

(2)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出去人体内的结石。

3、超声波的应用:

(1)声呐;(定向性好,传播距离远。)

(2)B超;(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

(3)超声波测速器。(易于获得较为集中的声能。)

推荐访问:知识点 物理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 初中物理重点知识归纳 初二物理知识点归纳 物理八年级知识点 初二物理知识 八年级下册物理复习提纲 8年级物理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