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新高考语文一卷试题及答案1、试卷上不可用铅笔来解答(否则按规定扣除该科分数的50%),最好按高考要求(黑色签字笔等),根据平时感觉选用自己最顺手的笔来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全国新高考语文一卷试题及答案9篇,供大家参考。
全国新高考语文一卷试题及答案篇1
1、试卷上不可用铅笔来解答(否则按规定扣除该科分数的50%),最好按高考要求(黑色签字笔等),根据平时感觉选用自己最顺手的笔来答题。
2、及时填涂答题卡。做完选择题要立即涂卡。免得最后一道题做不出来,苦思冥想而忘记了时间,到考试结束时就来不及了。
3、不要误做“标记”。高考不许在试卷上做标记,否则取消该科考试成绩。要注意钢笔水不要吸得太多、太饱,否则墨水容易滴到试卷上会被误认为是“标记”。
4、草稿纸的使用要得当。一要精当,二要清晰,便于誊抄和检查。
全国新高考语文一卷试题及答案篇2
阮郎归西湖春暮
[南宋]马子严
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番腾妆束闹苏堤,留春春怎知?花褪雨,
絮沾泥。凌波寸不移。三三两两叫船儿,人归春也归。
[注]①番腾:同“翻腾”。②凌波:这里指女子步履。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
生尘。”
8.这首词通过人物动作神态表现了西湖游人的不同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4分)
答:
9.这首词描写了暮春之景,请从点面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4分)
答:
全国新高考语文一卷试题及答案篇3
一、第1、2、3题——论述类文本阅读
此类试题题型非常固定,题点也非常明显,但却是整个语文中失分率最高的题型,更糟糕的是,由于本题是语文试卷的第一大题,很多同学在做科技文阅读时要么花费时间过长,导致答后面试题的时间不够用,心里紧张,严重影响整个答题节奏;要么为了节省时间在没有看明白的情况下就匆匆作答,心理没底,不但准确率低,在答后面的题目时心里一直惦记着,也影响了答题思路。
此题型我称之为“文字游戏”题,只要掌握出题者的命题规律,不但准确率高而且非常节省时间。此题型的干扰项类型不超过25个,根据历年试题经验,出题者设计题目时不会超过这25个类型。如果总结的好、练得多一点,往往不用细读文章就直接能选出正确答案来。篇幅有限,无法一一细说,那么我就举几个例子给大家:
①对题中的绝对化、片面化、程度、范围词保持高度敏感,一旦出现一定要与原文细致比较,出题点往往就是这些词的细微差别上。如全部、一定、都、任何、唯一、多数、部分等。
②对题中出现的逻辑关系保持高度敏感,如因果关系、并列关系、支配关系、递进关系、转折关系等。
③注意区分未然和已然、或然和必然、可能和才能、不仅是和不是、重要条件和首要条件、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等。这里尤其要注意,语文中对“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的理解与数学中的理解正好相反,许多考生是数学上的理解来分析这个问题,结果失分。
二、第4、5、6题——实用类文本阅读
《考试说明》明确指出考查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这四种实用类文体,按照近年的命题规律来看,新闻类和科普文章类出现的可能性最大。这两类文章具有独特性,考生们普遍比较陌生,所以需要系统地学习这两类文章的阅读方法、常考题型与答题技巧。比如,新闻类,分析文章如何体现新闻的真实性题型,组织答案的方法:
①从再现采访过程的角度思考;
②从再现现场情形的角度思考;
③从叙述人称选择的角度思考;
④从细节描写作用的角度思考;
⑤从新闻数据运用的"角度思考。
三、第7、8、9题——文学类文本阅读
从近几年的情况看,考小说的可能性最大。小说类阅读题型设置特别固定,但考生得分差距极大,有一定小说阅读知识方法储备的考生甚至可以达到满分。
比如,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1)对环境自身方面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或地点;
②暗示社会环境,如时代背景、习俗、思想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
③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2)对人物塑造方面
①烘托心情;
②表现身份、地位、性格等;
③暗示人物命运;
(3)对情节结构方面
①暗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
②为后面情节的发展做铺垫或制造悬念;
③作为情节发展的线索;
④与标题相呼应,诠释了标题的内涵;
⑤开头的环境描写,引出下文……的内容(为下文……做铺垫),与结尾相呼应;结尾的环境描写,与上文……内容相呼应,结构完整。
(4)对小说主题方面
①揭示主题;
②深化主旨。
四、第10、11、12、13题——文言文阅读与翻译
第10题文言断句,实际考查的是重要文言实词、有停顿作用的虚词以及5类文言特殊句式、固定句式的理解。
第11题古代文化常识,是需要识记的题型,需要总结和积累文言传记文相关的文化常识。
第12题虽然看似考查文意理解,实则考查对重要句子中的实词和虚词的理解,所以这道题得分的关键是掌握常考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对于高中生来说,文言实词浩如烟海,那么如何复习备考呢?每年高考文言文阅读的体裁和题材都基本相同,以官员人物传记为主,内容一般都会涉及到人物的品行、官职升迁调转、政事法令、褒贬评议,这样复习的范围就特别小了,如征、辟、荐、举、引、简、铨、起、拜、除、授、擢、拔、主、秉、典、知、守、尹、坐、遣、亲、速、厌、矜、谄等表示人物升迁、贬谪、调动、品行的言文实词用法,乃、因、以、三种者字结构、三所字结构等文言虚词的用法。阅读方法上,与前面论述类文本阅读同属“文字游戏”型,按照论述类文本阅读的方法答题就可以了。
第13题文言翻译,这一题型的采分原则是3个关键词(都是文言实词)各1分,句式正确、句意整体通顺2分。因此,除了掌握上面提到的实词、虚词外,还应掌握30个文言句式,先看句式定框架,再进行翻译,这样才能得高分。
五、第14、15题——古代诗歌阅读
古代诗歌阅读是考生得分率最低的题型,考生复习往往无从下手。其实,古代诗歌阅只需掌握炼字类、形象类、语言类、结构类、手法类、情感类这六类题型的答题术语与答题模板,便迎刃而解了。
六、第16题——情景式补写名篇名句
这是高考中唯一一个背了就会的题型,但要注意背诵时要在了解文意的基础上边背边写,因为在补写时一旦出现错别字,便不会给分。
七、第17、18、19、20、21题——语言文字运用
第17题是考查词语、成语的使用,掌握300左右易错词语、成语就够了。这一题型的出题点是日常生活中常见但对其具体含义常常把握不准或多义的词语、成语。比如,不学无术、名噪一时、身无长物、簿公堂、一言九鼎、罚不当罪、惩前毖后、无所不至,再如一些易混成语,比如望尘莫及、鞭长莫及;不知所欲、如坐云雾;一挥而就、一蹴而就;一鳞半甲、一鳞半爪。此外,还要注意一些语法上的搭配,比如求全责备、充耳不闻、街谈巷议、漠不关心等不能加宾语。
第18题衔接题,考查的是语段逻辑与结构。这就要分清语段内部逻辑关系并掌握一定搭配习惯。注意时间关系、空间关系、逻辑关系、关联词搭配,注意叙述主体、情感变化,注意提示性词、支配性词、指代性词、标志性词,注意句式特点、语段结构、标点符号。先局部排序,再整体合排。
第19题语病题,会在常见的类型中出题,只要掌握常见的类型就行了。语病题分为三步,第一步靠语感,读着通顺基本上就是对的;第二步归类型,如果在语感上读着都没什么毛病,就要从语病类型的角度,细查这几个题干是否存在某一类型的语病错误;第三步做排除,语病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从高标准看每句都有毛病,从低标准看,似乎每句都说得通的现象,所以恰当运用排除法,先排除两个干扰项,仔细对照比较剩下两个,把其中语病最明显的挑出来。
第20题是补写题,此题型实质是一个小阅读,贯通文意、理顺关系是关键。按照第18题的思路来做即可。
第21题是按要求仿写、扩写、缩写题,这是每年的创新题型,但也有规律可循。常常是图片说明类、漫画类、按要求仿写句子类、压缩语段类、新闻点评类,其中暗含考查修辞方法。那么这几种常考题型,每类做10道左右练习题,总结一下规律即可解决。比如漫画类的答题思路是首先简洁的并带有一些修辞来描述漫画的主要内容,要有方位、有表情、抓住漫画中的文字来写,接下来要指出漫画中所代表的一类典型人或事,写出寓意。
八、第22题——作文
新课改、新高考后,语文学科变化最大的题型就是作文,可以说是发生了根本性、方向性的改变。以往的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一般是那些语言优美、句式整齐有气势、形散神不散、古色古香的作文最受推崇,而新材料作文则完全不同。
全国新高考语文一卷试题及答案篇4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
韦应物
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
李商隐
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
沧江白石渔樵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1)请简要分析第一首诗中作者情绪的变化过程(3分)
(2)第二首诗中从哪些地方可看出“隐者”的身份?请简要概括(3分)
(3)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5分)
全国新高考语文一卷试题及答案篇5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双调·蟾宫曲自乐
[元]孙周卿
草团标正对山凹。山竹炊粳,山水煎茶。山芋山薯,山葱山韭,山果山花。山溜响冰敲月
牙,扫山云惊散林鸦。山色元佳,山景堪夸,山外晴霞,山下人家。
(选自《太平乐府》)
[注]①草团标:茅屋。②山溜响:山间泉流叮咚作响。溜,小股水流。
(1)本曲每句都有都有“山字”,在内容表达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答:
(2)“扫山云惊散林鸦”与“月出惊山鸟”(王维《鸟鸣涧》)两句中“惊”的起因各是什么?有什么相同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3分)答:
全国新高考语文一卷试题及答案篇6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
韦应物
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
李商隐
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
沧江白石渔樵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1)请简要分析第一首诗中作者情绪的变化过程(3分)
(2)第二首诗中从哪些地方可看出“隐者”的身份?请简要概括(3分)
(3)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5分)
全国新高考语文一卷试题及答案篇7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8分)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阮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注】①商风:秋风。②怆悢(liàng):悲伤。
(1)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3分)
(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5分)
全国新高考语文一卷试题及答案篇8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①—③题。
奉陪郑驸马韦曲
杜甫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2】【1】②①春。
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注释:
【1】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果。
【2】禁:消瘦。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的首句和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两处“无赖”都传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B.三四句意谓韦曲的满眼春色,让自感老去的诗人也觉得应借酒释怀,消受春光。
C.五六句通过“石角钩衣”、“藤梢刺眼”的细致描写,状写韦曲春去夏来的美景。
D.此诗运用了“反言”,如“恼煞人”,实际是爱煞人,正话反说,有相反相成之趣。
②诗家常借“韦曲”寓兴亡之感。下列诗句寓有兴亡之感的两项是(4分)
A.杜甫诗中韦曲花,至今无赖尚家家。(唐·罗隐《寄南城韦逸人》)
B.当年燕子知何址,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宋·张炎《高阳台》)
C.莫夸韦曲花无赖,独擅终南雨后青。(元·虞集《题南野亭》)
D.花气上林春浩渺,酒香韦曲晚氤氲。(明·胡应麟《寄朱可大进士》)
E.韦曲杜陵文物尽,眼中多少可儿坟。(清(此当作明,出题人有误)·王象巽《游曲江》)
③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结合这一注解,谈谈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全国新高考语文一卷试题及答案篇9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①(其二)
苏轼
总角黎家三小童,口吹葱叶送迎翁②。
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
③②
(1)指出“溪边自有舞雩风”一句所用典故的出处。(2分)
(2)请结合作者的思想和本诗内容,分析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6分)
推荐访问:试题 高考语文 答案 全国新高考语文一卷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新高考语文一卷试题及答案详解 全国新高考语文一卷试题及答案 全国新高考一卷语文真题 全国新高考一卷语文试卷 全国新高考卷1语文 新高考全国一卷语文参考答案 新高考全国一卷语文官方答案2021 全国新高考1卷语文答案 全国新高考一卷语文官方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