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抓好调查研究力戒形式主义心得体会3篇(完整)

时间:2023-07-16 15:55: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抓好调查研究力戒形式主义心得体会精选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抓好调查研究力戒形式主义心得体会3篇,供大家参考。

抓好调查研究力戒形式主义心得体会3篇

抓好调查研究力戒形式主义心得体会精选篇1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组织部门作为管党治党的重要职能部门,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任务艰巨、使命光荣,不仅要学习继承好党的这一光荣传统,用好这一法宝,更要带头做好表率。

  宜“深”忌“浅”,在深度上“一竿到底”。组织工作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对上需要吃透政策、领会意图、落实部署,对下需要正确指导、统筹协调、因地施策。如果没有深入的调查研究,对政策落实进度不掌握,对基层情况不熟悉,就会导致思维僵硬固化、干事创业底气不足、工作成效大打折扣的现象。因此,组工调研来不得“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旅游打卡”,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问题找原因,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例如,调研软弱涣散党组织,不仅要看其运行不畅、干事不力的外在表现,找准“病症”;更要分析其“病灶”,摸清产生问题的内在原因,是班子缺少战斗力,还是__矛盾集中,或是存在涉黑涉恶问题……并结合问题根源进行系统性、全面性的思考,进而开出“治病良方”。

  宜“实”忌“虚”,在作风上“一马当先”。求实、务实、扎实,是组织工作的一贯作风,也是组工调研的必然要求。如果精心选定调研路线,精心安排陪同人员,精心准备调研材料,这样的调研本身就是一场“作秀”。它的结果就是想看的看不见,想听的听不到,表面上很热闹,实际上没有实效,无法获得科学决策的真实依据。组工调研要听实话、办实事、出实效,紧扣与新时代背景下组织工作的新定位、新要求、新任务,紧扣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现实性问题,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做到身入心至、躬身践行,直插田间地头、基层组织、农户家中,让组织工作沾泥土、接地气,既听顺耳话、也听逆耳言,才能看到最直接的诉求。在此基础上,做好成果转化,让调查研究形成的科学决策真正源于人民又服务人民。

  宜“活”忌“僵”,在方法上“一应俱全”。组织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涉及党建、干部、人才等方方面面内容,点多、面广、线长。这一特性决定组工调研的范围广、对象多、内容杂。如果调研方法一成不变、墨守成规,便难以从海量原始素材中获取真凭实据、实用价值。要答好组工调研这道题,既要继承和发扬我党在长期实践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也要适应新形势新情况,掌握和运用现代化的调研方式,甚至要创新调查研究的新方法。既要熟练运用问卷调查、蹲点调研、案例分析、专家调查、信息比对等”老把式“,又要学会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化信息手段。在守正创新的同时,因地制宜不断拓宽调查研究渠道、提高调查研究效率,实现调查研究时代性、精准性和科学性的多重提升。

抓好调查研究力戒形式主义心得体会精选篇2

  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更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关键。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做好工作的重要传家宝。广大党员干部开展调查研究要谨防“基层变形计”,及时掌握基层的“第一手信息”,把调查做“准”,把对策提“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实事求是,用高质量调查研究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谨防调查研究变成“基层负担”。《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中指出,调查研究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了解情况。由此可见,基层一线是调查研究的重点对象,一些工作突出、名气较大的基层单位更是调查研究的重中之重,这难免会出现调查研究队伍“撞车”的现象,一系列的接待工作、汇报发言让基层单位“苦不堪言”,甚至占用大量工作时间,这既让调查研究流于形式,又让调查研究这项工作“助推剂”变成工作“阻断墙”。调查研究,是党的优良传统,广大党员干部要避免“嫌贫爱富”式调研,倡导不打招呼、不搞陪同、直奔现场、直听民声的工作方法,同时还要做好行程规划,避免重复调研、多头调研,减少调研资源浪费,真正做到把调查研究的成效变成基层发展的强大动能。

  谨防调查研究变成“基层检查”。调查研究重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绝不是“故意找茬”。当前,有些领导干部到基层调查研究首先就要翻台账、看资料、听汇报,更有甚者把资料是否齐全与工作是否开展划上等号,在还没深入一线的情况下就开始大谈指导意见,大谈“留痕”经验。如果把基层调查当基层检查,只会让基层干部陷入“精心准备”汇报材料、“精心布置”调研场所、“精心挑选”调研对象的误区,而对于真实的问题,会想办法“掩过”“跳过”“略过”。调查研究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广大党员干部无论是听取汇报还是一线走访,都应该放下架子、坦诚相待,重“足迹”而不重“痕迹”,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要有汲取群众智慧的虚心和耐心,杜绝“检查式”调查研究,看基层真实情况,找解决问题真正办法。

  谨防调查研究变成“基层度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调查研究如果只是“带一支队伍、听一篇汇报、拍一些照片”,不深入群众,不走进田间地头,把调研当“度假”,只在意“宾主尽欢”,就难以听到最真实的声音、了解最真实的情况,更不可能总结出合理有效、符合实际的建议对策。调查研究差之毫厘,政策实施就会谬以千里。广大党员干部要摒弃“旅游度假”式心态,杜绝“虚晃一枪”“走马观花”式调研,不“坐而论道”,要用“蹲点调研”“解剖麻雀”的方式开展调查研究,以“一竿子插到底”的精神,深究细查,用好“显微镜”,写满“记录本”,做到身上有泥、心里有底,把一项项群众真正关心的问题带回来,把一条条精准有效的决策送下去。

抓好调查研究力戒形式主义心得体会精选篇3

  近期,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要大兴务实之风,抓好调查研究,在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上下功夫,把工作抓实、基础打实、步子迈实,在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上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以这次主题教育为契机,将调查研究发扬光大。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党员干部要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参悟“静水流深”的自然现象,念好“静”“深”“实”三字诀,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以高质量调查研究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静。水底深不可测,水面波澜不惊,这便是“静水流深”的可贵之处。调查研究就是一项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推动工作的过程,并不需要大张旗鼓的口号和声势震天的宣传,党员干部不能搞“应付式调研”,坐着小车转,隔着车窗看,下车就要“合影留念”,热衷于“出出镜”“露露脸”;不能搞“走秀式调研”,出发一车子,开会一屋子,发言念稿子。这样的调研毫无意义,只是让基层徒增负担。恰恰相反,党员干部在下基层调研时,要坚决杜绝有排场没现场、有声势没深度的形式主义,牢记“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要摘下“官帽”、戴上“草帽”,脱下“官服”、换上“便衣”,不打招呼、不要陪同,悄悄地走进田间地头、静静地摸进街头巷尾,主动沉到基层一线去,调查掌握最真实的情况。脚步要轻,不要增加基层负担,不要影响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深。《逍遥游》有言:“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启示我们唯有深入的调查研究,才能承载起中国式现代化巍巍巨轮行稳致远。“涉浅滩者得鱼虾,入深水者得蛟龙。”党员干部在挑选调研对象时要突出辩证思维,杜绝“嫌贫爱富”“挑肥拣瘦”,既要到成绩显著、做法典型的地方总结经验,又到交通不便、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的地方研究问题;既要看“门面”“窗口”,又要看“后院”“胡同”。要一竿子插到底,深入到“犄角旮旯”里面去,从细微之处发现问题。党员干部要带着问题去调研,脚印要深,通过“把脉问诊”“解剖麻雀”等方式由表及里、由浅及深,把问题挖深,把现象吃透,把案例放大,从小切口入手,找准群众最急、最盼、最愁的问题,有效发现工作堵点、难点、重点和突破点,取得破题开局的效果。

  实。《道德经》有言:“山不让尘乃成其高,海不辞盈方有其阔”,水深则流缓,正是海纳百川成就了“静水流深”之态。《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指出:“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坚守党性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听真话、察实情,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报喜又报忧,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因此,党员干部要有宽广的胸襟,在调查研究中,要既听顺耳话、也听逆耳言,既听工作建议、也听批评意见,像蜜蜂采蜜一样“广采博收”。党员干部在和群众沟通时,不要“打官腔”,要善于使用“土话”“方言”,本着和群众交朋友的原则,用心倾听群众内心深处的想法,设身处地地分析群众当前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循循善诱地让群众讲出真话、实话。“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党员干部应强化担当意识,不要刻意回避矛盾、故意掩盖问题,不能装聋作哑、粉饰太平,要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担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推荐访问:力戒 形式主义 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形式主义问题 调研的形式主义指的是什么 狠抓调查研究 调研工作中的形式主义 调查研究走形式 开展调查研究方面和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方面 践行调查研究之风 开展调查研究和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等其他方面 开展调查研究情况和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情况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