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活动成效,供大家参考。
活动成效
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建立住建局和谐人际关系
胡锦涛在十七大中报告指出, 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这种“以人为本” 的核心思想, 充分彰显出我们党在执政理念上更加丰富的人文精神。
也正是以饱含人文精神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我们才奏响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强音。
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方面就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而思想政治工作能否取得成效, 也要取决于我们能否从关心人、 爱护人的人文关怀角度出发开展工作。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
” 在这里不仅明确了我们要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而且明确了建立这种和谐人际关系是通过倡导和谐文化,通过人文关怀、 心理疏导这种温馨的方式来实现。
一、
注重人文关怀, 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人文关怀, 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 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 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
一句话, 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 就是关心人、 爱护人、 尊重人, 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反映。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注重人文关怀, 应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精神基础 人文关怀的核心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
从社会学意义上说,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其民主与政治权利的实现和保障, 因此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实现人文关怀、 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
精神基础。
充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关键是要从制度上的保证, 落实到实践中就是不断地丰富民主形式、 拓宽民主渠道。
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 要健全民主制度, 丰富民主形式, 拓宽民主渠道, 依法实行民主选举、 民主决策、 民主管理、 民主监督, 保障人民的知情权、 参与权、 表达权、 监督权。
具体说来, 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
要保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 对人民负责、 受人民监督; 保证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 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 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支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 加强人大常委会制度建设; 完善选举制度, 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 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 使国家的立法、 决策、 执行、监督等工作更好地体现人民的意志、 维护人民的利益。
二是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实行基层群众自治, 发展基层直接民主, 保障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 最广泛的途径, 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
要在制度上保障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实行自我管理、 自我服务、 自我教育、 自我监督, 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
2、 更好的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建立健全和谐人际关系的社会机制 公平正义, 是人类追求美好社会的一个永恒主题, 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一种价值取向。
公平正义是协调社会各阶层关系的基本准则, 也
是增强社会凝聚力、 向心力和感召力的重要旗帜。
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人们的心情才能舒畅, 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协调,人们的积极性、 主动性、 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整个社会才会更加和谐稳定, 全体人民才能进一步同心协力地共同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建立和完善公平正义的社会机制, 应当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注重公平, 形成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政策环境。
要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把制定和执行政策的基本着眼点放在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 充分体现和保障不同社会群体的基本权益, 使人民群众普遍分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要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逐步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问题。要通过改革税收制度、 增加公共支出、 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等措施, 支持和扶助欠发达地区和困难群众。
现在迫切的问题是要增加政府财政对社会保障和农村基础教育及医疗的投入。
今后, 要通过建立城乡一体化的面向所有贫困人口的社会救助体系, 消除城乡差距中贫困居民受助权益的不平等; 通过健全社会保险制度并扩大到应当覆盖的全体劳动者, 解除劳动者的养老、 失业、 疾病医疗、 职业伤害等后顾之忧;要统筹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妥善协调好改革发展稳定中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
二是建立有效的利益冲突解决机制, 形成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机制环境。
和谐社会并不是无矛盾的社会, 公平正义也不是没有权利和利益的侵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利益群体、 社会组织和个人之间产生利益矛盾与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关键要有表达利益诉求的顺畅渠道和及时解决利益冲突的有效机制, 特别是对弱势群体予以更多的话语权。
然而利益表达和利益均衡机制的建立过程通常相当艰难, 必须要在利益表达和社会稳定之间取得平衡。
其底线是社会的稳定, 上限
是利益的表达, 两者之间的阈值就是形成利益表达制度的空间。
3、 完善政府公共服务水平, 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做为人文关怀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 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
这种尊重与肯定在社会实践中更多的表现为公民所得到和享受的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完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应从观念更新入手。
总有一部分人认为,只有在经济建设的基础上才能搞社会发展。
因而, 在公共资源分配上,相对于社会发展项目总是倾向于优先投资经济建设项目。
只看到经济建设投入有回报, 可以增加财政收入, 而社会事业的投入只增加财政支出, 因此, 要进一步强化政府在公共服务方面的责任观念, 必须认识到, 满足公共需求, 提供公众服务, 是现代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责,是衡量一个政府管理水平和能力的极为重要的指标。
政府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 从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方便人民群众的生活、 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着眼, 完善和健全政府决策机制, 努力提高行政决策的科学化、 民主化水平, 保证决策的正确和有效。
要创新政府管理方式, 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更好地为基层、 企业和社会公众服务。
要推行政府公共服务绩效管理与绩效审计制度, 将公共服务指标作为政府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 运用社会保障覆盖率、 就业率、 公共教育支出、 公共医疗卫生支出等指标来考核政府绩效。
不断完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有利于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稳定的社会基础。
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协调社会利益关系, 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
而公共服务具有调节收入分配、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促进社会和谐的功能, 具有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提高整个社会满意度的作用, 因而完善的公共服务是我们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社会保障, 也是我国政府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的重要途径。
二、 注重心理疏导, 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当前, 我国的社会转型进入了一个重要的阶段, 主要表现在, 经济增长速度加快, 社会分化程度加大, 利益格局差距加深。
急剧的社会变迁引发的心理问题逐渐增多。
据一项调查表明, 在我国, 精神疾病发生的数量已超过了心血管疾病, 跃居疾病发生率的首位。
每年约有150万人因家人或亲友自杀而导致长期、 严重的心理创伤, 从而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负担。
世界卫生组织曾针对心理疾病给人类造成的严重危害, 断言:
“没有任何一种灾难比心理障碍带来的痛苦更深重。
” 2000年, 世界卫生大会在中国召开, 预测在21世纪影响中国最严重的疾病是心理疾病, 指出这是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最大问题。
医学心理学研究表明, 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化解, 长年累月, 在心理上会造成心理障碍、 心理失控甚至心理危机, 在精神上会造成精神萎靡、 精神恍惚甚至精神失常, 引发多种心身疾患。
所以全社会都应当注重心理疏导, 促进人的心理和谐, 塑造自尊自信、 理性平和、 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所谓心理疏导, 从社会学角度广义的解释, 就是通过解释、 说明、同情、 支持和相互之间的理解, 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方式, 来影响对方的心理状态, 改善或改变心理问题人群的认知、 信念、 情感、态度和行为等, 达到降低、 解除不良心理状态的目的。
因此心理疏导也是关心人、 爱护人、 尊重人的重要体现, 是人文关怀的一个重要方面。
心理疏导更多的是侧重于技术层面上人文关怀, 是通过人格魅力、专业知识和真诚关爱综合而成的具体行为来实现具体目标的, 对于我们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有着直接和现实的意义。
1、 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树立对待心理健康问题的正确态度 历史上, 由于我们人文理念的淡薄, 相应地人们既缺乏心理健康知识, 又没有对待心理问题的正确的态度。
其实就像感冒发烧是躯体的常见病一样, 心理生病也是做为“社会人” 的一种正常现象。
现实
中很多人认为“心理问题是患者个体思想有问题、 意识不正确、 要靠个人自己解决、 别人没法帮他” 等等, 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和无知较为普遍。
因此首先应当在全社会大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让人们对心理健康有所认识和了解, 能够更好的理解自己和他人, 并给他人以宽容、 关爱和应有的帮助。
各级各部门在思想认识上, 要牢固树立“和谐心理” 的理念, 强化公益意识, 将心理卫生工作纳入到公共卫生事业发展规划, 通过新闻媒体、 心理卫生健康宣传网络, 在全社会提倡“健康心理、 健康人生” 与“和谐心理、 和谐社会” 理念。
加强心理健康宣传, 消除人们陈旧的对心理问题的片面观念, 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2、
培训专业人员 , 整合社会资源, 服务民生社会 我们现有的心理卫生资源和心理卫生服务能力相当短缺, 缺乏专业人员、 缺乏专业帮助机构, 这些方面亟需加强, 具体要从人员编制、人员结构、 人员分布、 人员待遇等诸多方面加强建设。
高等院校、 职业院校要加大心理咨询专业人才的招生、 培养和教育, 劳动部门应该将心理咨询师培训纳入劳动就业培训内容。
目 前从事心理卫生工作的专业人员主要是精神病专科的医务工作者,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师与辅导员, 和近年来通过国家统一考试的具有资质的心理咨询师以及诸如妇联、 电台开设的心理服务热线电话。
这些人员在推动人们的心理健康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他们各自隶属于不同的部门, 需要通过政府的牵头协调整合, 将这些专业人才从象牙塔、 办公室中解放出来, 组合成专家或志愿者队伍, 按社会所求, 尽职责所能, 为社会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 达到资源共享。
3、 下大气力, 推进专业机构建设
促进人的心理健康, 除了自我心理调整外, 还需要来自外界(社会)
的心理救助。
所谓社会的心理救助, 就是心理咨询师依托理论和技术, 采取科学心理矫治法, 对当事人的情绪障碍进行矫治, 帮助实现人格的健康成长, 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
社会的心理救助可以减少社会矛盾的积聚, 防止某些个体因遇到自身难以排解的因素而采取极端行为, 有利于建立和谐的社会运行秩序。
首先政府要增加必要的财力投入。
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都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从事心理救助工作, 专门调解社会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社会和个体意愿的冲突。
我国各级政府近年来对国民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越来越关注, 但是还没有把心理健康放到一个应有的位置上加以重视, 不仅教育体系中涉及心理健康的内容还不充足, 社会更是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应付各种突发事件的心理调适机制。
作为政府应该增加财政投入, 建立健全心理调适机制, 完善社会心理救济体系。
第二要创新体制与机制。
社区是社会的缩影, 社会转型时期, 各种变化在冲击着传统的社会生活模式的同时, 也给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
社区内的失业人员、 生活困难人员、 单亲离异人员、 空巢老人、 问题青少年等普遍存在心理问题, 成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因此, 需大力开展社区心理卫生服务, 可建立由政府支持的面向基层、 面向社区的心理服务网络, 包括媒体、 政府服务网络平台, 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使一般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让普通的市民在家里就可以享受“心理健康服务” 。
从而改善邻里关系, 促进家庭稳定, 增进社区和谐, 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第三要坚持多渠道发展方针。
通过政府政策支持, 鼓励个体和集团兴办心理咨询机构和网络。
通过多方位的心理辅导、 咨询活动来调节社会成员的心理情绪, 维持心理平衡, 培养社会成员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 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4、 在重点部门、 行业配备心理疏导专家 目前较多的社会矛盾和纠纷比较集中地反映在政法系统、 信访等部门, 这些部门也自然成为群众利益诉求的重要渠道。
现实中, 利益的诉求过程也往往伴随着大量的情绪、 情感的反映, 有时这种反映是相当激烈的, 进而导致不良后果。
如果我们在接访过程中能够同时进行心理疏导, 安抚来访者的心理, 化解来访者的波动情绪, 来访者会更加理性地看待问题、 也会以平稳的心态等待问题的处理, 信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