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20225篇

时间:2023-05-04 15:00:07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总体素质,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我校立足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树立学生劳动意识,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

  一、明确劳动教育的主要目标

  学校、家庭、社区联动,突出抓好校园日常劳动训练、生活实践劳动教育、志愿服务劳动公益行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初步学会劳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学生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为他们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

  二、坚持劳动教育的基本原则

  1.

  实践性原则。实践性是劳动教育的基本特点。学生亲身参加劳动操作实践是劳动教育的主要形式和基本方法。实践是劳动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创新素质只有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发展。学校要结合实际,创设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千方百计为学生创设劳动操作的条件,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劳动的知识和技能。切实做好指导和管理工作,提高劳动教育的教学效果。

  2.

  基础性原则。劳动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最基础的教育,通过劳动教育,应该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劳动技术能力,以适应未来的职业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在劳动教育中,通过某些劳动技术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相关的劳动知识,提高他们运用工具进行加工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为将来的发展、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开放性原则。劳动教育应不拘泥于校内,应做到校内校外相结合,逐步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相互协调、互为补充的劳技教育体系,能够为劳动技术有特殊兴趣和爱好的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发挥自己天赋、才能和创造力的新思路。

  三、实施步骤和策略。

  1.

  课程引导,强化劳动意识教育。

  充分发挥晨会课、少先队活动课、劳技课等课程的正面引导作用,多渠道对学生进行劳动意识强化教育。定期开展以热爱劳动为主题的班队会或少先队活动课,让学生展开讨论,深入理解什么叫“劳动”?怎样做才算是热爱劳动。

  2.

  榜样引领,激发主动劳动热情。

  对于小学生来说,身边的榜样是最好的引领。因此作为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应以身立教,以德育德,以行导行,用爱和诚感染学生,用言和行引导学生,用自身的劳动行为来为人师表;同时我们要充分挖掘我们身边有关热爱劳动的典型事例、典型人物,对他们大张旗鼓地宣传和表扬,在学生中营造一个学先进、比先进的氛围,从而在榜样的引领下,充分激发他们主动劳动的热情。

  3.

  内外联动,创设劳动实践环境

  正常开展校内劳动。组织学生做好每日的卫生包干区保洁工作和每周一次的全校大扫除。大力开展与劳动有关的社团活动,进行手工制作、班务整理、书包整理、队角装饰等实践活动。广泛组织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班队会、手工劳技展演,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

  积极组织校外劳动。将校外劳动教育纳入学校的教育工作计划,充分利用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综合实践基地等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劳动实践。安排一定时间到生态农业园进行农业生产的劳动实践。

  大力鼓励家务劳动。大力倡导学生在家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弘扬优良家风,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

  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是中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学校要正确认识劳动技术教育的育人价值与功能。相关文件中指出:“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

  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浸入,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文件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劳动技术教育具有培养劳动技术技能、技术素养的主要功能,同时还具有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益美和以劳创新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功能。为了贯彻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加强劳动技术教育,开展课程建设的要求以及近年来我校开发劳动与技术校本课程的经验,制定《XX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实施方案》。

  二、总体目标

  劳动技术是一门涉及面广,融知识性、技术性、实践性及教育性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在培育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规定在四、五、六三个年级开设“劳动技术课”,“劳动技术课”作为中高段学生必修的课程。在劳动技术教育中既要利用传统技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又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高新科技知识,具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更好地完成劳动技术教育的教学任务。

  (一)知识目标

  劳动技术知识是指生活劳动、简单的工农业生产劳动和自我服务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以及现代生产的基本原理和管理知识。具体知识目标如下:

  1?了解一些简单工具的使用方法,初步掌握自我服务劳动和一般家务劳动的基本方法。

  2?了解木工、金工等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

  3.

  了解植物栽培、动物饲养等简单知识。

  4.

  了解工艺品制作、编织技术、裁剪与缝制的知识。

  5.

  了解一些现代化文明生产的基础知识,了解最新科技信息。

  (二)能力目标

  劳动技术能力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掌握的科学技术原理,在劳动实践中初步形成的基本技能。

  1.

  学会自我服务性劳动,能制作简单的手工作品和工艺品。

  2.

  初步掌握编织、缝制技术,能制作简单的制品。

  3.

  掌握初步的植物栽培技术,掌握小动物的饲养方法。

  4.

  学会木工、金工、电工、农具等常用工具的使用;能进行简单的识图和制图。

  5.

  在劳动技术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尝试有创新的小制作、小发明。

  (三)德育目标

  劳动技术教育具有特殊的育人功能,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1.

  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树立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正

  确思想。

  2.

  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态度。使学生认识劳动是日常生活、发展生产、建设祖国、推动社会进步的基本手段,是每一位公民的神圣权利和光荣义务。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通过劳动实践,对学生进行遵守劳动纪律、爱护劳动工具和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助人为乐的精神品质。

  4.

  培养良好的非智力素质。在劳动实践中使学生自觉磨炼意志,陶冶情操,体验挫折与成功;增强积极进取、探索创新意识;初步具有质量意识、效率意识、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三、主要原则

  1.

  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是劳动技术课的基本特点。学生亲身参加劳动操作实践是劳动技术课的主要形式和基本方法。实践是劳动技术课必不可少的环节。创新素质只有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发展。学校要结合实际,创设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千方百计为学生创设劳动操作的条件,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

  的知识和技能。学校、教师要切实做好指导和管理工作,提高劳动技术课的教学效果。

  2.

  技术性原则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基础教育中加强技术教育,已

  成为世界性潮流。在劳动技术课上,无论是生活劳动或生产劳动,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都要紧紧围绕提高学生劳动技术素质这一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技术意识,发展学生的技术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基础性原则

  劳动技术是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劳动技能素质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应该使学生具备基本的技术处理能力,以适应未来的职业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在劳动技术课中,通过某些劳动技术项目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相关的劳动知识,提高他们运用工具进行加工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为将来的发展、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4.

  创新性原则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劳动技术课的综合性、实践性和技术性特点,决定了它在培养创新型人才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劳动技术课教学应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培养。

  5.

  适应性原则

  教师在实施劳动技术教育时,要根据学校实际,选择合适的内容和形式。在进行课本知识教学的同时,要不断地融入新科学、新技术,使劳动技术课教学能够适应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劳动技术教育还须注意适应学生年龄、性别、个性差异等

  生理、心理特征和知识、技能的水平,把握好劳动技术教育内容的可接受性。

  6.

  开放性原则

  劳动技术教育过程中既要保证学生主体有足够的劳动实践活动的时间,使学生通过劳动实践活动来理解、认识、探索和创造。又要使学生在独立与合作的各项活动中得到交流和精神体验。劳动技术课的综合性、实践性决定了它开放的性质。教学活动、学生实践操作活动的时间应有弹性,教学内容应不拘泥于教材,做到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这对于改变学校劳技教育内容过于单一、要求过于统的状况,有积极的意义。劳动技术成果的呈现方式应该是开放的,是学生在广阔的时空中实践和探索得来的。把实施劳技教育与各项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构建学校、社会、家庭相互协调、互为补充的劳技教育体系,能够为劳动技术有特殊兴趣和爱好的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发挥自己天赋、才能和创造力的新思路。

  7.

  安全性原则

  劳动技术课必须确保学生的安全。劳动技术课的主要教学方式是让学生动手操作,操作过程涉及到材料、工具、设备等都带有不安全因素。因此,要规定各个项目的操作程序和安全规程,并制定必要的安全检查制度与措施。劳动技术课应切实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要求学生树立劳动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环境

  保护意识;学会正确使用工具、设备,自觉穿戴必须的劳动保护用品;从小养成严格遵守劳动纪律,自觉执行规章制度的良好习惯。

  四、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及要求(按课程要求设计)

  五、途径和方法

  (一)组织领导

  学校确定一名班子成员负责劳动技术教育的管理和负责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学校配备劳动技术教育实践基地管理员,负责种植园、养殖园的管理,并协助《劳动与技术》任课教师购置、准备劳动技术课的制作材料。学校配备劳动技术技术课专用教室;建设足够的学生劳动技术教育实践基地;置办必要的劳动技术教育工具和设施。学校要加大投入,充实劳动技术教育资源。

  (二)师资建设

  师资队伍薄弱直接影响着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通过不定期的在职培训等措施,建立一支能胜任教学的劳技课专职教师队伍,并保持这支队伍的稳定和发展是劳技教育顺利开展的关键。专职劳动技术课教师在工资待遇、职务聘任、评选先进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对待。聘任四至六年级班主任担任劳动与技术综合实践探究课兼职教师,组织各班级的种植、养殖实践探究管理兴趣小组,带领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新课程强调教育中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强调学生劳动技术观念、劳动技术态度、劳动技术习惯的养成。劳动技术课教师应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劳

  动技术即体力劳动技术”、“劳动技术教育即德育”等观念,将“劳动技术教育”转变为“教育劳动技术”。关注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益美、以劳促创新等多方面的功能实现。

  (三)课程资源

  学校从实际出发成立劳动技术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小组,开展劳动技术课程建设。学校要管理好劳动技术教育实践基地,给种植园加土保墙,确保学生劳动能出成果;合理分散果园内的苗木,定植大苗,处理小苗。尽量做到果园内品种丰富、层次分明、结构合理,便于教育实践活动;生态养殖园改栽小金竹,让五年段各班级养殖兴趣小组饲养小鸡、观赏鸟类等。六年级实践基地温室大棚如损坏要及时修理。“药草园”栽种枸杞、凤仙花、苍耳等与科学课有关的植物、药物,整合资源。学校劳动技术教育专用教室,要增补部分设备,使之齐全,可能的话,要重新设计,使之与小学配套。劳动技术课教师要在充分利用和开发学校潜在的教育资源,引入与学生生活实际、社会生产实际相关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感受新信息和新科技;并充分利用劳技室、劳动技术园地、种植园、、学校绿地等教育作用,以更有效的实现劳动技术教育的目标。

  (四)教学管理

  劳动技术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在

  实践中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动手能力不同学生。注重在活动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依靠学生固有的经验,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并注重实施跨学科教学、全面培养学生包括专业能力、社会能力等综合行为能力。课堂要生动活泼,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学校规定种植课由劳动技术课老师组织学生栽种,由班主任负责组织学生管理,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加实践活动。在制作方面由于学生的实践活动一般是按照“模仿独立劳动技术熟练劳动技术创造劳动技术”的顺序发展的。且小学生的劳动技术基础差,教师的示范榜样作用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所以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加强示范指导。因为学生的“一技之长”,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的目的是通过实践能力的科学训练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良好的习惯,来适应社会的发展、为将来服务社会奠定的基础。

  (五)展示评价

  充分发挥劳动技术教育评价的作用,展示学生的劳动技术成果,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最好承认、鼓励和鞭策。评价虽然不能直接产生创新能力,但它会促进创新品质的形成,从而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展评劳动技术成果(作品),可在实践过程中或结束后进行,在实践过程中进行,可用现场实例促进操作的成功;在实践结束后进行,主要是师生共同衡量和评价教与学双方的成败,使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巩固所学知识。劳动技术教育的评价强调“过程”和“结果”并重,尤其要注重情感和态度。展评小结,教师要善于运用“赏识教育”,更多地看到学生的优点并进行鼓励,应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幼稚的设想和失误的探索如果得不到宽容,学生就会逐渐地失去自我,泯灭最可贵的创新意识。劳动技术教育的评价,还应特别提倡采用“个体内差异”评价法,它不会给被评价者造成心理压力,有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自尊

  心和自豪感,有利于形成丰富的想像力和积极向上的心态,从而不断地投入到新的创新中去。

  六、实施的过程:

  1.

  积极准备

  要求每个学生人手一本《小学生行为规范》、《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劳动手册》并订阅《家庭教育导报》进行指导,使学生和父母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

  组织课题组学习培训

  查阅文献,利用互联网广泛收集信息,通过国内知名网站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状况及发展趋势,把握时代特点,寻求更具时代的青少年优良的行为习惯。并在研究小组内更加细仔划分研究任务,根据各自的工作特点开展工作,并定期展开课题汇报会,及时交流情况,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3.

  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向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力求从整体上反映习惯养成的现状。“习惯养成""调查问卷,分学生行为习惯调查问卷和学习习惯调查问卷两部分。由课题组成员完成问卷设计。

  4.

  讲解说教,形成热爱劳动导向。

  利用班队会,开展以热爱劳动为主题的班队会,展开讨论,深入理解什么叫“劳动”?怎样做才算是热爱劳动。教师可以给学生讲古代名人爱劳动的故事,还可以讲近代名人的劳动故事,再是选择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爱劳动、良好行为习惯等内涵的古诗文。在学生中开展诵读古诗文活动,利用古诗文好读、易记,诗文典故容易理解的特点,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使学生从小在朗朗的诵读中受到我国传统美德熏陶,体会自己的行为,增强诚信意识。

  5.

  榜样激励,引导热爱劳动理念。

  小学生具有模仿榜样的特点。其一教师的言行举止、思想品质,是学生学习、模仿的榜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不可估量的潜移默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化的作用。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应以身立教,以德育德,以行导行,用爱和诚感染学生,用言和行引导学生,用自身的劳动行为来为人师表;其二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有关热爱劳动的典型案例、典型人物、先进人物,通过报告会、座谈会,上门参观、走访等形式,感受劳动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

  6.

  家校配合,共造劳动环境

  (1)创设校园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

  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让学生在社会化、人性化和科学化的校园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劳动教育。例如在校园环境建设中注意营造劳动教育氛围,精心设计“劳动教育”长廊,让每一个地方,每一面墙壁,每一处角落都能说话,使校园形成潜移默化和具有导向性的学习教育场所。在学校校门的宣传栏、教学大楼每层走廊墙壁上可以悬挂有关劳动的名人名言。如苏霍姆林斯基:“既然思想存在于劳动之中,人就要靠劳动而生存。”又如

  高尔基:“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以及宋庆龄:“知识是从刻苦劳动中得来的,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等。校内广播、黑板报、校园网等也可以充分地利用,大力地宣传,使全体师生了解劳动教育的基本内容、要求和重要意义,形成“人人知劳动”的良好氛围,为“人人爱劳动”打下舆论基础。另外在举行校园文化艺术节和运动会等集中性校园文化活动时,也要注意与劳动教育活动有机结合。如可以在学生的小品节目上表演、美术和手抄报作品的展示以及故事演讲中,进一步加强校园劳动教育的浸入性。

  (2)创设班级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

  热爱劳动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重点内容,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因此除学校创设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外,在班级也可以创设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如班级的布置上,班级黑板报、班训、专栏、条幅等都可以围绕热爱劳动的内容。班里可开展商情经济理论研究一些有关劳动的活动,如开展“每天一分钟家务”,“我们也参加养蚕”,“抢收小麦”,“雨中野炊”,“粉刷教室”,“整理小房间”,“养出最美的花”、“每人一个袋,随时弯弯腰”、“爸、妈做我们的裁判”,“我不甘落后”等活动。种种实践活动,会使我们的“小皇帝”,“小公主”们再也不娇气了,个个成了爱父母,爱班级,爱学校,爱劳动的好儿童。同时班上还可以开展以“劳动”为主题的中队会;开展“学习身边人,评点身边事”的演讲;开展“我家爱劳动小故事”

  创编和讲故事比赛;评选“班级劳动之星”;举办“劳动主题手抄报”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教育,使“热爱劳动、劳动光荣”思想意识扎根学生心里。

  (3)创设家庭劳动环境

  人不是孤立存在于世上的,是社会中人,因此他总要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生活的主要环境是家和学校,除了在学校接受教育外,家庭教育也很重要,有道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也是如此,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因此我们可利用家长会建议家长在家做到:

  A.

  给孩子机会,让他们尝试劳动。当孩子对某件事感兴趣时,家长要及时引导,大胆放手,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会劳动。

  B.

  给孩子一段时间,学会劳动。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孩子学会劳动。开始会出现帮倒忙的现象,家长要接纳孩子从不会到会的渐进过程。

  C?给孩子良好的物质空间,自主劳动。从小培养孩子爱劳动很重要,所以家长要为孩子创造适合他们劳动的空间。比如低矮的家具放置孩子的物品,让孩子自己取放收拾,充分发挥自主劳动的积极性。

  D.

  给孩子良好的心里空间,享受劳动。要让孩子感受劳动的快乐,以鼓励为主。

  E.

  给孩子一个方法。学会劳动。家长开始要教给孩子劳动的技巧,使孩子能胜任劳动。可以用游戏的吻引导孩子进入角色。

  F.

  给孩子一个要求,贯彻到底。提出要求和任务,成员

  要形成统战线,坚持贯彻到底

  G.

  给孩子一个规则,体味劳动。制定一个劳动奖罚规则,让孩子看到自己劳动带来的荣誉,也能体验懒惰带来的后果,促使孩子最终爱劳动,自觉劳动。

  7.

  强化措施,规范劳动行为。

  在学生对劳动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教师不但要做出榜样,还要及时地规范学生的劳动行为。一是要加强预防,防微杜渐,及时纠正不良行为。二是要及时鼓励表扬。三是要循序渐进。根据低、中、高年级学生不同年龄及心理特点,在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按照本课题研究内容的指标体系,分层次、有梯度地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行为训练。每学期的行为规范训练有重点、有要求、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为了使学生形成稳定的习惯,行为训练要反复进行,持之以恒,训练内容滚动进行。在训练中,注意采取学生自我管理(红领巾文明卫生岗值日制度)、自我评估(学校、家庭评比表)等方法,进行自我教育,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评估时间:每天自评,每周互评,每月班主任小结,期末总结表彰,达到及时反思、不断强化的目的,促进良好习惯的形成。第一学期,本年级学生应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认真做好值日生”、“捡起身边的一张纸”为主;第二学期,以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入手,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抓好文热爱劳

  动教育,调整行为偏差,矫正不良习惯,将养成的良好习惯由自觉状态走向自主、自动,把外显的动力逐步内化为个性品质,使习惯稳固化。

  2022年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我校深刻认识劳动技术教育的育人价值与功能。劳动技术教育具有培养劳动技术技能、技术素养的主要功能,同时还具有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益美和以劳创新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功能。为了贯彻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培养的劳动者教育,开展课程建设的要求以及近年来我校开发“劳动与技术”校本课程的经验,制定《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二、总体目标

  劳动技术是一门涉及面广,融知识性、技术性、实践性及教育性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在培育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规定在1-2年级开设“家庭劳动微课程”,发动家长引导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生活小事,培养简单的生活技能。如:扫地、拖地、叠被子等。在3-6年级开设“劳动技术课”,将劳动技术融入学校课程体系。另外,根据实际情况,在全校学生中错位开展种植

  园、劳动微生活等实践性较强的实践课。做到所有活动贯穿小学6个年级。在劳动技术教育中既要利用传统技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又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高新科技知识,具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更好地完成劳动技术教育的教学任务。

  三、组织领导

  (一)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XXX、XXX、XX1.

  落实相关课程

  责任部门:教学处

  活动时间:课表安排教学时间

  具体要求:根据《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将规定的综合实践、劳技等课程作为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渠道,开足开好。教学处安排课表时,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要有一半以上课时用来上好劳动课,保证劳动教育课时,并加强日常检查和教学研究。在语文、数学、道德与法治、美术等学科教学中浸入劳动教育内容,进一步增强学生劳动意识,提高劳动能力。

  主要形式:

  (1)课内使用劳技课材料;(2)

  协助校园草坪拔草或捡拾垃圾;

  (3)

  到食堂进行蔬菜初加工;

  (4)

  开设微生活课程。

  2.

  开展校园种植

  责任部门:政教处、年级组

  活动时间:课余时间

  具体要求:利用校园内闲置土地,开发成种植区,先试点再扩大。中高年级各班都要有承包区域,在班主任指导下成立若干小组(制篱笆、施肥、浇水、办小报、摄影等),开展农耕,并填写好观察记录表,学期结束后进行评比。利用学校北侧农田,组织学生参观,聆听农民介绍农作物生长过程,协助农民种植或收割农作物。

  主要形式:参观、听介绍、施肥浇水、种植收割等。

  3.

  加强班级卫生和包干区打扫

  责任部门:少先队总部、少先队各大队部

  活动时间:早、中、晚时间

  具体要求:各班班主任制定并细化“班级卫生任务分工表”,坚持“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

  (1)包干区卫生。根据学校划分的班级包干区,各班轮流安排值日生,组织学生每天早晨到校后及时主动打扫,做到教学楼楼道、楼梯及楼梯扶手保持整洁干净,地面无尘、无痰迹、墙裙无污迹,课间协助保洁人员巡视包干区。

  (2)室内卫生。学生每人配备一块抹布,坚持每天清理自己的桌凳及地面一次,教育学生不得在课桌上涂刻。班级其他区域卫生都要安排值日生,坚持每天打扫,确保教室地面干净、桌凳整齐、讲台三角橱整洁、门框玻璃无灰尘、盆花摆放有序。

  主要形式:扫地拖地、擦桌子玻璃、整理课桌及书包、擦黑板、整理讲台三角橱、清理饮水机等。

  4.

  承担家务劳动

  责任部门:政教处、年级组

  活动时间:在家时间

  具体要求:各年级、各班级通过召开家长会、给家长一封信、发短信等形式,告知家长:对小学生开展劳动教育的意义、要求和任务,教育孩子自己事情自己做,家里事情帮着做,弘扬优良家风,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每天安排孩子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增强劳动意识,提升生活自理能力。

  主要形式:扫地拖地、洗衣晒衣叠衣、做菜洗碗、整理房间、给花草浇水、家庭种植养殖等。

  5.

  做好后勤保障

  责任部门:总务处、保洁组

  具体工作:提供保洁工具和种植工具,开辟种植园区,接通水电。组织保洁人员对学生包干区打扫进行辅导。联系学校北侧种植农民,做好参观、介绍、种植、收割等准备工作。(外包保洁工作照常进行)

  6.

  加强安全保护

  责任部门:保护处

  具体工作:加强劳动安全教育,宣传各项劳动活动安全知识和注意事项,对发生的安全事故,及时就医,办理票据报销,并协助做好理赔手续。

  四、具体措施

  1.

  加强学习,确立劳动教育的地位。每学期初组织教师进一步学习教育方针,认识“五育”发展的整体性和全面性;从培养目标的高度,更多理解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学习《劳动教学纲要》,明确劳动教育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学习各地劳动教育的先进经验,增强教育工作的时代感。

  同时,利用家长会,宣传劳动教育的意义和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家长协助学校开展这方面的教育。做好“三保证”:我们把劳动教育列入工作计划,学期结束时对学生一学期的劳动成绩进行三维评估。要订好劳动教材做到人手一册,一人一份,保证劳动教育材料。三要建立劳动教育检查制度,保证劳动教育的正常性。从而确立了劳动教育的地位,促进了劳动教育的顺利开展。

  2.

  因地制宜,开辟劳动教育基地。劳动基地是进行劳动教育的物质保证。我们除在劳动课中认真进行爱劳动的教育

  和手工劳动实践外,还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促进劳动基地的开辟与建立。

  首先,利用我校现有的劳动教育基地。我校的食堂、每学年

  开展学生帮厨活动;我校的阳光农场、一米菜园,每学年安排学生实践体验。近几年来,我们把这项工作作为学生进行劳动锻炼的一项任务。学校的绿化带、花坛和草坪,我们将其划分给班级包干,负责卫生保洁工作。

  其次,我们经常组织学生到社区参加公益性劳动,将社区作为校外的劳动教育基地,由各年级学生轮流做好公益服务工作。

  此外,积极倡导学生在家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的事情帮着做,还通过定期的问卷调查,及时了解情况,使劳动教育落到实处。在经费保障方面,我校每年开辟专项资金进行劳动工具购置、劳动场地布置、劳动活动举办等,每年保证相关经费不低于一万元。

  3.

  学期经费计划:劳动工具(扫帚、锄头、钉耙、铁锹)约40元;各班劳动园地围栏、班牌20元;土地平整、除草10元;种子:5元;各类展板、宣传板10元;其他费用约15元。

  4.

  组织师资,开展研究,提高劳动教育质量。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努力提高劳动课教学的质量,培养专业负责的师资队伍,是优化劳动教育的关键。我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劳动教学纲要》;深刻领会纲要对各年级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具体要求。以校本教材为依托,举行了劳动教学公开课,课后,重点讨论研究劳动课教学的基本模式。另外,我校根据学年度劳动教育整体规划部署,聘请部分有经验的学生家长、农技员进校,为学生现场提供示范和讲解。

  学校劳动教育总负责人:XXX。劳动场地策划、活动组织:XXX、XXX以及各班班主任。

  5.

  各班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有目的,有主题的组织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活动,在劳动的过程中,遵循知、情、意、行相统的原则,并充分注意教育形势的趣、活、实。要求:每班进行一次关于劳动教育的主题班会,组织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一次劳动技能竞赛活动,组建一个劳动兴趣小组。并及时整理活动的过程性资料,学期末,学校将评选劳动先进班集体。(2022年4月)

  6.

  学校定期开展全校学生征集“劳动小窍门”、“劳动金点子”,组织学生开展种植园成果分享会,“小小丰收节”、“美食节”等贴近学生劳动实际的活动,多措并举,培养学生在劳动中实践、学习、创新、感悟等能力。(2022年5月)

  7.

  每学期,3-6年级各班组织学生开展“学一种劳动技术”、“写一篇劳动收获体会”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本领,做主人。(2022年5月)

  8.

  在高年级举行“我爱劳动”主题演讲竞赛,激发劳动教育情趣。(2022年5月下旬)

  9.

  学期末开展评选最佳“劳动能手”等活动。(2022年6月)

  10.

  在假期开展“缤纷的暑假”家庭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各班、各年级、学校组织报道。(2022年7-8月)

  劳动教育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德育工程,近年来,我校的劳动教育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也收获了殷实的教育成果,通过多

  种形式的劳动教育,让学生感悟劳动,热爱劳动,深切感受到劳动的乐趣。

  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家务劳动是引导娃娃从小培养劳动习惯与劳动能力,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途径。为更好的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为了更好地抓好我校劳动教育工作,根据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劳动教育,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使学生明白“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的道理,培养学生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为学生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

  基础。统筹资源,构建模式,形成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把我校创建成劳动教育学校。

  二、组织领导

  为了有序、有效推进工作实施,实现既定的劳动教育目标,决定成立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名单如下:

  组长:XXX(总负责)

  副组长:XXX(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成员:XXX、XXX、XXX教导处各学段主任、一至六年级班主

  任

  三、实施要求

  1.

  从学生的健康人格成长角度来实施。让学生了解劳动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还是使他们全面发展的必经途径。

  2.

  通过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教育观,有创造性地去推进劳动教育,并将劳动教育和其他科目的学习联系起来,形成综合学习的课程形态,让劳动教育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巩固学习成果的重要渠道。

  3.

  不同年级的学生安排符合其年龄及能力的劳动内容,低年级要求会穿戴衣物、整理文具、做简单家务等劳动,中年级要协助家长熟悉家务劳动、做好个人卫生,高年级要会做更复杂的家务,如烹饪、洗漱、做农活等。

  四、劳动教育的途径

  (一)劳动教育课程设置。自设立劳动基地开始,便开始设置劳动实践课,每月两课时、每学期总计八课时。期初由每班班主任担任任课教师。自2022年春起,开始使用统编印的劳动课教材,并由专任老师承担教学任务。今后,学校将会继续实施劳动教育课程,并结合“开心农场”劳动实践方面进行针对性教育。

  (二)劳动实践活动安排。

  1.

  自2022年春成立“开心农场”伊始,每年春、秋两季均会举行春季播种活动和秋季采收活动。此项活动将会继续延续,时间为每年5月举行春季播种活动,每年10月举行秋收活动。

  2.

  每年劳动节,大队部制定劳动节活动方案,让学生认识劳动的重要性、尊重劳动、动手体验劳动,接受锻炼,磨炼意志。

  3.

  每学期设立“食堂帮厨周”:让学生帮助食堂工作人员,完成饭菜分配、收送餐具等活动。通过帮厨,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意义并珍惜每一粒粮食。

  4.

  每年寒暑假开展“家务小能手”、“小小劳动者”等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劳动中学习知识,在劳动中收获快乐。

  5.

  不同年级日常劳动教育具体操作:

  ①1-2年级:坚持自己穿(叠)衣物,系鞋带,系红领巾,整理书包和文具,每周一次铺床和叠被子,每周一次给花草浇水。(每完成一项,家长填写微信记录清单上传学校)

  ②3-4年级:帮助父母做简单家务,如扫地、拖地、收拾餐具、擦拭桌子、整理书柜书桌等,并做好个人卫生,如定期洗澡、洗头、剪指甲等。(每完成一顼,家长填写微信记录清单上传学校)

  ③5-6年级:定时完成房间打扫、清洗自己衣物、学着烹饪2-3道菜肴、帮家里每天清洁碗筷等。对学校功能室和校园清洁区主动积极清扫和擦拭。(每完成一项,家长填写微信记录清单上传学校)

  具体实施过程需要做到“四结合”:

  (1)课内外结合;

  (2)校内外结合;

  (3)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结合;

  (4)日常劳动和集中劳动相结合。

  (三)劳动成果展示。

  将学生参加劳动实践课或其他课程中劳动教育部分内容、参加“开心农场”播种或采摘活动内容和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内容以文字和影像资料的形式记录和呈现,每学期最后一月举行一次劳动成果展示。

  (四)劳动教育宣传。

  除去的劳动教育课程和实践活动外,大队部会以升旗仪式、红领巾广播站、班队会、语音播报、录制抖音等方式宣传劳动教育知识,并相关农业平台向学生进行农业知识宣传。

  (五)劳动课程课外拓展。

  每学期设置劳动相关少年宫活动课程,如橡皮章雕刻、种子画、植物标本和折纸等,通过美育和劳育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得到提升。

  (六)家长劳动教育课堂。

  让家长配合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每学期邀请一位家长朋友,为学生介绍自己的职业,让学生了解职业、体验职业,从而认识职业、增加社会知识和经照。

  五、劳动教育的评估

  采用家长微信清单反馈和学校评价反馈(即劳动态度、劳动

  习惯、劳动技能、劳动质量)的方式综合考量,进行考核评估。

  勤劳是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后,学校会立足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让学生积极参加劳动实践,在劳动中学习知识、在劳动中感受生活乐趣、磨练意志品质、让学生意识到依靠双手可以创造出美好生活。

  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广大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为贯彻落实向青少年提出的“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号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强化学校的德育教育功能,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将劳动技术教育课程落到实处,不断提高全校学生基本生活技能为重点,组织动员广大少年儿童积极参与家务劳动,全面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给学生从小埋下热爱劳动的种子,为他们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

  二、创建目标

  传承与发展学校,不断调整和发展劳动教育的内涵与途径,以学校、家庭和社会资源为载体,实践育人,探索出一条符合我校实际的劳动教育基地创建途径,努力建成具有学校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通过劳动教育,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培养他们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为他们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

  三、途径和方法

  (一)组织领导:组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各学科任课教师、校本课程辅导教师、班主任。就学校劳动教育基地建设作了整体规划,提出并实施了以“以学校、家庭和社会资源为载体,实践育人,创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学校”的工作思路。

  (二)各年级段的教育目标

  因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对劳动的理解不同,劳动实践能力也有差异,我校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确定了主要劳动教育内容,落实劳动教育。

  1.

  一年级学生,以认识身边的劳动为主。在日常的校园学习生活中,学校以培养“红领巾小主人”为目标,引导班级设定各类管理小岗位。一年级学生由教师示范引领,将一招一式教给学生

  班级中有哪些劳动内容、怎么做,让学生跟着教师认识劳动、学劳动、一起劳动,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则请家长带领孩子认识和体验劳动。学生在观察中与简单的动手实践中,逐步了解身边的劳动的主要内容,学习简易的劳动技能。在引领、示范的同时,尊重劳动、劳动最光劳等理念。

  2.

  二、三年级学生,以参与劳动教育为主。学校要求学生努力做到刻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责。在家庭里,每天清晨,为父母奉上一杯热茶,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叠被子、整理房间等。学校要求学生每日进班主动担起“护绿使者”职责。同时,通过“温馨教室”创建活动,组织"指导学生共同设

  计教室环境,营造幽雅、健康的教室文化,让学生切身体验劳动创造美。劳动最美丽的信念也逐渐烙在学生的心中。

  3.

  四、五年级学生,以创造性劳动教育为主。让学生通过学校公共区域卫生包区、包片,体认劳动艰辛和劳动创造的快乐,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及欣赏他人的劳动成果,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鼓励学生创新劳动思维,努力“变废为宝”,进行初级的“创造性劳动”。

  各学段的劳动教育内容并非截然不同,各有侧重。通过认知劳动、参与劳动、创造性劳动,学生们的劳动技能不断丰富、劳动习惯不断巩固,劳动教育扎实落实。

  (三)实施模式

  将劳动教育纳入“大德育”教育范畴,将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活课程、校本课程整合,依托多元课程,推进劳动教育。探索

  “课程+活动”的实施模式。

  1.

  遵循传统,落实日常劳动教育

  学校一直以来坚守传统的常规劳动教育,同时开设每周一节校园劳动课,布置每周一次主题家庭劳动作业,让劳动教育有效落实到日常生活学习的点滴中。

  2.

  打造优质劳动实践活动平台

  近年来,我校通过“大主题、小实践”落实策略,建设了

  “知行园快乐农场”,积极开展太空种子种植大赛,每年围绕几种太空植物种植为主题,通过开展“项目式学习活动”

  和“日常种植体验”相结合的方式构建种植课程,开展多层次、多类型的劳动教育活动,让孩子们在课程中亲近了自然,近距离以生态体验方式感知生命成长历程,体验了劳动快乐,分享了收获的喜悦。该基地在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培养生活和生存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收到了较好成效。

  我们将继续开辟多个劳动实践活动基地,如木工坊、陶艺坊、纸艺坊、3D打印工作室、创客实验室、编程实验室、科技创新作品陈列室等,给学生搭建更多的劳动实践活动平台。

  3.

  依托社团,开发科技类实践课程

  近年来,我校以社团活动为载体,开发了创客、木工坊、3d打印、创意搭建等综合实践活动项目。

  4.

  在跨学科学习中实施劳动实践教育

  打破传统的劳动观念,通过启发探索式劳动实践教育方法,培养学生在复杂情境中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5.

  积极开设校本劳动课程,并与地方课程建设相结合。

  每周三和周四下午,学校开设的电子百拼、手工制作、剪纸等校本选修课程,广受学生的欢迎。并且逐步形成了学校一大教学。

  6.

  与节日相结合,依托学校德育活动,把劳动教育落到实处。

  与节日德育活动结合,开展主题突出、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如:元宵节开展手工花灯制作活动,学生用废弃物制作花灯;植树节开展“认领绿植”活动;学雷锋月,组织学生到体育公园、社区等开展志愿者服务,清扫卫生死角;三八妇女节开展“关爱妈妈”活动,倡导孩子为妈妈洗洗袜子,帮妈妈做家务劳动等;五一劳动节,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我是自理小达人”为主题的班级劳动技能大赛,根据年级制定不同的劳动技能目标,分别设有整理书包、戴红领巾、系鞋带、认识蔬菜、学会摘菜、叠衣服、钉纽扣、穿衣服等项目比赛;端午节学校举行“浓情端午,‘粽"传文化”包粽子比赛;建队日举行“队旗飘扬梦想,劳动创造未来”全校劳动技能比赛;元旦开展“包水饺”比赛让师生体会劳动的艰辛,提高师生的劳动热情,收获劳动的快乐。

  7.

  评价创新,提供劳动教育不竭动力

  集福活动,以劳润德:开学初抽“集福卡”,实施过程集“劳动福”,以每月“集福”主题活动推进劳动教育。

  别样校徽,以评促德:每位学生别有一枚含有二维码的校徽,通过扫描校徽,对学生进行点赞,家校瞬时沟通,显性呈现,大

  数据分析,为劳动教育提供强大的评价动力。

  四、保障措施

  为了确保我校创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将建立下列保障措施:

  (一)学校领导及教师要积极参与学校的建设中,要把创建我校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工作列入学校的重点工作,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个环节,使每一个环节都体现学校的。

  (二)校长直接分管,教导处将劳动教育纳入课程计划管理,任课教师按计划上课。各成员做好研究和指导工作,确保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劳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拥有幸福生活的能力。我校重视在学生中倡导“尊重劳动、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理念,在学生心中埋下“以劳动托起梦”的种子。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努力完善劳动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实施载体,尝试多元化劳动课程,深耕劳动,厚植素养。我们将在学习中持续深化认识,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得失,进一步明晰不同年级劳动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丰富教育平台,构建课程体系,努力建设有学校的劳动教育基地,有力推进劳动教育更扎实有效地开展!

  小学2022年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

  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劳动教育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和问题,中小学生劳动机会减少、劳动意识缺乏,出现了一些学生轻视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为此,学校立足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从小培养劳动习惯入手,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确定开展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一、劳动教育的主要目标

  通过劳动教育,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培养他们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为他们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

  二、劳动教育的基本原则

  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1.

  坚持思想引领。劳动教育既要让学生学习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更要通过劳动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2.

  坚持有机融入。有效发挥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劳动教育功能,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形成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正确观念。

  3.

  坚持实际体验。让学生直接参与劳动过程,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坚持适当适度。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性别差异、身体状况等特点,选择合适的劳动项目和内容,安排适度的劳动时间和强度,做好劳动保护,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三、实施步骤和策略。

  1.

  思想教育,形成热爱劳动导向。通过晨会课、少先队活动课、劳技课、家长会等多渠道,对学生进行劳动意识强化教育。利用班队会,开展以热爱劳动为主题的班队会,展开讨论。教师给学生讲古代名人爱劳动的故事,讲近代名人的劳动故事,再是选择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爱劳动、良好行为习惯等内涵的古诗文,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使学生从小在朗朗的诵读中受到我国传统美德熏陶,体会自己的行为,增强诚信意识。同时争取家长的支持,使学生和父母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

  榜样激励,引导热爱劳动理念。小学生具有模仿榜样的特点。教师的言行举止、思想品质,是学生学习、模仿的榜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不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应以身立教,以德育德,以行导行,用爱和诚感染学生,用言和行引导学生,用自身的劳动行为来为人师表。我们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有关热爱劳动的典型案例、典型人物、先进人物,通过报告会、座谈会,上门参观、走访等形式,感受劳动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

  3.

  家校配合,共造热爱劳动的环境。

  (1)开展校内劳动。在学校日常运行中浸入劳动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和绿化美化。开辟专门区域种植花草、果蔬,让班级、学生认领责任区域,予以精心呵护。了解一、两种粮食一年节气成长过程;通过种植好种易活蔬菜,了解蔬菜生长过程。开展与劳动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活动,进行手工制作、班务整理、书包整理、教室装饰等实践活动。开展垃圾分类、学校废物回收活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广泛组织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班队会、手工劳技展演,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初步设想学期中开设劳动周,开展专时专项劳动教育。

  (2)

  组织校外劳动。将校外劳动纳入学校的教育工作计划,安排一定时间的农业生产、工业体验、服务业实习等劳动实践。努力联系城区周边可开展小学生劳动教育组织,充分利用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综合实践基地等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劳动实践。如到图书馆做小义工,帮助整理书籍;到职业体验小镇,体验各种职业劳动过程;到交通岗做文明督导员;到公园、植物园做环保小卫士;到种植园体验劳动等等。

  (3)

  倡导家务劳动。教育学生自己事情自己做,家里事情帮着做,弘扬优良家风,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学校安排适量的家务劳动的项目化学习内容、有关劳动的家庭作业,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布置择菜、洗碗、洗衣、扫地、拖地、整理床铺等力所能及的家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二年级能够自己吃饭、穿衣、系鞋带;“今天我当家”,中年级管理家庭家务琐事一天;“开心小厨师”,高年级每季度尝试为家长烧一道菜,毕业时学生能够主厨烧制一桌“感谢宴”。

  (4)强化措施,规范劳动行为。在学生对劳动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做出榜样,及时规范学生的劳动行为。一是要加强预防,防微杜渐,及时纠正不良行为。二是要及时鼓励表扬。三是要循序渐进。以少先队活动课、劳技课为抓手,根据低、中、高年级学生不同年龄及心理特点,在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分层次、有梯度地对学生进行劳动习惯的培养与训练。每学期的劳动训练有重点、有要求、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为了使学生形成稳定的劳动习惯,我们注意采取学生自我管理(红领巾文明卫生岗值日制度)、自我评估(学校、家庭评比表)等方法,进行自我教育,发挥的学生主体能动作用。除了每天轮流的常规值日外,学校每双周一下午为固定的大扫除时间,组织学生全员参与卫生扫除,促进和强化学生将养成的劳动习惯由自觉状态走向自主、自动,把外显的动力逐步内化为个性品质,逐渐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四、探究形成劳动评价机制

  一至五年级分年级设计劳动评价表,对学生参加的家庭劳动、学校劳动、社区劳动进行同步评价。学校课堂模式劳动课,每节课后进行实时评价,分自评、他评。家庭劳动评价由家长根据学生劳动情况进行评价,分满意、良好、需努力等档次。社会劳动

  由参加的社区服务相关组织,给学生进行总评价。各项评价成绩,计入学校每个学生的成长手册包含劳动评价内容。学期末学生评优,劳动成绩作为评优参考值,进行评选。学期中举行的劳动活动,进行劳动小标兵评选。通过各种方式方法,激励学生参加劳动,热爱劳动。

篇二: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2022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切实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劳动技能、磨练学生意志品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对于推进教育现代化、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积极塑造学生优良品质,使其能够真正肩负起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学校向来十分重视在学生中扎实开展劳动教育,并不断创新教育形式以增强实效。为了新时代背景下进一步提升全校师生对劳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学校劳动教育工作水平,构建符合本校实际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特制订本方案。

  二、教育目标

  劳动教育在培育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落实五育并举的重要途径。我校劳动教育由日常教育和专项教育两种途径相结合实施。

  首先,通过组织校园劳动,提高学生劳动技能和自理能力,并在过程中增强学生协作能力,锻炼身体素质和意志品

  -1-

  格,形成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思想品德。

  其次,通过学科课程中的XX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劳动能力。

  第三,通过家校协作开展家务劳动,培养必备的基础劳动技能,增进亲子沟通,对学生进行孝亲教育。

  第四,通过与社区合作,组织实施社区志愿服务劳动课程,促进学生认识了解社会,培育责任感、使命感和公益心。

  第五,通过把劳动教育与生涯教育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规划能力。

  三、工作小组成员

  组长:XXX副组长:XXXXXXXXX成员:教育处、教务处、总务处、办公室、班主任及学科教师、家委会

  四、活动内容

  (一)日常劳动教育活动。日常劳动教育活动旨在利用学生日常参与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劳动锻炼的机会,达成劳动教育多个维度的目标。

  1、基础性劳动

  (1)提升思想认识

  组织人:教育处、班主任、学科教师

  活动目标:营造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2-

  氛围;利用课堂阵地提升学生对新时代背景下劳动内涵的理解。

  实施要求:教育处于每学期不定期通过校内推送系统、网站、校刊、展板等媒介向全体学生进行形式多样、内容鲜活的劳动教育宣传;班主任根据本班实际情况通过主题班会进行有针对性的劳动教育;各学科教师根据本学科学习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贯彻落实劳动教育。

  (2)教室清洁与规范化评比

  组织人:班主任

  活动目标:熟练使用清洁用具高质量完成教室清洁维护,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创造性地完成教室规范化各项要求,提升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实施要求:班主任组织本班同学做好教室日常清洁与保洁工作,由学生会每日进行两次检查工作,作为班级量化考评的基础数据之一;每学年开展一次教室规范化评比活动,由教育处对各班完成情况进行考评。

  (3)校园公益服务劳动

  组织人:医务室、班主任

  活动目标:熟练使用清洁用具做好校园清洁维护,认真完成各时段执勤任务,提升学生劳动技能、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实施要求:根据《XXX晨扫要求》,班主任组织本班学生全员参与校园晨扫,完成《要求》指定区域的清洁卫生;医务室需提前对值周班晨扫工作进行教学指导,并认真完成

  -3-

  各班晨扫的督促与考评。根据《XXX值周班级工作职责及考评细则》,班主任组织好本班学生认真完成早中晚各时段校园执勤工作,维护校园秩序,整理公共区域的图书。

  (4)住校生寝室劳动

  组织人:生活教师

  活动目标:做好寝室内务整理和清洁工作,提高学生自理能力。

  实施要求:根据《XXX公寓管理规定》,住校生每日做好寝室内务整理和清洁工作;由生活教师每日进行检查,各寝室完成情况及时公布。

  (5)节假日孝亲劳动

  组织人:教育处、班主任、学生家长

  活动目标:提升学生家务劳动技能,增进亲子沟通,培育感恩意识,引导学生传承孝敬的优秀传统文化。

  实施要求:利用三八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父亲节、母亲节等节日组织学生在家参与家务劳动,家长进行指导与记录。

  (6)校外志愿服务劳动

  组织人:教育处

  活动目标: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参与志愿服务劳动,增进对社会的了解,培育奉献精神。

  实施要求:通过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学生认真参与社区、街道或小区的相应劳动体验活动,做好相关记录,及时填写综合实践报告。

  -4-

  2、创造性劳动

  (1)学科创造性劳动

  组织人:学科教师

  活动目标: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体会学科魅力,激发学生创造热情。

  实施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兴趣选择以智能家居与物联网设计、3D打印与创新设计、电路设计、结构设计等模块的通用技术课程;参与以果酒果醋、泡菜、腐乳的制作、趣味物理化学实验等为内容的学科实验课程。

  (2)校本课程创造性劳动

  组织人:教育处、教务处、校本课程指导教师

  活动目标: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自选选修课及相应社团,进行创造性劳动体验,提高动手实践能力与协作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创新意识。

  实施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兴趣选择参加摄影基础与后期制作、校园文创产品设计与制作、书法与篆刻、服装设计、手工木艺、DIY设计、智能编程、车研社等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在指导老师帮助下以项目式学习的方式,完成物化成果的创作。

  (3)德育活动创造性劳动

  组织人:教育处

  活动目标: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德育活动中的创造性劳动内容,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培育审美情趣与创新意识。

  -5-

  实施要求:发动学生广泛参与教育处组织的各项德育活动,以个人或集体的方式完成如“我为教师画张像”、班旗班徽设计、运动会会徽会歌创作等内容。

  (二)专项劳动教育活动

  为进一步做好新时代背景下的劳动教育,学校于每学年上学期对高一年级和初一年级全体学生开展专项劳动教育活动,以紧贴生活和动手实践为基本着眼点,通过加强家校协作,精心规划切合实际的活动项目,在保障安全前提下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与能力,为其更加全面地成长打下良好基础。

  1.活动时间:分两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每学年11月

  第二阶段:每学年4月

  2.活动内容

  第一阶段:

  (1)家务劳动

  A.一餐一饭,来之不易

  时间:第十周、十一周周末(11月9日、10日,11月16日、17日)

  内容:①陪同父母逛菜市场,认识十种蔬菜和十种杂粮,记录价格;了解常见肉类食品价格;②学习并独立完成一道经典川菜(回锅肉、麻婆豆腐、宫保鸡丁、鱼香肉丝等)。

  -6-

  要求:将蔬菜价格制成表格;所选川菜应为以前未尝试过的,记录该道菜的食材要求,并请父母用手机录下菜肴制作过程,品尝后给出评价。

  B.一屋不扫,何扫天下

  时间:第十周、十一周周末(11月9日、10日,11月16日、17日)

  内容:协助父母打扫清洁,独立整理自己的床铺和个人物品;学习行李箱收纳技巧。

  要求:请父母用手机记录整理床铺和行李箱收纳的过程。

  注意:以上活动的视频由班主任组织本班同学通过课前十分钟进行小组交流,再于班会课组织优秀学生及家长代表进行交流。

  (2)“我的生活,我做主”——生活技能大赛(教育处、年级组、体育组、总务处)

  时间:11月18日班会课

  比赛地点:学校体育馆

  项目一:床铺整理(各班)

  具体内容:装被芯(每班男女生各两名,分两组)、铺床单(每班男女生各一名)、叠被子(每班男女生各一名),由裁判计时。

  项目二:行李箱收纳

  -7-

  具体内容:将校服、书籍、个人物品整齐有序装箱,不许用收纳袋打包;每班男女生生各一人参加。

  项目三:包饺子

  具体内容:各班家委会准备食材,总务处提供必要桌椅器材,每班派出8名学生组队参加,在规定时间内比拼完成数量与质量,不能使用模具,必须全手工操作。

  (3)“奉献小我,心系大家”——社区志愿服务劳动

  时间:11月22日上午8:00——12:00地点:旅游村社区

  内容:根据社区安排分班分岗位进行社区志愿服务

  组织:教育处、班主任全程参与

  (4)专题培训

  时间:11月22日下午14:00——17:30地点:音乐厅

  内容:1.14:00——14:30校园晨扫值周要求培训(医务室、学生会)

  2.14:40——15:30中西餐礼仪培训(国际部老师)

  3.15:40——17:30安全急救知识技能培训(医务室、成都市医院工作人员)

  (5)主题班会一: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

  时间:11月25日

  地点:各班教室

  -8-

  内容:各班安排学生采访学校后勤员工每日工作内容,列出学校后勤保障劳动清单,并根据前期对家长亲友的访问,介绍不同职业的工作状况,讨论交流,达成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共识。

  (6)主题班会二:劳动教育集中教育第一阶段总结

  时间:12月2日班会课

  地点:各班教室

  要求:各班邀请家长代表参加

  内容:1.前期家务劳动优秀代表进行交流;

  2.学生就志愿服务劳动进行交流;

  3.各班家长代表分享感悟与寄语;

  4.班主任作总结教育.第二阶段:

  (1)“身临其境,增广见闻”——主题参观

  内容:参观天府农业博览园和工业博物馆

  组织:教育处、年级组

  要求:临行前班主任组织本班同学进行参观规划,明确拟了解的内容,参观过程中做好记录。

  (2)“亲近自然,自给自足”——踏春野炊

  内容:组织绿道健身走活动,并由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自己动手烹饪午餐

  组织:教育处、年级组、家委会

  -9-

  要求:教育处组织家委会精选距离合适的绿道,并严格保证用餐的卫生安全;各班学生需提前准备食材,做好烹饪准备。

  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指明了劳动教育在“德智体美劳”育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对学校提出了加强劳动教育的新任务、新课题。为进一步贯彻落实XXX指示精神,结合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要求,结合区域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实践为主,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具有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益美和以劳创新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功能。

  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注重教育实效,创新体制机制,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充分发挥学校在劳动教育中的引导作用,建立完善劳动

  -10-

  教育课程体系。根据学生身体发育情况,科学设计课内外劳动实践项目,采取灵活多样形式,激发学生劳动的内在需求和动力。通过长期开展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

  二、工作目标

  充分做好家校共育,抓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鼓励孩子自觉参与、自己动手,随时随地、坚持不懈进行劳动。创立家校合作实践课程,培养学生增加劳动知识、技能,加强家政学习,参与社区服务,适当参加生产劳动,使学生初步养成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品质和职业意识。

  帮助学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通过实践带领学生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

  (一)落实实践体验,坚持育人导向。

  劳动课程和劳动活动以引导学生亲身体验,自己动手实践为基本原则,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与成长需求,以体力劳动为主,注重手脑并用、安全适度。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报效国家,奉献社会。

  -11-

  (二)注重创新探索,体现时代教育。

  劳动课教学内容要注重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培养。课程内容要常改常新,适应当代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针对劳动新形态,注重新兴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新变化。开设劳动技术课,职业体验课和劳动法律专题课等多样课程,强化诚实合法劳动意识,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

  (三)多科协力合作,多面评价反馈。

  劳动教育要充分发挥学校现有课程与活动优势,与美术、综合等课程有机结合,与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相配套,打造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劳动课程。建立学生劳动实践动态评价体系,制定评价标准,强调过程和结果并重,注重情感和态度教育,建立激励机制,全面客观评价劳动教育成果。

  (四)结合本地文化,开展特色活动。

  劳动教育要体现大同地方特色文化,与大同一中校园文化传统相结合,综合结合省情教育,德育主题班会,主题团(队)会,校本课程相关内容,通过科技文化节等传统活动平台展示成果,打造“特色课程+特色活动+特色展示”三位一体的劳动实践教育体系。

  三、具体措施

  -12-

  劳动教育需要家校高效合作,达成教育目标共识,有机多样地开展实践教育。20**年因新冠疫情导致延期开学,学生居家网络学习期间,是开展劳动教育的特殊机会。学校积极进行劳动教育探索与尝试,通过综合健康课开展劳动知识教育,利用居家学习机会尝试家务劳动实践课,鼓励学生和家长合作学习,创造了家校合作共育的良好开端。通过对本次网络教学成果的研究与反思,制定如下具体实施措施。

  1.打造劳动教育工作团队

  成立学校劳动教育工作组,由校长担任工作领导组组长,负责总体工作;教科处、教务处和综合健康备课组主导课程体系建设,其他相关科目备课组辅助完善课程;德育处、团委和学校年级组组织开展专题活动,提供展示平台;年级组和德育处负责劳动教育过程评价与记录,教科处、团委和综合健康备课组负责劳动教育成果展示与宣传;全校各相应科任教师负责具体工作实施。

  2.打造劳动教育课程

  学校把握劳动教育基本内涵,打造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日常教学以综合健康课为课程主体,采用“必修+选修”日常劳动课程形式,开展个人居家生活劳动,日常家务劳动,庭台农植生产劳动,居家手工创作劳动等知识教育。知识类、方法类和习惯培养类课程在日常综合健康课中开展教学,动手实践类、手工创造类等课程与美术、物理、生物等科目结

  -13-

  合开展,日常家庭家务类课程通过家校合作开展家庭实践课。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和班级环境卫生清扫劳动机会,抓住打理植物、清扫落叶、扫雪等季节性特殊劳动机会,建立校园内劳动实践课堂,打造全面完善课程体系。

  3.打造品牌创意活动

  结合学校现有教学环节与活动,融入劳动教育要素,让劳动教育XX至学校常规教育教学工作。

  开展一课教师体验、一日班主任体验等主题体验活动,以学校课堂为重要展示平台,让学生通过换位了解教师职业,促进师生互相理解沟通,在体验职业劳动的同时促进学生提升学习兴趣。

  开展家长职业分享专题会,以每周班会和团(队)会为平台,家长分享职业体验与心得,让学生了解社会各种职业职能知识,同时体会父母工作不易,对父母产生感恩之情,学会尊重父母职业,进一步拓展到尊重社会不同职业。

  开展“寻找最美校园人”活动,让学生从身边开始,寻找校园中校医、保安、保洁最美工作瞬间。逐步开展同主题系列活动,在社会中继续寻找劳动者之美,让学生学会尊重每一位普通的劳动者,进而发自内心地热爱劳动。

  积极开发社会资源,加强家校合作,与可靠社会机构加强联动,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组织开展多样职业体验活动,如博物馆讲解员,图书馆管理员,交通疏导员等。利用学雷

  -14-

  锋志愿活动和寒暑假假期实践机会,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志愿服务性活动,让学生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中强化社会责任,养成良好社会公德。

  4.建立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劳动教育评价要注重坚持基本原则,充分发挥劳动教育评价的作用,展示学生的劳动技术成果,促进学生创新品质形成和创新能力发展。劳动教育评价时既要注重过程记录,还要注重结果展示,还需要特殊注意情感和态度评估。评估时要关注个体内差异,以鼓励为主,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正向积极引导,提升学生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

  四、由德育处、年级组和综合健康课共同记录评价,通过视频、图片和文字全面记录学生劳动过程与感想,形成劳动日记、劳动心得等多样评价展示材料。注重多学科合作评价,定期评选劳动榜样,开展劳动实践成果展,开展劳动专题竞赛活动,多角度展示学生劳动收获与成果。逐步建立公示、审核制度,全面客观记录学生课内外劳动过程和结果,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

  五、保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

  把劳动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履行职

  -15-

  责,建立劳动教育的长效机制。由主管部门牵头,明确相关部门职责,统筹开发和整合劳动教育资源,协调学校设计劳动教育课程、实践项目、组织实践活动。成立专门机构加强对学校劳动教育的指导。教育督导部门要加强对劳动教育的督导评估,将劳动教育纳入督导体系,将学校劳动教育组织实施情况纳入督导内容,适时组织开展对各地劳动教育组织和实践基地建设情况的专项督导。

  (二)加强师资队伍保障

  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配备必要的专职教师,在工资待遇、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评优树先、培养培训等方面与其他学科专业教师同等对待,保持劳动教育教师队伍的稳定与发展。积极探索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劳动实践教育教师队伍,从企业、社会聘请能工巧匠、专业技术人员及其他具有一技之长的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校外劳动实践基地要根据规模和特点,配备能满足基地教学和管理需要、结构合理、有专业特长的专任教师和管理人员。

  (三)建立经费保障机制

  建立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共同承担的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可争取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吸引社会力量提供劳动教育服务。鼓励通过社会捐赠、公益性活动等形式支持开展校外劳动实践活动。中等职业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在坚持公益性原则下,可以发挥专业技能优势,适当开展一些经营

  -16-

  性创收,减轻家庭负担。教育部门会同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推动将校外劳动实践纳入校方责任险范围,鼓励保险企业开发有针对性的产品,对投保费用实施优惠措施。

  (四)加强安全保障

  加强对师生的劳动安全教育,强化劳动风险意识,建立健全安全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劳动安全保障体系。中等职业学校要制定劳动教育实践工作规程,校内外劳动实践教育均要强化安全措施,落实安全责任。各学校组织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要制定完备的活动方案和风险防控应急预案。科学评估劳动实践活动的安全风险,在场所设施选择、材料选用、工具设备和防护用品使用、活动流程等方面制定安全、科学的操作规范。学校开展校外劳动实践活动,要与家长签订协议书,明确学校、家长、学生的责任和权利。

  (五)加强宣传引导

  职业学校要结合职业教育特点,着重加强对劳动教育的宣传引导,大力宣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典型人物和事迹,弘扬技能宝贵、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主旋律,畅树奉献意识,引导学生树立在重大疫情、灾害面前的全局意识和责任担当,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

  XXX学校德育处

  20XX年

  月

  日

  -17-

  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是中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学校要正确认识劳动技术教育的育人价值与功能。《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XX,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劳动技术教育具有培养劳动技术技能、技术素养的主要功能,同时还具有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益美和以劳创新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功能。为了贯彻国家教育部、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加强劳动技术教育,开展课程建设的要求以及近年来我校开发劳动与技术校本课程的经验,制定《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18-

  二、总体目标

  劳动技术是一门涉及面广,融知识性、技术性、实践性及教育性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在培育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规定在五年级开设劳动技术课,劳动技术课作为中高段学生必修的课程。在劳动技术教育中既要利用传统技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又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高新科技知识,具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更好地完成劳动技术教育的教学任务。

  (一)知识目标

  劳动技术知识是指生活劳动、简单的工农业生产劳动和自我服务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以及现代生产的基本原理和管理知识。具体知识目标如下:

  1.了解一些简单工具的使用方法,初步掌握自我服务劳动和一般家务劳动的基本方法。

  2.了解木工、金工等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

  3.了解植物栽培、动物饲养等简单知识。

  4.了解工艺品制作、编织技术、裁剪与缝制的知识。

  5.了解一些现代化文明生产的基础知识,了解最新科技信息。

  (二)能力目标

  劳动技术能力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掌握的科学技术原理,在劳动实践中初步形成的基本技能。

  -19-

  1.学会自我服务性劳动,能制作简单的手工作品和工艺品。

  2.初步掌握编织、缝制技术,能制作简单的制品。

  3.掌握初步的植物栽培技术,掌握小动物的饲养方法。

  5.学会木工、金工、电工、农具等常用工具的使用;能进行简单的识图和制图。

  6.在劳动技术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尝试有创新特色的小制作、小发明。

  (三)德育目标

  劳动技术教育具有特殊的育人功能,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1.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树立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正确思想。

  2.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态度。使学生认识劳动是日常生活、发展生产、建设祖国、推动社会进步的基本手段,是每一位公民的神圣权利和光荣义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通过劳动实践,对学生进行遵守劳动纪律、爱护劳动工具和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助人为乐的精神品质。

  4.培养良好的非智力素质。在劳动实践中使学生自觉磨炼意志,陶冶情操,体验挫折与成功;增强积极进取、探索

  -20-

  创新意识;初步具有质量意识、效率意识、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三、主要原则

  1.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是劳动技术课的基本特点。学生亲身参加劳动操作实践是劳动技术课的主要形式和基本方法。实践是劳动技术课必不可少的环节。创新素质只有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发展。学校要结合实际,创设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千方百计为学生创设劳动操作的条件,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学校、教师要切实做好指导和管理工作,提高劳动技术课的教学效果。

  2.技术性原则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基础教育中加强技术教育,已成为世界性潮流。在劳动技术课上,无论是生活劳动或生产劳动,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都要紧紧围绕提高学生劳动技术素质这一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技术意识,发展学生的技术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基础性原则

  劳动技术是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劳动技能素质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应该使学生具备基本的技术处理能力,以适应未来的职业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在劳动技术课中,-21-

  通过某些劳动技术项目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相关的劳动知识,提高他们运用工具进行加工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为将来的发展、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4.创新性原则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劳动技术课的综合性、实践性和技术性特点,决定了它在培养创新型人才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劳动技术课教学应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培养。

  5.适应性原则

  教师在实施劳动技术教育时,要根据学校实际,选择合适的内容和形式。在进行课本知识教学的同时,要不断地融入新科学、新技术,使劳动技术课教学能够适应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劳动技术教育还须注意适应学生年龄、性别、个性差异等生理、心理特征和知识、技能的水平,把握好劳动技术教育内容的可接受性。

  6.开放性原则

  劳动技术教育过程中既要保证学生主体有足够的劳动实践活动的时间,使学生通过劳动实践活动来理解、认识、探索和创造。又要使学生在独立与合作的各项活动中得到交流和精神体验。劳动技术课的综合性、实践性决定了它开放的性质。教学活动、学生实践操作活动的时间应有弹性,教

  -22-

  学内容应不拘泥于教材,做到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这对于改变学校劳技教育内容过于单一、要求过于统一的状况,有积极的意义。劳动技术成果的呈现方式应该是开放的,是学生在广阔的时空中实践和探索得来的。把实施劳技教育与各项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构建学校、社会、家庭相互协调、互为补充的劳技教育体系,能够为劳动技术有特殊兴趣和爱好的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发挥自己天赋、才能和创造力的新思路。

  7.安全性原则

  劳动技术课必须确保学生的安全。劳动技术课的主要教学方式是让学生动手操作,操作过程涉及到材料、工具、设备等都带有不安全因素。因此,要规定各个项目的操作程序和安全规程,并制定必要的安全检查制度与措施。劳动技术课应切实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要求学生树立劳动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学会正确使用工具、设备,自觉穿戴必须的劳动保护用品;从小养成严格遵守劳动纪律,自觉执行规章制度的良好习惯。

  四、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及要求(按课程要求设计)

  五、途径和方法

  (一)组织领导

  学校确定一名班子成员负责劳动技术教育的管理和负责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学校配备劳动技术教育实践基地管理

  -23-

  员,负责种植园、养殖园的管理,并协助《劳动与技术》任课教师购置、准备劳动技术课的制作材料。学校配备劳动技术技术课专用教室;建设足够的学生劳动技术教育实践基地;置办必要的劳动技术教育工具和设施。学校要加大投入,充实劳动技术教育资源。

  (二)师资建设

  师资队伍薄弱直接影响着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通过不定期的在职培训等措施,建立一支能胜任教学的劳技课专职教师队伍,并保持这支队伍的稳定和发展是劳技教育顺利开展的关键。专职劳动技术课教师在工资待遇、职务聘任、评选先进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对待。聘任四至六年级班主任担任劳动与技术综合实践探究课兼职教师,组织各班级的种植、养殖实践探究管理兴趣小组,带领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新课程强调教育中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强调学生劳动技术观念、劳动技术态度、劳动技术习惯的养成。劳动技术课教师应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劳动技术即体力劳动技术、劳动技术教育即德育等观念,将劳动技术教育转变为教育劳动技术。关注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益美、以劳促创新等多方面的功能实现。

  (三)课程资源学校从实际出发成立劳动技术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小组,开展劳动技术课程建设。学校要管理好劳动技术教育实践基地,给种植园加土保墒,确保学生劳动

  -24-

  能出成果;合理分散果园内的苗木,定植大苗,处理小苗。尽量做到果园内品种丰富、层次分明、结构合理,便于教育实践活动;生态养殖园改栽小金竹,让五年段各班级养殖兴趣小组饲养小鸡、观赏鸟类等。六年级实践基地温室大棚如损坏要及时修理。科学课有关的植物、药物,整合资源。学校劳动技术教育专用教室,要增补部分设备,使之齐全,可能的话,要重新设计,使之与小学配套。劳动技术课教师要在充分利用和开发学校潜在的教育资源,引入与学生生活实际、社会生产实际相关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感受新信息和新科技;并充分利用劳技室、劳动技术园地、种植园、、学校绿地等教育作用,以更有效的实现劳动技术教育的目标。

  (四)教学管理

  劳动技术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在实践中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动手能力不同学生。注重在活动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依靠学生固有的经验,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并注重实施跨学科教学、全面培养学生包括专业能力、社会能力等综合行为能力。课堂要生动活泼,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学校规定种植课由劳动技术课老师组织学生栽种,由班主任负责组织学生管理,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加实践活动。在

  -25-

  制作方面由于学生的实践活动一般是按照模仿独立劳动技术熟练劳动技术创造劳动技术的顺序发展的。且小学生的劳动技术基础差,教师的示范榜样作用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所以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加强示范指导。因为学生的一技之长,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的目的是通过实践能力的科学训练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良好的习惯,来适应社会的发展、为将来服务社会奠定的基础。

  (五)展示评价

  充分发挥劳动技术教育评价的作用,展示学生的劳动技术成果,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最好承认、鼓励和鞭策。评价虽然不能直接产生创新能力,但它会促进创新品质的形成,从而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展评劳动技术成果(作品),可在实践过程中或结束后进行,在实践过程中进行,可用现场实例促进操作的成功;在实践结束后进行,主要是师生共同衡量和评价教与学双方的成败,使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巩固所学知识。劳动技术教育的评价强调

  过程和结果并重,尤其要注重情感和态度。展评小结,教师要善于运用赏识教育,更多地看到学生的优点并进行鼓励,应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幼稚的设想和失误的探索如果得不到宽容,学生就会逐渐地失去自我,泯灭最可贵的创新意识。劳动技术教育的评价,还应特别提倡采用个体内差异评价法,它不会给被评价者造成心理压力,有利于学生树

  -26-

  立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有利于形成丰富的想像力和积极向上的心态,从而不断地投入到新的创新中去。

  六、实施的过程:

  1.积极准备

  要求每个学生人手一本《小学生行为规范》、《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劳动手册》并订阅《家庭教育导报》进行指导,使学生和父母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组织课题组学习培训

  查阅文献,利用互联网广泛收集信息,通过国内知名网站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状况及发展趋势,把握时代特点,寻求更具时代特色的青少年优良的行为习惯。并在研究小组内更加细仔划分研究任务,根据各自的工作特点开展工作,并定期展开课题汇报会,及时交流情况,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3.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向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力求从整体上反映习惯养成的现状。习惯养成调查问卷,分学生行为习惯调查问卷和学习习惯调查问卷两部分。由课题组成员完成问卷设计、讲解说教,形成热爱劳动导向。利用班队会,开展以热爱劳动为主题的班队会,展开讨论,深入理解什么叫劳动?怎样做才算是热爱劳动。教师可以给学生讲古代名人爱劳动的故事,还可以讲近代名人的劳动故事,再是选择我国传统文化中有

  -27-

  关爱劳动、良好行为习惯等内涵的古诗文。在学生中开展诵读古诗文活动,利用古诗文好读、易记,诗文典故容易理解的特点,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使学生从小在朗朗的诵读中受到我国传统美德熏陶,体会自己的行为,增强诚信意识。

  4.榜样激励,引导热爱劳动理念。

  小学生具有模仿榜样的特点。其一教师的言行举止、思想品质,是学生学习、模仿的榜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不可估量的潜移默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化的作用。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应以身立教,以德育德,以行导行,用爱和诚感染学生,用言和行引导学生,用自身的劳动行为来为人师表;其二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有关热爱劳动的典型案例、典型人物、先进人物,通过报告会、座谈会,上门参观、走访等形式,感受劳动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

  5.家校配合,共造劳动环境

  (1)创设校园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

  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让学生在社会化、人性化和科学化的校园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劳动教育。例如在校园环境建设中注意营造劳动教育氛围,精心设计劳动教育长廊,让每一个地方,每一面墙壁,每一处角落都能说话,使校园形成潜移默化和具有导向性的学习教育场所。在学校校门的宣传栏、教学大楼每层走廊墙壁上可以悬挂有关劳动的-28-

  名人名言。如苏霍姆林斯基:既然思想存在于劳动之中,人就要靠劳动而生存。又如高尔基: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以及宋庆龄:知识是从刻苦劳动中得来的,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校内广播、黑板报、校园网等也可以充分地利用,大力地宣传,使全体师生了解劳动教育的基本内容、要求和重要意义,形成人人知劳动的良好氛围,为人人爱劳动打下舆论基础。另外在举行校园文化艺术节和运动会等集中性校园文化系列活动时,也要注意与劳动教育活动有机结合。如可以在学生的小品节目上表演、美术和手抄报作品的展示以及故事演讲中,进一步加强校园劳动教育的XX性。

  (2)创设班级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

  热爱劳动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重点内容,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因此除学校创设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外,在班级也可以创设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如班级的布置上,班级黑板报、班训、专栏、条幅等都可以围绕热爱劳动的内容。班里可开展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一些有关劳动的活动如开展每天一分钟家务我们也参加抢收小麦雨中野炊,粉刷教室,整理小房间,养出最美的花、每人一个口袋,随时弯弯腰、爸、妈做我们的裁判,我不甘落后等活动。种种实践活动,会使我们的小皇帝、小公主们再也不娇气了,个个成了爱父母,爱班级,爱学校,爱劳动的好

  -29-

  儿童。同时班上还可以开展以劳动为主题的中队会;开展学习身边人,评点身边事的演讲;开展我家爱劳动小故事创编和讲故事比赛;评选班级劳动之星;举办劳动主题手抄报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教育,使热爱劳动、劳动光荣思想意识扎根学生心里。

  (3)创设家庭劳动环境

  人不是孤立存在于世上的,是社会中人,因此他总要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生活的主要环境是家和学校,除了在学校接受教育外,家庭教育也很重要,有道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也是如此,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因此我们可利用家长会建议家长在家做到:给孩子机会,让他们尝试劳动。当孩子对某件事感兴趣时,家长要及时引导,大胆放手,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会劳动。、给孩子一段时间,学会劳动。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孩子学会劳动。开始会出现帮倒忙的现象,家长要接纳孩子从不会到会的渐进过程。给孩子良好的物质空间,自主劳动。从小培养孩子爱劳动很重要,所以家长要为孩子创造适合他们劳动的空间。比如低矮的家具放置孩子的物品,让孩子自己取放收拾,充分发挥自主劳动的积极性。给孩子良好的心里空间,享受劳动。要让孩子感受劳动的快乐,以鼓励为主。给孩子一个方法。学会劳动。家长开始要教给孩子劳动的技巧,使孩子能胜任劳动。可以用游戏的口

  -30-

  吻引导孩子进入角色。给孩子一个要求,贯彻到底。提出要求和任务,成员要形成统一战线,坚持贯彻到底。给孩子一个规则,体味劳动。制定一个劳动奖罚规则,让孩子看到自己劳动带来的荣誉,也能体验懒惰带来的后果,促使孩子最终爱劳动,自觉劳动。

  6.强化措施,规范劳动行为。

  在学生对劳动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教师不但要做出榜样,还要及时地规范学生的劳动行为。一是要加强预防,防微杜渐,及时纠正不良行为。二是要及时鼓励表扬。三是要循序渐进。根据低、中、高年级学生不同年龄及心理特点,在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按照本课题研究内容的指标体系,分层次、有梯度地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行为训练。每学期的行为规范训练有重点、有要求、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为了使学生形成稳定的习惯,行为训练要反复进行,持之以恒,训练内容滚动进行。在训练中,注意采取学生自我管理(红领巾文明卫生岗值日制度)、自我评估(学校、家庭评比表)等方法,进行自我教育,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评估时间:每天自评,每周互评,每月班主任小结,期末总结表彰,达到及时反思、不断强化的目的,促进良好习惯的形成。第一学期,本年级学生应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认真做好值日生、捡起身边的一张纸为主;第二学期,以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入手,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抓好文热

  -31-

  爱劳动教育,调整行为偏差,矫正不良习惯,将养成的良好习惯由自觉状态走向自主、自动,把外显的动力逐步内化为个性品质,使习惯稳固化。

  -32-

篇三: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中小学学生2022年寒假劳动教育实

  施方案(范本)

  为了贯彻落实劳动教育,协助同学在劳动中发掘自我价值并度过充实有趣的寒假生活,学校拟面向全校学生举办2022年寒假劳动教

  育实践活动,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学生寒假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一、实施项目

  1.在家长的指导下手洗简单衣物,每周很多于2次。

  2.在家长的指导下学习使用洗衣机、吸尘器、电饭煲等家用电器。

  每周使用很多于3次。

  3.在家长的指导下择菜、剥虾,洗碗筷等,每周很多于4次。

  4.在家长的指导下尝试学习烹饪,学会烹饪至少2种菜品。

  5.在家长的指导下更换床单、被罩、枕套等个人床品,寒假中不

  少于2次。

  6.保持自己卧室整洁,每2天清扫、整理一次。

  7.拟定采购清单,与家长一起买菜、购置日常生活用品等。

  8.主动协助家长实行家庭大扫除。

  9.其他劳动(请在记录单上注明)。

  二、学生劳动说明

  1.以上劳动项目都是学生力所能及的,学生要勤于劳动。

  2.家长对家务的分工要妥善安排,能够让孩子有准确理解,“家”

  是属于每个人的,所以屋里的每一件事,大家都有义务去做。

  3.劳动后即时实行记录,填写劳动项目相对应的序号,没有的另

  外注明,家长签字。

  4.每天坚持做家务,并拍照做好记录,假期结束时可比照自己的成长与收获。

  XXXX学校

  2022年1月

  附件

  班级。

  学生寒假劳动记录表

  姓名。

  日期

  劳动项目(填写序号,填写“9”的请另外用文字说

  家长签名

  明)

篇四: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2022中小学“五一”劳动节劳动教育活动方案(详细版)

  为认真学习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增强劳动技能,提升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进一步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学校要求,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学校决定开展劳动教育系列活动。

  一、活动目的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提升核心素养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丰富、提升我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内涵和实效。

  二、活动主题

  劳动光荣

  奉献最美

  三、活动时间

  4月25日—5月7日

  四、活动安排

  活动一:召开一次主题教育班会

  活动形式:

  4月25日—4月30日,各班级开展一次以“劳动最美,青春奋斗”为主题的班会。

  活动内容:

  “五一”国际劳动节和“五四”青年节有关文化为教育主题,对学生进行爱劳动、爱祖国思想教育活动。同时加强学生假期文明出行、安全出行教育。

  活动二:“居家劳动一小时”活动

  活动形式:

  家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我们要感恩父母为我们创造一个温暖的家,感恩这个和平时代,给我们一个安定的家。假期回家期间,每天主动进行“居家劳动一小时”。

  活动内容:

  可进行洒扫庭除、整理家务,可向父母学习厨艺、体会烹饪的快乐,可在绿植培育养护中改善心情,在手工制作中体悟工匠精神。假期结束后,各班制作“居家劳动一小时”照片集,学校将在公众号内集中展示学生劳动风采。

  活动三:“最美劳动者”学生微拍作品比赛

  活动形式:

  为进一步加强劳动教育,结合学校劳动教育系列活动,利用“五一假期”,学生通过手机微拍形式记录“最美劳动者”,引导学生从劳动中汲取力量,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

  活动内容:

  4月25日—5月8日,用图文结合的形式或视频的形式来记录劳动者的最美瞬间。学生直接将作品照片(电子版JPG格式)、文字(100字)以内、视频以“班级+姓名”命名,开学上交班主任处,参与学校评比。

  活动四:“劳动节”手抄报

  活动形式:

  内容必须健康向上,可以描述心中的故事和思想,可以描绘学校和家庭日新月异的变化,可以介绍“五一”节的来历,可以赞美劳动光荣,讴歌劳动创造幸福生活,也可以结合五四青年节参加一次义工活动或义务劳动,抒写自己的感受和体会等等,注意紧扣主题。

  五、注意事项

  请班级积极发动学生参加各项活动,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劳动体验和感悟;活动中加强安全

  防范,引导学生遵守疫情防控要求;认真做好各项活动的宣传与总结工作,广泛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希望以上活动能够扭转现代社会劳动教育被淡化、弱化的局面,着力解决学生中普遍存在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问题,本次活动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

篇五: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2022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7篇

  2022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篇1为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要求,在持续推进我教育改革中积极发挥劳动教育的独特育人功能,切实加强劳动教育,打造特色劳动教育体系,我校将在寒假期间组织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12月27日—2月8日

  二、活动主题:

  家校一体化,劳动不放假

  三、活动内容

  1.参与家庭劳动,争做家务达人。

  选题1:假期期间,帮助家人完成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选题2:为家人献上“暖心美食”,和家人一起完成美食制作,共享温情时刻。

  要求:以图片或微视频的方式记录参与家庭劳动全过程,图片或微视频中要有父母参与和反馈。

  2.参与社区服务,争做志愿达人。

  选题1:帮助社区工作人员完成抗疫、政策法律法规宣讲、社会救助、环境卫生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

  选题2:走进身边的福利院、养老院等公益场所开展义务劳动,传播温情和爱意。

  要求:撰写参与社区服务心得体会,并配有相应图片。

  3.参与实习实践,争做工作达人。

  选题1:调查、访问身边的劳动者,了解他们平时的工作情况,体验他们的工作艰辛,深切感受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中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

  选题2:尝试假期社会实践,通过经历真实的工作体验,获得真实的工作劳动感悟。

  要求:撰写实习实践报告,重点阐释对劳动精神的体悟。

  4.参与调研活动,争做研学达人。

  选题1:参与家乡调研活动,协助建设美丽家园,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

  选题2:挖掘家乡深厚的文化底蕴,记录传播家乡的优秀文化,搜寻整理家乡的劳动楷模和先进事迹,将所见所闻所感宣讲给身边人。

  要求:撰写调研报告或制作推介家乡文化、旅游、美食等内容的微视频。

  四、活动要求

  1、依据活动内容,充分考虑疫情防控安全前提下,结合个人特长和专业特色,认真思考,开展实践教育活动,充分认识劳动教育的意义,同时,在实践活动中要主动亮身份、尽义务、做奉献、树形象。

  2、各班级积极动员学生踊跃参加,级、级学生参与活动,作为劳动教育实践课程的一部分,可先行记入到学生劳动教育实践手册,等待核定。请各班以班级为单位每周一提交一次劳动成果,每次提交不少于五名同学,内容不可以重复,2月8日前截止,作品打包发送至邮箱,文件命名为“年级-班级-劳动教育”。级学生自愿申报参加。

  3、在实践开展过程中同学们可主动向学校公众号平台申报自己收集到的好人物、好行动、好故事等素材,优秀素材将在学校官微等平台及时予以宣传报道,营造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的良好氛围。

  4、活动结束后将择优向学校推荐劳动教育实践先进个人,学校将统一发文进行表彰。

  2022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篇2一、指导思想

  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是中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为深入做好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制定本方案。

  二、各项教育活动安排

  1、爱绿护绿活动教育。

  (1)学校在国旗下讲话中向全体老师和学生发出号召:人人参与植树节护绿、养绿系列活动,为美化、净化环境尽一份力。

  (2)中高年级可开展“爱护环境动起来”活动。各班组织开展在校内植树、除草、松土、浇水、修枝等活动。

  2、自理劳动、家务劳动教育:

  (1)各班将劳动教育纳入“班级主题教育活动”,并和”家校一体“教育评价工作结合起来,利用“家长学校”向家长和学生宣传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用“家校联系卡”形式建立“学生家庭自理劳动、家务劳动基地”。

  (2)根据不同年级学生能力,通过“星级评比”等形式开展:不要大人喂饭,自己叠被整理房间,“认菜名”,拣菜洗菜,打扫卫生等家务劳动实践活动。

  3、班级劳动。

  (1)做好班级值日等日常劳动指导,确保每位学生参与班级劳动,劳动到位。

  (2)开展每月一次的学校大扫除活动,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对学生进行劳动技巧的指导。

  4、课堂教学。

  三~六年级综合与实践教师认真落实《劳动与技术》教育目标,开展必要的综合实践活动,积累活动材料并上交德育处。

  5、节日教育。

  各班在五一劳动节期间,开展“谁是最可爱的人”主题班队会,学唱《劳动最光荣》,诵读《粒粒皆辛苦》等活动。

  三、家庭、学校教育做到“八不要”

  1、不要把劳动作为一种惩罚手段,如“不按时交作业,罚做清洁”。

  2、不要用“免劳”来奖励孩子,如“今天作业全对,扫地任务免了”。

  3、不要再孩子面前蔑视劳动,如“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就要捡垃圾”。

  4、不要因为干不好就“不用”,如“你洗不干净,不用你洗”。

  5、不要因为一次失误而训斥,如“怎么把碗打破了,真够笨的”。

  6、不要用大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如“10分钟了,一件还没做完,我都做3件了”。

  7、不要否定孩子的劳动成果,如“看你洗的袜子,跟没洗有啥两样”。

  8、不要在孩子面前说一些“厌恶劳动”的话,如“居委会让大家扫雪,我才不去呢”。

  各班简要总结教育活动,期末交德育处。根据总结情况,德育处评选“劳动好少年”。

  2022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篇3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劳动教育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和问题,中小学生劳动机会减少、劳动意识缺乏,出现了一些学生轻视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为此,学校立足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从小培养劳动习惯入手,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确定开展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一、劳动教育的主要目标

  通过劳动教育,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培养他们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为他们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

  二、劳动教育的基本原则

  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1.坚持思想引领。劳动教育既要让学生学习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更要通过劳动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2.坚持有机融入。有效发挥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劳动教育功能,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形成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正确观念。

  3.坚持实际体验。让学生直接参与劳动过程,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坚持适当适度。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性别差异、身体状况等特点,选择合适的劳动项目和内容,安排适度的劳动时间和强度,做好劳动保护,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三、实施步骤和策略。

  1.思想教育,形成热爱劳动导向。通过晨会课、少先队活动课、劳技课、家长会等多渠道,对学生进行劳动意识强化教育。利用班队会,开展以热爱劳动为主题的班队会,展开讨论。教师给学生讲古代名人爱劳动的故事,讲近代名人的劳动故事,再是选择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爱劳动、良好行为习惯等内涵的古诗文,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使学生从小在朗朗的诵读中受到我国传统美德熏陶,体会自己的行为,增强诚信意识。同时争取家长的支持,使学生和父母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榜样激励,引导热爱劳动理念。小学生具有模仿榜样的特点。教师的言行举止、思想品质,是学生学习、模仿的榜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不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应以身立教,以德育德,以行导行,用爱和诚感染学生,用言和行引导学生,用自身的劳动行为来为人师表。我们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有关热爱劳动的典型案例、典型人物、先进人物,通过报告会、座谈会,上门参观、走访等形式,感受劳动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

  3.家校配合,共造热爱劳动的环境。

  (1)开展校内劳动。在学校日常运行中渗透劳动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和绿化美化。开辟专门区域种植花草、果蔬,让班级、学生认领责任区域,予以精心呵护。了解一、两种粮食一年节气成长过程;通过种植好种易活蔬菜,了解蔬菜生长过程。开展与劳动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活动,进行手工制作、班务整理、书包整理、教室装饰等实践活动。开展垃圾分类、学校废物回收活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广泛组织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班队会、手工劳技展演,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初步设想学期中开设劳动周,开展专时专项劳动教育。

  (2)组织校外劳动。将校外劳动纳入学校的教育工作计划,安排一定时间的农业生产、工业体验、服务业实习等劳动实践。努力联系城区周边可开展小学生劳动教育组织,充分利用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综合实践基地等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劳动实践。如到图书馆做小义工,帮助整理书籍;到职业体验小镇,体验各种职业劳动过程;到交通岗做文明督导员;到公园、植物园做环保小卫士;到种植园体验劳动等等。

  (3)倡导家务劳动。教育学生自己事情自己做,家里事情帮着做,弘扬优良家风,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学校安排适量的家务劳动的项目化学习内容、有关劳动的家庭作业,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布置择菜、洗碗、洗衣、扫地、拖地、整理床铺等力所能及的家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二年级能够自己吃饭、穿衣、系鞋带;“今天我当家”,中年级管理家庭家务琐事一天;“开心小厨师”,高年级每季度尝试为家长烧一道菜,毕业时学生能够主厨烧制一桌“感谢宴”。

  4.强化措施,规范劳动行为。在学生对劳动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做出榜样,及时规范学生的劳动行为。一是要加强预防,防微杜渐,及时纠正不良行为。二是要及时鼓励表扬。三是要循序渐进。以少先队活动课、劳技课为抓手,根据低、中、高年级学生不同年龄及心理特点,在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分层次、有梯度地对学生进行劳动习惯的培养与训练。每学期的劳动训练有重点、有要求、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为了使学生形成稳定的劳动习惯,我们注意采取学生自我管理(红领巾文明卫生岗值日制度)、自我评估(学校、家庭评比表)等方法,进行自我教育,发挥的学生主体能动作用。除了每天轮流的常规值日外,学校每双周一下午为固定的大扫除时间,组织学生全员参与卫生扫除,促进和强化学生将养成的劳动习惯由自觉状态走向自主、自动,把外显的动力逐步内化为个性品质,逐渐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四、探究形成劳动评价机制

  一至五年级分年级设计劳动评价表,对学生参加的家庭劳动、学校劳动、社区劳动进行同步评价。学校课堂模式劳动课,每节课后进行实时评价,分自评、他评。家庭劳动评价由家长根据学生劳动情况进行评价,分满意、良好、需努力等档次。社会劳动由参加的社区服务相关组织,给学生进行总评价。各项评价成绩,计入学校每个学生的成长手册包含劳动评价内容。学期末学生评优,劳动成绩作为评优参考值,进行评选。学期中举行的劳动活动,进行劳动小标兵评选。通过各种方式方法,激励学生参加劳动,热爱劳动。

  2022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篇4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文件要求,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加快推进深圳教育先行示范,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市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教育贯穿人才培养

  全过程,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将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具有深圳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总体要求

  (一)实施目标。

  1.育人目标。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劳动教育资源,为每个学生提供高质量、可选择的劳动教育机会,让学生获得丰富劳动体验,掌握必备劳动技能,树立正确劳动观念,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和创造性的劳动思维,形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解决问题、勤于创造、善于合作的氛围,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勤劳奋斗、乐于奉献的优良传统。

  2.工作目标。统筹劳动教育资源,建立家庭劳动教育、学校劳动教育和社会劳动教育“三位一体”协同实施机制。到2025年,建设100个校外劳动教育基地,创建100所劳动教育示范学校,培养100名劳动教育名师,开发系列劳动教育课程,建立具有深圳特色的校内校外结合、课程体系完善、资源丰富多样、体制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形成家庭劳动教育日常化、学校劳动教育常态化、社会劳动教育多样化的协同育人格局,实现劳动教育先行示范。

  (二)实施原则。

  1.思想引领原则。劳动教育要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正确观念,帮助学生养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良好思想品质。

  2.有机融入原则。劳动教育要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结合,充分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各环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融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各方面。

  3.实践体验原则。以体力劳动为主,创设劳动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劳动实践过程,获得劳动感受,分享劳动成果,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合理适度原则。开展劳动教育,要结合学生年龄特征、性别差异、身心状况等特点,选择合适的劳动项目和内容,安排适当的劳动时间和强度,做好劳动保护,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三、实施内容

  劳动教育主要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中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

  小学低年级以个人生活起居为主要内容,注重培养劳动意识和劳动安全意识。要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完成个人物品整理、清洁,掌握简单家庭清扫和垃圾分类等家务劳动,参与班级集体劳动、手工制作,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体验植物种植、社区服务,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民风民俗。

  小学中高年级以校园劳动和家庭劳动为主要内容,初步养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态度。要指导学生参与简单烹饪、家居清洁、收纳整理、编织缝纫、校园公益、种植养殖等劳动,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初步了解不同职业。

  初中以家政学习、校内外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为主要内容,养成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劳动品质和安全意识,增强公共服务意识和担当精神。要指导学生承担一定的家庭日常清洁、烹饪、家居美化等劳动,开展校园保洁和美化,参与助残、敬老、扶弱等服务型劳动,适当体验金木电工、陶艺布艺、工艺设计等劳动,尝试简单家电和家具维修、科技创造,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参与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

  普通高中以丰富职业体验、开展服务性劳动和生产劳动为主要内容,理解劳动创造价值,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养成劳动自立意识和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要指导学生持续开展日常生活劳动,增强生活自理能力;经历真实的岗位工作过程,获得真切的职业体验,培养职业兴趣;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从通用技术、工业、农业、现代服务业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项目中,自主选择生产劳动,经历完整的实践过程,提高创意物化能力,养成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品质,增强生涯规划的意识和能力。

  职业院校重点结合专业特点,增强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提高职业劳动技能水平。要组织学生开展日常生活劳动,自我管理生活,提高劳动自立自强的意识和能力;定期开展校内外公益服务性劳动,运用专业技能为社会、为他人提供相关公益服务,培育社会公德,厚植爱国爱民的情怀;开展职业技能比赛,依托实习实训参与真实的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增强职业认同感和劳动自豪感,培育不断探索、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

  普通高等学校应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注重围绕创新创业,结合学科专业开展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培育创造性劳动能力和诚实守信的合法劳动意识。要让学生掌握通用劳动科学知识,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创业观;巩固良好日常生活劳动习惯,自觉做好宿舍卫生保洁,独立处理个人生活事务,积极参加勤工助学活动,提高劳动自立自强能力;结合“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开展服务性劳动;积极参加实习实训、专业服务和创新创业活动,提高在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创造有价值的物化劳动成果。

  四、实施途径

  (一)开设必修课,扎实开展劳动教育。中小学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职业院校开设劳动专题教育必修课,每学年不少于16学时。普通高等学校要明确劳动教育主要依托课程,其中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探索将学校保洁、绿化、餐厨等部分后勤服务内容设置为劳动教育课程,并建立激励机制。加强专兼职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吸引技术能手、能工巧匠、劳动模范任教。劳动教育教师在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评优评先、骨干教师培养等方面和其他科任教师享有同等待遇。

  (二)融入学科教学,有机渗透劳动教育。中小学要在语文、数学、道德与法治等学科教学中,有重点地融入劳动教育;通过多学科深度融合,培养学生劳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开发多样化的综合实践主题活动、校本课程和特色项目课程,加强实践类社团建设。职业院校要将劳动教育全面融入公共基础课,普通高等学校要将劳动教育有机纳入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深化产教融合。开放大学(成人高校)要将劳动教育纳入综合实践课程。

  (三)丰富实践活动,系统推进劳动教育。大中小学每学年设立劳动教育周。充分利用班团队活动、志愿者服务、文明校园创建等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公益性、服务性劳动,树立良好的劳动服务意识。学校在组织社会实践和研学活动时,可根据不同的活动类型和主题,嵌入相应的劳动教育内容,为学生创设不同的劳动情境和体验劳动的机会,提升社会实践和研学活动的劳动教育实效。

  (四)依托实践基地,创新实施劳动教育。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基地建设力度,组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联盟,创建一批劳动教育基地。鼓励各级各类学校每年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劳动教育基地、劳动技术学校、综合实践基地开展劳动教育。支持学校利用屋顶等空闲场地设置劳动教育场所。充分利用职业院校实训实习场所、设施设备,以及社会各类学生实践或实习基地等开展劳动教育。

  (五)弘扬优良家风,强化家庭劳动教育。家庭要弘扬崇尚劳动的优良家风。家长要在日常生产生活实践中言传身教,鼓励孩子主动担当、积极参与、自己动手。为孩子提供劳动实践机会,引导孩子参与简单烹饪、家庭清扫、垃圾分类等必要的家务劳动,帮助孩子每年有针对性地掌握1-2项生活技能。利用节假日,积极参加与年龄特征相适应的劳动实践活动,尤其是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树立劳动意识,养成劳动习惯,掌握劳动技能,以劳树德,以劳启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

  (六)设立主题活动月,广泛宣传劳动教育。每年5月为全市劳动教育主题活动月,各高校、各区和中小学校应结合实际情况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包括宣

  传劳动模范人物先进事迹,组织开展学生劳动教育成果展示交流活动,评选劳动教育示范学校、先进个人和优秀成果。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社会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重视劳动教育,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立德树人”的作用。

  (七)优化管理评价,提升学生劳动素养。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中小学劳动教育成果纳入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选范围,定期检查学校劳动教育开展情况。教育督导部门要将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情况纳入中小学督导内容,作为对被督导部门和学校及其主要负责人考核奖惩的依据。建立学生家庭劳动、学校劳动、社会劳动过程和结果记录机制,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将考核结果作为毕业的依据之一,并将评价结果作为升学、评优的重要参考。做好三年一个监测周期的劳动学科教育质量监测。

  五、保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高校和各区教育部门要认真贯彻国家和教育部文件要求,出台具体工作方案,系统设计、常态化实施劳动教育。学校要建立健全劳动教育组织实施工作机制,明确主管校领导,设置专门机构或明确相关部门负责劳动教育的规划设计、组织协调、资源整合、师资培训、过程管理、总结评价等。

  (二)强化安全管理。各高校、各区教育行政部门要与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统筹协调,建立安全管控机制,分级落实安全责任。学校要充分了解劳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制定开展劳动教育的相关安全管理制度,难度较大或有一定危险性的劳动项目必须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开展。集体外出劳动教育要遵守国家及有关部门有关学生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做好安全预案。

  (三)优化社会协同。中小学校可统筹安排公用经费、课后延时服务经费等资金,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吸引社会力量提供劳动教育资源和服务。各高校、各区教育部门要加大对劳动教育的宣传力度,引导广大师生和家长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观念,提升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和认识水平,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

  本意见自2022年3月1日起实施,有效期5年。

  2022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篇5一、指导思想:

  热爱劳动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然而,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学生中出现了许多怪现象,他们花钱如流水,独生子女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差,由于他们认识能力差,往往不知道父母的辛苦,不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为了使学生认识到没有劳动,人类就无法生存,社会就不能发展的道理,帮助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的观念;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自立,并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体会到爸爸妈妈劳动的辛苦,做到尊敬长辈,热爱长辈。我校将根据学校实际,组织全体学生深入广泛开展“劳动最光荣”主题教育活动。

  二、领导小组:

  组

  长:x

  副组长:x

  成

  员:x及各班主任

  三、具体措施:

  1、结合劳动教材,让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由于小学生很简单的劳动都不会,各班要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通过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讲清道理,在些基础上通过实践,让学生体会劳动的快乐。让学生懂得劳动是光荣的,幸福是靠劳动创造的,靠劳动生活的人最光荣,使学生认识到从小树立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

  2、多用儿歌、故事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小学生最喜欢用儿歌、顺口溜或是四言、五言等形式来记忆一些对他们的要求,在内容上他们则对自己好奇的、便于动手的、便于模仿的容易接受。

  3、从日常生活中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有各种与思想品德相关的地方表现出正确与错误的行为,各位班主任要通过对学生的点点滴滴观察,到一定时候,就引导他们进行评价,谁对谁错,对在何处,错在何处,该怎样做。看似微不足道的芝麻小事,在日积月累中,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埋下热爱劳动、珍惜别人劳动成果的种子。

  四、活动时间:

  5月1日——5月31日

  五、活动安排:

  (一)宣传动员(5.1-3.5)

  1、利用周一升旗仪式做好“劳动最光荣”主题教育月动员工作,向全体学生发出倡议,要求大家能积极行动起来,做学校里的热爱劳动小标兵,做家里的热爱劳动小成员。

  2、各班出好一期以“劳动最光荣”为主题的黑板报。

  (二)实施阶段(5.6—5.25)

  1、组织一次主题班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1—3年级),“当好值日生”(4—6年级)。

  2、举办“我劳动,我光荣”作文竞赛,并开展评比活动。

  3、组织一次以“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为主题的中队活动。

  4、举办一次手抄报、画评比,主题:《热爱劳动我最美》。

  5、组织系列征文比赛活动。底年级:《别说我小》;中年级:《妈妈歇歇吧》;高年级:《今天我当家》。

  (三)总结阶段(5.26—5.31)

  1、围绕本月的主题教育活动,各班组织学生写心得感受。

  2、推荐评选“爱劳动小标兵”。

  3、写一份“劳动最光荣”活动小结。

  4、资料图片整理装订。

  六、活动要求:

  1、各班主任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按学校要求有序开展工作。

  2、要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确保活动收到实效,避免走过场。

  3、活动形式要多样,并及时总结。

  4、所有活动都请形成文字材料,并请积累相关的活动照片素材。

  2022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篇6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有关文件精神,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主要目标

  (一)总体目标。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劳动品质和积极的劳动态度、劳动精神,明白“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的道理,培养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和劳动实践能力,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二)具体目标。用3年左右时间统筹资源,推动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形成普遍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重点打造1所本科高校教学实验农场、10个职业院校实习实训基地;遴选10个劳动教育示范县(市、区),遴选立项100个省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300所省级劳动教育项目试点学校,以点带面,实现“校校有场地、县县有基地”,带动全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深入开展。

  二、实施途径

  (三)在课程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

  发挥学校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幼儿园阶段要在生活中注重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鼓励幼儿承担力所能及的劳动任务。义务教育阶段要将劳动与技术、信息技术课程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劳动实践教育的重要渠道,充分结合当地资源开发开设家政、烹饪、手工、园艺、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特色等劳动实践类拓展课程。普通高中应结合当地产业和学生需求,开发丰富的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职业院校应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及当地产业发展需求,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在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生产实习、工业劳动、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中加强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能力的培养。普通高校要结合学校自身培养定位,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将大学生专业实习实践活动与劳动教育结合起来,服务社会,不断推进劳动教育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劳动教育培养目标,设置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结合学科专业课程特色,融专业教育、生产劳动教育、日常生活劳动教育、公益劳动和创新创业教育于一体。探索实施劳动实践教育,可邀请农技人员、农业种植能手等到学校面对面、手把手传授农业生产知识和技能。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设创客空间,引导学生以项目学习的方式,进行创意制造实践。

  (四)在校内活动中嵌入劳动教育。

  在学校日常运行中渗透劳动教育。设立宿舍管理、食堂帮厨、快递收发、校园绿化等勤工助学岗,引导学生走进劳动一线。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和绿化美化,把学校草地、花坛、食堂、餐厅、宿舍、文体设施等作为学生接受劳动实践的场所,明确学生承担力所能及的学校日常管理、清洁卫生事务,参与校园绿化管理、文体设施清洁、学生宿舍整理、食堂餐厅保洁、餐具清洗等。有条件的学校可开辟“校园农场”,设立校本劳动技能培训基地或“田园课堂”,适当开展种养劳动实践。结合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劳动节、农民丰收节、志愿者日等,组织学生开展与劳动实践有关的活动,或到“校农结合”基地开展劳动实践。高校应当设置劳动实践月或实践周,在实训实践中积极开展劳动教育,明确学分计算方式。各级各类学校要广泛组织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班团队会、劳模报告会、手工劳技展演,提高学生劳动意识。

  (五)在家庭生活中强化劳动教育。

  发挥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家长要引导和鼓励孩子主动承担家务劳动,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弘扬优良家风,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幼儿园要引导幼儿掌握自主穿衣、吃饭、如厕、收拾玩具等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协助家长完成择菜、浇花、摆放碗筷等简单的家务劳动。中小学可根据各年龄阶段学生特点,安排学生适量的劳动家庭作业,保障中小学1至2年级家庭劳动实践每周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职业院校和普通高等学校要明确学生生活中的劳动事项和时间,纳入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劳动家庭作业以鼓励学生在家庭中立足自己的事自己做,并适当帮助父母或其他长辈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为主。小学低年级学生家务劳动以整理内务为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和中学生以内务整理、洗菜、煮饭、炒菜、洗碗、洗衣、家庭卫生保洁、购物、器具修理等日常家务劳动为主。中小学生每学年有针对性地学会1至2项生活技能。学生参加家务劳动和掌握生活技能的情况要按年度计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密切家校联系,转变家长观念,让家长成为孩子家务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形成劳动教育合力。

  (六)在社会实践中拓展劳动教育。

  将社会实践纳入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小学、初中、高中每个学段都要安排一定时间的农业生产、工业体验、商业和服务业实习等劳动实践。小学高年级以上校外劳动每学年不少于1次;高校结合专业实习实践开展校外劳动每学期不少于1次。中小学每学年设立“千村万户”劳动实践月或劳动体验周,让学生利用寒暑假走进田间地头与农民一起劳动。充分利用劳动实践教育基地、素质教育基地以及其他社会资源,结合团队日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城乡学生交流,组织学生学工学农。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走出教室,参与社会实践,如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勤工俭学、职业体验活动等。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要立足自身的办学定位,结合乡村振兴、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重大战略以及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需要,积极探索适应当前环境和条件的劳动教育内容和方式;发挥学生专业特长,以劳动互助和服务社会的方式,设立促进学生劳动情感养成、劳动能力提升的系列劳动教育品牌引领项目。

  三、基本要求

  (七)统筹课程设置。

  义务教育阶段1至4年级学生每学期分别至少完成1个主题活动,5至9年级学生每学期分别至少完成2个主题活动。普通高中一年级开展学生发展指导教育,二年级和三年级上学期开展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等主题活动,每个主题活动要尽可能兼顾多种活动方式,整合实施。普通高校应围绕或依托专业实践、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等开展各种劳动教育活动。职业院校应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专题劳动教育。

  (八)统筹课时安排。

  中小学劳动教育必修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课时中,安排一半以上时间采取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等方式开展劳动实践活动。职业院校专题劳动教育必修课不少于16学时。普通高等学校可在已有课程中设

  立劳动教育模块,也可以专门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在保证课时总数的前提下,根据实际需要,分散或集中安排课时,相关专题活动可以与地方课程、学校课程融合实施。小学三年级以上可设劳动日,每月1次;也可设劳动周,每学年1次。

  (九)统筹专业融合。

  坚持与各学科教育教学融合推进,积极推进跨学科实践教育,结合学校发展特色和课程建设计划,对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进行组合、优化和再开发,建构具有地域及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项目。中小学要加大对学生劳动观念和态度培养,动手操作和劳动技能训练。职业院校要结合专业人才培养,围绕就业创业,注重培养“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普通高校要将劳动教育与专业学习、专业实验、生产实习、工程实训、毕业设计、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田野调查等有机结合起来。

  (十)统筹成果呈现。

  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学生每学年完成1次社会服务和1种职业体验活动,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集体劳动,鼓励高年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1份考察探究方面的成果或作品,积极参加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初中学生每学年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至少2份较完整的考察探究方面的成果或劳动技术作品,完成至少2次社会服务和2种职业体验活动,积极进行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高一年级学生结合学生发展指导开展职业体验;高二、高三年级学生须自主(或合作)完成完整的课题研究报告或项目设计方案;高中三年期间,学生须参加至少1次志愿服务,并有完整的活动成果报告(或记录),选择至少一门专题教育内容,纳入综合素质评价。普通高校学生必须完成至少2次社会劳动教育活动。职业院校学生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的考核结果计入学生学业成绩。

  四、保障措施

  (十一)加强统筹领导。

  县级以上党委、政府要加强对劳动教育的领导,明确劳动教育责任主体和责任部门。加强县级统筹,支持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参与型服务性劳动,确保劳动教育的时间、师资、经费、场地、设备等落实到位。加强校内统筹,既要发挥班主任、任课教师的积极性,也要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学生社团的作用。加强校外协调,积极借助家庭、社会,特别是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以及各类公益基金会、社会福利组织等力量,为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开展公益劳动、参与社会治理提供机会和平台。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家长配合支持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大力弘扬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主旋律,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

  (十二)加强经费投入。

  各市(州)、县(市、区)要统筹中央补助资金、省级相关专项资金和自有财力,以及通过接受社会捐赠等多种形式筹措资金,加快建设校内劳动教育场所和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立学校劳动教育器材、耗材补充机制。学校可按照规定统筹安排公用经费等资金开展劳动教育。各地要将劳动教育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目录,并由主管部门在部门的购买服务目录中进行细化,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促进社会力量提供更优质的劳动教育服务。

  (十三)加强师资建设。

  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学校劳动课教师在工资待遇、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评优选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待遇。多渠道多举措加强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师资队伍建设,根据劳动实践教育基地的规模和特点,配备专兼职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支持普通中小学、普通高等学校与职业院校建立师资交流机制,充分发挥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优势,承担普通学校劳动教育教学任务。建立劳动课教师特聘制度,聘请能工巧匠、专业技术人员、劳动模范、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家长等担任劳动教育兼职教师。加强对劳动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配备专兼职教研员,组织经常性的教研活动,开展教学竞赛,不断提高劳动教育教学质量。

  (十四)加强资源开发。

  各地要把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纳入“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积极创造条件,因地因校制宜,扎根本土,充分挖掘、运用所在区域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资源,结合当地生产实际和社区建设需要,加强劳动实践教育场地或实践基地建设。依托“校农结合”生产基地打造一批劳动教育教学实践基地,积极开展具有区域特色和学校特点的劳动体验教育。通过自建或利用社会资源,建立以生存体验、素质拓展、科学实践、创新创业等为主要内容的规模适当、富有特色、功能完备的劳动教育基地、劳动技术实践教室,满足劳动教育需要。农村地区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确认一批土地、山林、草场等作为学农实践基地,确认一批厂矿企业作为学工实践基地,认定一批城乡社区、福利院、医院、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等事业单位、社会机构、公共场所作为服务性劳动基地。城镇地区要统筹建立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或利用现有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青少年宫和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开展劳动实践教育。涉农涉工高校、职业院校要优化教学实验农场和教学实训中心教育教学功能,向全省大中小学开设劳动体验营。启动省级劳动实践教育和高校实验区创建工作。

  (十五)加强安全保障。

  以县为单位建立完善劳动教育安全管理制度,强化劳动安全教育,着力提高学生安全劳动意识。强化劳动实践活动安全风险评估,完善风险防控措施。依据学生身心发育情况,科学合理安排劳动实践活动。贯彻落实《贵州省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支持各地各学校依法妥善处理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纠纷。完善校方责任险和无过失责任险,探索开发与学生劳动安全密切相关的保险产品,发挥保险在化解学校安全风险方面的积极作用。

  (十六)加强督导检查。

  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开展劳动教育督导,对市(州)、县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保障劳动教育情况进行督导,将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情况纳入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

  导内容,并建立长效机制。学校要建立学生劳动教育评价制度,将学生参加劳动实践次数、劳动实践态度、实际操作、劳动实践成果等具体劳动实践情况和相关事实材料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

推荐访问: 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劳动教育 中小学 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