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调研报告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现代物流业不仅是现代产业经济的血脉和晴雨表,同时还是撬动经济转型升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加快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调研报告(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关于加快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现代物流业不仅是现代产业经济的血脉和晴雨表,同时还是撬动经济转型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有效工具。郴州毗邻广东、邻近港澳,承赣启桂,是湘南地区的区域交通枢纽城市,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优势可谓得天独厚。但目前我市流通成本以及平均每吨每公里运输配送费用远高于其他兄弟地州市,物流行业整体发展处在初级粗放阶段,与我市处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第一方阵的地位严重不匹配。为全面掌握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情况,研究制定加快郴州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思路和举措,市政协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情况综合如下:
一、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基本情况
一是物流总量持续增长。物流需求快速增加。2014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6.7亿元,同比增长12.9%,增幅跃居全省第2位。商贸流通体系、商贸流通环境不断优化,市场规模和流通产业迅速增长。2003年以来,我市全市社会物流总额从264.16亿元增长到近3000亿元,年平均增长率达32.4%,其中2011年增长达60.37%。2014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73.3亿元,比上年增长7.3%。公路水运客货运周转量423.6亿吨公里,增长16.8%。从需求结构看,全市进口和社会消费品零售对物流需求增长较快。电子商务迅速发展。2014年全市实现电子商务零售额超过50亿元,全市快递业实现业务量6.6亿元,同比增长48.4%,增幅排全省第2位。快递业务量占邮政业务量的69%,每天的包裹量达4-5万余件,高峰期达15万以上。电子商务支付宝支付总额在全省位排第二位,仅次于省会城市长沙。全市电子商务相关的从业人员达10万余众,目前我市还被评为全国电子商务发展百佳城市,居第76位。
二是市场主体逐步壮大。根据我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全市注册登记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法人单位共有411家,从业人员56116人。全市78家物流企业中,有国家4A级物流企业3家,国家3A级物流企业7家,优秀“质押监管”企业3家。截至2012年底,全市限额以上物流企业(年产值200万以上)47家,物流产业增加值为83.40亿元,其中41家限额以上运输企业实现营业收入达10.66亿元,有23家营业收入超过1000万元,有3家营业收入过亿。湖南金煌实业集团、湖南兴义物流有限公司、郴州市泓广物流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均为省、市物流业重点扶持发展对象。在业务分类上表现为:一是企业自营物流。目前是我市物流业的主要形式。如集有色金属加工、贸易、仓储、物流于一体的综合型企业金煌实业集团。二是第三方物流。如郴州泓广物流有限公司发起并筹建了郴州市泓广物流信息平台及仓储配送中心项目,通过多种方式整合社会运能为企业提供物流服务。郴州资兴市达达农产品冷链物流有限公司公司,利用本地农产品资源,主营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仓储和其他各种物流运输业务。三是零担物流。以货运市场信息为中介,利用社会闲散运能进行运输和配送。据统计,我市快递企业达30多家,货运信息部、专线托运部共100多处。
三是物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物流交通网络比较发达。从对外交通格局看,境内有京广铁路、京广高铁、京港澳高速公路及复线和106、107国道纵贯南北,厦蓉高速公路横贯东西,基本构建了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国省道、城际干线为主骨架的快速交通网络。湘深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以及将来三南、桂宁高速公路和郴州机场、桂永郴赣铁路的建设,郴州的区域交通枢纽地位将更加明显。从市内流通格局看,全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进入加速期,中心城区、县城、中心镇、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特别是“郴资桂、郴永宜”大十字城镇群基础设施完善,已初步形成城际、城市、城乡、镇村四级、“路铁水航”有效衔接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形成了以湘南国际物流园为核心,铁海联运、公路口岸、综合性配送中心等专业物流平台建设为重点,城区商贸物流为补充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格局。其中总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的湘南国际物流园是我省第一家二类公路口岸、省级重点物流园区,园区内年吞吐量1100万吨的广铁集团货物运输战略装车点郴州货运南站、湖南省供港澳及出口农产品集中验房场、香港直通车货物配送中心等配套项目正在建设中,目前我市已实现30%的货物运输在湘南物流园区集中配送,平均每吨货物可节省运输费10%左右。2014年全市共有 26个商贸物流重点建设项目列入全省农贸市场提质改造笼子,其中市场服务中心零担物流市场项目、七里洞物流仓储服务基地项目、郴州市泓广物流信息平台及仓储配送中心等项目将承担全市2/3的零担商贸、物流配送业务。物流城市名片响亮。我市已被纳入广东往来港澳公路跨境快速通关改革试点城市。相继开通运营了铁路口岸、铁海联运、湖南至香港直通车,与广州港、盐田港等港口实行了战略合作,郴州出口加工区叠加保税物流功能,初步形成了“无水港”城市格局。
四是政策环境日趋改善。我市高度重视重视物流发展政策的研究、制订和完善。近期,湖南省政府颁布了《湖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计划》将郴州定位为辐射面宽、带动力强的湘粤赣省际区域商贸物流节点城市,要求郴州加快发展边贸物流并在电子商务物流、保税物流两大特色物流发展上抓住重大机遇。2014年4月市政府颁布了《2014年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工作实施方案》,其中抓好现代物流业作为《方案》10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之首。同年5月,颁布了《郴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郴州市服务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4-2020年)》提出要把郴州打造成连接长株潭和珠三角经济圈、辐射湘粤赣的省际区域物流中心城市,明确了我市“一核”集聚、“四极”带动、“多区”支撑、“外环”拓展的现代产业布局,还要在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五大目标和六大重点工作方面发力。据了解目前我市正由市发改委和市经信委牵头,编制郴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及《郴州市物流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二、我市现代物流业存在的问题
从调查情况看,相较于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要求,目前我市的情况并乐观,郴州市物流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为“后、低、弱、缺”:
一是行业规划布局滞后,物流资源分布零散。在行业规划方面,我市虽已出台《郴州市服务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4-2020年)》、《郴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并提出在每个市级建立若干个综合性物流园区,每个县市区建设发展1至3个专业物流中心等设想,但是并未梳理城市综合物流园区和县市区物流中心的关系,也未明确各物流平台的发展重点和特色。全市目前还没有一个专门针对物流业发展的规划出台。在空间布局方面,虽初步建成湘南国际物流园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中心、槐万路商贸物流产业集聚区等物流中心节点,但中心城区物流业的发展在总体上仍处于分散无序的状况,园区和企业主体布局上零散无序,经营和定位上多为单打独斗,“点式经营”、“信息孤岛”局面广泛存在。如有色金属业、农产品、大宗废旧物资回收、社会消费品快递等不同节点绝大部分还和居民区、工业区混杂在一起,未配套建设一批一体化专业物流园区,出现“节点虽多”而“运力不强”现象。在资源分布方面,物流业的发展还处在管理手段单一、货物对接原始、调度技术低下的粗放阶段,没有现代化、标准化的信息资源支撑,物流资源有点无网、有网不畅,物流信息服务体系和网络体系建设落后导致在交通和物流方面存在递送速度慢和可靠性不强等缺陷,造成“道路发达”而“运输不便”现象。在行业理念方面,大部分生产和流通企业仍沿袭传统运输管理模式,“夫妻店”、“家庭作坊”式物流企业广泛存在,企业物流业务外包理念尚未形成,“企业物流”向“物流企业”转换步伐慢,全市急缺能提供物流策划、组织以及供应链一体化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即便是湘南国际物流园目前也只停留在零担货运的初级物流层次,园区内绝大多数企业也仅定位于“为车配货”、“为货找车”层面上,物流资源、功能、要素之间转化衔接协调发展有待提升,造成大量潜在的物流需求不能转化为有效的市场需求,存在“投入较大”而“效率不高”现象。
二是运营技术水平低,信息化建设滞后。物流运营技术落后。如物流仓库管理与作业自动化程度太低,运输工具陈旧,物流作业程序缺乏现代组织技术和管理思想的指导,难以适应现代物流供应链专业化的要求。以仓储运输工具为例,目前我市物流运输车辆八成是敞篷卡车,密封式箱式冷藏车和拥有保温箱式冷藏设备的车辆不到10%。装卸搬运、储藏保鲜目前大多依靠人工操作,专业化水平低,自动化装卸设备、冷链物流及特种仓库严重短缺。物流信息化建设滞后。主体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到位。全市物流企业缺乏现代组织技术和管理思想的升级指导,难以适应现代物流供应链在智能运输、智慧仓储、信息作业等方面一体化的要求。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全市物流企业78家,初步建立信息系统企业7家,仅占8.98%。在物流信息系统建设方面尚属空白,对物流信息标准体系建设缺乏总体规划统筹。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尚未建成,缺乏一个可以供企业之间交易交流的信息平台。如金煌实业集团部分产品通常数量少、时间急,假如采取单独一列货车则运能过剩,目前只能采用先到长沙再下广州的物流线路,信息不畅导致运输效率不高。园区内未对企业主体的运输信息系统、仓储信息系统、物流作业管理等信息数据进行统筹,导致以联网数据为基础的物流信息系统难以发挥效能,物流园区内存在停车场道口拥堵、货运车辆恶意逃费、管理人员私下交易、驾驶员资质造假、违法偷骗货等现象。
三是企业发展基础薄弱,综合竞争力不强。数量少、规模小。我市物流企业大多是由传统的运输企业、仓储企业转型而来,在管理水平、技术力量及服务范围实力超、竞争强的现代物流企业为数不多。据统计,去年全市专营物流的企业仅78家,户均资产4746万元,从业人员不足2000人。零散的物流信息部、个体运输户以及提供小型仓库租赁的工商户充斥全市物流行业,数量和规模都达不到一定水平。而江西省南昌市南康区登记在册的物流企业就有303家,其中仅从事家具运输的物流企业就达246家,家具出境物流产值45亿元,从业人员近8000人。传统业务占比大,新兴业务占比小。物流企业中,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物流主营业务集中在公路运输、批零餐饮等传统物流行业,涵盖现代电子商务、智能物流配送、大型连锁超市经营的企业少。大部分物流企业被动从事单一功能的运输和仓储,极少能提供物流策划、组织及深入到企业生产领域进行供应链全过程管理,增值性物流服务少,投入产出比低。运营成本高。虽我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效,但现代物流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信息通讯网络、商品储存及保管技术等方面应用不够,行业专业化水平低,运营效率不高。全市平均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达到了19.4%,流通成本占商品价格的50%左右,零售商物流成本占总成本的20%以上,平均每吨每公里的运输、配送及保管费用,远高于省内平均水平,是发达国家的两倍。税负方面,我市物流企业平均税收负担呈现逐年递增趋势,税率相较其他地州市虚高。例如我市物流业综合税率为5.97%,但很多企业到江西去开税票,税率可低至3.3%。“营改增”试点以后,运输服务型企业普遍反映增加税负120%左右。
四是专业人才缺乏,行业教育培训空白。目前我市物流企业既缺乏战略运作层面和计算机应用等技术层面的高级人才,也缺乏高素质的管理和操作层面的从业人员。大多数从业人员系转行而来,其中中接受过系统物流专业理论知识的人才几乎为零,据统计目前全市限上交通运输仓储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为6.5%,比全行业比重低12.6个百分点。据测算,近两三年内我市物流专业人才缺口达3千余人。对物流基础理论研究及先进物流技术和管理应用的培训尚处于空白。我市开设物流专业的大专院校只有湘南学院,去年才招收首届学生,物流教育处在起步阶段。
三、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物流是经济运行的“血脉”,在当前各地区招商引资政策优惠、要素优待趋同的背景下,物流运营成本和效率的高低对区域经济发展、承接产业转移有着重要影响,是一个地区投资环境好坏的重要体现。我市以打造省级区域物流中心城市为目标,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是培育新的经济增加极、助推郴州起飞的重要举措。
一是加强规划引领,促进行业有序协调发展。应结合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现代物流业发展趋势,抓紧研究制定全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空间布局规划、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发展规划,加快制定《郴州市物流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建议以中心城区(北湖、苏仙、高新区、经开区)为重点形成现代物流业“一核四极”规划格局。“一核”,即以湘南国际物流园区、高新区、经开区为平台,依托城区服务业经济基础和现有产业优势建设物流核心区域:国际物流与国内物流互通、内外贸易互补的“无水港”;集聚与整合物流资源,以公路和铁路运输为依托的物流企业集群发展平台的“公路港”;跨国公司和国内知名大型企业设立地区总部、研发设计中心、信息数据中心和结算中心的“信息港”。逐步将“一核”建设成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融通交汇的区域性物流,形成集聚产业、人才、资本和信息的高地。“四极”,即指资兴、桂阳、宜章、永兴,发挥其比较优势,结合各自产业特色重点打造城市商贸流通业的聚集中心,构建“郴资桂,郴永宜”为发展轴,其他县物流节点相呼应的“大十字”现代物流体系。高度重视物流标准化工作,初步建立以国家标准为主,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相结合的物流设备、产品标识、信息识别、器具标准为辅,建立和完善适应现代物流的信息化需求的标准体系。针对当前物流标准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国际物流标准化的发展方向,在统一标准的基础上,改进物流技术,实现高新技术的无缝对接,提高我市现代物流业的科技含量和产业化发展整体水平。
二是抓好载体建设,提升物流信息平台服务功能。目前国内外成熟地区已经形成了以系统技术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现代化物流装备技术格局。我市重点要在打造物流信息平台,提升和完善平台服务功能上发力。高起点规划平台,要把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作为城市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以“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市场运营、信息共享”的理念,依托“数字郴州”资源和企业自营内网等电子网络系统,广泛综合无线互联、卫星定位、电子识别跟踪、智能运输等现代物流尖端技术,建成实现物流企业、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商品供求信息共享,逐步实现在线洽谈、在线交易、在线结算等功能的综合“互联网+”信息平台。高效率运营平台,要开发统一的数据输入输出标准、车辆调度跟踪信息系统、货物跟踪信息系统、全市物流数据抽取信息系统,推进现代公共信息平台与物流节点、水路、铁路、公路、航空运输、管道运输间的数据交换及信息共享,嵌入现代物流业公共动态数据中心,实现信息平台与外部物流数据的无缝对接。突出整合宏观决策支持系统、综合信息发布系统、企业业务交易支持系统,不断丰富信息平台的服务内容和综合技术应用领域,优化物流供应链整合,提升物流运作效率,降低单位平均成本。高标准对接平台,要以国家交通运输部设立“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标准,实现将本地区企业经营状况、仓储运输动态、物流信息平台数据与地方和国家物流信息平台的无缝对接。
三是树立现代物流理念,激发企业内生动力。积极引大引强。抓住全球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重大契机,大力引进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特别是要引进国内外知名的电商企业和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业。对京东、顺丰、阿里巴巴、苏宁等国内行业百强电子商务企业在郴设立区域总部、采购中心、分拨中心、配送中心或与本地企业开展战略合作项目的,除享受现行企业扶持政策外,实行“一企一策”政策支持。整合运营资源。主要抓好物流设施整合和物流网络的整合,坚持“先改造、后重建,先整合、后规范”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战略,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杠杆配置手段整合物流运力,加快推动整合运输、货代、联运、物资、仓储等行业现有物流设施,促进货运配载社会化。通过信息传输与客户、制造商、分销商、供应商实现资源共享,减少网络信息存量资源闲置和增量资源浪费,实现物流营运综合集成商品流、资金流、信息流。培育优势企业。鼓励工商企业将运输、仓储、配送等自营物流业务剥离出来,支持物流企业进行资产重组,不断壮大第三方物流企业经营规模,形成一批本地专业化的大型优势物流企业。建议设立郴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专项资金,一方面通过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采取财政补贴、贷款贴息等方式,专项支持企业在现代物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运输设备采购、企业上市运作等;另一方面学习浙江义务等地先进经验,探索企业、银行、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发起股权投资基金,运用市场导向进一步引入产业内外“热钱”、“活水”投资物流领域,实现以金融资本助力物流企业发展升级。
四是做好基础工作,健全行业发展保障体系。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建议筹划并搭建物流业公共结算、信息、交易、金融平台,推广金融仓储、仓储抵押担保等业务,加快推动适合物流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积极探索多种融资担保方式,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通过政策引导个体私营业主和外资企业参与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支持民间资本进入物流领域的管理体制。发展物流业股权投资基金,支持符合条件的物流企业上市和发行企业债券,对获得国家行业认定的4A、5A级物流企业优先纳入上市后备企业。加强项目用地保障。支持利用工业企业旧厂房、闲置仓库和存量土地资源建设物流设施,涉及原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或租赁的,应按规定办理土地有偿使用手续。允许物流企业通过租赁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用经依法批准的建设用地作价出资入股与物流企业共同发展物流业。对列入国家、省、市级以上的重点物流项目,可通过统筹调配全市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优先保障其用地需求。强化人才教育支撑。完善多层次物流教育体系,加强高级物流人才培养,支持高校和中职院校重点物流专业建设,加强物流从业人员职业技能教育和在职培训,开展物流人才培养国际合作。建立一批重点物流企业和高、中等院校开展校企合作机制,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大力提倡国内外物流企业携手合作,组织物流业高级培训,提高物流企业高管和行业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引进国际一流物流人才来郴发展,按照省有关人才政策给予补助。完善市场监督机制。进一步加强社会物流统计、预测、分析工作,探索建立市级采购经理指数调查制度。对列入国家和省政府重点支持范围的物流项目实行动态跟踪和绩效考评。完善物流企业和从业人员信用记录,纳入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增强企业诚信意识,建立健全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加强物流服务质量满意度监测,开展安全、诚信、优质服务创建活动,加强对物流业市场竞争行为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不正当竞争和垄断行为。
推荐访问:我市 物流业 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