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静安区政府工作报告(范文推荐)

时间:2023-04-30 18:45: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政府工作报告——2018年1月16日在静安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静安区区长陆晓栋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静安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上海市静安区政府工作报告(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上海市静安区政府工作报告(范文推荐)


政府工作报告

——2018年1月16日在静安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静安区区长 陆晓栋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静安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7年工作回顾

2017年是静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之年,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推进落实年、“补短板”的决战攻坚年、改革创新的深化突破年和政府工作的作风建设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成为“中心城区新标杆、上海发展新亮点”的总体要求,加快实施“一轴三带”发展战略,在国际化、精细化和融合发展上聚焦发力,全力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完成了年初既定的目标任务。全年完成税收总收入685.59亿元,同比增长5.77%;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2.8亿元,同比增长8.48%,绝对值和增幅均位列中心城区第一;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3亿元,同比增长16%;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310亿元;完成二级旧里为主的房屋改造9万平方米;新增就业岗位48350个,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市政府下达目标内;政府实事项目全部完成。成功创建复评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区。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立足布局优化,经济发展更有质量

产业支撑效应日益凸显。坚持招大引强选优,注重发展质量,不断完善高端化、国际化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五大重点产业实现税收总收入483.01亿元,同比增长4.68%,占全区税收总收入的70.46%。国际消费城市示范区建设不断深化,芮欧百货、大宁音乐广场、协信星光等重点商业项目业态调整稳步推进,南京西路商圈、大宁商圈、苏河湾商圈销售实现快速增长,商贸服务业实现税收总收入175.84亿元。创新开展金融服务,引进重点金融机构8个,金融服务业实现税收总收入88亿元。加快人力资源、检测认证、管理咨询等行业发展,成立全国首个检验检测机构诚信联盟,专业服务业实现税收总收入134.49亿元。推进重点园区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实现税收总收入40.52亿元。聚焦云计算、大数据等产业培育,上海大数据联盟静安服务中心正式运营,大数据应用创新研究中心挂牌成立,引进35家大数据企业以及76家其它信息科技类企业,信息服务业实现税收总收入44.17亿元。

区域功能布局不断优化。制定出台《关于推进落实“一轴三带”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促进区域联动发展,三个功能区带集聚效应日益显现。南京西路两侧高端商务商业集聚带全年实现税收总收入282.57亿元。区域内兴业太古汇等正式开业,东海广场二期新建项目实现开工。苏州河两岸人文休闲创业集聚带全年实现税收总收入95.76亿元。“一河两岸”规划方案已经正式出台,正在细化落实、加快实施。区域内石门二路街道60号地块等项目实现竣工,凯德星贸大厦已经开业。中环两翼产城融合发展集聚带全年实现税收总收入93.12亿元。其中南翼大宁地区环上大国际影视产业园区建设持续发力,引进影视企业43户,大宁商务中心已经竣工。北翼市北高新园区品牌辐射效应显著增强,园区获批“上海市电子商务示范园区”,大数据流通与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已经落户,市北高新美国创新中心在硅谷揭牌成立,幸福万荣园区实现竣工。“三带”集聚了全区40.53%的纳税企业,贡献了全区68.77%的税收。

“三大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总部经济持续壮大,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6家,全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累计达70家。楼宇经济特色显著,全区亿元楼达到67幢,其中月亿楼8幢,楼宇经济实现税收总收入407.66亿元,占全区税收总收入的59.46%。涉外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10.18亿美元,涉外经济实现税收总收入349.76亿元,占全区税收总收入的51.02%。全年引进重点招商项目105个,其中税收千万级以上项目22个。立足优化营商环境,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找准工作切入点,完善企业服务三级网络,建立问题回应解决长效机制和服务联动机制,网上企业服务综合平台正式上线。完成26家白领午餐网点的调整优化,服务白领水平不断提升。

(二)坚持瓶颈突破,改革创新更具活力

“双试联动”不断深化。依托新一轮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主动承接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全力推进改革攻坚。出台《静安区开展“十三五”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意见》,明确五大领域20项重点任务,并形成年度改革任务清单。落实与上海海关、上海国检签订的合作备忘录,国检窗口在区行政服务中心正式启用。落实与市质监局的合作协议,率先复制推广自贸区检验检测复查扩项告知承诺改革举措。全力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简政放权,全年取消行政审批事项11项,调整行政审批事项5项,“五证合一”“两证整合”政策已覆盖所有市场主体。进一步提高企业注册登记便捷性,实现“网上申请、网上预审、一次办理、当场核准”。推进当场办结改革、提前服务改革和当年落地改革,梳理当场办结建议事项92项、提前服务建议事项6项。深入推进行政审批评估评审技术服务机构脱钩改制工作,完成4家事业单位和1家社会组织的脱钩改制。完善事中事后综合监管平台,“联合检查+双随机”模块被全市平台采纳。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区行政服务中心审批事项全部提供“网上预约、窗口先办”,完成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服务系统与网上政务大厅统一预约平台对接。加快电子政务云建设,完成63个信息系统上云迁移部署,区电子政务云率先接入市政务云。

其他重点领域改革统筹推进。稳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制定完善配套文件,向“管资本”转变的制度框架已经初步形成。全面落实“一企一策”改革方案,推进企业法人层级清理和管理层级压缩,制定并实施94家清理工作方案。切实转变国资监管方式,区管企业委派总会计师制度运行初显成效。实行企业自行决策事项定期上报制度。推进国有资产整合,完成静安、闸北烟草糖酒公司合并重组工作。完成“营改增”扩围收官任务。规范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管理,建立健全公务卡制度执行和现金使用管理机制。

科技创新活力竞相迸发。主动对接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出台《关于促进科技创新与发展的实施意见》,有效推进区内各类创新要素整合,科技创新不断取得新成果。积极深化产学研合作,与复旦大学、上海数据交易中心等签署合作协议,在大数据试验场建设、创新创业、功能型平台打造、智慧城区应用示范工程推进等方面开展充分合作。加大创新企业培育力度,全区共有4家企业获上海市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认定,立项数量位列中心城区前三;1家企业入选上海首批10家卓越创新试点企业;26个项目获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认定,其中5个项目获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百佳”称号。加强重点项目引进,中航联创上海创新孵化中心正式入驻。推进众创空间优化发展,百联全球商业互联网科创中心已落地,新增市级众创空间5家,全区市级以上众创空间累计达13家,其中国家级众创空间3家。成功举办“2017年全国双创周”静安系列活动、2017“创业在上海”创新创业大赛国际赛,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政府工作报告

(三)注重标准统一,城区品质更趋优质

城区精细化管理模式不断完善。落实打造“城市精细化管理示范区”的要求,开展全区面上的顶层设计,出台《关于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区品质的实施意见》,以及配套的两大标准体系、相关领域的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标准化建设试点,完善巡查发现勤务模式以及问题发现评估、监督和激励机制,加强办理质量管控,热线、网格工单的处置质量和效率切实提升。实行“路长制”,对道路秩序、市政设施、环境卫生保洁等进行巡查监管,问题整改完成率达到99.26%。成立区历史文化风貌区(风貌街坊)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委员会、区文物保护管理中心,加强对历史文物、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和管理。完成25个风貌保护街坊评估及保护更新控制导则研究。

“美丽家园”建设持续深入。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统一修缮标准,深化、细化“美丽家园”建设内涵。全年完成直管公房全项目修缮65.6万平方米、多高层住宅综合整治92万平方米、二次供水设施改造260万平方米、屋面及相关设施改造219万平方米。完成142台老旧电梯维修、改造和更新。深化小区整合归并和物业企业优胜劣汰,全年归并小区35个。旧住房成套改造平稳有序,彭三小区(四期)项目完工。通过“美丽家园”建设,群众居住环境有效改善,获得感不断增强,静安区在年度全市住宅小区综合治理群众满意度测评中名列第一。

“美丽城区”建设成效明显。坚持设计先行、标准先行、群众工作先行,“美丽城区”建设力度不减、投入不减。对191条(段)道路实施市容综合整治和环境建设,实行全区道路“一体化”保洁。推进绿化建设,全年建成各类绿地13.42万平方米。完成恒丰路桥景观灯光建设。聚焦无序设摊、违法户外广告等突出问题,加强街面环境秩序整治。“2+7+X”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全面完成并通过验收,河道两侧10米范围内50处共计7.27万平方米的违法建筑已拆除,全区累计拆除违法建筑43.04万平方米。落实“河长制”工作机制,加大河道整治力度,列入黑臭水体名录的夏长浦、走马塘、徐家宅河、东茭泾—彭越浦、西泗塘—俞泾浦已完成综合整治,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彭越浦(灵石路—汶水路)、东茭泾滨河景观建设已正式开工。落实中央环保督察整改要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全面完成清洁空气计划。

重大工程项目稳步实施。强化统筹协调、合力攻坚,全年25个房建项目实现开工,27个房建项目实现竣工,开竣工面积完成160万平方米年度任务。积极推进重点道路建设,南北高架中兴路下匝道、南北通道一期(场中路—中山北路)实现通车,北横通道(静安段)正配合市要求逐步推进,南北通道二期工程(中山北路—中兴路)如期启动,昌平路桥正式开工建设,共和新路(交通路—共康路)综合整治工程全面展开,广灵四路桥、恒通路(共和新路—恒丰路)全线通车。全年实现7项区属道路完工和5项区属道路开工,完成16条道路大修、10条道路中修,为45条小市政道路安装路灯,区内小市政道路路灯实现全覆盖。完成5项交通缓拥堵专项工程。

城区运行平稳安全有序。加强城区风险隐患管控,完善双重预防机制,完成晋城路258号、不夜城商厦、场中汽配城地块、新柳营灯饰城等市区级挂牌督办隐患项目的整治。开展各类专项检查,强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保障。加大对各类治安问题顽症和重点地区的整治力度,扎实推进平安静安建设。持续开展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严格交通安全源头管控,道路交通秩序得到明显改观。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开展高层建筑综合治理。加大食品药械安全监管力度,全面建设市民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区。健全信访工作机制,加强信访积案化解,落实“案清事明”工作要求。

(四)着力难题破解,群众生活更加美好

旧区改造有序推进。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明确的“留、改、拆并举,以保留保护为主”的旧改新思路,进一步完善旧改机制,保障旧改征收过程全阳光、全透明、全参与、全监督。全年启动7幅地块征收,累计实现旧改受益居民6015户。其中,永兴路649弄、南北通道二期、北站新城、昌平路桥、91街坊二轮征询首日签约率分别达到99.11%、99.34%、99.62%、99.79%、100%。103地块、80街坊、晋元、银邦、91街坊、59-2地块、66街坊等7个基地实现收尾。

民生保障更加完善。大力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为老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全年新建6家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5家长者照护之家,新建、改建16个标准化老年活动室和助老服务站,其中,长者照护之家基本实现街镇全覆盖。进一步夯实社区居家养老的基础性地位,全年为35533名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深入推进医养结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社区托养机构签约服务率达到100%。全面推行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全年为6163名老人完成评估,为2004名失能老人提供关爱服务。回应代表委员关切、群众期盼,在彭浦新村街道和临汾路街道开展爬楼机服务试点,方便老人出行。大力开展创业促进就业,帮助特殊困难群体就业2650人,帮扶引领创业830人。发挥社会救助作用,兜牢保障底线,全年共实施低保救助、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24.42万人次,救助金额共计1.56亿元。20家区属医疗机构已实施“一站式”医疗救助系统实时结算。中心城区首家“上海市残疾人养护基地”正式挂牌。高度关注“开门七件事”,完善社区商业布局,稳步推进“菜篮子”工程,完成3家标准化菜市场新建、改建,开展52场老字号进社区惠民服务活动,全年平均菜价继续在全市保持低位运行。

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深化德育综合改革试点,静教院附校被评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一师附小获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加强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组建大宁国际小学教育集团,扩建一师附小教育集团,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继续规范教育培训机构和市场秩序。推进健康静安建设,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区复评审。平稳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拓展家庭医生服务内涵,全年为23.33万名居民提供“1+1+1”签约服务,60岁以上人群签约率达到82.04%。临汾路街道、南京西路街道、彭浦新村街道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评为全国百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探索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立静安区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加快构建公立医院“管办分开”新模式。完成第四轮公共卫生三年行动计划项目。持续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成立北部地区医疗合作共同体,组建华东医院—静安区康复医疗联合体,探索推进市第一妇婴保健院—静安区妇产科医疗联合体建设。新建10个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点、2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开展公益电影等文化配送服务,全年配送市区级活动类项目近350项。深化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智文化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区级文化场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线上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完成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和区文化馆改建并对外开放。成功举办大宁公园郁金香花博会、“浓情静安·爵士春天”音乐节、“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第24届上海国际茶文化旅游节等多元品牌活动,承办第2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颁奖典礼,进一步扩大了静安文化品牌影响力。完善公共体育设施,区体育中心建成开放,完成区运动健身中心综合改造,建成保德路、三泉家园、岭南公园市民健身步道和天目西路社区公共运动场等设施,区属公共体育场馆向群众公益开放25.53万人次。开展“互联网+体育”创新管理试点,在全市首推“共享公共运动场”。成功举办2017国际剑联花剑世界杯大奖赛、2017中国·上海静安·绍兴皮划艇马拉松世界杯等国际国内赛事。圆满举办区第一届运动会,充分展示了静安群众团结奋发的精神面貌。实现档案查询“一口受理”区域街镇全覆盖。国防动员、双拥、妇女儿童、青年、民族、宗教、对台、侨务等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基层基础建设进一步夯实。稳步推进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创建工作。明确区级机关与街镇的行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健全条块职责对接运行机制,进一步理顺条块关系。继续推进执法管理力量下沉,推动责权利同步下放,整合推进协管员队伍建设。开展街镇机关及相关职能部门派出机构的社会绩效评估。制定2017版《关于加强居委会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居委会标准化项目获评第三届上海社会建设十大创新项目。加大社会组织培育扶持力度,优化社会组织枢纽型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各街镇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全覆盖。完善项目化运作机制,试行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基础保障目录。不断创新丰富培训方式,提升基层工作者能力,加强社会组织工作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

(五)紧抓效能提升,作风建设更显成效

不断加强作风建设。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确保领导干部忠诚干净担当,发挥表率作用。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开展专项督查,驰而不息纠正“四风”。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推进廉政建设向纵深发展。强化窗口监督,对窗口服务单位开展明察暗访工作,推动政风行风持续向上向好。

全力推进依法行政。全面公开行政权责清单,强化依法办事、依法担责。完善依法治区常态评估工作机制,加强政府法律顾问团队建设,推进法治城区创建。积极开展社会矛盾纠纷排查,依法为群众排忧解难。加大对重要项目、重点领域、重大资金的审计监督力度。加强公务员思想政治建设和能力建设,推进分类管理,强化激励约束、绩效考核,队伍管理规范有序。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人大代表建议解决率达到73.75%,政协提案予以解决或采纳的达到83.19%,继续保持较高水平。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凝心聚力、开拓创新,着力深化融合,努力实现提升,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良好态势。这些成绩是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全区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也得益于市属各部门和有关单位、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驻区部队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在此,我谨代表静安区人民政府,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静安建设发展的同志们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区政府为改进工作方式、提升行政效能,在区政府各部门、各街镇开展目标管理工作,制定了《区政府系统运行目标管理暂行办法》和实施方案,委托第三方机构通过分类分色的方式对区政府总体目标、部门工作目标落实和进度进行监测。为了保证第三方的独立客观公正,区政府对第三方机构出具的评估报告不予干涉、不予更改、不予讨论。从今年目标管理情况看,政府工作推进总体情况良好,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一是部门协作意识和能力有待提升,部分工作中衔接不到位、协同不够等问题仍然存在;二是部分工作在推进中主动为民服务意识还需增强,倾听群众意见的渠道方式不够广泛,“急难愁”问题解决效率还不够高;三是敢于担当的意识还不强,面对精细化管理、旧区改造、城区环境提升等难点热点,攻坚克难的能力还需提高。对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予以解决。

二、2018年主要工作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静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期中考试”之年。今年本届政府任期过半,我们将迎来“十三五”规划的中期评估,将接受全区人民对本届政府任期成绩的中期检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的初心和使命就是让全区人民过上更美好的生活。今年的“期中考试”,全区人民和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就是我们的“主考官”,“十三五”规划明确的任务目标、本届政府向全区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考卷”。面对“主考官”的期盼、面对沉甸甸的答卷,我们诚惶诚恐、深感责任重大。但是我们相信,只要有全区人民的支持,就一定能在“期中考试”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为此,我们必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根据十一届市委三次全会和一届区委七次全会部署,服从服务于上海发展大局,主动对接好上海自贸试验区和科创中心建设两大战略,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创新,全面提升城区品质,全力保障改善民生,使我们的经济继续名列前茅,使我们的城市更加美丽温暖,使我们的小区充满欢声笑语,让每一个生活、工作在静安的群众都能以身为“静安人”而骄傲和自豪!

综合各方面因素,建议今年静安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242亿元;完成二级旧里为主的房屋改造3.74万平方米;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3.5%;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市政府下达目标内。

今年重点做好以下七方面工作:

(一)全力推进“一轴三带”发展战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加大“一轴三带”发展战略实施力度,打造交通连贯通达、景观形象展示、资源要素流动、文化多元荟萃的复合功能轴,充分发挥“三带”辐射引领作用,促进重点区域出形象、出功能、出效益,推动区域平衡、充分、协调发展。

巩固南京西路两侧高端商务商业集聚带领先优势。强化标杆意识,突出“国际化、高端化、品质化”特征,打造世界级中央商务区主干街区。抢抓发展机遇,完善产业生态和业态布局,全面提升国际化水平。拓展江宁路、南阳路、奉贤路等后街功能,巩固张园99等项目发展优势,继续做好陕西北路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开发开放工作。加快锦沧文华大厦改建等城市更新项目。

推进苏州河两岸人文休闲创业集聚带形态功能升级。坚持高品质开发,强化人文休闲功能,加快“一河两岸”规划落地,打造具有全球城市中央活动区品质的大都会中心。加快高品质载体开发建设,推进泰禾商办楼、苏河洲际中心等项目建设,打造重点楼宇和特色楼宇。坚持生态优先,全力打造苏州河畔标志性绿地空间和景观核心。保留保护好区域内里弄民居、银行仓库等历史建筑,有针对性地注入公共服务、文化演艺等新功能,展现苏州河两岸新形象。

提升中环两翼产城融合发展集聚带产业能级。南翼大宁地区要促进资源整合和功能联动,将影视产学研、现代多媒体展示与时尚文化相结合,积极推进环上大国际影视产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影视主题商业,推动大宁商圈能级提升。启动大宁中心广场五期等项目建设。北翼市北高新园区要聚焦优势产业领域总部企业,加快形成以高新技术为特色的现代服务业集群。持续推进彭越浦楔型绿地商办南块、北块等项目建设,完善园区高端商业综合体、人才公寓、学校、绿地等资源布局,实现产业园区与城市生活空间一体化融合发展,推动园区向城区转变。政府工作报告

(二)突出重点领域改革创新,不断增强发展动力

蹄疾步稳深化改革,坚持创新引领发展,抓住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下大决心、花大气力破解难题瓶颈,坚定攻坚克难的必胜信心,走出发展新路。

全面推进“双试联动”改革。把制度创新作为主攻方向,以新一轮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为引领,主动对接上海自贸区建设。加强市区联动,争取市政府、相关市级部门对试点工作的指导支持,全面完成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中期目标。努力突破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瓶颈,争取复制推广自贸区金融政策,进一步开放检验检测市场,不断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快国家级和市级标准化试点示范建设步伐,探索完善与试点工作相适应的服务业标准体系。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多证合一”登记制度,探索企业注销便利化。推广网上登记系统,逐步实现全程无纸全程电子化登记。进一步放宽住所登记条件,完善并推广集中登记试点,降低市场准入制度性成本。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工作,规范监管事项,创新监管方式,落实监管责任。推动网上政务大厅工作,以服务便利化为抓手,升级区网厅应用功能;以创新政务服务方式为举措,进一步推动网上办理升级,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建立健全信用监管制度,实施信息公示制度。

稳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加快建立完善国有资本管理和国有企业运行分离的体制架构,全面管好国资、放活国企。完善区属国企改革“一企一策”方案,鼓励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围绕管资本为主,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稳步实施国资布局优化和资源整合。推进区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制管理,形成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机制。持续发挥总会计师委派机制的作用,开展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稳妥实施行政事业单位所办企业清理规范工作。继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落实市与区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加强财政存量资金统筹管理,进一步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

主动服务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大局。聚焦重点领域、培育创新主体、营造创新生态,全力建设国际创新创业活力区。对接上海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充分发挥市北高新园区产业发展核心功能区作用,推进上海—亚马逊AWS联合创新中心、智慧城市创新实践展示体验中心建设。完成市北高新园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并顺利运营。支持企业开展技术转让、交易,鼓励企业申报和实施各类科技项目,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265家、新增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20项。坚持品牌化、专业化、国际化方向,提升众创空间能级,鼓励众创空间加强与海外创客基地、创客团队互动交流。完善区人才激励保障相关措施,加大住房保障力度,为科创中心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三)发挥优势产业集聚效应,稳步提升经济质量和效益

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高端化、国际化为导向进一步集聚培育重点产业,全面提升品质和能级,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完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坚持发展辐射带动力强的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落实产业扶持政策,加大五大重点产业培育扶持力度。加快推进国际消费城市示范区建设,打响“上海购物”品牌。做好商圈品牌调整和能级提升,推进大融城项目开业和兴业太古汇、丰盛里等项目品牌引进。鼓励技术、服务和商业模式创新,提升电子商务发展能级,推动老字号商业品牌创新升级。强化商旅文联动,举办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时尚活动,全力推进市级“艺术商圈”项目落地。持续做好优质知名持牌金融机构引进工作,稳步推进证券、期货等优势金融行业发展,大力推动私募股权投资、创投基金等新兴金融发展,鼓励信息安全、数据分析等金融后台服务发展。积极防范金融风险,切实维护区域金融稳定。注重发挥专业服务在决策咨询、产业融合、资源整合中的支撑和配套作用,推动专业服务业与其他产业协同发展。深入推进中国(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建设,深化改革创新,完善人力资源产业链,打造全国人力资源服务高地。做大做强做优新业坊等园区,不断集聚文化创意产业优势项目。推进国家新型工业化(大数据)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引导云计算、大数据产业集聚,鼓励开展技术创新与研发应用,推进公共信息的公开和合理利用,助推上海智慧城市建设。

提升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涉外经济是静安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与核心竞争力。要毫不动摇发展“三大经济”,推动高能级优质企业和项目集聚。完善招商机制,创新招商方式,加强传播路演,推广静安的服务和环境。落实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引导更多的国际国内知名企业落户。加强楼宇资源整合与布局优化,加速高端业态导入,促进楼宇功能转型升级。提高城区开放发展水平,打造高水准的交流平台,提升国际商务商业功能。全年计划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6家,亿元楼总量保持稳定。

营造良好投资营商环境。制定落实静安区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主动对接、先行先试,营造更加良好的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完善工作协调机制,夯实服务企业责任,注重倾听和回应企业需求,摸清企业的“难点”“痛点”和“堵点”,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建立标准化服务流程,加强企业服务综合平台的信息数据互通共享,突出精准、精细服务。推进企业走访活动常态化、机制化,加大解决问题的督查督办力度。强化服务企业队伍建设,提高管理能力、办事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不断丰富服务企业内涵,做好交通、就餐等公共服务。持续推动白领驿家品牌建设,充分发挥凝聚、服务白领的作用。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社会力量为企业提供配套服务。依托中小企业服务联盟开展特色服务,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助推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尊重和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激发社会活力。

(四)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努力建设美丽静安

立足区域实际、聚焦群众需求,把加强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区品质作为全区重大战略来抓,不断提升城区生态品质、生活品质,努力建设更有序、更安全、更干净的美丽静安。

“绣花”的功夫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开展大数据城市管理与社会治理工作试点,推动形成以数据自动采集、政务数据共享、商业数据流通为基础的城市智能感知网络,在交通、健康医疗、食品安全、环保、公共服务五大领域,形成跨部门、跨系统、跨领域的数据融合应用,在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方面先行先试。强化区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指挥协调功能,打造一体化的城区综合管理指挥体系,进一步提升管理效能。加强路长制与网格化管理在巡查发现、问题处置、协调督办、考核评价等方面的融合对接,进一步实现对区域内道路的有效监管。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完成优秀历史建筑“一幢一册”普查和编制。

不断深化“美丽家园”建设。按照“一小区一方案”要求,进一步提升标准、细化内容,构建和谐宜居的居住环境。年内实施直管公房全项目修缮6万平方米、屋面及相关设施改造100万平方米、多高层住宅综合整治70万平方米、雨污水分流改造30万平方米。稳步推进旧住房成套改造,启动谈家桥121弄、155弄、157弄和彭三小区(五期)等项目。支持社区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微更新、微改造,做好群众身边的小事、实事。完善“美丽家园”建设成果长效化管理机制,进一步实现从建设到管理到自治的转变以及从政府主导到全民参与的转变。深化物业一体化管理,开展物业管理达标测评和满意度测评,提升物业应急处突处置速度和力度。

全力推进“美丽城区”建设。对“美丽城区”建设继续保持投入强度,力争通过数年的努力,使静安的综合环境面貌有显著提升。对全区98条道路实施综合改造提升,系统性开展背街小巷综合治理。建设公共绿地7万平方米、立体绿化6万平方米,推进楔形绿地二期、苏河湾中央绿地等项目建设,完成东茭泾绿地二期建设。推进闸北公园、永和花园改造。落实“一轴三带”景观灯光规划实施方案,重点打造南京西路、南北高架、苏州河沿岸、中环高架等景观灯光项目。稳步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全面开展“无违建先进居村(街镇)创建”,确保无违建居村、街镇创建完成率分别达到60%、20%。夯实河长工作职责,巩固河道水质治理成果,重点做好岸上景观建设、水质改善、雨污水分流改造、苏州河四期治理等工作。推进滨河两岸贯通,对走马塘、西泗塘—俞泾浦、彭越浦等河道实施陆域景观建设。启动第七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落实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及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开展全区污染源普查工作。

统筹推进重大工程项目。加强统一指挥协调,严把安全关、质量关和管理关,全力配合推进市重大工程项目,做好北横通道(静安段)、地铁14号线三站点、南北通道二期(中山北路—中兴路)等项目建设。推进昌平路桥建设,实现昌平路与东西通道的对接。加快区域道路桥梁建设,着力推进区内断头道路打通。完成场中路(东段)等7条市政道路项目建设,启动康宁路(走马塘—汶水路)等5条市政道路项目建设。实施道路大中修及缓拥堵工程等38项。

确保城区安全有序运行。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职责,继续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挂牌督办治理,推进“5+2”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强化事故隐患源头预防管控。提高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持续开展以高层建筑、规模性居住租赁场所、三合一、动拆迁基地等为重点的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严防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织密治安防控“三张网”,加大突出治安问题治理力度。继续推进老旧电梯维修、改造和更新,守牢特种设备安全底线。完善工作机制,以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推进信访积案化解,积极推动人民调解员等社会力量参与化解社会矛盾。深入推进规范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行为专项治理,严查非机动车乱停放等违法行为,打造安全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

(五)提高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扎实保障改善民生

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努力改善居住条件。按照市委、市政府明确的旧改原则和政策导向,努力探索新的旧改模式实践。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支持,科学制定征收安置方案,注重房源筹措和队伍建设,力求速度、成本、稳定相统一,启动115街坊,161、262街坊等项目征收,完成旧区改造受益居民3500户。加强工作保障,集中资源、集中力量,全力推进基地收尾。加快培育和发展区域住房租赁市场,新增租赁住房6000套,积极构建租购并举的住房市场体系。平稳推进住房保障工作,推进廉租房和公租房统筹建设、并轨运营与分类使用,做好第六批次共有产权保障住房相关工作,不断扩大保障房受益面。

做好社会保障各项工作。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实施平型关路养老机构和285街坊养老机构建设,黄山路养老院确保完成结构封顶,新增养老床位数完成市政府下达指标。年内新增3家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3家长者照护之家,新建、改建15个标准化老年活动室和助老服务站。促进医养结合,加强评估队伍、服务队伍建设,推进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实施新一轮创业促进就业专项计划,打造全覆盖的创新创业支持链,提升青年大学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的精准性。全年帮扶引领创业800人,帮助长期失业青年就业590人。不断健全社会救助机制,完善社会救助帮困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困难群众救助不遗漏、少重复。为全区600户有需求且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改建5家标准化菜市场、新增15家社区智慧微菜场,探索构建菜市场、社区微仓(标准化社区菜店)、社区智慧微菜场三位一体的供应网络。开展52场老字号进社区惠民服务活动。

深化社会治理创新。进一步理顺条块关系,完善下沉队伍管理体制机制,探索出台条块对应的“正、负”面清单,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做好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指导街镇居委会落实基层民主。持续推进居委会标准化建设,建立居民区综合信息平台,实现居委会工作“全岗通”。完善硬件配套与人员配备,进一步加强街镇各类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关心基层干部的工作和成长,强化能力培训、规范管理、绩效评价,提升队伍工作水平。完善项目资金运作方式,强化对购买社会力量服务的指导、规范和监督。推动社会组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创建“社区治理智库”,做好智慧社区“静安市民云”的推广工作。

(六)拓展政府公共服务内涵,繁荣发展社会事业

以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为方向,优化配置社会资源,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扩大公共服务的受益面。

办好公平优质教育。继续做好德育综合改革试点,在全区中小学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着眼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积极探索与高校合作办学的模式。注重品牌培育、特色养成和不同学校文化的融合发展,努力实现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新提升。落实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初中再加强”工程,加强高中新型学习空间建设,推动职业教育融合发展。推进学习型城区建设,开展“读书日”等特色活动,做好终身教育课程资源升级改造和配送服务。建立完善长效监管机制,规范教育经营性培训机构和市场秩序。棋院实验小学迁建等工程实现开工。

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兴盛。完善四级公共文化网络建设,继续推进自助图书馆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点建设,完成大宁剧院修缮,启动元利当铺旧址陈列馆修缮及陈列布展工程。实施群文创作精品工程和文化惠民工程,扩大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做大做强静安文化品牌,举办好“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浓情静安·爵士春天”音乐节等重点活动,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推动静安文化“走出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展示静安历史文脉。启动新一轮地方志编修。

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推进新一轮公立医院体制机制改革,健全完善绩效工资分配机制。深化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逐步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的分级诊疗制度。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推进区域医联体、医共体和专科联盟建设。全面加强疾病控制,调整优化慢性病管理模式,巩固国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成果。优化医疗机构布局,推进区中医院新建以及上海市第三康复医院、大宁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扩建等工程,完成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北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并投入使用。推进“康健驿站”“康健苑”建设,为居民提供优质的健康服务。

推进体育等事业发展。完善公共体育设施布局,建设阳泉路、北苏州路、汾西路、洛川东路等市民健身步道和阳泉路、市北高新园区公共篮球场,建设28处社区益智健身点、15处社区居委健身墙。在全区范围内推广共享公共体育场的“互联网+体育”管理服务模式,合理利用区属公共体育场空闲时段向群众公益开放。继续办好国际剑联花剑世界杯大奖赛、上海国际马拉松赛、“静安论剑”“静安论棋”等赛事。切实保障妇女、儿童权益。加大国防教育力度,做好国防动员、军民融合工作。持续推进青年、民族、宗教、对台、侨务等各项工作。

(七)贯彻发展新思想新理念,不断提高履职效能

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依法治区实践,推进政府自身建设再上新台阶。

全面深化依法治区。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的理念,守住底线、不越红线,切实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强化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确保区委、区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建立健全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工作推进中更加注重过程与结果的统一,确保每一项工作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继续加强目标管理,不断提高第三方评估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有力提升行政效能。加强财政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绩效审计等工作,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加大政务公开力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加快区政府系统办公协同平台、区电子政务云建设,进一步提高政府系统运行效率。依法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自觉接受区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

扎实改进工作作风。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建立专项督查常态化机制,严厉惩治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持之以恒纠正“四风”。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使联系服务群众、企业的作风、能力和工作都有新的转变和提升。要进社区,摸实情、办实事,理清发展思路,创新发展举措;要进企业,听需求、寻不足,优化工作机制,规范服务标准。严格落实“一岗双责”,抓住关键人员、关键节点,深化廉政风险防控,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始终保持廉洁本色。强化财政监督,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确保财政资金安全。

紧抓干部队伍建设。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塑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永葆创造力、生命力和战斗力。加强公务员管理,做实做细公务员培训,强化平时考核与绩效考核,继续推进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不断提高队伍能力和水平。认真开展“12345市民服务热线”和网格化综合管理绩效考核,奖优罚劣,激励各部门、各街镇、各单位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的效率。做好事业单位岗位聘任、考核评价等人事管理权下放工作,实现精准高效管理。严格执行工作责任制,确保重点任务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强化督查问责,坚决整肃失职渎职、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

各位代表,静安发展站在了新的更高起点,承担着成为“中心城区新标杆、上海发展新亮点”的历史使命,群众呼声更热烈,社会目光更聚焦,代表委员更关切。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为实现静安发展蓝图而努力奋斗!

2018年区政府要完成的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事项目

一、启动新一轮“美丽家园”三年行动建设。完成直管公房全项目修缮6万平方米;完成多高层住宅综合整治70万平方米;完成屋面及相关设施改造100万平方米;完成雨污水分流改造30万平方米;深化物业管理改革。

二、全力推进“美丽城区”建设。对98条道路实施市容环境升级改造;完成16条道路大修和18条道路中修工程;完成4项交通缓拥堵专项工程;建设公共绿地7万平方米、立体绿化6万平方米,推进楔形绿地二期、苏河湾中央绿地等项目建设,完成东茭泾绿地二期建设,推进闸北公园、永和花园改造;对全区123座公厕实施改造提升,创建“智慧公厕”50座,增设“第三卫生间”30座,提升全区公厕服务能级。

三、新增彭越浦、俞泾浦岸段1公里陆域贯通;新建走马塘、俞泾浦等河道沿岸1.3万平方米陆域景观;继续改善区内中小河道水质,实现6条区管河道水质达到地表V类水,实现3条市管河道水质在消除黑臭基础上有所提升;巩固36万户居民垃圾分类和28万户绿色账户覆盖面,新增垃圾分类1.3万户,绿色账户9万户,实现全区湿垃圾(含餐厨)处置量达160吨/日。

四、为20幢15年以上房龄且固定消防设施缺损的高层售后公房实施消防设施全面改造;新增2座小型消防站;为253个高层住宅建筑微型消防站增配消防器材,培训1000名微型消防站消防员;为老旧小区居民住宅安装2万个单点式火灾报警器;为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08间病房安装电气防火限流式保护装置;推广安装1万个居民家庭简易防盗装置。

五、新增3个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新增3个长者照护之家;新建、改建15个标准化老年活动室和助老服务站;实施平型关路养老机构(三普基地)、285街坊养老机构项目建设;推进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在区内全覆盖;为全区户籍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综合保险;为全区600户有需求且符合改造条件的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

六、帮助长期失业青年就业590人;帮扶引领创业800人,其中帮扶青年大学生创业480人。

七、完成上海市闸北八中高中部教学楼建设改造工程;建设2所学校笼式足球场地。

八、优化调整社区卫生服务布局,新增6个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点;完成北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新建、改建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综合服务区(中医馆);闸北中心医院二期医技辅助用房投入使用;新增1个“康健驿站”,新增70个“康健苑”。

九、完成大宁剧院修缮提升;实施沪北电影院升级改造;新建2座24小时自助图书馆,运营推广已建成的4座24小时自助图书馆;开展公益电影配送,为市民提供16万张低价电影票;新建6条市民健身步道;新建2座公共篮球场;改建28处益智健身点;新增15处社区健身墙;为市民提供免费体质测试服务13000人。

十、改建标准化菜市场5家,新增社区智慧微菜场15座;优化调整白领午餐网点10家;开展老字号服务进社区惠民生周周送活动52场。

推荐访问:静安区 上海市 政府工作报告 上海市静安区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