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城县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实施方案按照国家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意见》和河北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方案】容城县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实施方案(仅供参考),供大家参考。
容城县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
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实施方案
按照国家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意见》和河北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实施意见》,为全面改善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保证各项目工程按要求如期完成并正常运行,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此规划方案。
一、基本情况和现状分析
(—)基本情况
容城县隶属于河北省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部,京、津、石三角腹地,总面积314平方公里,辖五镇三乡、127个行政村。处于北京、天津、石家庄的中心位置,北邻北京,东依天津,南接石家庄。
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团结和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凝神聚力抓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加快了“北方服装名城”的建设步伐。目前,全县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67所,其中,初中8所,小学59所。小学在校生18607人,初中在校生7030人。小学教师1135人,初中教师600人。初中寄宿制学校2所,寄宿生1936人。寄宿生比例较小,并且随着季节有较大变化;全县现有校舍面积127613平方米。
(二)现状分析
近几年,随着布局调整和项目建设,部分学校有了根本改变,但对照全面改薄的目标要求,实现学校办学的标准化,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是义务教育阶段基础设施落后,学校距离标准化要求差距较大;部分学校存在校舍老旧、教室紧张、教学辅助用房紧张等状况。二是个别学校占在面积小,改造困难;还有部分学校学校面积小,操场小,学校整体上很难达到标准化的建设水平。三是教育装备缺口大,近几年,虽然不断投入,但随着教育装备要求的不断提高和旧装备的逐步淘汰,计算机、班班通、多媒体教室及实验仪器设备等均有较大缺口。四是学校附属设施落后,操场设施、学校校园硬化绿化、厕所、上下水设施、围墙大门等亟待建设更新。
二、指导思想
坚持“立足实际、科学实施、突出重点、统筹规划、分步推进”的原则,认真解决全县义务教育发展面临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大力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努力提升农村地区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质量差距,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全县义务教育学校的均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工作目标
到2018年,全县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达到以下目标:
(一)学校教室、桌椅、图书、实验仪器、运动场等教学设施满足基本教学需要;学校宿舍、床位、厕所、食堂、饮水、取暖等生活设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
(二)县城学校大班额现象基本消除,逐步做到小学班额不超过45人,初中班额不超过50人。
(三)教师配置趋于合理,数量、素质和结构基本适应教育教学需要。小学辍学率控制在0.6%以下,初中辍学率控制在1.8%以下。
(四)坚持“保基本、促均衡”的原则,确保中小学校舍达到安全标准, 解决薄弱学校实验室、图书室、艺术教室、综合实践教室、计算机室、语音室、体育器材室和体育场地等功能教室和设施短缺的状况,保障学校能够按照课程标准开展教学活动。生活用房建设重点解决宿舍拥挤、条件简陋、无餐厅等问题,依据学校寄宿生数量,合理确定学生宿舍、食堂餐厅的面积,满足寄宿生住宿和就餐的基本需求。
(五)要按照基本办学标准,配备必需的仪器设备和器材,及时更新图书资料,加快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购置,满足教学基本需要。
四、重点工作举措
(一)立足实际,保障基本办学条件
我县虽地处平原地区,但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存在相当差距,“全面改薄”工作尤为必要。结合基础教育信息化、义务教育标准化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工作,统筹安排,按照规划,分步实施,逐年推进,重点完成好保障基本教学条件、改善学校生活设施、推进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等工作。
(二)优化布局,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结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人口变化趋势和城镇化进程等因素,继续坚持“统筹兼顾、合理调整、能保则保、先建后并”的原则,不搞硬行撤并,要充分考虑满足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的就学需要,科学规划学校布局。一要下力气巩固和发展好乡镇所在地和中心村的学校,努力办好乡村小学;二要做好城镇新、改、扩建中小学规划、建设工作,确保新建居民区与配套的中小学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到2018年,重点完成县城扩建西关小学、谷庄小学任务,进一步妥善解决县城学校大班额问题,促进城乡均衡发展。
(三)因地制宜,认真做好校园规划
各学区、学校要依据本区域内学龄人口变化、学生流动、办学条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容城县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4~2018年)》和县“全面改薄”实施方案的要求,实事求是地做好校园发展规划。做到“四个校校有”,即:校校有规划方案、校校有效果图、校校有实施路线图、时间表、校校有新变化。
(四)强弱联办,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
一是在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开展优质学校对口帮扶,实施强校与弱校联合办学,捆绑考核,推动城乡学校“手拉手”帮教活动,激励强校在教师、教学、管理、设施、资金等方面矿帮扶弱校,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二是建立校长交流机制。实施城乡之间、县城与县城、乡村与乡村学校的校长交流制度。县城学校的校长、副校长、中层领导,可到农村学校任校长,年轻有为、踏实肯干的农村学校校长可到县城学校任职或挂职锻炼1-3个月。要逐步形成机制,促进全县学校办学管理水平的均衡提升。
(五)关注教师,建立发展长效机制
一是完善农村教师补充机制。通过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岗计划等多种方式,按照“有缺就补”的原则,不断充实农村教师队伍。到2018年,农村学校按编制配齐大专学历以上公办教师。
二是建立教师交流制度。根据学校规模轨制和学段学科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交流活动,鼓励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学校每年要按教师总数的5%比例安排教师交流,教师评模、晋职要向农村学校倾斜。
(六)统筹安排,强化资金管理使用
要统筹做好改薄需求与各级相关资金的衔接,严格遵循各级资金的重点支持范围,测算县“全面改薄”资金的总要求和分年度需求,围绕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实行资金统一专户管理,专款专用,确保资金的使用效益。
五、年度规划资金安排
(一)2014年度,年度资金1476万元。
(二)2015年度,年度资金1396万元。
(三)2016年度,年度资金1526万元。
(四)2017年度,年度资金1480万元。
(五)2018年度,年度资金1426万元。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
“全面改薄项目”由县政府统一领导组织实施。成立以县长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县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统筹、协调全县的“全面改薄”工作。各乡镇、各部门按照分级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全面改薄”工作机制,落实逐级考核、问责制度。
(二)沟通配合,落实责任
加强统筹协调,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形成齐抓管的合力。教育、发改、财政、编办、人社、住建、国土等相关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能,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全力支持“全面改薄”。
(三)强化督查,跟踪监测
县政府教育督导室要建立“全面改薄”督导评估制度,建立督导通报、问题反馈与限期整改制度,定期对“全面改薄”工作进行监测与公布,随时接受社会监督。
(四)精心实施,圆满完成
实施“全面改薄”工作,是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保证。全县上下要强抓机遇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全面改薄”工作圆满完成,向党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