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州人民政府关于做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工作的实施意见各县、市人民政府,州政府各委办局:为全面落实《吉林省东部绿色转型发展区总体规划》,加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工作,加快农业调结构、转方式,促进农业绿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业意见】延边州人民政府关于做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工作实施意见【范文精选】,供大家参考。
延边州人民政府关于做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工作的实施意见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政府各委办局:
为全面落实《吉林省东部绿色转型发展区总体规划》,加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工作,加快农业调结构、转方式,促进农业绿色转型发展,现结合我州实际,就做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重要意义
耕地是我们最宝贵的农业资源、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要素。但长期以来,我州农业生产坚持高投入、高产出模式,耕地长期高强度、超负荷利用,盲目施肥,致使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较快,土壤养分失衡、生物群系减少、耕作层变浅、水土流失等现象比较普遍,据调查,全州耕地有机质平均含量从1980年的4%以上下降到目前的2%左右。因此,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工作,加大退化、污染、损毁农田改良和修复力度,对于培育健康土壤,加快农业提质、节本增效,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创新耕地质量建设投入机制,发挥政府项目示范带动作用,充分调动各级政府、企业、农民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合力参与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工作的格局。
(二)坚持因地制宜、综合施策。根据不同区域耕地质量现状,分析主要障碍因素,集成组装治理技术模式,结合实际、综合整治。
(三)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重点选择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连片治理,建一片成一片。
三、总体目标
按照农业部《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要求,以提升耕地质量、促进耕地永续利用为目标,树立耕地保护“量质并重”、“用养结合”的理念,大力推广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机械深松等综合培肥技术,提升耕地地力。全州到2020年,一是耕地地力平均提高0.5个等级,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提高0.2个百分点,耕作层厚度平均达到25厘米以上,提升耕地质量水平;二是畜禽粪便养分还田率达到60%,农作物秸秆养分还田率达到60%以上,提升有机肥资源利用率;三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肥料利用率比现在提高7个百分点,达到40%以上,耕地酸化、盐渍化、污染等问题得到有效控制,化肥使用量实现零增长。
四、主要内容
(一)提高秸秆还田、有机肥及肥料利用率。一是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农户实施秸秆覆盖还田、秸秆机械粉碎还田、秸秆集中堆沤还田和宽窄行留高茬还田等技术,减少秸秆焚烧污染,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二是统筹规划,有序推进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项目建设,政府实行补助政策,鼓励农户施用有机肥和有机、无机复混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三是加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手机信息服务宣传力度,转变农民传统施肥习惯,提高科学施肥水平,减少化肥施用量,降低化肥对农产品及环境的污染。
(二)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以发展生态规模效益农业为重点,结合当地实际,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一是实施玉米大豆轮作。通过玉米大豆轮作,推进固氮肥田,减少氮肥用量,增加土壤氮素含量;种植绿肥,实现用地与养地结合,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基础地力。二是改种经济作物。扩大马铃薯、苏子、白瓜子等种植面积,适当减少化肥施用量,防止土壤板结。三是与退耕还林相结合。在退耕山坡地上,引导农户种植蓝莓、黑果、榛子、山葡萄等,打造生态特色农业基地。四是与规模化养殖业相结合。积极发展青贮玉米和饲草作物,以养定种,把“粮仓”变成“肉库”,促进循环农业发展。
(三)推广绿色增产模式。一是推广机械深松深翻技术,打破犁底层,加深耕作层,改善耕地理化性状,提高耕地保水保肥水平,提升农业生产能力。二是推广水稻有机栽培、水稻及玉米宽窄行栽培、玉米免耕栽培等新技术,提倡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三是推进耕地休耕制度,有效控制土壤退化。
(四)建立耕地耕作层保护制度。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责任落实制度,按照“谁占用、谁剥离”的原则,建立涵盖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存储、交易、利用等全过程的工作机制,剥离后的土壤重点用于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土地复垦,以增加耕作层厚度、改善土壤结构。
(五)开展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一是建立耕地质量调查监测网络,根据土壤类型、作物布局、耕作制度、代表面积、管理水平、生态环境的差异,建设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控制点,开展耕地地力、土壤墒情和肥效监测。二是搭建耕地质量大数据平台,及时掌握耕地质量状况,为农业行政管理、政策制定、规划编制、区划调整和生产提供决策依据。
五、有关要求
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工作是一项系统、基础和长期工程,各县(市)、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成立相应领导机构,细化实施方案,落实项目资金,开展督导检查,确保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工作落到实处。
(一)强化科技支撑。各级农业部门分区域、分土壤类型提出耕地质量建设和污染耕地治理的技术方案,开展指导服务,落实关键措施,集成组装一批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技术模式,提升耕地质量。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素质提升计划,提高种粮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耕地质量保护和科学施肥技术应用能力。
(二)强化政策扶持。各县(市)要落实好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种植业结构调整和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等项目。鼓励农户把灌区附近符合条件的旱田改水田,整合项目资金,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高标准农田。
(三)强化宣传引导。各县(市)、各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主题宣传活动,大力宣传耕地质量保护的重要意义,推广用地养地和科学施肥的典型经验和典型人物,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