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水资源,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并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依据《哈尔滨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水利方案】双城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
制度的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水资源,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并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依据《哈尔滨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以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为重点,强化我区用水需求和用水过程管理,通过健全制度、落实责任、强化监管,严格控制用水量,全面提高用水效率,严格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保障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二、工作内容和工作目标
工作内容包括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目标完成情况、制度建设和措施落实情况两部分。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目标包括用水总量控制目标、用水效率控制目标和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控制目标(详见附件1);制度建设和措施落实情况包括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等制度建设及相应措施落实情况。
三、时间安排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相对应,每五年为一个考核期,采用年度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考核期的第二至五年初开展上年度考核,在考核期结束后的次年年初开展期末考核,哈尔滨市从2015年开始对我区考核。
(一)本年度1—3月,制定双城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合理确定年度考核目标,制定本年度工作计划,并上报哈市。召开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工作会议。
(二)本年度1—12,月全面实施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落实水资源管理责任制和考核等制度建设及相应措施。
(三)次年1月10日前,各相关部门按工作任务分工,以书面形式总结本部门工作完成情况,上报区级领导小组办公室(区水务局),并附有佐证材料。1月11日—2月上旬,区级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哈尔滨市考核工作方案要求组织开展自查,形成自查报告,上报市政府、市考核办,同时附有相关佐证资料(材料)。
(四)次年2月中旬—3月,迎接市政府考核办实地现场检查。
四、部门工作任务和职责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和措施落实工作任务详见附件2。
五、组织领导
为了将此项工作开展的扎实有效,成立区级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领导小组。
组 长:钟兆斌 区政府副区长
副组长:刘业彬 区水务局局长
成 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白天辉 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
付明远 区国土资源局局长
孙金库 区城乡规划局局长
刘景宽 区教育局局长
安启华 区城市管理局局长
李天文 区发展改革局局长
李贵军 区监察局局长
李广贤 区农业局局长
陆明久 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
张志强 区财政局局长
郑孟楠 区文体广电局局长
祖贵桥 区环境保护局局长
唐永久 区供排水集团总经理
潘春库 区工业与科技信息化局局长
魏元军 区审计局局长
各乡(镇)政府乡(镇)长、各街道办事处主任
主要职能:负责组织实施和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工作任务、协调有关事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水务局,办公室主任由马大伟同志(双城区水政水资源管理办公室主任)担任,具体负责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日常工作。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区政府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责任主体。市政府每年对各区(县、市)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划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4个等级。每年将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并交由上级主管部门,作为对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对年度考核结果为不合格等级的,须在考核结果公告1个月内向市政府作出书面报告,提出限期整改措施,同时抄报考核工作组成员单位。整改期间,暂停我区建设项目新增取水和入河排污口审批,暂停我区新增主要水污染物排放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对整改不到位,由监察机关依法依纪追究其有关人员的责任。为此,各相关部门领导要高度重视,亲自抓好落实本部门工作任务,将任务分解到科室、个人,落实责任制,克服困难,采取得力措施,完成此项工作任务。
(二)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各牵头部门、责任单位要加强与纵向、横向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实时掌握工作进展及完成任务情况。各部门要按照时间节点总结本部门工作,并提交完成此项工作佐证资料(材料),按要求报送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时相关部门在形成工作总结和提供佐证资料(材料)时,不能有瞒报、谎报行为,要对其真实性、准确性、合理性负责。
(三)加强宣传,形成氛围。各职能责任部门要落实必要的资金和人员保障,围绕工作任务加强政策宣传,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形成舆论及工作氛围,将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形成机关、企业、学校、社区及全社会关心水、节约水的工作机制和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