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局联合帮教经验近年来,市司法局积极探索安置帮教工作的新途径,采取优势互补、关口前置、帮教延伸的方式,开展社会帮教向监狱内延伸、监狱监管改造向社会延伸的联合帮教“双延伸”体系,实现了监狱与社会的无缝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司法典型】市司法局联合帮教经验,供大家参考。
司法局联合帮教经验
近年来,市司法局积极探索安置帮教工作的新途径,采取优势互补、关口前置、帮教延伸的方式,开展社会帮教向监狱内延伸、监狱监管改造向社会延伸的联合帮教“双延伸”体系,实现了监狱与社会的无缝对接,促进了刑释解教人员顺利回归和融入社会。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破解难题,探索联合帮教新思路
由于社会管理体制、组织结构、利益分配方式等发生变化,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出现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
一是监(所)管理和社会帮教彼此脱节。一方面,有些地方向监(所)投送犯人、劳教人员一送了之,缺乏向大墙内延伸帮教的工作机制;另一方面,有的监(所)因对服刑在教人员家庭状况不了解,教育改造工作缺乏针对性,致使有的服刑在教人员情绪出现波动、思想出现反复,教育改造的成果难以巩固。
二是监(所)和地方沟通联系相对滞后。由于管理机制不健全,信息沟通反馈不及时等多方面原因,致使部分刑释解教人员长期不报到、不落户或人户分离,甚至不回原籍,直接流散于社会,造成脱管、漏管和失控现象。
三是生活保障和就业安置互为冲突。一部分刑释解教人员,由于家庭矛盾、生活困难、就业安置等诸多实际问题难以解决,引发重新犯罪。针对安置帮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地方安置帮教工作向监狱延伸,监狱的教育改造向地方延伸的联合帮教“双延伸”工作思路,把教育人、改造人、挽救人的工作贯穿到从刑罚执行到刑释解教后的全过程,动员各方面力量,实行联合帮教。实践中,我们与监狱签订了联合帮教“双延伸”协议书,明确了双方的主要工作任务和职责,为做好罪犯回归后的继续教育奠定了基础。
二、健全机制,确保联合帮教互动衔接
为使联合帮教“双延伸”工作取得实效,我们狠抓了联合帮教制度建设。
一是建立常态帮教机制。与监狱联合成立了联合帮教“双延伸”工作协调小组,每半年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共同研究和解决监管改造和安置帮教工作中存在突出问题。实行“一人一档”动态管理,定期排查更新刑释解教人员分布、就业及重新犯罪等信息,建立服刑人员档案,记录家庭情况、急需解决的问题等等,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确保无一脱管、漏管、失控。将刑释解教人员联合帮教工作纳入绩效考评之中,形成了内外结合的安置帮教运行机制。
二是建立帮扶救助机制。定期排查长期无人会见、老人孩子无人照管、家庭婚姻关系危机等影响教育改造的突出问题,并通过谈话教育、启动监狱解困基金和社会应急救助等形式,帮助罪犯疏导情感,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确保其安心改造。
三是建立了监狱社会联合培训机制。通过监区、监狱、社会三个层面进行自主和联合办班,实现监狱生产技能培训与社会就业技能培训的有机结合,切实增强罪犯回归社会后自食其力的能力。
四是建立信息沟通机制。搭建监狱与地方司法行政机关专用网络平台,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信息通报反馈,实现信息资源互通共享,全面掌握罪犯入监、服刑和出狱后的各方面情况,确保刑释解教人员人人有登记、个个有着落。
三、多措并举,推动联合帮教有效延伸
为了克服过去司法行政部门协调安置帮教工作“疲软”的现象,我们积极争得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有关部门支持以及社会力量的帮助,形成了齐抓共管、多措并举、整体联动的工作格局。
一是高度重视,齐抓共管。市委、市政府定期召开由司法、民政、工商、税务、劳动、教育部门参加的联合帮教“双延伸”工作协调会议,重点研究出台相关优惠政策,解决刑释解教人员及服刑在教人员家庭困难。同时,将“双延伸”工作纳入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和全市司法行政系统主要目标考核责任制之中,量化细化,进行考核。
二是因人施策,无缝对接。监狱按照惩罚和改造相结合、教育和劳动相结合的原则,严格落实监管改造措施,努力做到因人施教、一人一策。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积极采取措施,落实了必送必接和教育管理制度,有效防止了漏管失控。
三是多措并举,力求实效。为实现监、所与社会无缝对接,使刑释解教人员可查、可控、可管、可帮,最大限度地降低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市民政部门为符合低保条件的刑释解教人员均办理了低保补助;劳动就业部门对刑满释放、外出务工人员免费培训技能,推荐安置就业。我们还通过举办“中华魂”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讲座、“情系中秋”亲情帮教活动、在监狱设立市司法局监狱法律援助联络处形式,放大“双延伸”联合帮教工作成效。“双延伸”活动开展以来,为服刑人员讲解相关的法律知识,现场解答法律咨询60人次,受理法律援助案件2起。一些县(市)区还专门建立了安置帮教基地,安置刑释解教人员。
四、积极推进“两基”建设,拓宽刑释解教人员就业安置渠道
我们以“安其身,稳其心,育其人,正其本”为目标,以加强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管理为重点,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探索安置刑释解教人员就业新途径,着重加强安置基地建设和就业培训基地建设。先后安置刑释解教人员408人,培训就业人员286人,刑释解教人员得到安置和受到就业培训人员无重新犯罪。
在安置基地建设上,一是鼓励刑释解教人员创办基地。带岭区扶持两名释解人员成立私营企业,创办安置帮教基地,承担刑释解教人员的过渡性安置。基地自创办以来,先后安置刑释解教人员318人次,无一重新犯罪。二是在重点企业建立基地。区帮助刑释解教人员的木业公司、精信和建筑安装有限公司、木业有限责任公司建立安置基地。仅2010年以来,三个基地就安置刑释解教人员106人。三是把公益岗位做为基地。区政府预留一定数量的公益性岗位,安排刑释解教人员就业。今年以来已有近50人在公益岗位就业。在培训基地建设上,市政府投资40万元,依托南岔技师学院创办了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就业培训基地,积极开展汽车维修、物业管理、电焊、机加、厨师、美容美发、种植养殖等实用型职业技能培训,现已培训学员286人。
联合帮教“双延伸”活动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是沟通顺畅,信息共享。服刑人员基本信息沟通平台发挥了重要作用,双方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服刑人员释放前和释放后的基本信息,无脱节现象发生。转递刑满释放通知书(五联单)、出监鉴定意见等材料,投递准确率由过去的87%达到现在的100%。二是形成互补,实现共赢。通过开展联合帮教“双延伸”工作,社会帮教有效地弥补了监狱自身教育改造的不足,增强了教育改造成效,使教育改造工作由空洞的“无形说教”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有形动力”,形成了积极向上的“效应”,带动了全狱罪犯的思想改造,由“羡慕犯人的待遇”到“学习犯人的行动”,教育改造整体质量有了明显提高,监狱顽危犯转化率达70%以上,罪犯遵纪服法率达到97%以上,教育改造工作在全局名列前茅,有力地促进了监管安全“四无”目标的实现。三是有效解决了一些监管工作中的难点问题。我们通过帮助监狱协调解决监管改造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有力地保障了监狱教育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监狱在全省监狱系统评比中获第一名。释放的68名籍刑释人员全部及时接回,没有再发生流失断茬现象,无一例重新违法犯罪。四是自主创业,回馈社会。活动开展以来,全市仅刑释人员自谋职业者就占到了60%,开办了10家过渡性安置企业,为贫困学生捐资助学,共计捐款13600元。目前,在受助者中已有82人考入本科,其中重本11人。2010年,青海省玉树县发生地震后,我市的刑释解教人员主动为灾区捐款5800元。目前全市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率由去年的2.9%降至1%,“双延伸”工作的效果正在逐步显现。
推荐访问:司法局 帮教 司法 【司法典型】市司法局联合帮教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