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调研】市城管执法基本情况调研汇报(精选文档)

时间:2023-04-26 11:35:06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城管执法基本情况调研汇报按照市委的部署安排,市城管执法局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近年来城管行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情况进行全面总结,深入查找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并研究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贯彻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城管调研】市城管执法基本情况调研汇报(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城管调研】市城管执法基本情况调研汇报(精选文档)


城管执法基本情况调研汇报


按照市委的部署安排,市城管执法局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近年来城管行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情况进行全面总结,深入查找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并研究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路和措施,形成了以下调研报告。

一、城管执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情况

从十六大提出科学发展观重要战略思想以来,执法局党委始终将其作为统领城管工作的指导方针,在全面学习领会精神实质的基础上,与时俱进,转变理念,确立了“和谐执法、服务群众、促进发展”的总体思路,并结合工作实际,创新执法机制,强化服务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城管工作的科学发展,成效明显。

(一)机制创新取得重要突破

在摊点管理上,改变突击型、运动型的治理方法,采取聚零为整、规范管理、上档升级的管理模式。对市区所有的室外摊点进行了调查摸底,在次要道路和街巷规划设置了固定摊点群、节假日摊点群、季节性摊点群、特色摊点群共22处、600个摊位,从业人员1600多人,弱势群体生存和摊贩经济发展得到有效保障。在管理上,实行了四项区别对待、宽猛相济的管理原则,采取了设立公示牌、挂牌出摊、ABC三级上档考核、集中错时执勤等五项管理方法,各摊点群基本达到了“统一经营器具、统一卫生洁具、统一保洁标准、统一服装、统一标志”的“五个统一”要求和“不影响交通、不影响正常秩序、不影响环境卫生”的“三项标准”,室外摊点逐步纳入常态化、制度化、标准化管理轨道,收到了“市容变整洁、摊贩保饭碗、城管不犯难、市民得方便”的多赢效果。在违法建设整治上,着力转变事后查处、疲于应付的被动局面,积极推行机制创新,创建“联动、共防、共管、互动”四项机制,创造各部门、社会群众参与监督管理的有利局面,对新发生的违法建筑,做到了发现一处,查处一处,处置一处,极大地提高了防违、控违、拆违的力度和效率,2008年共拆除违法建筑612处、5.2万平方米,新发生的违法建筑数量相比往年下降了70.8%。在野广告治理上,除采取“清、涂、呼、罚、停”等措施,积极推行社会联动机制,协调环卫、路灯、电力、邮政、电信等部门和单位实行“协议管理”,联合城管办定期检查考核和通报,有效地激发了各区、街道办和公用设施产权单位参与整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街面乱贴乱画现象明显减少。

(二)为民服务创出品牌

一是增强服务观念。教育全局牢固树立“爱岗敬业、执法为民、服务社会、促进和谐”的宗旨和“亲情执法、热情服务”的理念,倡导“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将服务的观念融入全局干部职工头脑中,并在实践中生根开花,做到了以服务得民心,以服务树形象,以服务促和谐。

二是强化服务措施。在摊点管理上,对自产自销的本地市民,热心支持和帮助销售,对以贩卖蔬菜、水果等为生的本市市民,以教育引导为主,对流动摊点进入固定摊位的,给予优先照顾。为减轻摊主负担,通过市场化运作每年为摊主节省经营设施费用24万元。在“拆违”方面,力求和谐执法,耐心做当事人的思想工作,在古陌村、宅库村、神道口村等拆迁改造中,设身处地帮助拆迁户解决困难,化解了诸多拆迁难题,赢得了群众称赞。

三是转变执法方式。倡导以教育、引导、疏导为主,处罚为辅,实行了处罚前教育劝告制度,向第一次、第二次的轻微违法违章行为当事人发《责令纠正通知书》,不予处罚。对违法停车做到温馨提示在先,将罚款额由200元降为100元,对严重的违法停车行为,废除将车辆拖至统一地点的惩罚性做法,改为由现场拖移至附近停车泊位。

四是优化审批服务。缩短户外广告招牌审批时限,将原来每周2次(周二、周四)现场勘察增加为每周3次(周二、周四、周五),确保2个工作日内回复审查结果;对特急的审批项目,当日勘察,当日回复;对招商项目实行重点扶持,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给予户外广告审批方面的优先照顾。这些实实在在的服务举措,受到社会各界和市民群众的欢迎和称赞,亲民服务的城管品牌日益彰显。

(三)队伍规范化建设卓有成效

在队伍建设方面,立足打基础,利长远,做到用制度和机制管人、管事。

一是确立了强队思路。确立了“一个宗旨、两个理念、三个机制、四个原则、五个方法、七个意识”的思路,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全局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

二是加强了制度建设。加强了机关规范化建设和队伍思想作风整顿,进一步建立完善了《考核工作管理办法》、《督查实施意见》、《文明执法规范》等22项规章制度,将《制度汇编》印发到人手一本。同时,不断强化制度执行检查考核,对工作日中午饮酒、酒后驾车等违反“八条禁令”和在执法中刁难、殴打、威胁当事人以及随意扣押物品的,一次警告,二次通报待岗学习,三次责令退出执法队伍。

三是完善了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了执法、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协调机制、绩效考核的促进机制和奖惩兑现的激励机制。以考核为总抓手,每月定期进行考核督查通报,向前两名大队发流动红旗,与年终考核直接挂钩,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极大地提升了执法管理效能。

四是加强了廉政建设。研究制定了《20082012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实施方案》,认真贯彻中央、省、市一系列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政策要求,干部职工规范执法、廉洁执法的信念不断强化。

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六点启示

通过认真学习调研,执法局党委深刻认识到,尽管城管行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了较大成效,但是相比中央、省、市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比当前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相比市民群众的期盼,城管工作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必须认真加以解决。

一是在认识上,必须解决重建轻管的问题。一个好的城市是建出来的,但更重要的是管理出来的,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并得以巩固,“管”是关键,如果长期重建轻管,居民已得到的质量将会降低甚至会变恶,并且管理跟不上还会造成重复建设、浪费资金,从而导致对民生的重视降低。

二是在体制上,必须解决管理重心下移的问题。实行“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体制,是中国城市管理的成功做法,但管理的重心必须下移,属地管理为主、分块管理为主乃有效手段。所以市、区、办(镇)、居的职责应明确,检验手段应有力度,达到指挥员、运动员、裁判员功能清显、责任清显、标准清显,以利“竞争”局面的形成。城市管理最忌讳的就是:单线干,周边看,互相推,面上乱。就目前实际情况看,城管执法由市直接管理到各区不适应,而将现有的大队改为执法分局,变成“双管”单位,符合城区实际,有利于强化“地方”管理,有利于上下同心,把工作做到实处,把问题解决在基层,从源头上得到治理。

三是在机制上,必须解决执法效能不高的问题“责、权、利”统一的机制是城管执法之根本。城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部门、单位、个人相互的关联度很高,各自的管理职能不同且交叉,必须既相互配合,又能相互监督、相互支持,少出“结合部”,才能少出纰漏,所以必须职权清晰、责任明确、利益公平。在实际操作中,按照地域和管理难易及重要程度划分管理网格,每个网格的各项管理有明确的标准要求,同时必须建立绩效考核制度,使考核到部门、单位、个人,确保每个问题打板子准确,真正解决有利之事“争”、无利之事“推”、说的多干的少,甚至只指责、不干事的问题。

四是在手段上,必须解决传统模式落后的问题。随着城区的不断发展,随着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在执法手段上仍采用较原始的方式、传统的做法,远远满足不了精细化管理的需要,问题的发现、处置比率、处置速度、监督力度均需采用现代的手段。国内外先进管理实践已证明:“数字化”城管是当前城管的有效手段,并可节约城管成本。

五是在队伍上,必须解决亲民、服务意识不强的问题。城市管理目的是为了人民群众,没有人就没有城市,所以管理城市必须以人为本。诚然,一个城市中的人从经济上可分为三等九级,当共同富裕问题未解决之前,就必须有其生存的空间,因此保障城市居民生存、发展是首要的。为此,城管执法必须以爱民、亲民为出发点,把服务融入管理中,充分体现“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实施管理”,以唤起人民群众之共鸣,才能巩固其管理成果,改善、提升执法队伍形象,使大家之城大家管。

六是在工作上,必须解决创新力不足的问题。创新是工作发展的灵魂和动力,一切工作想要不断出新成果,就要不断创新。缺乏创新力,工作如同老牛拉破车,长此以往还会使工作者感到乏味,缺失工作激情。城市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讲,所要解决的问题基本上是常规性、普遍性的(特殊问题除外),而在这些共性问题上,有的还会成为难点和瓶颈,如果没有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措施,往往是治理—反弹—再治理—再反弹,使人身心疲惫。因此,必须抓“牛鼻子”,对已解决的问题采用上档升级之措施,使其得以巩固和提升,对难点和瓶颈必须找出症结,打碎瓶颈而破之。如我市,停车难、“五小行业”扰民、乱贴乱画、违法建设等难点热点问题,没有足够的创新力度就难以破解。

三、下一步推进科学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总的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和谐执法、服务群众、促进发展”为目标,着力打造亲民、服务型城管队伍,深化城管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提升执法效能和管理水平,为建设创新开放幸福现代化的新做出更大贡献。

(一)深化认识,学以致用,着力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定性和主动性

在思想认识上,努力做到学习再深入、认识再深化,使全局深刻领会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真正达到“党员干部受教育”,增强全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为实践打下坚实基础。在实践中,着力把握三点:

一是遵循科学规律。把科学发展观作为衡量工作正误、得失的标准,学会并善于运用科学发展观看待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深入研究解决城管工作中各种热点难点问题的有效方法,力求症结找准、措施对路、方法科学,并在实践中创新,总结经验,掌握规律。

二是着力维护民生。城管工作涉及市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关系到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环境,特别是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更要以敏锐的政治眼光、以人为本的精神,妥善处理好摊贩谋生、违章拆迁以及市民举报等敏感问题,顺民所愿,解民所困,为民谋利,让“人民群众得实惠”,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是转变思想作风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着力纠正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思维和做法,重点破除思想懈怠、执行不力、效率不高的问题,进一步树立踏踏实实、雷厉风行、真抓实干的作风,做到执法到一线、管理在街面、服务到心坎,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取信于民。继续把打基础、利长远作为着力点,坚决杜绝一阵风式的突击清理整治,工作中既注重制度机制的创新完善,更注重制度机制的执行落实,推动城管工作“科学发展上水平”。

(二)完善机制,提升效能,着力推进精细化城市管理

一是完善内部工作机制。狠抓网格式管理和执法人员绩效考核,做到五定,即“定格、定人、定责、定管理标准、定考核制度”。第一,实行网格式管理。1.“定格、定人”:以五个执法大队为基本单位,将整个规划区细分为若干个区和网格,每个网格配备2-3名执法人员,将责任、任务直接落实到人,把每个网格和相应的执法责任人姓名绘图上墙公布,强化监督,最大限度发挥执法效能,达到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无缝隙管理。2.“定责、定管理标准”:实行级差管理,按照地域不同、管理难易及重要程度,将网格分为严控区、重控区、一般控制区三个等级,每个网格内按立体层次分为空中(楼顶)、楼体(建筑物立面)、街面三个部位,分清每个部位的严控事件、重控事件和一般事件,逐一明确不同级差、不同部位、不同事件的管理标准要求。对各种违法违章行为,严格依照《市实施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权规定》和《市实施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罚款细则》处理。第二,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定考核制度”:实行日督查、周检查、月考核、季公布、年总评。1.加强局对大队、科室的考核。制定《关于对执法大队工作考核的实施意见》,采取百分制考核的方式,将每月得分排在前两位的大队确定为月度优秀大队,发优胜红旗,年终得旗数排前两位的授予年度考核优秀大队称号。制定《机关各科室工作目标任务》和《关于实施机关科室工作考核的决定》,实行月考核、季公布、年总评,年终得分居前者为先进科室。使平常考核与年终评先选优直接挂钩。2.加强大队内部的考核。在实行局对大队、科室考核的基础上,进一步实行全员考核和定性、定量考核,做到考核直接到人。五个执法大队分别成立考核工作小组(大队长、中队长、队员各占一定比例),分业务考核、专项考核、综合测评和附分四个方面进行全面考核。在具体执行上,大队长、副大队长负责日督查,大队考核小组负责周检查,每周检查得分汇总产生当月考核得分,各网格平均得分为中队当月得分,月考核平均分加年度综合测评分、附分为年终考核总得分。对连续三次以上考核排名第一的中队和排名前三名队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连续三次以上月考核排名末位的中队或队员进行诫勉教育,取消该中队或个人的评优资格。将考核结果作为年终评先选优的主要依据,并作为干部任用的重要参考。

二是完善外部协作配合机制。进一步完善联动、共管、共防、互动机制,构筑“大城管”格局。第一,建立联动机制。局直属五个执法大队主动接受驻区政府、管委的领导和考核,与驻区融为一体,形成合力。对涉及规划、建设、房管、公安、环保、物业等多个部门职责的问题,随时召开联席会议,必要时组织联合执法行动。对重点违法建筑,及时与规划部门通联,准确认定,共同查处;在治理餐饮店油烟和噪声污染问题上,及时联系环保部门对排烟除噪设备进行鉴定,依法实行整改;对严重占道违规经营、赌博等扰乱城市管理秩序的,与公安联合执法,共同查处取缔;对居民举报的生活小区污水管道阻塞等问题,积极联系水务部门进行排解疏通。第二,建立共管机制。与镇、村共管,联合各镇土地、规划、建设部门建立镇级“共管执勤室”,共同执法、共同管理,扩增村级执法联络员,完善村级监控网络体系。与商家共管,与市中心区大商家签订共管协议,共同维护门前容貌卫生秩序。在生活小区推行“城管+物业”的共管模式,由城管队员和物业管理人员共同排查小区内的违法违章行为。第三,建立共防机制。在治理违法建设上,与各镇、重点村签订责任状,强化基层防控违法建设的责任。联合建委、规划、房管等部门,在市建设系统建立起抵制违法建设的协作机制,凡是参与违法建设的设计、建设、施工单位,都要受到处罚,形成密闭链条式的防控网络体系。第四,建立互动机制。利用报纸、电视和电台“城市之音”栏目与市民互动,让市民了解、参与、支持城管。利用行风热线、市长公开电话、12319热线等平台,建立受理、查处、督办、回复一整套快速反应机制,使举报问题及时得到解决。通过设立咨询台、张挂横幅、发宣传单等形式,让市民了解各项整治行动的意义和要求,主动参与到活动中。

(三)抓住重点,破解瓶颈,着力提升城市容貌环境水平

一是抓室外摊点上档升级。继续深化室外摊点管理成果,在2008年室外摊点考核全部达到C级的基础上,力争全部达到B级以上标准,其中65%以上达到A级标准,C级摊点全部淘汰。继续实行集中错时值勤制度,集中抓好中午1200130和晚间530900时段流动摊点的清查取缔,做到管理无空档。

二是抓户外广告上新层次。按照《市户外广告管理办法》、《市户外广告设计设置技术标准》,推行使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广告招牌的档次和品位。对主次道路两侧、背街小巷广告招牌进行规划整治,集中拆除改造旧、破、乱,使市区广告整体设置水平有新的提升。

三是抓违法建设严控机制。加强执法巡查力度,坚持“防控在先、出现即查、查必处置、拆必彻底”,继续巩固“联动、共管、共防、互动”四项机制,将防违工作提高到新水平。按照违法建设纳入市级绩效考核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各区政府、管委、街道办事处、镇在防违和控违上的职责任务,促使各级、各部门守土有责。

四是抓野广告整治上新水平。继续坚持“清、涂、呼、罚、停”综合治理,深化“协议管理”模式,将公益信息广告栏由现有的37个增至50个,实行有奖举报,组织开展义务清理活动,进一步创造社会各层面齐抓共管、共同治理“野广告”的局面。

五是抓“五小行业”扰民问题整治破瓶颈。加快经区试点工作进度,力争取得实质性突破,并在市区全面推广。着重推行“五小行业批前联席审核制”,由各区建设部门牵头,组织工商、公安、建设、环保等部门对申请从事“五小行业”的实行严格审查,并联合开展集中整治,杜绝潜在的扰民问题,提高市民满意度。

六是抓停车管理创新成果。本着“主路严格控制、次路适度放开、小区规范有序”的原则,协调市政部门对具备条件的次要道路的人行道板、路边石进行改造,增设停车位,缓解停车难问题。按照将要出台的《市停车场规划建设和车辆停放管理办法》(市法制办正在论证),结合实际研究具体实施方案,规范停车秩序和停车场管理。加大对严重违法停车行为的治理力度,实行即时拖离和处罚,确保人行道通畅。

(四)以人为本,强化服务,着力提升城管队伍形象

一是倡导“四亲”服务。教育全局干部职工认清当前的经济社会形势,进一步扭转在工作中就城市管理执法而执法的陈旧认识,真正把城市管理执法融入到城市经济发展中去,立足本职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好务。倡导“四亲”服务,即“亲民服务、亲企服务、亲商服务、亲农服务”。做到带着感情去执法,带着感情去服务,设身处地帮助群众解决投诉问题,对待流动摊主像对亲人一样去管理,对待企业、商户像对衣食父母一样去呵护,以实际行动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严格执行《文明执法规范》,执法过程中力求“嗓门低一点,脸色好看一点、态度和气一点”,杜绝“粗、冷、横、硬”,达到形象亲切、行为规范、程序严明、服务热情。优化机关服务,实行“六个一”、“六个快”、“六个办”的服务准则。“六个一”,即:一句您好相迎、一张笑脸相见、一把椅子相让、一杯热水相敬、一份热情相待、一声再见相送;“六个快”,即:办事动作快、咨询答问快、审批手续快、急事处置快、联络协调快、解决问题快;“六个办”,即:当日事当日办、明日事提前办、份内事积极办、份外事帮助办、难事设法办、特殊事特别办。

二是强化服务措施。第一,坚定不移落实户外广告费优惠政策。在继续执行对5平方米以下广告招牌免收户外广告场地费的同时,按照威政办发〔200890号文件精神,对市区生产企业所有的户外广告进行梳理,对符合《关于减免和暂缓征收部分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通知》要求的,全部列入暂缓暂停收费范围,与企业一道共克时艰。第二,搞好“拆违”服务。对违法建设做到早发现、早查处、早处置,最大限度减少群众损失;要实施人性化拆迁,耐心做好当事人的思想工作,尽力促使自行拆除;对生产生活有困难的拆迁户,要设身处地、想方设法帮助排除后顾之忧。第三,搞好对摊点的引导服务。组织摊点经营业主相互观摩学习,提高摊主的规范经营意识。开展本地摊点经营者的经济收入调查,对生活确实困难的市民和残障人员,在收费上适当给予减免。进一步加强特色摊点、季节性摊点的归拢安置,使自产自销时令水果的本地市民适得其所、安心经营。第四,执法服务进社区。联合物业公司,对居住小区内乱扔垃圾、乱堆乱放、破坏树木绿地、流动商贩占道经营等进行综合治理,改善社区的容貌卫生秩序,为市民创造整洁、舒心、方便的生活环境。

四、建议

(一)推进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属地管理,以块为主

按照“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体制,要形成市级指挥调度、区级组织监督管理、基层落实的格局,关键是要强化区级政府、管委的城市管理主体责任,真正达到以块为主,属地管理。针对当前我市周边镇村区域执法覆盖面不足的问题,本着管理重心下移的指导思想,建议在四区设立城管执法分局,接受市、区两级双重领导,并对市城管执法大队和四区卫生督察大队进行优化组合,达到激发区级参与城市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目的。

(二)推行数字化城市管理,促进城市管理手段现代化

数字化城市管理是现代城市管理技术在城市建设管理领域的应用推广,也是城市管理现代化的客观趋势。目前,我省已有烟台市和济南历下区建成了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并通过了专家验收。我市实行数字化城市管理,可本着既遵循原创模式,又因地制宜的原则,按照建立“标准化、网络化、数字化、规范化”的城市精细化长效管理机制的构想,建立“统一监督、分级指挥、按责处置、统一考评”的体制架构。建议:一是在市城管委的指导下,以城管办为主体,建立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全面负责市区城市管理工作的信息系统建设管理,统一受理、确认、移交城市管理问题,并跟踪监督和分析评价。二是在高区、经区、环翠区、工业新区设立城市管理指挥中心,承担各自辖区内城市管理问题的派遣、协调和处理工作。三是将水、电、暖、气等各专业部门和单位作为城市管理责任主体,纳入解决城市管理问题的执行层。四是将社区管理与城市网格化管理有机结合,达到全覆盖管理。

(三)增强城管执法人力,改善执法装备

按照建设部关于城市管理执法人员配备的有关规定,中心城市(769平方公里)应配备400人,目前只配备了143人,除机关人员外,一线执法人员只有128人,与省内其他地市相比,我市城管执法人员配备数量最低,执法装备也明显落后。特别是工业新区成立以后,城市规划区面积已经增加到981平方公里,每个执法队员要负责7.7平方公里的管理任务,人力更加不足,实行全覆盖管理更加困难。为推动城管执法工作科学发展,建议增加执法人员,改善执法装备,为实施全覆盖、精细化的城市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推荐访问:城管 调研 基本情况 【城管调研】市城管执法基本情况调研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