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规划】包河区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014—

时间:2023-04-26 11:10:07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包河区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014—2023年)各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滨湖世纪社区服务中心,包河工业区管委会,滨湖功能区管理服务中心,区政府各部门、单位,滨投集团:经区政府同意,现将《合肥市包河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规划】包河区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014—,供大家参考。

【教育规划】包河区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014—



包河区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0142020年)


各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滨湖世纪社区服务中心,包河工业区管委会,滨湖功能区管理服务中心,区政府各部门、单位,滨投集团:

经区政府同意,现将《合肥市包河区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014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为推动包河区教育信息化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安徽省中小学校信息化基本标准(试行)》和《合肥市“十二五”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结合我区教育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随着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推进和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的成功创建,我区教育信息化围绕“三通两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教育信息化环境不断完善,所有学校实现了网络宽带校校通、多媒体设备班班通,校园网络、监控、广播系统齐备,计算机满足教学需要,生机比7.6:1,师机比1:1;所有学校建有校园网门户网站,一半以上学校建有校园电视台或配备有自动录播设备,区教育云平台及部分学校的数字化校园平台正在建设中。信息技术普遍用于教育教学,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学生、教师、资产等进行管理,学校实现了电子化办公。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有了较大提升,普遍利用网络、班班通设备、教学资源进行教学,绝大多数教师建立了个人网络学习空间,信息化教育教学活动丰富,并取得显著成绩。

在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还停留在建设层面上,在信息化设备的功能与应用模式方面还有待深入;二是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教育教学需要;三是信息技术应用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不够深入,方便快捷的优质教育资源、信息化教学软件工具还显不足;四是学校信息化水平存在差异,尚未形成资源共建共享的模式。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育人为本,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为保障,积极探索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的理论、规律、模式和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三、发展目标

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试点先行、整体推进”的原则,以构建“智慧教育”为目标,全面深化“三通两平台”建设,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改革教学模式,创新学习方式,提升管理水平。到2017年,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完善,数字化校园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基本形成,数字教育资源丰富,60%学校完成数字化校园创建,教师专业技能、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显著提高。到2020年,建成适应包河区教育现代化需要的教育信息化体系,100%学校完成数字化校园创建,形成一支过硬的信息化人才队伍,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从融合到创新,保障机制健全完善,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赶超先进地区。

四、重点工作

(一)推进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

1、按照《安徽省中小学校信息化基本标准(试行)》要求,高标准装备学校信息化设施,不断更新、完善原有学校设施设备,均衡全区教育信息化装备,到2017年生机比5:1,学校信息化标准达标率达到80%,到2020年学校信息化标准达标率达到100%

2、优化信息化网络系统,以高速安全、开放共享、持续发展为要求,提升学校网络带宽,依托公共通信资源,规划建设教育局域网,校园网络覆盖所有教室、办公室等场所,逐步实现无线校园网络全覆盖,为师生提供一流的信息化应用环境。

3、加快数字化校园建设,装备自动录播教室、电子阅览室、数字化实验室、一对一终端教学等信息化设备,形成具有多媒体教学、远程教育、信息化服务、综合管理等功能的网络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数字化校园。

4、加强网络安全防范,提高应对网络攻击、网络入侵等防范能力。

(二)建设和完善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1、建设适应教育教学需要的教育云服务平台,重点建设“一中心,三平台”,即教育数据中心、互动教研平台、互动资源平台、教育管理平台,构建师生共享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数据统一管理、互联共享,提供丰富的数据信息、优质资源和教育软件,满足不断增长的教学、科研、管理需求,

2、开发和完善网络研修、远程培训、在线课堂、云课堂等平台应用系统,实现基于网络的协同教、学、研活动。

3、建成教育协同办公系统,推进教育电子政务的广泛运用。

(三)构建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依托国家和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引导广大教师搜集、整理、运用网络资源,通过开发、征集、引进、整合等方式汇聚优质资源;鼓励校本课程开发,利用录播、微课等平台系统,充分挖掘具有校本特色的教育教学资源;发挥名师效益,共享“名师课堂”,形成微课、慕课等优质课程资源库,区域共享,到2020年建成资源丰富、特色鲜明、服务广泛的教育云资源中心。深化资源应用,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专业发展、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优质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和共同发展。

(四)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实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计划。建立多层次的培训体系,全面提升与重点培养相结合,开展集中培训、校本研修、远程培训,培养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信息技术环境下创新教学能力,以研代训、以赛代训,促进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变革教育教学模式,有计划地培养一批有影响的教育教学能手。开展管理人员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和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培训,提升信息化规划、管理和执行能力。

(五)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以教育信息技术课题研究为抓手,创新教育教学手段和模式,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思想观念、教学内容、方法的深度融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示范引领,全面推广,整体推进教育信息化。

1、加强信息技术常态化运用,加大研究和应用力度,信息技术普遍用于课堂教学、素质教育、教育管理,经常性开展信息技术教学评比活动,全面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利用开放、动态、交互的互动教学平台、网络研修平台,开展网络教研、交流研讨、成果分享等教科研活动,构建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使信息技术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

3、加强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100%教师拥有网络学习空间,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教研、教学和管理活动。建立教师专业发展管理系统,形成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袋。

4、大力推进教育信息技术课题研究工作,开展基于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鼓励学校积极申报各级信息技术课题,探索以教材数字化、资源网络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协作化、环境虚拟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教育教学新模式,打造数字课堂、智慧课堂,深入开展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翻转课堂”、“电子书包”一对一教学策略的研究,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进;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发挥名师资源,建立名师在线课堂,实现名师与学生实时的辅导交流;开展数字化环境下多元立体评价、“一卡通”智慧校园研究,探索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教研、管理等方面深入应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六)大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创新信息技术教育,大力开展学生数字化学习,引导学生开展基于问题的远程协作学习,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和信息技术环境下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有效学习能力。开展科技创新、信息学、机器人、电脑制作等信息技术应用活动,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学习的良好习惯,发展兴趣特长,拓展素质教育,增强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协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七)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的体制和机制

建立和完善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考核、评估、安全保护等系列制度,建立教育信息化工作督导机制、评价机制和奖励机制,把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对学校工作的目标管理考核。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提供组织保障

建立教育信息化组织保障体系,成立由区政府分管副区长为组长,区财政、人社、科技、教育等相关部门组成的区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区教育信息化政策制定、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区教体局和各中小学校要相应成立由校长(园长)牵头负责的教育信息化工作机构。

(二)加强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提高应用效益,建立从规划建设到管理应用的教育信息化制度体系,把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作为学校目标考核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督导评估、工作绩效评价,促进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

(三)优化队伍,提供人才保障

加强区、校两级教育信息化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中小学配备专兼职信息技术人员,确定工作职责,提高工作水平;培养教育信息化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重视中小学信息技术人才引进,落实教育信息化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培训,建立起一支经验丰富、高素质、人员相对稳定的教育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为实施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四)加大投入,提供经费保障

建立政府主导的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切实加大对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将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的建设、运行和维护资金及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确保学校有足够的公用经费用于教育资源建设和教育信息化的应用,促进教育信息化的良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推荐访问:发展规划 教育信息化 规划 【教育规划】包河区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014—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