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规划】信宜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精选文档)

时间:2023-04-25 18:15:07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为了更有效地发展我市全民健身事业,提高城乡居民的身体素质,根据《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3年)》(国发〔2016〕37号)、《广东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3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体育规划】信宜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体育规划】信宜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精选文档)


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为了更有效地发展我市全民健身事业,提高城乡居民的身体素质,根据《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国发〔201637号)、《广东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粤府〔2016119号)和《茂名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茂府〔201681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增强市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为根本目标,以推进体育生活化进程、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健身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为方向,建设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和产业链,提升全民健身现代治理能力,夯实适宜参加体育运动市民体质的基础,巩固“长寿之乡”品牌,为争取实现我市建设与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相衔接的目标贡献力量。

二、发展目标

2020年,全市体育健身设施较为完善,体育社会组织活力增强,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明显提高,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民健身发展格局。

(一)市民体育健身意识不断增强,参加体育健身的人数明显增加,养成规律健身习惯,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达到42.5%以上,学生保证每天有1小时的课外体育活动时间,特殊人群参加体育锻炼人数逐年增加。

(二)城乡居民身体素质稳步增强。达到《国家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达到92%以上。在校学生普遍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基本要求。

(三)城乡健身场地设施逐渐增加,人均健身场地面积2.2平方米。建有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和全民健身广场(公园),社区体育健身设施不断完善,镇(街道)全部实现农民全民健身工程配置。提高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和具备开放条件的公办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率。

(四)体育社会组织更加富有活力,服务能力增强,构建和完善市、镇、村三级全民健身组织体系和科学健身指导网络。

(五)全民健身活动更加丰富多元。全民健身活动体系丰富和完善,形成集综合性全民健身运动会、单项赛事、业余竞赛、行业赛事、民间赛事和网络组织赛事于一体的多元赛事体系。

(六)全民健身服务业逐步发展壮大,城乡居民健身消费意识明显提高,健身产品和服务供给日趋丰富,市场机制不断完善,对其他产业带动作用明显提升,健身休闲服务业总体规模稳步增长。

三、主要任务

(一)不断更新宣传内容和形式,普及健身知识,宣传健身效果,营造良好的健身舆论氛围,树立人人爱锻炼、会锻炼、勤锻炼的良好社会风尚。整理各镇(街道)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体育项目资源,繁荣地方体育文化,提升体育文化影响力。

(二)提高公共体育设施服务能力。科学规划和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构建辖区内三级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市区完善体育中心的升级改造和社区多功能运动场等场地设施。镇(街道)根据地域特点,合理规划,选址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行政村建设文体活动广场。新建居住区和社区要严格按标准配建全民健身设施。老城区要因地制宜重新配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合理做好城乡空间的二次利用,推广多功能、季节性、可移动、可拆卸、绿色环保的健身设施。

提升公共体育设施的服务水平。做好已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使用、管理和提档升级,鼓励社会组织参与现有场地设施的管理运营,政府以购买服务等方式予以支持。完善公共体育场馆和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免费和低收费向社会开放政策,建立公益性体育服务补贴制度,完善公共体育设施运营评价机制。提升公共体育场馆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管理和服务水平,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信息平台。

(三)广泛动员和引导市民积极参与健身活动。倡导市民形成体育生活规律,根据自己的爱好和习惯,有选择地广泛参与篮球、排球、网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武术、健身气功、广播体操、广场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健身活动,充分利用绿道、山地资源,开展徒步、骑行、登山、慢跑、漂流等。积极推动传统体育(非遗体育项目)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使全民健身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四)重视体育社会组织改革,营造法制健全、政策完善的体育社会组织发展环境。把“办体育”的职能转移给体育社会组织,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引导体育社会组织向自生力强、专业性强、行业影响力大的方向转变,提高体育社会组织承接全民健身服务的能力和质量。加强市文广新局对体育社会组织政策业务指导和履行相关监管责任的职能,开展运营绩效评估和社会信用评估,执行社会组织年检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

(五)加强体育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从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从重培训向重实践指导转变,加快职业社会指导员认证步伐,服务于市民科学健身。开展各类运动项目裁判员、教练员培训,提高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提升健身指导队伍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登记注册管理制度,增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自我管理能力。

(六)加强特殊人群体育健身活动保障体系建设。重视老年人、残疾人、农民工、留守妇女儿童等重点服务对象的特殊人群体育,增加供给。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健全老年人公共健身服务体系,开发推广适合老年人特点的健身项目和方法,引导老年人经常进行体质监测,为老人健身提供科学指导。不定期举办“老年人健身项目展示会”,促进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经常化,加大残疾人体育设施建设力度,为残疾人健身提供便利,完善残疾人体育组织和康复机构。把农民工体育纳入常住地公共体育服务体系,逐步满足农民工基本体育需求。鼓励各行各业举办职工运动会,培养兴趣,活跃文体生活。大力发展青少年体育,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完善体教深度融合及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共同参与的学校体育推进机制。办好各级各类体育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和联动机制,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加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体育传统学校和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建设。加强学校体育督导检查,建立科学的专项督查、抽查、公告制度和行政问责机制。

(七)推动市区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提档升级,按标准配备测试设备和聘用专兼职工作人员,明确工作职能和职责,开展常态化测定工作。做好宣传引导工作,不断提高市民进行体质测定的参与率。组建流动体质监测志愿服务队,配合专业人员到镇(街道)、社区、企业和学校开展体质测定工作。完善全民健身统计制度,鼓励城市社区指导站与社区医疗机构联合开展康体服务,把全民健身纳入健康管理。

(八)不断完善体育消费政策和全民健身体制机制,引导更多群众参与体育健身活动,增加体育健身消费。加强与本市的天马山、石根山、大仁山和钱排镇等旅游景点的沟通和接洽,挖掘本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建设体育休闲设施,拓展体育产业跨步发展。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

各镇(街道)要加强对全民健身事业的领导,履行公共体育服务职责,建立和完善各镇(街道)实施《全民健身计划》领导协调机制,做到有机构、有人员、有办公场所、有经费、有活动,全面统筹推进落实。把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及基本公共服务发展规划,将体育设施用地纳入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财政、文化、教育、科技、卫生、旅游、人社等部门按各自职责配合开展工作,支持发展全民健身事业。

按照科学统筹、合理布局的原则,畅通社会力量参与渠道,培养公共体育服务新型业态。培育发展体育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其健身活动和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的功能,为全民健身发展提供必要支持。

(二)积极筹措经费

政府将全民健身经费足额纳入财政预算,并保持与国民经济增长相适应的投入力度。严格执行国家规定体育彩票公益金不低于70%的比例用于全民健身事业并加强监督管理,加强资金使用绩效评价,确保专款专用。加大对农村体育设施及全民健身重点项目建设投入。以政府投入为主,鼓励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鼓励社会兴办全民健身事业。发挥政府专项资金的杠杆效应,安排一定比例的彩票公益金等财政资金扶持体育产业发展。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向体育健身组织赞助和捐赠活动经费,落实财税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对全民健身事业进行资助和捐赠。

(三)完善政策

完善《全民健身实施计划》配套政策,保障公民平等享有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权益。完善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和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个人评选表彰等制度或管理办法。完善健身消费政策,将全民健身相关产业与消费发展纳入体育产业和其他相关产业政策体系。健全全民健身执法机制和执法体系,建立和完善全民健身督导检查制度,促进全民健身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四)完善全民健身支持体系

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农村文体协管员和体育志愿者队伍建设,重点做好与城市公民体育需求相适应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和基层体育骨干培训培养,培养全民健身领军人物。加强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人才队伍的互联互通,形成全民健身与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良性互动局面,为各类体育人才的培养和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建设全民健身网络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和全民健身基础数据库系统,拓宽公共体育资源传输渠道,为城乡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精准的健身资讯服务。

(五)加强全民健身科研创新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理论与实践研究工作,研究制定并推广普及健身指导方案和编写全民健身活动指南,提高群众的科学健身意识、素养和能力水平。研制和推广普惠型健身新项目和时尚、消费型健身新项目。鼓励优秀传统体育项目申报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推进以“非遗类项目”为代表的传统体育项目产业化。

五、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本实施计划在市政府的领导下,由市文广新局牵头,相关部门和群团组织共同推动施行,动员和整合各方面资源,全社会共同参与,形成推动全民健身工作的合力。

(二)加强评估检查

市文广新局要会同有关单位,加强对《广东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及本实施计划实施情况的检查和监督,对推进全民健身工作职责落实情况、财政资金保障和绩效情况、基本公共体育服务达标情况以及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等实施绩效考评,建立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群众评价反馈机制。每年定期对全民健身工作进行抽查评估,对为全民健身事业做出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激励。

推荐访问:信宜市 全民健身 规划 【体育规划】信宜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