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意见】中国气象局关于发展现代气象业务意见(完整文档)

时间:2023-04-23 14:00:11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关于发展现代气象业务的意见发展现代气象业务,是中国气象局党组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国务院3号文件和国办49号文件精神,认真总结改革开放29年来中国特色气象事业发展改革的经验,深入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气象意见】中国气象局关于发展现代气象业务意见(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气象意见】中国气象局关于发展现代气象业务意见(完整文档)


关于发展现代气象业务的意见


发展现代气象业务,是中国气象局党组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国务院3号文件和国办49号文件精神,认真总结改革开放29年来中国特色气象事业发展改革的经验,深入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气象工作的需求,坚持“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发展理念,扎实推进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努力建设“四个一流”,实现气象现代化而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

发展现代气象业务的重点是发展以提高气象服务覆盖面和满意率为目标的公共气象服务业务,以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化为核心的气象预报预测业务,以面向预报服务业务和发展需求且能连续、稳定、可靠运行为重点的综合气象观测业务,使其形成相互衔接,互为支撑的业务体系。发展现代气象业务的宗旨是提高整体水平,发挥总体效益,切实增强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福祉安康提供更加优质的气象服务。为指导发展现代气象业务各项工作,特制定本意见。

一、现状与需求分析

(一)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气象服务、气象预报预测和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得到长足发展,2005年以来进行的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在多轨道、集约化业务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这些都为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是各级气象服务的意识、敏感性、主动性、及时性和准确性不断增强,决策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政领导对气象工作越来越重视,气象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服务领域不断拓宽,专业气象服务的针对性逐步增强,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管理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二是建立了完整的预报预测业务,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数值预报预测业务。数值预报预测能力逐步提高,初步建立了灾害性天气临近预报业务,建立了基于人机交互处理平台MICAPS。气候预测在汛期、月和年度气候预测的基础上,发展了三个月滚动的季气候预测业务;专业气象预报预测业务内涵不断丰富,预报预测产品针对性和时效性不断提高。农业气象情报与预报业务稳步发展,主要粮食产量气象预报准确率年均达95%以上。

三是综合气象观测和技术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基本建成地基、天基和空基相结合的观测系统。形成了以气象通信网络、高性能计算机、卫星数据海量存储和卫星数据广播为代表的实时气象信息系统,资料获取能力、处理能力和传输时效显著提高。初步建立了气象技术装备保障体系和“两级管理、三级保障”的业务体系,技术装备保障能力逐步提高。

(二)需求分析

我国是世界上是受气象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有效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对气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应对其不利影响,维护环境外交中的国家权益,赋予气象工作新的使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开发利用农业气候资源要求气象服务不断丰富内涵;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对气象工作提出了更广泛要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不断转变,迫切需要高质量的气象服务。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气象服务提出全方面、多层次、专业化以及精准、快捷的需求,对发展现代气象业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三)存在问题

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产品质量不高,科技含量不足,决策服务缺乏针对性,公众服务信息覆盖面不够宽,专业服务深度和广度不够,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比较薄弱等仍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面临的挑战。

一是气象服务能力建设滞后。缺乏功能完备的综合服务平台,服务机构不健全。气象灾害防御管理比较薄弱,以“政府主导、多部门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管理体系尚未建立,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有待深入。

二是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整体上存在差距。数值预报水平和业务化程度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数值预报模式和资料同化等核心技术发展缓慢,新资料应用能力不足,短时临近和精细预报业务尚未完全建立,中小尺度强对流天气预报水平低,定量降水预报能力不足,中期天气综合预报缺少有效的方法,专业气象预报预测业务科技含量不足。

三是气象综合观测的发展不够协调。观测系统运行还不够稳定、可靠,自动气象站等基本观测业务设备单传感器、单套运行,可靠性和稳定性难以保证;新探测仪器的研发后劲不足,难以满足灾害性天气和气候系统监测需求及新业务拓展的支撑;重大装备稳定可靠运行保障能力不强,观测标准化、质量控制和探测环境保护问题较多,观测产品开发能力有待提高。

气象业务服务发展总体上还缺乏有效的统筹和协调,发展的效益和效率不高,对社会需求的变化认识不足;科技创新对业务服务发展的贡献率不高,科技内涵不足;人才队伍的总体素质不适应现代业务的发展要求,缺乏领军人物和核心团队;各项业务的技术规范、技术标准、技术流程还不够健全和完善。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国家需求和科技发展前沿,以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安康为宗旨,以提高气象科技水平和服务能力为核心,遵循“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依靠科技创新,按照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总体要求,着力推动现代气象业务发展,全面提高气象业务服务能力,不断满足社会需求。

坚持从发展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着眼,从发展气象预报预测业务着力,从发展综合气象观测业务着手,加快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工作。通过发展宽领域业务,促进各项业务的科学、协调发展,努力提高气象业务服务的整体水平,切实增强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优质的气象服务。

(二)基本原则

—— 效益性原则。立足基本国情,满足国家需求,以服务需求为牵引,以满足服务要求为目的,建设和发展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切实提高建设速度和效益。

—— 效率性原则。加强统筹集约,把公共气象服务业务、气象预报预测业务和综合气象观测业务的建设与发展统一规划到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当中,实现统一建设,共同发展。

—— 优势性原则。突出行业自身优势,围绕防御气象灾害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注重发挥自身业务服务优势,在气象卫星、数值天气预报、气候系统模式等领域有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自主创新成果,并在国际气象合作与竞争中,发挥自身的科学技术优势。

—— 协调性原则。坚持协调发展,注重系统建设之间的有机衔接,加强每个系统自身各个环节的衔接,保证建得好、维护得好、运行得好、效益发挥得好。

—— 开放性原则。坚持面向部门内外和国内外的合作与交流,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思想、技术,体现现代科技发展的水平与特色,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社会气象事业的协调发展。

(三)发展目标

用三年左右时间,初步建立基本满足国家需求、结构完善、布局合理、功能齐备、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

—— 加快发展公共气象服务业务。提高气象预警信息覆盖面,提高气象服务满意度,提高气象服务效益。到2010年,初步建成功能比较完备的综合气象服务平台,使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覆盖率达到85%以上,常规气象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0%以上,气象服务公众满意度达到86%以上。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政府主导、多部门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管理体系。

—— 大力发展气象预报预测业务。到2010年,初步建立起结构完整、功能齐备、布局合理、能够及时滚动制作精细化产品,满足无缝隙气象服务需求的天气、气候、气候变化、应用气象等各类预报预测业务系统,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显著提高,有效预报时效进一步延长,专业针对性应用气象预报预测业务进一步健全与发展。

—— 科学发展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到2010年,基本上形成以国家气候观象台、国家气象观测站、区域气象观测站、卫星观测系统和移动观测系统为主要平台,以国家气候监测网、国家天气观测网、国家专业气象观测网和区域气象观测网为主要架构的地基、空基和天基相结合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基本完成国家级气象观测站的优化和技术升级,确保现有观测站网的稳定可靠运行能力和自动化观测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显著提高对台风、暴雨、强对流等主要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短时预警能力,基本实现主要灾害性天气全天候、多要素、高时空分辨率的连续监测。在完成国家气候观象台试点工作基础上,分期分批完成国家气候观象台建设任务。云、能、天实现业务化自动观测,业务规范、业务流程更加完善,运行监控、质量保证和技术支持能力进一步加强。

三、总体结构和布局

(一)总体结构

现代气象业务体系与国家气象科技创新体系、气象人才体系共同构成气象现代化体系,是中国特色气象事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发展现代气象业务,是构建气象现代化体系的中心任务,是实现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石。

现代气象业务体系主要由公共气象服务业务、气象预报预测业务和综合气象观测业务构成,各业务间相互衔接、相互支撑。由国家需求引领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发展,并通过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发展需要引领气象预报预测业务和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发展,科技、人才、装备保障和信息为其提供支撑。—— 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包括气象灾害防御管理、面向政府的决策气象服务、面向社会的公众气象服务和面向行业的专业专项气象服务,涉及到防灾减灾、气候变化应对、生态文明建设、国民经济建设、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

—— 气象预报预测业务主要由以数值模式业务为基础的天气、气候、气候变化、应用气象(包括海洋、水文、交通、航运、生态与农业气象、大气环境、空间天气、人工影响天气)等监测分析、预报、预测、预估、预警业务及相应的质量检验,以及评定业务、技术平台和业务流程等组成。

—— 综合气象观测和信息业务包括地面观测和地基遥感系统、以气球和飞机等为观测平台的空基遥感系统、以低轨和高轨卫星为观测平台的天基遥感系统。其主要业务平台是国家气候观象台、国家气象观测站、区域气象观测站和卫星观测系统以及移动观测系统。由数据收集及分发、信息加工处理、数据管理与共享服务等组成的气象信息业务,以及由运行监控、维护维修、计量检定等组成的技术装备保障业务,也是综合气象观测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二)总体布局

1.公共气象服务业务

—— 气象灾害防御: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业务主要集中在国家和省级,气象灾害信息收集、气象灾害普查和调查、气象灾害应急保障和气象防灾减灾宣传由国家、省、地、县承担,城乡气象灾害防御队伍建设集中在省、地、县级。

—— 决策气象服务:由国家、省、地、县四级承担,省级及以下气象机构应当在上级指导产品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天气气候特点和决策气象服务的实际需要,提供决策部门需要的气象服务产品。

—— 公众气象服务:由国家、省、地、县四级承担,省级及以下气象机构应当在上级指导产品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天气气候特点,提供精细化的公众气象服务产品。

—— 专业专项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由国家、省、地、县四级承担,省级及以下气象机构应当在上级指导产品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天气气候特点和专业气象服务的实际需要,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气象服务产品。重大活动气象保障、国家重大工程项目气象服务及国防和军事安全气象服务等专项气象服务主要由国家和省级承担,地、县级在上级指导下开展针对性服务。

2.气象预报预测业务

—— 数值模式业务:国家级组织研究开发和运行全球和区域性数值模式、气候和气候系统模式及集合数值预报模式系统。区域气象中心参与国家级组织的数值模式系统研究开发,运行高分辨率区域中尺度或专业数值模式系统。省级重点开展基于全球和区域数值模式预报动力统计释用的客观要素预报系统,开展动力气候模式产品的解释应用。

—— 天气业务:中短期常规天气要素预报集中在国家和省级,地、县两级负责补充订正。灾害性天气及相关灾害中短期预报由国家和省级负责制作,短时预报由省级制作,临近预报由省和新一代天气雷达所在地两级负责制作,县级负责补充订正。雷电预报警报业务由国家、省两级承担,地、县级负责补充订正。延伸期天气预报主要由国家级负责制作,省级和省级以下对上级开发的产品进行解释应用和检验。区域气象中心在重大气象灾害联防与信息共享、预报预测技术总结和研发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 气候业务:月、季(汛期)、年度和年际气候预测业务集中在国家级和省级,地和县两级负责解释应用。气候业务预测质量检验与评定由国家级承担。气候监测诊断、气候影响评价、气候应用、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业务由国家、省、地、县四级承担。

—— 气候变化业务:年代际以上尺度的气候(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变化检测、趋势预估和影响评估以国家、省两级业务为主,省级主要在国家级指导下开展解释应用业务。上述气候变化预估业务质量检验由国家级承担。

—— 应用气象业务:生态与农业气象业务由国家、省、地、县四级承担,以国家和省两级为主,地和县级主要开展农业气象监测评价和解释应用,生态气象业务由国家级和省级开展;大气环境监测和区域空气质量预报业务主要在国家级开展,突发污染事件的气象监测由省(区、市)气象局负责组织,污染物扩散预报由国家和省级承担,大气环境评价由获得资质证书的单位承担;人影作业条件预报业务主要由国家、省两级承担,解释应用由作业单位负责;太阳大气、行星际、磁层、电离层和中高层大气空间天气的监测分析、短期预报、中长期预报和警报,以及其预报质量检验业务主要在国家级开展;海洋气象、水文气象、交通气象、航空气象、电力气象、健康气象、能源气象等专业预报业务主要由国家和省级加工制作,地、县两级负责补充订正,省及省以下级根据当地实际服务需求选择开展相应的专业气象预报预测业务。

3.综合气象观测业务

以国家气候观象台、国家气象观测站、区域气象观测站、卫星观测系统和移动观测系统为观测业务的主要平台,形成满足宽领域业务需求的国家气候监测网、国家天气观测网、国家专业气象观测网和区域气象观测网。

—— 国家气候观象台:主要依据中国气候系统委员会关于中国气候观测系统的设计原则和确定的重点气候观测区,结合世界气象组织(WMO)对全球气候观测系统(GCOS)和区域气候站网选择原则,在原有国家级观测站基础上择优选址确定。平均站间距约为200千米,以原国家基准气候站为基础,择优建设,并兼有国家气象观测站的功能。

—— 国家气象观测站:国家气象观测一级站平均间距为100千米左右,分布相对均匀,优先考虑关键地区和敏感地区。二级站主要根据各地业务服务需求进行布设,重点补充西部地区,进一步改善国家级观测站网布局的密度、覆盖度和均匀性。除全部开展地面常规观测外,部分站根据观测布局要求,开展多普勒雷达、探空等项目观测。

—— 区域气象观测站:根据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典型空间和时间尺度特征,参考国际中尺度地面观测网的设计思路,并综合考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积、观测要素需求、年平均降雨量和人口密度等多种因素确定。

国家级业务负责全国观测业务运行监控,承担全国气象观测资料的收集、处理、评价和全国范围的观测产品制作,组织实施观测新技术、新方法、新仪器设备研究和新观测产品开发、业务化试验和考核。省级业务负责本省观测业务运行和监控,组织应急观测,承担本省范围的观测数据汇集、质量控制、评价和观测产品的制作。地县级业务负责本地区观测业务运行、质量管理和气象观测站的观测环境保护。

四、发展任务

1.构建气象灾害防御管理体系

—— 开展气象灾害的风险评估和区划。针对风险区划确定的重点防御地区实施重点防御区标定,突出防御重点,明确防御目标,提出灾害风险规避防御措施。根据灾害分析情况、易发区、主要致灾因子等建立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等级,结合GIS开展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编制各级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开发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指标,制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办法,建立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系统,实现气象灾害灾前、灾中跟踪和灾后恢复的定量化评估。组建气象灾害评估专家队伍,建立气象灾害专家评估制度,出现重大气象灾害时进行灾情会商,赴灾情现场进行灾情评估。

—— 强化气象灾害的普查和灾情调查。建立以省、市、县为骨干,街道社区、乡镇村庄为基础的气象灾情调查收集网络,设立气象灾情收集热线。完善气象灾情直报制度,升级全国灾情直报系统,加快气象灾情信息收集时效。建设全国灾情信息共享平台,提高气象灾害信息收集和分析处理能力。加强气象灾情现场调查,提高灾情信息的准确性。

—— 建立城乡气象灾害防御网络。建立承担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气象灾害调查与灾情上报、气象灾害救援和疏散等任务的城乡气象灾害防御队伍。在城市各社区、街道、企事业、学校、车站、码头、港口、医院等重点单位设置1名气象应急联系人。在各乡镇建立1名兼职气象协理员,下属每个行政村、自然村设1名气象信息员,定期组织对气象灾害防御队伍的专业培训。加强社区、农村重大气象灾害避险场所选址、布局、功能、结构和标准研究,开展减轻气象灾害安居工程工作,完善民房设计防灾标准,建立符合防御气象灾害社区、乡镇认证机制。

—— 增强气象灾害应急保障能力。完成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健全国家、省、地、县四级应急组织机构,建立气象应急队伍,完善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和突发公共事件气象保障业务流程,明确各灾种的应对措施和处置程序,加强部门联动机制,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高移动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应急移动气象台和灾害性天气现场直播系统。

—— 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国家、省、地气象部门建立气象防灾减灾公民素质培训基地和科普教育网站。与科协合作,在大中城市科普馆设立气象展厅。与教育部门合作,在中小学开设气象知识、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教育课程,普及气象防灾减灾教育。设立宣传站和热线电话,开展气象防灾减灾咨询服务。国家、省、地、县气象部门要组织编写通俗易懂的气象灾害防灾避险知识,制作气象灾害防灾避险电视宣传片、知识挂历、宣传卡片、小册子等。

2.进一步强化决策气象服务

—— 提高决策气象服务针对性。结合当地天气气候特点,深入分析当地防灾减灾形势,建立与相关部门的多渠道沟通协作机制,加强对政府决策部门的需求分析,制定和完善《年度决策气象服务方案》,明确年度决策气象服务关注重点,确立各时段固定上报的决策服务产品,提高决策气象服务针对性。

—— 提高决策气象服务敏感性。认真研究和把握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等事关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面向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开发和利用气候资源等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安康的重大发展问题等方面决策的需求,研究政府决策部门关注的热点、新点,增强决策服务的敏感性、预见性和主动性,提高决策气象服务意识,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滞后服务为超前服务。

—— 提高决策气象服务综合性。重点加强重大气象灾害预警、气象灾害防御、应对气候变化、国家安全、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人工影响天气、资源开发利用、雷电防护等方面的决策气象服务。提高决策气象服务综合性,服务内容包括气象实况监测分析、预警预报预测预估、极端事件检测、灾情与灾害分析、环境现象影响评估、灾害风险与防御、适应与减缓、可持续发展对策等。推进决策服务向直接提供决策建议转变。

—— 提高决策气象服务时效性。建立决策气象服务产品至政府决策部门的电话、传真、网络、影视、短信发送渠道,建立传输专线和专网,建立专人专送制度和文件交换渠道,实现中国气象频道直通中南海,提高决策气象服务时效性。

3.全面加强公众气象服务

—— 实现公众气象服务多样性。加强暴雨洪涝、台风、山洪、地质灾害、干旱、高温热浪、雷电、冰雹、雪灾、低温冷害、雾、霾、酸雨等灾害性天气预警服务,开发与公众工作、出行、健身、医疗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公众气象服务产品,面向社会制作发布公众关心的重大天气、气候、气候变化等事件信息。

—— 实现公共气象服务精细化。依托精细化预报产品,加强服务产品的深加工和包装,不断满足用户精细化和个性化需求,逐步实现对各种时空尺度大气现象和各种要素的精细化服务。改变以预报产品代替服务产品,建立预报与服务分离的工作流程。

—— 实现公众气象服务高频次发布。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和方式,提高公众气象服务产品发布频次,增加天气预报发布频次,实现预报预警信息的滚动发布。到2010年,最终实现每天为公众提供未来7天天气预报,其中24小时以内为6小时间隔,24-48小时内为12小时间隔,并提供逐时天气实况的目标。

—— 实现公众气象服务广覆盖。充分利用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扩大公众气象服务覆盖面,2010年使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覆盖率达到85%以上,常规气象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0%以上,实现公众气象服务信息“进农村、进企事业、进社区、进学校”。

4.逐步完善专业专项气象服务体系

—— 发展专业气象服务。建立各行业气象服务指标体系,依托专业气象预报预测业务,联合有关部门构建专业气象服务平台,开展与行业结合的预警、评估和咨询服务。拓展专业服务领域,培育专业用户群体,重点加强农业、林业、水文、海洋、交通、旅游、航空、医疗、电力、体育、保险、盐业、渔业、仓储、物流等专业气象服务。面向林业、农业生产、建设和保护,开展森林草场火险预警、植被监测等服务;面向航空、水陆运输、旅游等,开展导航、交通疏导等天气气候和环境气象服务;面向盐业、渔业和水产养殖业,开展生产调度、存储、运输和销售服务,提供养殖品种、养殖最优时机的服务信息;面向大江大河、湖泊水库水文,提供重点流域面雨量和汇流、重点江河冰情、凌汛监测和预报服务以及重点城市的积涝预报和地表水资源定期评估分析等服务。面向公共卫生安全,开展流行性疾病预报服务等。

—— 发展专项气象服务。加强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服务,制定年度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服务方案,确定年度重大活动气象保障任务和服务重点,建立气象保障服务组织机构,健全运行机制,明确服务流程和分工。重点做好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气象服务任务,提升重大活动的气象服务水平。加强国防和军事安全气象服务。建立和完善军地联合协调运行机制和应急保障机制。发展空间气象、海洋气象预警服务,开展国防建设、卫星和航天器发射等军事活动的气象保障服务。

加强国家重大工程项目气象服务。开展南水北调、天然林保护、生态省建设、铁路、公路、水电工程等国家重大工程项目气象保障服务,为国家区域发展、主体功能区划等方面提供气象保障服务。

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服务。在重点流域、大型水库、干旱地区和国家生态建设重点区域,开展以开发空中云水资源、人工增雨抗旱、河流和水库增水增雪、防雹减灾、机场和公路消雾、森林草原防火扑火服务以及重大社会活动保障等为主要内容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服务。加强雷电防护气象服务。针对防雷重点地区、重点行业(电力、航空航天、林业)和重大活动保障等需求,开展雷电防护服务。按照雷电防护标准和规范,定期开展防雷装置检测,开展雷电灾害调查和风险评估。

—— 强化应对气候变化服务。积极开展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次、强度和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的研究,为决策部门防范应对极端事件提供服务。分析气候变暖对农业、粮食安全、交通、能源、水资源、生态环境等造成的影响,制订科学的战略对策,为提高我国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能力提供服务,为气候变化外交谈判提供决策支持。加强区域人口、经济、水资源、交通、能源等气候承载力分析,提供气候变化对区域经济社会安全的影响和适应措施。开展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开发评估,为优化我国能源结构和节能减排提供可靠的数据信息服务。加强农业和生态气候区划,研究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业气候资源利用途径及农业生产力布局。

—— 发展能源气象服务和气候资源开发利用。面向公用事业、城市能源(电力、热力、油气)和水供应企业,建立气象条件对能源和水供求影响服务系统,为用户提供生产、调度和降低损耗的气象服务。开展风能、太阳能资源普查,建立气候资源数据库,提供资源开发利用气象条件预报服务以及风电场气象保障服务。

—— 发展大城市气象服务。建立和完善大城市突发气象灾害的各类应急预案。提高城市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时效性和覆盖率,充分利用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平台中的各种手段,尤其是气象预警信息手机小区广播系统,及时将预警信息传递到每个市民手中。建立城市气象服务系统,重点开展针对城市浑浊岛、热岛、干岛、湿岛和雨岛效应的城市气象服务。开展城市规划建设气候可行性论证,科学确定不同城市的气象灾害防御设防标准,根据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合理规划城市防台、防洪排水管道,大型工程建筑防风抗灾能力标准建设,对现行规划、建筑设计、人居环境等涉及气象参数的标准进行修订完善。

—— 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气象服务。提高农村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时效性和覆盖率,利用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尤其是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卫星数字语音广播系统,及时将预警信息传递到每个农民手中。开展农业气象灾害和农林病虫害气象服务。开展作物产量气象评价和预报服务。开展现代农业、设施农业、种植业与养殖业等专业化气象服务。加强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提供气象咨询服务。加强水体、耕地、草地、林地等生态系统监测评估。积极推进兴农网建设,不断扩大为新农村服务的领域。

5.建设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平台

—— 建立和完善公共气象服务基础信息收集系统。强化公共气象服务所需的相关气象常规观测与非常规资料收集和整理,建设公共气象服务数据库。建立和完善气象灾情信息收集上报系统,提高气象灾害信息收集和分析处理能力,建立国家、省、地、县四级气象灾害数据库,开发气象服务综合产品信息库,建立服务产品交换和共享机制及流程。开发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共享平台,实现国家、省、地、县之间的信息共享,开发为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气象服务提供支持的社会经济数据库,开发用户信息数据库。

—— 建设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制作平台。建立基于GIS的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制作平台,实现地理信息和社会经济信息与气象信息融合、服务产品显示与综合集成、统计分析检索、数据挖掘、服务产品生成功能以及辅助决策支持等功能。

—— 完善服务产品制作规范和气象服务指标体系。建立源信息接收质量规范、服务产品文件结构和命名规范、服务产品数据规范、服务产品图标规范、服务产品用语规范、服务产品制作流程规范和服务产品传递程序、时间规范等。建立健全农业、水利、航空、林业、国土资源、交通、环保、公共卫生、旅游、保险、能源、电力、仓储、物流、盐业等专业气象指标。

—— 建立公共气象服务响应与反馈机制。开展定期气象服务需求分析,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各级政府、公众和专业用户的潜在需求。在明确评估重点行业基础上,制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方案,采用多种方法定期评估气象服务效益,逐步发展建立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系统。与社会中介机构联合,定期开展公众满意度调查,加强对用户反馈信息收集,根据用户反馈改进气象服务。建立用户定期培训机制,通过培训帮助用户学会正确使用服务产品。加强重大过程服务总结和气象服务质量考核工作。

6.完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渠道

建立完善各种手段综合运用、覆盖城乡社区、立体化的信息发布渠道,做到“土洋结合、群专并举、多管齐下、迅速高效”,实现气象预警信息“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事业、进学校”。

—— 建设气象预警信息卫星数字语音广播系统。利用卫星DABDigital Audio Broadcasting)技术,建立覆盖全国及相关海区的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卫星数字语音广播系统(China Weather Radio),实现自动播报语音和报警功能。逐步扩展基于DAB的应急响应信息发布功能。

—— 建设气象预警信息手机小区广播发布系统。开展基于GIS的气象预警信息分区群发与综合管理平台的开发,建立气象预警信息面向手机用户的广播发布系统,实现气象预警信息对指定区域所有手机用户的实时传播。

—— 建设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门户网站。建设服务产品丰富、表现形式多样、时效性强、连续滚动、多媒体化的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门户网站。统一公共气象服务信息网络发布出口,保证信息发布的权威性。

—— 加快中国气象频道落地和节目插播工作。加强与广电部门的协商与合作,实现中国气象频道在各地有线与无线电视网络中的开放播出,扩大中国气象频道的公众覆盖面。建立和完善广播电视气象节目定时播发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即时插播制度。提高中国气象频道及各级各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质量,丰富节目内容,全天候提供权威、实用、细分的各类气象服务信息。

—— 完善其他发布渠道。继续加强手机短信、电话、农村有线广播前端接收机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在学校、医院、车站、码头、体育场馆、广场等人员密集场所逐步设立气象电子显示屏。继续发挥海洋短波气象广播电台作用。充分利用社会公共媒体、部门和行业内部信息发布资源(公共电台和电视台、楼宇电视、公交移动电视、宣传车、电子显示屏等)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7.加强气象服务机构建设

—— 组建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机构。以中国气象局影视宣传中心为基础,整合国家级网络公众气象服务及面向专业用户的专业气象服务等气象服务资源,组建中国气象局气象服务中心,承担国家级公共气象服务任务。

—— 组建省级公共气象服务机构。各省(区、市)气象局在整合本单位影视、网络公众气象服务等气象服务资源基础上,组建专门公共气象服务机构,承担省级公共气象服务任务。

—— 加强决策气象服务的能力建设。中国气象局决策气象服务机构和省级决策气象服务机构以各业务部门为基础,以“小实体、大网络”方式运作,建立健全协调配合、联动的高效运行机制,明确各单位相应职责,决策气象服务机构组成单位需设立专门决策气象服务岗位。各级决策气象服务机构要充分发挥各组成单位的积极性,不断增强决策气象服务的综合性。

推荐访问:气象局 气象 意见 【气象意见】中国气象局关于发展现代气象业务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