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总结】市“十二五”期间畜牧业科技工作发展情况总结(精选文档)

时间:2023-04-21 14:20:07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十二五”期间畜牧业科技工作发展情况总结“十二五”期间,菏泽市畜牧兽医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在省畜牧兽医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中心目标,通过不断完善机制体制,加强科技创新,做好技术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畜牧总结】市“十二五”期间畜牧业科技工作发展情况总结(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畜牧总结】市“十二五”期间畜牧业科技工作发展情况总结(精选文档)



“十二五”期间畜牧业科技工作发展情况总结


“十二五”期间,菏泽市畜牧兽医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在省畜牧兽医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中心目标,通过不断完善机制体制,加强科技创新,做好技术推广,促进我市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逐步提高,畜产品安全供应得到保障,畜牧生产效益稳步提高,在全市畜牧业转型升级方面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一、“十二五”期间菏泽市畜牧业科技工作开展情况

(一)以规划设计为统领,推进标准化规模场建设

我市结合标准化示范场建设等项目推动、示范带动的作用,大力推广养殖场标准化建设设计,并无偿为企业提供养殖场规划设计。目前,新建和改扩建养殖场选址符合要求,布局合理,生活区、生产区、废物处理区分开,净道污道分开,畜禽舍间距符合生物防疫要求。消毒池、更衣消毒室、兽医室、药浴池、干草棚、贮粪场、粪污发酵池、青贮池等过去不被重视的生产设施逐步齐全。设施设备逐步完善,如通风换气设备、湿帘降温设备、室温控制设备、疫病防控设备以及自动饮水、高床饲养、自动清粪等设备逐渐得到推广应用。

(二)以举办培训班为主要手段,不断提高从业人员职业素质

“十二五”期间,我市按照“请进来,走出去”的工作思路,每年组织市县畜牧科技推广人员和部分重点规模养殖场科技人员120多人次,参加国家和省级技术推广部门组织的专业技术培训。市局也经常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教授,每年举办3-4次培训班,培训从业人员500人次,主要培训内容包括新工艺、新技术、饲养管理和经营管理等。每次培训,都结合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国家省市产业政策,选择具有导向性、知识性、实用性的科学技术为重点,精心安排培训内容,并采用安排示范点观摩、现场操作演示等形式,加深理解程度,提高学习效果。如为了做好畜禽养殖废弃物治理,杜绝或减轻环境污染,我市专门了两期相关内容的培训班,参观了相关企业,不仅推广了实用技术,而且改变了从业人员的观念。

(三)以科研创新为重点,加强地方良种开发利用

鲁西牛、小尾寒羊和青山羊,作为我市地方良种,种质特点突出,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但其生长速度慢、管理粗放、缺乏相应的饲养管理制度。十二五期间,我市以地方良种为重点,加强科研创新,开发利用地方良种。为提高小尾寒羊繁殖性能,我局承担了“小尾寒羊高繁新品系选育(2011-2014)”和“小尾寒羊高繁新品系持续选育(2014-2016)”两项课题,充分发挥产学研和良种资源相结合的优势,通过建立开放式育种体系和规模育种场建设相结合,借助多胎基因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加快小尾寒羊高繁品系的选育速度,经过选育,构建了高繁育种核心群,基础母羊数量达到2200只以上,1-5胎平均产羔率达到293.7%,扩繁群数量达到22000多只。针对高繁品系,制定了饲养管理规程,调整了饲料配方,羔羊初生重、三月龄中均有明显提高,为羔羊育肥打下了坚实基础。项目期间,小尾寒羊高繁新品系繁育累计推广良种羊3.2万只,遍及内蒙古、东北三省、新疆及周边等省市区,年出栏育肥肉羊约12.4万只,产值1.2亿元,为满足市场需求、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促进鲁西牛开发利用,我局承担了国家星火计划项目重大专项“优质高档鲁西黄牛产业技术集成与示范”子课题—“优质高档肉牛生产环境控制技术示范与应用”,经过对比试验,确定了鲁西牛生产肥育所需的环境参数,制定了环境调控措施,经在生产上推广,育肥效果提高10%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以小尾寒羊青山羊提纯复壮和规模养殖为重点,郓城大鹏科技有限公司、曹县正道牧业科技公司、鄄城三艺羊业公司等分别获得山东省良种工程重大专项、重点课题支持。上述科研课题的实施,对于提高地方肉羊生产繁殖性能、开发新的生产管理技术起到了推动作用。中国鲁西斗鸡原种场借助山东省良种工程项目支持,和山东农业大学结合,开展鲁西斗鸡营养需要、生产管理、鸡肉鸡蛋营养成分等研究,制定了鲁西斗鸡生产管理操作规程,为鲁西斗鸡推广做好了技术储备。

十二五期间,我局共获得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四项,其中主报三项,所形成的技术已在本地区推广使用,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如《青山羊规模养殖营养调控关键技术研究》,在主产区推广应用,每年产生5000万元以上的经济效益。

(四)以技术推广项目为抓手,推进成套新型实用技术应用

十二五期间,我市以山东省财政支持农业科技科技推广项目为抓手,每年选取部分县区,在优势生产区域,重点推广了一批成套新型实用技术,主要包括肉羊规模化育肥与优质肥羔生产技术、蛋鸡肉鸡标准化健康养殖技术、牛羊混合日粮配制与节本增效新技术、优质高档牛肉生产技术示范与推广、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及生态养殖模式示范、生猪发酵床养殖技术、优质饲草生产与加工关键技术等先进技术。其中,肉羊规模化育肥与优质肥羔生产技术在全市7个县区推广应用,累计投入省级财政资金160万元,重点推广地区覆盖乡镇上述县区46个乡镇,建设示范场40个,项目重点推广地区累计出栏育肥肉羊174万只,累计效益1.5亿元。

(五)以秸秆青贮为主要形式,加强秸秆饲料化利用

针对我市实际情况,把青贮窖青贮和裹包青贮作为重点技术推广。根据本地实际,采取举办培训班、印发宣传资料、示范点观摩等技术服务措施,推动秸秆青贮技术入场入户。为提高青贮秸秆饲料化利用水平,我市把全混和日粮作为主推技术,实验表明,饲喂全混和日粮比精粗粮分开饲喂的生产性能提高15%以上。2015年,畜禽规模养殖场青贮利用玉米秸秆总量为162万吨,利用风干花生秧、地瓜秧等约25万吨;小规模牛羊养殖场户利用小麦秸秆、玉米秸秆、花生秧、地瓜秧、豆秸等作物秸秆约210万吨,全市秸秆饲料化利用率约为38%。饲料专用玉米种植12000亩;全株玉米青贮20.5万吨。全市95%以上的牛羊养殖场使用了全混合日粮技术,部分养殖场配备了专用全混和日粮设备。

(六)其他科技创新工作

我市结合动物疫病预防与疫病监测工作实际,创新性地完成多项科研工作,其中,一种防治鸡大肠杆菌病的中药超微粉及其制备方法、狐狸用全膨化颗粒饲料及其制备方法、水貂用全膨化颗粒饲料及其制备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同时还研制了一种便携式兽用疫苗冷冻箱、一种多用试剂瓶转移箱、一种新型凯式定氮烧瓶等六项实用新型专利,玉屏白头超微粉防治鸡大肠杆菌试验研究、新型抗病毒纯中药步步清实验研究及推广、新型益生芽孢杆菌制剂试验及应用研究等六项市科技进步奖。

二、全市畜牧科技推广机构及人员概况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原来越重视畜牧技术推广工作,投入逐步加大,畜牧技术推广机构体系建设有所加强,人员素质逐步提高。市级畜牧技术推广机构为市畜牧工作站,全额事业单位,现有人员11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1人,本科以上学历7人;正高一人,副高两人,中级职称5人。7个县区畜牧局设立了畜牧站(良种所),工作人员47人,其中,研究生学历以上3人,本科学历15人;高级8人,中级26人。主要职能是畜牧技术推广。存在问题是人员少,由于岗位限制,职称晋升聘任难,经费不足。

三、畜牧业科技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畜牧科技推广工作存在主要问题是职能有所弱化,经费有待稳定提高,人员少,工作条件有待改善,职务职称晋升困难,待遇低,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针对菏泽畜牧科技推广工作实际,建议如下:

一是高度重视畜牧科技推广工作。质量安全的畜产品,归根到底是生产出来的,是在一套可靠的技术体系作用下生产出来的。没有这套技术体系做支撑作保障,养殖从业人员往往采用不合法的途径来对付生产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因此,做好技术推广工作,是从根本上解决畜产品质量安全、防治疫病发生的重要前提。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畜牧技术推广,从经费、人员、办公、项目等各方面加强此项工作。

二是加强产学研结合。组织由科研院所、管理部门和生产加工企业参加的科研团队,每年拿出15-20万的资金,以技术创新为目标,开展科研、技术熟化、技术示范应用等工作,加快畜禽养殖生产系列技术的配套和推广,逐步解决生产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把畜牧生产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三是以科技创新促进地方良种开发利用。鲁西黄牛、小尾寒羊、青山羊和鲁西斗鸡等优良地方品种种质特性突出,享誉全球,肉质特点突出,风味独特,具有广阔的市场。应加强科技创新,设立专项经费,设立首席技术推广员制度,促进地方良种开发利用。加强本品种选育,在保持品种种质特性的基础上,把生长速度快、出肉率高作为目标,选育新品种(系)。针对地方良种优良性状,加强基础研究,搞清重要经济性状机制,为开发利用打下基础。开展科研、技术熟化、技术示范应用等工作,加快生产系列技术的配套和推广。

四是建设面向广大基层技术推广人员的数据库系统。基层科技人员知识更新慢、新技术接触少的重要原因是仅靠报科普刊物、互联网科普文章,很难及时、系统、有效、全面的了解掌握新技术。国家已经建立了大型科技文献数据库系统,但是只能有偿使用,且价格高昂,基层单位难以接受。应在省级统一建立开放免费共享的数据库,促进基层科技人员水平提高。

推荐访问:畜牧业 科技工作 畜牧 【畜牧总结】市“十二五”期间畜牧业科技工作发展情况总结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