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调研】省调研组赴浙江福建考察生态林业产业林业考察报告(全文完整)

时间:2023-04-21 11:50:06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赴浙江福建考察生态林业产业林业的考察报告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努力把黑龙江建设成为生态良好、产业发达的林业强省,10月30日至11月7日,黑龙江省林学会、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林业调研】省调研组赴浙江福建考察生态林业产业林业考察报告(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林业调研】省调研组赴浙江福建考察生态林业产业林业考察报告(全文完整)



赴浙江福建考察生态

林业产业林业的考察报告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努力把黑龙江建设成为生态良好、产业发达的林业强省,1030日至117日,黑龙江省林学会、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调研组一行五人就林下经济、森林经营、野生动植物保护、保护区建设管理及学会工作等问题赴浙江、福建展开调研。此行很受启发,收获不小。总的印象是,两省在自然资源并不十分丰富的条件下,通过思路创新,多措并举,扎实苦干,使林业经济发展蓬蓬勃勃,林农富裕祥和,两省林业经济占比在全国名列前茅,生态文明建设也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有许多作法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基本情况

浙江全省“七山一水两分田”,土地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全省森林面积60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0.63%,蓄积2.28亿立方米。林业产业总产值2011年为3154.8亿元,近5年来年均增长15.1%,以占全国2.18%的林地面积创造了占全国11.15%的林业总产值,实现了从森林资源小省向林业产业大省的跨越。

福建省是全国南方重点集体林区,“八山一水一分田”,全省森林面积76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3.1%,居全国第一,蓄积4.84亿立方米。林业产业总产值2011年为2560亿元,同年农民人均涉林收入2082元,增加365元,约为全省农民增收贡献5个百分点。

两省共同特点是山多,林多,林业产业比重高,贡献率大,生态因林而好,林农因林而富,产业因林而强。

本次调研历时8天,分别走访了浙江省XX县、临XX县、XX县,考察了淳安林下中药材基地、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临安雷竹笋基地、山核桃种植企业和鸵鸟养殖加工企业、德清现代林业园区、下渚湖湿地公园、朱鹮繁育基地、森林文化馆及阳光生态农业项目;走访了福建省XX市、XX县、XX县,考察了福州森林植物园,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森林宣教馆、生态定位监测站、社区共建项目,以及南靖金线莲、铁皮石斛工厂化种植加工企业等项目。

二、考察体会

通过对浙江、福建两省的调研考察,感到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

一是高度重视,高位推动。浙江福建两省的林业发展,无一例外的得益于党委政府等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两省山多,林业所占比重、供养人口多,林业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如浙江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林业改革发展,全面推进“森林浙江”建设的意见》、《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和《森林浙江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自2010年起,省委书记连续4年召开有20个县委书记参加的平原绿化工作座谈会,听取汇报,敲钟问响,示范带动,作为一把手抓生态文明建设的抓手;省长每年召开由11个设区市分管书记或市长参加的“四边”绿化工作会议,全面部署落实公路、铁路、河边、山边的绿化美化工作,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林业、抓生态建设”的新局面。

福建省委省政府则作出了“大念山海经”、“三五七造林绿化”、“建设林业强省”、“建设绿色海峡西岸”、“建设海西现代林业”等战略部署,把发展林业作为关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作,作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作为拓展经济发展环境承载空间的重要举措。

浙江省还于2008年成立了“关注森林组织委员会”,由省政协主席任主任,以“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弘扬生态文明”为宗旨,开展森林城市、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创建等,赢得了群众拥护,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二是因地制宜,因区施策。南方多山地,土质瘠薄,两省采取了因地制宜的措施,变不利为有利,千方百计做大做强林业经济。如浙江省XX县,依托风景如画的千岛湖,一手抓生态,一手抓产业,实施了包括林权改革、林分改造等“四双”重点工作,探索成功“林桑菌”、“林茶”、“林药”、“森林游憩”等多种林下经济发展模式,2012年全县林业总产值达到73.4亿元,林下经济经营面积10余万公顷,占全县有林地面积1/3,带动5万多户农民致富。浙江的XX市则利用本地竹类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竹产业,2012年竹业总产值达32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15700元。XX县利用候鸟迁徙地的条件,大力推进珍稀野生动物迁地保护及种群繁育重点建设项目,投入100万元从陕西引进5对朱鹮,目前已繁育115只,为珍稀物种迁地保护和繁育开创了一条成功之路。福建省XX市则充分利用当地盛产茶叶的得天独厚优势,开发、培育出正山小种、金骏眉等名贵品种使茶农增收,产业发展。福建省XX县则利用台海优势,积极引进金线莲、巴戟天、铁皮石斛等名贵林药品种,大规模吸引社会民间资金,集约生产经营,形成了一批林业产业龙头企业。

三是思想解放,思路创新。南方临海,常领风气之先,两省在这方面确有过人之处,能把看上去不起眼的小东西做大做强,做成全国第一乃至世界一流,这种“鸡毛换糖”精神造就了举世闻名的义乌、温州。首先是大力发展会展经济,浙江省XX市从2008年开始举办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调研时正逢第6届森博会开幕。本届森博会规模大,理念新,内容包括家具、木建材、工艺品、日用品、森林食品、花卉园艺和林业机械等,充分体现绿色、低碳、环保,成交额和影响力均居亚太同类展会之首,被誉为“林业奥运会”。第5届展会曾有1400余家企业、60余万人次参展。XX市本土资源并不丰富,但他们总能立足现有,穷尽办法找出路,找到发展的途径,无可为有,有可为强。其次就是用抓工业的思路抓林业。浙江省政府用建立现代林业示范园区,吸引社会和民间资本投资,做大做强林业产业,如XX县,将两镇一区,涉及8个行政村的面积建设成为莫干山省级现代林业(农业)园区,辐射周边10万余亩相关产业发展,8000户林农增收。园区形成三个主导产业示范区:花卉苗木、早园笋、茶叶。此外还有观光农业、园林、休闲居住等,依托生态优势,推动产业发展,做到绿了青山,富了百姓。第三,以产业发展推动保护区管理。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地域广阔,林农长期在此生活,实施整体搬迁十分困难,他们通过发展林下经济,带动林农致富,调动林农保护生态的自觉意识,采取社区共建共赢的方式,实现了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目标。

四是政府引导,科技支撑。政府角色转换,服务到位,采用“放水养鱼”的办法,两手抓,双受益。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创造优越条件,吸引社会力量投资。浙江德清的莫干山林业(农业)园区项目,由县农发基金每年安排3000万元建设专项资金,整合农林、水利、国土、科技、交通、农业开发各类涉农资金向园区集聚,做大做强,形成拳头。园区通过土地整理集中连片实现七通一平,让企业入园即可创业。他们通过开展林权制度改革,让经营者充分拥有经营自主权,以激励投资、上项目、规模发展。科技支撑也是两省林业经济发展的亮点。走访的企业,基本都与农林大学、省林科院等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使现代科技转化为林业生产力,科技研发得到经费支撑及实践应用。福建省XX县的金线莲,实现了工厂化种植、工厂式加工,从组培到生产一条龙,温度湿度全部实行自动控制,无菌操作,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从2005年至今已开发和引进新品种30余个。此外,两省林业发展中充分发挥了林业科技推广站的服务作用,浙江省XX市,当地农民几乎家家不种粮食种雷竹,亩均纯收益达到2万元。竹产业形成规模,靠的是科技推广,新技术的应用。科技推广站始终工作在林业生产一线,随时随地解决林农在林业生产过程中的难题,有力地推进了规模林业、生态林业、精品林业的发展。

推荐访问:林业 福建 浙江 【林业调研】省调研组赴浙江福建考察生态林业产业林业考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