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新县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完整文档)

时间:2023-04-20 18:35: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政府工作报告——2014年2月19日在阳新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县长朱宏伟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1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阳新县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阳新县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完整文档)



政府工作报告


——2014219日在阳新县第十七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县长  朱宏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3年工作回顾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第一年。一年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紧紧依靠全县人民,坚持“一主四推”战略不动摇,紧抓“八项重点”工作不放松,内赶大冶,外比瑞昌,砥砺奋进全省二十强,较好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9亿元,同比增长10.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9.2亿元,增长16.4%;财政总收入12.6亿元,增长20.4%;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5亿元,增长21.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2.1亿元,增长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亿元,增长1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36元,增长10.9%;农民人均纯收入6362元,增长14.6%。城镇登记失业率2.7%。单位GDP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4%2%1%2%2.5%。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省市平均水平,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全省排名有望在上年前移15位的基础上实现再进位。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工业经济进中向好。规模以上企业完成总产值155.1亿元,增长29.6%,利税、利润总额分别增长18.6%20.7%。新增规模以上企业35家,总数达到110家。机械制造、轻工纺织、医药化工、新型建材四大支柱产业产值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97.9%,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劲牌四期等30个投资过500万元的技改项目顺利实施,完成技改投资11.3亿元,增长46.5%。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创建湖北名牌产品3个。农村经济稳步发展。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5万亩,总数达到10.1万亩。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11家,总数达到442家。新冠农林和新阳农业被评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新增绿色和无公害农产品品牌4个。创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个。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比例达到44%,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发放农机具购置补贴1821万元,主要农作物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3.2%。全力抗击历史罕见的旱情和高温热害,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总产达到35.3万吨。以军垦农场为核心的富河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已经完成,贯通园区的堤路结合工程快速推进。第三产业日趋活跃。增加值达到59.1亿元,增长9.9%。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21家、服务业企业10家,总数分别达到67家和40家。荻田商贸物流产业园规划编制和前期招商工作稳步推进。新发展市场主体20009户,总数达到38171户。新培育注册商标80件。仙岛湖顺利晋升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七峰山、半壁山古战场遗址公园和龙港红色革命旧址群等一批重点景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共接待游客7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6亿元,分别增长24.2%52.9%。进一步加强融资担保平台建设,共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5.3亿元,增长51%。全年金融性投入62.9亿元,增长12.1%。镇域经济蓬勃发展,富池镇在上年跻身全省百强乡镇的基础上再进13位、排名第81位,经济开发区、韦源口、兴国保持综合实力领跑地位,军垦、王英、龙港、排市奋力争先进位,陶港、枫林工业集中区建设稳步推进,浮屠、荆头山、洋港农业产业化建设势头良好。

——招商引资质量提高,项目建设成效明显。全县共引进和在建各类项目248个(含工业项目130个),计划总投资474.4亿元,当年产业项目新增固定资产投资149.7亿元,增长73.5%。省外资金实际到资63.7亿元,增长328%。实际利用外资2412万美元,增长20%。新签约项目162个,签约资金341.8亿元,增长87.2%。新开工投资过亿元项目26个,其中投资过5亿元的有益嘉木业、泰邦石材城、远大国际精品区等5个。新投产投资过亿元项目19个,其中奥莱斯轮胎一期完成投资5亿元,创造了重大项目建设的“阳新速度”。新签约、新开工、新投产项目数量和投资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外贸出口总额1.76亿美元,增长15.5%,被评为全省外贸出口“十强县”。园区建设深入推进,经济开发区总长15公里的11条道路及配套设施建设年度任务全面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财政收入4项指标均实现翻番,综合实力在全省125个同类开发区排名中前移16位、位居57位,被评为全省竞进提质(进位)“十佳”开发区。滨江工业园获批省级工业园区,起步区内5平方公里的医药化工和循环经济产业园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国、地两税收入首次实现双过亿。新港物流工业园总投资7.5亿元的“五路一港、两站一楼”等9大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总投资20亿元的黄石现代物流园、中粮饲料等6个重点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城乡建设步伐加快,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中心城区发展框架基本拉开。城东新区开发已累计投入资金22亿元,阳新大道等4条总长10.5公里的骨干道路建成通车,总长16公里的“三纵两横”路网和莲花湖一桥、莲花湖风景区等工程建设快速推进。彭山、白杨、熊家垴安置小区大部分交付使用。第二期635户房屋征收已签约591户、拆除548户。总投资1亿元的自来水厂二期扩建工程即将完工。老城区背街小巷改造和南北入城道路扩建美化亮化工程年度任务基本完成,投入资金2122万元,安装路灯1794盏。着力构建高位高效的“大城管”运行机制,深入开展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等6大专项整治,始终保持“控违拆违”高压态势,共拆除违法建筑933.8万平方米,城市管理水平得到提升。总投资14.2亿元的28个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完成实物工程量5.4亿元,其中武阳一级公路宏卿至塘堍段、106国道梁公铺至沿镇段改造等8项工程建成通车。富水下游干流防洪治理、木港牛湖港小流域治理等6大水利建设项目按期完成,更新改造富水泵站17座,解决农村安全饮水4万人。认真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卫片执法检查连续9年“零约谈、零问责”。争取项目资金7900万元,实施七约山和赤马山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复垦总规模5390亩。投入8900万元,增容升压变电站13座,改造升级配电台区129个、低压线路562千米,供电保障能力大幅提升。白沙、半壁山等地小城镇建设亮点纷呈,王英被评为省级卫生镇。92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村庄整治任务较好完成,白沙平原村和富池金堡村被评为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保障切实改善。启动实施幕阜山片区扶贫攻坚项目54个,计划总投资39亿元,实际完成投资10.5亿元。整村推进扶贫重点村11个,扶贫搬迁307户,减少贫困人口1万人。组织就业创业培训5056人次。城镇新增就业8495人,农村转移劳动力1.3万人,扶持成功创业1325人,带动就业4010人。城镇五项社会保险净增参保1.3万人,总数达到37.1万人次。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2%。共征缴社会保险费4.7亿元,发放各项社保待遇8.4亿元,增长23%。城乡低保月人均补助标准分别提高30元和15元,保障对象分别达到10502人和56209人。共发放各类民政专项资金2.3亿元,增长32.7%。县社会福利中心一期竣工投入使用,残疾人康复中心主体工程顺利完工。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投入1.1亿元建成标准化校园53所。特校和技校整体搬迁等工程顺利推进。阳新一中高考成绩取得历史新突破。成功举办县第十五届中学生运动会。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2%,住院费用补偿比例达到75%。启动实施大病保险制度。发放大病救助资金1911万元。新建标准化村卫生室70家。新妇幼保健院建成投入使用。总投资11亿元的新区教育城和综合医院建设工程前期准备工作有序开展。血吸虫病传播控制达标顺利通过国家考核验收。实施市级以上科技项目39项,申请发明专利65件。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县文化馆、图书馆主体工程建成封顶,新增市级示范农家书屋20家。大力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城区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全面完成。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2491套,为1004户城镇低收入家庭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175万元。第三次经济普查有序开展,完成“个转企”296家。国防动员、双拥优抚和人防工作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监管、计划生育、物价、供销、邮政、残联、气象、科协、档案、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民族宗教等事业都取得新成绩。

——政府效能有效提升,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四风”,深入开展“洁万家”活动,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积极推进富池、韦源口等经济发达镇扩权强镇试点改革,以及各镇区村镇建设服务中心管理体制改革。组建城东新区管委会。做实做强政府投融资平台,为城市建设、园区建设筹集资金7.1亿元。全面整合工程建设招投标、政府采购等职能,成立县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局,公共资源交易额达4.3亿元,节减财政资金2183万元。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共办理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205件,办复率、满意率分别达到100%96%。纵深推进“六五”普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成立交通、涉医、城管等9个行业矛盾纠纷归口调处中心,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118起。不断推进“平安阳新”建设,投入3000万元初步建成社会治安视频监控“天网”工程,扎实开展破案打击等专项行动,共侦破各类案件2021起,群体性事件、侵财案件和交通事故大幅下降,群众安全感和治安满意度明显提升。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严厉打击非法矿山开采,安全生产总体形势持续稳定。切实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依法关闭“五小”企业60家、污染严重企业和采石场31家。坚持治庸问责和明察暗访常态化,22个涉企县直科局的63个重点科室(二级单位)被纳为服务企业满意度调查测评对象,并实行末位淘汰,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从严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全面清理公务用车和办公用房,“三公”经费支出下降11%。不断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严把政府投资项目审核关口,核减资金1504万元,平均审减率7.7%2013年确定的政府十件实事,共涉及19个子项目,除经济开发区企业孵化中心建设和武阳一级公路兴国至富池段改道扩建路基工程因规划调整未达到预期进度外,其它17个子项目均已较好完成。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令人振奋,经验弥足珍贵、必须珍惜。回顾2013年,我们共同努力,付出了艰辛,赢得了发展。这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饱含了各位代表和委员的智慧与力量,凝聚了全县人民的心血与汗水。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全县各行各业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阳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依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县域经济总量不大、质量不高,投资额度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重点项目不多,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力度亟需进一步加大;城乡建设管理有待加强,民生保障、社会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平安阳新”建设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少数部门和工作人员不同程度存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甚至消极腐败现象,服务意识和落实能力不强,发展环境仍需进一步优化。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4年工作安排

2014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县“争当全省脱贫致富排头兵,奋进全省县域经济二十强”的攻坚之年。特别是当前全国上下都在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绿色发展、永续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决不能错过历史发展的重大机遇,必须充分发挥阳新自然生态环境这个最大的比较优势和最大的发展潜力,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坚持竞进提质、以进为主,速效兼取、以速为先,多措并举保增长,毫不松懈转方式,加大力度惠民生,坚定不移抓改革,在更高质量、更高层次上推动我县经济社会跨越式科学发展,努力走出一条产业结构优化、生态环境改善、经济实力增强、人与自然和谐的具有阳新特色的争先进位新路径。

根据县十三届四次党代会的统一部署,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省、市有关会议精神,深入实施“一主四推”战略,坚持生态优先,加快沿江开发,全力打好工业“环保牌”、农业“绿色牌”、旅游“生态牌”、城镇“园林牌”,围绕“一个目标”,突出“十项重点”,坚决打赢奋进全省二十强攻坚战,力争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在全省再进位。

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达到18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达到57.1亿元;财政总收入增长15%,达到14.5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5%,达到9.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达到249.7亿元;外贸出口总额增长20%,达到2.1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达到96.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达到1646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达到7125元。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一)以生态优先为引领,推动绿色发展,提升“攻坚进位”新境界。牢固树立“绿色决定生死”的理念,把生态环境保护与改善贯穿跨越发展全过程,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努力把阳新建设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生态产业深度融合的科学发展先行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功能示范区。

科学划定功能区域。严格按照“因地制宜,彰显特色,全域生态化”的思路,对接省市主体功能区规划,整体划定县域主体功能区布局。根据各地产业条件和生态状况,明确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功能定位,严格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细化生态环境分类管理,着力构建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格局、新型城镇格局、生态安全格局,努力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加快形成生态保护与产业开发相协调、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统一的良好局面。

着力推进绿色创建。按照“对照标准找差距,把握重点抓突破”的要求,成立高规格的创建领导机构,扎实推进“四城同创”工程。结合全市“五边三化”专项整治,深入开展“绿满富川”行动,重点做好交通要道、连片荒山荒坡以及江河、湖泊、水库等沿岸绿化,积极推进“森林城镇”、“生态村组”、“绿色单位”、“清洁庭院”等创建活动,确保新增植树造林6万亩,封山育林10万亩,退耕还林6200亩,中心城区和镇区所在地绿化覆盖率均提高5个百分点,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1个百分点。挖掘和弘扬阳新生态文化特色,支持镇村和企事业单位定期举办形式多样的园林(园艺)博览会。大力推广绿色消费模式,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力争通过3年左右的努力,成功创建省级“林业生态示范县”、“环保生态县”、“园林城市”和“卫生城市”,努力让“百湖之县”蓝天长驻、青山长在、碧水长流。

更加注重环境保护。认真落实生态环保第一优先权、第一审批权和第一否决权,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案评审和“三同时”制度,坚决控制高污染、高能耗和资源类项目落户。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全面整治露天矿山,确保“五一”前将现有的21家“五小”企业全部关闭到位,力争创建省级绿色矿山3家、沿江采石企业数量减少80%。强力推进86家工业企业重点污染源和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确保“十一”前全面实现达标排放。继续实施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突出抓好重点饮用水源地生态保护与修复,强化河道采砂整治管制。加强对旅游风景区、居民集居区周边和重要交通干线、河流湖泊沿线矿山地质环境整治。进一步强化网湖湿地生态保护,着力推进退围、退垸、退田、退塘还湖,逐步取缔人工养殖,加快形成多方联动的综合治理长效机制。

(二)以沿江开发为龙头,加强区域协调,拓展“攻坚进位”新领域。抢抓国家“依托长江建设中国经济新支撑带”等重大机遇,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原则,支持重点镇区率先发展,鼓励后发镇区赶超发展,推动其它镇区加速发展,努力形成多点支撑、竞相发展、充满活力的区域发展格局。

加快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按照“规划同筹、交通同网、资源同享、产业同育、环保同治”的思路,统一编制沿江区域发展整体规划,制定出台专项激励政策,加快兴富一级公路、棋盘洲港区和富池港区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以推进“三大工业园区”建设为突破口,不断提高沿江区域开放开发强度和辐射能力,努力将其建设成为“四化同步”的先行区和示范区。其中,滨江工业园重点是继续完善医药化工和循环经济产业园骨干路网以及污水处理厂等配套设施,统筹推进半壁山高新产业聚集区建设,实现扩园4000亩;开工建设总投资12亿元的海润沥青等6个已签约重点项目,建成投产总投资18亿元的远大国际精品区等15个项目。力争全年新增财税收入5000万元,园区产值过百亿。新港物流工业园重点是加快推进疏港铁路、污水处理厂等10大重点工程,收储土地4000亩;全力支持黄石保税物流中心建设,确保六月一日前实现封闭运行。力争招商引资和园区产值过百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超过30%,园区产能和财税收入实现翻番。黄颡口新兴际华铸造产业园要全面启动总投资60亿元的新兴铸管升级改造项目,加快完成土地和房屋征收等前期工作,开工建设24亿元的一期项目和厂区铁路、公路等附属工程,力争当年建成投产,形成百亿产能。

推动经济开发区扩容提质。围绕“打造全省一流工业园区、实现产值年度倍增计划”目标,深入推进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清洁生产、服务水平“四大提升工程”。支持成立开发区投融资平台,切实解决基础设施建设和中小企业发展融资难题。实现扩园3000亩,完成总长10公里的官桥大道、环城北路等3条道路建设以及纬六路、宝成南路等4条道路绿化亮化工程。开工建设总投资12亿元的产业集群配套服务中心、园区综合体、东山安置点和日处理2万吨污水处理厂。全力服务奥莱斯轮胎二期、联富箱包等项目建设,确保龙马制衣、腾升合金、巨鹏厨具等10个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力争完成招商引资60亿元,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0家,实现工业总产值翻番过百亿,综合实力在全省开发区前移10-15位。

促进镇域特色化协调发展。在着力推进沿江镇区开放开发、国有农场率先发展、重点景区提档升级的同时,根据其它各镇区资源禀赋、交通区位、产业基础等条件,因地制宜重引导,放权让利强支持,优化考核激活力,统筹推进镇域经济协调发展。支持兴国发挥城关镇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商贸服务和现代都市农业;支持枫林、木港、排市依托杭瑞高速交通优势以及劲牌曲酒、凯迪电力、三元实业、桓兴润以竹代木等重点企业和项目,大力发展生态工业;支持白沙、洋港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依托七峰山林场和月山宗欧农业特色基地,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支持陶港与经济开发区、滨江工业园对接融合,加快建设新型工业战略发展后备区;支持三溪推进泰邦石材城建设,加快打造中部地区最大的石材加工、贸易、研发和物流基地,以及石材行业产业链集中区;支持浮屠做大做强益嘉木业和三磊不锈钢工业园,加快发展绿色生态型森工产业和低碳环保型工业小区;支持龙港发展红色旅游和小商品零售批发,着力打造省际边贸口子重镇和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三)以项目建设为核心,夯实产业基础,增强“攻坚进位”新动力。始终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第一引擎”,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努力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加速发展新型工业。按照“盘活存量、做大增量、谋求变量”的思路,立足经济开发区、滨江工业园和新港物流工业园“三大主战场”,大力实施支柱产业培育、中小企业成长和结构调整攻坚等工程。力争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00亿元,增长30%。在盘活存量上,重点是以资产重组等方式,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切实加大国有改制企业遗留问题处置力度。加强供销、粮食等国有企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的清理核查,加大监管力度,确保保值增值。加快盘活工业闲置资产,支持鼓励原鸿骏铝业、火力发电厂等已关停企业寻找新出路。在做大增量上,重点是着力抓好规模以上企业培育工作,进一步强化年度激励和季度督导制度,力争新增规模以上企业30家。积极支持企业加强技术改造,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力争实施投资过500万元的重点技改项目30个以上。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努力把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打造成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在谋求变量上,重点是支持安达汽配、奥莱斯轮胎等条件相对成熟的企业推动资本运作,促进资本裂变,带动产业发展。抢抓“新三板”扩围机遇,指导昂运铝轮等企业做好上市融资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力争1-2家企业在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成功挂牌。同时,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和企业家队伍建设,加快发展融资担保、创业辅导、科技孵化器等公共服务平台,大力推进“企业互联互保”、“助保贷”等金融业务创新,不断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确保中小微企业贷款增长30%以上。

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充分发挥幕阜山片区产业发展基金的放大引导作用,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突出特色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按照“一线串珠,多业并举,七园同建”的要求,全面完成富河现代农业示范区9.7公里堤路结合工程,进一步完善沟渠、机耕路等配套设施,大力推进军垦农副产品加工物流园、十里湖都市农业园等7大产业园建设,力争基础设施更加完备、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园区格局基本显形。进一步加大涉农项目资金的规划统筹和整合投放力度,大力扶持特色种养和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建设,改造高产农田4万亩,新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8家、“三品一标”认证10个,力争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例提高16个百分点。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确保抽检合格率达98%以上。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巩固全省产粮大县和油菜大县地位。继续深化国有农场改革,制定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全面剥离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采取项目资金倾斜、财政贴息贷款等方式助推国有农场率先发展,努力将其打造成在全省有影响的现代农业建设示范区、农产品加工聚集区、新型城镇化先行区和农村改革发展试验区。结合片区扶贫攻坚、新“三万”活动和新农村建设相关政策,突出抓好扶贫重点村特色产业发展,加快实施整村推进、扶贫搬迁等项目,完成移民危房改造和扶贫搬迁1850户,实现低收入群众稳定脱贫1万人以上。深入推进三溪姜福、龙港汪家垅、白沙平原、木港枣园、枫林水源等中心村建设,切实解决农村规划无序、滥占耕地、乱建房屋等突出问题。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规范执行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工作制度,着力抓好农村“三资”和农民负担监管,确保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全面巩固仙岛湖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成果,编制完成仙岛湖核心区控制性详规,大力实施中心码头改造、“三王”公路改扩建等工程,切实抓好停耕封岛,库岛绿化和游船更新管理,加快建成蓝海一号等5大重点项目,积极探索景区开发建设投融资新模式。加快编制七峰山景区主要节点控制性详规,着力推进道路、用水、用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争成功创建国家3A级景区。全面启动龙港红军街核心区改造,切实加大县烈士陵园和半壁山古战场遗址等景点景区的保护与开发力度。力争全县游客接待量、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增长20%25%以上。加快建设以城市综合体为重点的县城中央商务区,着力推进荻田商贸物流产业园建设。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餐饮、零售、批发等大型超市卖场,丰富商贸业态,提升消费水平。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22家,服务业企业14家。力争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4%以上。

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充分发挥全县14个重点产业链招商分局、47支招商小分队以及各镇区招商分局的作用,支持广东、浙江等地成立阳新商会,以沿海及中央、省属知名企业为主攻点,突出抓好以商招商、委托招商和延链、补链、强链的产业链招商,不断壮大机械制造、轻工纺织、医药化工和新型建材四大产业集群。修订完善招商引资考核办法,不折不扣兑现各项优惠和激励政策,切实提高合同履约率、项目开工率和实际到资率。按照“项目共建、利益共享”原则,鼓励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镇区到沿江镇区和经济开发区发展“飞地经济”。力争新注册投资过亿元项目35个,省外资金实际到资增长15%。同时,加强重大项目的谋划、储备、申报、衔接和推进,实行“月检查、季拉练、年总评”,强化重点项目县级领导挂点联系制和镇区党政主职例会制,促进在谈项目早注册、注册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投产。力争新开工投资过亿元项目34个,新投产投资过亿元项目20个,实际到位内资突破150亿元。

(四)以新区建设为抓手,促进城乡融合,彰显“攻坚进位”新品位。积极融入黄石特大城市组团发展体系,坚持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并举、完善功能和加强管理并重、突出特色和打造亮点并行,全面提升我县城镇化水平。

新区开发要提速。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高效益经营,突出抓好房屋征收和安置小区建设,全面完成总投资11.5亿元的莲花湖一桥、“三纵两横”路网和双港至熊家垴路等“一桥六路”工程;加速推进总投资4.9亿元的环城东路和北路、环湖东路和南路以及莲花湖二桥、大泉湖桥等“四环两桥”工程;启动实施市民服务中心、职工文化中心、新区教育城、综合医院、中医院新院区和城建展览馆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力争全年完成实物工程量10亿元以上,加快建成环山抱湖、水绕绿拥的滨湖生态山水园林新城区。

集镇建设要加强。坚持以“一主两副”为重点,加快富池、半壁山、黄颡口、韦源口等沿江镇区整体联动、产城互动进程,着力打造滨江新区和港区新城。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做好浮屠、白沙、木港、龙港、三溪等国省干道和高速公路沿线镇区控制性详规。重点打造一批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的宜居宜业“美丽小城”,努力形成主副结合以及中心镇、中心小集镇多层次互动、全域化推进的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城乡管理要提升。严格执行违法建筑管控责任追究“五条规定”,始终保持对违法建筑勤查严控、重罚狠拆高压态势,促进“控违拆违”常态化、长效化。制定出台规范老城区改造的专项政策,继续实行城区管理“日巡查、月考核、季结账、年总评”制度,探索创新卫生保洁市场化运作模式,大力推行城市数字化、精细化、网格化管理。拓展延伸城区公交线路,整治规范出租车、公交车运营秩序。强化城市经营理念,确保城市公共资源特许经营收入增长30%。积极实施城乡垃圾收集转运处理一体化工程,力争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组织开展城镇建设管理“富川杯”创建活动,争创城镇建设“楚天杯”。

基础设施要完善。开工建设黄阳快速通道阳新段工程,启动实施武九客专、黄咸高速、麻阳高速阳新段以及木洋公路、龙港红色旅游公路等11个重点项目,加快完成武阳一级公路三溪至兴国段、316国道军垦至三溪段和阳枫省道等10个续建项目,改造硬化通村公路100公里,力争全年完成实物工程量6亿元以上。着力推进农村小型水利设施管护体制改革,继续实施小型病险水库加固、中小河流治理、泵站更新改造和节水灌溉等工程。全面完成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以及富池220千伏、陶港110千伏变电站建设等工程,不断提升城乡电网供电保障水平。

(五)以服务群众为根本,改善民生民利,凝聚“攻坚进位”新合力。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的要求,突出以人为本、共建共享,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县人民。

强化社会保障。大力开展订单、定向式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城镇新增就业7200人,农村转移劳动力1.5万人。依法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净增“五险”参保6800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缴费率达到95%以上。切实加强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积极构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事业。深入实施“福星”工程,逐步改善农村福利院供养条件,新改扩建农村福利院2-3所。进一步密切与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人民团体的联系,依法保障妇女儿童、未成年人和残疾人权益。全面开放县社会福利中心和残疾人康复中心。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2460套,实施垦区农村危房改造1570户。大力实施“粮安工程”,巩固完善放心粮油市场体系,建成放心粮油配送中心1家、连锁店10家。

繁荣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设标准化校园20所。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切实提高师德师风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落实贫困生资助政策,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深入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和申报等活动,力争专利申请100件。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切实加强镇村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积极探索公立医院改革新模式。抓好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达标改造,确保达标率分别达到60%80%。扎实推进血吸虫病疫区以机代牛、血防改厕、重点人群查治和疫情监测工作,进一步巩固血吸虫病传播控制达标成果。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从严打击“两非”案件,推进人口与计生工作再上新台阶。加快建成并免费开放县档案馆、图书馆、文化馆,规划建设县采茶戏大剧院和博物馆、科技馆,改扩建县老干部活动中心。加大对阳新布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力度,提升“富川大舞台”文化品牌。充分发挥县广播电视台、《今日阳新》报和《阳新宣传网》等主流媒体的阵地作用,鼓励创办内容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建设专栏。认真开展第三次经济普查。继续做好国防动员、双拥优抚、人防、编制、统计、气象、邮政、民族宗教、关心下一代等工作,推进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创新社会治理。严格落实重大项目和重大决策风险评估制度。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工作机制和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常态机制。加强流动人口、特殊人群、“三留守”人员服务管理。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着力整治社会治安突出问题,全面推进城乡网格化建设,大力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治安满意度,力争成功创建全省“平安县”。扎实推进法治阳新建设。深入实施质量兴县战略,健全纵横联动、齐抓共管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充分发挥建筑施工、打击非法开采等15个专业安委会作用,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深化隐患排查治理,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积极开展省级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县创建,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欺行霸市等行为,保持物价基本稳定。坚持把防汛抗旱减灾摆在突出位置,加强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切实抓好森林防火,努力提高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成小康社会和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切实履行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不断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努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一)在深化改革中转变政府职能。按照“权责一致、事财匹配、依法下放、能放则放”的要求,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重点在土地管理、城镇开发建设、综合执法、政府特许经营等方面进行突破。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对工程建设领域中的规划设计、地质勘查、房屋测绘、造价和定额评估以及安评、环评等事项,全面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坚决做到“三个一律”,即只要能用市场的办法解决的事项,一律进行市场化运作;只要社会组织能参与承担的事项,一律转移给社会组织;只要面向基层且由镇区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事项,一律下放镇区管理。严格遵循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原则,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公益服务的需求。

(二)在狠抓规范中坚持依法行政。建立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新机制,着力推动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资金的绩效评价,坚决压减无绩效的不合理支出。严格控制部门预算非税收入超收的使用和管理,规范执收执罚。推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规范国有资产处置程序,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全面规范各类行政审批行为,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进一步压减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深入开展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食品药品、非法矿山、校车出行、非法幼儿园等专项整治,着力解决行政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狠抓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提高执法队伍服务质量,着力解决不作为、慢作为和乱作为等问题。

(三)在改进作风中强化执行落实。着力打造雷厉风行的决策、执行、监督、考评、奖惩一体化“落实链条”,切实增强抓落实的强制性和规范性。特别是对今年县委确定的“十项重点”工作以及纳入“重点项目管理清单”的工作,必须以表格式细化分解、战役式强力推进、问责式督促检查等方式,一项一项促进度、一件一件抓实效。进一步完善镇域经济和党政主职量质化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加大资源消耗、生态建设、安全生产等指标权重,不简单以GDP增长率论英雄。建立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大力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深入推进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坚决执行末位淘汰,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四)在廉洁自律中树立良好形象。进一步完善严格的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和财务预算、核准等制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认真落实国务院“约法三章”等有关规定,确保机构编制、财政供养人员和“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健全完善财政、国土、住建等相关配套政策,规范中介组织行业管理,加快制定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专项意见和追责办法,切实从源头上预防和惩治腐败。巩固公务用车、办公用房等专项清理成果,确保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县相关政策贯彻落实到位。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教育引导全县公务人员坚定理想信念,牢记为民宗旨,以良好的形象取信于民,以清新的政风服务于民,以卓越的业绩造福于民。

各位代表,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公平,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今年我们将继续按照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先急后缓、当年完成的原则,重点办好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切身感受得到的“十件实事”:①加强校车规范化管理,推行校车标准化专营服务;对100所农村中小学校实施“希望厨房”改造工程。②新建县精神病医院,创建标准化镇区卫生院3家,完成村卫生室升级达标75家。③加强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确保覆盖率达80%以上;继续为3.3万名农村适龄妇女免费进行“两癌”(乳腺癌、宫颈癌)检查。④实施“三网融合•10万数字家庭”电视网络高清双向互动项目;免费送戏下乡100场次、送电影下乡4800场次。⑤新建50个城乡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为80岁以上高龄老人发放生活补贴。⑥继续深化“平安阳新”建设,大力实施“个十百千”工程,搭建1个社会管理服务系统大平台,建成10处治安卡口,新增100套视频监控探头,选配1000名治安联防员和网格信息员。⑦启动荻田商贸物流产业园1000亩起步区范围内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专业市场3-4个。⑧新建莲花湖风景区和马蹄湖公园、明月湾公园。⑨继续实施老城区背街小巷改造;加快城区天然气工程建设;重点抓好荻田、宏卿、星潭、梁公铺等中心小集镇综合整治。⑩更新改造5座富水泵站,除险加固22座小(二)型水库,解决5万农村居民和3万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

各位代表,发展的前景令人鼓舞,崇高的使命催人奋进。

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县十三届四次党代会精神,以勤奋务实的作风、迎难而上的精神、敢于担责的态度,全面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埋头苦干,奋勇争先,为全力打好奋进全省二十强攻坚战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推荐访问:阳新县 政府工作报告 阳新县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