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区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范文精选】

时间:2023-04-20 18:20:06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黄州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13年工作回顾2013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工作任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黄州区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范文精选】,供大家参考。

黄州区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范文精选】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黄州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3年工作回顾

2013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工作任务,在市委、市政府及区委的坚强领导和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区人民,顽强拼搏,砥砺奋进,实施“双强双兴”和“一港三区”战略,聚焦市域发展中心城建设,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社会发展取得新成绩。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08.3亿元,增长13.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6亿元,增长2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54元,增长9.9%;农民人均纯收入9501元,增长13.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00家,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均突破100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突破10亿元、5亿元,纳税过千万元企业10家。再获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区,被评为全省“万名干部进万村洁万家”活动先进区、全省金融信用区、荆楚诗词之乡,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级验收、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省级评估。赤壁街道跻身全省百强乡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着力优结构提质效,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全区新增各类市场主体3718家。德鑫体育、维科曼生物科技等项目投产,新增入规工业企业15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1.2亿元,增长13.5%。中粮(黄冈)公司实现产值23.6亿元。外贸出口8244万美元,增长42.6%。服务业发展提速,编制发展规划,出台实施意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7亿元,增长18%。黄商实现销售收入22.5亿元,区内纳税1600万元。国通物流园入选全省服务业示范园区。黄州商城改造升级、七一商场改扩建、桐梓岗综合市场、城东集贸市场(一期)、安必达冷链物流(一期)、胜利南村商贸街等商贸项目建成或开业。南湖汽车商贸城修建性规划获批。楚江、禹杰等码头和临港物流园区建设全面实施。现代农业加快发展,东方园林种植景观苗木2000亩,杨凌港、袁家铺、幸福鱼苗基地等农业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13家,新增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3家。

(二)着力加强平台建设,承载能力有了新提升。黄冈高新技术产业园完成基础设施投资3.44亿元,基本形成园区框架;新签约、在建和累计投产项目各6个。黄冈化工园完成基础设施投资5.39亿元,污水处理厂、工业水厂正式运营,二期8.5万平方米还建房主体工程完成;新签约项目4个,新开工6个,新投产7个。城东新区累计退地1万亩,迁坟近5000具,拆迁42.6万平方米,核心区25座桥梁、27条主次干道、4个还建小区等工程建设全面展开。市政府出台城市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实施意见,王夏湾等改造项目开始实施。围绕市区重大项目做好协调服务工作,全区新退地3.5万亩、拆迁800余户,南湖工业园、晨鸣纸业、贵格纸业、恒天文化创意城和黄冈大桥、城际铁路、黄鄂高速、黄冈大道、职教园、遗爱湖公园等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三)着力实施“三大行动”,发展后劲得到新增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9.6亿元,增长43%。投资2亿余元的城东公路开工建设,档案馆等4个社会事业项目获批,并争取到市政府批准约900亩商住土地收益覆盖支持。利用低丘缓坡和增减挂钩指标报批项目用地3400余亩,黄州粮食储备库用地获批。60多个上争项目到位国家投资2.2亿元,其中7个项目过千万元。黄冈首座220千伏智能化变电站、朱道士河综合治理、东河泵站更新改造(一期)、小农水重点县(一期)、烽火山小流域综合治理、陈策楼土地整理、陈潭秋故居旅游公路等一批项目建成。引进贵格纸业、东方园林、海吉星农产品物流园、烽火科技产业园、联通湖北呼叫导航基地等重点项目27个,总投资173亿元,其中投资过10亿元5个。招商引资投产项目19个,在建72个。直接利用外资1069万美元,增长21.5%。按政策安排2.15亿元财政专项扶持资金支持65家企业发展。组织4次银企对接,授信4.1亿元,现场放款8000万元。办理动产抵押45件,为企业融资3.77亿元。正茂新材料、富华棉纺、天鸿钢构在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新增2家小额贷款公司。帮助解决企业用工900余人。组织企业家到清华大学学习培训,组织大学生开展实习实训。引进各类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66名,湖北正茂新材料有限公司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

(四)着力筑基础强基层,统筹城乡开创新局面。全区城镇化率达到75%。北部新城核心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市规划委员会已通过。编制了村庄布点规划。乡镇集镇风貌改造任务基本完成,小汊湖新社区初具雏形。在陈策楼镇开展全省绿色乡村工程试点,并开通全省首家乡镇为民服务信息平台,打造了蛤蟆湾、甄家仓等亮点。完成团黄公路通道绿化和砂子岗等绿化景观节点工程,新建通村公路70公里、联村标准示范路31公里。持续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全域环卫保洁机制和再生资源回收处理机制初步建立。“四城联创”、“城管会战”、查违控违不断加强。乡镇产业集中区开始起步,落户并建成一批项目;部分街道(乡镇)和社区(村)注册投资公司或实业公司、参股市场建设、在工业园区征地建标准厂房,抱团置业和集体经济发展有新突破。

(五)着力惠民生促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成绩。全区涉及民生的资金投入占本级支出的比重达到71%。城镇新增就业5568人,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15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7%。基本社会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初步实现全覆盖,城东新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方案已出台,实施了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大病保险。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和城乡贫困群众医疗救助水平,为3584名重病患者提供救助资金900万元。建成10个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56个互助式养老活动中心和 10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399480岁以上高龄老人发放补贴220万元。区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主体工程封顶。完成近1000户农村危房改造和垦区危房改造。争取香港言爱基金1000万元建设思源实验学校项目,完成6所学校标准化建设和5所乡镇公办幼儿园建设。区人民医院基本建成,中医院成功创建“三甲”医院,东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项目完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举办“月圆中秋·幸福黄州”文化旅游周系列活动,成立“黄州历史文化学会”,创刊《文峰黄州》,“宋词黄州”获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优秀表演奖。农民健身工程覆盖率达到85%以上,区业余体校程一雄代表中国队参加2013年世界青少年举重锦标赛获两银一铜3枚奖牌。社区服务再造工程稳步推进。22件人大代表建议和50件政协委员提案全部办复。除乡镇商贸中心、火车站经济开发区福利院等少数项目因规划、土地等制约未如期完成外,就业、医疗、教育、养老、危房改造、放心食品、环境整治、法律援助等方面政府实事较好完成。工商、质监、砂管、水域保护、节能减排、人口计生、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信访维稳、安全生产、消防、食品药品安全等工作进一步加强,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统计、档案、地方志、妇女儿童、关心下一代、老龄、残疾人等事业全面发展,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建设取得新成绩。加强法治黄州和政府自身建设,坚决反对“四风”,深化源头治理,改进行政服务,加强编制人事管理、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三公”经费大幅下降,营造了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各位代表,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征迁安置协调任务艰巨繁重的情况下取得上述成绩尤为不易,靠的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区人大、区政协和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全区干部群众的苦干实干巧干。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市直各部门各单位,驻区部队、武警消防官兵,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黄州建设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4项指标增速未能实现区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预期目标;支柱产业实力和竞争力不强,面临做大总量、提升质量的双重任务;营商环境不够优,园区开发进展不够快,项目实施难、推进慢等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财源基础不牢,市区一体开发刚性投入和财政支出压力大,财政困难短期内难以缓解;征迁安置任务繁重,民生保障、社会事业发展、环境保护与人民群众期待还有差距;少数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执行落实不力、办事效率不高,政府治理能力有待提升。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以更大的决心、更有效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4年工作建议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年,武冈城际铁路开通与武汉同城化发展的起步年,园区大开发、新区大建设、旧城大改造的推进年,大面积退地、大规模征迁、大城镇建设的攻坚年,也是一大批功能性基础设施、支撑性产业项目、保障性民生工程陆续开工、见效之年。要深刻认识黄州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在把握机遇中谋局定位,在迎接挑战中奋力作为,全面提升首位度、竞争力和影响力。

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政府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改革统领发展全局,把握好市场、绿色、民生三维纲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发展升级、小康提速,全力做大经济总量和规模,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增进全区人民的福祉。要牢牢把握黄州作为国家层面重点开发区域、长江经济支撑带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大别山振兴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市校科研院所合作等战略机遇,释放资源环境、老区政策、区位交通优势,坚持“一港三区”的发展定位,强力推进“双强双兴”,扎实实施“三大行动”,融入大武汉,服务大黄冈,建设中心城。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的安排部署,坚持“发展升级、小康提速、双轮驱动、实干兴区”的总要求,深入实施“一港三区”战略,着力推进改革创新、激发市场活力,着力推进“双强双兴”、开展“三大行动”,着力推进市区一体开发、突出新城开发和旧城改造,着力转方式、调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黄州,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奋力开创市域发展中心城新局面。

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外贸出口增长11%,直接利用外资增长1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确保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重点抓好五项工作:

(一)培育主体夯实底盘,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优化营商环境,筑牢发展基础,推进“双强双兴”,深化“三大行动”,加快构建高质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提升经济综合实力。

培育更具活力的市场主体。降低门槛,简化程序,支持创业、发展企业、培育产业、落实就业,打造资本洼地、产业高地、人才旺地、兴业福地,新发展企业250家、个体工商户2400户。深入开展服务企业行动,实施市场主体增量提质、中小企业成长、企业家培育、回归人员创业、家门口就业创业等工程,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引导企业在本地注册、个体私营户向公司转型、“规下”企业向“规上”升级、有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领军型企业。用好财政性扶持资金,落实激励措施,重点支持税收大、就业多、主动担当社会责任的企业发展。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加强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扶持。推进融资、用工、孵化等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建设,开展企业结对帮扶活动,加强企业要素保障,努力为企业提供深层次、精细化、保姆式服务。加强企业家培训,建立职业经理人培养与激励机制。

壮大现代工业支柱。全力打造大园区、建设大项目、发展大企业、培育大品牌、集聚大产业,推动工业增量提质。依托工业园区建设一批重点产业集聚区。实施工业倍增工程,促进昆仑能源、青江化工、中船重工等企业投产达产,力争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以上、1家企业产值达到50亿元。实施产业链构建工程,壮大以昆仑能源为龙头的液化天然气及配套产业集群,以伊利、中粮为龙头的食品和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以中船、华海为龙头的海洋工程和船舶装备产业集群,以青江化工为龙头的化工产业集群,以三泰、新昌、富华、德鑫等为龙头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实施新兴产业培育工程,深化与东湖高新区、北京中关村和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合作,培育以晨鸣、贵格纸业为龙头的纸业和包装产业集群,以烽火科技为龙头的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引进发展生物医药、汽车配件等新产业。引导支持8家以上企业在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争取1家企业上市。

打造优势服务业高地。积极应对武汉黄州同城化挑战,把扩大消费市场与提升发展服务业紧密结合,实施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建设武汉东国际商贸物流区,打造鄂东商贸服务中心,巩固本土消费,吸引全市特别是武汉人到黄州生活和消费。积极争取落实服务业要素同价政策,推进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和示范园区建设,规划和建设一批服务业聚集区。抓好海吉星农产品物流园、联通湖北导航呼叫基地、南湖汽车商贸城、农机大市场、临港物流码头和园区建设,谋划家居建材大市场。加快旧城改造,建设黄州中央商务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促进农业电商、工业电商、服务业电商融合发展,支持黄商、七一等企业与电商合作开办网上商城。落实促进金融业发展政策,大力引进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设立分支机构,推动黄冈农商行挂牌。谋划总部经济服务区和区域性通信、金融、保险后台服务基地建设。瞄准新兴需求,培育中高端教育、医疗、保健、养老、休闲、旅游市场,建设武汉东高水平民生服务业基地和旅游休闲目的地。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精心设计和推介旅游线路,积极开拓旅游市场,服务和推进恒天文化创意城建设,谋划和推进螺蛳山文化产业园、禹王城遗址公园、生态有机农业观光园区、旅游集散中心等项目建设。引进高端教育品牌做大做强黄冈教育品牌,打造文峰黄州、教育高地。支持同济医院托管区人民医院、中医院与武汉人民医院合作,建设高水准区域性医疗服务中心。

做优做精都市农业。以“三线三片”为重点,大力发展有机果蔬种植采摘、生态健康养殖垂钓、高档苗木花卉种植观赏、农业生态休闲观光、农耕生活体验、农技展示和教育等现代农业项目,与生态文化休闲旅游业融合发展。推进江北公路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实施扬子江生态农博园项目,建成东方园林苗木花卉基地和交易中心、杨凌港蔬菜基地,提升千叶湖、袁家铺等现代农业示范园。推进黄上公路果蔬种植采摘休闲农业带和城东公路苗木花卉种植观赏休闲农业带建设,重点引进和实施好百花欢乐大世界现代农业休闲观光农博园项目。新建叶路洲有机蔬菜基地。加快幸福水库生态健康养殖和垂钓休闲基地建设,组建鱼苗繁育集团公司,争创国家级现代渔业种业示范场。积极发展“农家乐”。开展智能农业、精准农业试点,推进蔬菜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创新示范。继续引进和培植领军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建设,争取纳入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四个一批”工程。

推进招商引资提质增效。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推动招商引资向招大引强、优质高效、三次产业全方位、主要依靠产业集群和营商服务环境吸引转变。按国家政策和市政府要求规范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提高项目准入门槛,严格环保、节能、安全等审核评估,强化投资强度、税收贡献、就业人数和建设周期等刚性约束,严格履行招商合同,落实违约项目劝退制度。坚持市场化招商模式,加强和创新专业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等招商引资方式,完善招商引资服务和考核机制,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和链式发展。研究企业投资布局,实行精准对接,密切跟踪世界500强、上市公司、行业龙头、央企,着力引进投资5亿元、10亿元以上项目,实现协议投资总额180亿元以上、到位资金50亿元以上。支持本土企业把优质项目投在黄州,稳心留根,做大做强。吸引民间资本进入中高端医疗卫生、保健、养老、高水平教育等领域。坚持一手抓招商引进,一手抓开工投产,确保晨鸣纸业、贵格纸业、海吉星农产品物流园、联通湖北导航呼叫基地等重点签约和在建项目快开工、快建设、快投产。

切实抓好项目建设。大力实施“双百项目”行动,研究国家产业政策、财政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政策和投资导向,做实项目前期工作,创新谋划和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力争更多的项目进入省级以上重点项目库,形成紧密衔接的良性循环。健全重大项目政府常务会议决策、项目投资预决算和审计等制度,以目标倒逼进度、时间倒逼工期,按照路线图加强对项目建设的指导、服务、监管和督办。加强协调服务,积极参与沿江快速通道、武汉新港江北铁路黄冈段等重点工程前期工作,确保黄冈长江大桥、城际铁路、黄鄂高速公路、黄冈大道51日前通车,服务好新港北路建设。力争城东公路101日前通车,实施沿江路(汽南段)改造,继续抓好联村标准路建设。实施3个乡镇“兴地灭螺”土地整理和2个乡镇高产农田土地整理、东河泵站更新改造、小农水重点县、江咀崩岸治理等项目。实施“粮安”工程,建设黄州国家粮食储备库。推进园区、港区、站区和集镇基础设施建设、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文化小镇和美丽乡村等项目建设。完成区人民医院整体搬迁、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建设,开工建设思源实验学校、图书馆、档案馆、禹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项目,继续抓好陈潭秋故居景区建设,启动区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服务好市体育中心、职教园、遗爱湖公园、省联投开发等项目建设。

(二)城乡一体产城融合,推进新型城市化

坚持以人为核心,统筹新老城区、园区、港区、站区、集镇和新社区(中心村)建设发展,提升中心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和质量。

严格规划和用地管理。按照“一主三副、多点支撑”的总体布局,高标准完成工业园区、北部新城、“双改”区域、黄州港区、城际铁路站区、乡镇集镇、村庄等规划编修工作。加强政府对各类建设用地的统筹协调和监管。从资金和项目上引导调控村镇建设。严格规划、土地执法,加强查违控违,坚决遏制和打击违法建设。

加强城市管理。坚持市区一体,全力组织和参与市区“四城联创”、“城管会战”、查违控违、“门前四包”等工作。进一步完善网格化管理和小街小巷环境卫生保洁机制。推进背街小巷道路综合整治改造,协助做好市政设施改造建设工作。深化示范社区、示范庭院、示范居民区、示范小街小巷创建。

推进港园城联动发展。坚持市区一体开发,推进园区投入强度和产出强度双提升。完善黄冈高新技术产业园路网,启动污水处理厂和禹王泵站建设,完成中沟治理和4条道路绿化、亮化,加快开发沿黄冈大道核心区,力争全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8亿元,动工项目8个以上,投产5个以上。加快档案馆等4个社会事业项目建设,拉开黄州北部新城核心区框架。推进黄冈化工园二期开发,分别征收和平整土地1500亩,完善基础设施和还建小区,严格环保和安全监管,力争全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6.7亿元,开工项目7个,投产8个。服务好南湖工业园建设。加强岸线资源管理和开发,依法清理和取缔违建码头,推进楚江、禹杰、临港新城等10大港口码头和临港物流园区建设。

服务新区建设。全面完成城东新区核心区第三批房屋拆迁及新增核心区外南湖25万平方米房屋拆迁任务,争取完成核心区剩余房屋拆迁任务。完成剩余坟墓和树苗搬迁工作。进一步做好征地退地、项目建设服务工作,确保核心区道路全部贯通、基础设施基本完成、还建小区回迁入住、公共服务设施同步推进。全面完成城际铁路黄冈东站和西站房屋拆迁安置任务,保障城际铁路顺利通车,加快建设站区新城。

攻坚城市“双改”。将“双改”作为重中之重,坚持片区改造、产业培育、经济发展统筹推进,民生保障、文化内涵、城市形象整体提升,以片区综合开发推动城市产业功能分区,建设专业街区。分步启动20个片区改造,今年完成土地征收1000亩以上、投资80亿元以上。结合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引进国际知名和国内排名前十位的房地产开发商、城市运营商,至少实施4个连片百亩以上项目,抓紧启动万达城市综合体、建新临江高尚社区、余家湾城中村改造、王夏湾和毛纺社区棚户区改造等项目。

加快村镇建设。争取堵城镇列入国家重点镇和沿江城镇带产城融合发展示范镇,开展陈策楼镇城乡一体化试点。加快文化小镇建设,结合幸福小区改造启动堵城螺蛳山遗址风情小镇建设,谋划孙镇西阳城巴河文化小镇建设。推进农村环境整治“两清、两减、两治、两创”活动。完善农村环卫保洁长效机制,加强对生活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深化宜居村庄创建。在集镇风貌改造、农村新社区建设等“八个一”工程基础上,今年每个乡镇和每个街道分别谋划和实施新的“八个一”工程,推进产业、文化、居住、生态、公共服务的同步发展和提升。

发展乡村(街道社区)经济。完善支持政策和激励考核机制,实施乡镇(街道)村(社区)集体经济发展行动计划。研究村(社区)集体资产管理办法、产权制度改革办法,全面清理、管好用活集体“三资”。依法严格规范征地补偿费收入的管理和使用,集体部分主要用于发展生产、增加积累。稳步推进乡镇(街道)产业集中区建设。着力推动村(社区)集体经济发展用地等政策落实,高效开发利用集体资源资产,大力发展以二、三产业为主的物业经济。

(三)改革统领创新驱动,增强发展动力与活力

牢固树立“市场决定取舍”的理念,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促发展。

推进改革试验。推进大别山试验区、武汉城市圈综改区、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区建设。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全面清理、统一管理和开发使用国有资产。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政策,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扩大村级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覆盖面。推进城乡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二元并轨。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扩大营改增试点,建立完整、规范、透明、高效的现代政府预算管理制度,抓好财政资金整合,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和投资评审,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收支两条线、政府采购和招投标、公务卡消费结算等规定,加强政府性债务风险防控。抓好卫生计生机构改革、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社会领域综合改革。

发展开放型经济。围绕一城(武汉国家中心城市)、一圈(武汉城市圈)、一区(大别山试验区)、一带(长江经济带)、一群(长江中游城市群),积极参与不同层面的区域分工合作,推进产业无缝对接,集聚天下资源要素为黄州发展所用,提升经济一体化、国际化水平,全面融入武汉大都会,辐射带动大黄冈大别山区域发展。主动加强与武汉的大光谷、大汽车、大临空、大临港对接合作,建设武汉产业转移的接地区、农副产品供应的基地区、物流发展的节点区和旅游休闲的目的区。谋划推进城际铁路产业带建设,加快与武汉、鄂州跨江跨区域合作开发。做好外贸外资外经工作,促进外向型经济稳定发展。办好黄商大会,搭建对外开放新平台。

建设创新型黄州。以落实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计划为重点,加快建设“一园八基地”,培植创新主体,推进人才聚集和科技创新。突出抓好以烽火科技产业园为重点的高校科研院所产业园、大学生实习实训和创业就业基地、高层次科技人才和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基地、国家和省级科研平台延伸基地、科研成果转化基地、直销武汉高校的农产品基地建设。抓好质量兴区工作,推进商标注册、体系认证、品牌创建。建立完善区域创新发展激励机制。加快智慧黄州建设,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创建全省农村信息化示范区,提高民生和社会领域信息化水平。坚持人才强区战略,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引进和使用高端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吸引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来黄州安居乐业、就业创业。

(四)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构建民生保障安全网

牢固树立“民生决定目的”和“绿色决定生死”的理念,完善制度保障,推进绿色发展,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区人民。

提升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优先目标,加强技能培训和就业援助,重点抓好被征地农民转移就业、困难人员和大学生就业工作,城镇新增就业4500人,帮助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3000人。推进全面社保体系从制度全覆盖到人口全覆盖。开展“社会救助管理阳光行动年”活动,提高城乡社会救助水平,发展普惠福利事业和慈善事业。推动落实征地拆迁补偿安置、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和留地发展政策,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长远生计和合法权益。推进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加快建立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健全残疾人和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做好住房公积金管理、廉租住房补贴发放、保障性住房分配工作,改造农村危房200户以上。

增强教育和文化软实力。落实教育投入政策,改善村小办学条件,新建改建150套以上教师周转房。加快学校布局调整,完成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优质化发展,支持区一中创建省级示范高中。推进中小学管理体制和教学改革,完善教师(校长)补充、交流、培训、考评机制。完成13个社区文化室设备配送,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完成黄州农民画动漫故事图书绘画出版及动画片创作,编写一部大型剧本,出版《黄州民间文化集萃》。做好档案、地方志和年鉴工作。重视历史文化研究,办好《文峰黄州》。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全民医保,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分配制度和公立医院改革。推进卫生基础设施、卫生机构标准化、重点专科和卫生信息化建设,分步实施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健全卫生人才培养引进机制。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创建省级餐饮服务安全示范区,确保“舌尖上的安全”。落实“单独两孩”生育政策,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全民健身运动,提高青少年体质。

建设美丽黄州。坚持生态立区,提升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努力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结构、产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留住蓝天、碧水、净土。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域、水体、湿地特别是饮用水源地保护;严格实施中心城区水域保护方案,对江河、湖泊、水库、塘堰、港渠进行综合治理;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引导渔业自然养殖或生态健康养殖;科学规划和设置垃圾处理场,防止和治理二次污染;加强污水处理厂建设和运营监管;规划和启动环城生态示范带(陶店生态控制区)建设。推进森林黄州建设,开展绿色生态示范区和绿色乡村、园区、企业、机关创建;全面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和园区镇区、沿江沿河沿湖沿路、庭院绿化工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建设30个乡村绿化重点村、10个示范村;启动城东公路生态绿化带建设,参与城东新区三台河、环白潭湖绿化生态工程建设。强化节能节地节水、环境、技术、安全等市场准入标准,严格控制“两高一资”项目。推动工业、建筑、交通和公共机构节能,实施好清洁能源入户工程。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严格目标考核、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和损害赔偿。

办好为民实事。在对上年度未完成政府实事进行扫尾的同时,重点办好以下为民实事。(1)实施特困人群救助“阳光行动”,统筹解决其基本生活、医疗、康复、教育、就业、住房等困难。(2)启动实施区直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以灵活就业方式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员的社保补贴政策,当年落实补贴1000人。(3)推进区直改制企业职工移交社区服务管理全覆盖。(4)城东公路建成通车,完成沿江路(汽南段)改造,形成市区东部交通大外环,解决沿线群众出行难题。(5)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年底前全面开通3个城铁站公交线路和11条城乡公交线路。(6)实施农村网格化管理,建立“12345”城乡一体政务服务呼叫平台,实现全区便民服务信息化网络全覆盖。(7)开工建设思源实验学校。(8)建成33个标准化村卫生室。(9)建设公益性公墓,实施惠民殡葬。(10)健全农村垃圾清扫、收集、转运、处置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完善城乡环境卫生保洁机制。

(五)转变职能和作风,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切入点,大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促进治理能力大提升、各项工作大落实。

坚持为民治理。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区各级关于改进作风的要求,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万名干部进万村惠万民”活动,坚决整治“四风”,切实整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健全改进作风的常态化机制。与武汉大城市工作要求全面对标,加强学习,把握规律,提高政府工作水平。深入调查研究,坚持问题导向,勇于担当负责,实干苦干巧干,锻造落实链条,加强绩效管理和考核,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深化依法治理。推进法治黄州、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尊重和维护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行重大事项决定权,自觉接受其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自觉接受区政协民主监督。加强领导,完善机制,切实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推进依法、民主、科学决策。按照“三个一律”要求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政务公开。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

创新社会治理。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推进“三社”联动,深化社区服务再造工程。健全覆盖城乡的信息化、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做好村民(居民)委员会换届工作,推进村(社)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落实大调解机制,完善信访矛盾源头化解、依法治理机制。完善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打击违法犯罪,深化平安黄州建设。加强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落实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责任制。做好民族宗教和外事侨务工作。完成第三次经济普查任务。推进国防动员、双拥共建和人民武装工作,加强军政军民团结。

推进清廉治理。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化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教育引导公务人员廉洁自律,自觉遵守各项规定。推进源头治理、制度反腐,推行政府及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问责清单制度,严格编制人事管理,深化征迁安置、工程建设、产权交易等重点领域改革,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加强和规范村(社区)集体“三资”监管,其公共资源交易一律纳入统一平台公开透明运作。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加大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力度,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努力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今天的黄州,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迎来了后发赶超的机遇之窗。大江东去千帆竞,动车西来万马腾。让我们不负时代的眷顾垂青,无愧肩负的使命担当,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开拓进取,为谱写市域发展中心城建设的新篇章、实现富民强区的黄州梦而努力奋斗!

推荐访问:政府工作报告 州区 黄州区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