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阳区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精选文档)

时间:2023-04-20 17:20:06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士提出意见。一、2009年工作回顾2009年,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山阳区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山阳区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精选文档)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区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决战二季度、大干三季度、决胜四季度”,圆满完成区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取得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态势”的阶段性胜利。

——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2009年全区GDP完成14.7亿元,同比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4亿元,同比增长23.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15亿元,同比增长15.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600元,同比增长7.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310元,同比增长8.2%。

——项目建设跃上新台阶。坚持把加快项目建设作为扩投资、保增长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组织了三次项目集中开工,四次五大班子观摩点评活动。全年新建续建投资1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46个,累计完成投资17.6亿元。投资3000万元的三利达公司国际箭道、投资2000万元的中晶公司防弹玻璃、投资1200万元的金霸彩印书刊印刷线等8个项目建成投产;投资10亿元的龙源湖国际广场、投资4亿元的中海欧凯龙、投资1.5亿元的亿城翰林雅筑等20个项目进展顺利。全年争取中央投资项目16个,总投资1083.5万元,争取到上级资金901.5万元,完成投资634.5万元。编制申报2010年中央投资项目47个,总投资15.67亿元。2009年,全区项目个数、投资规模、建设进度都跃上一个新水平,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积极组织参加了第四届中博会、河南省产业转移洽谈会等大型招商活动,深入开展了招商引资暨项目建设百日竞赛活动,进一步加强了与深圳、广州、台州、东莞、上海等地商会的交流合作,取得较好效果。全区组织小分队外出招商40余批次,接洽客商135批次,洽谈项目110个,新引进市外境内项目34个。中信银行落户我区。2009年新注册企业252家,同比增长10%;新增个体工商户1300余家,同比增长15%。全年引进市外资金2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048万美元,完成目标比例居四城区第一。

——服务企业活动成效显著。出台了《关于完善服务工业企业长效机制的意见》、《扶持企业发展奖励办法》和《深化效能革命打造“双园工程”,优化经济环境服务企业发展工作要点》等政策措施,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区级领导、区直部门、街道办事处分包企业活动,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62个。取消和停止涉企收费项目57项,减轻企业负担1000余万元。筹措资金1000万元成立了山阳区中小企业担保公司,搭建了注册资本2000万、总资产1亿元的投融资平台;组织召开两次银企对接会,企业签订贷款合同意向67个,合同金额17亿元,已到位资金8.18亿元;同时向市投资集团申请流资4000万元,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帮助企业争取节能资金32.8万元,淘汰产能专项资金300万元。扶持河南超燃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和焦作市怀山纯食品开发公司建成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获得35万元科技发展计划资金支持。

——产业集聚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投入200万元聘请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控制性详规和空间发展规划。总规顺利通过省级评审,空间发展规划和控制性详规通过市级评审。投资400万元的首条园区道路建成通车,全长2154米的供电线路已架设完成,标准化厂房建设正在加紧推进。制定出台了《焦作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投资优惠办法》等政策。集聚区起步区域已具备项目入驻条件,总投资3.2亿元的河南超燃公司年产10万吨多碳醇助溶剂等项目已经进驻。

——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积极搭建致富平台,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2009年全区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8家,达到23家,其中市级示范社3家,带动农户928户,实现产值6000余万元,增收180余万元。围绕南水北调工程和产业集聚区建设,积极实施科技入户和阳光技能培训,培训农村劳动力3038人,实现就业2780人。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投资560余万元修建道路19.5公里,铺设排水管网近1.6万米,新增深水井8眼。新增农民健身场所3处,文化大院3座。认真开展农民负担监督检查和专项治理,严厉打击坑农害农行为,有效维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完成植树造林任务9961亩,顺利通过省级林业生态区检查验收。农产品质量安全、重大疫病防控等工作也都取得了较好成绩。

——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南水北调总干渠征迁工作圆满结束。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征迁的理念,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政策80余项,出台惠民措施十余项,追加错漏登资金1300余万元,开工建设安置房235027万余平方米,最大限度维护了征迁群众的利益。征迁企事业单位22家,居民851户,兑现征迁资金2.05亿元,按期提交永久性占地1829亩,提交临时用地1915亩,1010日总干渠的征迁工作在全市率先按时间节点要求,高标准完成了任务。在南水北调主干渠山阳段征迁工作中,区、办事处、村三级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广大征迁群众对南水北调征迁工作给予最大的理解、支持、配合,做出了很大贡献。全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发挥各自优势,为南水北调征迁安置工作提出提案和合理化建议20余件,为困难户捐款30余万元。全区上下形成了“团结协作、顾全大局、克难攻坚、顽强拼搏”的山阳精神,得到了国家、省、市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1000余万元修建了巡辉路、园区三路等道路,对东苑路、工字路、岭南路等15条区管道路市政设施进行了检修、维护,和平街群英桥建成通行。城市管理逐步规范。拆除和制止违法建筑5000余平方米,群众反映强烈的塔北路、东二环路等市场经营秩序得到规范,荣获了焦作市“创卫先进城区”称号。环境保护得到加强,全年项目建设“三同时”执行率达100%

——财税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15亿元,同比增长15.8%。税收收入累计完成1.97亿元,同比增长14.6%,税收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达91.5%,全区财政收入增幅、收入质量均居全市前列。支柱税源逐渐增多,全区纳税超百万企业43家,纳税超千万元企业7家,其中青岛汉缆纳税达3800余万元。优化支出结构,严格支出监管。强化财政投资项目评审和绩效分析,全年评审项目19个,审核资金1200万元,核减资金168万元。政府采购351次,节约资金386万元,节支率10%。全年一般预算支出完成29613万元,同比增长16.8%,集中财力实现了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和保重点项目建设的目标。

——社会事业和谐发展。投入2600余万元资金,完成了动物检疫监督体系建设、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学校危房改造、出生缺陷干预等10件实事。坚持教育优先原则,投资5000万元的人民中路学校开工建设。焦作市冶金建材技校申报国家高级技工学校顺利通过初验。完善卫生基础设施,投资670万元建成了中星、艺新、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防控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中药防控经验全省推广。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6‰。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出生缺陷干预率达83%。进一步健全科技创新体系,新申报专利91项,顺利通过国家科技进步考核。广泛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村、文明社区创建活动,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城区。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承办中部六省象棋擂台赛、河南省首届保龄球巡回赛等国家、省、市体育赛事20余次。努力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5786人享受低保政策,发放低保金806.84万元,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深入开展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活动,加强种植养殖、市场流通、餐饮消费等各个环节监管力度,有效杜绝了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民主法制与信访稳定工作得到加强。认真落实区委决策部署,严格执行人大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加强与人民政协的联系,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90件。加强政府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区工作,深入开展“五五普法活动”,全区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进一步增强。出台了《焦作市山阳区人民政府规则》、《关于加强政府班子建设的意见》等规范性文件,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错案追究、国家赔偿和行政复议等制度,深入贯彻《行政许可法》,加强行政执法监督,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加强廉政建设,强化源头防范,制定了《山阳区政府投资资金管理办法》、《山阳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等文件。全年共完成经济责任审计和基建投资审计项目55个,审减金额135万元,审减率达11%。扎实推进平安山阳建设,逐步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社会安全感指数达95%。办理《山阳网络舆情》74件,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狠抓安全生产,认真排查化解不安定因素,全年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切实加强信访稳定工作,积极开展“信访积案化解年”活动,认真解决群众诉求,信访案件按期结案率达100%,为全区经济快速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方针政策,维护了民族团结的良好局面。双拥共建、人防、残疾人事业、公共机构节能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2009年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我们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取得重大成效的一年。一年来,全区上下谋事业、干事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经济社会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对外形象显著提升。先后荣获国家级全民健身先进单位、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全省安全工作先进区、省级文化先进区等国家、省、市级荣誉262项。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区人大、政协的监督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全区人民同心同德、奋力拼搏。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以及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山阳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经济总量小,“一高一低”结构性矛盾突出,工业经济支撑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南水北调征迁、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人员增资、社会保障等用于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的刚性支出不断增加,财政支出压力进一步加大。发展环境仍需优化,政府职能有待进一步转变。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0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工作

2010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保持经济社会良好发展态势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为“十二五”发展打好基础的一年。展望今年的形势,我国经济虽然正处于新一轮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但不确定因素增多。货币政策的调整、严格市场准入、严格用地审批、城市建设征迁等,将使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的压力。同时,更应该看到中央宏观政策的稳定连续实施将加速东部沿海产业向中部转移,特别是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焦作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的正式批复,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我们必须准确判断形势,发挥优势,再造优势,增强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必须正视困难和压力,变困难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增强发展的危机感、紧迫感;必须坚定不移的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珍惜全区发展的好时机,巩固发展的好势头,开创发展的新局面,实现发展的新跨越。

2010年政府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中央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区委七届九次全会精神,在区委“科学发展,强区富民,建设一流城区”思想指导下,按照“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的要求,更加重视项目建设,更加重视三产繁荣,更加重视工业发展,更加重视改善民生,强力实施“项目带动、招商引资、财政增收”战略,深入开展“创优环境年、工作落实年、项目服务年”活动,进一步培育壮大支柱产业,不断提升产业集聚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环境优化能力、城乡统筹发展能力,注重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和效益,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优化,好中求快、奋力争先,为我区率先在全省城区中实现新跨越打下坚实基础。

主要奋斗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外贸出口增长20%,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5%,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下,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

围绕上述要求和目标,着力抓好以下八项工作:

(一)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继续坚持“两为主一禁止”的指导思想,大中小项目一起上,以大项目为主;高新技术项目与传统产业项目一起上,以高新技术项目为主;严禁新上污染项目。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强力推进“5550”工程。2010年全区安排投资千万元以上重点项目55个,总投资112.4亿元,计划当年完成投资37.4亿元。争取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50亿元。

加快在建项目进度。科学安排工期,加快多碳醇助溶剂、恒艺喷汽纺、龙源湖国际广场等26个重点项目建设进度,确保汉河电缆三期、豫信机械二期等工业项目建成投产,博大世纪华庭、中海欧凯龙等一批三产项目建成开业。

推进一批项目尽快开工。着力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土地、征迁、规划等关键问题,力促中弘名都城、东方明珠花园、科艺老厂区改造、万方旧厂区改造等29个项目开工建设。

抓好重大项目谋划储备和申报。在工业升级、自主创新、产业集聚化、能源交通、现代服务业、文体旅游等领域,重点编制一批比较优势和区域特色明显、能够有效增加地方财力和发展后劲的大项目、好项目,着力增强经济实力。

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认真落实市政府《关于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十个百分之百实施意见》,严格执行《山阳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山阳区政府投资资金管理办法》,完善政府投资评审长效机制,确保政府资金安全有序运行。

健全项目推进机制和考核体系。认真落实全区重大项目联席会议、项目联审联批、每周项目例会等制度,继续实行项目每季度集中开竣工、项目集中观摩点评、区级领导分包项目制度,着力提高项目建设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促进项目顺利实施。进一步完善项目建设考核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全区大上项目、上大项目的积极性。

创优发展环境。扎实开展“创优环境年”活动,推行部门承诺服务制度,实施重点企业、项目挂牌保护制度,认真搞好项目、企业周边环境治理,严厉打击强买强卖、强揽工程、欺行霸市行为,努力为企业发展、项目实施创造良好环境。

(二)突出重点壮大工业经济。牢固树立“工业强区、工业富区”的理念,坚持扩张工业经济总量和提升质量效益并重的指导思想,强化服务,推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推进战略重组,做大骨干企业。完善扶持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整合生产要素,支持重点企业、高成长性企业发展。引导企业拿出优质资产、优势产品、重大项目与行业龙头企业重组联合,做大做强。全力推进贝格公司、群英机械、科瑞斯达等与优势企业的合资合作。力争新增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2家。

加快技术创新,培育创新型企业。深入开展企业质量效益年活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支持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建立研发中心,积极申报、购买专利,投资新设备、开发新产品。支持企业打造知名品牌,强化营销管理,扩大市场份额。倡导企业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新建成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家,市级工程技术中心5家,发展高新技术企业2家。

继续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支持企业加快发展。进一步完善服务机制,扩大服务范围,主动开展送政策、送信息等活动,帮助企业谋划项目、引进人才、引进技术、开拓市场。充分发挥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和投融资平台的作用,继续推进银企对接活动,全年为企业融资10亿元以上。

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提升企业发展内涵。设立企业发展基金,组织企业家外出考察和培训,引导其关注政策导向,关注市场变化,关注高新技术前沿,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企业发展水平。

(三)持之以恒繁荣第三产业。坚持以资源为依托,以活动为载体,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商贸文化旅游业,推进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繁荣第三产业。

加快发展商贸企业。重点抓好嘉隆国际、金桂苑商业广场、“1898”娱乐街等44个三产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家乐福、丹尼斯的带动作用,着力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商业品牌和大型连锁企业,建设特色鲜明的景观商业街区。加快山阳商城北区改造步伐,打造高档商务商贸区。

大力发展楼宇经济。以远大财富大厦、华融国际大厦等商务楼宇为主要载体,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有针对性地引进产业企业群入驻,逐步形成一批区域性现代物流楼、中介楼等特色商务写字楼。

积极推进文化旅游。完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广告艺术、文化创意、娱乐休闲、艺术培训等新型文化产业。挖掘文化底蕴,整合文化资源,积极推进药王庙、巡返山庄、山阳古城遗址开发,加大民间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吸引社会资金,抓好旅游产品开发,加快旅游产业发展。

着力提升服务业水平。整合物流资源、整顿运输市场,发展壮大物流运输业。加快发展公共服务、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重点支持金融、保险、中介、电子商务、代理制等现代服务业做优做强,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四)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努力扩大外贸出口,不断增强我区经济发展活力。

深入推进各项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扎实搞好政府机构改革。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在教育、卫生等事业单位全面完成绩效工资管理改革,推行评聘公开,增强事业单位活力。全面实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医疗保险参保率,城镇职工参保率达到90%以上,新农合参保率保持在95%以上。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继续推行项目评审、绩效评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围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人均财政支出水平。

强力推进招商引资。把握产业方向,挖掘辖区资源,实施产业集聚和产业链招商,鼓励企业以市场、技术和资产为纽带,重点瞄准大集团、大公司,特别是国内外500强企业,通过兼并联合、股权转让等形式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组织参加第五届中博会、广交会、厦洽会等大型经贸洽谈活动,全年完成招商引资26.5亿元,其中省外资金15亿元。实施招商项目包干负责,对有合作意向的项目,积极主动联系、预约、达成合作,对签约的项目加强跟踪管理,为项目落地搞好服务。

努力扩大外贸出口。落实优惠政策,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积极培育外向型企业,重点扶持科瑞斯达、固德机械、群英机械等企业扩大出口规模,帮助企业引进高级外经外贸人才,定期发布外贸信息,帮助企业开展出口贸易,提高外贸水平。

(五)突出抓好集聚区建设。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围绕“一个载体”,构建“三大体系”的要求,加快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建设,吸引项目入驻。

完善产业集聚区规划。尽快完善焦作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空间发展规划、环境评估报告和地质灾害评估报告,确保按时通过省政府评审。认真落实省评审专家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吃透国家政策,结合山阳实际,突出发展新材料、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采取灵活的投资模式,完成规划三路两侧1500亩土地的收储、熟化工作,保证项目建设用地。尽快完成规划六路、七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与市直相关单位对接协调,全面完成供、排水,电力供应等配套设施。

落实优惠政策。鼓励各种社会资本以独资入股和参股等形式建设标准厂房,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入驻。完善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封闭式管理、一站式服务,确保多碳醇助溶剂、三羽复合塑料包装项目2010年底投产见效,力争恒艺喷汽纺、宇航型材当年开工建设,当年投产。全年引进一批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入驻园区,确保2010年园区固定资产投资达10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超10亿元。

(六)努力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按照“统一规划、多元投资、建管并重,完善功能”的思路,以焦作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为契机,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切实抓好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认真落实南水北调各项优惠政策和其他各项惠民政策,深入征迁户,及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加快南水北调安置小区建设进度,使征迁群众早日搬入新居。帮助南水北调征迁村抓好生产性安置规划、建设等工作。深入开展南水北调施工环境集中整治,为工程建设创造良好施工环境。同时,根据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适时启动绿化带征迁安置工作。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工字路、焦辉路等道路维修改造和岭南路、景苑路等道路的亮化改造工作。确保林邓线、焦郑城际铁路等山阳区段顺利征迁、施工。启动建设东苑路、恩达路、幸福路、凤翔路、经一路、纬二路等。积极开展棚户区改造工作,进一步改善辖区居民居住条件。

强化城市管理。理顺管理体制、创新城管手段,建立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全力推进“数字化城管”工作。深入开展省、市级卫生小区、卫生单位创建活动,继续做好区管道路日常维护保养,做好辖区内道路两侧和背街小巷、居民楼院的绿化、亮化、保洁工作,打造精品路段、文明楼院。加大违规违章建筑整治力度,依法管理土地,维护城市规划建设秩序。

(七)加快推进农村城市化。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逐步实现城乡公共资源、生产要素配置及公共服务均等化,协调推进城乡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

完善村镇建设规划编制。坚持科学规划、就业为本、群众自愿、量力而行的原则,统筹城乡发展,结合南水北调、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建设和沿山生态体系建设,全面完成村镇体系规划,基本完成村庄布局规划所确定的中心村(社区)规划编制。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快科技惠民网络建设,搞好“阳光培训”等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加强就业岗位信息对接,加大农民外出就业指导服务,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00人。围绕蔬菜、瓜果、中药材种植和鱼牧养殖,培育特色主导产业。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深入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建设行动,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家,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自办农产品加工企业。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进一步规范“一折通”管理办法,确保各项涉农资金安全运行,及时发放。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新农村建设整体工作安排和部署,进一步整合涉农项目和资金,集中向试点村投放。积极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完成3条农村公路建设任务。实施“绿色家园、清新家园”行动,突出抓好城乡结合部环境整治工作和2600户居民旱厕改造工程。深入开展省、市级卫生村创建活动,建立卫生管理长效机制,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创建省、市级示范村各两个。

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积极推行文化下乡工程,加强文化大院建设,投资22万元建设11个村的农村书屋。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八)着力抓好民生改善。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更加关注民生民情,更加关注和谐发展,将改革发展成果最大限度惠及全区人民。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继续实施“教育质量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5所学校的校舍加固改造,确保人民中路学校建成使用。加大职业教育力度,确保焦作市冶金技校成功创建国家高级技工学校,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各类技能人才。加快发展卫生事业,认真做好重大疫情防控工作,积极推进“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活动。落实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狠抓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和出生缺陷干预,提高人口素质,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稳定低生育水平。以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区为载体,进一步完善文体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不断丰富和活跃全区人民群众文化生活。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落实就业和再就业优惠政策,加强技能培训,拓宽就业渠道,重点做好下岗人员、失地农民就业扶持,推进城镇医保向困难企业、破产企业延伸。扩大新农合门诊统筹覆盖面,将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120元,大病住院报销封顶线提高到6万元,建立农村医疗补助与新农合同步结算机制。探索开展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试点。落实住房公积金制度,不断提高住房保障能力。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送温暖”活动,切实做好扶贫济困工作,切实做到城乡低保应保尽保。

高度重视安全和信访稳定工作。健全平安建设工作体系、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打惩治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突出“三项重点”工作,完善矛盾纠纷大调处机制,努力化解各类矛盾。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日常安全监管,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确保食品药品安全,强化易燃易爆、消防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三、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牢固树立“立足全局、致力发展、服务基层、取信于民”的执政理念,扎实推进“两转两提”(转变政府职能、转变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能、提高公务员素质),积极创新管理机制和管理方式,不断提高科学施政水平,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一)推进职能转变,增强亲民力。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科学合理设置组成部门,构建精干高效的政府管理机构,把主要精力转向服务市场主体和创造良好环境。强化行政服务中心功能,完善重大项目联席审批制度,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简化办事程序。始终把为民谋利作为执政为民之要,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愿望,关心群众疾苦,切实把执政为民的理念融入到思想感情里,体现在政策措施上,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二)推进依法行政,增强公信力。坚持党的领导,严格执行人大决议,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人民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建立健全重大问题、重点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与听证等制度,积极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和新闻媒体监督,拓展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事务的途径。积极推进政府法制建设,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复议和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切实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法制观念,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促进政府民主决策、科学决策。

(三)推进政风建设,增强执行力。确定2010年为“工作落实年”,全区上下要大兴“埋头苦干不张扬,真抓实干不浮躁”的工作作风,树立“马上就办”的效率意识、“敢于碰硬”的攻坚意识和“不推不拖”的责任意识,全力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以目标管理总揽全局,深化绩效考核,把工作坐标定位在“出精品、创特色、争一流”上,突出项目建设、招商引资、财政增收,进一步细化目标任务,严格实行“旬督查、月通报、季问效”制度,实行重大工作预安排和专项督查制,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盯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坚决克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确保工作顺利推进,提高行政效率。

(四)推进廉洁从政,增强凝聚力。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推进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建设,坚持从严治政,深入开展行风评议活动,切实纠正不正之风。大力推进政务公开,严格执行审计、监察制度,坚持勤俭办事,反对奢侈浪费,让公共财政支出更多地倾斜民生,树立清正廉洁的政府形象,不辜负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新的起点,新的目标,新的任务。让我们在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指导下,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强区富民、建设一流城区”的奋斗目标,团结和依靠全区人民,同心同德,奋力拼搏,为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任务,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努力奋斗!

推荐访问:山阳 政府工作报告 山阳区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