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县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范文精选】

时间:2023-04-20 17:15: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西华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士提出意见。一、2009年工作回顾2009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县人民政府在市委、市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西华县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范文精选】,供大家参考。

西华县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范文精选】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西华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县人民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大力实施“五靠”战略,千方百计保增长,全力以赴保民生,齐抓共管保稳定,解放思想,锐意创新,拼搏进取,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县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态势。

——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全县实现生产总值92.8亿元,比上年增长11.2%(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3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36.8亿元,增长15.1%;第三产业增加值19.7亿元,增长15.2%。

——粮食生产再创新高。粮食总产7.47亿公斤,增长19.9%,连续6年丰产丰收,被评为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全省“红旗渠精神杯”竞赛先进县。

——工业经济较快发展。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家,全县达到105家。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4.7亿元,增长17.7%;实现利税19.1亿元,增长20%。完成工业总投资28.7亿元,增长86.4%。

——投资、消费、出口大幅增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9.8亿元,增长28.4%;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4亿元,增长19.8%;外贸进出口总额839万美元,增长133%。

——财政收支质量同步提高。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71亿元,增长16.8%,其中税收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完成1.07亿元,增长13.5%,占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62.5%。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2.2亿元,增长19.6%。

——民生得到持续改善。城镇新增就业5216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971人,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1.7万人,动态消除了“零就业家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73元,增长9.1%;农民人均纯收入4060元,增长7.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8.6亿元,增长18.6%。

——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及时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平安西华建设成效明显;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无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被表彰为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和全省双拥模范县。

一年来,我们主要抓了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抓好“三农”强基础。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发放粮食直补、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各类补贴资金1.4亿元,保护和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新建规模养殖场70个,新增优质专用小麦5万亩,新植树木356万株,新发展经济林2800亩,新育林苗3.2万亩,食用菌种植规模200万平方米、1.3亿袋。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20家,辐射带动农户3.6万户;发展订单农业60万亩2亿公斤;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24个。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796万元,新挖清淤沟渠660790公里,新建维修桥涵闸607座,新打机井2207眼,维修旧井837眼,初步实现了“三无两通”目标;投资1153万元,改造中低产田3.5万亩。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投资223万元,完成5个贫困村整村推进任务;投资1.13亿元,新修农村公路159.7公里,养护126公里,改造维修大中危桥36座;投资1500万元,又解决了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建户用沼气池8013个、服务网点5个;改造农家店55家;投资1301万元,新建农村垃圾中转站8个、垃圾池1.3万个。全面实施“111”工程,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实现良好开端。

(二)坚持发展工业壮实力。强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总投资1.6亿元的“五路一桥”和4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建设快速推进。总投资2.8亿元的河南西华大用公司饲料加工厂、肉鸡屠宰厂、雏鸡孵化厂以及总投资1亿元的远东生物科技等项目入驻集聚区,进一步增强了产业集聚区的集聚效应。扎实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实行县处级领导干部分包重点企业和县直部门联系企业制度,为企业解决各类问题。帮助企业招工500名,协调3家企业享受了优惠电价;成立了中小企业担保公司,为企业融资1.6亿元。加快推进企业改革重组,原河南省人造板厂、三太子食品公司经过改革重组,组建了晨辉工贸公司、顶益国际食品公司并恢复生产,重现生机。努力推进企业技术创新,远东生物科技公司、远大锅炉公司被审定为市级研发中心,“京遥”、“逍遥香”胡辣汤料、长永小磨香油等8项产品被认定为省优质产品和著名商标。

(三)坚持扩容提质抓城建。进一步完善城乡规划,完成了县城总体规划修编任务。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新修了安康大道东段、将军路南段等城区道路64289米,新铺人行道3560平方米,新修排水管道8578米,新装路灯57盏,新植绿地1.3万平方米;更新改造供水管网2.2万米;新增天然气管网6200米;新建垃圾中转站5个、城市公厕2个;硬化小街小巷3611.4公里。县城区面积发展到15.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27%。进一步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大力开展“城市管理规范年”活动和“清洁家园行动”,严厉整治私搭乱建、占道经营、乱堆乱放等行为,城乡面貌明显改善。

(四)坚持多策并举兴三产。房地产业迅猛发展,新地阳光、华夏名郡、温馨港湾、中原温泉花园、帝景蓝湾、汉唐大街、现代城等进展顺利,新建商住房16万平方米。金融保险业健康运行,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5.8亿元,比年初增加7.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5.7亿元,增加4.6亿元;实现保费收入1.6亿元,较好地服务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商贸流通、信息中介、邮电通信、餐饮娱乐、物流配送、交通运输等繁荣活跃。电影《胡辣汤》摄制工作全面启动。第五届桃花节成功举办。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9.1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1.4%;实现税收6856万元,占全部税收收入的64.1%。

(五)坚持项目带动增后劲。紧紧抓住国家扩内需、保增长的有利机遇,筛选项目,搞好对接,争取中央投资项目48个,投资总额1.6亿元,完成投资1.5亿元,其中39个项目已经竣工运营,其它9个跨年度工程正在积极推进。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的政策措施和考评机制,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大力推进产业招商、以商招商、驻地招商、亲情招商等,有力促进了招商引资的扎实开展。全年引进、新上各类项目23个,合同金额17.2亿元,到位资金11.2亿元,其中投资在3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3个,亿元以上的项目8个。年初确定的“双十工程”完成投资8.4亿元,凯鸿鞋业、河南大粮仓、龙达面业、顶益国际等8个项目顺利竣工,其它12个项目正在加紧施工。

()坚持统筹协调促发展。坚持抓好计划生育工作。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完善利益导向机制,稳定了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到4.5‰。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加大空心村和粘土砖瓦窑场整治,复垦耕地1246亩。土地卫片执法检查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加强环境保护。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减排1270吨、5.6吨,达到了市定目标任务。新改扩建项目环评执行率100%。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稳定运行,净化污水468.8万吨、处理垃圾4.4万吨。加强节能减排,更换节能灯具5500台套。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七)坚持改善民生促和谐。全年用于改善民生的财政支出达到7.2亿元,增长19.8%,占财政总支出的58.2%。事关民生的“十大实事”全部完成。积极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发放小额创业担保贷款763万元,带动2482人就业。实施“阳光工程”培训计划,培训农村劳动力600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企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均有所增加。发放养老金6459万元、失业金568万元,补偿城镇职工医疗保险1503万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580万元。全面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农民75.6万人,参合率97.2%,受益农民35.7万人次,补偿医疗费用5865.8万元。积极缓解困难群体住房难题,建成经济适用房116套、廉租房120套,在建廉租房300套,发放廉租房补贴330万元。关心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为城乡低保户发放低保金3052万元。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募集资金48万元用于扶贫济困。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加快科学技术的研究与推广,2项科技成果获市二等奖。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加强教师队伍管理,集中开展思想作风纪律整顿,教师队伍素质明显提高;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各项政策,拨付公用经费6840万元,受益学生17.8万人。全年教育支出2.9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23.8%,增长17.2%,为教育事业的较快发展提供了较好的资金保障。繁荣文化艺术事业。建成3乡镇综合文化站和22个农家书屋,新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基层点100个,送戏演出161场,为农村免费放映电影3600场,小品《卖玫瑰花的老人》获省小戏小品大赛金奖。文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进展顺利。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投资153万元建成农民体育场35个。被省市命名为“全民体育健身活动先进县”,黄桥乡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群众体育活动先进乡”。加快发展广播电视事业。新建电视转播塔投入使用,西华广播电台成功复播。积极改善群众医疗卫生条件。投资1943万元,改造乡镇卫生院6个,建设标准化村卫生室140个;投资3000万元,完成骨科医院整体搬迁工作;投资1000万元,对县人民医院病房楼进行了改扩建;艾滋病、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结核病等传染病防治防控成效显著。积极开展创建“白内障无障碍县”活动,为2215名白内障患者实施了免费手术。圆满完成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国防动员和民兵遂行多样化能力明显提高,民兵应急分队建设成效显著。拥军优属、人防工作卓有成效。人事、编制、审计、监察、粮食、供销、棉麻、烟草、电业、行政服务中心、物价、物资、气象、档案、史志、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爱国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也取得了新的成绩。

(八)坚持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保稳定。认真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持续推进“两转两提”,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新进步。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扫黄打非”逐步深入。“五五”普法扎实推进,法律援助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146件,办复率100%。密切联系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全面贯彻《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等法律法规,法治政府建设迈出新步伐。深入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继续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不断扩大。加强政府廉政建设,成立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一步规范招投标行为,单位“小金库”治理工作成效明显。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和千名干部下访活动,及时排查社会矛盾,有效化解社会不安定因素。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食品药品安全检查,各类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均比上年有所下降。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妥善处理各类突发事件,不断完善社会治安群防群治体系,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在困难和挑战面前,我县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和衷共济、共克时艰的结果,是离退休老同志鼎力相助的结果,是泛区农场、周口监狱和市驻西华各单位积极参与的结果。在此,我代表西华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并通过大家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各个行业的全县人民,向所有关心支持西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政府工作与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差距,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综合经济实力依然不强,发展步伐仍较滞后;经济结构不够合理,工业经济总量小,产业层次低,缺乏大企业、大项目支撑,服务业发展步伐缓慢;农业产业化水平低,规模优势不明显,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历史欠账依然较多,县乡债务负担重;事关民生的城乡基础设施落后,城区内私搭乱建严重,民生改善任务艰巨;个别部门依法行政观念淡薄,作风不够扎实,工作效率不高,执行力不强。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0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

各位代表,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谋划“十二五”发展的关键之年。我们既面临重大机遇,又面对严峻挑战。我们要正确认识形势,坚定信心、把握大局,趋利避害、打破常规,积极作为、奋力赶超,努力谱写西华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

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的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和谐稳定为重心,以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民生工程为抓手,按照“三农强基、工贸支撑、旅游带动、科教提升、产业集聚、改善民生”的工作思路,大力实施“五靠”战略,强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努力实现经济社会追赶跨越发展。

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2.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外贸出口增长12%;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按照上述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做好今年政府工作,需着力把握以下原则:一要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遵循发展规律,贯彻县委要求,尊重群众意愿,防止大轰大嗡、大起大落,不走弯路,始终掌握经济工作主动权;二要坚持项目带动不动摇,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以项目带动“三化”协调发展,增强发展后劲;三要坚持工业兴县不动摇,把工业发展作为撬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支点,以工业的大突破,实现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四要坚持创新带动不动摇,深化改革、锐意创新,与时俱进、扩大开放,不断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五要坚持服务带动不动摇,深入开展“两转两提”活动,转变作风、提高效能,少提口号、多干实事,说到做到、说好做好;六要坚持改善民生不动摇,以人为本、重在为民,认真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各位代表,西华仍是欠发达县,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追赶跨越的任务十分繁重。如果我们稍有懈怠,就会错失良机、落后于人。我们必须进一步强化使命意识、机遇意识、竞争意识。虽然前进道路充满坎坷,但只要我们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团结拼搏、苦干实干,任何艰难险阻都改变不了我们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任何危机挑战都阻挡不了我们加快追赶跨越的坚定步伐。

三、全力保持经济追赶跨越发展

保持经济追赶跨越发展,必须以点带面、重点突破,统筹谋划、强力推进。

(一)强力推进项目建设,着力保持投资高位拉动

扎实开展“项目建设跨越年”活动,以项目扩投入,以投入保增长。

——突出抓好十项重点工业项目。十项重点工业项目,预计总投资11.25亿元,今年完成投资7.25亿元。

1、总投资2.8亿元的河南西华大用公司肉鸡产业化工业系列项目,包括投资1.6亿元的肉鸡屠宰加工项目、投资6000万元的饲料加工项目、投资3000万元的有机复合肥生产项目和投资3000万元的雏鸡孵化项目,今年完成全部投资;

2、总投资2亿元的河南宜工实业年产20万吨二甲醚项目,今年完成投资1亿元;

3、总投资1亿元的远东生物年产1万吨高效生物肥料项目,今年完成投资6000万元;

4、总投资6000万元的凯鸿鞋业二期工程,今年完成全部投资;

5、总投资1亿元的万国能源石化节能设备加工项目,今年完成投资5000万元;

6、总投资2.4亿元的御豆坊食品豆制品精深加工项目,今年完成投资5000万元;

7、总投资4000万元的晨辉工贸年产5万立方米刨花板项目,今年完成全部投资;

8、总投资3500万元的河南景兴制衣年产150万件套服装加工项目二期工程,今年完成全部投资;

9、总投资3000万元的大森林面业二期工程,今年完成全部投资;

10、总投资4000万元的思远生物肥料农药生产项目,今年完成投资2000万元。

——突出抓好十项重点公益设施建设项目。十项重点公益设施建设项目,预计总投资6.19亿元,今年完成投资3.59亿元。

1、总投资1.5亿元的产业集聚区道路建设项目,今年完成全部投资;

2、总投资5000万元的4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今年完成全部投资;

3、总投资5000万元的产业集聚区服务区建设项目,今年完成投资2000万元;

4、总投资4000万元的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建设项目,今年完成投资2000万元;

5、总投资4000万元的县中医院建设项目,今年完成全部投资;

6、总投资3000万元的县医院综合楼建设项目,今年完成全部投资;

7、总投资3000万元的双狼河城区段改造项目,今年完成投资2000万元;

8、总投资1600万元的县城区污水管网建设项目,今年完成全部投资;

9、总投资1300万元的产业集聚区贾鲁河大桥建设项目,今年完成全部投资;

10、总投资2亿元的人民公园建设项目,今年完成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

“双十工程”是政府推进项目建设的重要抓手。继续完善和落实项目建设责任制,实行“一个项目、一套班子、 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加强项目建设调度,严格项目责任,优化建设环境,为项目建设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

(二)强力推进工业发展,提升运行的质量和效益

围绕“培育四大支柱、拉长六大产业链条”,实施工业突破,力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10家,亿元以上产值企业达到10家。

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做好产业集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加快建设“五路一桥”和标准化厂房,争取早日竣工。加快产业集聚区职工公寓、警务室、学校、幼儿园等配套设施建设,为项目入驻和人口集聚创造条件。加快产业集聚区组装步伐,力争新上3000万元以上项目10个。按照“小机构、大服务”的模式,组建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和投资公司,形成精简、统一、高效的工作机制。

深入实施“企业服务年活动”。进一步完善领导分包责任制和现场办公、一企一策、银企对接等做法,将服务重点转向促进转型升级、战略重组和开拓市场等方面。建立健全政策导向、市场开拓、融资服务、困难企业帮扶等长效机制,提高行政效能,推动企业服务工作常态化。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减轻企业负担,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加强对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和重要产品的市场监测,做好分析、研判、预测和预警,及时出台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保持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培育壮大骨干企业。引导支持河南西华大用公司、远东生物、宜工实业、景兴制衣、凯鸿鞋业、大森林面业、枣花面业、金圣园食品、普瑞制药、顶益国际等重点企业做大做强,强筋壮骨。指导帮助中小企业改进工艺装备,实施挂强联名,搞好科技创新,优化产品结构,做大企业规模,努力提高抗御市场风险能力。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全面落实自主创新体系建设规划,积极实施“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加快构建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研发中心等自主创新平台建设,力争新建市级研发中心2家。加强品牌培育,推动企业产品结构调整,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升产品品牌价值。争取新创名牌2个、知名商标或著名商标5个,进一步扩大企业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力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落实好各项惠农补贴政策,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实施“粮食稳产保收行动计划”,围绕“亩产吨粮”目标,力争总产稳定在15亿斤左右。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完成4万亩高产开发示范田建设任务,实施中低产田改造项目1万亩,抓好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大力推进平原低洼易涝地治理。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力度,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进一步挖掘农业增产潜力。

调整结构壮大特色产业。围绕“突出三个重点、建立五大基地”,大力调整农业结构。争取在沿大广高速西侧、红花镇、西夏镇分别建成高效农业示范园1万亩。计划新发展日光温室5001500亩、塑料大棚65005000亩,落实保护地栽培面积55万亩。新增食用菌种植100万平方米、2000万袋。新发展经济林1万亩。继续开展“畜牧业发展推进年”活动,依托河南西华大用公司等龙头企业,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新建和改造规模化养殖场50个,力争肉类总产量达到14万吨,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突破45%。

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抓好“龙头企业培育工程”和“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工程”,力争新增省级龙头企业2个、市级龙头企业3个。加快华龙花木果蔬、西夏农贸等批发市场建设,增强市场拉动力。积极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力度,膨胀规模,规范运作,促其健康发展,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5 个。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质量和档次。

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坚持高标准修编完善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和乡镇总体规划,全面完成修编任务。继续实施“111”工程,重点抓好10个示范村建设,增强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整合产业集聚区内东桥、花园等村庄,启动产业集聚区中心社区建设,加快推进西夏、红花等中心村建设试点,努力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现代化小区亮点。

拓宽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鼓励农民发展多种经营,创办“短平快”增收项目,通过股份合作参与兴办农业资源开发及二三产业项目。建立严格规范的直补渠道,确保各类农业补贴资金直接发放到农民手中。加强涉农收费和价格监管,严防农民负担反弹。

创新制度推进农村改革。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计划建设土地流转服务大厅68个。鼓励农民在依法自愿有偿流转的基础上,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抓好全国基层农技推广改革与建设示范县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积极推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组建水利开发投资公司。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林权登记发证工作。加快农村金融体制创新,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积极培育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和小额贷款组织。

(四)强力推进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坚持高标准建设和管理城市,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促进产城融合,增强城镇吸纳和辐射带动力,力争城镇化率提高 2个百分点。

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加快推进将军路、安康大道、红花路、迎宾大道延伸段等路段建设。积极实施亮化绿化美化工程,亮化主次干道5条,新建改造公厕3座,新增公共绿地10万平方米。加快城区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承载力。加快行政新区、产业集聚区和教育园区组装步伐。加快旧城改造步伐,及早启动箕子湖和东风运河开发建设。

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全面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查处破坏公用设施、私搭乱建等违法行为。落实城市管理主体责任,全面推进街道社区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和居民自我管理。以创建省级卫生城为载体,实施城市清洁工程,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突出抓好城市出入口、城乡结合部、公共聚集场所、小街小巷的集中整治,实现亮、净、美,为广大居民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大力发展城市产业。把城镇发展和产业培育结合起来,推动产城互动,以建设产业集聚区为平台,以发展特色主导产业为重点,着力培育一批有支撑带动能力的城区工业企业,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农民就近就地就业。加快发展城市第三产业,积极推进大富城、富强华庭、强达、帝景蓝湾、华夏名郡等商住小区建设,积极打造休闲娱乐一条街、特色小吃一条街和建材一条街,繁荣城市经济,增强城市发展的支撑力。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立健全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机制,优化各种资源要素在城乡间的配置,推进土地集中、产业集中、人口集中。完善城乡路网结构,强化城区现有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向周边延伸、向农村覆盖,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户籍管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及社会保障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结合新农村建设、“城中村”改造和土地“三项整治”,积极稳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试点。

(五)强力推进对外开放,扎实做好财税工作

扎实开展大招商活动。立足丰富的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园区招商、产业招商、以商招商、驻地招商等,增强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修订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出台专题文件,规范政策措施,全力推进招商。优化招商引资项目库,增强项目投资吸引力。积极参加各类经贸活动、洽谈会等,集中发布项目,强力推介西华。加大工业基础设施和服务业项目的招商力度,进一步拓宽招商领域。紧紧抓住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有针对性地搞好产业承接,争取更多、更大、更好的项目落户西华。大力实施全民招商和回归创业工程。完善招商引资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考核评价体系。招商引资力争突破20亿元,3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力争引进10个以上。

积极扩大外贸出口。抓住全省实施“对外开放行动计划”的机遇,继续做好外贸、外资、外经工作,推动外向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强对凯鸿鞋业、景兴制衣等重点出口企业的服务力度,及时了解和帮助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保持进出口的持续稳定增长。力争外贸出口总额达到1000万美元。加大吸引外资力度,争取利用外资突破600万美元。 

切实做好财税工作。积极培育财源,壮大主体税源,拓展新兴后续财源。坚持依法治税,依率计征,应收尽收,提高税收质量,增加可用财力。优化支出结构,确保全县教师、干部职工工资津贴补贴正常发放,确保法定支出和民生支出。继续加大对教育、科技、农业的投入。强化预算意识,严格控制预算外支出,做到厉行节约、勤俭办事。加强非税收入管理,严格落实收支两条线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坚决杜绝单位“小金库”。扩大政府采购范围,推进政府采购的规范化、制度化。加强财政监督,完善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机制。

(六)强力推进第三产业发展,打造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坚持把第三产业发展作为调整结构、扩大消费的主要内容,拓宽发展领域,加快发展步伐,提升经济贡献度。

加快发展服务业。巩固提升商贸、餐饮、娱乐、运输等就业容量大的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教育培训、中介服务、信息服务等成长性强的现代服务业,努力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推进现代城、大时代广场、新十字街商业广场的规范管理,促其发展壮大。启动建设兴华路农贸市场、人民路建材市场等,增强市场拉动力。积极引进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大型现代物流企业,扶持发展思达物流、长兴农资等配送中心建设,打造具有西华特色的物流品牌。加快发展果品、蔬菜等冷藏保鲜业。

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鼓励支持文艺创作,着力打造文艺精品。加大“扫黄打非”力度,强化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启动博物馆、图书馆建设。加强重点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全面落实文化产业扶持政策,组建文化旅游开发投资公司和书法协会、绘画协会、杂技协会等七大协会。坚持旅游带动,继续推进女娲文化开发和龙泉寺建设,规划启动女娲城景区观光带建设,提升女娲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快商高宗陵、箕子台、杜岗会师纪念地等旅游景区开发。举办好第六届桃花节和第三届胡辣汤美食节,加快完成电影《胡辣汤》的后期制作工作。积极组织黄桥桃花园、田口大枣园生态游活动,努力与淮阳太昊陵、鹿邑太清宫联合形成“三点一线”精品旅游线路。

支持金融保险业健康发展。加强诚信社会建设,创建金融生态环境。支持金融部门依法开展工作,加强金融机构与政府的协调配合,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形成监管合力。严厉打击逃废金融债务行为,努力防范各种金融风险,确保金融安全稳健运行。加大信贷结构调整力度,盘活信贷资金存量,优化资金投向,支持支柱产业、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银企合作,实现银企共赢。大力发展保险服务业,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七)扎实做好人口、资源、环境保护工作,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认真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广泛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在全社会树立人均意识。加强基层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依法行政。落实奖惩并举的政策措施,完善利益导向机制,稳定低生育水平,争创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流动人口管理率、符合政策生育率力争达到95%以上。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

坚持集约节约用地。切实履行政府耕地保护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职责,加大土地执法监察力度,严肃查处土地违法案件。严格建设用地批后监管,探索建立用地绩效评价机制,不断提高投资强度。大力开展土地“三项整治”,加快盘活存量土地,落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确保重大项目用地需求。建立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强化政府对土地的垄断,严格土地招拍挂制度。

加强环境保护。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环保意识。依法关闭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污染严重的企业,坚决淘汰落后技术、设备和产品。加大污水处理费、垃圾处理费征收力度,确保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稳定运行。完善污水管网配套建设,提高污水处理率。抓好食品、医药、化工、畜禽养殖等氨氮排放量较大行业的环境综合整治。继续加强农村环保,搞好畜禽养殖、秸杆综合利用和土壤污染防治,控制农村面源污染。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4%和2%。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强化对水源、土地等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加强农田林网、城镇绿化、廊道绿化等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完成植树造林105万株2.1万亩。   

抓好节能减排降耗。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强化建筑节能管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执行率达到100%。支持发展和应用新型墙材,全面禁止使用粘土砖。进一步完善节能减排体制机制,继续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减排。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

四、切实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认真办好“十大民生工程”,切实关心群众的衣食住行、安危冷暖,注重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高度重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切实抓好“十大民生工程”。1、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坚持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着力推动全民创业,确保全县新增就业430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400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计划、阳光工程、雨露计划,新增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1000人。加大创业帮扶力度,争取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200万元。2.大力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206000平方米。加大廉租房租赁补贴发放力度,完成保障户1500户。3、着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做到应保尽保。继续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水平。放宽城镇落户条件。大力开展法律援助,努力做到应援尽援。4、着力促进农民增收脱贫。认真落实小麦等粮油收购和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退耕还林补助等政策。组织开展百名科技人员包百村行动。继续开展家电下乡、汽车以旧换新和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完成8个扶贫开发重点村的整村推进任务。5、进一步改善城乡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农村骨干路网建设,新建改建县乡公路35公里、通村公路20公里,改造大中危桥5座、生产危桥97座。再解决5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继续推进农村沼气建设,完成市定任务。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农村连锁超市50个,覆盖85%以上行政村。推进“新网工程”建设,建设县级配送中心4个,发展乡镇超市和连锁店15个,改造升级农村综合服务社120个。加快农村邮政网络建设,新建200个村邮站。6、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成3个乡镇文化站、30个农家书屋和177个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继续实施舞台艺术送农民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启动广播村村通和有线电视入乡入村工程。7、优先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加快科学技术的推广与普及,努力争创省级、国家级科普示范县。落实“人力资源素质提升行动计划”,努力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学校布局调整,规范办学行为,优化资源配置。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扎实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和初中校舍危房改造。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继续对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农村中小学生免除学杂费和免费提供教科书,为城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免除学杂费,为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提供生活费补助。免除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和涉农专业学生学杂费。8、着力提高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新农合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120元,大病住院报销封顶线提高到6万元。提高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保最高支付限额标准和住院支付比例。基本解决各类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医疗保障问题。落实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确保城乡居民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费标准不低于15元。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成村卫生室建设200个,改建乡镇卫生院2所。继续实施国家免疫规划,为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努力实现农村妇女住院分娩平产免费。9、大力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大高效照明产品的推广普及。争创省级生态文明村2个、市级4个,完成10个村绿化工程。新建农村生活垃圾中转站10个、垃圾池4000个。10、切实维护公共安全。全面启动安全西华创建活动,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继续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深化平安建设,实现乡镇(街道)、行政村技防设施全覆盖,农户技防设施安装率达到90%,矛盾纠纷化解率达到95%,信访案件息诉率达到90%以上。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不断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进一步组织好文化、科技、法律、卫生“四下乡”和“四进社区”活动,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安全发展行动计划”,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积极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形成依法有序表达诉求、及时有效解决问题的社会环境。坚决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妥善处理土地征用、拆迁安置、环境污染、劳资纠纷、涉法涉诉等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完善应急管理机制,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和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健全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构筑群防群治的治安防控网络,始终保持对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推进平安西华建设深入开展。推广“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加强社区建设,完善村民自治。高度关注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和留守儿童生产生活,切实保护其合法权益。继续加强国教育,提高全民国防意识。加强国防动员和征兵工作,着力推进“三个一线”建设。继续做好人民防空和双拥工作,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认真做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切实做好外事、侨务、对台工作。继续做好民族宗教、统计、审计、史志、气象、档案等工作。

五、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形势新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政府工作人员一定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加强学习、增强才干,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严格自律、廉洁从政,努力建设为民、务实、清廉、高效政府。

坚持执政为民。牢固树立宗旨意识,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做决策、编规划、定政策站在群众的角度换位思考,一心想着群众、真心为了群众。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问政于民、问需于民,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改革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多做雪中送炭、排忧解愁的实事好事。

坚持依法行政。进一步强化法制意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和各项法律法规,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提高依法施政水平,努力做到行政合法、程序规范、高效便民、诚实守信。全面实施依法行政工作目标责任制,进一步健全完善执法责任、错案追究、举报投诉等制度,确保权力依法公正运行,确保权力始终受到监督。严格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强化行政问责,切实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坚持务实高效。深入开展“两转两提”活动,大兴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之风,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反对急功近利、虚报浮夸。建立健全抓落实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对县委重大决策和部署,明责任、抓到位、见效果,严格执行纪律,加强督促检查,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大力整治文风会风,严格控制各类检查评比,腾出更多精力谋大事、谋发展,集中更多时间抓具体、抓落实。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创新行政服务中心管理机制。加强政风行风评议,深入开展争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活动。加强效能监察,严格首问负责、限时办结和承诺负责制,大力整治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办事拖拉、效率低下等问题,不断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

坚持廉洁从政。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和岗位廉政教育,认真遵守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加强对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权力运行的监督,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推进权力运行程序化。加强对财政资金、重大投资项目的审计和监察。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坚决纠正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全体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做到警钟长鸣、秉公用权、廉洁自律,争做清廉型干部,建设廉洁型政府。

各位代表,西华发展时不我待,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携起手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始终保持蓬勃向上的朝气,昂扬向上的锐气,克难攻坚的勇气,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为加快西华发展步伐,进一步开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推荐访问:西华县 政府工作报告 西华县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