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水区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23-04-20 15:40:06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人员提出意见。一、2012年工作回顾即将过去的2012年,是新一届政府履职开局之年。面对复杂严峻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溧水区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供大家参考。

溧水区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2年工作回顾

即将过去的2012年,是新一届政府履职开局之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环境,我们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统揽工作全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主题主线,牢牢把握“稳中求进、进中求好、好中求快”总基调,在上级党委、政府和中共溧水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积极监督和大力支持下,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在应对挑战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改革攻坚中推动各项重点工作取得新突破,较好完成了县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60.6亿元,同比增长14.5%;财政总收入46.2亿元,同比增长17.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0亿元,同比增长20%,税收占比达80%,较上年提高8.5个百分点;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0亿元,同比增长27.6%;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9亿元,同比增长16%。县开发区、各镇发展实力明显增强,开发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突破10亿元,各镇均跨过1亿元关口。工业经济稳健发展。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20亿元,同比增长33.3%,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20亿元,同比增长23.1%,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2家,其中亿元以上企业22家。服务业提速发展。制定出台《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扶持政策》,撬动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44.4%,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4.2个百分点,服务业重点企业由66家增加到104家。中国移动华东物流中心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京港国际物流中心开工建设。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2.8%。立足打造国家级遗址公园目标定位,对天生桥景区资产及经营权实施回收,高水平完成遗址公园项目初步策划;推动周园、傅家边等精品旅游景区提档升级,全县游客年接待人次、旅游收入均保持28%以上增长。改组成立溧水农村商业银行,新增各类金融机构6家,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17.2%22.7%。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粮食产量实现“九连增”。新增高效农业3.2万亩、设施农业1.6万亩,高效设施农业面积占耕地比重提高14.7个百分点。新发展合作社164个,流转土地2.18万亩,农户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分别达到86%65%。新增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8家、县级33家。预计农业现代化综合得分达84分,比去年提高12.85分。

建筑业施工产值、施工面积突破百亿元和千万平方米。房地产业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收入分别达42万平方米和25亿元。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新成效。以转型促增长增优势强后劲。招商引资质效提升。引导聚焦重点产业、新兴产业,制定出台《“十二五”产业发展及布局规划实施意见》、《重点发展产业招商工作方案》,成立九个重点产业招商工作组,分别由县领导挂帅,强力推进主题化专业化招商。完成实际利用外资1.65亿美元,引进千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7个,利用内资223亿元,引进亿元以上大项目79个,陈清泉院士产业园、凯尚电子、正大元博、边城体育、顾家•欧亚达国际商贸城、水錄坊生物科技等一批重大优质项目成功落户。建立县四套班子领导联系重点产业项目制度,加快项目推进,长安发动机、创维家电、创源新能源汽车、总参六十所无人机等一批对结构调整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为溧水当前和长远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新兴产业加速发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航空航天、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30%;积极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软件产业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提升,全年完成工业技改投入105.6亿元;新增省市著名商标19件、省市名牌产品10个、获得市质量奖1个。科技创新不断加强。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1.6%,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增长108%187%,新增市级以上创新平台9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家、产学研合作项目41项,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家、高新技术产品21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提高12.4个百分点。按照“拉框架、增功能、进项目、树形象”要求,启动宁溧高科技产业园建设,园区各项工作高效、有序推进;紫金(溧水)科创特区、国际企业研发园建设框架全面拉开;溧水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国家“千人计划”智慧产业园分别被认定为省级、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白马国家农业科技园通过科技部中期评估,受到考核组专家高度评价。全县新增孵化器面积4.12万平方米,在孵企业73家。招才引智实现突破,上半年引进领军型人才29名,集聚“千人计划”人才3名,下半年申报“321”人才255名,超额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优先保证对人才发展的投入,全县人才奖励资金达到7360万元。

城乡统筹城市建管得到新提升。突出规划引领,坚持统筹发展,推动城乡建设、城市管理和生态环境不断提升。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制定出台《进一步加强城乡规划工作的意见》,优化城乡空间布局,高标准开展“六大板块”规划设计,中国工程院何镜堂院士主持编制的城南核心区城市设计形成中间成果,城东片区、柘塘科创特区等城市重要片区控制性详规和城市设计加快推进,县域河道景观、农村公路网等一批专项规划形成初步成果,新市镇总体规划编制基本完成,编制新社区规划12个。全县上下重视规划的意识显著提高,规划引领发展、保障发展的作用明显增强。着力加强城市建管。宁杭城际铁路即将通车运行,轻轨S1线、S7线建设前期工作加快启动,溧马高速、淳芜高速、省道340长乐先导段、宁高新通道等重大交通工程加快推进,溧水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交通枢纽地位更加突出。中心县城建设不断加快,城南新区“三纵一横”道路框架进一步拉开,实施珍珠南路、天生桥大道沿街建筑亮化工程,完成一批老旧小区出新改造。扎实开展“动迁拆违治乱整破”专项行动,强化属地、机关部门力量的整合,强化动迁秩序的规范,强化公开、公平、公正、和谐动迁氛围的营造,完成动迁面积70万平方米,动迁面积创历史新高;全面加强拆违控违工作,依法拆除违建面积6.4万平方米,一批重点、难点违建拆除完毕,违建现象得到坚决遏止。启动“智能交通”、道路畅通、停车系统等城市硬件设施建设;整合部门力量,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大城管”长效管理机制初步建立,城区交通秩序、市容市貌、环卫保洁、城市绿化得到改善,城市形象明显提升。新农村建设不断加快。完成679个村庄环境整治及县内主干道路两侧村庄立面出新;以傅家边、环山河片区和省道246243“两片”、“两线”为重点,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了山凹、焦赞石等一批面貌焕然一新、独具乡村风情的特色示范村。新建改建农村公路61.8公里、中小型农桥64座,建设高标准农田3万亩,完成高效节水灌溉试点县项目一期、24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及一批农村河塘疏浚和清淤工作;环山河片区农业“1115”农田水利一期工程竣工,受到国家水利部高度肯定。全县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电力保障能力得到新增强。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县开发区创建省级生态工业园区通过省级技术评估。铺设污水管网50.9公里,建成白马镇综合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县污水处理厂完成提标改造,天生桥河流域及城区水环境治理加快推进。深入推进观山地区化工企业退出,启动涉重及退出化工企业土壤修复工作,整治废弃宕口13万平方米,完成14家“三高两低”企业整治任务,节能减排顺利完成年度目标。新增造林面积1.45万亩、城市绿化面积49.8万平方米,全县林木覆盖率、城市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2.5%42.4%,全县环境综合质量指数达90.6分。在全县上下共同努力下,高标准通过了生态县创建国家级技术评估,标志着我县在生态建设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深化改革克难攻坚形成新优势。把抓改革、促转型、谋发展有机结合,激发科学发展动力和活力。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抓改革。坚持把土地资源刚性约束作为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扎实推进土地利用方式改革,建立项目准入审查和考核验收机制,提高项目准入门槛,提升单位面积投入产出效益,推动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更上水平;实施低效利用和闲置土地处置“三年行动计划”,今年已完成低效利用土地清理3288亩、盘活闲置土地878亩、土地增减挂钩1090亩、耕地占补平衡1491亩。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扎实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完善和落实支持创业创新政策;统筹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强科技创业特别社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高科技主题产业园等平台建设;加强招才引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层次提升。坚持增强发展动力抓改革。扎实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重组和新成立城建、商贸、水务、文旅、国资经营等五大国资集团有限公司,选优配强国企班子,加快构建现代企业经营制度,加强经营性资产整合,预估整合资产净值达到280亿元。扎实推进财政转型创新,加快构建公共财政体系,加强财政规范管理;突出财力下沉、责权一致,发挥财政政策和资金的导向作用,促进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向社会民生项目、投向产业结构调整领域。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抓改革。积极推进简政强区强镇改革,平稳承接并规范运行34项市级权力行政事项;向县开发区下放和转移38项县级权力行政事项;开发区设立土地储备分中心。出台《支持溧水经济开发区争创国家级开发区的若干政策意见》,在财力留成、规费补助、用地保障等方面,全力给予优惠支持,推动“十二五”期间创成国家级开发区。以推进审批制度改革为重点,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大力加强县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推动审批事项进驻落实到位、授权到位,推行网上并联审批、联审会办等方式,提高审批效率、提升服务发展水平。创新体制机制,组建完成永阳、石湫、洪蓝三个开发建设平台,提升集镇发展能力。

民生改善社会建设开创新局面。坚持民生为本、富民优先,不断加大民生投入,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群众生活持续改善。全年新增就业岗位1.82万个,转移农村劳动力1.63万人次,新增民营企业900家、个体工商户1549户,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下;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32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660元,同比分别增长14.2%15.3%。全面完成38个经济薄弱村的标房建设;加强集体征地拆迁补偿资金管理,增强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全县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增长13%。养老、城镇医疗、失业等各类社会保险综合覆盖率均达98%以上,按照应保尽保要求,在全市区县中率先推进完成各类被征地人员纳入城保体系工作。县社会福利中心一期工程开工建设,新建开发区敬老院,建成75家居家养老服务站;低保、五保等困难群体政策性保障及时提标并按时发放;继续对城乡70周岁以上非财政及社会保险基金供养老年居民增发一次性养老补贴。建成廉租房、经济适用房2.3万平方米,启动公共租赁房建设,开工建设拆迁安置房22.85万平方米。从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出发,坚持民生大事特事特办,在全市区域供水一时难以到位的情况下,完成石湫集镇供水工程建设,基本解决了石湫地区长期缺水难题。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实施新一轮教育布局调整,县实验小学城南校区高质量建成并顺利开学;持续加大教育投入、狠抓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全县中考生均总分、高考万人本科达线率继续保持全市前列。加快卫生资源整合提升,全面启动县中医院异地新建工作;基本药物制度规范运行;基层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各项指标位居全市前列。文化体育事业加快发展,全县公共文化体育设施不断完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国家橄榄球队训练基地成功落户;实施了文广局与电视台分设,有线电视数字化整转向农村加快延伸;深化省级文明城市创建,1-10月份,城市文明指数在全市区县排名进至第3位。社会管理有效提升。切实推进数字警务工程建设,保持对各类违法犯罪高压打击态势,人民群众安全感不断提高。全力推动“一委一居()一站一办”建设,深化“五有五无”社区()创建,扎实开展突出信访问题、风险预警项目、安全事故隐患、基层基础工作薄弱环节“四项排查”工作,有效稳控和化解一批矛盾纠纷,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了和谐稳定社会环境。

依法行政自身建设取得新进步。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积极支持县政协履行职能,充分尊重民意,县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带头领办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建议提案办结率达到100%。高度重视“12345”政府服务呼叫中心建设,研究出台《12345政府服务呼叫中心首接负责制实施办法》,群众综合满意率比去年提高了4位。不断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与听证制度,主动邀请县人大、政协领导列席县政府常务会议参与重大事项决策;对涉及群众重大利益的决策,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水平不断提升。扎实推进“六五普法”;深入开展“三争一创”、“四治四增”主题教育活动,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和效能监察,行政权力运行更加规范,依法管理和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认真执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严格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坚决抵制和纠正各类不正之风,牢固树立公正廉明的政府形象。

与此同时,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关工委、工商联、文联、残联、老龄委等组织积极发挥作用,计生、民宗、台侨、档案、地方志、人武等工作也都有新的发展和进步。

各位代表,即将过去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溧水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发展质量和后劲得到进一步提升;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得到进一步增强。我们深深感到,成绩的取得,靠的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靠的是溧水长期发展积累特别是近年来奠定的良好基础,靠的是广大溧水干群和社会各界的团结奋斗。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干部群众,向给予政府工作支持和监督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在溧水投资创业的境内外客商,向驻溧官兵及各级各类驻溧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溧水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偏小,重大产业项目支撑不足,产业层次和整体水平不高,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经济增长与产业转型呈现速度加快与总量扩张、质量提高与效益提升的双重压力;城乡规划水平不够高、建设力度不够大,城镇发展能级及各功能板块产业集聚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民生改善任务还很重,提供公共服务水平与人民群众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政府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等。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3年工作安排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第二个率先”伟业和“十二五”规划目标顺利实现的攻坚之年、关键之年。综观新阶段新形势,我们正处于多重利好效应叠加释放的重要机遇期。既面对十八大扩内需、城镇化、强改革等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的良好政策机遇;也面对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现实机遇;更面对南京推动创业创新、筹办亚青会的时代机遇;以及溧水空间、生态后发优势凸显的发展环境机遇,特别是,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立足未来强劲发展,未雨绸缪在空间规划、产业提升、综合改革等诸多领域进行顶层设计,并制定实施紧密配套的政策意见,这些政策举措明年必将产生巨大协同效应,有力焕发现实的经济发展红利。处在这样一个来之不易、稍纵即逝的重要机遇期,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机遇,切实用好机遇,主动把机遇最大程度转化为战略现实、发展成果。

知势可为人先,用势方有所成!处在新一轮发展的时间窗口,在看到有利机遇同时,也必须理性认识到,当前发展中还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还存在城乡居民收入、农业现代化、生态环境“三大刚性短板”以及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R&DGDP比重、高新技术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四大结构性瓶颈”。区域竞争日趋激烈,标兵实力越来越强,追兵速度越来越快,争先进位压力越来越大;发展资源同质化、条件均衡化,导致地区之间在发展战略、产业结构、城市建设等方面同质化现象愈发突出,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思考全局、立足实际、发挥优势,准确把握发展定位、科学选择发展路径、务实制定发展举措、着力打造发展特色,才能在区域一体化中赢得先机。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善于运用一切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努力克服不利因素影响,以更加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更加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更加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向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2013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创造性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紧扣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绿色美丽幸福新溧水目标和进度要求,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好、好中求快”主基调,在更高水平上实施环境优先、工业立县、三产兴县、科教强县战略,以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产业化和城镇化为主攻方向,深入实施综合改革攻坚,提升工作标准、提升执行能力,奋力推动各项改革发展业绩取得更大进展,开创溧水科学发展新局面。

按照县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安排,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指标建议是:地区生产总值确保增长16%,力争增长18%;财政总收入确保增长16.1%,力争增长2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确保增长18%,力争增长2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确保增长22%,力争增长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确保增长20%,力争增长22%;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确保增长20%,力争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确保增长18%,力争增长20%;实际利用外资确保增长20%,力争增长3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确保增长14%,力争增长14.5%;农民人均纯收入确保增长14.5%,力争增长15%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重点做好五个方面工作。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增强发展驱动力

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主攻重大项目。强化项目建设,加强招商组织、突出重点区域、聚焦重点产业、锁定重点客户、强化团队建设,努力在引进具有重大带动力和影响力的龙头型、旗舰型项目上,在引进高端制造、新兴产业和世界500强、国内500强、行业前十强企业上取得重大突破;确保新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5亿元以上项目20个、千万美元以上项目10个。坚决提升项目标准,实施落户项目论证制度,严把项目准入,提高引进项目质量。加快项目推进,强化县领导高位协调,强化制度化督查,强化科学考核,确保支撑全年产业投资计划的项目上半年全部开工,重点产业项目竣工投产率达70%以上。强化载体建设。加快柘塘空港新城建设,打造先发优势,尽快形成规模;推进开发区滨淮大道两侧产业片区建设;加大拆迁和环境改造力度,加快“退二进三”,提升开发区环境,增强城市功能。加快宁溧高科技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高端制造业、高科技产业项目引进,努力建设成为引领溧水产业发展的样板区。加快白马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内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工建设综合服务中心、农业高科技产业孵化器,加快农业科研成果、科技项目就地孵化和转化,加速高科技农业企业集聚,提升产业化水平,努力跨入国家现代农业“一城两区百园”布局中的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区行列。紫金(永阳)科创特区力争明年上半年启动一期建设,努力在发展高端产业集聚、营造创业创新环境、服务人才创业创新、培育城市经济等方面为全县作出示范。加快江苏(国家)未来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园镇互动投入机制,打造产业发展平台,提升产业发展环境,推动文化创意企业加快集聚。强化要素保障。推动生产要素、政策资源、政府服务更多向实体经济集中。大力争取土地点供指标,积极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万顷良田工程,大力推进低效闲置土地清理,全年完成低效利用土地清理4000亩、盘活闲置土地1000亩、耕地占补平衡2000亩、土地增减挂钩1500亩。加大融资力度,加快提升融资专业化水平,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新引进各类金融机构8家,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力争突破200亿元;积极支持县开发区发行企业债券,推动融资形式多元化。

推进转型升级。全力突破先进制造业,以开发区“千亿级产业基地”建设为重点,依托航空产业园、汽车工业园、创维高端家电等重大项目,加快打造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两大支柱产业。深入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重点打造航空制造、新能源汽车、生物农业等产业,新兴产业产值占全县工业比重达25%。通过信息化工业化融合,提升传统产业,全年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33%。全面落实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各项扶持政策,切实打造适宜企业发展环境,新增规模以上企业40家。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服务业投资增长25%以上,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3%以上。加快推进柘塘临空经济、石湫文化创意、城东商贸物流、周园—白马文化旅游和傅家边生态旅游五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突出打造高端商贸、现代物流、文化创意、休闲旅游四大产业。加快推进小西门城市综合体、美吉特国际建材物流港、嘉民物流、普洛斯物流等项目建设,力争早建成、早运营;加快培育文化创意、文化博览等特色优势产业,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高品质启动天生桥胭脂河遗址公园一期、周园徽派建筑群等项目建设,加强旅游营销和品牌推广,旅游业年接待游客36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0亿元,引进高星级酒店3家。提升发展现代农业,聚焦农业支持保障、产业化经营水平、农业科技进步等农业现代化薄弱指标,狠抓突破,切实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大力发展生物农业、有机农业、信息农业、生态农业等现代农业业态;积极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产品营销体系建设,加快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争创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市级4家;整合开发农业旅游资源,积极发展旅游农业,进一步拓展农业发展功能。深入推进农业“1115”工程,新增高效农业3万亩、设施农业1万亩;积极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家庭农场,新增高标准农田5万亩,启动洪蓝至和凤10万亩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区建设,农户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比重达90%以上。加快推进白马国家农业科技园建设、加快傅家边科技园提档升级,推动农业科技向产业化转化,深化与涉农科研院所合作,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

积极支持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积极培育建筑业龙头企业,鼓励做大做强,建筑业年施工产值突破120亿元;提升商品房开发建设品质,商品房新开工面积达60万平方米。

加强科技创新。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健全政产学研金介合作机制,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40项以上、市级以上创新平台8个以上,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6家以上、高新技术产品8个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1400件和400件。加大企业上市扶持力度,突出分类指导,加强优质后备上市资源库建设,加快推动40家后备企业上市。加强创业创新人才引进,抓好“科技九条”、“创业七策”等人才扶持政策细化落实,确保引进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50名,培养科技创业家2名,集聚“千人计划”人才2名;注重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有效结合,做到招商与“招才”并举,引资与“引智”并重,力争引进一个项目、带来一批人才、打造一个团队、培育一个产业。完善科技多元投入机制,精心运作县科技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积极引进风投等社会资本投入科技创新领域,提升创新绩效,新增孵化器面积4.5万平方米,在孵企业70家以上,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

()加强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增强发展拉动力

大力推进城镇化战略,把加大建设投入、改善城镇形象、加快人口集聚、提升城镇能级,作为现阶段推进城镇化首要任务。

扎实开展规划会战行动。推动规划县域全覆盖,高标准完成“六大板块”规划编制;深化城南城市设计,加快城东片区规划编制,重视宁杭城际铁路溧水站周边、紫金(永阳)科创特区和城区重点地段城市设计工作;加大重点集镇、中心村规划编制力度,实现各镇城镇设计全覆盖;高标准完成城区综合交通、城区水系、绿化等专项规划。推动“多规合一”,有效整合各类规划成果,努力形成相互配套、衔接紧密的规划体系。注重系统谋划,科学安排建设任务时序步骤;厘清重点,分区域、分组团实施滚动开发;县城区建设重点突出城南、启动城东、提升老城,县开发区重点加快空港柘塘新城,各镇重点加快中心集镇建设。强化规划组织,建立“开放式”工作机制,优选国内外一流规划设计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创新规划审批方式,聘请专家智囊和外部团队,提高规划审批水平。严格规划管理,强化规划的约束力,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

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步伐。实施城建百亿投资计划,2013年起,连续三年,县镇级财政及国有平台每年投入不低于100亿元,重点投向规划设计、征地拆迁、基础设施、环境景观、产业载体、公共平台和民生项目、文化旅游和星级酒店等七个方面。明年,在县城建设方面,基本完成城南新区拆迁、基础路网和一期景观工程建设,启动公共服务中心等功能区建设;实施中山东路东延等道路建设,进一步拉开城东片区建设框架;以小西门片区及周边开发建设改造为重点,完成一批老旧小区出新改造,稳妥开展老旧小区物业管理试点,积极推进城区危旧房改造工作。在新市镇建设方面,加快白马、东屏、石湫3个重点新市镇建设,进一步完善功能,打造特色,提升能级。全县各镇均要以大气魄、大投入、大力气加强集镇建设,推进集镇有机更新。原则各镇投向基础设施、征地拆迁、产业平台等年度建设资金不低于2亿元,以持续有效投入增强集镇发展带动力;突出产业集聚,因地制宜选择主导产业,以产业培育壮大增强集镇发展支撑力;突出农民向市民转变,加大土地综合整治和非保留村动迁、加强技能培训、推荐就业岗位,多措并举推动农民市民化,以人口集聚增强集镇发展推动力。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协调推进轻轨S1线、S7线溧水段建设,启动省道341先导段、省道246北延工程,加快推进溧白公路、白袁公路、省道340先导段、淳芜高速、宁高新通道等重点交通工程建设,优化石湫、洪蓝等区域道路体系;启动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节水灌溉二期工程、石臼湖防洪能力提升工程,建成110千伏柴山输变电工程。

提升城乡建设管理水平。深入推进“动迁拆违治乱整破”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巩固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成果,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全年完成动迁面积100万平方米以上。落实最严格的控违属地责任,坚决遏制违建发生;强化属地、部门联动,对违法建筑第一时间实施拆除;以铁的决心、铁的手腕、铁的纪律,坚决打赢控违拆违攻坚战。加快推进精细化管理,完成智能交通工程建设,开展城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推进美化绿化、灯光亮化,使市容更整洁、交通更顺畅、出行更安全、景观更怡人。打造美丽乡村,注重资源禀赋与特色产业、乡村旅游相结合,突出重点村改造,完成村庄环境整治任务,实现全县村庄环境整治全覆盖。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泵站更新改造工程,疏浚县乡河道32条、当家塘坝587座,加强水利工程管护;完成县道升级改造50公里,改建农村中型危桥4座,新建小农桥53座。

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始终把生态作为溧水最大特色、最强优势、最响品牌,坚持不懈抓紧抓好。巩固提升国家生态县创建成果,进一步抓好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创建工作薄弱环节,确保高水平通过国家生态县验收。狠抓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深入推进墙体材料、铸造等重点行业领域综合整治,加大“三高两低”企业、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加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禁批新增燃煤项目,加快推进重点燃煤企业燃气化改造或关闭。全年完成8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8家企业循环经济验收,创建环境友好型企业50家以上,关闭粘土砖瓦窑企业9家、41家铸造企业全面实现提档升级,确保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万元GDP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下降完成年度任务,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92%以上,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92分以上。狠抓生态环境建设。切实加强宁杭城际铁路溧水段两侧百米范围内景观化改造及视野范围内环境整治,大力推进城市重要片区、重要交通节点、城市门户等区域景观化改造;继续实施废弃露采矿山生态修复,整治废弃宕口10万平方米;深入开展植树造林和城市绿化,新增造林面积8000亩、城市绿化面积30万平方米,全县林木覆盖率、城市绿化覆盖率分别达33.7%43.3%

()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事业,增强发展凝聚力

倾听民意,呼应民声,着力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切实把民生工作进一步做细做好。

加大民生保障力度。深入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双倍增”计划,通过稳步提高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切实促进城市居民增收;通过拓宽转移就业渠道、引导投资创业、农村土地资源增值、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拉动、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型、加快农村组织制度创新、依靠科教人才强农富民、加强城乡帮促载体建设、增强农村社会保障能力等措施,大力助推农民增收;全年新增就业岗位1.7万个,转移农村劳动力1.2万人次,开展各类技能培训9000人次,培育自主创业350人,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增长11%以上。推行“五险同征”,着力构建人员范围全覆盖、保障水平多层次、制度办法可衔接、管理服务规范化的全民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城乡居民,特别是困难群众的政策性保障水平;继续对城乡70周岁以上非财政及社会保险基金供养的老年居民增发一次性养老补贴;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安置房78.8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2.3万平方米;建成县社会福利中心一期工程,城乡居家养老服务站建站率分别达到100%85%

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不断加大教育投入,高标准建设县开发区实验学校、县特殊教育学校,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提升各级各类教育办学质量,争创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优化卫生资源布局,加快实施县中医院、县精神病院易地新建等卫生设施项目,深化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强化等级医院创建、基层卫生院规范化建设,切实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推进文化发展繁荣,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扎实推进“省级文明县城”创建,提升城市居民文明素养;以创建省级文化示范县为抓手,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工建设县文化艺术中心、文化影视中心;加快县城文化广场、镇文化站、村文化室建设;加强文化遗存保护和传承;整合广播电视资源,加强对外合作,打造溧水全媒体传播平台,新增农村有线电视4000户,有线电视数字化整转1.5万户。重视加强人口和计生工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和持续的动力支撑。加快推进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大力发展体育产业;以南京亚青会举办为契机,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运动和全民健身运动,进一步丰富群众业余生活。

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巩固和深化“四项排查”成果,进一步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排查预警机制,加大化解稳控力度,努力推动社会管理由被动处置向主动预防转变。加快推进社会管理服务综合平台建设,促进社会管理资源整合、水平提升;以建立“一委一居()一站一办”新体制和“扁平化”管理新机制、“五有五无”村(社区)创建为抓手,不断夯实社会管理基层基础。深化平安溧水建设,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加大投入,推动技防设施广覆盖,提高经费保障,推动保安等基层巡防队伍建设上水平,坚持技防和人防结合,着力构建现代化立体防控体系。健全安全生产、食品药品、道路交通等重点领域监管,保障民生安全。

()深化改革推进管理创新,增强发展新活力

改革是发展最大的红利。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改革;以更大的智慧攻坚克难、突破前进,将改革不断引向深入。

持续深化各项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突出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明年重点做好各项创业创新政策体系的深入细化落实工作,推动科创特别社区、重点科技产业园区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推动科技和人才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深化国有资产体制改革,加快推动国资做大、做强、做优、做活。明年重点在建章立制、完善管理、创新融资、强化监管上取得突破,在城市建设、产业发展、民生工程等方面发挥积极引导作用。深化土地利用方式改革,加快构建以保障发展方式转变为核心的土地保供体系。明年重点在完善项目准入审查考核机制,提升引进项目标准;完善土地整理储备开发利用机制,推进低效闲置土地清理攻坚,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上取得更大进展。深化财政转型创新,明年重点加强财政性资金的调控和管理,促进更多的财政性资金投向社会民生项目、产业结构调整领域;按照责权匹配原则,调整县、镇财税分成比例,加强财力向基层倾斜,调动基层发展积极性,提升发展能力。深化城市综合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加强城市公用基础设施,完善城市长效管理机制,全面提升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人性化水平。深化扩权强区改革,加快提升县开发区承接县权运作水平;以市权下放为契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营造良好投资环境。

推进水务一体化改革。加快供水一体化,积极推进区域供水进度,完成城区到镇供水主管网建设,加快镇到村支管网建设;推进镇级水厂经营体制调整,创新运营管理模式,努力构建城乡一体化供水体系。加快污水一体化,建成县污水处理厂2万吨新扩建工程,规划建设一批村级污水处理设施;加快主城区污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和各集镇污水管网建设,新城区污水管网实现全覆盖,建成一区七镇污水管网40公里,所有镇()污水处理厂实现正常运行,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明显提高。加快推进城区水环境、水景观、水循环建设,基本完成县城区和天生桥河流域水环境治理;实施中山河闸移址新建工程,努力让市民尽早、更多地享受到生活环境变化带来的实实在在好处。

创新公共服务管理。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职责。完善投入机制。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公共服务多元供给模式,在政府主导的前提下,在教育、卫生等领域,有序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积极引进高水平的外资或民营医院、教育机构,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满足群众高水平公共服务需求。完善运营机制。坚持公共服务公益性的前提下,科学界定政府与企业间职能和利益关系,鼓励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提升公共服务设施经营水平和使用效率,实现合理分工、共赢发展。提升窗口服务。窗口行业服务水平代表政府形象,明年要在窗口服务行业大力开展行风建设活动,加强制度建设,采用明察暗访、媒体曝光、群众评议等有效措施,切实解决公共服务窗口行业系统存在的服务质量不高等突出问题。

()着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增强发展执行力

实现“第二个率先”伟业,政府工作须有更大作为;顺应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的新期待,政府工作人员须付出更大努力。新的一年,我们将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总要求,在政府系统大力开展“提升工作标准、提升执行能力”主题活动,为全面完成既定各项目标任务提供坚强有力保障。

提升工作标准。政府系统要围绕“干事创业”这一核心,不断提升工作标杆,以一往无前的勇气、克难攻坚的胆识和先行一步的锐气,站在新起点、抢抓新机遇、谋求新发展、实现新突破。各级、各部门都要努力做到“一般工作全市争第一、重点工作全省争上游、特色工作全国有影响”。

提升执行能力。强化执行意识,力戒空谈、力行实干,把心思用在创事业上,把精力投到抓落实中,真正做到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用心成事。强化绩效管理、效能监察和行政问责,切实保障县委、县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及时得到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大力提倡敢于说到做到、敢于动真碰硬、敢于令行禁止,坚决杜绝言行不一、弄虚作假、有章不循的行为,坚决克服不执行、半执行、虚执行、乱执行、软执行等执行力缺失现象,推进政府高效行政。

加强执行监督。深化和扩大政务公开,完善政府信息发布制度,提升政府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水平。更加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重视社会公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以制度建设为主线,以规范权力运行为重点,不断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把廉政建设的要求落实到政府工作的各个环节,始终保持政府为民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蓝图绘就,正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快马加鞭。让我们在中共溧水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县人民,抢抓机遇、拼搏奋进,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绿色美丽幸福新溧水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为了避免与预算体系中其他预算收入混淆,从2012年起各级政府一般预算收入改称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在口径上与2011年以前的“一般预算收入”相同。一般预算收入,财政收入的来源之一,即通过一定的形式和程序,有计划有组织并由国家支配的纳入预算管理的资金。

规模以上工业:年销售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

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千人计划”:2008年底,中组部启动了海外高层次人才千人引进计划,用5-10年时间,依托国家重点创新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中央企业和国有商业金融机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四个平台,引进并有重点地支持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回国或来华创新创业。

三高两低: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益、低产出。

三争一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今后五年,南京要争当江苏科学发展、改革创新、和谐稳定“首位市”,创建江苏党的建设“先进市”。

六大板块:即溧水空港经济区、江苏南京白马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江苏(国家)未来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园、溧水胭脂河天生桥大遗址公园、溧水新城和溧水新市镇。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等面积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以下简称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

耕地占补平衡:指建设占用多少耕地,各地人民政府就应补充划入多少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占用单位要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没有条件开垦的,应依法缴纳耕地开垦费,专款用于开垦新的耕地。

1115”工程:市委提出的围绕全市现代农业生产布局,重点打造100万亩高标准粮田、100万亩高效养殖、100万亩经济林果、50万亩标准化菜地。

孵化器:指一个集中的空间,能够在企业创办初期,提供资金、管理等多种便利,旨在对高新技术成果、科技型企业和创业企业进行孵化,以推动合作和交流,使企业做大。

市“321”计划:全市将用5年时间,引进3000名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培养200名科技创业家,集聚100名国家“千人计划”创业人才。

市“科技九条”:即《深化南京国家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建设打造中国人才与创业创新名城的若干政策措施》,全文共九条,故称为“科技九条”。

创业七策:2012510日,南京市委、市政府正式发布《关于实施万名青年大学生创业计划的意见》,将在三年内建成大学生创业园20万平方米,扶持1万名大学生创业,带动5万人就业,简称“创业七策”。

五有五无:“五有”即有综治组织机构、有矛调维稳力量、有人防技防物防、有多元服务管理、有规范机制保障;“五无”即无连续性侵财案件、无进京上访赴省集访等有影响的信访事件、无重大民转刑案件、无违法犯罪活动聚集场所、无重大公共安全事故。

四治四增:即治“庸”增能力、治“懒”增活力、治“散”增动力、治“乱”增效率。

推荐访问:溧水 政府工作报告 溧水区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