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区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23-04-20 12:30:0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大会的同志提出意见。一、2009年工作回顾2009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困难最大、任务最重的一年,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市中区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供大家参考。

市中区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大会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困难最大、任务最重的一年,也是我们在迎接挑战中奋力前行、在攻坚克难中实现突破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四保①”中心任务,振奋精神、迎难而上,拼搏进取、扎实苦干,圆满完成了区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以保增长为主线,区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采取了一系列坚决有力的措施,积极应对和化解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区经济总量、运行质量同步提高。

一是综合实力显著提升。预计全年完成生产总值429.6亿元,同比增长12%,占人代会计划的100%;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0.7亿元,同比增长18%,占人代会计划的102.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906元,同比增长10%,占人代会计划的101.8%。以上指标均提前一年超额完成了“十一五”计划目标。另外,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0亿元,同比增长22.5%,占人代会计划的105.6%;实际利用外资6000万美元,占人代会计划的150%;出口创汇6.35亿美元,占人代会计划的113%

二是产业优势更加突出。大力实施服务经济强区战略,着力发展以金融、房地产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预计全年完成服务业增加值337亿元,同比增长10.9%,占GDP的比重达到78.4%,其中,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达到了55.4%。金融业加快集聚,由全球最大保险企业投资的中德安联保险山东分公司、全市第一家外资银行汇丰银行济南分行先后开业,德国安顾保险、日照银行济南分行等14家金融机构相继入驻,全区营业收入过亿元的金融机构达到18家,占全市的48.6%;金融业实现区级税收5.15亿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28.2%。房地产业企稳回升态势明显,全年实现区级税收2.67亿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14.6%。同时,积极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都市型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完成38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93%

三是发展后劲持续增强。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引进内资项目578个,实际到位资金158.4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8个。城市综合开发加速推进,银座晶都国际大厦、齐鲁商会大厦等11座高档商务楼宇先后竣工,新增优质载体30.3万平方米;同时,投资70亿元的万达广场大型城市综合体正在加紧建设,投资14.5亿元的普利门超高层项目已奠基开工,投资135亿元的九曲居住区即将启动建设,大观园东地标建筑、南北康项目正在抓紧运作。商贸服务业项目进展顺利,家家悦济南旗舰店、蓝海四星级酒店、银座奥特莱斯店等一批项目相继开业,净雅经十路店、鱼翅皇七里山店等一批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工业项目取得突破,投资3.6亿元的西门子高速机车牵引变压器项目正在实施,广州宝洁山东分公司、山东瑞华同辉等一批高端项目先后落户腊山工业基地。

四是财政收入快速增长。面对年初减收因素多、数额大的不利局面,多管齐下,综合施措,仅用4个月就弥补了年初1.3亿元的减收缺口。坚持把招大引强作为财源建设的重中之重,大力引进优质税源,巩固扩大现有税源,全区税源基础不断壮大,区级税收过百万元的企业达197家,对地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为61%、达到11.15亿元;积极实施区街财政体制改革,健全税源信息交流共享机制,加大协税护税和征管力度,形成了全区上下密切配合抓税源、齐心协力促发展的强大合力。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8.28亿元,同比增长18.5%,不仅提前50天完成了年度财政收入任务,而且远远超过了“十一五”末16.4亿元的计划目标。

(二)以迎全运为契机,城市功能形象全面提升。进一步强化抓城建管理就是抓发展、惠民生的理念,以拆迁拓空间、以建设促发展、以管理促提升,全力以赴、集中攻坚,全年完成拆迁150多万平方米,开工建设221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76万平方米,城市面貌发生显著变化,承载能力有了质的提高。

一是规划建设加速推进。坚持规划先行,聘请国内外知名公司,对全区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和重点项目进行了高起点、高标准的规划策划,形成了老城新区内外并举、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围绕再创老城发展新优势,释放城市发展潜能,精心组织实施了19个片区的改造提升。目前,馆驿街以南片区回迁安置工作已全面展开,魏家庄片区开工面积达到67万平方米,经八纬一片区17号楼的基础建设正在加快实施;中光明街片区的拆迁工作全部完成,梁庄片区完成了拆迁量的65%,中山公园东片区的拆迁准备工作已经就绪。通过老城改造提升,已置换出市区黄金地段建设用地830亩,9300多户居民的住房条件陆续得到改善。围绕建设现代化新城区,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强力推进10个新区开发项目。其中,柏石峪片区先期启动的6个地块全部开发完毕,累计竣工面积113万平方米,柏石峪、花山峪、石青崖3个旧村已完成拆迁33万平方米;南北康、兴隆2个片区的规划策划等工作正在抓紧开展,分水岭村仅用20多天就完成了52万平方米的拆迁任务;西部新城市中片区的整体规划和拆迁安置方案基本确定;京沪高铁市中段完成拆迁18万平方米,征用(收购)土地1235亩,工程建设进展顺利。

二是综合整治深入开展。以“八项整治②”为抓手,全年投入10.63亿元,大力提升城市形象,打造了一批景观亮点,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显著增强。着力完善路网布局,高标准改造、整治市政道路47条,舜耕路、阳光新路实现了全线贯通,济大路、六里山南路被评为全市道路整治样板路,顺河街和玉函路二期拓宽改造工程顺利完成,全面改善了沿线环境。加大绿化、美化、净化和亮化力度,新增绿地面积15万平方米,整治居民小区7个、窗口部位10个,亮化楼体184栋,治理河道413公里、破损山体22243万平方米,拆除了卧虎山水泥厂、九龙水泥厂4座立窑,辖区空气质量在全市率先达到省定标准。积极推动环境综合整治向城郊延伸,改造农村公路922.5公里,实施腊山分洪工程市中段等水利项目26个;狠抓秸秆禁烧和白蛾防治,切实搞好荒山绿化和绕城高速绿色产业带建设,城乡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三是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加大执法力度,拆除各类违法违章建筑21.4万平方米,取缔了大观园占道夜市、八里洼“三·八”大集等6处马路市场;大力开展环卫“五个一”示范工程③,确保了生活垃圾日产日清,主次干道保洁率达到了100%。深化城管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工作重心下移,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严格实行定目标、定标准、定时段、定地域、定人员的“五定”考核管理办法,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全年向街道办事处拨付城管专项资金300万元;加强数字化城管平台建设,完善发现、处置、督办、考评和保障五项机制,城管案件的处结率达到99%,一批城市管理顽疾得到了及时、有效的解决。

(三)以惠民生为根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坚持把发展成果体现在民生改善上,全年用于保障救助、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资金达到6.99亿元,同比增长23.72%,一些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保障救助力度持续加大,全年实现就业再就业1577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了3%以内;完成养老保险扩面16440人,占目标任务的150%;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950元,居全市第一、全省第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8.5%,比上年提高了11.5个百分点;新农合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参合率达到99%;在全市率先制定实行了城乡低保边缘家庭救助办法,惠及困难家庭3000多个;发放廉租房租金补贴557241万元,“双困”家庭④人均住房面积提高了13.41平方米。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投入7360万元用于校舍建设及教学设备购置,教育教学条件不断改善,经八路小学等4所学校通过了市级规范化学校验收;积极推进科技创新,我区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区;加大文体设施建设力度,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即将实现主体工程封顶;强化疫情监测,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防控取得了较好成效;完善计划生育服务体系,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10.5‰和3.5‰以内;大力实施便民放心菜工程,新建、改建便民菜市场10处;着力加强社区建设,63个社区达到了市里制定的十分钟生活服务圈标准,我区被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同时,国防教育、双拥共建、民族宗教、史志档案、对台侨务等工作也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四)以创平安为抓手,社会政治大局保持稳定。牢固树立既要强力推进工作又要确保社会稳定的理念,在大事多、压力大、责任重的情况下,全力做好维稳各项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一是社会治安秩序总体良好。深入实施“平安全运”工程,圆满完成了国庆60周年、全运会期间的安保和维稳任务。大力加强社区民安工程建设,完善网格化治安防范体系,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居民群众的安全感不断增强。二是信访稳定工作深入扎实。认真落实领导包案和“一岗双责”制度,深化延伸区级领导公开接访活动,全年接待群众来访312起,初信初访一次性处结率达到95%。深入开展“积案化解年”活动,省、市交办件化解率分别达到100%98%。认真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一批苗头性问题得到及时妥善解决。三是文明法制建设得到加强。以“建美丽泉城、迎和谐全运、展市中风采”为主题,开展各类文明创建活动278场次,营造了开放包容、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积极推进“法律六进”活动⑤,干部群众的法制意识进一步增强。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39件、政协提案67件,面复率和满意率均有了新的提高。四是应急管理水平稳步提升。依托消防大队、特警大队,组建了2支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先后组织开展了城市防汛、山林防火等专项演练20多次,应急救援能力明显增强。加强值班调度,积极整合12345市民服务热线和公安、信访、交警等监测预警网络,及时掌握舆情信息,妥善处置了多起突发问题。同时,加强对重点企业、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管,全区安全生产保持了平稳态势。

各位代表,2009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们遇到的困难比预料的大,取得的成绩比预期的好。在这场重大考验面前,我们既取得了显著成绩,又积累了在复杂环境中推动发展的重要经验。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深刻体会到:必须始终坚持把解放思想、提升境界作为先导,不断强化省会中心区标准意识,以思想的不断解放、境界的不断提升,推动各项工作上水平;必须始终坚持规划先行,着眼长远,超前策划一批具有全局性、带动性的重大项目,以高水平的规划策划引领建设和发展;必须始终坚持把城市建设作为推动整体工作的主线,把拆迁作为重要抓手,以大规模的拆迁建设,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拓展空间;必须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心上,认真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民生的不断改善聚民心、保民安、促和谐;必须始终坚持把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作为推动政府工作的重要保障,着力强化勇于担责、敢于攻坚的工作作风,不断提高抢抓机遇、破解难题的能力,以坚强有力、勤政为民的干部队伍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

各位代表,2009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这样的成绩极其不易。这是区委科学应对、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区上下齐心协力、扎实工作的结果,是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区政协、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及各人民团体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驻区企事业单位、机关部队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政府,向全区人民以及所有为市中区发展做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综合经济实力与同类城市先进城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经济结构有待于进一步优化升级;城市管理的长效常态机制尚未真正建立,一些影响城市形象的突出问题还需要下大气力解决;改善民生、维护稳定的任务仍十分繁重,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干部的思想境界和能力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高标准、高效率、高强度工作的要求,化解难题、破解瓶颈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0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今年是完成“十一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站在新起点、实现大发展的关键之年。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复杂,积极变化和不利影响同时显现,经济回升的基础尚不稳固;我市“东拓、西进、北跨”步伐不断加快,带动市内各区发展进一步提速,我区紧跟全市节奏、保持发展优势面临较大的压力。同时,也要看到,中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市委、市政府围绕拓展发展空间、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出大力实施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旧简易楼群改造,加快推进金融商务中心区规划建设,所有这些,都为我区加快发展带来新的机遇。特别是经过两年多来的精心谋划和艰苦努力,全区大发展的框架已经形成,综合经济实力、城市建设管理、社会和谐稳定都上了一个新台阶,进入了加快发展、率先发展的新阶段。站在新的起点,我们必须树立更高标准、瞄准更高目标,齐心协力迎接挑战,全力以赴寻求突破,以更高的境界、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措施,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按照区委“拉高标杆、提升目标,创造新格局、实现大发展”的要求,2010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建设“金融商务市中、洁净宜居市中、文明和谐市中”,把城市建设管理作为推动整体发展的主线,大力实施“北精南快”战略,扎实做好“扩大长高、聚集提升”文章,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全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核心区、商贸商业聚集区、文化休闲标志区和生活品质示范区,努力跻身全国中心城区先进行列。

2010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1%;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引进内资11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76亿元;外贸出口、实际利用外资实现恢复性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万元GDP综合能耗降低4.5%SO2排放量降低2.1%COD排放量降低5.6%。工作中,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立足“北精南快”,着力在拓展发展空间上实现新突破。按照“北有CBD、南有新天地”的发展格局,以向空间求发展、向楼宇要效益为主攻方向,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效率拆迁、高标准建设,做精提升北部老城区,加快开发南部新城区,努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功能齐全、带动力强的城市综合体。北部老城区以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旧简易楼改造为重点,着力在“扩容、长高、提质”上下功夫,加速推进经八纬一、天桥南三角地、普利门等片区的建设,迅速启动大观园东、中山公园东、城顶街、上新街等片区的拆迁,不断提高城市的建设高度和总容积率,积极打造以高端商务楼群为载体的中央商务区,进一步奠定济南金融商务中心的地位。南部新城区立足综合配套、连片开发,扎实做好规划策划、项目招商等工作,确保年内取得重大进展,逐步形成商务休闲新天地。其中,九曲片区尽快启动12万平方米的安置房建设,进一步完善水、电、路、暖等基础设施,推动片区开发全面展开;西部新城要加快实施8个村的拆迁,启动4个集中安置区的建设;兴隆、南北康等片区要进一步深化策划方案,抓紧完善相关手续,加快推进步伐;其他城中村的改造也要分批策划、分类实施,努力为城市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

(二)围绕转型升级,着力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取得新进展。立足于功能互补、优化提升、聚集发展,全面推动四大产业聚集区建设。一是打造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区。以金融商务中心区为依托,同步推进规划策划、载体建设与项目引进,重点抓好万达广场5A级写字楼、大观园东地标建筑、普利超高层项目、温州商会大厦等高端商务楼宇的建设,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不断壮大金融商务、酒店公寓、中介服务等高端业态,努力形成一批“亿元楼”、“特色楼”,加快建设代表全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的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区。二是打造消费性服务业聚集区。扎实做好“增量、聚集、提升”三篇文章。加快商业设施建设,力争全年新增面积50万平方米以上;搞好协调服务,积极促进万达广场大型商业综合体、经十一路银座商城等重点项目尽快投入运营,实现商贸服务业增量扩容。抓住经四路、共青团路拓宽改造的机遇,结合两侧棚户区拆迁,加快低端产业的转移置换,集中打造东接泉城路、西至老商埠的高端商贸商业带,促进商贸服务业聚集发展。抓紧实施济南名吃街等特色街区的改造提升,进一步推动商贸服务业优化升级。三是打造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细化完善老商埠区的策划方案,进一步整合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休闲娱乐等高端产业,形成代表济南开放城市新形象的中央文化地标;抓好兴隆片区大型休闲旅游主题公园的规划策划,积极打造集居住、旅游、文化于一体的高端商务休闲区;同时,以文化演艺、出版发行等产业为重点,大力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带动英雄山文化产业圈不断升级,整体提升全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四是打造高科技产业聚集区。加快建设西门子产业园、都市型产业园等6大园区,促进高新技术、软件信息等产业聚集发展,形成我区新的经济增长极。

(三)强化项目带动,着力在增创发展优势上达到新高度。坚持把抓项目作为扩投资、促增长的重要手段,以项目的加快实施推动总量提升、产业升级,努力增创区域发展新优势。一是招商选资调结构。围绕全区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引进金融机构、企业总部、都市工业等高端项目,不断提高优势产业的聚集度和带动力;做好重点项目的包装策划,采取专业招商、中介招商和走出去招商等多种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推介。根据现有载体的入驻率、注册率和税收贡献率,研究制定配套政策,加大腾笼换业力度,最大限度提高载体资源的利用率;明确新建载体的招商方向和重点,严格把好企业类型、产业层次和税收贡献关,切实提高招商引资的实效。二是完善机制提速度。按照“四个一批⑥”的要求,健全以区级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项目推进机制,重点抓好山景御园、新华书店二期等14个总投资235亿元、建筑面积709万平方米的在建项目;尽快启动润华地块、梁庄片区等38个总投资909亿元、建筑面积1453万平方米的待建项目,以高强度的投资,拉动经济快速增长。三是优化环境促发展。进一步健全服务体系,简化办事流程,积极为项目建设、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制定完善面向纳税大户、成长型企业的优惠扶持政策,形成洼地效应,吸引更多的企业来市中投资兴业。

(四)坚持统筹兼顾,着力在推进协调发展上再上新台阶。正确把握重点突破与全面发展的关系,抓好新农村建设、开放型经济和生态保护等工作,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认真搞好农村产业发展和村庄建设改造规划,启动12个村的连片住房建设和部分村的危旧房屋改造,坚决避免无序开发和盲目招商,坚决防止乱搭乱建和突击加建;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扶持壮大各类特色园区,聚集培养一批龙头企业,促进高效种植业、规模养殖业、精深加工业快速发展,推动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现代农业转变;坚持典型带动,强化综合配套,以道路硬化、村庄美化、荒山绿化及水利工程建设为重点,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努力打造一批发展水平较高、特色亮点突出、村容村貌整洁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二是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搞好腊山服务外包基地的规划建设,促进服务外包产业聚集发展;继续完善重点企业联系制度,用足用好促进外经贸发展的各项政策,稳定出口市场,扩大出口规模。充分发挥辖区招商载体丰富的优势,全力做好利用外资工作。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不断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三是促进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健全市场准入制度,提高投资项目进入门槛,实现节能减排工作关口前移;对不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分类分批进行淘汰和置换。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大力发展以低碳为主要特征的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五)突出长效常态,着力在建设宜居城区上展现新形象。坚持把城市管理作为促进民生改善、提升城市品质和优化发展环境的重要举措,进一步提高标准、细化措施、强化执法,着力打造规范有序、洁净优美、宜业宜居的现代化城区。一是投入力度再加大。建立城市管理费用与财政收入同步增长机制,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城市的建设、经营和管理,全年投入城市维护、管理和整治的资金达到5亿元以上。同时,进一步加强环卫、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装备保障能力;充实基层城管力量,优化人员结构,不断推动城管工作重心下移。二是综合整治再深化。在巩固迎全运整治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加快经四路、共青团路等8条道路的拓宽改造,搞好舜玉路、民族大街等10条道路的综合整治,抓好七里山、舜玉等10个小区的整治提升;同时,治理破损山体9座、河道4条,新增绿化面积10.5万平方米。三是管控措施再强化。大力实施精细化管理,积极推动环卫保洁由重点区域、重点部位向城乡接合部、老居民小区延伸,确保全区保洁率达到100%18小时以上保洁路段和区域达到60%以上。进一步拓展数字城管覆盖面,把兴隆、陡沟两个街道办事处纳入城市管理体系;整合数字城管与数字民安系统,实现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共用。加大监管与查处力度,坚决防止乱搭乱建现象回潮,坚决遏制新的违法违章建设;做好疏堵结合文章,整合规范各类市场,坚决取缔影响交通和环境的无序摊点群,切实解决占道经营等问题。四是工作机制再完善。按照“权责统一、费随事转”的原则,强化街道的主体地位,细化城管部门的工作职责,明确社区的管理责任,形成三级落实、整体联动的责任体系。加强监督管理,严格绩效考评,建立科学合理、运转高效的督查落实机制,努力实现城市管理的长效常态化。

(六)狠抓民生改善,着力在促进和谐稳定上开创新局面。以办好十件惠民实事⑦为抓手,按照“持续改善、长远受益、群众满意”的要求,把加快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努力使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一是切实搞好保障救助。大力实施就业直通车工程,确保实现就业再就业1万人以上。建立农村低保标准长效增长机制,不断提高保障水平;健全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体系,切实把符合参保条件的农民纳入保障范围;提高新农合政府补贴标准,将筹资水平增加到每人每年120元;加大救助帮扶力度,切实保障城乡低收入、残疾、贫困人群和优抚对象的基本生活。二是积极打造精品社区。投入1000万元,着力解决老城区社区办公服务用房不足等问题;加快社区菜市场等便民利民设施建设,抓好居家养老、医疗保健等服务项目,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制定统一的标准和流程,不断提高社区服务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程度,力争每个城区街道办事处再建成12个精品社区,每个城郊街道办事处打造35个农村精品社区。同时,精心组织,扎实做好第十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三是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抓好校舍安全工程、农村中小学校舍升级改造工程,尽快启动区未成年人素质教育基地项目,进一步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积极稳妥地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重点支持开展中医药特色服务;加快区医院综合门诊楼建设,搞好5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64个村级卫生室的达标工作;以人员密集场所为重点,扎实做好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工作。全面完成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建设,新建一批社区健身苑、活动中心和农村文化大院。严格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进一步巩固双拥共建成果,积极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区。同时,扎实做好民族宗教、国防教育、对台侨务、史志档案等工作,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四是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完善信访事项三级终结机制⑧,做好行政复议、劳动仲裁、民事调解等工作,努力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搞好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同时,进一步健全应急管理机制,大力整合公安、交警、消防、城管及民兵预备役等各方面力量,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类突发问题;加强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等领域的监管,认真做好防火、防汛、秸秆禁烧、白蛾防治等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一)进一步提升境界标准。要继续把解放思想作为先导性工程,深入分析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清醒认识存在的问题和差距,着力强化危机意识、发展意识和领先意识,坚决克服自满自足思想和懒惰漂浮作风;要以建设现代化省会中心区为目标,拉高标杆、勇于超越,努力在新一轮发展中抓住机遇、抢占先机,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要始终保持迎难而上、知难而进的精神状态,以饱满的热情、旺盛的斗志,推动各项工作始终走在全市前列。

(二)进一步增强执行力。要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决策部署,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努力把区位特色转化为科学发展的竞争优势,把上级要求转化为率先发展的现实动力;要大力践行真抓实干的作风,对重要决策、重要工作,做到反应迅速,推进有力,一抓到底;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着力提高化解难题、破解瓶颈的能力,切实做到在矛盾面前勇于承担、敢于负责,在困难面前不言难、不言败、不气馁;要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强化督查落实和责任追究,真正做到责任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干部在一线考核。

(三)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理顺部门职责关系,积极稳妥地推进机构改革;健全社会管理体系,拓展公共服务功能,努力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立足固本强基,完善区街财政体制,增强基层的综合发展能力,进一步推动街道办事处将工作重心转到培植税源、城市管理和社区建设上来。强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引导,科学编制好“十二五”规划。

(四)进一步加强廉政建设。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主动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自觉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的舆论监督,努力推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认真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加大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强化对重点项目和关键岗位的监察审计;深入开展纠风专项治理,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努力塑造清正廉洁、务实高效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站在新的起点,前景美好,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依靠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同德谋发展,群策群力干事业,为建设更加繁荣和谐的现代化新市中而努力奋斗!

推荐访问:中区 政府工作报告 市中区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