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2010年1月13日区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完整文档)

时间:2023-04-20 10:50:07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政府工作报告2010年1月13日区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2009年的政府工作2009年是我区经济发展形势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政府工作报告2010年1月13日区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政府工作报告2010年1月13日区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完整文档)



政府工作报告



2010113日区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09年的政府工作

2009年是我区经济发展形势最为严峻的一年,也是我们全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力实施《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奋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保增长、扩内需,强基础、调结构,抓民生、促和谐”的工作部署,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攻坚克难,锐意进取,较好地完成了区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60.54亿元,增长9.5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5.19亿元,增长21.32%;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49.5亿元,增长13.3%;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60066万元,增长15.12%;完成一般预算收入18100万元,增长11.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3.93亿元,增长17.8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908元,增长12.0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447元,增长10.1%。一、二、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20.1840.1439.68,全区经济发展呈现出步伐明显加快、效益显著提高、结构不断优化等特点。提前一年实现了“十一五”规划中农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大口径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主要污染物削减等七项主要指标。

──《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顺利实施,重点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坚守水权底线不动摇,全区配置水权10.868亿立方米,各行业累计用水量10.4亿立方米;关闭机井20眼、项目区减少农田灌溉配水面积6万亩,向下游下泄水量1.18亿立方米,全面完成关井压田和向民勤调水任务。加快项目工程建设进度,完成项目投资4.77亿元,改建干支渠186.34公里,完成田间节水面积52.91万亩。重视规划指导,强化技术支撑,狠抓市场营销,扎实开展“设施农业提质增效年”和“温室定植、暖棚进畜攻坚月”活动,新建日光温室、养殖暖棚和拱型温室23328亩,全区累计建成设施农业11万亩。扎实开展节水增收入户工程,大力推行区域化种植,全膜、垄膜种植面积达57万亩,有效减轻了夏灌压力,在大旱之年保持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完成人工造林3.38万亩,义务植树915万株,封山(沙)育林(草)3万亩,通道绿化200公里,农田林网更新改造1万亩。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全社会节水意识显著增强,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机制初步形成。

──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扎实开展“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全年共争取各类项目169项,总投资78.61亿元,其中争取国家、省上项目资金11.07亿元。开工建设各类项目251项,总投资103.1亿元,完成投资58.93亿元。达利公司PET饮料及万吨小食品生产线扩建、天祥公司肉类屠宰及分割生产线、威龙公司10万吨葡萄酒堡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灌区节水改造、农村电网改造、道路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展良好;凉州医院外科手术及住院大楼等一批社会事业项目和丰乐镇、永昌镇等乡镇基层政权建设工程顺利实施;武威市农产品批发市场、黄羊农产品储运交易市场等6个市场已投入运营,三洲商贸物流配送中心、畜产品交易市场等一批市场项目建设步伐加快;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政策支持,完成外贸出口额542万美元,同比增长116%。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积极参加“兰洽会”、“天马节”等项目洽谈和对接活动,在深圳、上海、溧阳等地成功举办项目推介会,先后引进甘肃电投、东方希望、今麦郎集团等一批带动力较强的国内知名企业加盟凉州发展。全年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40项,到位资金11.85亿元,同比增长31.4%。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有力地促进了固定资产投资的较快增长。

──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共兑现粮食直补、农机具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各项强农惠农资金1.67亿元,农民人均受益214元。围绕水权优化种植结构,粮经比例为6535,夏秋比例为4852;粮食总产量达60.65万吨,瓜菜总产量达113万吨,瓜菜业增加值达9.49亿元,占农业增加值的29.3%。加快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新建养殖小区(场)84个,新增规模养殖户3535户,畜禽饲养量达762万头(只),畜牧业增加值达10.26亿元,占农业增加值的31.67%。按照“公司+合作组织+农户”的模式,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48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220个,带动农户8.4万户,有效提高了农户市场经营主体地位。进一步推进标准化生产,认证无公害畜产品产地4个、绿色农产品35个、有机农产品6个,建成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100.6万亩;引进农作物新品种133个,推广新技术、新成果6项,聘用享受政府津贴的村科技助理员240名、动物防疫员445名。研究出台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施意见》和相关配套政策,全面启动了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建长城乡西湖村、黄羊镇上庄村等8个新农村小康住宅示范点。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大力推进“万公里渠(管)道建设工程”,累计完成渠道建设1900公里;新建和改造高低压线路142公里,完成农田整理3万亩。加快农村信息化工程建设步伐,初步建成了新农村建设网、“农政通”手机短信等信息平台,我区被确定为全省农村信息化建设试点区。扎实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改造建设农家店65个;“家电下乡”工作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积极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成立了凉州区土地流转中心,建立乡镇土地流转服务站8个,流转土地2.22万亩。狠抓农民培训,完成实用技术培训27.6万人(次),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1.67万人。大力发展劳务经济,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20.06万人,其中有组织输转10.02万人,创劳务收入16.85亿元。张义山区扶贫开发向纵深推进,争取扶贫专项资金288万元,搬迁移民4882023人,“张哈”片被确定为全省第一个扶贫开发省级试验示范区。

──“工业强区”战略深入实施,工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加强工业经济运行监控与协调,着力帮助企业解决煤、电、油、运以及技改、融资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工业经济运行呈现出企稳回升的良好态势。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8.4亿元,增长14.9%;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19%,同比提高7.9个百分点;工业对全区GDP增长的贡献率达40.96%,对财政的贡献率达32.25%。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积极探索园区建设市场化运作的新路子,投入资金10790万元,改善了武威、黄羊工业园区道路、给排水、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园区的整体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在丰乐空星墩滩规划建设武威金太阳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区,工业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全年新建续建工业项目155项,总投资42.27亿元,完成投资18.43亿元。其中投资千万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75项,完成投资15.84亿元。甘肃电投日新应天科技公司太阳炉生成多晶硅、光伏发电、光热项目中试顺利;响水河煤业武威洗煤公司60万吨洁净煤项目、莫高酒业1万吨葡萄酒发酵车间等一批新开工项目建成投产。坚持“一企一策”,企业改制遗留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皇台酒业的保壳任务基本完成,国有股质押控制在预定目标之内。切实推进节能减排,建立减排示范点10个。全年万元GDP能耗下降4.52%,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分别净削减86.8吨、78.4吨。

──财政收入不断增加,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强化综合治税措施,严格非税收入管理,区域内实现的财政收入突破6亿元,比“十五”末增长88%,一般预算收入达1.8亿元,比“十五”末翻了一番。加大向上争取力度,共争取上级各类财政补助资金22亿元,同比增长62%,有效缓解了财政支出压力。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以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重点为目标,规范财政支出,全年一般预算支出完成23.78亿元,同比增长58.26%。对全区干部职工增发津贴补贴,提高了工资水平。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方面加大投入,全年支出达5.5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23%,同比增长54.5%。深化“乡财区管”改革,积极开展部门预算试点、国库集中收付改革,强化财政监督检查,加大“小金库”整治力度,财政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全面落实“两免一补”和国家助学金政策,加快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撤并中小学46所,新建、改扩建校舍面积17万平方米;基础教育质量不断提升,高考本科录取率比上年提高5.09个百分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组建凉州职业教育集团,职业中专异地搬迁项目顺利实施。深入开展乡镇卫生院规范化建设管理年活动,投资近1000万元,完成5所中心卫生院改扩建和10所乡镇卫生院危旧房改造,15所乡镇卫生院达到一级甲等医院建设标准,凉州区中医院创建国家级风湿骨病重点专科工作进展顺利,武威肿瘤医院顺利创建为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武威传染病医院完成负压病房改造,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防治工作扎实有效。建立凉州区“名中医”、“名专家”、“十佳白衣天使”、“十佳乡村医生”评选制度,发放政府津贴,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医务工作者服务城乡群众爱岗敬业的意识。始终坚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不放松,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各项优先优惠政策,建成乡镇计划生育中心服务站10个,全区人口出生率控制在8.9‰。扎实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加大白塔寺、天梯山石窟等重点景区的规划、建设力度,加强凉州贤孝、凉州攻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广泛开展。认真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区广播电视信号无线覆盖率和数字电视信号覆盖率分别达到98%95%以上。重视发展旅游产业,配合市上成功举办了第七届“天马”节会。修订完善《凉州区村干部基本养老保险试行办法》和《凉州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实施办法》,进一步提高了村干部养老保险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区级补贴标准。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切实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继续保持了好的形势。妥善化解重点信访案件和群体性事件,信访案件结案率达96.1%;圆满完成国庆60周年安保工作任务,禁毒专项整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命案现案破案率达100%,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水平不断提升,保持了社会和谐稳定。人民武装、国防动员、双拥共建、民族宗教、统计物价、档案管理、外事侨务、防震减灾、妇女儿童、老龄工作、残疾人救助和地方志编纂等事业都有了新的进步。

──民生工程扎实推进,“十件实事”如期完成。从群众关心的就业、就医、上学、住房、交通等突出问题入手,强化资金保障,细化工作责任,狠抓任务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年初承诺办理的“十件实事”。

1、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全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4948个,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99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为城镇有创业愿望的下岗失业人员和返乡创业农民工发放政府贴息小额贷款1538万元;完成全区55个公务员岗位的考录和139名纯农(牧)户零就业家庭本科以上毕业生的安置工作,配合省、市完成了选拔352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或乡镇卫生院工作的任务,考录309名高校毕业生充实到乡镇事业岗位。

2、着力解决家庭困难学生上学问题,筹资160万元对4900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助;积极开展爱心助学活动,为5291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助学金189.08万元;认真落实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为2238名应往届高校学生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1119万元。

3、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全区“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7.34%,平均报销比例达50%以上,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7.54%;完成了东大街、西大街、东关街等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0所标准化村卫生室的建设,东关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中华医学会命名为“全国健康管理实验”基地,会馆、大众、文庙等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达到示范性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标准。

4、着力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问题,新建廉租住房708套,发放廉租房租赁补贴4441589万元,改造农村危旧房8049户,发放农房补助资金3219.6万元,投入600多万元解决了部分困难群众分户供暖的问题。

5、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投资3551万元,解决了西营、杂木、黄羊三个灌区10个乡镇6.479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6、扎实开展“农村公路建设年”活动,全年建成通乡通村道路57349公里,新建金羊、新华等5个乡镇客运站。

7、加大农村新能源利用,建成农村户用沼气6500户。

8、高度重视养老、敬老问题,完成张义、发放2所敬老院的改扩建工程,新建黄羊中心敬老院,全区中心敬老院、老年公寓“四位一体”综合楼项目开工建设,全区敬老院总数达到19所,集中供养对象485人,集中供养率达到11.6%;为全区397680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老人特殊生活补贴62.25万元;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28960人。

9、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开工建设24个乡镇文化站,建成60个农家书屋和30个农村文化大院。

10、认真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生活问题,扎实开展诚信阳光低保活动,全区共保障各类城市低保对象1178530922人,保障农村低保对象696022118人,做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认真做好农村低保对象提标扩面工作,新纳入农村低保对象530019056人,全年共发放城乡低保资金6900万元。

──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完善,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坚持依法行政和从严治政,大力加强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和政务督查,稳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严格实行行政首长问责制和责任追究制,政府工作效能不断提高。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积极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人民团体的意见,鼓励和支持新闻媒体监督、公众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不断增强。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77件,办结率达93.5%;办理政协委员提案88件,办结率达98.9%。区长热线、区长信箱全年共受理各类投诉及意见建议41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100%。认真实施“五五”普法规划,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大力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加大惩防体系建设和行政执法监督力度,加强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资金、救灾救济资金和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检查和审计。不断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预防和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扎实推进作风建设和政风行风建设,科学决策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的一年,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稳步推进,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的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得益于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为凉州发展付出辛勤劳动的全区干部群众,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及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凉各部队、各单位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凉州改革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我区人口基数大、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基本区情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差距和不足。虽然全球经济初步回暖和全国、全省经济整体向好,但影响和制约我区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经济回升动力仍显不足,结构不优的问题仍很突出,城乡居民收入仍然很低,财政收支依然困难,改善民生仍须付出艰苦努力,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中矛盾和问题仍然较多,重点治理任务十分艰巨,工业对经济的拉动力仍然不强。新旧问题相互交织,内外因素相互影响,在全球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和挑战。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深切体会到:越是在面临新形势的时候,越是要善于在大格局中准确定位,在大背景下确定目标,抓住关键环节,突出发展优势,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越是在出现新矛盾的时候,越是要紧紧依靠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克服困难、解决矛盾的勇气和信心,不断改进方法和作风,及时找准工作突破口。越是在取得新成绩的时候,越是要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善于总结经验和教训,克服自满情绪,励精图治谋划新发展。越是在面对新挑战的时候,越是要善于识别机遇、创造机遇、抢抓机遇,勇于探索,勤于实践,敢为人先聚集新优势。实践反复证明,无论在什么样的形势下,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只要我们坚持区委的坚强领导,紧紧依靠凉州百万人民,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一定能够不断取得新胜利、开创新局面。

2010年的政府工作

今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科学谋划“十二五”发展的关键年,是实现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近期目标的攻坚年,做好今年的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

2010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实施“三大战略”、构建“三大支撑”的总体要求和区委“1126”工作思路,以产业培育和结构优化为核心,以实施设施农业标准化建设年、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突破年、市场建设推进年为切入点,以重点治理、项目建设、园区建设、市场建设、城乡一体化、民生改善为重点,发展壮大食品工业、能源化工、现代服务业、劳务经济四大产业,全面完成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近期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全力推进民生改善和社会事业发展。

2010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达到180亿元,增长10.5%;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58.5亿元,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8.8亿元,增长18%;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69166万元,增长15.15%;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0680万元,增长14.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9.5亿元,增长16.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500元,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545元,增长10.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8‰以内;万元GDP能耗降低4%以上。

围绕以上目标任务,重点抓好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落实各项治理措施,确保重点治理规划近期目标顺利实现

加快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坚持质量、进度和效益相结合,严格落实项目“四制”,按照“四个一流”目标要求,细化阶段性目标任务,加快建设进度,狠抓工程质量,完成干支渠改建68.12公里,配套田间节水面积21.32万亩,确保全面完成投资建设任务。

着力推进设施农业建设。更加坚定发展设施农业的信心,以建设日光温室万亩乡镇、千亩园区、千亩村为基本目标,以绿色、安全、标准化生产为基本要求,以市场、销售、网络化建设为基本依托,努力把凉州建成西北乃至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围绕设施农业提质增效,扎实开展设施农业标准化建设年活动。严格按照设施农业发展规划,按照灌区、乡镇、村组整体推进的思路,坚持“规划、建设、改造、提升”的原则,利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区建成5个日光温室万亩乡镇、20个千亩示范园区、20个千亩示范村。注重典型引路和效益驱动,注重发挥园区示范辐射效应,注重农户示范带动作用,抓好政策引导、土地流转、基础配套、技术服务、良种推广、市场营销等关键环节,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用足用好省、市关于扶持设施农业发展的信贷政策,切实解决农民群众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加快推进设施农业发展。进一步健全完善设施农业建设评价和激励机制,严格项目管理,确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坚守水权底线不动摇。进一步优化水权配置,严格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健全水权分配落实机制,加快水市场建设,严厉打击违规取水、破坏地下水计量设施等违法行为。认真落实水资源配置计划,压减灌溉面积10.97万亩,削减地下水开采量0.48亿立方米,将全区水资源使用总量控制在10.44亿立方米,确保完成向下游民勤调水1.1亿立方米。

大力推进大田节水。更加夯实建设节水型农业的基础,围绕种植结构调整,依托全省旱作农业项目,大力推广全膜覆盖、垄膜沟灌技术,实行区域化种植,每个乡、村、组分别建立500亩、200亩、50亩以上的集中连片节水示范点1-2个,力争推广常规节水面积100万亩,努力建设一流的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区。

切实加强生态治理与保护。积极争取国家生态治理项目,认真抓好以“三北”四期、退耕还林、重点公益林建设、通道绿化等重点生态工程为主的林业项目建设,加快构筑绿洲农田林网防护体系。加大“条田林网”更新改造工程实施力度,完成人工造林3万亩、封山()育林()3万亩、通道绿化200公里、农田林网更新改造1万亩、新育苗木2000亩、义务植树500万株,以黄斑星天牛为主的林木病虫害防治6万亩。加强邓马营湖区生态保护与治理,加大退耕还林力度,强化水土资源统一管理,探索和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努力恢复生态功能。

二、坚持发展抓项目不动摇,着力培育区域经济发展新优势

加大项目争取力度。抢抓国家出台支持甘肃发展优惠政策的机遇,紧紧围绕国家产业发展方向和在“三农”、中小企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资重点,进一步加强项目衔接,加大国家投资项目争取力度。集中力量争取建设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以重大项目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按照“建成一批、推介一批、储备一批、论证一批”的要求论证上报项目,力争100项以上列入省上计划,争取各类项目资金7亿元以上。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加强重点项目建设管理,健全完善区级领导包抓重点项目责任制,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加快黄羊火电项目、武南煤炭集散中心等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抓好甘电投年产4000吨太阳能生成多晶硅项目、50MW光伏发电、10MW光热项目,天祥公司30万只羊、3万头牛、60万头猪屠宰及分割生产线和威龙10万吨葡萄酒堡、达利公司PET饮料及万吨小食品生产线扩建、今麦郎食品公司方便面生产线等重点工业项目,力争早日投产;实施好灌区节水改造、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等农业项目;抓紧实施北京购物中心、职教中心、通乡通村道路、乡镇文化站、乡镇计划生育服务站、农村卫生分院及村级卫生室等社会事业项目。围绕城市建设,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河东新区。确保全年实施各类重点项目250项以上,完成投资69亿元。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紧紧围绕食品工业、生物化工、新能源、文化旅游、社会服务等产业,突出以情招商、以商招商、以农招商、以产业招商,积极引进国内知名企业。注重驻外招商窗口建设,充分发挥驻外办事机构的作用,切实加强签约项目的跟踪服务,盯人、盯事、盯项目,确保签约项目及时开工。力争签约项目30项,到位资金7.8亿元以上。

三、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更加明确凉州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区财政继续安排农业发展资金1100万元,以建设西北重要的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区和循环农业示范区为目标,围绕市场,突出特色,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重点在张义山区、沿山冷凉灌区、井泉灌区、城郊乡镇打造人参果、食用菌、特色林果、外向型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板块。高度重视国家级绿色农业示范区的建设,加大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和有机产品的认证力度,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努力拓宽蔬菜销售渠道,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农业。依托优势产业,打破行政区划,加大扶持力度,切实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农民在市场竞争中的组织化程度。以建设全国生猪大县、全省牛羊产业大县为基础,以提升品质、扩大规模、提高效益为基本目标,按照安全、生态、高效、标准化的要求,以生态养殖小区(场)建设为依托,以完善畜禽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为保障,以天祥肉类加工公司、甘肃森泰种畜育种公司为龙头,大力发展畜牧业,提升畜产品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强化政策扶持,加大玉米秸秆青贮氨化的力度,切实提高秸秆资源利用率。

扎实抓好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以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为突破口,制定实施《新农村建设规划指导意见》,抓好试点村、镇建设规划编制,整合项目资金和社会资源,加大支持力度,健全和完善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机制,着力抓好长城乡西湖村等8个市级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全区38个乡镇都要因地制宜建设乡镇级新农村示范点,促进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以区域性中心小城镇建设为突破口,从建设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制机制、社会保障六个方面推进城乡一体化。突出规划先行、产业集聚和区域特色,重点规划建设黄羊、武南、丰乐、双城、永昌、清源、张义、西营等8个中心小城镇。认真做好以宅基地换房推进小城镇建设工作,加大村改居工作力度,创新户籍管理制度,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

着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万公里渠(管)道建设工程”,着力完善和配套田间末级渠系,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灌溉条件。建立完善“建、管、护”并举的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机制,进一步提升道路等级,优化路网结构。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信息化应用水平。建立农机化试验示范基地,抓好新机具引进推广,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积极争取实施一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完成农网建设30公里,保护性耕作3.1万亩,土地整理1.48万亩。

切实抓好劳务经济和扶贫开发。把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作为加速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性措施来抓,围绕农业实用技术和劳务技能培训农民22万人(次)。坚持技能型输出和有组织输出相结合,异地输出和本地项目转移相结合,健立驻外劳务机构,不断拓展劳务基地,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输转劳动力20.6万人,其中有组织输转8.24万人,创劳务收入18.75亿元以上。加大张义全省扶贫开发省级试验示范区建设力度,坚持走好结构调整、项目带动、移民搬迁、劳务输出、班子建设“五条路子”,加快扶贫开发进度,完成移民1000人以上,力争当年减少贫困人口2000人以上。

大力推进农村改革。建立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鼓励和支持以租赁、转包、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严格土地管理,保护基本农田。积极推进林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财政支农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积极探索农村公益设施产权改革的新途径。积极探索农技推广、动物防疫等方面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完善农业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四、坚持实施“工业强区”战略不动摇,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提升壮大食品工业。以打造西部重要的食品工业基地为目标,继续扶持好白酒、熏醋、面粉等传统食品工业,切实抓好骨干龙头企业。突出发展葡萄酒酿造业,重点抓好威龙10万吨葡萄酒堡等项目建设,力争年内新建1万亩酿造葡萄基地,形成6万吨葡萄酒生产能力。积极培育以天祥肉类屠宰加工为龙头的农畜食品加工业,大力发展以达利20万吨小食品生产为龙头的休闲食品加工业,促进食品工业不断发展壮大。

突出发展能源化工业。大力发展洁净能源,全力支持以甘肃电投日新应天科技公司为龙头的新型太阳炉生成多晶硅、光伏发电及关联产业,努力创建国家级新能源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区。努力盘活荣华公司,坚持发展以玉米淀粉精深加工为主的生物化工业,加快发展以甘肃药物碱厂为龙头的医药化工产业。

提高园区建设管理水平。以引进重大项目、培育支柱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为目标,从规划实施入手,进一步修订完善武威、黄羊工业园区控制性总体规划,加快武威金太阳新能源高新技术集中区总体规划及其它各项规划的编制和评审;从体制机制入手,逐步理顺园区管理体制,创新运行机制;从制度建设入手,完善园区企业管理制度,建立企业准入、退出机制,提高园区管理水平;从基础设施入手,加强园区道路、给排水、通讯、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园区功能。积极创造条件,力争将武威、黄羊两个省级工业园区升级为国家级工业园区,将武威金太阳新能源高新技术集中区申报为国家级工业园区。确保年内开工建设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不少于40项,建成投产20项以上。

全力服务中小企业发展。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区扶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区级财政继续安排工业发展资金1100万元,加大对重点企业的帮扶力度,重奖纳税贡献突出的企业。积极推动皇台重组,切实保证国有股权保值增值。密切跟踪分析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运行态势,加强企业煤、电、油、运的协调服务,确保重点工业企业运行顺畅,力争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4.5亿元,增长18%。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评价制度,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积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改善企业融资环境。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信息服务、项目推介、融资服务等服务体系,积极搭建创业平台,发展各类小额担保,鼓励和支持全民创业。

坚持不懈地抓好节能减排。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严把新上项目技术、能耗、环境“三关”,严格环评和“三同时”制度,严控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增长。抢抓我省列为全国循环经济试点省的机遇,认真抓好全省循环经济试点区的各项工作。加强对重点企业和重点行业的监管,健全完善节能减排责任制,突出抓好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的节能和工业及生活锅炉改造等节能减排工程,继续抓好重点企业污水处理设施项目,确保节能减排各项约束性指标任务的全面完成。

五、完善市场体系,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加快市场体系建设。以打造河西走廊重要的商贸和物流集散地为目标,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政策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加快建设武威木材市场、武威富山煤炭市场、华星农机市场,改造提升再就业市场、北关建材市场,规划建设丰乐农产品交易市场、谢河双孢菇市场、张义人参果交易市场等农产品专业市场。积极争取农超对接、“双百”市场工程、“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退市还路等项目,改造建设农家店50家,进一步完善农村商贸流通网络。

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大型超市、配送中心,推行连锁经营、营销代理等营销方式,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物业管理、社区服务、家政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鼓励发展审计、评估、会计、信息咨询等新兴服务业。积极培育行业协会,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桥梁纽带和社会服务作用。力争全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69亿元,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35%以上。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全面加强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好2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和28个综合文化站设备配套,300家农家书屋的实施和综合配套,抓好白塔寺景区三期工程和天梯山石窟二期工程建设。举办首届全区农民运动会和城市社区运动会,全力提升凉州特色文化品牌。加强“村村通”工程建设,努力提高广播电视通村入户率。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组建旅游行业协会。推介凉州历史文化游、沙漠探险游、生态农业观光游等特色旅游,高度重视“假日经济”和“农家乐”及“农家庄园建设”,扶持发展乡村休闲度假,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加快发展乡村特色旅游。

六、加强财政税收征管,着力提高公共财政保障能力

坚持不懈地加强地方财源建设。切实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扶持一批优势企业和骨干项目,支持项目前期工作和企业技术改造,壮大骨干财源群体,进一步夯实财源基础。

切实强化税收征管。深入推进综合治税,突出抓好重点行业和领域税收专项整治,全面提高税源监控能力,规范征缴行为,提高征管水平,堵塞跑冒滴漏,确保应收尽收。加大非税收入征管力度,严格“收支两条线”管理,确保非税收入足额入库。

不断优化支出结构。继续坚持“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重点”的支出原则,规范预算支出管理,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确保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保障性住房等重点民生支出及时到位,不断提高财政保障水平。严格控制会议、车辆等费用支出。

进一步强化资金监管。深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提高财政国库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财政惠农资金“一册明、一折统”支付方式,确保惠农资金及时、足额、安全支付。严格规范政府采购行为,进一步加大政府采购监管。严肃财政纪律,加强财政监督检查责任追究。加大对重点支出项目的跟踪监督,坚决杜绝截留、坐支非税收入等问题。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健全资产交易管理机制,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七、注重协调发展,稳步推进社会各项事业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努力把人口大区建成人力资源强区。加大教育资源整合和布局调整力度,调整合并中小学60所,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5万平方米,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认真落实“两免一补”、国家助学金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等政策,引导社会力量帮扶家庭贫困学生上学。强化义务教育,扩大优质高中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从师德师风、校训校风、学生学风、师资力量、社会环境和政府政策六个方面努力提高区域教育的软实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创新科技推广服务机制,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引进新品种80个,推广新技术、新成果8项。加大设施农业和节水农业关键技术的研究、试验和推广力度,促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全方位提高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普及率。进一步加强与省内外科研院所的合作,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合作水平,建立区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点)20个,建立乡镇科技示范点300个。

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坚持预防为主、农村为重点的卫生工作方针,积极稳妥地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乡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办法。不断创新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努力创建中医特色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加大卫生项目建设力度,开工建设武威肿瘤医院放射治疗大楼、凉州三院妇儿专科医疗大楼项目,完成西关街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扩建。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监管,扎实做好门诊统筹。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完善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置办法,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城乡居民健康教育,有效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

高度重视计划生育工作。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健全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与管理,严格控制计划外生育,努力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3‰以内。积极争取28个乡镇计划生育服务站建设项目。全方位开展以技术服务为重点的优质服务,积极创造条件,创建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

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提高全民素质,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抓好“三台合一”综合指挥系统建设,积极创建三级无毒区。认真落实“五五”普法规划,全力做好信访和人民调解工作,切实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坚决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

继续抓好人民武装、国防动员、双拥共建、民族宗教、统计物价、档案管理、外事侨务、防震减灾、妇女儿童和老龄工作、残疾人救助和地方志编纂等工作,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八、高度重视和改善民生,继续办好“十件实事”

紧紧把握国家加大民生投入的政策机遇,集中力量解决一批群众最关心、最企盼和最现实的问题,重点办好十件实事。一是解决4.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二是全面实行动物免疫“零收费”制度,为全区20万头(只)基础母畜品种改良给予补贴,为全区日光温室千亩村、千亩园区提供种苗补贴,建成“一池三改”户用沼气1500户。三是新建改建通乡通村公路200公里。四是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5000人。五是完成凉州区职教中心一期工程项目,完成凉州区特殊教育学校异地搬迁,开工建设凉州区体育中心。六是启动实施农村有线电视网络建设工程。七是为全区所有乡镇卫生院配备救护车辆,实现“120”紧急救援覆盖全区农村居民,为全区所有村卫生所配备基本医疗设施设备。八是开工建设廉租房840套,发放廉租房租赁补贴5243户;改造农村危旧房8600户。九是加快敬老院建设,累计集中供养五保老人700人,集中供养率达到16.5%。十是新增就业岗位5000个,多渠道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700人,解决600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九、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

进一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立足于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从战略的高度重视学习型团队的建设,切实提高各级干部的理论素养;重视和加强干部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把提升政府系统学习能力,作为创新思路、谋划发展、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重要举措,努力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加强政府诚信体系建设,言必行、行必果,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努力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强化执行意识,落实执行责任,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切实增强政府的执行力,全面提高行政效能。不断扩大政府公共服务的覆盖范围,切实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努力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提高应对和妥善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断提高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坚持把决策、执行、落实、监督有机结合起来,从战略的高度重视团队务实精神的培养,重视团队奉献意识的强化,健全决策机制,加强绩效评估,严格责任追究,推进工作落实。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畅通社会监督渠道。继续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与评估、决策听证与公示及责任追究制度,做到依法科学民主决策。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立足于打造奋发有为的落实层,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真正做到知实情、谋实招、重实干、求实效。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坚决制止追求表面文章,忽视效率、质量、成本的形式主义,坚决杜绝说空话、套话、大话、假话的陋习。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坚决刹住盲目攀比、奢侈浪费的歪风,决不自满、决不懈怠、决不折腾。脚踏实地,勤政敬业,真抓实干,以良好的作风保证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

进一步加强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用制度管事管人,进一步加强对公务员队伍的廉洁从政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进一步健全和落实项目审批、资产处置、资金使用、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等规章制度,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和行政监察,严防腐败现象的发生。

各位代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结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站在“十二五”门槛上的凉州,仍然处于工业化的全面提速期、农业产业化的加速推进期和城镇化的重点扩张期。面对推进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的考验,面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考验,面对周边地区加速发展的竞争考验,面对满足人民群众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水平要求的考验,作为带领全省最大规模人口行进在现代化道路上的区级政府,我们必须要保持清醒,保持理性,坚定信心,振奋精神,从政治、从全局、从战略的高度准确把握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必须抢抓国家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机遇,实施好《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集群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继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特色产业培育,加大民生工程建设力度;我们必须以对凉州发展高度负责、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敢于直面挑战,敢于迎难而上,进一步增强预警判断能力,增强加快发展中的风险控制能力,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顽强的意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奋力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让我们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全区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开拓创新,为谱写凉州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推荐访问:政府工作报告 四次会议 人大 政府工作报告2010年1月13日区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