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完整版】

时间:2023-04-20 09:55: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2009年政府工作回顾过去一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州经济社会发展最困难的一年。面对国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完整版】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09年政府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州经济社会发展最困难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困难,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在中共黔东南州委的领导下,在州人大、州政协的监督、支持和帮助下,紧紧依靠全州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应对,多措并举,化危为机,加快发展,全州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推进历史性跨越的宏伟事业迈出新的步伐。

过去一年,是我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主要有四个方面标志:一是全州经济在逆境中实现快速增长是前所未有的。初步统计,2009年全州生产总值达到250.79亿元,增长12.2%。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5.5%、14.3%和14.3%。我州经济增速在全省排位提前,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良好趋势。二是财政收入实现上档升位。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8.82亿元和17.43亿元,分别增长21.5%和26.9%;财政总收入净增5.1亿元,在全省的排位从2008年的第八位上升至第七位。全州11个县市和凯里经济开发区财政总收入均突破亿元大关。三是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0.06亿元,首次突破200亿元大关,净增额超过50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存款和贷款余额达到367.28亿元和232.99亿元,其中新增存款和贷款分别为60.89亿元和48.37亿元,存贷差有所收窄。四是解决民生问题力度之大是前所未有的。保障民生的制度框架逐步完善,社会保障逐步从服务城镇向统筹城乡转变。初步统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2717元,分别实际增长7.3%和10.8%。

过去一年,我们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第一,抢抓中央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机遇,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把扩大投资规模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采取“六个超常规”措施,争取到四批中央新增投资项目1478个,投资14.22亿元,在全省9个市州地中名列前茅;按照中央提出的“三个百分之百”的要求,积极筹措和落实配套资金,千方百计加快项目实施进度,有力地拉动了经济持续增长。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力度,全州共投入项目前期工作经费6000多万元,储备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新项目。积极整合土地、矿产、森林、水资源和景区特许经营权等重要资源,搭建融资平台,建立信用担保体系,自主投融资能力明显增强。采取财政扶持、贷款担保和强化调度等有力措施,扭转工业生产一度下滑的被动局面,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9.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在投资拉动下,建筑业增加值增长29.8%。努力保持第三产业持续快速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03.22亿元,增长18.5%;金融保险、商业零售、住宿餐饮业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特别是旅游业保持快速增长,旅游总收入达100亿元,同比增长20%。

第二,全力加强以交通和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条件迈出重大步伐。厦蓉高速公路和贵广高速铁路州境内段加快建设。黎平至洛香、思南经镇远至剑河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全州已建和在建的高速公路近500公里,占全省的六分之一。凯里经黄平至施秉二级公路建成通车,施秉经镇远至青溪五里牌和凯里至雷山大塘二级公路建设加快推进,凯里虎庄至炉山二级公路动工新建。在省财政每年专项支持6000万元的基础上,我们采取“以州为主、多方筹集、项目捆绑、银行贷款”的方式,积极筹集建设资金,开工建设旅游环线公路1100公里,建成462公里。建成通乡油路801公里,新增22个乡镇通油路;建成通村公路3860.7公里,新增474个行政村通公路。长沙至昆明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州境内段前期工作全面完成。黎平机场新开通广州航线,凯里黄平机场建设前期工作顺利推进。凯里城市经济圈、黔东循环经济工业区、洛贯产业承接区供水工程已开展项目可研工作,台江台雄、从江独洞、黎平枫树屯水库和黎榕灌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骨干水利工程加快推进。完成治理病险水库21座,新增解决50.21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5万亩。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启动实施了凯里城区垃圾收集系统及5个县垃圾处理工程,15个县污水处理工程建成投运。凯里城区至三棵树城市主干道建成通车,凯里经济开发区至麻江下司城市主干道加快建设。

第三,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各项惠农强农政策,各级财政累计投入支农资金99.04亿元,增长25.34 %。积极实施优质水稻和优质马铃薯“双百万亩”工程,粮食总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达147.66万吨,增长2.2%。有5个县被列入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扶贫示范县,肉类总产量达到16.18万吨,同比增长8.4%。规模化商品蔬菜基地加快建设,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20.93万亩。特色烟草产业基地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烤烟收购量达到33.47万担,担均价提高到710元,烟草行业完成税收2.19亿元,净增7960万元。中药材、油茶、茶叶和工业原料林等产业化基地建设稳步推进。23个农产品基地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大力推进工业产业项目建设,凯里瑞安、麻江明达新型干法水泥和台江全成木屋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丰球磁材、飞云岭制药、中昊电子、振邦科技以及黎平锦龙木业等一批企业完成技改,青酒集团新增万吨白酒技改、黔东东立干法水泥和贵州奋达公司异地迁建等一批项目加快推进。林浆纸一体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已通过国家环保部评审。以华联精密带指示器组合按钮开关产业化为代表的一批科技型项目得到国家和省的支持。加快以凯里城市经济圈为龙头的城镇体系规划建设,黎平等14个县城总体规划修编进展顺利。完成28个重点民族文化旅游城镇和18个民族文化村寨规划编制工作。积极推进“四圈一区”布局调整,凯里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黔东循环经济工业区总体规划编制全面完成,洛贯产业承接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进展顺利。扎实推进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完成《黔东南州生态文明试验区总体思路研究》和《黔东南州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13.83%,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年度计划。凯里发电厂4台机组实现关停,淘汰铁合金、工业硅等落后产能9.02万吨。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完成营造林面积66.9万亩。黄平等5个试点县完成石漠化治理面积42.1平方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平方公里。

第四,全力推进各项民生工程,人民生活整体水平特别是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坚持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认真落实“五缓四减三补贴”的政策措施,共有31户困难企业享受到政策扶持,发放补贴资金1135.68万元。加强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指导服务,全州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1.16万人,返乡农民工实现就地就近和跨省转移27.55万人,新开发公益性岗位1.18万个。新增城镇就业人口1.5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3%。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低保扩面提标工作全面落实,共有4.5万城镇困难人口和45.4万农村贫困人口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城镇低保对象人均月补差达到126元,农村低保对象年人均补助达573元,补助标准提高到1200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全面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4.7%,有37.21万城乡困难群众享受到医疗救助,城乡居民就医条件进一步改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制度逐步完善,参保人数超额完成计划任务。在凯里市启动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中央和省共安排我州农村危房改造资金1.6亿元,州和县市落实配套资金4253万元,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8万户。建成廉租住房4104套,发放租赁补贴1.2万户。完成雷山西江、黎平肇兴等71个民族村寨消防试点工作,在台江县、雷山县实施了农村居民住房灾害保险试点。完成城乡电网改造投资9.59亿元,解决了5357户无电户通电问题。扶贫开发力度进一步加大,农村贫困人口减少8.26万人。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降”的目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四个一”长效机制进一步落实,“平安黔东南”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第五,统筹推进各项社会事业,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两基”攻坚顺利通过国家督导评估检查, 16个县市 “普九”债务化解全面完成。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享受生活补助扩大到13.1万人。对4.09万名普通高中特困生、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高校贫困生给予资助。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全面落实兑现。完成56所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实施47所农村寄宿制小学建设和11所受地质灾害威胁中小学搬迁治理工程。启动实施凯里一中新校区建设。凯里学院新校区二期工程和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加快推进。新建和改扩建11个县级医院、3个县妇幼保健院、84个中心乡镇卫生院,新建682个村卫生室。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传染病防治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得到加强。继续稳定降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6.93‰。对3539户独生子女户、双女户家庭兑现了奖励扶助政策。新建21个乡镇中心计生服务站。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侗族大歌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苗族水鼓舞》夺得第五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群文舞”总决赛第一名,成功承办全省第四届少数民族文艺汇演,“一会两节”取得圆满成功。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组建黔东南广播电视万象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全州有线电视网络整合顺利推进。新增城镇数字电视用户15.7万户,建成4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建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85个,成功举办首届“多彩贵州”民族体育旅游节。

第六,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切实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凯里纺织有限公司、凯里造纸厂、凯里化肥厂、凯里玻璃厂四户国有企业实施政策性破产依法终结。国有资产监管体系逐步完善,资产运营、投融资和项目代建工作进一步强化。积极推进非税收入管理改革,进一步完善财政预算制度,启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州级政府机构改革工作全面实施,县级政府机构改革有序推进。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完成,配套改革有序推进。扎实抓好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在7个县开展了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奖补试点。信用担保机构建设稳步推进,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有序开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实现增加值97.69亿元,占全州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38.95%。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加大,签约项目179个,合同引资124.28亿元,实际到位资金39.85亿元。

过去一年,我们坚持把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障。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明确17个部门的85项行政审批项目由县市实施。合理划分州和县市管理权限,落实县市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主体责任,增强州级政府统筹调控能力。深入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面落实国务院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积极建立和完善政府依法决策、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的制度保障机制。高度重视并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加大对中央新增投资项目和涉及民生项目的审计监督。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断提高政府系统的执行力、公信力和创造力。深入推进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建设,继续保持反腐败斗争的高压态势,查处了一批违法违纪案件。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全州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这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结果,是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方针政策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结果,是全州各族干部群众攻坚克难、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全州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向各民主党派、工 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向驻州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公安政法干警,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我州改革和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我州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不稳固;农村贫困面仍然较大,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低,严重制约了农民增收;基础设施仍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亟待加强;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缓慢,统筹城乡发展难度大,可持续发展能力弱;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力度不够,资源整合还不到位,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尚未真正形成;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任务艰巨,保护环境和节能减排形势严峻;道路交通和农村消防等领域安全隐患突出,部分群众生活困难,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尚未完全到位,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有待进一步增强,基层社会管理仍有不少薄弱环节;规范行政行为和提高行政效能还有不小差距,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还未得到有效遏制,人民群众还不满意。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有力的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2010年政府工作主要任务

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生态文明崛起的跨越式发展之路,大力实施“六州”发展战略,落实“四圈一区”发展框架,突出“八大产业”和“三大建设”发展重点,以改善发展条件、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推进新型工业化、绿色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和文化旅游产业化为方向,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改善民生为目的,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0%;财政总收入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完成“十一五”总量控制目标,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9.09%和20.93%。

做好今年政府工作,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总体要求,抢抓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深入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编制“十二五”规划带来的机遇,切实把转变发展方式与加快发展结合起来,努力保持高于全省的发展速度;把建设生态文明与加快工业化步伐结合起来,不断壮大经济总体规模;把发展区域经济与壮大县域经济结合起来,进一步调动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把加速城市化进程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统筹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把争取国家投资与增强自主投融资能力结合起来,加快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把协调发展与保障民  生结合起来,着力构建和谐黔东南。为此,要重点抓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建设现代交通运输体系和现代水利体系为重点,努力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坚定不移地贯彻“交通引领经济发展”的理念,以满足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目标,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近期着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全力推进以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为主体的快速通道建设。继续配合和支持厦蓉高速公路和贵广高速铁路州境内段工程建设,加快黎平至洛香、思南经镇远至剑河高速公路建设。确保余庆至丹寨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同步推进凯里至雷山联络线建设。力争黎平经锦屏、天柱至铜仁高速公路动工新建。积极做好长沙至昆明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州境内段征地拆迁等工作,确保工程顺利实施。积极争取实施湘黔线羊坪站、施秉站、麻江站改扩建项目。统筹规划与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支线机场相配套的联络线和站场,争取同步建设。加快完成列入省高速公路路网规划的其他项目前期工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超前做好我州新的高速公路建设规划。二是着力抓好以二级公路和旅游公路为重点的州内路网建设。确保建成施秉至镇远五里牌和凯里至雷山大塘二级公路,加快凯里虎庄至炉山二级公路建设。力争完成1800公里旅游环线公路建设任务,建成通乡油路262公里和通村公路3000公里,基本实现乡乡通油路和90%的建制村通公路。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逐步推进村组公路和通村油路建设。抓紧制定“十二五”州内路网完善提升规划,把各工业园区的交通干道建设纳入交通发展总体规划,形成对外联络的便捷通道。三是统筹推进航运和机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完善黎平机场起降条件,拓展营运航线。争取凯里黄平机场年内开工建设。尽快完成清水江、都柳江航电一体化前期工作,启动重点枢纽工程建设。按照舞阳河、三板溪湖全线通游规划,加快码头等航运设施建设。与此同时,培育壮大州内交通建设投资主体,鼓励采取BT、BOT等多种方式加快交通建设。

把保障城镇和工业供水摆在优先位置,统筹解决好农业、生态和安全饮水问题,争取解决工程性缺水实现重大突破。一是尽快完成凯里城市经济圈、黔东循环经济工业区和黎平及洛贯产业承接区三大供水工程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列入国家投资建设规划。加快台江台雄、从江独洞、黎平枫树屯水库建设,争取已列入“滋黔”二期工程的三穗塘冲、锦屏响水坝水库年内开工建设。继续抓好黎榕灌区和烟水配套工程建设。二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按照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的要求,全面实施农村人口人均半亩基本口粮田建设规划。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29座,完成中低产田改造6.31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0万亩,新增解决5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有条件的县要按照整体推进的要求,尽快编制完成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争取有一个县列入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重点县。认真做好中小流域治理规划,力争实施雷山西江、锦屏隆里、黎平肇兴、凯里西出口等一批小流域治理工程。三是统筹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大力推广以管代渠、长距离管道输水。依法强化水资源保护,抓好水源点的规划和建设,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严禁建设影响环境、污染水源的项目。

抓住城乡电网大规模改造的有利时机,适应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着力提高电力保障水平和电网抗灾等级。加快已列入电网改造规划的项目建设,确保今年完成12.5亿元的建设任务。适应国家推进大用户直供试点需要,超前做好配套电网设施建设,争取年内选择部分企业开展大用户直供试点。做好城镇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与电网建设规划的衔接工作,努力做到统筹推进,同步建设。大力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3G等网络工程建设,加快各县城区和主要乡镇所在地有线电视数字化改造工程,着力建设“数字黔东南”。

(二)以大资源、大项目、大产业为抓手,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

在交通物流条件逐步改善的新形势下,我们要把产业建设特别是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一是按照以大资源配大产业的要求,加快铝、钒、镁、重晶石等优势矿种地勘进度,年内基本完成铝土矿精查、详查工作。依法规范矿业勘探开发秩序,合理编制矿区开发总体规划和矿权配置方案,推动资源优化配置和扶优促强。二是按照大项目促大产业的原则,结合编制“十二五”规划,把对财税的贡献率作为核心指标,统筹考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带动作用,实施一批对全州工业发展具有重要带动作用的大项目。要进一步巩固和壮大电力工业的支柱地位,确保已建成电力项目投产达产,加快白市电站建设进度,抓紧完成清江电厂前期工作,积极做好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项目准备工作。加快把森工产业培育成新的支柱产业,确保年内开工建设60万吨林浆纸一体化项目,配套推进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继续推进木材加工企业整合,严格市场准入条件,争取引进一批木材精深加工项目。进一步调整优化电冶工业结构,积极支持恒盛高新技术循环经济一体化项目建设;加快凯里炉山工业聚集区铝及铝加工基地建设;加快天柱钡盐系列产品开发建设。在确保技术先进和环保安全的前提下,稳步推进钒矿试点项目建设。加快发展以水泥、陶瓷和石材为重点的建材产业,推动凯里瑞安、黔东东立、麻江明达等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尽快达产,加快从江明达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建设,推进锦屏、从江等县石材加工业发展。把培育壮大特色食品、民族制药和旅游商品作为轻工业发展的重点,加快青酒集团万吨白酒扩建工程,进一步提高茶叶、油茶、山野菜等农产品加工生产水平,加大苗、侗、瑶药等民族医药产业研发力度。以中昊电子、黄帝尾气、华联厂军转民产品等为重点,积极发展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三是按照工业发展园区化的布局,抓紧完成凯里经济开发区布局调整和扩容规划,逐步打造成最佳人居环境聚集区、城市发展扩容区和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示范区,实现跨越式发展。进一步细化黔东循环经济工业区控规和详规,尽快启动建设并逐步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加快洛贯产业承接区规划建设,积极争取列入国家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加快炉山和碧波循环工业经济带、革一和金钟产业承接区建设。各县要结合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做好工业小区的规划布局和项目建设。

(三)以加快凯里城市经济圈建设为龙头,加速绿色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

深入实施大中城市发展带动战略,把推动农村人口向城市合理有序转移,作为从战略上解决我州长远发展问题的重要抓手。一是尽快完成凯里城市总体规划,扩大城市发展空间。要理顺行政管理体制,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建立统一协调的凯里城市经济圈行政管理体制。抓紧实施凯里城市经济圈路网规划和项目建设,尽快实现圈内各县市的快速连接。按照州市共建的原则,培育壮大凯里城市经济圈投资主体,促进资源有效整合。按照优化建设老城区,加快开发新城区的思路,确保年内开工建设清水江滨江大道和实施凯里棉纺厂片区整体开发。二是高质量编制城市建设规划,切实增强规划对城市综合交通、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产业布局、历史文化传承等重大问题的指导作用。城市规划编制和执行应坚持环境优先、文化优先和公共利益优先的原则,合理控制房地产单宗用地出让规模,正确处理好房地产用地与公益用地的关系,坚决避免为了片面追求房地产开发收益而牺牲公益事业用地的行为。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凯里和各县城年内要完成控制性详规,切实改变规划滞后于建设的局面,严格按照规划条件控制容积率。三是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城市路网和污水垃圾处理系统建设为重点,统筹水、电、气、通信、绿化等城市基础设施和学校、医院等配套设施建设,扩大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档次。要把城市生态系统建设作为推进绿色城市化的重要依托,启动实施“绿色凯里”生态工程建设。在尽快完成在建的垃圾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建设的同时,根据城市扩容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规划实施新的建设项目。四是加快城市产业体系建设,切实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和吸纳就业能力。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尽快完成全州专业市场、商业网点和物流业发展规划。年内启动凯里市综合物流园区规划建设。结合各县市新一轮城市规划的实施,抓好商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把房地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促进房地产业稳定健康发展。城市建设用地供给要注意调控总量,盘活存量,积极推进功能完善的住宅小区建设。根据城市居民多元化住房需求,调整优化住房结构,增加中小户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房用地供应,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购房需求。与此同时,大力发展与人民群众生活相关的各类服务业。五是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以深化城镇户籍改革为突破口,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继续抓好凯里和施秉城乡一体化试点。把在城市中有相对固定住所和相对固定工作的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转变为城市居民,并将其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城乡融合、共同繁荣、协调发展。

(四)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调整农业结构为手段,加大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

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是核心,加强分类指导是关键,发展现代农业是根本途径。一是把增加农民收入摆在首位,继续高质量实施粮食“双百万亩”工程,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加大各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抓好以县为主的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改进补贴发放办法,确保各项涉农补贴及时足额发放到农民手中。加强对农民适用技术和转移就业培训,进一步提高农民外出务工能力和收入水平。二是按照树样板、扶大户、做示范的要求,高标准建设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大力推进以“两高”沿线为重点的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以施秉等县为重点的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以天柱等县为重点的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基地、以雷山等县为重点的高标准茶园示范基地、以黎平等县为重点的油茶产业示范基地、以榕江等县为重点的竹笋产业示范基地、以从江等县为重点的优质果品示范基地、以岑巩等县为重点的杂稻制种示范基地建设。切实抓好黄平等5个县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扶贫示范县建设。大力培育和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从政策、资金、技术上给予倾斜扶持。三是建立并完善促进农业产业化的体制机制和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农村土地合理流转,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相互衔接的土地产权制度和土地流转制度。积极做好农民承包土地和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试点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土地流转交易市场,推动土地向农业生产企业、专业大户集中。以“万村千乡”、“双百市场”和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为载体,加快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认证工作,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快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农技推广服务网络建设。加大农特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开发保护力度,积极培育和壮大一批名优农产品品牌。四是抢抓国家和省完善扶贫开发战略和政策的机遇,构建产业化“大扶贫”格局。改变传统的扶贫资金安排方式,集中资金扶持重点产业,集中培育典型和树立样板,带动贫困农民增收致富。切实做好扶贫开发和社会救助两项制度的衔接。今年要减少农村贫困人口8万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5000人。继续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五)以建设民族文化旅游大州为目标,大力推进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

民族文化旅游产业是我州最具竞争力和吸引力的优势产业,必须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坚定不移地实施精品发展战略。一是要把民族文化作为培育壮大旅游产业的灵魂,继续实施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四个100工程”。全面开展文化资源普查工作,积极争取申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继续推进雷公山麓苗族村寨和六洞九洞地区侗族村寨申遗工作。以“侗族大歌”申遗成功为契机,着力策划打造原生态民族文化品牌。科学编制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策划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尽快完成州歌舞团体制改革,确保民族文化宫开工建设,争取下司斗牛城动工建设。积极推进红色文化和历史文化保护开发工作。二是集中力量整体打造以镇远为中心的舞阳河旅游经济圈,使其尽快成为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旅游目的地。同步做好黄平旧州古城的保护和建设,抓好杉木河、云台山和剑河温泉景区的开发建设。抓紧完成雷公山核心区调整规划和生态旅游规划,争取实施一批景区景点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统筹推进黎从榕综合旅游区建设。加快下司生态旅游城镇和体育健身休闲基地建设。对通往景区的高速公路、二级公路和旅游环线公路,要有重点地做好沿线村寨打造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三是着力提升乡村旅游发展水平。重点抓好西江景区的保护和拓展,丰富文化内涵,完善景区功能,形成旅游环线。全面启动黎平翘街整体建设,推进以肇兴为核心的侗族文化旅游村寨的整体开发。积极推进榕江三宝、从江小黄等景点景区建设。启动实施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区建设。四是制定更加优惠的土地和税费等优惠政策,引资建设一批星级旅游宾馆。完善标准,强化引导,发展一批民居宾馆和经济型酒店。通过客运线路配置和政府扶持,组建和培育专业旅游车队。加快旅游商品开发和市场建设,完善购物、餐饮、娱乐、休闲等配套设施。依托旅游城市加快旅客集散地和旅游目的地建设,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高服务质量,扩大旅游消费。五是加大力度推进旅游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旅游资源与经营管理一体化开发建设模式。系统策划和实施旅游宣传总体方案。依法规范景区特许经营权,积极引进具有实力的战略投资者。积极探索建立旅游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和完善  收费机制,促进旅游资源资本化。

(六)以抢抓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难得机遇为契机,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    

随着交通物流条件加快改善,适应大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的需要,必须把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大规模招商引资作为战略重点和重要突破口。一是充分利用国家制定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政策带来的机遇,尽快制定和出台我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招商引资指导目录,抓紧完成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规划编制工作,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支持我州建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二是着力提高招商项目策划水平,把招商引资项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重点项目建设计划。近期,要在优势矿产品开发、特色农产品加工、水能资源开发、旅游业发展、城市建设、商业物流和工业园区建设等方面,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形成贸易、投资和产业建设相互衔接、相互支撑的格局。三是积极创新招商方式,采取小分队招商、驻点招商、以商招商、委托招商、园区招商等方式,主动开展形式多样、注重实效的大规模招商活动。进一步强化各级政府的招商引资职能,建立完善招商引资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考评机制,建立损害投资环境责任追究制,建立有效激励和约束机制。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招商引资人才队伍。大力改善招商引资环境,年内州和各县市都要建立统一的政务服务中心,为外来投资者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对招商引资签约的重点项目,要实行“签约-落地-投产-达效”全程跟踪服务。与此同时,进一步深化与周边地区的区域合作,加强与宁波市的对口帮扶合作,积极参与泛珠三角地区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

(七)以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为着力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坚持把推动“四圈一区”协调发展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建立和完善区域联动发展机制,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努力形成城市、工业、生态、旅游主体功能突出、协调互动推进的良好格局。制定和实施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县级领导班子考核评价办法,强化以资源配置、电力供给、环保监督、税收调节、融资监管为主要手段的资源整合机制,不断提高资源规模化、集约化开发利用水平。

坚持把巩固和发展生态优势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基础。继续抓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珠江防护林、野生动植物保护和绿色通道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启动现代林业示范区建设,实施好林业专项基金造林项目,完成营造林面积52万亩。加强林业分类经营,科学合理布局公益林、商品林,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完成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全球环境基金项目的申报工作,加快雷公山自然保护区二期工程建设。扎实推进5个县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加大重点流域和区域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力度。大力抓好森林防火和森林有害生物防治。积极做好云台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

坚持把落实节能减排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有效抓手。进一步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继续推进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行业节能工作,加强对重点企业的能耗监管,实施工业企业重点节能工程和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积极推广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探索建立高耗能产品许可证核发和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挂钩审查制度。深入推进凯里市二氧化硫污染综合整治工作。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开展环境优美乡镇创建活动,制定农村“绿色家园”行动计划,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加强重点流域和饮用水源地保护,抓好清水江流域环境资源区域补偿试点。认真落实环保设施与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强化环境监察和执法,严防重大污染事故发生。与此同时,积极引导转变消费模式,提倡绿色消费,形成节约资源和能源的社会舆论环境。

(八)以促进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根本,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坚持以促进就业作为民生之本。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面落实对困难企业的“五缓四减三补贴”政策,完善和落实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大对农民工和下岗失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千方百计稳定和促进就业。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帮助就业困难对象实现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鼓励和支持自主创业,大力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力争城镇新增就业人口1.65万人。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建立和谐劳动关系。

深入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提高保障标准,切实做到科学定标、按标施保、应保尽保、动态管理。强化县级政府实施农村低保的主体责任,加快建立科学规范、公正有效、可持续的农村低保制度,搞好农村低保制度与临时救助制度的衔接。切实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加快农村敬老院建设。着力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力争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1.7万人、43万人、4.7万人、7.5万人、2.6万人。采取有效政策措施,推动非公有制企业、城镇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稳步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州级统筹,不断提高统筹层次。做好参保人员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扎实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认真做好被征地农民、水库移民社会保障和农民工养老保险工作。积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抓好救灾救济工作,发展妇女、儿童、老龄和残疾人事业。

加强保障性住房工程建设。从最困难的农户和最危险的农房入手,严把资金使用、科学选址、建筑材料、施工质量和竣工验收关,全面完成省下达的农村危房改造任务。进一步加大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农房和学校搬迁治理力度。继续抓好农村消防试点和居民住房灾害保险试点工作。加快廉租住房建设,规范租售并举,新增解决 1万户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降”,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保障体系。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进一步形成依法有序表达诉求、及时有效解决问题的社会环境。认真做好新形势下的信访工作。深入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和突发公共事件。加强社会文化环境净化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扎实推进“平安黔东南”建设,深入开展以“打黑除恶”为重点的严打整治专项行动,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和境内外敌对势力渗透破坏活动,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九)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方向,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着力巩固提高“两基”攻坚成果,认真组织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继续抓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改造工程。进一步统筹城乡办学资源,优化城乡教育结构。抓好“千万教师培训工程”,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师德水平。认真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和资助贫困学生的各项政策,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三残”适龄少年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继续推进农村寄宿制小学建设,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抢抓国家加快中等职业学校建设的机遇,尽快完成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规划,努力实现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突破。在有条件的县市要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继续推进凯里学院新校区二期工程、凯里一中新校区和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搬迁工程建设。高度重视发展民族教育。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认真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加强医药价格监管,切实减轻群众基本用药费用负担。超前做好公立医院改革相关准备工作。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将人均补助标准从80元提高到120元,逐步扩大报销范围,提高报销标准。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切实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控,积极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10个规范性县医院建设,建成10个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建成村级卫生室 200个。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加大乡村医疗机构卫生人员学历培训力度,着力提高乡村卫生人员持证上岗率;积极推进乡镇卫生院招聘执业医师工作,解决好农村卫生人员缺乏和财政定额补助问题。高度重视发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切实加强妇幼保健工作。进一步加大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力度,稳定现行人口计生政策,加大对独生子女户、双女户等的计生家庭奖励扶助力度,进一步加强村(居)民自治,着力解决政策外多孩生育、双女户绝育、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流动人口管理等突出问题,确保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3.9‰以内,符合政策生育率达92%以上。倡导科学文明婚育新风,依法制止早婚早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抓好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设施体系建设,创建3个省级优质服务先进县。

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积极构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县级图书馆和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和社区文化活动室建设,新建5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500个农家书屋。加快州图书馆和州群众艺术馆的选址建设。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和农民文化家园工程,新建23万座农村广播电视卫星地面接收站,开通黔东南州人民广播电台。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举办第七届全州运动会和承办好第六届亚洲皮划艇激流回漩锦标赛、第二届“多彩贵州”民族体育旅游节。加强基层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新建180个农民健身工程。加快户外体育运动设施规划建设,推动文化、旅游、体育协调发展。进一步做好拥军优抚工作,扎实开展全国和省级双拥模范城(县)创建活动。

(十)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继续做好已改革改制和政策性关闭破产国有企业的后续工作,加快重组步伐,妥善安置职工。在确保稳定的前提下,采取分类指导的方式,积极推进其它国有企业的改革改制工作。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股权结构,强化国有资产监管,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全面实施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机构设置,完善管理体制。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理顺乡镇机构管理体制,着力解决部分乡镇有编无人的问题。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基本完成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全面推行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州与县市财力协调增长机制,加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和专项资金管理,推动“投入型”预算向“绩效型”预算转变。积极配合国家金融改革,加快发展地方金融机构。大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积极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继续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整合政府公产和州内重要资源,做强做大投融资平台,建立债务偿还预算机制,逐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扎实推进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着力推进林业要素市场建设,加快 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探索林权抵押贷款和开展森林保险试点。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逐步扩大村级公益性事业一事一议奖补试点。

坚持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战略重点,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支持、鼓励、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健全相关的组织领导体制、工作协调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采取放宽准入条件、贷款贴息支持、依法保障用地、加强人才培训等措施,切实解决制约非公有制经济贷款难、用地难、人才缺乏等突出问题,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各位代表!当前,我州正处在加快发展、推进跨越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发展意识、责任意识,不断加强和改进政府工作。一是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进一步提高政府工作的创造性。要以系统的思维和统筹的办法,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着力解决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基础性、长远性和战略性问题。要善于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中敏锐捕捉发展机遇,做到不自甘落后、不亦步亦趋、不急功近利、不争论折腾,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选准突破口,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推动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二是要加强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提高政府工作的科学性。要自觉把政府工作置于同级党委领导之下,自觉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意见,充分发挥新闻舆论和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监督作用。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保障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完善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制度和听证制度。三是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进一步提高政府工作的规范性。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要依靠法治化解社会矛盾、协调社会利益关系,保障社会公正和谐;依靠法治加强社会管理,加强司法援助和人民调解工作,保障社会安定有序;依靠法治深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强普法工作,增强全民的法制意识。四是要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进一步提高政府工作的公平性。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各级政府的主体责任,切实增强政府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切实维护社会公平,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政府的各项工作中都要体现民生优先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促进公共资源配置更多地向民生领域倾斜,不断改善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五是要切实改进政府管理方式和工作方法,进一步提高政府工作的有效性。强化财政预算刚性,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严格财政资金使用全过程监管。完善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坚决防止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强化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切实做到行政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监察就跟进到哪里。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公示制和责任追究制。强化政府目标绩效考核,坚决依法依纪查处不作为和乱作为行为,不断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大力推进政务、村务、厂务公开和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深入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全面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

各位代表!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做好全年各项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在中共黔东南州委的领导下,坚定信心、开拓进取、齐心协力、扎实工作,为全面完成今年各项工作和“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加快实现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而努力奋斗! 

推荐访问:侗族 苗族 自治州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