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河县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时间:2023-04-20 09:00:06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关于2008年工作2008年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很不平凡的一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河县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供大家参考。

五河县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关于2008年工作

2008年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很不平凡的一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把握“解放思想、创业争先、务实干事、加快发展”的工作大局,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一心一意谋发展,凝心聚力搞建设,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成绩。全年实现生产总值72.97亿元,比上年增长12.9%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9.12亿元,比上年增长52.3%;财政收入2.52亿元,比上年增长3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35亿元,比上年增长20.9%;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0198元,比上年增长20.5%;农民人均纯收入4310元,比上年增长19.5%

(一)农业发展再创佳绩。农业生产连续三年丰产丰收,粮食产量再创新高,总产达74.36万吨,比上年增长11.3%。小麦高产攻关活动连续第三年获省政府嘉奖,并被确定为全省小麦高产创建活动示范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新突破,以易禾、双丰、天麒、顺鹏等为龙头的粮食加工企业,以“吃的健康”、“新广鸭业”等为龙头的养殖加工企业,以德翔木业等为龙头的木材加工企业发展势头迅猛,产业集群化发展态势初步形成。天麒等3家企业获“安徽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顺鹏等5家企业获“安徽省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特色品牌农业发展较快。21个省、市级养殖小区和45个养殖专业村逐步达到“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化”建设标准。“双志”大米、“顺禾”面粉获“省级名牌农产品”称号。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农业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农业基础建设工程项目进展顺利,淮北大堤加固、小水库除险加固、经济开发区排涝工程以及临北段、香浮段行洪堤应急加固、淝南圩全段加固工程全面完成。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东刘集小李村、头铺八岔村、浍南黄圩村被列为金融生态试点村。农村综合改革、水管体制改革、畜牧兽医体制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新形式,实现土地流转面积6.89万亩。

(二)工业经济提速增效。荣获2008年度全市县区工业发展目标考核第二名。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39亿元,增长67.05%;销售收入26.16亿元,增长74.92%;利润总额5025万元,增长20.27%。工业入库税金6435万元,增长47.3%,增速列全市第一。全县规模工业企业达80家,比上年增加2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位列三县六区第一。天麒等5家企业产值首次迈过亿元大关。农副产品加工、精细化工、针纺服装三大产业成为带动全县工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工业发展平台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经济开发区入驻企业达118家,投产企业46家,在建72家,荣获“2008年度省级开发区综合考评先进单位”。全年完成工业性固定资产投资18亿元,增长79.44%,增速位居全市第一。凯迪电力、德翔木业、新龙管业、利达针织、布雷斯顿服饰等重点项目进展较快。全年实施工业技改重点项目22个,投入技改资金3.5亿元,增长48.6%。全民创业蓬勃发展。全年新增个体工商户1621户,比上年增长5.1%;新增私营企业185家,比上年增长15.6%

(三)招商引资进展顺利。全年累计到位县外资金18.9亿元,完成市政府下达任务的106.2%,比上年增长43.4%。全年投资500万元以上的111个新项目开工建设,其中18家建成投产。外来投资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2.89亿元,占全县规模企业的86.8%;实现税收6348.4万元,同比增长23%。严格实施招商引资“四挂钩”责任制,招商方式不断创新,招商责任不断明确,招商氛围日益浓厚。主动承接产业梯度转移,开展小分队外出招商活动150余次,先后在上海、北京、武汉、东莞、无锡、义乌和温州等地举办恳谈会、推介会和签约活动,收到良好效果。招商引资工作流程进一步优化,办事效率显著提高,推行企业用工介绍、培训、考核等奖惩激励机制,企业用工服务进一步规范。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日处理3000吨污水处理厂、11万伏变电站正在紧张施工,精细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详规、环评通过专家评审。城南新区供水、雨水、污水管网开工建设。获2008年“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称号。

(四)城乡建设快速推进。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思路,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城区承载能力不断提升。中心城区综合改造项目稳步实施。左岸名城等一批房地产开发项目进展顺利。国贸大厦正在内外装饰。镇村规划得到加强。旧村庄改造步伐加快,朱圩、陈胡等村建成农民新居,促进农民向城镇集聚,初显农村社区雏形。城乡交通方便快捷。公交车正式运营。“村村通”工程全年修筑水泥路面88.7公里,覆盖25个行政村,总投资达2483.6万元。以高速公路为枢纽,国道、省道为骨干,通乡公路、村村通、路桥为辅助的交通网络已经形成。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城区小街小巷改造、道路延伸工程和供排水管网得到加强。农村自来水入户工程、沼气项目稳步实施。沫河口等5个集镇实现垃圾清运集中化处理,乡镇卫生环境有较大改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不断完善。就业与社会保障城乡连动。全面落实就业再就业税费减免、补贴、贷款等政策。城镇新增就业5561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316人。人力资源实训基地建成启用。“劳动技能”、“阳光工程”等多种形式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14.42万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全面实施。在全市率先实行村干部三位一体政策,待遇在全市最高。

(五)财税金融长足发展。坚持依法治税,应收尽收,财税收入增量和增幅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县完成财政收入2.52亿元,占预算的111.4%,比上年增长31.8%。国税收入完成7449万元,增长23%;地税收入完成9801万元,增长53.5%,增幅位居全市之首。财政收入质量稳步提高,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70.6%。财政支出管理进一步加强,支出结构不断优化,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不断提高。进行了公务员工资改革,规范了津补贴,确保了教育、卫生、民生工程等重点项目投入。实施了公积金扩面提标,缴存比例提高到12%,标准为全市最高。积极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全年发放涉农补贴1.56亿元。

金融服务功能不断增强,企业融资环境显著改善。全年依托县担保公司为36家企业提供融资担保8755万元,为下岗职工和个体工商户提供贷款支持146万元,为农民创业提供贷款支持405万元。企业信用评审逐步完善,36家中小企业被评为优秀等次;银企合作平台日益坚实,银企对接签约资金9.06亿元,全年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贷款4.2亿元。成功组建了五河县隆信小额贷款公司,为三县第一家。

(六)民生质量不断提高。认真实施十八项民生工程,总投入资金1.66亿元,看病难、上学难、行路难等问题得到初步缓解。21490名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扩面提标全面完成,5242名农村“五保户”提高供养标准,404名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纳入社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89.02%。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初步建立。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建成乡镇卫生院7个、村卫生室40个。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顺利实施,拨付资金4066.5万元。实施农村中小学D类危房改造项目20个、初中寄宿工程17个,教育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完成国家投资2635万元。农村计划生育扶助对象享受扶助资金35.48万元。3169名家庭困难学生得到475.35万元资助。2246名水库移民得到 176.37万元资金扶持。建成26600平方米共96套廉租房,864套安置房已交付使用,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保障机制初步建立,全县1792户享受到廉租住房补贴。80例贫困家庭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

(七)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教育投入逐年增加,师资状况得到改善,学校管理得到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化解工作基本完成,累计化解教育债务2600 万元。社会保障面持续扩大,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20.5%,弱势群体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五河民歌被正式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钱杆舞、旱船舞、清明庙会被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长淮园艺场科普基地荣获“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称号。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市下达指标之内。医疗、教育、涉农等领域“乱收费”得到治理。深入开展产品质量、食品安全、农资、违法超标排污等专项整治。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活动。审计、统计、物价、人事、农机、气象、档案、地方志、外事侨务、民族宗教、人民武装和预备役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工会、妇联、共青团、工商联等群团组织在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八)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全面贯彻实施《行政问责制》,着力加强政府效能建设,深入推进机关政(行)风评议活动,严厉查处单位和个人效能低下、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行为。自觉接受县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落实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决定和决议,全年共办理县人大代表议案3件、建议32件和县政协委员提案81件。坚持向县人大及常委会报告、向县政协通报工作制度,主动邀请县人大、县政协领导列席县政府会议。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预防和应急机制。全面实施信访责任制,认真开展县委书记大接访活动,一大批信访积案、老案得到解决,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

各位代表,2008年,我们不仅保持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社会的和谐发展,而且进一步营造了合力攻坚的氛围,坚定了赶超的信心。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依法监督、县政协民主监督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省、市驻五单位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凝心聚力、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来我县创业的投资者、建设者,向所有关心、支持五河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对于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我们也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一是经济总量偏小,结构不合理,二、三产比重偏低;二是招商引资的难度越来越大,土地、环保制约程度不断加大,发展成本成倍增加;三是城乡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亟需改善,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产品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四是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服务意识有待快速增强。少数部门本位主义严重,缺乏大局观念,服务意识淡薄;个别人死搬教条,不能创造性贯彻有关政策,为不办事寻找种种借口;廉洁从政的意识仍需进一步提高。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切实加以解决。

二、关于2009年工作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是推进“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的关键之年也是充满挑战和困难、充满机遇和希望的一年。我们将强化发展意识,努力变压力为动力,化不利为有利,把握困难之中的积极因素,知难而进,奋发有为,逆风飞扬,加快发展。着眼宏观环境,机遇大于挑战,我们有条件发展得又好又快。新的一年,国家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大规模的投资拉动将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沿海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和资本向中部地区转移的步伐将会进一步加快,为我县积极承接转移、加快产业调整升级创造了有利条件;全省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出台了加快交通、农业水利和民生工程建设的十五条措施,同时针对宿州等三市、五河等沿淮六县出台了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强产业项目扶持十条意见,为我们进一步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提供了巨大的动力和空间。审视县域自身,基础不断巩固,我们有能力发展得又好又快。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县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工业主导、民营主体的发展格局已经形成,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内生性明显增强。特别是经济开发区的加速建设,为工业强县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五河已经具备了快速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只要我们坚定信心,积极应对,就一定能够克服眼前的困难,转危为机,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放眼周边县市,竞争压力加大,我们有责任发展得又好又快。面对当前县域经济咄咄逼人的发展态势,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我们更需要有一种逆水行舟的拼搏精神,自增压力,积极作为,唯有如此,才能在更加复杂的形势和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奋勇前进,为推进五河新的跨越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009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抢抓扩大内需的重大机遇,继续坚持经济发展为第一要务,坚定“十一五目标”不动摇,狠抓招商引资,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和民生工程,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同舟共济、奋勇争先,在更高起点、更高水平上开创跨越发展、加速崛起的新局面。

2009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2%;财政收入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完成招商引资3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城镇登记失业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省下达目标以内。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狠抓工业强县,在提质增效上求突破

继续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以招商引资和企业技改项目为支撑,大力支持凯迪电力、多德利自动化设备、港龙文具等一批在建项目,争取早建成、早投产。着力培育骨干龙头,力促一批企业做大,确保15家跻身规模企业行列,争取吃的健康、德翔木业、利达针织3家企业进入产值超亿元行列。鼓励顺鹏、德翔木业等一批企业扩张企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条,拉动相关产业发展,打造企业龙头。积极争取恒源技研年产1.2万吨胶状乳化炸药项目立项,推动易禾米业年产6000吨米糠油、天麒面粉年产20万吨专用粉等项目尽快实施。推动传统工业做大做强,力促“二酒一塑”实施资本、技术、人才、管理嫁接。加大政府对企业的支持力度,扶持企业做大做强。财政预留100万元专项资金为新开办企业解决注册登记、可研、环评等方面费用,最大限度减轻企业负担;筹措500万元工业发展基金,严格兑现各项优惠和激励政策;鼓励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培育企业上市后备资源,扶持具备条件的优秀企业进入上市辅导期。加强政银企合作,继续开展企业信用评审工作,增加中小企业担保中心的注册资金,力争为企业融资5亿元,为企业贴息300万元。加强金融监管,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努力构建多层次企业直接融资体系,增强建投公司融资能力。

深入开展全民创业行动。进一步加大创业的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利用省专项资金300万元,采用租建同步方法,建设头铺、小溪返乡农民创业园。启动双忠庙、小圩、新集三个乡镇集中区建设,积极搭建创业平台。继续实施“低门槛”准入措施,引导支持具备条件的城乡居民兴办家庭工业,为开发区骨干企业的主导产品协作配套。

(二)狠抓农村经济,在农民增收上求突破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建立健全农业科技人员直接入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的长效机制。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努力降低灾害损失,粮食总产稳定在70万吨以上。加大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力度。加强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小区建设。力争新增市级龙头企业5家以上,新创市级名优农产品4个以上,新增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35个。积极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积极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新机制。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逐步理顺淮浍间水系,加强洼地综合治理;投入专项资金200万元,在朱顶、小溪、武桥建成当家塘100面;维修集体泵站50座,增加装机容量300千瓦。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工程、行洪区移民迁建工程。实施万亩原料林基地建设。2年内在全市率先免征排涝水费,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贯彻落实惠农政策,加快农村综合改革步伐,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三)狠抓招商引资,在外向经济上求突破

增强招商引资的竞争力。实施更加优惠的招商政策,完善跟踪服务和金融生态机制,进一步提升招商引资工作水平,增强招商引资吸引力。强化招商引资重中之重地位,坚定不移地将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强势推进。坚持以全民招商为基础,以专业招商求突破的原则,创新招商方式,组建多个专业化产业招商小分队,提高招商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推进以商招商、代理招商、委托招商、网络招商;依托境内外咨询机构、行业协会和商会组织,广泛动员五河籍在外成功人士和打工创业人员,发挥“红娘”作用,建立多元化的招商渠道;定期举办目标明确、形式多样、预期良好的项目推介和洽谈活动,进一步提升投资说明会、项目推介会和经贸洽谈会等活动的承办质量和水平;强化招商引资调度措施,实行大项目跟踪督办,深挖项目线索,全程紧盯、主动服务、合力推进。突破土地、环保两大瓶颈。继续实施“四挂钩”的奖惩办法。全年力争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00个,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1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30个。

狠抓软环境建设不放松。实行县级干部和相关职能部门联系服务重点企业制度,协调和解决工业企业在电力、原材料、资金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推行招商引资月调度、项目进度月推进、园区建设月巡查、服务企业月评比“四项制度”。把服务招商作为政府部门履行职责的中心任务。成立开发区用工服务、后勤保障服务中心,强化园区管委会服务职能,为开发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广泛的配套支持。严格执行部门到园区企业检查申报等项制度,坚持每年开展2次企业测评政府部门活动,公布并应用测评结果,严厉查处破坏环境、影响发展的单位和个人,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

(四)狠抓项目落实,在投资拉动上求突破

紧紧抓住国家和省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政策机遇,瞄准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等投资方向,积极向上争取、向外招商、向内挖掘,高质量地完成一批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全年保持项目库滚动项目规模239亿元。强力推进中心城区改造、城南新区、沫河口园区供水和污水处理、凯迪电力、新龙管业等项目建设,确保凯迪电力5月份并网发电;重点实施行蓄洪区改造、樵子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三铺湖排涝工程、张家沟治理、6座小水库除险加固等水利项目,徐明高速、通乡公路等交通项目,以及曹顾张22万伏输变电项目;积极争取复线船闸建设、洪泽湖抬高蓄水位影响处理工程、淮水北调、临北缕堤和香浮段全面改造、沫河口工业区有机硅和电镀工业园等项目年内开工建设;尽快完成蚌埠—五河—泗洪高速前期可行性研究。整合世行、日元贷款、开行借款项目资金,建设园区道路和城南新区污水、雨水、供水管网,为全面开发做好硬件准备。完善和落实项目建设责任制,继续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全力抓好重点项目的跟踪落实。建立健全项目管理部门联动机制,以落实用地指标、完善环评手续、加快节能评估为重点,新建项目抓开工,续建项目抓进度,在建项目抓投产。通过项目带动产业集聚,增强项目建设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拉动力和支撑力。通过项目的实施,提高干部抓经济工作的本领。

(五)抓好理财治税,在财政收入上求突破

加强财源建设。在巩固现有财源的基础上,加快在建财源项目的建设进度,确保新的财源项目早日发挥效益,拓宽财政增收渠道。进一步强化税收征管,严厉打击偷税、逃税、骗税行为。进一步深化非税收入改革,切实做到应收尽收。继续运用财政贴息政策,大力支持企业发展壮大。严肃财经纪律。进一步落实“收支两条线”,加大国有资产集中统管力度,规范国有资产的处置程序,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完善乡镇财务管理,积极清理债权债务,千方百计化解老债,坚决杜绝新增债务;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法》,对应纳入政府采购的货物、工程和服务全部实行政府采购,提高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效率。严格支出管理。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发展上,合理安排县乡财政支出,优先保证工资发放、社会保障和基层政权正常运转,加大农业、教育、科技、卫生等民生工程投入力度。

(六)狠抓城乡建设,在美化亮化上求突破

拉开城市发展框架,深入实施“东进南扩”建设规划,丰富城市发展层次,增强城市辐射功能,为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提供对接载体。着力提高老城区通行能力,打通淮河路东段,实施国防路北段综合改造。疏通和完善城区排水网络,建设青年路南段排水管网,实现雨污分流。新开工建设3个住宅小区。全面强化城市管理,营造美丽整洁、安定有序的宜居环境。推动漴东区综合改造,努力打造一流水乡特色民居。启动城南新区政务区和商贸区建设,完成兴淮路、兴县路、惠民路三条道路向东延伸工程,初步形成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新城区。激活农村发展潜力,全面总结推广中心村建设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安排专项财政资金1000万元,鼓励农民向中心村聚集,逐步改造空心村。投资3000万元建设通乡公路43.5公里;投资4000万元建设“村村通”工程136.2公里,基本实现所有行政村通沥青或水泥路。安排专项资金100万元,修复10座农村交通干道损毁危桥。

(七)狠抓社会事业,在民生改善上求突破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认真落实各项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扎实做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及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积极探索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征缴方式。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狠抓教育质量。有序推进城区教育布局调整,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断完善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切实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切实加强食品药品监管,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整顿农村文化市场。不断创新计生工作方式方法,总结退位退类教训,夯实计生工作基础,确保在三类县取得较好位次。健全完善信访工作长效机制,牢固树立依法办信访的意识。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应急管理机制,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县政府在全力实施好28项民生工程的同时,还将办好以下“十件实事”:

1)投资6000万元,建设五河一中等22所寄宿制学校,建筑面积35400平方米。(2)培训电动缝纫、电脑、汽车驾驶等实用人才10000人。(3)投资7000万元,新建县医院、中医院病房大楼,扩建2-3个中心乡镇卫生院,新建25个村卫生室。(4)扩建大新、小圩、临北、浍南等4个敬老院,建设面积6450平方米,增加床位430张;新建城关、东刘集等2个敬老院,建设面积4510平方米。(5)建设廉租房、安置房135套,各5000平方米。(6)改造县城城北巷、钱台巷等10条小街小巷,总长2670米。(7)改造城区旱厕5座,新建水冲式厕所5座。(8)实施圈堤绿化10000平方米,新装路灯80盏。(9)新建、改建状元桥、王洼、文昌等5个社区居委会。(10)解决渔民生产、生活困难,落实每户渔民30亩基本生活水面,减免涉渔收费,支持渔民上岸建房。

(八)狠抓自身建设,在提高政府行政效能上求突破

为政之要,贵在落实。要保证今年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必须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提高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能力、驾驭全局的能力和领导发展的能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

加强素质建设,努力打造学习型政府。政府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全员学习和终身学习”理念,加强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理解和把握,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认认真真学习、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不断提高政府机关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谋划发展的能力,真正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研究问题、改进方法、推动工作,切实把我县经济社会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加强职能建设,努力打造服务型政府。严格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把工作重点转移到调节经济发展、加强公共管理、提供优质服务、营造良好环境上来。强化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意识,提高政府社会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质量,大力营造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切实为群众和投资者提供高效、优质、便捷、透明的政务服务。

加强作风建设,努力打造亲民型政府。要牢记为民宗旨,增进为民情怀,倾情关注民生,推进和谐行政。真正把民情动态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意愿作为第一准则,把造福人民作为第一追求,常行亲民爱民之政,多办惠民利民之事,善解民苦民难民忧。在公共服务部门和单位全面推行办事公开制度,规范公开的内容和形式,充分实现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完善政府网站,构建广大市民与政府互动平台,及时公布政务信息。加强县长热线、信访能力建设,为群众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用政府工作人员的苦和累,换来人民群众的喜和乐。

加强效能建设,努力打造务实型政府。树立“无功就是过错、从政必须有为”的理念,增强忧患意识、使命意识、责任意识,强化治庸问责,努力营造鼓励干事者、鞭挞平庸者、淘汰落后者的浓厚氛围,把精力集中在“想干事”上,把本领体现在“会干事”上,把目标锁定在“干成事”上,把底线控制在“不出事”上。加强督查督办,严厉查处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现象。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行政问责制和超时默认制。完善责任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加大对部门履行职责的检查、监督和考核力度,解决好职能“缺位”、“越位”、“错位”问题。做到说一句,是一句,句句算数;干一件,成一件,件件落实。

加强制度建设,努力打造法治型政府。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实行执法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和评议考核制,真正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违法要追究。高度重视并做好人大代表议案、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改进工作方法,善于综合运用法律的、政策的、经济的和说服教育的办法推动工作、促进发展。进一步完善重大问题集体决策、专家咨询、征求意见、行政问责和督查督办等制度,推进决策公开化、民主化、科学化。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减少审批项目、缩短审批时限。

加强廉政建设,努力打造廉洁型政府。强化行政监察和责任审计,加大对破坏环境、侵犯和损害群众利益等案件的查处力度。严格执行廉洁从政准则,严格招投标管理,坚持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厉行节约,杜绝铺张浪费,控制行政经费支出,实施公务购车和用车经费、会议经费、公务接待费用、党政机关出访考察费用、办公经费预算“五个零增长”,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改善群众生产生活上、用在加快建设和发展上。

各位代表,人民的期望,不容我们丝毫懈怠;肩负的责任,鞭策我们奋发进取。 让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中共五河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努力推动五河经济社会不断实现新的跨越!

推荐访问:政府工作报告 五河县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