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子湖区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完整版】

时间:2023-04-20 08:55:07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09年工作回顾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我区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又蕴涵重大机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龙子湖区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龙子湖区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完整版】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我区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又蕴涵重大机遇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区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为主线,坚持“工业强区、三产富区、民生稳区、生态立区”发展战略不动摇,强力推进“13811”工程,克难攻坚,逆势突破,圆满完成区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迎压上行、持续向好、和谐共进的良好局面,相继荣获全国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全省旅游县区50强称号,20家单位、15名同志分别受到省级以上表彰。我区余瑞青等5名同志分别入选全国道德模范和中国好人榜候选人名单。

(一)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1亿元,增长18.8%(按年初核算口径,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亿元,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6.4亿元,增长24.3%;第三产业增加值9.3亿元,增长17.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6亿元,增长5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00元,增长10.8%。按可比口径计算,完成财政总收入42268万元,增长16%,其中地方收入23816万元,增长15%

工业经济企稳回升。认真落实保企业系列措施,加强重点企业跟踪调度,积极推进银企政企对接合作。预计,全年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2.69亿元,增长26.1%;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0亿元,增长43%。全区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9家,新增15家,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10家,新增5家;上交税金超千万元企业3家,新增2家。骨干企业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海螺水泥、宏业集团、八一化工、金威滤清器、盛世玻璃、泰格生物、液力机械、富博化工等骨干企业产值、税收均占较大比重。投融资平台得到加强,成立了东方投资公司、德顺小额贷款公司、汇一担保公司,入股蚌埠市龙湖担保有限公司,举办政银企集中对接活动2次,当年实现融资6亿元。稳步推进工业退市进园,染化厂、三联木艺等8家企业退出或即将退出市区。

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增长。粮食生产再创新高,总产达到4.6万吨,增长9%,连续6年增产。畜牧养殖业稳步发展,预计,全年实现畜牧业总产值5200万元,增长12%,新增市级以上养殖小区4个。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拥有龙头企业 3个、农村专业合作社8个、各类经纪人862人。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李楼村、东风村等4个示范村的建设取得新进展。积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完成方邱湖切滩退建、老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推动农民工返乡创业,规划建设农民创业园2个,兴办各类创业实体30家,发放小额创业贷款190万元。

第三产业态势趋好。商贸物流业进一步繁荣,持续开展“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农机下乡”、“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增小型超市22家、连锁店和农家店35家。启动了长淮物流园区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宏发商城改造进度,大润发、乐购等大型超市正式签约,即将进驻我区。旅游产业方兴未艾。成功举办蚌埠市首届乡村文化旅游节、“桃花节”及“采摘节”等活动,启动了万绿森林观光园建设,红塔生态农庄被评为省级农家乐示范点、国家2A级风景区。玉金香国际大酒店开业运营。与国内文化经济产业创始者福建新恒基集团签定了总投资20亿元兴建太祖明文化产业园的合作协议,各项前期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二)项目投资强势突破,发展活力日益凸显

项目工作卓有成效。全年谋划项目201个,实施项目71个,其中续建46个、新建25个,超亿元项目7个。争取上级各类投资项目11个,到位资金2800万元。完成“3461”重点项目建设投资4.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1%。京沪高铁的征地、拆迁工作基本完成,累计征地1620亩。

招商引资持续升温。坚持“一把手”抓招商,强化招商引资考核机制,加强招商中心建设,产业招商、以商招商富有成效。全年举办蚌埠•上海、蚌埠•广州、蚌埠•福州、蚌埠•厦门等专题招商活动8次,开展了项目集中开工月活动,全区上下联动、聚力招商氛围日益浓厚。全年新签约项目31个,引进市外资金18.5亿元,增长67.5%;新增3000万元以上企业28家,其中上市公司2家。

13811”工程快速推进。凯盛玻璃产业园三鑫太阳能玻璃、超细硅酸锆、球形石英粉、高纯电熔氧化锆等项目建成投产, TCO导电膜玻璃项目即将竣工。沥青搅拌站建成投产,志诚机械混凝土搅拌车正式下线,亚洲最大的2兆瓦非晶硅太阳能示范电站开工建设。滤清器产业园天盛机电、智敏电器、星源滤清器和汇通汽车贸易等项目开工建设,优利威特电梯、锢维电器设备、乔驰柜架等一批成长性较好的项目签订了合作意向。民营创业园入驻企业5家,永艳化工等2家企业厂房基本建成。包装产业园已成功签约项目3个。船舶工业园2000亩起步区、高铁站周边地区开发、太祖明文化旅游园、汽车贸易园的规划初步完成。长淮卫镇总体规划和2.8平方公里工业集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完毕。

园区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全年累计完成园区基础设施投资2600万元。老山路全线竣工通车,龙锦路基本完工,古杏路、栖岩路、宝塔路和方家沟水系改造工程开工建设,三鑫太阳能35KV专用供电线路建成使用,供排水管网、通信管网预埋工程基本完成。加强国土资源利用和管理,清理整治违法用地95亩,置换建设用地461亩。完成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建设用地比例调整到70%

(三)城乡建设强力推进,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城乡建设步伐加快。棚户区改造稳步推进,治淮二村水科花园完成主体工程建设,肉厂南村、四建宿舍、唐家花园等3个项目开始拆迁,凤阳东路386号地块、染化厂地块和华联续扩建地块相继出让,雪华山庄、二钢新村、泗水苑、友谊医院地块和18号棚户区等项目正在积极推进。房地产业发展较快,全年开发面积29万平方米,实现竣工面积13万平方米,宏都花园、百合家园、淮秀园小区、滨河外滩二期等10个项目全面竣工,玫瑰花园、牡丹家园、亿发久家园、幸福家园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治淮新村、长淮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正在积极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相继建成延安北路、沿淮路、新淮路东段、锥子山路和太平桥,动工改造曹山东路、新河桥,改造货场路和10条小街小巷,建成“村村通”公路17公里。

城市管理水平有了新提升。加大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力度,加强队伍建设,理顺城市管理机制,坚持控、疏、堵相结合,突击整治两站间、国庆街、国富街、光荣街、新淮路等重点社区和街巷,投资100多万元打造了“三个一”示范工程,对四小车辆、占道经营、非法广告和违法建设进行了重点整治,全年查处占道经营1.7万余户、清除影响观瞻广告牌3000个,对严重影响市容环境、高铁等重点工程建设的4万多平方米违章建筑进行了强制拆除,较好地完成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城市管理一年初见成效”的目标。

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成效。深入开展“非法加工石英砂”、“违法排污”和城区锅炉专项整治活动。拆除了族光、九采罗2家重污染化工企业设备。稳步推进方家沟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编制了杨台子污水处理厂周边水系排水方案。完成改水改厕40座,新植各类花草树木20万株,新增绿地5000平方米,完成成片造林2000亩。

(四)和谐社会建设扎实有力,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28项民生工程圆满完成。落实各级财政资金2580万元。新增城镇就业5434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389人;办理参加医疗保险6.42万人;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513万元,惠及9.95万人次;发放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44.5万元,惠及308731人;实施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403人次;保障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2191人,保障面积25450平方米;救助重度残疾人1034人,为3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复明手术。年初承诺的8件实事全部落实。

信访稳定工作得到加强。卓有成效地开展了“领导大接访”、“信访积案化解年”活动,设立信访困难救助基金50万元,积极化解信访难题,越级访、非正常访明显下降。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打防控”治安防控网络,“两站”地区治安集中整治活动成效明显,各类刑事案件发案率持续降低。企业改制稳妥推进,铝材厂、纺机厂职工安置接近尾声,染化厂职工安置正在进行,二纸厂、白羽公司改制遗留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教育事业取得新发展,全面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顺利实施教师绩效工资改革,兑现教师绩效工资2300万元;完成54名“两届师范生”考核入编;积极整合教育资源,改建幼儿园1所,撤并学校和教学点4所;幸福小学教学楼和黄坝小学教学用房竣工使用,凤四小、师范附小、工农小学教学楼开工建设;快速推进“校舍安全工程”,完成44所中小学、215栋建筑安全排查和鉴定。健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制,加强流动人口综合管理,严查“两非”案件,创建省级示范街道2个,低生育水平得到巩固。文化体育事业稳步发展,建成“农家书屋”9个、农民健身工程示范点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个。加强医疗卫生事业,手足口病和甲型H1N1流感得到有效防控,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村级标准化卫生室4个,新农合参合率达95.3%。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抗灾救灾进一步落实,人民防空、拥军优属、征兵、地方志、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统计、审计、机关节能节水、妇女儿童、老年人、爱国卫生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五)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执政水平不断提升

坚持和完善政府向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和向区政协通报情况制度,自觉接受区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积极听取工商联和社会各界意见。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9件,办理政协委员提案66件,办复率均达100%。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影响发展和群众反映的15个问题进行了集中整改,领导和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显著提升。深入开展依法行政和普法教育,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顺利完成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科学设置政府机构,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基本完成。全面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机制,推行政务公开、服务承诺、过错追究、首问负责和限时办结制度,政府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

各位代表,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在全球经济危机的严峻形势下,我们面临的挑战比预料的大,遇到的困难比预想的多,但是,我们取得的成绩比预期的好。这些成绩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社会各个方面,包括外来投资者积极参与、大力支持,倾注着广大干群克艰创业的激情,饱含着全区上下奋力拼搏的汗水。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一如继往地支持龙子湖区发展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离退休老同志,向驻区各单位及驻区人民解放军、政法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龙子湖区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尽管目前全区经济运行呈现较明显的企稳回升态势,遏制经济下滑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但是,综观外部环境,经济危机的影响仍在延续,经济回升态势仍不稳固,经济下行的压力仍然存在;审视自我发展,我们经济社会中仍然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为:一是经济总量不大、产业层次不高,大企业、大项目支撑力不够。二是发展要素制约明显,土地供给、人才、投融资等制约瓶颈有待突破。三是综合财力薄弱,财政公共投入保障能力不足。四是机关效能建设有待加强,执行力、落实力和服务水平仍需提高。五是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还没有从根本上消除,企业改制、征地、拆迁等引发的社会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这些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给予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

二、2010年工作安排

2010年是冲刺“十一五”规划收关之年,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一年。今年,国家为巩固和发展当前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更加关注中部崛起以及民生保障和新兴产业发展。省委、省政府继续完善推动皖北加快崛起系列政策,实施南北对接,加快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建设,放活政策,增加投入。市委、市政府决定从今年起,实施“三年大建设”计划,全力推进“大出口、大外环、大铁路、大新区、大安居、大旅游”等“六大工程”。这些都将为我区加快崛起步伐提供了重大机遇。同时,经过60年建设、30年改革开放,我区的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有着稳固的基础和条件,尤其是近几年我们狠抓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做大产业文章,其效果已逐步凸显。因此,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要在逆境中发现和培育积极因素,准确把握发展大势,精心谋划发展大计,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在工作境界上要“高视野”。要牢固树立“工业强区、三产富区、民生稳区、生态立区”发展战略不动摇,继续推进“13811”工程,积极探索经济发展的新型引擎,把资源优势迅速转化为发展优势,把稳定和谐的社会优势有效转化为保障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工作思路上要“高起点”。要以规划引领发展,围绕做强大产业、推进大建设,优化功能布局,促进产业集聚,着力打造 “老城区旧城改造、东部新区工贸物流、李楼旅游观光等三大板块,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型城区环境。在工作推进上要“高水平”。积极策应全市三年大建设计划,精选项目,远谋近施,在谋划上见水平,在争取上见功夫,在落实上见力度,在推进上见成效,“做强大产业,开展大招商,实施大建设,拉开大框架”,着力打造蚌埠市东向战略的承接区,产业聚集的核心区,率先崛起的领跑区。

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我区2010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稳增长,调结构,促产业、重民生”为主线,高强度推进“项目投资、招商引资、园区建设、城市建设”四项重点,高质量提升“工业经济、商贸服务、新农村建设”三项水平,高效能确保 “财政增力、百姓增富、社会和谐”三大目标,全面掀起大建设、大招商、大投入、大发展的新高潮,努力实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向更高平台上跨越。

按照新的核算口径,2010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36.09亿元,增长13%,其中一产增加值1.47亿元、二产增加值17.59亿元、三产增加值17.03亿元,分别增长5.3%18%9%;财政总收入49000万元,增长16%,其中地方收入27600万元,增长1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6亿元,增长40%;实际利用市外资金24亿元,增长30%;农民人均纯收入4968元,增长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5‰以内。

围绕上述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今年将主要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做强大产业,着力在增强经济支撑力上谋求新突破

紧紧依托优势产业,加快结构调整步伐,纵抓产业延伸,横抓产业集聚,增强产业承接能力,努力形成配套紧密、规模集群、实力雄厚的产业发展体系。

继续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2亿元,增长22%;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3.5亿元,增长35%,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0家,力争15家。一是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加大与中国建材集团合作力度,抓好太阳能电池组件、太阳能光伏及相关产业,力促非晶硅太阳能电站、TCO导电膜玻璃等项目早日投产。抓好特种玻璃及材料生产,提高三鑫太阳能玻璃、超细硅酸锆、球形石英粉、高纯电熔氧化锆的产能,推进盛世水晶工艺玻璃、华泰日用玻璃生产线项目,鼓励PVB玻璃夹层膜项目融资扩能,推进镀膜玻璃和靶材项目,着力打造特种玻璃和光伏产业基地。二是积极延伸做强机械装备制造业。做大做强液力机械、特殊钢结构项目,抓好油缸和变矩器扩建项目,加快新建年产500台混凝土搅拌车项目进度,开工建设优利威特电梯、锢维电器和乔驰柜架项目,积极引进相关配套企业入驻发展。三是快速扩张船舶制造业。以神舟机械、禹王集团为依托,抢抓内河船舶改造升级机遇,坚持外引内育,加大与福州大合船务及美国、荷兰、新加坡客商的合作力度,打造5000P以下港作拖轮、2000立方米以下疏浚设备、轻质船舶研发与生产、船用机械制造生产基地,形成船舶修造、零部件制造、河运物流一体化的船舶产业群。四是大力培育精细化工业。支持八一化工集团实施总投资5亿元的产能提升项目,新建110KV变电所,对邻硝基苯和对硝基苯酚产能分别达到18万吨和6万吨。支持各化工企业开发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产品,推进泰格生物1.8万吨Vc系列产品和1万吨酸化剂项目、富博化工1万吨扑尔息痛项目建成投产。五是做大汽车零部件产业。依托滤清器产业园,积极与国内知名汽车制造企业合作对接,促进天盛机电、智敏电器、星源滤清器建成投产,加快汇通汽车贸易、通利汽车改装和滤清器系列项目建设,力争尽快形成集汽车改装、贸易、维修为一体的汽配产业聚集区。六是继续落实保企业、保增长各项措施,大力支持海螺水泥、宏业集团、金威滤清器、经纬轮辋钢等规模以上重点企业发展,加强运营调度,提升产能和效益。

大力振兴商贸旅游业。打造两站间商业圈,加快中心商场、宏发商城和华联续扩建项目建设,建成大润发超市,做好蚌埠乐购二店项目前期工作,推动国强路等老专业市场升级改造,快速形成珠城东部商业中心。启动高铁周边商业圈建设。依托铁路运输优势,加快长淮卫物流园建设,积极推进徽商物流整体东迁,引领东部地区商贸物流业快速发展。做大旅游业,围绕“融入龙湖,体验风情,追寻历史,感受新区”特色定位,立足“两山一湖”,促进乡村生态文化旅游,迅速启动东西芦山太祖明文化旅游产业园建设,力争当年完成投资5000万元。加快万绿森林观光园建设,动工改造栖岩寺门前道路。加强与周边大禹文化、楚汉文化和明文化景区的链接,加大策划宣传力度,着力打造珠城东部旅游新亮点。

强力推进园区建设。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运营、高水平发展”的要求,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加快凯盛玻璃产业园二期、滤清器产业园、包装产业园、汽车贸易园等园区建设,力促入园项目早落地、早建成。完成船舶产业园规划,启动15平方公里民营工贸园区规划编制。加快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引导民营企业、民间资本入园经营。继续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成古杏路、栖岩路、宝塔路修建和方家沟水系改造工程,提高园区道路、管网、污水处理、电力等设施配套水平。力争园区全年新开工项目10个,实现引资5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亿元。

着力破除发展瓶颈。结合环境保护、企业改制、旧城改造和土地利用性质调整,继续推进工业企业退市进园,成熟一个推进一个。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力度,依法清理闲置土地,做好建设用地指标置换,解决用地指标紧张问题。努力改善金融生态,支持金融部门清理不良贷款和债务。实施东方投资公司股权扩张,发挥担保公司作用,深化银企合作,力争新增贷款10亿元。推进自主创新,继续坚持好创新奖励基金制度。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实施品牌战略。落实各项奖励政策,重奖突出贡献企业及其经营者。通过系列举措,力促传统产业高新化、新兴产业规模化、高新技术产业化,增强经济发展的支撑力。

(二)实施大投入,着力在增强发展后劲上谋求新突破

围绕“储备抓争取,新上抓开工,在建抓进度,建成抓效益”,全力推动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后劲。

扎实做好项目谋划。紧紧抓住全市“三年大建设”机遇,围绕产业布局调整、城市建设、生态旅游、民生保障、自主创新等领域,超前谋划一批大产业、大城建、大交通、大安居项目,加大申报跟进力度,足额安排经费,力争纳入市级以上投融资项目18个。加强项目储备库建设,科学编制储备项目,力争全年储备项目120个,投资总额180亿元,其中工业项目35个,基础设施项目30个,房地产项目20个,农业项目15个,民生和其他项目20个。

聚力推进重点项目。继续推进省“861”项目、市“3461”项目和船舶、光伏、玻璃、精细化工、城市管网改造、房地产等新建、续建项目建设。配合市有关部门做好火车站站前地下通道、治淮路改造、橡胶厂开发等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工作。积极协助高铁站、合蚌客运专线、东外环线、长淮大桥等国家、省、市重点工程建设。全年安排新开工项目20个,实施续建项目15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6亿元,完成“3461”计划投资2.5亿元。

强化项目跟踪管理。健全项目建设捆绑责任,坚持每周调度、半月核查、每月统计报告、双月督查通报、季度小结点评的项目跟踪制度,做到“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包到底”,真正把申报的项目跟踪好,到手的项目启动好,在建的项目推进好。进一步完善项目工作考核办法,加大奖惩力度,继续设立50万元项目奖励基金。加强项目建设环境保障,采用法律、行政等综合手段,确保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顺利施工。

(三)开展大招商,着力在增强崛起动力上谋求新突破

立足招大引强,继续升温加压,不断挖潜优势资源,全年实现招商引资突破24亿元。

继续完善招商机制。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强招商引资的各项规定精神,完善招商引资年度目标考核办法,启动问责机制,实行落户、入驻项目“后评估”制度,做到全程跟踪问效。切实跟进签约项目,对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招商项目由责任单位实行一揽式服务;对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超亿元的重点招商项目,实行区级领导挂包联系制和全程推进制,实行“一事一议”的特殊优惠政策,优先审批立项,优先安排供地,优先提供融资服务。加大奖励力度,重奖有功人员。

积极改进招商方式。实行全员招商,继续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广泛发动各级干部群众,积极调动一切社会力量,上下牵动,内外互动,形成领导带头招、部门全力招、干部主动招、群众自愿参与的招商氛围。重抓产业招商,依托光伏、玻璃、汽车配件、机械装备等主导产业,继续加大园区招商力度,积极包装项目,力争引进一个、带来一群、开发一片。突出以商招商,充分发挥企业家和在外创业成功人士的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专业招商,成立若干个招商专业队,瞄准珠三角、长三角、海峡西岸等地区,集中精干力量,实行驻点对接。主动参加各类招商节会,捕捉招商信息,推介招商项目,增强招商引资的实际成效。

努力优化服务环境。继续实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强化招商服务。大力整治和优化投资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投资者、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

(四)引领大建设,着力在提升城市品位上谋求新突破

全面策应全市三年大建设计划,以提升品位、改善环境、完善功能为目标,大手笔规划,高品位建设,强力度推进,拉开城区建设大框架。

强势推进城区建设。完成玫瑰花园、牡丹家园、水科花园、亿发久家园、幸福家园建设,开工改造唐家花园、四建宿舍、肉厂南村等棚户区和染化厂地块、凤阳东路386号地块。推进泗水苑、友谊医院地块、淮建三村、二钢新村和18号棚户区地块上市出让,力争动工改造。启动“滨河新区”建设,加快项目规划编制,稳妥实施三十中、解放路小学迁建工作,推进雪华山庄、滨河花园、东方新天地项目建设。加大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配合市住建委改造胜利路、解放路,开工建设解放二路贯通工程,完成20条小街小巷改造任务。加大拆迁安置力度,严格落实旧城改造拆迁责任制,明确定位街道办事处为所在地项目拆迁主体。

加快东部开发进程。坚持规划引领,依托京沪高铁站、合蚌客运专线和东外环,科学整合周边环境、资源和生产要素,编制新区建设规划,启动高铁新区建设。启动政务中心和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前期工作。编制东部地区路网规划,加快新区路网、供水、供电、供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工建设老山路、曹山路贯通京沪铁路工程,建设李楼路,完成曹山路和新河桥改造工程,推动胜利东路改造工程向东部延伸,促进东部新区的快速隆起,努力形成新区老城商圈互通、东部西部产业呼应的城市格局。

积极建设生态城区。加强城市管理,进一步完善文明创建工作的体制机制,加大财力、物力、人力的投入和城管执法力度,严格落实问责制度,继续开展市容环境、市场秩序和城中村周边环境专项整治活动,推动文明创建活动向生活小区、小街背巷和企事业单位延伸,集中解决四小车辆、占道经营、非法广告、流动摊贩、建筑渣土和油烟噪音污染等城市管理顽症,力争市容市貌实现较大改观。加强小区物业管理服务,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强化违法建设属地管理,加大巡查、整治和拆除力度,保持对违法建设的高压态势。结合旧城改造,积极倡导“控建增绿”、“拆墙透绿”,增加公园绿地、街头绿地、广场绿地面积,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创建省级“园林城市”任务。积极实施道路“靓”化工程,整治解放路北出口周边和滨河沿线景观,推进解放路淮河桥西南岸景观续建工程,开展胜利路、凤阳路等主干道景观带整治活动。高度关注环保工作,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确保建设项目环评率、“三同时”制度执行率达100%。继续加强污染减排工作,确保污染物总量减排、达标排放。配合市有关部门实施鲍家沟流域综合整治工程。

()推进大调整,着力在促进农业农村发展上谋求新突破

以推进城乡一体化为核心,以发展城郊特色农业为突破口,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大力发展城郊型特色农业。以项目为依托,发挥资源区位优势,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和生态循环农业,抓好蔬菜、花卉、林果等产业带和养殖小区建设,初步形成规划面积5万亩、核心区域面积2万亩、示范区域面积1万亩的农业产业布局,新增市级养殖小区3个,新建农家乐项目5个。继续开展无公害农产品创建工作,力争新增绿色食品2种以上。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完成区级农民工创业园建设,力争全年培育创业之星50名,新增固定资产投资50万元以上的农民创业项目50个。抓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继续推进长淮卫镇汪庙生产圩加固、南湾东南湖排涝、东风蔬菜大棚排水工程建设。加快农村公路道路硬化步伐,增强农业发展支撑能力。

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借助城市东扩机遇,发挥乡镇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完善城镇规划,明确发展定位,坚持工业、商业、旅游业并举,实施产业兴镇,着力打造经济强镇、旅游名乡。发展乡镇商贸产业,壮大农村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新型业态,推动农业与二、三产业联动发展,提升农村经济产业化、社会化水平,力争新增农产品加工企业5家,新增农家连锁超市、农村便利店等服务网点21个,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家。继续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完成村庄布点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实施村民住宅分区控制建设,引导农村住房建设逐步向城区、集镇、聚居点集中,开工建设汪圩村、仇岗村集中安置区。加快农村安全引用水、排水、供气、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清洁工程,改善村容村貌。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完善“三资代理”服务体系,理顺基层管理事权,健全惠民政策及资金管理新机制。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工作,增强农民防范农业生产风险、减少农业灾害损失的能力。继续完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办法,探索建立农村公益事业投入机制。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发证工作,推进土地经营权依法有序流转,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六)增进大和谐,着力在民生工程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上谋求新突破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繁荣发展各项社会事业,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加广泛地惠及民众,让平安祥和的优越环境更加高效地服务跨越发展。

强力抓好民生工程建设。足额匹配财政资金,确保今年上级部署的各项民生工程得到全面落实。进一步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支持自主创业,推动全民创业,力争新增城镇就业4300人,安置下岗失业再就业3200人。积极构建农村劳动保障平台,稳步实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继续做好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的保障工作,力争实现城镇居民医保全覆盖。认真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开展大病救助活动。继续做好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大力推行廉租房制度,加快长淮和治淮新村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缓解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难问题。关心五保户和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积极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强化信访工作机制,实施接访处置重心下移,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高度关注和有效防范企业改制、逃薪欠薪、征地拆迁、农村土地纠纷等因素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坚决依法处置非法缠访、闹访、越级访事件。进一步深化平安创建工作,扎实开展“五五”普法工作,做好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努力提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水平。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完善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和食品、药品监管体系,继续开展工商企业、公共场所、学校、交通、建筑工地等领域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统筹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推进素质教育,建好教师队伍,规范办学行为。积极调整学校布局,加快推进“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启动21中、淮上小学幼儿园教学用房建设。加强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基层医药管理体制改革,新建东升、解放、延安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4个标准化村级卫生室。加强社区建设,争创省级示范社区。重视文化体育工作,开工建设区文化馆、图书馆改扩建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综合治理人口性别比,各项指标均控制在市下达目标之内。认真做好国防动员后备力量建设和征兵工作,巩固“双拥”成果,提高民兵预备役人员完成多样化任务的能力。加强统计工作,切实做好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和其他统计工作。完成“十二五”规划编制任务。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老龄委、关工委开展工作,发展残疾人事业,关心残疾人生活。继续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人防、应急管理、机关事务管理、婚姻登记、殡葬管理等工作,支持驻区单位及人民团体充分履行职能,共同推进“和谐龙子湖区”建设。

竭力为民办好8件实事。在抓好民生工程建设的同时,本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今年将继续为人民群众办好8件实事。1、实施“银发帮扶工程”,力争实现帮扶空巢、孤寡、伤残老人1000名。2、推进“文化共享工程”,为20个社区居委会配置投影仪20台。3、建成农家书屋5个、农民健身示范点2个。4、实施李楼乡西珠灌溉站、长淮卫镇黄泥山灌溉站改造工程。5、新建师范附小、凤四小、工农小学教学楼工程。6、改造小街小巷20条。7、改造农村公路15公里。8、启动残疾人综合服务场所建设。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的一年,新的形势。面对挑战和困难,我们更要扎实有力地开展工作,敏锐把握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及时掌握经济运行态势,加强谋划研究,加快形成决策科学、执行有力、善于创新的管理机制。

坚持抓好学习,建设学习型政府。全体公务员都要把学习理论、法律法规、科学技术知识、社会发展规律作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不断增强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坚持转变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完成机构改革,理顺机关管理事权,解决条块分割、权责脱节、推诿扯皮等突出问题,使机关运转更加规范协调、办事更加公平公正、工作更加优质高效。深入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强化目标管理。大力倡导求真务实作风,做到发展看项目、经济看效益、工作看效率。加大行政问责力度,对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重要事项,做到专注工作零干扰,坚决执行零理由,注重细节零失误。

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型政府。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主动接受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的意见,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进一步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公示听证、决策效果评估制度。进一步健全行政执法体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深化行政执法监督,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加大政策执行和工作推进力度,建设法治前提下的强势政府,说了算,定了干,严厉打击阻挠大建设、干扰大发展的人和事,增强政府的执行力和落实力。

坚持从严治政,建设廉洁型政府。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述职述廉、重大事项报告等各项制度。加强对中央和省、市重大决策部署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大违法违纪案件查处力度,深入开展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活动和商业贿赂专项治理工作。完善政府采购、干部离任及任中审计制度,支持审计部门依法独立开展审计工作。继续推进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和居务公开。深入开展政风行风建设,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合理安排公共经费支出。

坚持敢创敢试,建设创新型政府。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善于用开放的意识正视存在差距,用超前的理念研究争先思路,用创新的办法落实发展举措。坚持思想解放不停步,善于打破旧定式、旧条框、旧禁区,敢于突破、敢于冒险,努力破解跨越发展过程中的难题和障碍。

各位代表,回首2009,我们感慨万千;展望2010,我们充满信心。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瞄准跨越目标,踏上崛起征程,以更加开拓的精神、更加崭新的姿态、更加饱满的激情,群策群力,创新创业,为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开创龙子湖区灿烂辉煌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推荐访问:湖区 政府工作报告 龙子湖区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