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县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23-04-20 08:50:0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自治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宝贵意见。一、2012年工作回顾2012年,是我县近年来发展任务最重、发展压力最大的一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印江县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供大家参考。

印江县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自治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一、2012年工作回顾

2012年,是我县近年来发展任务最重、发展压力最大的一年,也是近年来发展速度最快、发展成效最好的一年。面对特殊形势和繁重任务,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的依法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下,团结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抢抓机遇,奋勇争先,圆满完成了自治县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过去一年,我们围绕既定目标狠抓发展,增比进位跃入前列。预计全县完成生产总值39.15亿元,同比增长17.3%,增速居全市第2位;三次产业结构由2011年的41.1:19.2:39.7调整为38.1:21.3:40.6;财政总收入3.41亿元,增长38.7%,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17亿元,增长40.3%,增速居全市第2位;财政实际支出23.1亿元,增长64.7%;工业总产值23.8亿元,增长32.0%;工业增加值6.40亿元,增长18.3%,增速居全市第2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2亿元,增长74.2%,增速居全市第3位;金融机构存款余额47.1亿元,增长22.7%,增速居全市第2位;金融机构贷款余额31.8亿元,增长64.5%,增速居全市第1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9亿元,增长17.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90元,增长18.0%;农民人均纯收入4418元,增长18.8%,增速居全市第2位。经济发展增比进位综合测评预排名从2011年全省第47位跃入第31位,从全市第3位跃入第1位。

过去一年,我们坚持上争外引大抓投资,发展活力明显增强。争取到国家投资项目293个,到位资金13.27亿元,同比增长66%。完成交通投资1.7亿元。建成173公里通村油路、25公里通村水泥路和170公里通村公路通达工程,启动195公里通村油路和6个乡镇客运站建设,开通农村客运班线11条,印秀高速公路、304省道改造升级工程前期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完成水利投资1.12亿元。总投资6.1亿元的栗子园水利工程项目已下达首批中央资金2000万元,“三通一平”等工程全面启动,偏岩中型水库及清渡河、绿荫塘小(一)型水库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完成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省级雨水集蓄利用“三小”工程和15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解决了3.46万人、4400名中小学师生饮水安全问题,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乡镇集镇堤防工程、洼地排涝工程、水土保持等项目加快实施。完成电力投资3.54亿元,木黄220千伏和合水110千伏变电站即将竣工投入使用,启动城区110千伏变电站和新寨110千伏变电站建设规划,城区电网改造、农村电网完善化工程加快建设。招商引资成效明显。签约招商项目78个,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33亿元招商引资任务。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成效明显。通过积极争取,我县获得国开行1.2亿元产业化信贷资金和世行1亿元农村发展贷款支持;新增就业小额贷款2352万元,其中“妇惠家合”妇女小额贷款2169万元。制定下发《关于“三权”抵押贷款的实施意见(试行)》,新成立1家民营融资性担保机构和3家注册资金3000万元以上的乡镇小额贷款公司,恢复了工商银行印江支行,成功创建全市首个“农村金融信用县”,存贷款余额增幅创历史新高。

过去一年,我们着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产业发展有力推进。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累计完成产业项目建设投资25.1亿元,新开工项目36个,投产项目12个;投入资金2.02亿元,实施园区工业大道、给排水工程等10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成一、二期标准化厂房4万平方米;概算投资2亿元,启动了第三期标准化厂房建设,园区廉租房、公租房项目主体工程即将完工;小云工业园区被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扶持发展微型企业222户。农业产业有效发展。新植茶园3.64万亩,新建各类茶叶加工厂31家,实现茶叶产量5600吨,“梵净山翠峰茶”成功注册地理标志产品证明商标,荣获世界名茶、中国名茶评比金奖,全市茶产业发展现场会连续三年在我县召开,我县茶产业发展工作得到了温家宝总理等中央、省、市领导的关心和肯定,并分别在全省、全市茶产业发展大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栽植核桃1.7万亩,发展食用菌2428万棒,成功创建全国科技进步县;种植烤烟3万亩,实现产量8.01万担,质量和效益均居全市前列,成功争取到投资达1.1亿元的合水烟草基地单元建设项目;生猪、林下养禽、蛋鸡养殖等生态畜牧业健康发展,新业乡绿壳蛋鸡养殖和合作社运行模式受到市领导的充分肯定。文化旅游产业稳步发展。积极参与开展环梵净山“金三角”文化旅游创新区规划建设相关工作,梵净山西线索道建设前期工作扎实推进,在梵净山环线及旅游公路沿线种植桃树、紫薇等10余类景观树10万余株,成功申创“中国长寿之乡”,成功举办梵净山“杜鹃花节”和“金橘节”,成功申办全市第二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暨2013贵州梵净山文化旅游节,在“贵州十佳最美风景县”评选中获公众投票第一名。

过去一年,我们强势推进城镇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成效明显。概算投资5.5亿元,启动实施了县城区12条城市干道建设;县城供水二期、污水管网二期工程、公共服务中心及金玉小区、中寨口片区和城北片区旧城改造等项目加快推进,启动了县城整体风貌规划设计和背街小巷整治;木黄镇被成功列入全省30个省级示范小城镇建设,完成了杉树乡和新业乡街道整体改造工程,完成6个乡镇总规修编和20个村庄整治规划,启动实施木黄、永义、沙子坡、杨柳等8个乡镇6000人的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工程。扎实开展县城规划区“两违”整治、土地收储和重点项目征地工作,整治违法用地500多亩,拆除违法建筑170栋,收储土地2236亩,供出土地2580亩。启动开展国家级文明县城、国家级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城市、全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四城同创”工作,加快实施城区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启动城周森林屏障建设。大力推行城区“整脏治乱”网格化管理,城区环境卫生和公共秩序进一步改善,“整脏治乱”综合考核成绩居全市前列,全市“整脏治乱•满意在铜仁”工作现场会在我县成功召开。

过去一年,我们注重改善十大民生,和谐稳定局面得以巩固。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争取教育项目资金1.2亿元,完成5所幼儿园和17所寄宿制学校学生宿舍、食堂建设并投入使用;完成印江一中、县特殊教育学校和6所农村学校教学楼建设;农村中小学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面实施,投入500万元为农村中小学聘请了食堂工勤人员;兑现教育教学质量奖323万元,教育教学水平大幅提升,高考录取率达83%,创历史新高;扎实开展印江民族中学省级二类示范性高中申创工作;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稳步推进。县人民医院综合楼投入使用,14个乡镇卫生院规范化建设项目启动实施;投入医改资金2783万元,基本药物制度实现人口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深入开展,全县参合率达98.85%;食品安全工作成效明显,成功创建“国家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县”。启动了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城镇新增就业7856人,转移农村劳动力9128人。投入资金1795万元,启动实施了274个村增收致富行动计划,农民人均纯收入快速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干部职工工资收入大幅提升,真正做到了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由全县干部群众共享。社会保障力度加大。城市居民最低生活月保障线从240元提高到270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年保障线从1320元提高到1500元,累计发放城乡医疗救助资金1555万元,发放低保金9898万元;新建廉租房300套、教师公租房1062套,租售廉租房1719套,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800套;争取资金6269.7万元,实施农村危房改造8717户。投资2569万元实施“一事一议”项目90个,惠及群众5.22万人。完成8613套广播电视村村通项目建设,乡镇文化馆、图书馆、综合文化站实现免费开放,体育健身事业加快发展。全省新农村建设“整乡推进”现场会在我县成功召开,板溪镇“整乡推进”项目通过省级验收,罗场乡等6个乡镇“减贫摘帽”工作完成县级验收,新业乡“集团帮扶”项目实施成效明显,新寨乡“集团帮扶”项目加快实施。成功争取为2013年全省扶贫攻坚示范县,已到位专项扶持资金8024万元。人口计生工作扎实开展,全县人口出生率9.5‰,同比下降0.69‰,符合政策生育率96.72%,同比上升2.08%。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群众对社会稳定满意度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测评跃居全省第22位、全市第3位。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有效防止了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在全市率先成立群众工作部,妥善处理群众来信来访,稳定和谐的社会局面进一步巩固。

同时,民族宗教、应急管理、国防教育、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外事侨务实现新发展。统计、环保、档案、供销、商贸、气象、能源、通信等工作取得新进步。老龄、妇女儿童、科协、工会、文联、共青团、工商联、残疾人等事业取得新成绩。

过去一年,我们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政府行政效能不断提高。坚持依法治县方略,深入推进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的依法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54件、政协委员提案76件。大力推进政务公开,政府工作透明度进一步增强。广泛开展机关效能建设,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加强县、乡两级便民利民服务中心建设,行政服务水平不断增强。成立了县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工程招投标、产权交易、土地出让、政府采购等重大公共资源交易实现集中办理。扎实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印江门户网站改版升级上线。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对重点项目、专项资金的审计监察力度,审计核减政府投资9000余万元,政府廉政建设得以加强。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充满艰辛,过去一年成果丰硕。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主要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得益于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奋力拼搏。在此,我谨代表自治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驻印部队官兵和公安政法干警,向所有关心和支持印江改革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在过去一年的实践中,我们有这样的体会:一是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始终沿着正确的发展方向胜利前进。二是只有坚持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始终做到为民谋利,才能凝聚发展强大力量。三是只有坚持大争项目、全员招商、金融支持三措并举,千方百计扩大投资规模,才能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四是只有坚持敢想善干、勤思快干、真抓实干,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才能实现增比进位发展。五是只有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进程,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才能打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清醒地看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一是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加快产业发展刻不容缓。二是基础设施条件仍然滞后,制约跨越发展的“瓶颈”尚未根本打破。三是农村贫困面较广、贫困程度较深,扶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四是少数干部发展意识不强、发展能力弱,工作节奏慢,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对于这些问题和困难,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3年工作任务

2013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关键之年,也是近年来大事最多、难事最多、急事最多的一年,扎实抓好今年各项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

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扣市委、市政府“拼抢争快、提速增效、更好更快”总基调和“三化同步、一业振兴”总战略,坚持“三措并举”(大争项目、全员招商、金融支持),加快“四化进程”(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改善“十大民生”,提升增比进位发展成绩,打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

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完成生产总值48.5亿元,增长19.0%;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6.6:22.8:40.6;财政总收入4.6亿元,增长35.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93亿元,增长35.0 %;工业总产值30亿元,增长26.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5亿元,增长30.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2亿元,增长3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3亿元,增长50.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亿元,增长20.0%;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6亿元,增长19.0%;金融机构贷款余额39亿元,增长2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60元,增长18.0%;农民人均纯收入5302元,增长20.0%;用电量46800万千瓦时,增长20.0%;用地量3150亩,增长22.0%。

提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符合上级要求、符合群众期盼、符合县情实际、符合发展需要,我们必须咬住目标不放松,坚定信心不动摇,放开手脚大胆干,铆足干劲奋力拼,全面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坚持“三措并举”,着力在重大项目建设、扩大投资规模上实现新突破。始终把扩大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第一抓手,以投资规模的提升促进经济总量的提升,以投资结构的优化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千方百计扩大投资规模,提高投资效益,强力促进县域经济更好更快增长。

——坚持大争项目,努力改善基础条件。继续抢抓国发2号文件和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实施等机遇,全力抓好项目工作。全年策划生成项目200个以上,争取上级投资到位资金16亿元以上。大力争取威宁—吉首、都匀—凯里—黔江2条铁路过境印江进入规划;争取启动印江—武隆—石柱高速公路和江口—瓮安高速公路洋溪互通连接线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将印江—沿河公路升级为国道,板溪—松桃甘龙、缠溪—石阡龙塘坳2条公路升级为省道;争取启动印江—孟溪线提级改造;积极配合做好杭瑞高速公路建设,实现年内通车;加快推进印秀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前期工作,力争年内获得批复;新建通村油路400公里以上,通乡油路30公里,新开通农村客运班线8条;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全省农村公路“建管养运”一体化建设示范县和省级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文明示范县成果,提升公路通畅通达水平。加快推进栗子园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力争开工建设偏岩中型水库,确保清渡河、绿荫塘小(一)型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批复;扎实抓好10座小(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建设;认真实施2012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中央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县项目和29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4.2万人、1.2万中小学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完成木黄220千伏和合水110千伏变电站建设并投入使用,开工建设城区110千伏变电站、新寨110千伏变电站和杉树35千伏变电站,完成全县35千伏以下电网规划修编;认真抓好城区电网改造,继续实施农村电网完善化工程,进一步提高供电可靠性。建立项目建设“倒逼”机制,对城建项目、工业项目、第二届旅发大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三个万元”工程和农业产业园区项目实行定项目、定进度、定责任、定奖惩的工作机制,定期考评,严格奖惩;拟定全县“十大不作为项目”评选办法,定期评选并实行问责;加强项目建设管理,严把项目建设规划关、质量关、安全关、效益关、进度关和廉洁关“六道防线”,推动项目更好更快建设。

——坚持全员招商,着力激发发展活力。继续实行小分队招商和定目标任务、定招商经费、定奖惩措施的“三定”工作机制,将招商引资任务分解到单位、到个人。围绕优势资源,策划生成招商引资项目150个以上。大力推进全员招商,继续强化专业招商,重点围绕电子产品生产和特色食品加工等开展招商引资。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简化审批程序,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质量。及时兑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集中开展投资软环境和建设领域专项治理行动,严肃查处破坏经济发展环境、损害客商合法权益的行为。加强招商引资工作调度,力争全年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0亿元以上。

——坚持金融支持,大力破解融资瓶颈。继续执行金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引导金融机构更大力度支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鼓励现有小额贷款公司增资扩股和县内外金融资本、民间资本参与组建小额贷款公司,力争年内实现小额贷款公司乡镇全覆盖。加快融资担保体系建设,鼓励各类资本参股或新设立担保机构,缓解企业和农户贷款抵押、担保难问题。加强与国开行和世行的沟通对接,努力争取更多信贷资金支持。巩固和用好“农村金融信用县”创建成果,深入推进信用乡镇、信用村(组)、信用户创建活动。启动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试点,认真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居民房产权和林权“三权”抵押贷款工作。充分发挥国有投资公司的融资作用,年内融资5.5亿元以上。完善金融支持激励政策,鼓励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总量。

(二)加快“四化进程”,着力在产业优化升级、经济提质增效上创造新业绩。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支撑、特色城镇化为载体、农业现代化为依托、旅游产业化为支点,加快推进“四化进程”,大力调优产业结构,快速扩大经济总量。

——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快速扩张工业总量。坚持以工业园区为主战场,着力搭建工业发展平台,实现工业经济大发展。一是加快园区建设。完成投资3亿元以上,完善园区给排水、供电、道路、排污等基础设施。建成第三期标准化厂房并100%实现企业入驻。加大工业项目招商力度,力争落户园区工业项目40个以上,新增产业项目投资20亿元。二是加快企业发展。按照“签约项目抓落地、落地项目抓建设、建设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抓达产、达产项目抓稳产”的要求,促进年产5000吨白酒、年产5000台茶叶机械设备等重点工业项目早开工;促进马铃薯加工、电解锰技改扩能、年产5万套钢质门、年产20万吨新型装饰材料、年产36万立方米新型节能墙体材料、年产5亿套电声产品、年产1万件(台)特种设备等项目早投产;促进楷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森骥装饰材料有限公司、飞龙纸业有限公司等投产企业达产稳产,确保5月份前实现满负荷生产;倡导县内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干部群众优先使用本地企业生产的金顶水泥、森骥材料、宏杨酱醋、飞龙纸品等产品,真心实意、真抓实干地支持企业发展。确保2012年引进项目开工率达100%,投产率达80%以上。三是强化要素保障。认真落实县领导和部门联系工业项目制度,实行从招商、立项、建厂、生产一条龙服务,积极为企业提供金融、土地、人力等要素协调服务,帮助企业化解发展难题。大力实施企业自主创新和品牌战略,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升级,着力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品牌体系。四是引导全民创业。深入推进民营经济“三年倍增计划”,用好“3个15万元”扶持政策及扶持“万户小老板”工程政策,更加有力、有效地扶持新发展微型企业220户,扶持小老板300户。

——强力推进特色城镇化,统筹城乡加快发展。按照建设“精致、特色、宜居”城镇的总体要求,围绕“四城同创”目标,大力抓好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和经营,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一是坚持高起点规划。重点抓好城镇体系和城镇空间布局规划,完成县城区风貌景观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印江河、桶溪河水体及两岸景观规划编制,完成木黄集镇总体规划修编、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及梵净山旅游沿线集镇和村庄整治规划编制。二是坚持快速度建设。完成县城区12条城市干道建设和普同大桥、职高桥、县城污水管网二期工程建设。开工建设公共服务中心、县城城市风貌景观改造工程、印江河及桶溪河景观建设工程、龙凤山城市农业公园、观音沟生态湿地公园、大圣墩山地体育公园项目,继续推进城周森林屏障建设。启动中寨口片区、城北片区城市综合体建设,加快形成设施完善、功能齐备、品位向高的城镇功能体系。三是坚持精细化管理。加快县城规划区内土地收储和重点项目征地工作,巩固城区“两违”整治成果,建立严控“两违”长效机制。深入开展“整脏治乱”行动,继续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加大占道经营、占道施工整治力度,大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确保“整脏治乱”继续走在全市前列。四是坚持高效益经营。加快推进黔江新城、金玉小区、中洲小区、天宸望江苑、南湖公园等房地产开发项目。抓好和达建材市场、浙江商贸城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土司文化旅游城、普瑞斯汀酒店、森林大酒店等项目,大力发展文化娱乐、住宿餐饮、商贸物流等服务业。五是加快小城镇建设。完成木黄建筑风貌改造、会师路、会师广场和鱼泉河改造工程等项目建设,力争将木黄打造成全省一流的示范小城镇。完成沙子坡、杨柳等8个乡镇6000人的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工程。加快推进永义、新业、合水等旅游重点集镇以及场镇“五个一”工程建设,促进全县各支点集镇加速发展。探索建立适应小城镇建设发展的新机制,抓好永义、新业、新寨、刀坝4个乡撤乡改镇工作,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新增城镇人口1.33万人以上,城镇化率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

——强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群众增收致富。以实施“三个万元”工程和建设“三带五园”为载体,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促进群众增收致富。一是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坚持因地制宜、集中规划、连片发展,加快推进“三带五园”建设。探索“山顶造林、山腰种茶、坝上种菇、宜果则果、林下养殖、循环发展”的模式,总结借鉴茶椒间作、果椒间作、林下养鸡等成功经验,采取“蔬菜一年三熟”、“稻耳(蔬)轮作”等模式创建“万元田”1万亩;采取“林下养畜、养禽”、“茶园套种、套养”、“果药共生”等模式创建“万元山”2万亩。二是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新发展茶园4万亩,新建年加工能力1000吨以上茶叶加工厂2座,100吨以上加工厂20座,实现茶叶产量6600吨。发展食用菌5000万棒,栽种核桃8万亩。种植烤烟4.1万亩,完成产量8万担以上。继续抓好猪、牛、羊等传统养殖,建成存栏6万羽种鸡场1个,大力发展绿壳蛋鸡养殖,新发展绿壳蛋鸡200万羽以上;积极发展山鸡、大鲵、豪猪、竹鼠等特种养殖。三是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引进和培育一批茶叶、果蔬(食用菌)加工企业,推动农业产业由初级生产向精深加工转变。培育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5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0家,培育农村产业带头人200户。加快农业特色品牌建设,力争将“梵净山翠峰茶”打造成中国驰名商标,将“梵净蘑菇”、“黔芙蓉”土鸡、绿壳鸡蛋等打造成贵州省著名商标。四是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以实施“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项目为契机,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既造金山银山,又保绿水青山,努力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强力推进旅游产业化,带动三产加快发展。抢抓环梵净山“金三角”文化旅游创新区建设机遇,举全县之力,高质量承办好全市第二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暨2013贵州梵净山文化旅游节,推进我县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完成梵净山环线景观点规划编制,加快推进全县旅游整体布局规划。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合水传统古法造纸生态博物馆,开工建设大园址至护国寺旅游公路,启动梵净山西大门游客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完成梵净山西线索道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并力争开工。下更大力气打造环梵净山公路“花果园”景观带,完成梵净山杜鹃花海、甘川、团龙3A级和杜鹃山庄、凤仪2A级等景区(景点)创建工作,启动梵净山杜鹃花海4A级和睡美人、紫薇园、观音沟3A级景区(景点)建设申报工作,成功申创“全省十佳最美风景县”。打造10个“武陵名村”,大力扶持乡村“特色客栈”和“农家乐”,促进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加大旅游商品开发力度,着力开发紫袍玉、民族服饰、书法作品、竹木手工制品等特色旅游商品。加大书法、民间绝技、土家花灯、土家山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红色旅游的保护和开发力度,彰显“墨韵茶香、长寿印江”文化旅游品牌魅力。大力抓好旅游行业管理,促进旅游行业健康发展。认真办好梵净山“杜鹃花节”和“金橘节”等文化旅游活动,大力提升梵净山西线文化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用好“中国书法之乡、中国名茶之乡、中国长寿之乡”三张“国字号”名片,真正做到有名有实。

(三)抓好民生工程,着力在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上取得新成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加强公共服务建设。加快改善教育教学条件,完成5所寄宿制学校、3所中心幼儿园和乡镇教师公租房建设。成功申创印江民族中学省级二类示范性高中,认真实施“9+3”义务教育及三年免费中等职业教育计划。切实抓好“控辍保学”工作,更加关爱孤残儿童、“留守儿童”,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保质保量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继续执行教育教学质量奖励制度,推进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完成6个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工程,启动1个以上中心区域卫生院建设项目,确保中医院“二甲”通过评审。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巩固和用好“全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成果。完善城乡合作医疗制度,确保参合率达97%以上,参合资金使用率达85%以上。加强城乡文化体育广播设施建设,完成14566套广播电视“户户通”和365个村广播覆盖工程,实施好8个乡镇和20个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认真实施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按时保质保量完成1040套廉租房、1920套公租房和1952户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争取实施12000户农村危房改造项目。稳步提高“五大保险”覆盖率,力争实现各类社会保险参保23.5万人。加快建立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教育、就业等社会救助体系,认真实施城乡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市居民月保障标准提高到335元,农村居民年保障标准提高到1750元。深入推进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扶持劳动者创业260户以上,创业带动就业1200人以上,城镇新增就业528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打赢扶贫攻坚硬仗。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扶贫开发战略和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省纪委“集团帮扶”定点挂帮等机遇,加大扶贫项目争取力度,从上级扶贫部门争取到位项目资金1.3亿元以上。继续实施274个村农村居民增收致富行动计划,确保第一轮增收致富行动计划实现村村全覆盖。加快实施扶贫攻坚示范县、扶贫开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等项目,用好国开行1.2亿元产业化信贷资金和世行1亿元农村发展贷款,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加快推进产业化扶贫。扎实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实施好“雨露计划”产业化技能培训,着力提升群众自我发展水平。抓好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两项制度”衔接,全面落实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巩固朗溪等乡镇“减贫摘帽”成果,实现缠溪等其余7个乡镇“减贫摘帽”,确保整县“减贫摘帽”取得明显成效并通过省级验收。

——着力创新社会管理。全面完成“天网工程”建设,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坚决遏制和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努力营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严厉打击强买强卖、强拉强运、强揽强建等违法犯罪行为,营造诚信守法、公平有序的建设环境和发展环境。加强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处置重大突发公共事件能力。强化计划生育全程管理服务,确保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12‰和6‰以内,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95%以上。

同时,认真抓好第三次经济普查,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着力抓好审计、物价、供销、档案、商贸、科技、编制、民族宗教、国防教育、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外事侨务、质监、工商、气象、史志、老龄、科协、工会、文联、共青团、妇女儿童、工商联、残疾人、能源、通信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三、加强“六型”政府建设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将始终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县政府领导班子要带头做发展县长、为民县长、务实县长、清廉县长;乡镇政府领导班子要争做发展乡镇长、为民乡镇长、务实乡镇长、清廉乡镇长;政府工作部门领导班子要主动做发展局长、为民局长、务实局长、清廉局长。

深化建设“学习型”政府。树立重视学习、坚持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作为提高素质、增强本领、做好工作的根本途径,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自觉向群众学、向基层学、向实践学,不断提高谋发展、破难题的能力,努力建设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的干部队伍。

深化建设“服务型”政府。严格执行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规定,倡导将上级工作部署“印江化”、将经济工作安排“指标化”、将重点工作落实“时限化”的作风;倡导“发管用短文、开高效短会、讲务实短话”的作风;倡导“敢想善干、勤思快干、真抓实干”的作风;倡导“深入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作风。切实做到把群众当亲人、把发展当己任、把服务当使命。

深化建设“创新型”政府。打破常规思维模式和传统观念束缚,敢于突破,带头创新。坚持“先行不评论、先试不定论,先干不争论、实践作结论”的理念,发扬“敢想敢干、敢冲敢闯、敢为人先”的拼搏精神,营造“崇尚实干、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干事氛围。善于运用“底线思维”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结果,创造性地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深化建设“高效型”政府。大力整治庸、懒、散、软、慢等不良习气,不断提高政府机关的执行力。对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实行倒逼机制,将任务量化、进度量化、责任量化,通过倒逼的方式催进度、提速度。建立重点工作排位通报机制,继续执行“末位曝光台”、“追赶承诺栏”等制度,着力解决抓经济工作不落实、不兑现、不作为等问题,进一步形成你追我赶、快抓落实的良好氛围。

深化建设“法治型”政府。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大力推进依法行政。深入实施“六五”普法规划,提高干部法治水平、提高群众守法意识。积极推行网络政务,切实加强网络监督,推进公共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并及时回复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

深化建设“廉洁型”政府。严格执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加强对重大工程、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和重要环节的监管,强化审计监督和行政效能监察。加强“三公”经费管理,从严控制开支。建立乡镇和部门欠账档案,坚持定期公布,接受广泛监督,严防突击挂账、严防随意挂账、严治违规挂账,坚决制止奢侈浪费行为。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同志们!过去一年,我们团结拼搏,取得了好成绩;新的一年,我们责任重大,仍需锐意进取。让我们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奋勇争先,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推荐访问:政府工作报告 印江县 印江县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