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长市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23-04-19 19:30:06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13年工作回顾2013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也是国内外经济环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天长市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供大家参考。

天长市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3年工作回顾

2013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也是国内外经济环境最复杂、经济下行压力最大的一年。一年来,我们在中共天长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基本完成了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基本达到序时进度,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一类县继续处于领先位次。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0亿元,同比增长13%;规模工业增加值163亿元,增长15.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7亿元,增长25%;财政收入突破30亿元大关,达31.6亿元,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4亿元,增长13.9%;外贸进出口总额7.6亿美元,增长19%;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53200元,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11820元,增长14%

(一)全力以赴助企稳,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政策支撑保障有力。制定了打造天长经济升级版和推进沿苏经济带建设一揽子政策措施,修订了鼓励全民创业、促进外贸进出口发展等奖励办法,出台了鼓励企业进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交易、加快物流业发展、信息化建设、推动现代农业做强做优等扶持政策,发放扶大扶强奖励资金近2000万元,设立了2000万元的扶持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改组了仪表线缆行业协会,开展了出口玩具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活动。落实了结构性减免政策,推进了“营改增”试点扩面工作。秦栏电动车充电器已占到全国维修市场的30%以上;禾益化学完成股改工作,有望在“新三板”第一批挂牌成功;全年累计减免各类税收1.17亿元,办理出口退税2.6亿元;全年新增出口实绩企业30家;新增各类企业1112家,新增个体工商户3168户,总数分别达到6400家和22000户。

要素供给得到加强。深化了银政企合作,通过城投平台累计融入资金12亿元,为蓝德集团和中泰铜业从进出口银行争取信贷额度11.5亿元;重组了综投公司,与滁州城投共同出资成立了滁州市新型城镇发展有限公司,充分发挥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作用,积极争取兴业银行、交行等金融机构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进一步加大了金融支持地方经济考核力度,深入开展省级优秀金融生态市创建活动。全年市内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34.78亿元,比年初增加17.87亿元,加上市外金融机构融资,实际新增贷款超50亿元,其中中小企业贷款余额位居滁州第一。全年通过经营性土地出让筹集城市建设资金超10亿元。通过单独选址、计划奖励、增减挂钩等多种途径,共向上争取用地指标6821.8亩,其中为远东科技产业园、朝野科技工业园、蓝德电缆产业园等重点工业项目争取到1085亩点供指标。开展了校园招聘会、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帮助企业招工11853人。加强了电力保障供应,全年工业用电量80815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5.5%

主题活动不断深化。以“三个一千”、“四个什么”大讨论活动为统领,深入开展了“工程建设提速月”、“经济运行服务月”、“项目前期工作联动推进月”、“五级书记大走访活动月”、“奋力大干一百天,会战三千主战场”、“招商成果体现年活动”等主题活动,加大对企业帮扶帮办和项目推进力度,累计解决各类涉企问题179个。结合项目推进主题活动,创新了项目推进机制,整合了全市各类项目建设领导机构,建立了“1+9+3”的组织领导推进模式,促进了项目提质增效。

(二)推动转型优结构,发展质量持续提升

工业提质与扩量并进。实施了总投资92.4亿元的236个工业投资项目,完成投资71亿元,建成投产项目80个;20个列入滁州市调度的亿元竣工投产项目全部竣工投产;51个列入省“861”行动计划项目、5个列入滁州市60项重点工程项目完成年度任务。天康动力锂电池项目一期实现工业化量产,蓝德集团年产10万吨铜材连铸连轧、金佩集团年产100万件汽车发动机气缸盖、今麦郎食品年产2000万箱方便面、中国风电30万千瓦风能发电一期、英发电子年产300万片打印机主板、昭田磁电年产2万吨磁芯电子材料、翔艺达机械年产30条纸制品自动化生产线等项目建成投产。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9家,总数达38家;新增高新技术产品13个,总数达74个;新增省级创新试点企业2家;新增院士工作站1家,总数达3家;新增省级产业集群专业镇3个,总数达8个;新增规模企业54家,总数达325家;新增亿元企业10家,总数达76家;新增10亿元企业2家,总数达12家。全年新兴产业总产值突破3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400亿元,全部工业总产值达930亿元。

三产提速与增效并行。加快推进景弘物流园等6个物流项目建设和粮食产业园重组,天发广场三期、天润城二期、国际汽车五金机电城等建成投运,千秋时代广场主体建成,千秋印象唐城、南市区医院、客运中心、农产品批发市场等项目开工建设,新万家福市场、伟业市场正式投入使用,推进了全省农村商贸流通建设试点县和“放心肉体系”建设试点市创建工作,完成滁州下达的“个转企”任务。确立了“六个好”的旅游发展思路,升格了旅游局,设立了200万元的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滨河公园水上游船项目正式投运,创成2A级景区6处,全年接待游客82.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6亿元。新增限上企业32家,总数达113家。预计全年完成服务业增加值50亿元。

农业提效与创优并重。战胜了历史罕见持续高温干旱天气,粮食总产喜获“十年丰”。加快实施了永丰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规划田间工程、整建制高产创建、标准化养殖小区等一批现代农业项目,龙岗创成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天翔蔬菜创成国家级蔬菜标准园,周氏羊业牵头成立了我市首家省级农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出台了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万象生态、蔡氏羊业、维林水产等一批现代农业招商项目建成投产。新增土地流转面积8.4万亩,总数达31.6万亩;新增农业“三品”23个,总数达105个;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587家,被省政府确定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示范县;注册家庭农场达215家,总量居全省县级前列;农机化率达86.3%,插秧机保有量位居全省县级第一。

(三)筑优平台促集聚,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园区建设取得新进展。围绕产城一体,天长经济开发区编制了30平方公里发展规划和50平方公里展望规划、千亿园区发展规划,扩区总体规划获省政府批准;完成了三期路网绿化、亮化工程,启动了四期路网建设工作;加快了5000多套职工公寓、天长中国仪表城、职教园区、物流园等一批生产性和生活性配套服务设施建设,被批准为省级仪器仪表产业示范基地、省级“两化融合”示范区。秦栏开发区加快推进了区域环评编制工作,实施了三期路网续建、设施配套、标准化厂房等八大重点工程和35个建设项目。其他镇街工业集中区也加快了扩容升级步伐。全市各类园区新增入园企业141家,总数达1156家;新增框架面积10平方公里,总面积超66平方公里。

招大引强实现新突破。继续开展了招商引资“三百行动”,新组建了3个驻外分局和6个产业招商办公室。中泰铜业收购金盛达钢构成功,总投资21亿元的强强实业一期项目建成投运、二期开工建设,总投资80亿元的远东科技产业园、总投资50亿元的蓝德电缆产业园、总投资50亿元的安徽朝野科技工业园、总投资10.8亿元的众森能源、总投资10亿元的亚太水务等一批重大招商项目正加紧建设。全年共引进亿元以上项目80个,实际利用外资1.3亿美元,增长15%

(四)统筹城乡聚合力,发展环境持续改善

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纲要、千秋大道以南5平方公里控制性详规、城市绿道规划等多项规划编制工作。实施了总投资120亿元的62个续建和新建重点城建项目,当年完成政府主导性投资31亿元,建成项目30个。投资2000万元实施了市区自来水原水预处理及深度处理工程,水质达到直饮标准;红草湖湿地公园南园、二凤北路Ⅱ标段、老城区“穿衣戴帽”改造、东市区安置一区等一批重点项目基本完工,制定了南市区、东市区片区组团开发初步方案,全年市区新增道路24.5公里,荣获滁州“丰乐杯”城市建设先进市称号。加大了重点地块征迁攻坚力度,全年共拆除618户,拆除面积12.4万平方米,征收土地5536亩。开展了“城市管理提升年”活动,新组建了园林局,出台了城市环卫市场化运作方案,加大了“三车”管理力度,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一期工程正式投运,新增园林绿化面积52万平方米,新增停车泊位2400个;“三城联创”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创建为省级园林城市、省级卫生城市,有望第三次荣获省级文明城市称号,城市建设“三五年大变样”目标全面实现。

镇村形象显著改观。开展了“三线三边”综合整治活动,推进了“三镇联创”,集镇面貌焕然一新。美好镇村建设“14922”空间布局加速实施,完成了16个省级重点示范村建设规划,6个重点示范村已基本建成,“深秀长山、山水井亭、康居铜北、红色光华、幸福益民、诚信李坡”特色初显,开展了农村垃圾减量分类试点,整合涉农项目资金1.38亿元用于美好镇村建设,市镇两级财政已累计投入建设资金8000多万元,初步形成了南片“长山-李坡-高巷-益民-井亭”、北片“二墩-光华-乔田-铜北”两条特色线路。

生态建设成效初显。秦栏镇污水处理厂一期即将建成投运,铜城镇、杨村镇污水处理厂和市区第二污水处理厂完成前期工作,积极扶持6家规模养殖场开展农业源减排工作,新建1座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和1座机动车尾气环保检测站,全年单位GDP综合能耗和主要污染物减排均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指标。完成了森林增长工程建设任务12.45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了4.7个百分点,达10.91%。大力推进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位于金集镇的我市首个省级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完成并通过验收,被评为全国第二届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全省“双保”工作先进县,全省节约集约用地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坚持有序退出和强制关闭相结合的原则,启动了封山复绿行动计划,关闭矿山4宗。我市被命名为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市,永丰镇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文明镇,新街镇、大通镇被命名为省级生态镇,李坡村、龙南村被命名为省级生态村。

重大设施全面推进。大交通格局加快构建,天秦线、天釜线、天东线建成通车,天长“四门”出入口道路形象彻底改观,天长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高速公路宿扬高速天长段正式开工建设,完成了534公里县道改建和6座危桥改造工程,铜城龙须港码头开工建设。全年交通基础设施累计投入达10亿元。开展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升与管理创新年”活动,实施了淮河入江水道二期、沿淮洼地治理、中小河流治理等一批水利工程,荣获全省农田水利建设江淮杯银奖。全年投入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资金4.75亿元。加快了220千伏护桥变和110千伏郜山变建设,完成了4座变电站主变增容、25个市政电力配套工程和8个农网升级改造。全年投入电力设施建设资金1.4亿元。

(五)保障民生办实事,发展成果持续共享

社保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完成33项民生工程年度任务,累计拨付民生工程资金7.06亿元,其中市财政配套2.14亿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均超过上级下达的任务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保持全覆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3%。提高了城市低保、农村低保、五保户供养、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和一次性抚恤标准,发放普惠制高龄老人津贴285万元。完成了2296套保障性住房建设,全省县级一流的金太阳老年公寓建成使用。实施农村危房改造2000户。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7万人。发放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资金828万元、送温暖资金224万元。实施了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推进了7个省级农民工创业园建设,开展了“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活动,全年新增就业人数18034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7900人,引导1513名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以内。

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新建、改建11所公办幼儿园,完成了20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市区初中资源整合集团化办学受到好评,职教中心创办安徽省天长工业学校已报省教育厅备案,有望列入全省统一招生计划,高考本科达线率继续位居滁州第一,校车运营模式成为全国首推模式,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通过省级评估验收。举办了第23届科技节暨“十校百企”产学研对接活动,荣获首批省知识产权示范县称号,连续14年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称号。“四馆一站”全部免费开放,新图书馆被评为国家一级馆,档案馆创建为国家三级综合馆,《天长市志》出版发行。启动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开展了省保单位杨捷将军墓修复工作。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得到国家和上级认可,并被中央主流媒体报道。深化了“村为主”计生工作机制,加大了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力度,计生工作继续位居全省前列。成功举办了安徽省首届茉莉花全民健身展示大赛暨天长市第三届“茉莉花体育节”。市区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网络改造基本完成,新增城乡有线电视用户10330户。建立了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学校,开展了全省残疾人工作示范市创建工作,推进了新公墓建设,统计基础工作全国领先,民族宗教、民政双拥、国防动员、人防建设、地震、外事侨务、科普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社会管理创新不断加强。完善了大调解工作机制,新设立了3个专业调委会,被推荐为全国“六五”普法中期考核先进县和全省社区矫正工作先进集体。开展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的专项行动,“平安城市”视频监控系统一期建成使用。稳妥推进了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开展了安徽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市创建活动。开展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信访积案化解年活动,建立了“乡为主”的信访工作机制,市、镇、村三级群众工作机构全部建成,信访形势总体平稳。强化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和“打非治违”,落实了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工作机制,完成了32家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加强了种子、建材、烟草、食品药品等各类市场安全监管,荣获全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县称号。扎实做好禽流感疫情防控处置,全力做好秦栏77风灾抢险救灾,发放救灾资金298.6万元,灾后重建基本完成。

(六)改进作风提效能,发展保障持续加强

机关效能得到提升。坚持项目化推进政府工作,严格执行“半月一调度一安排”的政府工作推进制度。完善了镇街和部门目标绩效考评办法,加大了目标分解、跟踪落实、考核奖惩力度。全面复制滁州“八个一”工作推进机制,强化了重点工程、重要工作的督查督办和问责问效,全年共开展督查督办280多次,通报批评80个单位,84人被问责。开展了行政审批服务项目第六轮流程再造工作,推进了市、镇、村三级便民服务体系建设,新的政务服务中心大楼投入使用,进驻行政审批及服务部门35个、中介机构11家,进驻项目421项。

行政行为更加规范。坚持市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积极推进依法行政重点工作。修订完善了市政府工作规则,规范有序推进政府各项工作。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全年共办理人大议案1件,代表建议47件,委员提案53件。畅通了群众诉求表达渠道,高度关注网络舆情,市长信箱和市长热线做到及时回复、反馈,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位列全省县级第一。

勤廉建设扎实推进。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滁州市、我市有关规定,开展了整治中梗阻、优化发展环境专项行动和镇街干部作风集中教育活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进了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建立了“勤廉GPS系统”,惩防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化。全面停止了党政机关新建楼堂馆所,清理了机关办公用房,规范了公务接待、公务用车,“三公”经费支出全面下降。完成了政府性债务审计。强化了监察、审计等职能作用,加大了纠风治乱和案件查处力度,全年查处违纪违法案件107件。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令人振奋,是市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行各业的全市人民、外来建设者,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驻天长部队、武警官兵,向一直关心支持天长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天长在发展中仍然面临不少矛盾和问题,政府工作也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一是国内外经济形势比预期更加严峻复杂,经济运行存在下行压力,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回落,个别指标没有达到年初提出的预期目标;二是经济发展方式尚未根本性转变,随着经济总量不断增大,发展动力尚显不足,推进经济转型发展的手段不多、能力不足,缺少大平台支撑、大项目带动、大企业引领,要素瓶颈制约依然突出,节能减排任重道远;三是面对广大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更高期盼,城乡一体化步伐仍需加速,富民增收渠道仍需拓宽,公共服务投入仍需加大,社会管理创新仍需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压力不断加大,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四是少数部门和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能力不够、作风不实,自身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此,我们务必高度重视,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切实予以改进和解决。

二、2014年工作安排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和加快建设“三个天长”、奋力实现“两个冲刺”目标的关键之年。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叠加阶段,同时,世界经济也在深度调整,发展环境十分复杂。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我们要牢牢抓住深化改革的重大机遇,充分把握当前宏观经济保持基本稳定、企稳回升态势持续巩固的有利形势,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求好,进一步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全力打造天长经济升级版。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落实习总书记系列讲话和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省和滁州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滁州市委五届七次全会、滁州市人大五届二次会议、天长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的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题,以加快转型发展为主调,以打造“升级版”为主线,以保障改善民生为主旨,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努力为建设“三个天长”、实现“两个冲刺”夯实更加牢固的基础。

综合考虑省、滁州市经济工作会议下调预期指标等各方因素,经市委常委会议研究,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5%,工业增加值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财政收入增长12%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0%,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8‰以内,节能减排完成目标任务。根据上述目标要求,今年政府工作着重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改革创新总揽驱动,不断增强经济发展源动力

加快推进投融资改革。推进融资平台建设,组建工投公司、供销资产管理投资公司;支持企业和民间资本参股工投公司、交投公司、综投公司,进一步壮大政府融资平台规模;加快发展自主负责的民营金融机构,支持千秋小额贷款公司通过增资扩股组建农村村镇银行,鼓励政策性、股份制银行和证券、信托、担保等市外金融机构入驻。放宽市场准入,制定非公有制经济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办法,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共租赁住房等城市公用设施投资运营。鼓励支持工商资本下乡,进入农村建设领域。盘活、运作好政府收储的经营性用地和闲置资产。力争全年市内外金融机构新增贷款达50亿元,城投融入资金不低于15亿元,综投、交投分别融资5亿元以上。加快企业上市步伐,确保禾益化学、华盛科技成功上市,争取盛东科技、金盾涂料、尚美机械等5家以上企业“新三板”挂牌上市,推动天康股份、缸盖公司、康达医疗、天康医疗等企业向主板市场迈进。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新路,重点推进中国浦发机械与蓝德集团、省农垦集团与粮食产业园、皖投与华盛科技、国机集团重庆材料研究院与鑫国仪表资产并购。

加快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做好农地确权登记工作,编制城乡统一宗地代码,推进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和全省合作社示范县创建,加快和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让土地向有经营能力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组织等规模经营主体集中,全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不少于8万亩,新增家庭农场不少于100户,新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60家。探索建立符合农民合理需求的宅基地退出补偿激励机制,出台支持农民进镇入城的优惠政策,把人口引进城。继续推进扩权强镇试点改革、水管单位体制改革、秦栏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

加快推进机制体制改革。出台更加积极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和全民创业的扶持政策,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预算管理和制度设计,有效防控政府性债务风险。推进部门预算、镇级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和公务卡制度改革。推进“营改增”改革试点,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完成工商、质监和食品药品监督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巩固基层医改和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成果。加快企业改制扫尾。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研究出台文化市场准入扶持政策。继续深化“两集中、两到位”改革,简政放权,持续开展行政审批流程再造。稳妥推进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推进省级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市创建活动。发挥好商会、协会对企业的引导和管理作用。

加快推进创新能力建设。修订鼓励企业创新实施意见,进一步激发企业自主创新热情。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加快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配套建设,启动创业中心科技企业加速器、软件园、人才培训中心建设。加快天长出口玩具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争取设立海关办事处,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在上海自贸区设立办事处,支持有条件的生产企业建设公共保税仓库。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支持蓝德集团与东南大学合作建立电气技术研究院、天康集团与中科院电工研究所、肯达机械与合工大、开林化工与上海交大建设技术中心,天康集团争创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大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专利申报力度。新增创新型企业8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高新技术产品10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450亿元,发明专利授权量不低于20件。加强商标和品牌建设,争创全国驰名商标1件、省著名商标10件、安徽名牌产品2个以上。

(二)突出转型升级引领带动,不断增强现代产业竞争力

把工业作为产业提升的支撑来推进。实施好总投资超百亿元的240个以上工业投资项目、20个列入滁州市调度的亿元竣工投产项目,尽快建成投产达效。重点推进天大集团年产2.4万吨FFS重包装袋、坤和木业年产18万立方米纤维板及年产500万平方米强化地板、银盾斯金年产10万吨铝型材、隆利机械年产8000台移动房屋箱等传统产业项目改造提升;加快实施朝野科技一期年产300万台液晶电视机、天康锂电池和特种车、众森能源日处理60万方天然气液化、亚太水务年产2.95万台(套)污水处理设备及3000台移动泵车、蓝德集团年产1200台数控机床、天康医疗年产10亿只一次性注射器和1亿只一次性管路、康达医疗年产10亿支两件式自毁式注射器、华盛科技年产2千套CIT智能节能和环保控制系统、吉田磁业年产8500万只电子元器件等一批新兴产业项目。加大对光伏产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促进光伏行业全面复产。全年力争新增规上企业40家以上,总数超370家;新增亿元企业10家以上,总数逼近90家;确保全部工业总产值超1200亿元,新兴产业产值突破400亿元,规模工业总产值超800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突破200亿元。

把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提升的引擎来突破。千秋时代广场、农产品批发市场、客运中心、南市区医院等一批综合服务设施建成使用,精心打造景弘物流园、益民物流园,推进白塔河港口物流集散地建设,改造南城河市场。抢抓宁天轻轨通达天长边界的契机,加快实施金牛湖区域生态休闲、旅游度假、房地产等整体开发。启动天长地久婚庆乐园项目,千秋印象唐城文化旅游街区对外开放,争取年内成功将红草湖湿地公园(滨河公园)整体申报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3A级景区1家、三星级以上酒店2家,力争全年实现接待游客达9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超8亿元。大力培育和发展电子商务、研发、咨询、会计、信息、服务外包、销售中心、连锁经营等新兴三产业态,全年争取设立地区总部和结算中心3家以上,争取引进大型外贸公司2-3家。

把现代农业作为产业提升的基础来加强。继续推进粮食生产“三大行动”,实施好省部级24万亩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片、千亿斤粮食规划田间工程、农业物联网综合服务平台等一批现代农业项目。以永丰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为重点,精心打造1个省级、1个市级、3个县级、6个镇级等11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依托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加快现代农业招商步伐,着力引进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生产效益好、辐射带动强的企业进驻园区。加大对谷丰、天鑫、牧马湖等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力度,支持大通山羊产业园建设,扶持龙岗芡实、天翔蔬菜等特色农业做大做强,规划建设天长花卉苗木大市场。全年农产品加工值增长12%以上,新增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以上,新增农业“三品”20个。

(三)突出招大引强攻坚拉动,不断增强园区集聚承载力

更加注重园区整体品质提升。全面推进“两区多园”建设,重点打造天长、秦栏两个省级开发区和铜城、汊涧、杨村、金集4个特色工业园区,推动产业项目向省级园区和特色园区集中集聚。围绕产城一体,加快推进天长经济开发区15条道路全长24.5公里的四期路网建设,天长中国仪表城、综合服务中心、职工公寓等服务设施建成使用,启动商贸综合体建设,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超500亿元,税收收入不低于11.5亿元,争创国家级仪表生产基地,力争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加快秦栏经济开发区创业中心、服务中心、公租房二期、标准化厂房集中区等设施建设,启动四期路网建设,力争园区形象有明显提升,园区工业总产值突破200亿元;加大铜城、汊涧、杨村、金集4个特色工业园建设力度,进一步提升承载集聚能力。全年各类园区新增框架面积不少于10平方公里,新增入园项目不低于150个,其中天长经济开发区力争引进亿元项目30个以上、秦栏开发区力争引进亿元项目10个。

更加注重招大引强龙头地位。“走出去”实施精准招商,重点瞄准世界和国内500强,盯牢符合我市产业发展方向的行业50强和国字号企业;注重产业招商招产业、重点区域招重点、亲商招商抓环境、以商招商抓集聚,坚持外资、民资、国资三资并引,力争再成功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关联度高、牵动性强的新项目。进一步谋求改革红利,引导本土企业引进国企、央企、名企进行嫁接重组,挂大靠强,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全年争取实现亿元以上项目到位资金110亿元以上,当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不低于72个,其中1-5亿、5-10亿、10-15亿及15亿元以上项目分别不少于49个、15个、5个和3个。

(四)突出城乡建设融合互动,不断增强新型城镇化支撑力

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抢抓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机遇,出台加快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规划和实施意见,致力打造全国小城市城镇化样板。加快沿苏经济带规划建设,做好重点镇、节点镇的镇域发展规划、产业规划和园区规划,编制重点项目库。主动呼应南京江北新区开发建设,加强规划和项目对接,积极推进与南京浦口、六合等区合作互动,全面融入南京都市圈。加快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进度,加大对城区周边镇域规划的管控,完成南市区二期重要地段城市设计、金牛湖—天长地区协调发展规划以及汊涧、石梁、仁和、金集等8个镇的控制性详规的编制工作,修编全市村庄布点规划。

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实施好88个续建和新建城建重点项目,力争当年完成投资37亿元,建成项目30个以上。新开工建设绿道工程、二凤渠水环境治理、保障性住房、安置小区等一批重点城建项目;完成炳辉东路、学府路I标段、永福路延伸、石梁东路延伸等市区主要交通道路建设,打通群众反映强烈的“断头路”,形成干道路网互联互通;启动南市区6.4平方公里片区组团开发和东市区4平方公里的征收和规划建设;计划征收土地面积8000亩,征收房屋1172户,征收面积27.2万平方米;加快实施以“一心”、“两河”、“三路”为主的老城区改造提升和老旧小区、棚户区改造,致力打造“小扬州”;谋划启动城市商业综合体CBD、科技馆、文化艺术中心、奥体中心规划建设。巩固城市创建成果,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力争实现城乡一体化保洁市场化运作全覆盖,探索建立“城管巡回法庭”,破解城市管理难题;“三城联创”争创国家级品牌,力争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级园林城市取得突破,力争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标兵。

彰显镇村建设特质。立足沿苏地域特点,明晰镇域发展定位,实施集镇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因地制宜培育经济强镇、生态重镇、旅游名镇和风情小镇,致力形成差异化的镇域发展格局。深入开展以“四治理一提升”为主要内容的“三线三边”综合整治活动,在力度上超皖北、效果上比皖南,把“三线三边”打造成展示天长形象的靓丽风景线;继续推进“三镇联创”,加大对沿路建设、沿路设市治理,坚决遏制“小产权房”建设,着力改善镇容村貌。美好镇村建设更加突出历史记忆、地域特色、人文风情,注重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实施好“14922”空间布局,精心打造好省第二批10个重点示范村,基本形成美好镇村示范环线。成功创建省级优秀旅游乡镇1家、五星级农家乐1家。

加大生态建设力度。扎实推进节能减排,严把项目环评、能评准入,加强重点领域能耗监管,积极推进城乡供水、污水处理一体化,加快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和杨村、铜城污水处理厂建设,规划建设市经济开发区工业垃圾处理站,做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建立秸秆禁燃的长效管控机制,杨村镇争创国家级生态镇、冶山镇争创省级生态镇,金集头墩村、杨村光华村争创省级生态村。按照“造林也造景、植树种财富”的理念,高质量完成4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建设任务,提升品位和示范效应。巩固节约集约模范县创建成果,进一步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严格执行土地使用标准控制制度,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实施好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做好年度土地执法卫片检查,开展境内矿山企业有序退出和强制关闭工作。

加快重大设施建设。继续推进宿扬高速天长段建设,完成天釜线Ⅱ标段、客运中心、釜秦线收费站和仁和至菱塘、便益至张铺、汊涧至时湾3条县乡道改造、焦涧桥等5座危桥改造工程,开工建设综合运输服务中心、天长经济开发区码头,开通天长至金牛湖公交,与宁天轻轨无缝对接,谋划市区至金牛湖快速通道、环高邮湖沿线道路改造提升和西北过境线等工程,力争滁扬高速、宁天轻轨、宁淮城际铁路、淮海铁路、白塔河航道升级等一批区域间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前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全年交通基础设施投入15亿元。实施淮河入江水道三期、高邮湖洼地治理四期、农村河道整治重点县、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和新白塔河、铜龙河河口2座交通防汛桥等一批重大水利设施工程,全年水利设施投入6亿元以上。投入3000万元改造农村主电网、投入4000万改造农村低压线路,新建2个电气化镇、20个电气化村。

(五)突出社会事业协调联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向心力

着力构建“大民生”体系。全力实施好民生工程,建立完善民生工程运营管理长效机制。加快全市学校资源整合,加强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建设,尽快建设第三小学,异地新建西湖小学和西湖幼儿园,职教中心创办成工业学校,列入全省统一招生计划,整治校园及周边各类安全隐患,确保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成功。开展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活动。推进惠民文化工程建设,力争开工建设文化馆、大剧院,档案馆创建国家二级综合馆。争创全国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和省级中医药县乡一体化管理项目先进市。推进人口计生工作转型发展,确保在省江淮片考评中继续保持领先。完成市区数字电视网络整转,启动农网整改。继续办好“茉莉花体育节”。加快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创建全省残疾人工作示范市成功。完成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完成地震监测台和地震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加快推进气象台站搬迁工程建设。继续做好民政双拥、防灾减灾、民族宗教、外事侨务、保密、国防动员、红十字等工作,新公墓建成启用。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科协、文联、关工委等发挥作用。

着力构建“大社保”体系。强化创业就业扶持,提升7个省级农民工创业园建设水平,推进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活动,加强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完成各类培训0.5万人,帮助600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加大住房保障力度,新建保障性住房773套,改造农村危房800户。开展新农合大病保险试点,设立医疗救治基金会。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多形式实施助困、助医、助学、助残、助孤行动,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切实解决企业拖欠工资问题,保障农民工权益。重视老龄事业发展,扶持金太阳、千秋、夕阳红等民办老年公寓建设,加快构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三位一体”的社会养老新格局。

着力构建“大稳定”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完善“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机制。深化平安天长创建,大力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重点区域排查整治,依法防范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推进大调解体系建设,做好“六五”普法、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加大矛盾排查化解力度,推进信访积案化解,规范信访秩序,完善市、镇、村三级群众工作机制,构建大信访工作格局。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加大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力度,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进一步开展各类市场专项整治活动,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加强应急管理,提升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六)突出能力作风倒逼促动,不断增强政府工作执行力

创新工作思路。拓宽分析问题的眼界,抓好公务员学习培训,加强对改革动向、宏观经济、政策法规和重点工作的研读,增强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围绕重点难点问题,加强调查研究,借鉴先进经验,听取基层意见,探索解难脱困的新途径。增强突破问题的勇气,坚持困难面前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矛盾面前敢抓敢管、敢于碰硬,风险面前敢作敢为、敢于担当。增强解决问题的智慧,坚持科学谋划,讲求工作方法,创新工作理念、思路和举措,重点在产业培植、要素破解、城乡建设等领域尝试新方法、探索新模式、寻求新突破。

历练工作作风。认真开展好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解决“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讲求苦干实干,力戒空谈空议,讲求议而有决、立说立行,严禁不推不动、推而不动。加强政务督查、效能监察和行政问责,确定的目标紧盯不放,认准的事情一抓到底。认真落实服务承诺、首问负责、限时办结等制度,杜绝推诿扯皮,切实做到急事急办、要事快办、特事特办。健全完善各级领导挂钩联系制度,积极主动为基层和企业解难题、办实事。

完善工作机制。坚持项目化推进机制,对政府工作、目标任务进行分解立项,把工作部署变成一个个项目、一项项工程、一件件实事,强化目标管理和全程监控。完善政府绩效管理,实行量化考核,做到定任务、定责任、定奖惩,实行定期调度、会办、通报,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严格执行“半月一调度一安排”和“八个一”的政府工作推进制度,促进项目建设和服务效能提质、提速、提效。

规范工作行为。把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工作始终,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坚持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逐步缩小“自由裁量权”。主动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高度重视司法监督、审计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深化和扩大政务公开,办好政府网站、市长热线、市长信箱,高度重视网络社情民意。强化财政预算约束,压缩一般性支出,规范“三公”行为,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营造清正廉洁、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

各位代表,站在新的起点上,转型发展的责任和使命激励着我们,争先进位的困难和挑战考验着我们,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愿景和期待鞭策着我们。让我们在中共天长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进一步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同心协力,扎实工作,为创造天长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推荐访问:天长市 政府工作报告 天长市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