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区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23-04-19 19:10:0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08年政府工作的回顾2008年是徽州区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徽州区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供大家参考。

徽州区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8年政府工作的回顾

2008年是徽州区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安徽时重要讲话精神,团结拼搏,锐意进取,积极应对国家宏观政策和市场环境变化,努力克服诸多困难,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了速度加快、质量提升、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较好地完成了区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亿元(预计数,下同),增长16%;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8亿元,增长30.3%;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15.851.832.4调整为14.255.630.2。工业经济克难而上。深入实施“工业立区”发展战略,组织开展了“老企业二次创业、新项目建成投产”活动,启动建设了循环经济园,着力推进集中供热、集中治污设施建设。全年实施工业技改项目104个,完成技改投入7亿元,增长31.2%;引进工业项目37个,建成投产27个;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9亿元,增长30%,实现增加值9亿元,增长30%;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3000万美元,增长22.3%;净增规模以上企业10户,新增税收收入超百万元企业6户、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3户,总数分别达到55户、17户和10户。农村经济稳步发展。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茶业、蔬菜、畜牧业、蜂业、竹业、苗木六大主导产业加紧培植,有机茶、无公害蔬菜、苗木基地规模分别达到1.45万亩、1.8万亩和3000亩,养蜂突破6.5万群。农业科技园建设进展顺利,强英鸭业等企业入驻园区;龙头企业队伍持续壮大,新增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养生源蜂业跻身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行列。农村综合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基本完成。全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5.7亿元,增长11.5%;农民人均纯收入5268元,增长17.3%。旅游三产持续活跃。制定出台了旅游综合开发工程实施意见,全面推进文旅结合,唐模中法乡村旅游合作项目、蓬达度假山庄启动实施,丰乐湖二期、华商山庄“一水半街”基本建成。旅游促销力度进一步加大,先后赴香港、苏州、宁波等地开展宣传促销,旅游市场持续升温,实现旅游接待量14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62亿元,分别增长26.5%31.3%。金融、保险、商贸、物流日益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6亿元,增长21.1%

(二)投资力度持续加大,城乡面貌进一步改善。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招商引资再创新高。修订完善了招商引资奖励办法,积极推行领导带队招商、分片驻点招商、以商引商和政企联动招商,提前两个月完成全年招商引资任务,引进内资17亿元,增长24.3%;实际利用外资850万美元,增长35.5%。城市建设扎实推进。紧紧围绕“两线”、“两片”、“两个功能区”,加快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二环线农业科技园—富山段、内环线城北工业园—翰山段基本建成;新建了城北过境线景观带,实施了龙井三路、龙井五路延伸工程;205国道拓宽改造全面启动,潜口翼峰公园动工建设,城区至潜口供水工程竣工;粮食局片徽州财富广场、黄发厂片娱乐城、工会片瑞丰阳光嘉园启动实施,玫瑰花城、富春国际花园、文峰世纪城、咏华馨苑等项目快速推进;徽歙联合污水处理厂和管网二期工程进展顺利。小城镇建设全面提速。西溪南镇、洽舍乡总体规划批准实施,西溪南蜜蜂科技园启动建设,潜口农民新村二期、唐模农民新村加快实施,坤沙农民新村一期基本建成,呈坎龙山山庄和旅游接待中心投入运营。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3亿元,增长40%;全区城镇化水平达到45%,提高1.8个百分点。

(三)民生工程成效显著,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全面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民生工程全面落实。大力推进省、市20项民生工程,全年投入资金4734.8万元,有效解决了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全面落实了农村低保、“五保”供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农村计生奖扶、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等惠民政策。建成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30.1公里;完成56个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有线电视联网;迎头坞、四清、虎形水库除险加固全面展开,实施了20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8000人饮水困难;建成廉租房96套,首批64户住房困难家庭即将入住;城乡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岩寺镇卫生院投入使用;周林田重点地质灾害危险点治理全面完成。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北工业苑安置房、经济适用房建设初具规模;岩寺小学新校园开工建设;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争创活动取得初步成效,计生协会换届顺利完成,计生基层基础工作更加扎实,低生育水平继续保持;并村和第七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顺利完成,和谐社区建设稳步推进;文物保护得到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基本完成,上九庙会、徽州竹雕等列入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全省首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揭牌并对外开放;成功举办了全区首届农民运动会、黄山市第13届“黄山松杯”门球邀请赛;精神文明建设稳步推进,实施了“三条生态线”和“清洁村庄”创建活动;完成了全区污染源普查,节能减排任务全面落实,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应急机制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进一步加强,人民武装工作取得新成效;老龄、妇女、儿童和残疾人事业稳步推进,民族宗教、台务、档案、统计、审计、物价、外事、侨务、工商、质监、保险、烟草、邮政、电信、电力等事业全面发展。

(四)作风建设不断加强,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深入开展了“政治生态环境建设年”、“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制定出台了政府重大事项决策、财政资金管理等制度,促进了政府科学民主决策。以“四大整治”为抓手,突出抓好作风和行风整顿,深入开展“百家企业评机关”和效能、政风、行风“三位一体”评议活动,不断深化机关效能建设,提高服务水平。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开展了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试点工作,强化行政执法监督,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着力优化发展环境。自觉接受区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定期向区人大、区政协报告工作、通报情况,办理人大代表建议99件,政协委员提案84件,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知识分子的联系,主动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全面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积极构建反腐倡廉长效机制,认真落实勤政廉政各项规定,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

各位代表,2008年是徽州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的一年。一年来,我们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为契机,切实转变发展思路,按照科学发展的理念,改进执政方式,在工业、农业、旅游、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方面,制定出台了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有效落实和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进一步实现了发展方式的转变;在发展环境方面,加大了对企业、项目的扶持力度,减免各类规费超千万元,赢得了社会的普遍赞誉,进一步促进了发展环境的优化;在城市建设方面,加大了路网、管网、电网建设改造力度,拉开了城市框架,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的品位;在财源建设方面,建立了“富裕乡镇、激活乡村”的财政体制,乡镇财政迈上新台阶,新增财政收入超千万元乡镇3个,竦塘、呈阳等7个村引进兴办了企业,进一步增强了乡村的实力;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加大了民生工程投入,努力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成果,进一步推进了民计民生的改善。

同时,即将过去的2008年,也是建区以来面临困难最多、发展压力最大的一年。面对年初国家从紧的宏观政策和下半年全球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我们能够取得上述成绩,主要得益于区委的正确领导和科学决策,得益于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抗风险、保稳定、促增长的有力措施:始终把产业调整作为应对之本,积极探索建立循环经济发展的运行机制,突出抓好循环经济园建设,全面启动了农业、旅游等领域的循环经济发展,促进了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始终把政策扶持作为应对之要,及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和保护企业发展的意见》、《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在财税扶持、规费减免、信息服务、市场开拓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加大区国资运营公司融资力度,全年融资近亿元,区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累计为区内中小企业提供担保业务2.1亿元;深化政银企合作,鼓励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全区各类金融机构企业贷款余额8.37亿元,增长21.1%,有效缓解了企业资金困难,构建了银企合作“双赢”局面。始终把投资拉动作为应对之策,组织开展了项目建设大会战,全面推进“861”、“443”和全区108个重点项目建设,提前一个月完成全年投资任务;抢抓国家扩内需、保增长机遇,重点谋划了63个项目,筛选了一批基础性、带动性强的项目上报国家和省有关部门,全年对上争取各类项目资金1.6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应对之基,集中精力、集中财力,加快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实施了一批人民群众热切期盼的实事、好事,凝聚了人心,增强了发展合力。这些应对措施,为今后发展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赢得了主动。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令人振奋。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上下团结一心、奋发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干部、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向驻军指战员、消防官兵和政法干警,向中央、省、市驻徽单位、外来客商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徽州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不优,主导产业的支撑作用不明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依然艰巨;城乡发展不够均衡,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投入相对不足,社会建设和民生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少数干部思想观念、工作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对上述问题,我们将在新的一年里,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研究解决,努力把积极因素放到最大,把制约因素压到最小,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2009年政府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

2009年,是深入推进“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面临更多挑战、更多机遇的一年。当前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尚未见底;国内经济困难明显增加,发展态势总体趋缓,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对我区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冲击,企业经营普遍困难,外向型经济压力增大,工业生产形势严峻,财政减收因素不断增多。在高度关注经济环境变化的同时,我们更要看到蕴藏的各种机遇和利好因素。从宏观环境看,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家及时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省、市也相继制定一系列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加大对基础设施、重大产业、民生工程、生态环境以及承接产业转移、自主创新等方面的投入,必将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我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调整符合上级的政策,既有利于对上争取、获得支持,更有利于厚积薄发、加快发展。尤其是,即将开工建设的北京—福州客运专线安徽段、皖赣铁路复线、黄山—杭州铁路客运专线,都把我区纳入规划建设范围,将给我区未来发展提供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从区域自身情况看,以“两线”、“两片”、“两个功能区”为重点的城镇建设正在加快推进,城镇综合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不断提升,经济发展容量和空间进一步拓展;徽州经济开发区获省批准开发建设,岩寺镇成为产业集群专业镇,园区功能逐步完善,集聚效应不断增强;“十大产业”加紧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增多,企业群体逐步壮大、整体实力稳步提升;全区上下发展意识增强、信心坚定,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氛围日益浓厚,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沉着应对,勤于危中寻机,善于危中生机,就一定能够趋利避害,乘势而上,实现稳中求进、加快发展。

根据上述形势分析,2009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坚持“工业立区”不动摇,全面贯彻落实“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经济工作方针,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支撑,扎实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城乡一体化、农业产业化和旅游特色化进程,促进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2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2%;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引进内资增长10%;旅游接待量增长15%;旅游总收入增长15%;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城镇新增就业岗位1500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5%

实现上述目标,任务十分艰巨。在具体工作中,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基本原则:第一,必须坚持主动应对不动摇。准确把握经济运行态势,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积极主动作为,勇敢应对挑战,千方百计抗风险、抢机遇、保增长,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第二,必须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紧扣发展第一要务,全面推进“工业立区”战略,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拉动经济增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千方百计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第三,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不动摇。认真落实各项惠民政策,积极改善民计民生,千方百计解决关系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着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四,必须坚持管理创新不动摇。创造性地制定和执行保增长、促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千方百计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一)突出项目建设,努力扩大有效投入。坚持把对上争资、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按照“谋划衔接一批,加快建设一批,落地开工一批,对外招商一批”的要求,制定出台“项目建设年”实施意见,全力争项目、促项目、引项目,确保投资持续快速增长。

积极对上争项目。抢抓国家扩大内需和省、市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政策机遇,加大项目工作力度,全力争盘子,抢份额。强化项目谋划,把握国家投资导向,结合全区产业发展规划,积极谋划一批牵动性强、即期增长明显的重大项目,为对上争取打好基础。强化项目编报,围绕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工程和农业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等重点领域,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加强部门协调,提高项目申报成功率。强化跟踪落实,建立对上争资激励机制,对已上报的项目紧盯不放,积极加强对上沟通,努力在国家项目计划中争取更大份额,力争全年争资超2亿元。强化国债项目管理,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规范项目资金管理,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加大投入促项目。统筹运用财政资金、民间资本、外来资金,全面加大工业、农业、旅游、城镇建设投入,以投入保增长。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抓住省政府批准建设徽州经济开发区有利机遇,加快城北工业园二期开发,完成土地平整及水、电、通讯等配套设施建设;加速循环经济园建设,基本建成园区基础设施;积极扶持西溪南“凤还巢”农民创业园建设;加快沿浦金属、新锐柏星龙、瑞园科技、华瑞化纤、天源纺织、杭丝工业园及中小企业创业基地三期等项目建设,力争20户企业建成投产。加快农业项目建设,完善农业科技园主干道、防洪排水等基础设施,基本建成蜜蜂科技园;加强丰乐河流域综合治理,启动丰乐河河道整治工程。加快旅游项目建设,实施呈—灵—潜旅游公路拓宽改造,构建区域旅游交通环线;推进蓬达度假山庄、自驾车营地、枫丹白露旅游项目建设,完善旅游接待功能。加快城镇项目建设,严格城镇建设规划管理,完成徽州区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配套编制丰乐河两岸老城区控制性规划、新四军军部旧址保护规划和城区道路交通、环卫、供水、防洪等专项规划。继续推进二环线、内环线建设,实施南山路二期、龙井三路(黄山路—机关幼儿园)拓宽改造;推进城北政务新区财政业务大楼、疾控中心建设;加快粮食局片徽州财富广场、黄发厂片娱乐城、工会片瑞丰阳光嘉园开发,提速玫瑰花城二期、富春国际花园二期、新时代商贸广场二期、咏华馨苑建设步伐;加快城乡电网改造升级,建成徽歙联合污水处理厂,实施老城区及城东、城北片排水管网改造;启动潜口紫霞大道综合改造,建成潜口翼峰公园;新建呈坎旅游过境公路,拓宽改造呈坎宝纶路。进一步强化项目服务和推进机制,积极做好项目审批、融资服务,加强督查协调,促进项目快启动、快建设、快见效,形成现实带动力。

强化招商引项目。深入实施“东向发展”战略,集聚各类发展要素,大力推进开发开放,努力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继续推行领导带队招商、小分队招商;强力推进部门招商,深化政企联动招商,促进以商引商,降低招商成本,提高招商实效;继续实行“异地办厂、原地纳税”,巩固完善财政分成体制,进一步调动乡镇积极性。突出抓好产业招商,着力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关联度高、牵动性强的大项目,促进产业配套、产业集聚,力争全年引进工业项目30个以上。

()突出工业主导,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深入推进“工业立区”发展战略,突出抓好循环经济园建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工业经济综合竞争力。

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坚持“搬迁、升级、关停”六字方针,全力推进循环经济园建设,积极引导化工企业入园集中生产,确保泰达、恒远、锦峰、恒泰等搬迁企业建成投产,并力争更多企业入园,实现入园企业集中供热、集中治污,促进精细化工产业提升产能、壮大规模。全面推进节能减排,严格实行“环保第一审批权”制度,鼓励、引导精细化工企业引进高新技术,改进生产工艺,扎实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和ISO14000环境体系认证,推广清洁生产、资源节约替代技术,降低单位产品能耗、物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量。

培育壮大企业群体。围绕培育规模以上企业、税收收入超百万元企业、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三个上台阶”,深入开展“老企业二次创业、新项目建成投产”活动,提升存量,扩大增量。加强对现有骨干工业企业的扶持,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入,运用新工艺,开发新产品,促进内涵式发展,力争全年实施工业技改项目80个,技改投入8.5亿元;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户,开发高新技术产品5个;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户,新增税收收入超百万元企业5户、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3户。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以“促一批企业上水平,保一批企业度难关,上一批企业添后劲,调一批企业优结构”为目标,紧抓国家取消商业贷款规模限制、调整出口退税率、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扩大公共财政转移支付等政策机遇,进一步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落实各项激励优惠政策,全力支持和保护企业发展。加强对骨干企业的跟踪服务和运行调度,采取一企一策、一企多策,指导企业应对市场变化,帮助度过难关。继续充实中小企业担保公司担保基金和风险补偿金,适时将资本金提高到1亿元;进一步加强银企对接,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全力破解企业融资瓶颈。继续推进企业上市工作,力争泰达成功上市。

()突出新农村建设,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以农业产业化为抓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强化示范村建设。按照“示范一批、巩固一批、建设一批、推进一批”的原则,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巩固拓展工程。突出产业发展,整合各类支农资金,加大特色产业培育力度,培植壮大广惠、临河、琶村、东红、澄塘等一批以工业、养殖、种植为主导的特色专业村,着力构建“一村一业、一村一品”的农村经济发展格局;突出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相结合,着力打造呈坎、唐模、西溪南、潜口、坤沙、蜀源、灵山、东山等乡村旅游重点村;突出抓好示范村“清洁村庄”创建活动,积极开展道路、农田水利、文化设施建设,大力整治村容村貌,巩固提高西溪南、潜口、唐模、呈坎、光明、富山等示范村建设成果,确保上朱、瑶村、信行、竦塘、坤沙、东山、容溪、长潭、胡川、富溪10个村达到市级“十有”标准。

发展壮大主导产业。坚持以工业化理念办农业,提升农业综合效益。依托农业科技园,积极引进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花卉和苗木生产项目,力争新增入园企业5户以上。大力培育农业六大主导产业,充分发挥“中国名茶之乡”品牌效益,突出抓好以富溪乡为核心区的生态茶园基地建设,力争新增基地5000亩;以无公害菜豆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为载体,新增标准化蔬菜基地2000亩;有效运用“安徽养蜂第一乡”品牌优势,加快养蜂基地、蜂产品加工企业和蜂业合作组织建设,力促养蜂规模扩大到8万群,蜂业总产值突破1亿元;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新建竹林基地3000亩、油茶基地3000亩、苗木基地2000亩。积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力争年营销收入超5000万元企业达到6户,其中养生源蜂业、光明茶业、小雅粮贸、众望工贸超5000万元,谢裕大茶业、强英鸭业超亿元。

创新农村发展机制。突出市场导向,健全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村专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合作组织,力争新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5个以上。注重农产品质量建设,逐步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畅通林业投融资渠道,调动林农生产积极性。积极探索农村合作银行组建工作,优化涉农金融服务,加大支农信贷投入。稳步推进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引导农民以转包、出租、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鼓励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组织、经济能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挥土地综合效益。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完善村级配套组织和管理制度,坚持村务公开,落实“一事一议”制度,积极推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完善农村经济服务体系。倡导乡镇建立健全“村级招商、税收分成”机制,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积极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参加创业就业培训,引导农民就地就近就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突出资源整合,加快旅游综合开发。积极整合区内旅游、文化、生态资源,加快推进旅游综合开发,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打响“休闲养生在徽州”品牌,促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加大景区创建力度。继续推进中法“乡村旅游唐模示范点”建设,全力打造乡村旅游唐模示范区。进一步加强呈坎古村落整体保护开发,依托古村落风水混合文化遗产,加快建设呈坎风水文化体验区。积极扶持潜口清园“中国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建设,着力构建文化产业精品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基地。加快丰乐湖创建国家4A级景区步伐,促进生态优势向旅游优势转化。完善徽州文化园建设,进一步提升服务功能,加快建设现代旅游商务区。加大旅游整体促销力度,优化线路组合,努力提高徽州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

推进旅游特色项目开发。加大西溪南景区建设力度,依托国保单位老屋阁与绿绕亭,加快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开发建设古典私家园林旅游项目。以争创3A级旅游景区为抓手,积极推进新四军军部纪念馆建设,充实文物史料展示内容,促进红色旅游做大做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充分挖掘农业科技园、蜜蜂科技园、万亩生态茶园旅游潜能,抓好坤沙农家乐、龙山山庄、茶花园休闲基地建设,积极培育特色“农家乐”生态旅游。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项目,鼓励徽派雕刻研究所、竹艺轩、竹溪堂、谢裕大茶博馆、曹素功墨厂等企业弘扬传统工艺,促进旅游特色产品规模化、品牌化和市场化。

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全面推进205国道徽州区段拓宽改造,实现与周边景区的快速对接,加快融入黄山大旅游格局。提速潜口片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努力将潜口打造成黄山市东片旅游集散中心。结合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围绕旅游六要素,加快培育酒店餐饮、休闲娱乐、旅游购物等服务业,积极争创星级旅游饭店,全面提升旅游服务功能。

(五)突出以人为本,着力构建和谐社会。致力统筹发展,和谐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坚持把保障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组织实施省、市、区民生工程(见附件),进一步拓展民生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水平。进一步完善民生工程推进机制,严格目标管理,强化工作责任,注重统筹协调,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民生工程高效有序推进。加强民生工程资金调度,积极对上争取补助资金,落实区级配套资金。严格民生工程资金监管,广泛接受社会监督,确保公开、公平、公正。加强对农村道路、饮水安全等工程类项目的后续管理服务,完善长效机制,确保民生工程发挥持久效益。

全面加强生态建设。继续深化中国人居环境奖、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卫生城市创建活动,着力提高文明创建水平。加大城市综合执法力度,强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城区环境质量。积极推进合铜黄高速、205国道和呈歙旅游公路徽州区段“三条生态线”建设,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加大对公益林的规划保护和松材线虫病防控力度。开展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严格保护耕地,加大土地开发复垦力度,进一步规范农村宅基地管理,防止违法占地、未批先建,促进集约、节约用地,实现环境和资源可持续发展。

积极发展社会事业。深入推进“科教兴区”战略,继续实施全民素质科普纲要,优化中小学布局,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覆盖面,统筹城乡就业,实施就业帮扶,促进失地农民、返乡民工、大中专毕业生顺利就业。逐步完善城乡卫生服务网络,稳步推进乡村卫生一体化。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继续做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启动图书馆、文化馆、档案馆建设,编纂完成《徽州区志》,组织编辑《中国·徽州》文化丛书。积极抓好扶贫开发,加快岩寺中心敬老院建设,坚持移风易俗,推进殡葬改革。深化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创建活动,夯实计生“村为主”工作基础。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和管理力度,为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加强国防建设,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实施区人武部新营院建设,切实做好优抚安置和拥军优属工作,巩固“双拥”成果。扎实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继续推进老龄、残疾人事业发展,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文联、科协开展工作,做好统计、审计、物价、外事、民族宗教、档案、侨务、台务等各项工作,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切实维护社会稳定。深入推进“平安徽州”建设,大力开展“五五”普法,进一步完善“四位一体”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全面推进信息员工作法和党员干部大巡防活动,强化信访维稳工作责任制,加强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推进依法治区。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开展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加强森林防火、道路交通、建筑消防、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强化应急演练,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

(六)突出管理创新,促进政府自身建设。继续推进政治生态环境建设,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提高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提高行政效能。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全面加强观念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更加主动地适应新形势,破解新难题,切实增强工作的预见性、科学性和指导性,不断提高驾驭全局、领导发展的能力。大力弘扬求真务实、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着力破解发展难题,着力推进重点工作,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进一步强化政策的执行力和落实力,认真落实工业“放手发展”、民营企业“绿卡”、外商投资优惠办法等激励政策,继续推进“四大整治”,突出抓好作风和行风整顿,促进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坚持依法行政。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加强法制教育,着力提高广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认真落实政府重大决策制度,严格决策程序,规范决策行为,强化决策执行和监督,确保重大决策落到实处。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稳步推进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试点工作,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强化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落实“一岗双责”,着力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坚持以规范权力运行为重点,突出源头治理,继续推进行政审批、行政执法、财政管理、土地出让、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强化行政事业性收费、非税收入、经营性资产和部门预算管理。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加强行政、效能监察和审计监督,坚决纠正各种不正之风,切实维护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发展氛围。

各位代表,徽州区正处在加快发展、奋力崛起的关键时期,困难和挑战考验着我们,责任和使命激励着我们。让我们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创新的精神、更加务实的作风,团结拼搏,开拓进取,努力开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新局面,以优异成绩向建国六十周年献礼!

推荐访问:徽州 政府工作报告 徽州区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