黟县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时间:2023-04-19 19:05:06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10年及“十一五”工作回顾过去的2010年,是我县推动科学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黟县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供大家参考。

黟县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0年及“十一五”工作回顾

过去的2010年,是我县推动科学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一年来,全县上下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沉着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奋发有为,胜利完成了县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一五”发展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一)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全县生产总值15.8亿元(快报数),同比增长12.4%;财政收入1.69亿元,增长3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6亿元,增长18.9%;固定资产投资21.9亿元,增长31.7 %;向上争取各类资金4.5亿元。全县三次产业结构为18.145.736.2,其中二三产业比重上升1.4个百分点。农村经济平稳发展,实现农业增加值2.86亿元,增长3.8%;更新改造高效生态茶园4000亩、有机茶基地2750亩、桑园600亩,发展经济林3295亩、商品蔬菜200亩;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6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7亿元;黟县板栗生产标准化示范区通过国家级验收。工业经济提速增效,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8亿元,增长33.5%,净增规模以上企业8户;园区完成投资2.96亿元,新增开发面积0.5 KM2,新签入园项目11个;完成技改投入3.7亿元;为企业提供担保资金3470万元;碧阳镇荣获“安徽省丝绢纺织及精加工产业集群专业镇”称号。旅游经济快速发展,全年接待游客580.82万人次,增长34.2%,其中入境游客27.34万人次,增长48.9%;旅游直接收入2.03亿元,增长24.7%;西递宏村旅游综合提升工程扎实推进,创建国家5A级景区资源价值评估阶段获得通过;奇墅湖旅游度假村、梓路寺、秀里影视村等基本建成并运营;我县荣获“中国文化旅游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称号;西递镇、宏村镇荣获“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称号,被评为“安徽省青年最喜爱的A级旅游景区”。

(二)改革开放成效显著。创新举办第五届中国黟县国际摄影大展,成功承办第五届中国黄山(黟县)国际山地车节、全国公路自行车冠军赛、全国山地自行车锦标赛等重大活动,黟县国际山地车节被评为“中国体育旅游精品赛事”。积极对接上海世博会,“五溪山”黄山毛峰成为世博特许产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香港、上海、杭州、厦门、深圳等地举办系列经贸活动。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813万美元,增长86%;引进内资14.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601.7万美元,分别增长23.7%20.3%。新加坡悦榕庄、中法徽州乡村旅游合作黟县示范区项目进展顺利。各项改革纵深推进,全面完成政府机构改革,稳步实施事业单位改革,“扩权强镇”、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全面推开,农村土地整治整村推进工作取得初步成效,文化体制改革、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基本完成,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招标采购监督管理局和金融办公室组建成立。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逐步深化,林业要素市场不断完善,全年办理林权抵押贷款2085万元。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非公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63.6%,提高1.6个百分点。持续推进金融创新发展,年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2.02亿元,增长59.3%,贷占存比例55%,创历史新高。

(三)城乡建设快速推进。加快县城建设步伐,中心城区完成投资7.68亿元,同比增长13.5%,新增建成区面积0.5 KM2。漳河滨水景观带一期、城南水口园林、县医院和西递大道一期、沿河西路二期等项目相继建成,入城南路三期、府前路、旅游商品城和一批商住开发项目进展顺利。投入绿化、亮化、美化资金2000万元,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新建供水管网4公里、排水管网23.1公里,基本完成漳河清淤工程,污水处理厂建成试运营。持续加大旧城改造力度,完成拆迁面积1.5M2。坚持建管并重,加大执法力度,市容市貌发生可喜变化。加快特色集镇建设,推进城乡环境整治,宏村政务新区建成使用,旅游干线、交通干道两边和重点景区、景点周边村庄以及重要节点环境整治成效明显。全县城镇化率达43%,提高1.5个百分点。完成交通投资8643万元,黄祁高速公路黟县段进展顺利,新改建各级公路27.9公里,其中“村村通”公路13.9公里。完成水利、电力、通信设施投入7518万元,除险加固病险水库5座,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 KM2,农网完善工程和35KV输变电工程进展顺利,通信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2.1亿元,新增5个村达到市级“十有”标准。全面启动“绿色质量提升行动”,植树造林2128亩,新封山育林8060亩,初步完成6个节点绿化建设。柯村乡荣获“安徽省环境优美乡镇”称号,西递镇、宏村镇通过全省首批农村清洁工程试点镇验收。全面完成市政府下达节能减排任务。

(四)民计民生不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5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499元,增长16.8%。精心组织实施35项民生工程,共投入资金8046.8万元。城镇新增就业2416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550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883万元,培训新型农民9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着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全县“五险”参保人数达4.3万人;不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低保标准和部分优抚对象以及五保对象待遇水平,发放养老金2784万元、低保金773万元;加大对低收入群体帮扶救助力度,城乡大病医疗救助达5655人次;采取有效措施缓解物价上涨对困难群众生活的影响,为城乡低保对象增发临时性生活补贴278万元;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新建安置房354套、棚户区改造120套、廉租房160套,新增实物配租、住房补贴559户。全县“一卡通”发放涉农补贴3393.5万元,人均受益438元。解决农村4100人饮水安全问题。高度重视山区和革命老区发展,扎实开展整村推进扶贫工程,实施扶贫项目13个,117人实现稳定脱贫。

(五)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坚持统筹协调,全面发展社会事业,科教文卫体经费支出1.16亿元,增长18%。科技创新取得新成果,申请专利15项、专利授权8项、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产品认定3项,华盛丝绸集团获国家重点创新基金项目扶持。扎实开展国家级科普示范县创建活动,群众科学素质进一步提高。认真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中职学生资助政策,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338万元,发放中职和家庭困难学生资助款41.7万元,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6172 M2。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投资2.98亿元完成7个古村落、119幢古民居的保护利用,“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关麓村荣获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徽州彩绘壁画、余香石笛、利源手工制麻技艺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4人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万春艺术馆开馆运营。全面完成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31个农家书屋建设任务,66个行政村全部配备文化信息共享设备,县图书馆入选国家三级馆,被文化部列入国家“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获全省唯一县级“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称号,西递镇、渔亭镇综合文化站获全省三星级文化站称号。全面推进21处“百佳摄影点”建设,荣获“中国风景名胜区摄影基地”称号。《黟县志》完成总纂合成并通过专家评议。积极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居民文明素质显著提高。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完成2个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任务。巩固和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投入117.4万元完成22所村、社区卫生室建设;全面实行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价格零差率,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达40%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4.85%。人口和计生工作水平不断提高,顺利通过“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国家级验收,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下。认真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重大疾病防控和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监管工作成效显著。进一步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荣获全国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称号。积极开展“和谐社区”创建工作,完成4个农村社区建设任务。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亿元生产总值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较上年下降13%。“五五”普法顺利完成。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加大信访积案化解力度,全县信访形势平稳。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继续保持全省“平安县”荣誉称号。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人民防空和双拥优抚安置工作不断加强。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权益得到较好保障,荣获“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县”称号,新闻出版、文学艺术和粮食、农机、物价、档案、气象以及民族、宗教、对台等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六)自身建设得到加强。始终高度重视政府自身建设。扎实开展学沈浩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坚持依法行政,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继续开展效能、政风、行风“三位一体”考核评议,累计受理群众来信来电500余件。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进一步密切与工会、共青团、妇联和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联系。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政府系统承办的42件人大代表建议和48件政协委员提案及时办结。严格贯彻落实《廉政准则》,强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积极推行“阳光村务”工程,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

随着2010年各项工作的收官,全县“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答卷圆满展现。盘点“十一五”,我们无比自豪和振奋。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成功战胜了历史罕见的自然灾害,有效应对了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努力破解了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取得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创造了黟县历史上又一个精彩的五年:

这五年,是我县综合经济实力提升最快的五年。全县生产总值五年翻了一番,年均增长11.9%,比“十五”增速快0.6个百分点。财政收入是2005年的2.8倍,年均增长22.8%,比“十五”增速快13.3个百分点。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6.8亿元,是“十五”的5.4倍,年均增长35.3%。累计接待游客突破2000万人次,实现旅游直接收入7亿元,分别是“十五”的2.9倍和3.5倍。二三产业比重较“十五”上升9.5个百分点。工业化率由24.8%提高到32.9%。我县人均主要经济指标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增幅持续攀升,呈现出强劲的赶超态势。

这五年,是我县改革开放成效最为显著的五年。农业税全面取消,国企改革、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顺利完成,农村综合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财税体制、金融体制、医药卫生体制等各项改革不断深化。成功举办14次重大节庆和赛事活动,中法徽州乡村旅游合作黟县示范区项目顺利实施,我县跻身首批“中国旅游强县”,荣获“中国自行车协会山地车训练基地”、国家级“全民健身户外活动营地”称号,“世外桃源、画里乡村”主题形象影响力不断扩大。五年累计引进内资47.2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360万美元,年均增长31.7%和15%,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这五年,是我县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五年。累计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44亿元,是“十五”的4倍,城镇化率提高6.1个百分点。城南新区初具雏形,经济开发区从无到有,县城建成区面积从2.5K M2扩大到5 K M2。建成漳河滨水景观带一期、旅游汽车站、黄士陵文化公园、县图书馆等一批公共设施。实施“三小”改造项目45项,完成旧城改造面积8.5M2。五年完成交通投资2.93亿元,提前14个月完成“村村通”工程。西递镇、宏村镇先后列入全省小城镇建设重点镇和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改革发展试点镇。我县荣获“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称号,新增2个国家级、3个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累计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6亿元,20个村、3个镇被列入省“千村百镇”示范村镇,20个行政村达到“十有”标准,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这五年,是我县人民群众所得实惠最多的五年。累计投入民生工程资金2.2亿元,解决了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社会保险五大险种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行,城乡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日益完善。五年城镇新增就业8106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732人,连续5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五年新建和改扩建农村敬老院5所,累计为1155户家庭解决廉租住房或住房补贴。累计投入资金2398.5万元,完成12处地质灾害危险点治理,1635人消除地质灾害威胁。累计投入资金1295万元,解决2.61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累计投入扶贫资金416.5万元,581人实现稳定脱贫。发放各类涉农资金1.3亿元。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精神文明和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加强,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不断巩固。

各位代表!“十一五”的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在黟县发展史上谱写了光辉篇章。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县上下团结奋斗、顽强拼搏的结果,是几大班子历届历任老同志打下坚实基础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离退休老同志,向对政府工作给予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驻黟部队、武警消防官兵和政法干警,向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黟县现代化建设的中央、省市驻黟单位和海内外友好人士,向在我县创业的投资者、建设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回首极不平凡的“十一五”,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小、实力弱、产业发展层次低,牵动性强的大项目、带动力强的大企业少,财政增收压力巨大;城镇基础设施总体落后,服务旅游经济发展的能力较弱;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不高,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政府领导科学发展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仍需要进一步提升,少数部门服务意识不强、工作作风不实,机关工作效能和依法行政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不辜负全县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二、“十二五”发展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十二五”时期是黟县大有作为、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国内外产业转移步伐加快、泛长三角区域合作不断深化,国家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等系列政策加快实施,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深入推进,由此产生的多重政策叠加效应给我县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同时,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和接力发展,我县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基础更加坚实、氛围更加浓厚,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显著增强。我们必须把握一切有利条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势头,奋力谱写黟县科学发展、加快崛起新篇章。

根据《中共黟县县委关于制定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我县“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富民强县为主线,大力实施“生态立县、开放兴县、旅游强县、文化名县”战略,强力推进旅游国际化、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特色城镇化进程,为实现旅游经济强、城镇品位高、生态环境美、群众生活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成以“世外桃源、画里乡村”为主题形象的,全国最具影响力的现代国际乡村旅游综合示范区奠定坚实基础。

主要目标是:努力实现“六个翻番”,就是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旅游接待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努力实现“五个突破”,就是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力争达到6000美元,旅游直接收入突破4亿元、力争达到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10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4亿元,城镇化率突破50%。与此同时,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得到全面加强。

在县委《建议》的指导下,县政府编制了《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请本次大会审议。

我们坚信:

----未来五年,随着区域综合交通环境的改善,县内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我县良好的发展基础和独特的资源禀赋形成的后发优势日益凸显,徽文化核心地位不断强化,主题形象影响力显著提高,黟县将迈入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新阶段。

----未来五年,随着现代国际乡村旅游综合示范区建设的深入推进,新型工业产业体系的加快构建,黟县特色县域经济发展道路日趋宽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将呈现发展加速、结构改善、效益提高、活力增强的发展态势。

----未来五年,随着城镇突破战略的加快实施,新农村建设的全面进步,黟县的城乡一体化水平明显提升,世界级乡村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竞相发展,文化生态相融、人与自然和谐、独具田园特色的城镇体系将初具雏形。

----未来五年,随着绿色质量提升行动的扎实推进,“两江源头”生态保护体系的建立完善,黟县的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景更美,宜居宜业宜游的“世外桃源、画里乡村”将成为每一个黟县人的自豪和骄傲。

----未来五年,随着社会事业的繁荣发展,创业环境的不断优化,一切实干兴业、富民强县的动力将充分释放,一切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的活力将竞相迸发,全县人民将迎来物质更丰裕、文化更丰富、社会更和谐的美好新生活! 

三、2011年主要工作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对保持和巩固当前良好发展势头、开创未来五年发展新局面意义重大。综合考虑,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财政收入增长2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市政府下达目标以内。

重点抓好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努力扩大有效需求

坚持把扩大有效需求作为加快发展的主动力,持续加大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千方百计扩大出口消费,确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

强力推进项目建设。突出抓好89个县“十大工程”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8.3亿元,确保24个以上项目建成运营。发挥政府投资类项目引导作用,加快黄祁高速公路黟县段及连接线项目建设,启动皖赣铁路扩能改造黟县段筹建工作,推进歙县至黟县渔亭一级公路改建项目,完成全县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加强工业、旅游、农业、城镇和社会事业重点项目建设。扩大社会投资,加强对民间投资的服务、指导和规范管理,促进社会投资稳定增长。强化项目推进,建立“定时效、定形象、定投资”的项目责任体系,细化投资计划,量化进度指标,明确时间节点,倒排建设工期,加大督查督办力度,促进项目快开工、快建设、快投产。优化项目服务,认真落实县领导牵头联系、责任单位具体负责、相关部门协助配合的项目服务机制,进一步创优项目建设环境。加强项目谋划和编制工作,完善项目争取奖励机制,力争一批重大项目列入国家和省里计划。做实项目基础工作,加快闲置土地清理,积极争取用地指标,扎实做好立项、环评、规划、安置、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

全力推进招商引资。主动融入长三角,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全年引进内资、实际利用外资分别增长25%15%。明确招商目的,坚持把培植税源作为招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招商责任,完善考核奖惩机制,落实招商引资一把手负责制,发挥乡镇招商引资的主力军作用,调动全社会招商引资积极性。突出招商重点,强化工业、旅游、商贸项目招商力度,积极招大引强,抓好徽文化国际乡村旅游度假区、峡谷农场等重大项目的基础工作,力争项目顺利落地。健全招商机制,加紧完善谈判、决策机制,强化组织保障、考评激励、服务推进等招商引资机制保障作用。优化招商环境,完善项目落地服务流程,更加重视做好亲商、安商、富商工作。创新招商方式,持续开展以商引商、板块招商、会展招商,推进存量资产招商。

积极扩大出口与消费。认真落实外贸出口政策,调整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培育出口大户,抓好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资源性原材料进口,力争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0%。大力开拓城乡市场,积极引导消费结构升级,着力提高城乡居民消费能力。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社区“双进工程”,继续推进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活动。积极发展物流配送、电子商务、度假社区、休闲会所等新型业态,培育消费热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二)加速提升旅游经济

紧紧围绕“六个转变”,大力实施旅游综合开发提升工程,加速旅游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国际化进程,力争全年接待游客、旅游直接收入分别增长20%

围绕旅游开发抓提升。以建设现代国际乡村旅游综合示范区为目标,加快中法徽州乡村旅游合作黟县示范区规划编制评审,认真实施黟西北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总体规划和西递宏村旅游发展战略研究规划,不断优化大景区空间布局。以5A级景区创建为契机,大力推进西递宏村旅游综合提升工程,确保在全市15个重要节点建设中走在前列。以旅游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打鼓岭景区、奇墅湖旅游度假村、卢村悦榕庄、西宏山庄、摄影家国际俱乐部、企业家乡村俱乐部、国际青年旅社等旅游重点项目建设步伐,努力在旅游开发层次上取得新突破。以构筑旅游目的地为重点,加大全县旅游资源整合力度,做大做强旅游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徽黄旅游公司,组建黟县旅游集团,实行统一设计线路、统一包装产品、统一对外销售。以发展新型旅游业态为方向,加快推进中法乡村旅游合作示范项目建设,发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品牌效益,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着力开发休闲养生、农业观光、户外拓展、山地车运动、摄影创作等新型旅游业态。

围绕旅游营销抓提升。树立“大营销”理念,提升“世外桃源、画里乡村”主题形象。强化精品线路营销,努力打造黟县旅游目的地品牌。推进旅游“三进”营销,巩固传统市场,大力开拓新兴市场。开展节庆活动营销,创新举办国际山地车节、全国山地车冠军赛、摄影大展和桃花节等节庆、赛事活动,努力使节会、赛事与旅游互促共进、共同发展。创新特色产品营销,以自行车运动为纽带,加强与欧洲行业协会交流合作,着力在开拓国际市场上取得新突破。丰富网络直接营销,加大“在线”、“上网”力度,不断提升黟县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围绕旅游管理抓提升。紧紧围绕“六要素”,加快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县内旅游交通网络,按照国际化标准加快旅游标识系统改造升级,努力提高旅游接待服务水平。认真实施“智慧黄山”精品旅游信息化工程,加快建立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旅游信息咨询系统、旅游公共服务系统,提升旅游信息化水平。加强旅游行业管理,建立健全星级饭店、旅游企业管理人员和导游员分类管理制度,提升旅游标准化水平。以提升旅游服务窗口形象为突破口,强化景区综合治理,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净化旅游市场环境。

(三)着力壮大工业经济

坚持“三个围绕、一个不上”和“三个集中”,深入推进园区提速增效工程,不断强化工业支撑,确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5亿元,增长35%

加快园区建设。坚持把建设园区、发展园区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加快五东殿二期和渔亭工业区建设步伐,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新增园区开发面积0.5 KM2。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力促应急灯具、继电器生产、针织袜业、万马精密铸造等项目快建设、早投产、见成效。加快退城进园步伐,力争完成1-2户企业搬迁入园。严把项目准入关,按照投资强度高、亩均效益好、财政贡献大的要求,积极引进大项目、好项目,着力打造县域工业新的增长极。全年实现园区固定资产投资3.9亿元,税收3300万元,分别增长30%以上。

做强现有企业。实施“12555”重点企业培育计划,提升现有工业规模和质量,力争全年新增年产值超亿元企业1户,新增年税收超300万元企业2户、100万元企业5户、50万元以上企业5户,新增年产值20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5户。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力争技改投入增长20%以上。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争创省级以上名牌2个,提高专利产品转化率。强化工业帮扶和运行监测、协调服务,着力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不断优化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努力提高工业运行质量和效益。

着力产业培育。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着力发展轴承生产、磁性材料、机械电子、旅游商品等优势产业。加大资源整合力度,着力提升茧丝绸、绿色食品、木竹精深加工等传统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培育节能环保、新材料等新兴产业。

(四)扎实做好“三农”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深入实施新农村建设巩固拓展工程,着力推进“八个一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基地建设步伐,新增和更新改造桑园500亩、生态茶园4000亩、油茶2000亩、果园200亩、商品蔬菜600亩、特色经济林1000亩,扶持发展芦笋、皖南花猪、黄山黑鸡等特色种养殖业。加强龙头企业培育,坚持引进和培育并重,力争新增市级龙头企业3家,年营销收入超亿元、5000万元龙头企业分别达到2家和3家。增强农业品牌意识,加快特色农产品有机、绿色认证步伐,鼓励支持企业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强化农业技术支撑,积极争取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支持,加强农技、农机推广基层服务体系建设,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认真做好重大植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和动物疫病防控,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加快新农村“十有”标准示范村建设,新增达标村和基本达标村各5个。积极发展农村经济,整合各类涉农资金,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提升贫困村和贫困家庭自我发展能力。改善农村发展条件,加大水利设施建设,实施5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快东方红灌区节水灌溉配套改造工程步伐,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抓好新一轮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制,改造农村危桥2座,提高通信覆盖面。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继续抓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健全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体系,巩固村卫生室建设成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以上。加强农村环境整治,继续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深入开展村庄整治,巩固沼气建设成果。强化农村社会管理,健全农村基层民主管理制度,深入推进“阳光村务工程”,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塑造乡村文明新风。

深化农村各项改革。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改善乡镇公共服务。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探索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按照节约用地、保障农民权益的要求,积极稳妥开展农村土地整治整村推进工作。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全面深化、整体推进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完善林业要素市场,支持开展林权抵押贷款担保业务,积极争取政策性森林保险试点,推进国有林场改革。

(五)强力推进城镇建设

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深入实施城乡建设管理提升工程,确保完成城镇投资15亿元,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

提高县城建设水平。坚持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并举,进一步拉开县城框架,完成中心城区投资8.6亿元。提升县城品位和形象,打好“母亲河整治大会战”,扎实推进漳河滨水景观带二期、翼然路桥、沿河东路、沿河西路三期、翼然西路二期“一带一桥三路”建设,努力实现漳河及沿线生态明显优化、面貌大幅改善、功能不断完善。加快城东和城南重点项目建设,启动文体科普中心、碧阳小学迁建、公安指挥中心、烟草大楼和新区路网等新建项目,推进山水同和、广电国土综合服务楼、天方茶会商城、旅游商品城二期等续建项目建设。全面加快商住开发项目建设,严格督促项目履约,确保已供地项目年内完成总开发面积50%以上。以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抓手,加大老城区保护力度,大力实施绿化、净化、亮化、美化工程,抓好市政、环卫设施建设,实施好郭门街、泮邻街“三小”改造工程。

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优化城乡空间布局,认真落实西递、宏村“扩权强镇”试点政策,加快西递商贸区、水墨宏村等重点项目建设,努力打造国际旅游重镇、全国文明重镇;加快渔亭镇工业和商贸流通集中区建设,努力打造工贸特色集镇;充分发挥四乡生态优势,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打造生态特色集镇。

加大城乡管理力度。强化规划管理,完成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加紧编制重点区域控制性详规,完善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强化县城管理,严格落实属地职责,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打好“一控双拆攻坚战”,加强小区物业管理和示范小区建设,突出整治薄弱地段、薄弱环节,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争创省级文明县城。强化村镇管理,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断优化村镇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努力在村镇环境卫生、交通秩序、节点风貌、违法建设综合治理上取得突破。

(六)推动文化繁荣发展

坚持一手抓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深入实施文化产业精品打造工程,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

繁荣文化事业。加快构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开工建设县美术馆、社区文化中心,完成35个农家书屋、169个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点建设任务,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建设,抓好档案馆、博物馆和3D影院筹建工作。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发挥乡镇文化站主阵地作用,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挖掘创新民俗文化活动,培育发展民间文化团体。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整理和“三级名录”申报工作,力争徽州彩绘壁画、余香石笛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出版发行《黟县志》。繁荣发展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学艺术事业。

发展文化体育产业。大力发展优势文化产业,完成“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二期4个古村落、50幢古民居的保护利用,深度开发体现黟县特色、满足游客需求的文化旅游商品,积极申报国家级“徽州三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积极引进现代文化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和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发展影视、动漫、创意和演艺等文化产业。努力开发新兴文化产业,加快百佳摄影点基础设施和山地车赛训基地、户外活动营地建设,完善服务功能,延长摄影产业链,推出5条以上户外运动线路,进一步打响品牌,努力形成新的增长点。着力打造文化产业精品,扎实推进秀里影视村、梓路寺、“宏村阿菊”和古黟桃花源文化创意体验产业园等重点文化项目建设。 

(七)加快建设生态文明

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工程,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展示区。

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扎实推进“绿色质量提升行动”,投资9000万元、实施80个提升点建设。继续抓好退耕还林、林业综合开发、松材线虫病三道防线、森林重点火险区治理等林业生态工程项目,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自然保护区管理等生态工程,加强林政管理,完成人工造林6868亩。积极争取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项目资金,有效保护饮用水源地,启动漳河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加强河道管理,强化水土保持工作,综合治理水土流失5 KM2。持续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大力开展绿色创建活动,力争再创建1个省级生态乡镇和2个省级生态村,积极争创省级生态县。

推进节能减排和资源节约利用。坚持节约优先,支持企业开展低碳化改造,推进商贸流通、农业农村和公共机构节能,严格执行新建建筑节能50%的设计标准。坚决执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排污许可制度,完善污染减排统计、监测、考核体系,抓好建设项目环保竣工验收、重点行业环保监管工作,加强工业、生活、农业畜禽养殖、机动车辆污染防治。加快县城排水、排污管网和生活垃圾处理场建设。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投资强度和容积率“双控”标准,加快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推进资源节约。

(八)强化财政金融工作

千方百计增加财政收入,努力扩大融资规模,充分发挥财政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

提高财政运行质量。全面落实产业发展各项扶持政策,促进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巩固夯实现有财源。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完善招商引资激励措施,积极发展总部经济,着力培植后续财源。加大向上争取力度,积极拓宽可用财源,力争实现争取各类政策性资金突破5亿元。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壮大乡镇经济规模,强化乡镇财源建设,确保镇级税收收入增长30%以上、乡级税收收入实现翻番。严格依法纳税,加强税收稽查,做到应收尽收。坚持规范理财,推进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制度改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重点加大对公益设施、民生保障等方面的投入。强化财政资金和国有资产管理,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加强财政和审计监督,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和国有资产运营使用效益。

增强金融保障能力。抓好政府融资平台建设,整合县内有效资产,扩大国投公司注册资本,拓宽融资领域,提高融资能力和资本运作水平。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创新担保品种,提升担保公司担保能力。深化政银企合作,举办对接活动,有效缓解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等信贷困难。进一步健全激励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性和中长期贷款,力争在信贷投放总量上取得新突破。强化金融市场监管,积极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不断改善金融生态环境。

(九)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认真实施36项民生工程,切实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提升民生保障水平。落实民生工程配套资金,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夯实基层基础工作,力争民生工程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统筹抓好城乡就业工作,新增城镇就业1600人以上。落实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努力提高劳动者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社会保险征缴扩面力度。加强残疾人服务和保障体系建设。新建廉租住房140套、公共租赁住房200套,完成棚户区改造320户,积极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

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提升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办学水平。加大科技投入,优化创新环境,开展全国科普示范县创建活动,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推进工程,优化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环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进一步强化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落实各项奖扶政策,稳定全县低生育水平。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关注留守儿童成长,重视发展老龄、红十字会和福利慈善事业,支持做好老干部和关心下一代工作,切实保障妇女和未成年人权益。做好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推进物价、档案等工作。

加强社会管理工作。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加快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完成第八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和对台工作。加强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双拥模范创建活动,抓好优抚安置和人民防空工作。完善应急救援机制,全力做好防灾抗灾减灾及灾后救助工作。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严防重特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发生。扎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和气象、地震等工作。启动“六五”普法工作。强化工作责任制,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积极防范群体性事件。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严打整治专项斗争,严密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各位代表!

做好今年各项工作,开创“十二五”发展崭新局面,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将坚持科学执政,加强学习,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深入调研,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完善机制,用科学的制度保障发展。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不断提高谋划、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力求各项工作争先进位、勇争一流。坚持高效施政,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和作风建设,综合运用目标管理、考核督查、明查暗访、行政问责等手段,着力解决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树立政府勤政务实的良好形象。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政令畅通,提高政府执行力。坚持阳光为政,认真贯彻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推进政府部门政务公开和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广泛接受社会监督,提高政府公信力。进一步加强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认真及时做好市民连线、政府网在线回复,为群众生活提供优质、高效、便利的服务。坚持依法行政,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主动接受社会公众和新闻舆论监督。进一步完善群众参与、专家咨询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不断提高政府工作水平。坚持廉洁从政,全面落实《廉政准则》,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切实加强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加强项目招投标、国有土地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公务消费监督。积极倡导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充分发挥监察、审计部门的监督作用,强化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建设廉洁勤政的公务员队伍。

各位代表!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令人振奋,完成今年的工作任务责任重大。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和团结全县人民,万众一心,开拓进取,努力开创我县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富民强县的新局面,以优异成绩向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献礼!

推荐访问:黟县 政府工作报告 黟县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