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至县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23-04-19 19:00:0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一、2013年工作回顾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东至县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供大家参考。

东至县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3年工作回顾

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团结和依靠全县人民共同奋斗,较好地完成了县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经济社会继续保持稳中有进、质量提升、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良好态势。

(一)综合实力持续增强。主要指标稳步增长。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10.8亿元,增长10.1%;财政总收入11.7亿元,增长16.6%,其中,地方公共预算收入9.2亿元,增长15.7%;固定资产投资91亿元,增长28.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3亿元,增长13.9%;外贸进出口总额8280万美元,增长45.7%;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5户,规上工业增加值32.1亿元,增长15.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25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9144元,增长13.5%。项目建设质效提高。建立健全重大项目协调调度制度,47个省“861”项目、79个市“433”项目、45个在建县重点调度项目分别完成投资31亿元、54亿元、33亿元,占年度任务的119%123%121%。广信农化一期、华尔泰重组扩规、威格森新材料、华兴工业园一期、海大饲料等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全年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59亿元,占全社会投资比重65%。东九高速、望东长江公路大桥建设进度加快,206国道东流至尧渡段一级公路征迁工作基本完成。招商引资强力推进。以“四季”行动为抓手,组建8个驻外招商分局,通过领导带头招商、以商招商、工业地产招商、产业配套招商,全年引进规模项目102个、增长21.4%,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6.5亿元、增长27.5%,红太阳新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产业园、森达数控、富美佳墙纸、八百通物联网产业园等20个亿元以上项目签约落户。项目争取力度加大。编制主导产业项目127个、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项目95个,补充调整生态文明建设项目43个,保障性安居工程、城镇基础设施、现代服务业、生态文明建设、园区建设等一批项目争取中央和省市专项资金2.2亿元。民营经济活力增强。出台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措施,按照“非禁即准”的原则对一般性行业全面放开,通过实施税费减免、财政贴息扶持、注册资本“零首付”等措施全力推动民营经济大发展,全年新增私营企业503户、个体工商户2315户,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61.1%

(二)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比调整为22.846.730.5,二、三产占GDP的比重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工业转型步伐加快。深入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强化工业运行调度和监测,化工及新材料、机械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实现产值110亿元,增长10.9%,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82.8%;全县133户规上企业实现产值136亿元;完成工业技改投资33.8亿元,增长12.6%;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市级企业研发机构9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户、数字智慧企业15户、高新技术产品8个;专利申请量396件;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称号。积极推进园区转型升级,东至经济开发区列入省新型化工基地和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扩区规划获省政府批复,医药科技产业园完成规划编制,应急指挥中心大楼开工建设,固废处置中心、公用码头一期、110KV变电站建成使用,园区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大渡口经济开发区作为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园区,围绕打造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滨江新城,启动开发区规划调整完善工作,建成标准化厂房11万平方米,安置房建设扫尾和分配工作基本完成;东流工业集中区材料深加工、胜利工业集中区服装加工等产业特色逐步显现;滨湖经济园区征地拆迁工作稳步推进。扎实推进企业帮扶工作,全年减免企业各类税费9800余万元,为115家企业争取上级扶持资金4200余万元,争取工业转型发展专项资金1549万元;新增贷款投放10.7亿元,中信担保公司注册资本金扩充至1.49亿元,在保余额5亿元,比年初增加1.1亿元,两家小贷公司为658户企业累计发放贷款5亿元。服务业快速提升。全年共接待游客63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1亿元,分别增长29.1%30.8%。东流镇荣获“安徽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称号。仙寓山·南溪古寨开发建设项目成功实现二次招商,九天仙寓景区通过4A景区省级评定并上报待批,完成南溪古寨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研究与发掘工作。环升金湖张家滩乡村旅游示范点和升金湖科普旅游接待中心成为新亮点,乡村休闲旅游健康发展。市场体系建设日益完善,新增限上商贸流通企业12家、外贸出口实绩企业6家,实际利用外资3046万美元,增长25%。扎实开展农超对接,全县农家店234家,行政村覆盖率81%;“新网工程”连锁店总数达240个。金融体系进一步完善,东至农合行改制成商业银行,扬子村镇银行顺利组建,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6亿元、贷款余额63亿元,分别增长16%20.6%。各类保险机构实现保费收入1.59亿元。县城投公司、大渡口经济开发区投资公司资产分别扩充到95亿元、33亿元,经营实力和融资能力得到提升。嘉智信诺公司和天利粮油公司分别进入“新三板”、“四板”上市前期工作。

(三)城乡面貌持续改观。县城建设加速推进。积极争创省级文明县城,主城区市政重点工程累计完成投资7.9亿元。县城路网配套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环城西路拓改、滨河南路二期、沿河东路、环城东路、环城北路-滨河路连接线、瓦垅路和尧渡老河一、三、四号桥建成使用,城南小学一期、老年公寓福利中心、残疾人康复中心、县城至站前区供水工程、城西及环城西路排水工程完工,市民文化公园、城北中心客运站、金字牌农贸市场、县城生活垃圾处理厂、云峰山陵园等项目开工建设。城市形象不断提升,尧渡新河治理工程一期、金字牌森林公园一期、赤头景观工程按时建成;县中医院地块、城南安置房二期、尧渡老河贯通工程、河西片区环境整治及保障房建设工程、二中新校区及周边环境整治工程加紧征迁。主城区违法建设得到有效遏制。美好乡村建设步伐加快。整合资金1.28亿元用于美好乡村建设,编制完成《东至县村庄布点规划(2012-2020年)》,首批31个中心村开工建设29个,7个省级重点示范村基本成型,完成41个村庄整治点建设任务,清洁工程垃圾处理体系实现乡镇全覆盖,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800户,东流菊江社区等3个村(居)进入第二批全国传统村落名录;制定出台《东至县非城镇规划区农民建房管理暂行办法》,引导农民规范有序建房;以农村清洁工程、“清白”行动和“三线三边”整治为抓手,积极清除农村面源污染,乡村环境面貌逐步改观。生态文明建设扎实开展。编制完成《东至县生态县建设总体规划》,精心组织实施“五大工程”,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县;投资2000万元专项用于东至经济开发区安全环保和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升金湖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列入国家良好湖泊近期保护规划,大渡口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通过省级考核验收;大力实施“创森”、千万亩森林增长等工程,新增森林面积2.4万亩、森林长廊16公里,创建森林城镇2个、森林村庄31个,完成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任务;严格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万元GDP能耗下降4%,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市控目标。

(四)农业农村持续发展。农业生产保持稳定。有效应对“倒春寒”、“4.29”风雹、“6.7”强降雨、持续高温干旱等多重自然灾害侵袭,深入实施水稻产业提升行动和粮油棉高产创建活动,水稻、小麦、油菜、棉花等大宗农作物生产保持稳定,全县粮食总产22.47万吨;国有粮食企业收购托市粮3.8万吨,直接增加粮农收入近千万元。食用菌、烟叶、茶叶、中药材、瓜果、畜禽、水产等特色农业发展保持良好势头,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完成700亩蔬菜基地新建任务,新造毛竹1万亩、油茶1.03万亩。扎实开展农业生产自救工作,政策性农业保险兑付理赔资金1537万元。农业产业化水平稳步提高。积极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东流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新增特色农产品基地12个、面积3200亩,耕地流转面积13.2万亩,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67家,发展家庭农场53家;农业产业化经营总产值34亿元;全年发放农机补贴1295万元,粮食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3%。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加大。组织开展“农田水利建设提升与管理创新年”活动,50座水库除险加固主体工程完工,35座投入使用;广丰圩东湖站建成投入使用,阜康站、广惠站加快建设,黄湓河张溪段、龙泉河下游河段治理稳步推进;4.86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大力推进以塘坝扩挖、河沟清淤、小型泵站更新改造为重点的“八小”水利工程建设,完成水利投资2.6亿元。加快县道升级改造步伐,张溪至汪坡、茅屋街至七里湖公路和仙寓山旅游公路建成通车,铁炉至龙泉公路主体工程完工;加固改造农村危桥21座。全县新增耕地2236.4亩,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6.86万亩,报批建设用地4723.7亩;大渡口镇、胜利镇土地整理项目全面完工,整村推进项目拆旧建新工作稳步推进。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

(五)民生民本持续改善。民生类支出增长16.9%,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达77.6%33项民生工程全面完成年度任务,共投入资金6.79亿元。组织多层次创业、就业培训,完成新型农民培训5990人次,新增就业5535人。成立县社保基金征缴中心,完成“金保工程”一期建设,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29.6万人,新农合和城镇职工、居民医疗保险参保50.8万人。城乡低保人均月补差309元和144元。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160套,基本建成3008套。深化“平安东至”建设,扎实开展“六五”普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中心投入使用,县看守所、武警中队顺利搬迁,创建“六无”村居89个。严守安全环保监管底线,加大监管力度,推进企业安全设计诊断和“三废”排放治理,企业累计投入整改资金1亿多元,完成5处市级地质灾害隐患点搬迁,全县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安全和信访维稳工作。教育、卫生、文化、广电、人口计生等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完成94所农村薄弱学校标准化建设。胜利教育园区小学部及幼儿园、特教学校新校区、张溪教育园区、7所乡镇中心幼儿园投入使用,顺利通过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规范化评估验收,2013年高考本科达线率54.9%,启动原农村民办教师养老补贴发放工作。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稳步推进,年度让利群众1062万元,县医院眼科、县中医院脾胃病专科分获省级重点和特色专科,创建省级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已上报待批,重大传染病防控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全面完成,新农合参合率100.8%、受益率67.5%。县文化馆、图书馆及乡镇综合文化站全部免费开放,数字影院项目星河数字院线建成投入使用,全省首创在美好乡村建设点配置电子阅览室和村级广播室。持续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结构不断优化。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权益得到较好保障,审计、统计、物价、人事、气象、地震、对台、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档案、地方志、保密等各项工作不断加强,国防动员、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六)行政能力持续提升。认真执行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坚持在法律制度的框架内开展政府各项工作,提升政府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意识。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主动向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加强与县政协的协商沟通。共办理人大代表议案1件、建议91件,政协委员提案137件,办结率100%,办理质量进一步提高。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中央、省市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要求,继续深化廉政教育和廉政风险防控,扎实开展在编不在岗、办公用房、表彰评比活动等清理,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持续开展作风评议、“百家企业评服务”和中层干部“公述民评”活动,优化政务服务环境。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力推进行政审批“两集中”工作,31个行政审批部门设立了行政审批专门机构,建立了首问负责、超时默认和缺席默认等制度;逐项落实和衔接省市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先后开展两轮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取消、下放审批项目12项,取消、缓征行政事业性收费15项,行政审批效率进一步提高。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发展历经艰辛,面对宏观形势的严峻挑战,面对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面对频发的自然灾害,我们和全县人民一道,齐心协力,攻坚克难,扎实苦干,不仅保持了经济平稳增长,更集聚了发展能量,增强了发展后劲。全县人民对家乡的自豪感不断增强,全县上下干事创业的氛围更加浓厚,为我们做好工作增添了极大的信心和动力。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领域的全县人民,向日夜奋战在征地拆迁、项目建设、维护稳定一线的各级干部和广大职工,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同志,向各人民团体、驻县单位、武警官兵,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参与东至建设和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经济总量不大、产业层次较低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投资消费增长动力不足,财政增收的制约因素增多;节能减排的压力和资源要素的制约日益加大,经济转型升级任重道远;县城、中心镇、美好乡村建设步伐有待加快、水平有待提高,征地拆迁、环境保障等仍需进一步增强;公共服务、民生改善等方面与人民群众的要求与期望还有差距,社会治理基础仍比较薄弱;政府职能转变需进一步加快,运用市场化的手段推动发展的能力需进一步提升,发展环境需进一步优化,政府效能建设需进一步加强。对此,我们必须强化问题导向,运用底线思维,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4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攻坚之年。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坚持改革创新,深化改革激活力,加快转型增后劲,扩大投入保增长,保障民生促和谐,着力打好项目提质提效、园区转型升级、城乡建设攻坚三大战役,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财政收入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3%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节能减排完成市控目标。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更加注重深化改革,切实增强发展活力。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激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加快推进各类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加大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建立健全规范管理制度,凡可以采用事后监管和间接管理方式的事项,一律不设前置审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实施动态管理、规范管理、提高效率。按照省、市统一部署,按时完成工商、质监行政管理体制调整和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任务。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探索建立政府债务归口管理制度、举借审批制度、预算管理制度和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深入推进企业“一套表”改革,扎实做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稳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统筹推进教育、文化、科技、就业创业、收入分配等各项改革。积极应对省、市考核体系改革,探索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县级绩效评价体系。

提高招商引资实效。围绕首位产业和主导产业,紧盯世界500强企业、央企、上市公司、知名民企,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促进上下游产业、关联企业配套合作与深度开发,着力引进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和高税收的龙头型、基地型、旗舰型项目,重点推进金禾实业精细化工园、翰承汽摩配产业园、车用塑胶产业园等项目尽快签约落户。坚持“绿色”承接,严把环保安全准入门槛,确保产业可持续发展。全年引进项目110个以上,竣工投产项目60个以上,到位资金88亿元以上。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坚持把优化环境作为发展民营经济的首要任务,从思想认识、体制障碍、政策落实、工作推进等各个方面,下决心解决影响发展环境、损害企业合法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深入推进“百名干部进企业”帮扶活动,落实和完善稳定经济增长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各项政策,着力化解企业融资难、用工难、用地难等突出问题。进一步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吸引更多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基础产业、金融服务、社会服务等领域,不断释放民间投资潜力,以创业带动就业,力争全年新增个体工商户1200户、私营企业350户,民营经济占GDP比重达63%以上。

(二)更加注重转型升级,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正确处理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关系,千方百计做大总量、调优结构、提高质效,推动实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壮大工业经济。加快实施主导产业培育提升行动计划,继续安排财政专项扶持资金,着力推动化工、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加快技术改造,提高装备水平,争取更多企业进入省“专精特新”和“成长性”企业行列。培育扶持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支持优势企业强强联合和兼并重组、做大做强,新增规模企业15户以上。制定各类开发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完善园区项目落户政策,促进东至经济开发区向新材料和高端原料药制造产业升级,争取医药科技产业园获批,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基地;推动大渡口经济开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进一步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创办或与高校院所共建研发机构,加快高层次研发人才和管理人才集聚,继续推进大渡口科技孵化器建设,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家、高新技术产品8个,新增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家、市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5家,专利申请350件。

提升服务业水平。积极参与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加大旅游招商和项目建设力度,全面完成九天仙寓景区4A创建工作,启动南溪古寨景区4A创建,积极推进西海温泉、芙蓉山庄、环升金湖张家滩乡村旅游示范点等项目建设;完成东瑞大厦、印象东流大酒店、大渡口国际大酒店和仙寓山庄改造等项目建设,争取实现四星级旅游饭店突破;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乡村度假旅游,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765万人次,旅游收入61.2亿元,增长20%。加快实施“商贸活县”战略,抓住“营改增”扩围的机遇,制定出台“商贸活县”的具体措施,推进县城农贸综合批发市场、徽商物流、新天地城市商业综合体、物流配送中心、八百通物联网产业园、汽贸大市场等项目建设,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第三方物流、信息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态。确保实际利用外资3500万美元以上,增长15%以上。

促进农业增效。落实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农产品主产区要求,深入推进水稻产业提升行动和粮、棉、油高产创建活动,加快推进9个部级万亩高产示范片建设,确保全年粮、棉、油总产23万吨、2万吨、3.5万吨以上。加快发展规模农业、高效农业、休闲农业,不断壮大绿色蔬菜、健康畜禽、特种水产、苗木花卉等优势产业。整合涉农项目投入东流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积极申报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加快沿江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建设。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大力扶持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兴主体,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新增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5家,农业产业化经营总产值达到38亿元。新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60家,其中省、市级示范社7家。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强化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监管,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新增“三品”认证农产品8个以上。出台《进一步规范林权流转秩序化解林权纠纷的意见》,成立林权交易管理服务中心,促进林业经济有序健康发展。

(三)更加注重项目攻坚,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确立今年为“项目提质提效年”,建立和完善项目建设快速推进机制,努力破解项目建设难题,实现项目投资强度和规模效益的同步提高。

主攻重大项目。坚持在建项目“四个一”推进机制,强化项目分级分层调度,加强项目征迁用地、融资用工、施工环境等要素保障,全力营造项目建设良好外部环境。推进普洛康裕制药、广信农化二期、泰合森能源科技二期、众望制药、祥鑫化工电子化学品、海大饲料、成鑫再生资源利用、天豪玻璃等项目竣工投产、达产达效,红太阳新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产业园、森达数控等项目开工建设。继续全力服务东九高速公路、望东长江公路大桥建设,加快推进206国道东流至尧渡一级公路建设,配合做好池州至九江城际铁路前期工作。紧盯国家宏观政策、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着力在主导产业、重大基础设施、生态文明以及民生工程等关键领域,谋划储备一批管长远、增后劲、促升级的大项目,全年谋划储备项目180个以上,亿元以上项目100个以上,争取一批项目进入国家布点和省“861”项目计划,全年争取中央、省直接投资2亿元以上。

提升载体功能。统筹园区、城区和山区建设,着力打造产城互融、城乡互动、工农互补的县域经济发展格局。加快提升园区建设水平,完成东至经济开发区应急指挥中心、香荷大道工程建设,推进香江大道、铁路专用线、公用码头罐区建设,开工建设通河南路东段(产业大道)道路工程,启动园区企业后勤区建设;加快大渡口经济开发区标准化厂房、拆旧建新安置房等工程建设,确保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建成投入运营,启动5000吨级公用码头建设;推进东流、胜利等工业集中区差别化、特色化发展,完善功能配套,优化产业布局,提高项目承载能力。加快实施县城商业网点规划,推进滨湖经济园区建设,推动城区企业“退城进园”,拓展县城发展空间,力促产城互融互动发展。立足山区生态资源,统筹山区发展要素,创新山区发展模式,努力走出一条以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乡村特色旅游为主的山区生态开发之路。

强化要素保障。加大土地指标争取力度,加强批后、供后监管,清理处置闲置土地,为大项目落户和重点项目建设腾出空间。建立健全国有资产和公共资源管理运行机制,提升县城投公司、大渡口经济开发区投资公司经营管理能力。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建立健全政府性资金存款与商业银行贡献相挂钩的激励机制,确保全年新增信贷投放增长17%以上;加强与政策性金融机构对接,扩大中长期贷款资金来源,大力引进基金、风投、租赁等多种形式融资工具,做好小贷公司增资扩股工作;稳步推进“新三板”、“四板”等场外市场上市工作,提升企业直接融资能力;力争企业发债工作取得实质性突破。

(四)更加注重城镇建设,着力改善城乡面貌。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扎实开展城乡建设攻坚,着力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

加快宜居县城建设。坚持新城区建设和老城区、城中村、棚户区改造并举,进一步创新征地拆迁方式,优化县城建设环境,完善公建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建设水平,推动县城建设扩容提质。加快编制尧渡、东流一体化发展规划和专项规划,完善近期开发区域的控制性详规,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全力推进城南城北路网、县生活垃圾处理厂、保障性住房及梅山、毛田、建东等拆迁安置点建设,全面实施尧渡老河综合治理后续工程、市民文化公园、中心客运站、社会福利设施、击壤桥大排档搬迁等项目建设。建立多元可持续资金保障机制,推进尧渡新河治理二期、“引江济尧”供水复线工程、云峰山陵园工程、县医院综合楼、县中医院门诊医技楼、县城区燃气管网工程等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尧渡老街片区保护与改造、河西片区环境整治、城南棚户区及城中村改造、二中新校区及周边环境整治等工程进度。坚持不懈地开展文明创建和遏制违法建设工作。

加快新型城镇建设。编制实施新型城镇化中长期规划,将县城、建制镇作为城镇化的发力点,探索山区、圩区、平原不同类型的新型城镇化路径。充分发挥小城镇在城乡一体化中的“节点”作用,牢固树立产城融合的理念,按照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积极推进大渡口、东流、香隅等3个重点开发城镇建设。以开发园区为依托,加快打造区域特色产业集群,提高产业集聚水平;加强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强化交通、水利、环保、信息等基础设施和各类市政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城镇品位,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型城镇。依托县城和重点开发城镇的辐射带动,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沿国道、省道等交通干线及重要交通节点中心镇,进一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城镇集中建设、工业向园区集聚,逐步构建新型城镇体系。

加快美好乡村建设。调整完善美好乡村建设布点规划,编制中心村产业发展规划,增强中心村建设规划的合理性、实效性,积极引导中心村“一村一品”发展主导产业。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鼓励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参与,加快首批中心村扫尾,启动第二批中心村建设,确保7个重点示范村通过省级验收。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全面完成201327座水库除险加固,新开工建设16座;完成广丰圩阜康站、广惠站建设任务,启动龙家嘴站建设。深入推进“八小”水利工程建设,建设高标准农田7.37万亩。进一步加快县乡公路升级改造步伐,加大农村公路管养力度,继续推进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完成52013年危桥加固改造民生工程续建任务,新开工建设18座。稳步推进大渡口镇、胜利镇整村推进拆旧建新项目。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力度。继续实施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完善农村电力设施。

(五)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

深化生态文明创建。加强生态文明“五大品牌”、“五大工程”、“五大体系”建设,全县80%以上乡镇创建国家生态乡镇,确保国家级生态县创建成功。继续推进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建设,新增森林面积4万亩、森林长廊34公里,创建森林城镇2个、森林村庄31个。扎实推进升金湖国家级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项目。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大力倡导低碳生活,广泛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活动,提高全社会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

加强环境综合整治。以“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农村清洁工程、“清白”行动为抓手,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持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不断强化企业安全环保主体责任。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推进东至经济开发区化工废气整治工程,实现尧渡老河排污口全面截污,依法关闭县城建成区内所有燃煤(柴)锅炉。强化水污染防治,加强城乡饮用水源地保护,重点做好县城和建制镇饮用水源达标区建设工作。

落实节能减排措施。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合理用能评估,严格用能准入审查,加快淘汰一批落后产能。认真落实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管理减排,加强对县城污水处理厂、园区污水处理厂和重点减排企业的日常监管,确保污染处理设施正常运行、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加强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积极推广使用有机化肥和生物化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减少和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六)更加注重民生和谐,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民生事业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人民幸福指数。

认真实施民生工程。认真组织实施省、市确定的各项民生工程和惠民实事,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措施,加大资金投入,确保各项任务圆满完成。加快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巩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工作成果,推进“金保工程”二期建设,加强社保稽核和基金监管,确保各项基金及时足额入库、运行安全、保值增值。完成3160套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继续实施农村薄弱学校标准化建设,完善义务教育阶段经费保障机制,确保通过均衡发展基本达标省级验收;完成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任务,启动第二期三年行动计划;完成县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城南小学一期和胜利教育园区建设,谋划高中阶段教育布局调整,积极创建教育强县。深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加强重点学科建设,争取县中医院成为安徽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建立健全乡村医生养老、退出机制,继续做好公共卫生服务、传染病防控等工作,提高医疗保障和服务水平。统筹推进文化、广电、人口计生等各项事业发展。进一步做好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对台、民政、档案、地方志、气象、国防动员和人民防空工作。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高度重视群众来信来访和法律援助工作,推行信访制度改革,健全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机制,维护群众切身利益。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和“一票否决”的安全生产工作责任体系;进一步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工作机制,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经营行为,坚决杜绝各类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减少一般事故发生,促进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密切关注危化品、交通运输、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和汛期、高森林火险期、雨雪冰冻天气等重点时节安全工作,强化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狠抓超限超载治理,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将恪守“为民、务实、清廉”的宗旨,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尽心竭力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

(一)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按照中央和省、市统一部署,深入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深入基层开展调研,了解群众所需、所想、所盼,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发挥县长热线、县长信箱和县长热线直通车的作用,积极探索网上办事、网络信访功能,健全政府及各部门领导接访、约访、下访长效机制,及时处理群众诉求,让人民满意。下气力整治机关中庸、懒、散等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努力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范围。

(二)着力提升服务效能。继续强化机关效能建设,完善政府目标管理体系,建立健全“交办、督办、落实”的跟踪考核机制,加强效能监察,强化督查问责,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突出加强对重大项目建设、重点工程征迁等中心工作的督查督办力度,全面提升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大力推行“一表通”、“一章结”、并联审批、超时默认和缺席默认制度,建立以政务服务中心窗口为主导的规范高效行政审批运行机制,减少审批环节和办理时限,不断提升行政效能,改善政务环境。

(三)始终坚持依法行政。牢固树立依法行政理念,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进一步完善政府决策程序,对重大事项、大额资金使用、规范性文件出台充分论证,实行民主决策。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加强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四)大力推进廉政建设。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四风”。认真落实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制度,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发生。加强财政监督和审计监督,推进招投标和政府性投资、采购工作规范运行,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和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落实国务院“约法三章”和省市关于严控支出的要求,建立完善规范化、常态化的“三公”经费监管机制,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加快发展、改善民生上,努力打造清正廉洁的政府形象;同时,确立“会过日子”的理念,加强预算管理,加大各类专项资金整合力度,创新资金使用方式,加强政府性投资项目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各位代表,发展重任在肩,形势催人奋进。让我们在中共东至县委的领导下,团结和依靠全县人民,坚定信心、创新实干,励精图治、奋勇拼搏,为圆满完成本次大会确定的各项任务,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建设幸福美好东至做出新的贡献!

推荐访问:东至县 政府工作报告 东至县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