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典型】威震南洞庭“拼命三郎”——记沅江市公安局巡特警大队长何军

时间:2023-04-19 16:50:0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威震南洞庭的“拼命三郎”——记沅江市公安局巡特警大队长何军面对洒满汽油的纵火现场,面对持枪抢劫歹徒上膛的枪口,他挺身而出,智擒嫌犯,人称“拼命三郎”;面对复杂的治安形势,他上下求索,成功探索出了“三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公安典型】威震南洞庭“拼命三郎”——记沅江市公安局巡特警大队长何军,供大家参考。

【公安典型】威震南洞庭“拼命三郎”——记沅江市公安局巡特警大队长何军



威震南洞庭的“拼命三郎”

——记沅江市公安局巡特警大队长何军


面对洒满汽油的纵火现场,面对持枪抢劫歹徒上膛的枪口,他挺身而出,智擒嫌犯,人称“拼命三郎”;面对复杂的治安形势,他上下求索,成功探索出了“三位一体”警务新模式,被称为“沅江经验”,被省公安厅推介,因此获得了“小诸葛”的美誉;他对犯罪分子无情打击,他对人民群众侠骨柔情,被辖区群众亲切的成为“雷锋特警”。他就是“全国青年文明号”——湖南省沅江市公安局巡特警大队的领头人大队长何军。

练就一招制胜本领的散打冠军

今年刚过而立之年的何军,19997月毕业于湖南省司法警官学校,已在湖南省沅江市公安局交巡警中队中队长和巡特警大队大队长的岗位上干了4年多。他先后当过巡警、110民警和南大、草尾等基层派出所民警、副所长。十多年公安一线艰苦复杂工作的历练和一次次血与火的考验,何军始终牢记神圣使命,认真履行职责,冲锋在前,不辱使命,赤胆忠心为人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公安“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崇高理念。他领队的沅江市公安局巡特警大队相继两度被共青团中央授予“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他本人多次立功受奖,在201110月由益阳市公安局等多家单位联合组织、市民公开投票的“益阳市人民满意警察”评选活动中脱颖而出,成为沅江市唯一获此殊荣的一线警察。

从走进警营的那天起,何军就深深地懂得,警察就是随时准备为人民流血流汗的职业,没有甘洒一腔热血、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就当不了人民警察。作为一名特警,首先必须练就过硬的本领。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无论是擒拿格斗还是实弹射击,无论是体能训练还是实战演习,身材高大、体魄健壮的何军都一丝不苟、勤学苦练。十多年了,何军至今还是沅江市公安系统100米短跑第一、跳远第一纪录的保持者和散打冠军。公安业内所谓的“一枪毙敌”、“一招制胜”何军更是得心应手,手到擒来。担任巡特警大队长后,何军始终保持勤奋之心、进取之志,立足实战、实用、实效,坚持真抓、真练、真打,带领全队同志们苦练特警基本功。如今的沅江市巡特警大队,98名队员可以说个个勇猛,人人善战。在2011年益阳市公安、武警反恐处突联合演练暨巡特警“夏季练兵”成果展示演练科目评比中,他们一举夺魁获得一等奖,轰动益阳,成为一支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名副其实的“特警”队伍。

威震南洞庭的“拼命三郎”

巡特警作为公安机关执行急、难、险、重任务的一支特殊警种,经常面对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何军和他的队员们每次都是用生命和热血捍卫忠诚,用真诚铸就金色盾牌。

201079日晚10时许,刚刚处理完一起突发事件回到办公室的何军,接到110指挥中心的指令,命他火速带领特警队员赶赴沅江城区美世界商业广场的“怡都娱乐会所”,那里有个姓赵的男子,因为多次讨要该会所老板欠他的一笔债务未果,已将两桶、多达40公斤的汽油泼洒在会所二楼大厅和几个包厢内,威胁老板于某迅速还钱,否则就要点火烧掉会所。怡都娱乐会所是沅江城区一家上规模的大型娱乐场所,当时正在会所消费的市民有上百人。而且与该会所仅一墙之隔的就是沅江最大的超市“福润家”超市,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事不宜迟,何军只身进入会所,与犯罪嫌疑人赵某面对面谈判。他推开二楼大厅大门,一股浓烈的汽油味迎面扑来,赵某一屁股坐在大厅地毯上,嘴里骂骂咧咧。看到何军推门进来,情绪十分激动,猛地站了起来,紧握打火机的右手不停地颤抖,口中大喊:“姓于的,拿钱来,再不拿钱来,我就要点火了!”倘若赵某真的点火,何军肯定是第一个遇难者。当时的何军,只有一个念头:尽可能确保无人员伤亡,尽可能确保不发生火灾。只有把赵某设法带出大厅,才能确保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一番斗智斗勇后,赵某情绪出现很大的波动,何军急中生智,佯称“于老板已准备好大部分欠款,在楼下等你。”赵某虽半信半疑,但还是开始挪动脚步往楼走。赵某刚刚走到楼梯拐弯处,紧随其后的何军一个猛虎下山,将其掀翻在地,随即死死按压住赵某的右肘关节。紧接着在楼下接应的特警队员冲了上来,将赵某制服。何军以不畏生死的牺牲精神和娴熟的擒敌本领一举制服嫌疑人,避免了一场大灾难的发生。

何军常说:“作为一名公安特警,当党和人民需要你的时候,即使是面对死亡,也要义无反顾!”正是这种舍生忘死的精神力量,支撑着何军和他的战友们临危不惧,勇往直前。

2011628日,沅江城区发生一起持枪抢劫案,犯罪嫌疑人贾某持枪抢劫受害人7900元现金后逃窜。同年818日中午12时许,贾某在沅江市商贸街出现,何军受命前往抓捕。何军知道,这可不是一般的抓捕行动,对象是穷凶极恶的劫匪,而且手中有短枪,必须是智取与强攻并用。他迅速组织特警队员对嫌犯所在房屋实施包围,切断了所有逃跑路线。随即,又根据地形和楼栋情况,制定了多套抓捕方案。为确保万无一失,保护战友们的安全,何军不顾个人安危,率先冲在最前面,直抵嫌犯房门外喊话,实施攻心战,劝其弃械投降。15分钟过去了,屋里仍然没有动静。为了打破僵局,何军再次喊话:“你已经被包围了,自动缴械是你唯一的出路,如果继续顽抗,我们可以将你就地击毙!”何军的喊话起了作用,屋内响起了脚步声。何军立即组织在房门两边的队员作好抓捕战术准备,房门刚开了一条缝,何军一脚踢开房门闪身冲了进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贾某制服,一把子弹已经上膛的短枪“咣当”一声掉在地上。

作为“处置突发事件、打击暴力犯罪、维护社会稳定”这支具有武装性质精锐警队的“头”,何军和他的特警队员参与侦破各类刑事案件多达109起,抓捕持刀持枪等重大犯罪嫌疑人38人。何军先后17次不同程度受伤,但从来没有因此而退缩。随着为恶一方的南洞庭地区5个黑恶团伙的覆灭以及团伙骨干成员的纷纷落网,他赢得了益阳警界“拼命三郎”的美誉!

探索“沅江经验”的“小诸葛”

长时间以来,由于治安管理模式单一,加之警力少、任务重,沅江城乡的不少案件常常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尤其在逢年过节,更是顾此失彼,成为了困扰公安工作的一个难题。善于思考的何军将此视为自己神圣的职责,一直积极探索城区治安管理新模式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何军发现,城区治安形势难以好转的一个重要原因,主要是处警民警常常四处奔波,劳师费力,可对社会治安管理却是越来越吃力,高发的“两抢一盗”案件也越来越吃紧。那么,怎样才能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呢?何军做过许多尝试。先是根据沅江城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分布情况,将城区合理划分为5个巡防区,再分别在每一个巡防区的治安复杂点上设立一个治安岗亭,每一个治安岗亭设立一个“亭长”,何军亲自担任了一个岗亭的亭长。同时配备一台警车,一组摄像头,一个用治安宣传的电子显示屏,两个以上民警或辅警。为确保岗亭在治安管理中的作用,何军还主持制定了岗亭巡防管理制度,要求各个岗亭的民警在各自分管的片区内,把巡防、排查和矛盾化解的触角不断延伸,做到不留死角。

城区治安冈亭的设立收到了明显效果,同时也得到了局领导的肯定和支持。喜欢钻研的何军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认真总结经验,分析研究强化城区治安管理的新措施。不久,他又向局里提出了在城区各个社区建立警务室的建议,并拿出了整套相关方案。为了破解警力不足的难题,司法警官学校毕业的何军还有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把沅江作为警校学员的实习基地,让警校学员充当辅警,公安局为实习学员提供必要的生活补助费。局领导采纳了他的建议,迅速在城区16个社区建立警务室,每个警务室都配有固定的办公场所、12名民警和12名辅警,并将社区民警在人口管理、情报信息收集、矛盾纠纷化解等方面的工作情况纳入全局精细化管理考核范围,进行绩效考核。

治安管理模式上的创新,迅速得到沅江市委、市政府的肯定和支持。这期间,沅江又在全市建立健全了市、乡、村三级群众工作网络,在各个行政村(社区)建立了群众工作站。“治安防控岗亭和社区警务室能不能与城区新建立起来的16个社区群众工作站有机融合,形成以治安岗亭为主体、以社区警务为基础、以群众工作站为依托的独具沅江特色的三位一体治安防控体系呢?”在一次巡防过程中,肯动脑筋的何军忽然冒出了这样一个大胆的想法。在第二天召开的全局城区治安防护工作务虚会议上,何军语惊四座,并迅速引起与会者的共鸣。在沅江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何军关于城区“三位一体”治安防控管理新模式的设想很快成为现实。

这种“三位一体”新模式实行近一年来,效果十分明显,街头打架、抢夺、偷盗等治安案件发案率明显减少,群众安全感大为增强。新华网、人民公安报等媒体已向全国推介这一经验。在近日召开的全省公安局长会议上,省公安厅又把沅江这一新模式作为经验在公安内网上向全省推介。今年以来,沅江市公安局在认真总结城区“三位一体”治安防控管理新模式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正在全市全面推行 “一村一警”农村治安管理新模式。谈起沅江社会治安管理“三位一体”新模式的形成和发展,沅江市公安局的主要领导高兴地说:“何军立了头功!”

侠骨柔情的“雷锋特警”

平民出身的何军从小就有一颗博大的爱心。当上人民警察后,他始终牢记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现在,他领导的特警队既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战斗队,更是服务人民群众的工作队,他用自己深沉的爱民情怀践行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199910月,刚参加工作不久的何军,在处理一起街头斗欧事件中认识了一个姓蔡的小青年。在此次事件中,小蔡只是跟着起哄而已,仅受到治安拘留7天的处罚。在与小蔡的交往中,何军得知,小蔡的身世很苦,父亲因吸毒被送劳教,母亲下了岗,还有一个年幼的弟弟,其时,一家人连饭都吃不上了。何军当时就暗下决心要帮帮这位一时失足的小青年。小蔡拘留期满的那天,何军专程到拘留所门口接他,随后又塞给他2000块钱让小蔡在街上做点小生意。这让小蔡感激不已,他做梦都没有想到,素不相识的何警官会这么关心自己。从此,何军与小蔡成了好朋友。之后十多年,何军还尽其所能,先后多次向小蔡提供生意本金等方便的资助,小蔡父亲劳教期满释放后,何军又连续几年跟踪帮教,小蔡和他的家庭因此一步步走出困境。

何军只是一个普通的民警,工资并不高,平日,他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对自己特别的“吝啬”。可对人民群众,却是那样的大方。20085月汶川地震发生后,当时月工资不足2000元的何军,一次就捐款1.5万元。后来的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灾难发生后,何军都默默地倾囊捐献。平日里,一有时间,何军就会单独或带领几个队员走街串巷,访贫问苦,了解社情民意。遇到孤寡老人、残疾人和其他困难群众,只要能够帮助的,他都会尽可能地去帮助。逢年过节,他还与队员们一道,带上慰问钱、物,上门慰问孤寡老人和特困群众,把人民公安的关爱送到老百姓的心坎上。仅去年,何军便率领队员走访慰问困难群众1428人次,送上慰问款、物价值达12800多元,何军和他的特警大队因此在沅江有了“雷锋特警”的美誉。

推荐访问:沅江市 大队长 特警 【公安典型】威震南洞庭“拼命三郎”——记沅江市公安局巡特警大队长何军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