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2013年工作回顾2013年,我们认真按照“保增长、促发展、上水平”工作基调,大力实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津南区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3年工作回顾
2013年,我们认真按照“保增长、促发展、上水平”工作基调,大力实施“八六五”工程和新的“一三五”工程,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新津南建设,努力构建“东工、西商、南旅游、北高端、中园区”发展布局,圆满完成了区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工作任务。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567亿元,比上年增长25.3%;三级财政收入167.2亿元,增长27.8%,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9.8亿元,增长2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20亿元,增长2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56元,增长15%;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5%。
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结构调整继续深化,三次产业平稳较快发展
工业经济平稳发展。完成工业总产值1157亿元,增长27.2%;万元工业总产值能耗下降6%。开发区和示范工业区扩域2560亩,新引进实体项目130家,投资130.9亿元。新增著名商标7件、天津市名牌产品5个。立林集团技术中心成为我区首家通过认定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81亿元,增长19.9%;外贸出口14.9亿美元。销售商品房116万平方米,销售额94亿元。米立方对外开放,各景区接待游客65万余人次,旅游收入8000余万元,我区获评新华网2013旅游业融合与创新论坛最美中国·文化旅游目的地。
设施农业健康发展。21个设施农业项目总占地3万亩,建设面积376万平方米,累计投资23.5亿元。休闲观光型现代都市农业初步形成规模经营和集群发展。
二、项目建设取得成效,招商引资步伐加快
重点项目进展良好。九批86个区县重大项目竣工68个,累计投资340亿元;279个区级重点项目竣工70个,累计投资850亿元。
招商引资取得成效。吸引内资到位额42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额5.3亿美元。借重首都资源,扩大招商成果,引进天津国际设计城等6个投资十亿元以上和11个投资亿元以上大项目。加大科技招商力度,华海清科等一批科技型项目落户运营。
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发展。新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1287家,累计达3157家;新增科技小巨人企业45家,累计达140家。天津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心津南分中心投入运营。福臻等4家企业申报杀手锏产品。我区被科技部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县。
楼宇经济快速发展。在建楼宇23座,竣工4座。新引进企业1700家,全区累计近万家,实现税收24亿元。天津滨海(津南)创意中心、开发区青年创业园等10座商务楼宇创税超亿元,亿元楼数量居全市第四位。
三、新型城镇建设加快推进,城市化水平实现新提升
示范镇和中心镇建设步伐加快。已启动整合拆迁120个村,55个村完成拆迁清零工作,保证了国家会展中心、海河教育园区二期等市重点项目建设。认真组织落实示范镇项目区土地整理及年度土地复垦指标任务。新开工建设还迁房271万平方米,竣工374万平方米,还迁群众2.1万户。
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完成北环路二期拓宽改造、天嘉湖路三期及5条道路大修改造等工程。大力实施绿化工程。新增提升绿化72万平方米,造林262公顷。大力实施清水工程。建设南部地区污水干管,完成3条骨干河道、43个入河排污口截污封堵、1条河道堤岸绿化等建设工程;建成小站、北中塘国有泵站;实施大沽排水河应急度汛工程;严格落实“河长制”,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实施建筑节能改造108万平方米,新兴、普明里、光明楼3座供热站利用军电热电联产供热系统实施煤改燃并网230万平方米。
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加强数字化、精细化监督考核,整治主干道路环境秩序,综合整治大沽南路(津南段),实施咸水沽建成区街景立面提升、津歧路等6条主干道路夜景灯光建设。完成7个小区、20余万平方米旧楼区提升改造。严格治理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超载超限。积极稳妥推进“三改一化”工作,5个村启动撤村建居,12个村启动户籍改革,8个村基本完成清产核资。我区通过住建部审核成为国家首批智慧城市试点。
四、发展环境不断优化,要素保障作用持续增强
规划引领和用地保障作用有效发挥。深化完善“两总规”,编制“东南西北中”各片区重点规划及文化设施、医疗卫生、郊野森林公园等13个专项规划。保障各类用地需求,报批建设用地411.6公顷,收储土地260.6公顷,出让土地323.1公顷。
投融资体系进一步完善。深化与各类金融机构合作,千方百计保障重点项目的资金供给,积极推进企业债、私募债等直接融资工作。圆满完成政府债务审计工作,负债率、偿债率均在合理可控范围之内,资金使用、规范管理等受到好评。加强融资平台的规范、管理和发展,调整债务结构,控制负债规模,规范资金使用。完成村镇银行增资扩股工作,壮大了实力,成为全国优秀村镇银行。成立津南科技金融服务中心暨金融超市,成立小额创业担保贷款基金,协调驻区金融机构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70.6亿元。抓住“新三板”扩容契机,加快宝成机械、鸿远电气上市步伐。新批小额贷款公司5家,完成营信担保公司增资。稳步推进“处非”工作。
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进展。编制生态城区建设纲要。7个示范小城镇完成创建市级生态镇工作。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18万吨,179家餐饮企业签订餐厨废弃物集中收运协议。完成东亚运动会等病媒生物消杀保障工作。狠抓污染物减排,完成9项污染减排重点工程,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犯罪,立案7起,关闭违法企业22家,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促惠上”工作取得成效。18个区、镇服务工作组,帮扶企业和项目106个,解决各类问题350个,解决率99.2%。全区40个服务单位接听电话2.56万个,各类问题解决率96.7%。
五、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民计民生持续改善
教育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咸一中等7所学校完成现代化达标验收。新建、扩建咸三中等7所中小学及幼儿园。圆满完成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入园率达97%。中考平均分、高考上线率均超全市平均值。素质教育工作全面提升。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全市第一。
卫生计生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加强医疗机构监管。启动咸水沽医院、中医医院等设施改造建设工程,新建国医堂5所。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创建市级慢性非传染病防治示范区。加强卫生监督工作。健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提升妇幼保健水平。创建城乡一体化人口和家庭公共服务体系,建成5个镇级、35个社区人口和家庭公共服务中心,4个镇级、11个社区婴幼儿早期发展指导中心。落实“家佳推进计划”,保持稳定的低生育水平。
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更新改造“两馆”,新增8个基层图书室、27个社区书吧。精心举办第九届文化艺术节、元宵节灯展、群众文艺精品巡演等活动200余场次。葛沽宝辇出会、同善海下文武高跷、葛沽长乐老高跷申报国家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扫黄打非、净网等专项整治取得成效。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荣获奖牌309枚,输送优秀运动员30名。举办群众体育活动32项,新建3个体育公园,镇级配建健身器材覆盖率100%。我区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区。
民心工程取得实效。积极推行“万人创业、十万人就业”计划,建设就业创业超市9家,成功举办首届创业项目大赛,落实“两贴一保”等帮扶政策,扶持创业3460人,新增就业2.6万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25万人。组织1.27万人开展各类培训活动。努力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社会保险计划指标综合完成率达到107.6%。29.6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100%。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提高低保和残疾人救助标准,新建6个残疾人社区康复站,新增3所养老机构和3所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大学、老年人健康服务中心投入使用。
社会管理不断加强。建成区、镇两级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平台及应急指挥中心。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排查整改隐患,消除1处重大涉氨隐患源。修订应急预案,加强演练,提高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创建国家级药品安全示范区。完善信访调处机制,强化定点接访、按类约访、听民声下访“三访合一”机制。扎实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保持社会安定和谐。做好第三次经济普查。双拥、民族、宗教、侨务、人防、粮食、物价、对台、档案、科普、残疾人、老龄、红十字、慈善、妇女儿童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六、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行政效能有了新提高
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67件、政协提案125件,办复率100%。积极支持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开展工作。强化依法行政培训考核,坚持依法行政。我区被评为全国法治区县创建活动先进单位,获评1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5个天津市民主法治村、1个天津市民主法治社区。认真办好区长热线、政民零距离、8890家庭服务网络,开通政务微博,群众行使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渠道更加畅通。规范行政审批,调整合并审批事项17项、取消18项,承接下放审批事项18项。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反对“四风”,加强重点领域、重大项目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深入开展政风行风评议,着力推进廉政风险防范,政府系统廉政建设全面加强。
各位代表,回顾2013年工作,所有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辛勤努力、奋力拼搏的结果,得益于多年来奠定的坚实基础,得益于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这里,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驻区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津南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还不够大,收入结构不尽合理;新项目落地建设不够快,支撑拉动力还不够强劲;新型城镇管理能力和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城市化快速推进的需要;社会管理还存在薄弱环节,公共服务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2014年工作安排
2014年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是加快调结构、转方式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津南的攻坚之年,做好全年各项工作至关重要。
2014年工作总体要求是:按照区委十届五次全会确定的“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促发展”工作基调,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建设美丽津南为工作核心,以基本实现全区域城市化为主要任务,以打造经济升级版为工作重点,继续实施新的“一三五”工程,着力激发市场活力,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改善民生,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推动创新津南、实力津南、民富津南、智慧津南、生态津南建设取得新突破。
2014年主要工作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5%以上,财政收入增长2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坚持“精一强二兴三”战略和“东工、西商、南旅游、北高端、中园区”布局,更加注重发展的内生动力,以结构调整促进升级,以科技创新引领升级,以产业集聚加快升级,做优做强优势产业,积极发展高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的产业支撑点,提高产业能级和集中度,推动产业集成集约集群发展。
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骨干产业,打造低碳、绿色、循环经济。加快发展金融科技、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逐步打造咸水沽、小站、辛庄、八里台等新商圈,提高服务业比重和贡献率。积极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进一步提升设施农业建设水平,打造科技含量高、生产设施先进、运行机制灵活、综合效益明显的农业园区集群。
二、不断壮大实力小区,推动园区经济升级
按照“五型园区”标准,进一步落实各园区产业定位,延伸产业链,推动产业向园区集聚,企业向园区集中,提高产业聚集度和关联度,促进实力小区不断提升规模和效益。
发挥开发区龙头作用。实现扩域2580亩,科学规划利用,着力引进高端高质高新项目。完成20家企业技改扩能和产品调整,推动15家企业研发生产20个科技新品。狠抓老企业“提退转”,提高土地利用率,提升创业园、物流园创税能力,新建5个创意载体,新引进20个实体项目。努力实现年税收10亿元以上。
壮大示范工业区和民营基地实力。实现扩域2710亩,继续完善功能配套,优化软硬件环境,提升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新引进实体项目98个,实现税收41.7亿元。推动天津国际设计城、锦联新经济产业园、润恒农副产品国际商贸产业园、易华录信息技术产业园、华海清科抛光机、天喔食品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建设,着力提升品牌创新能力,构建新的发展优势。
加快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抓好松江生态产业园、米兰酒庄等项目建设,推动一批重点项目投达产,研发创意中心投入运营,引进30家年纳税百万元以上企业。不断提升经济规模和效益,园区税收增长25%以上。
三、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推动千企转型升级
启动千企转型升级工程。按照“五个结合、五个提高”的原则,做到与“美丽天津·一号工程”结合,提高企业自我改造提升能力,增强发展内动力和主动性;与经济升级版结合,提高企业产出贡献率;与企业集群发展结合,提高关联产业、企业集中度;与科技创新结合,提高企业做强做大的能力;与盘活存量资产相结合,提高存量资产的总量和增量。2014年,从环境治理、效益提升、集群发展、科技创新、盘活资产等五个方面,实施577家企业634个转型升级项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通过三年努力,实现环境改善、能耗降低、效益增加、就业不减的多重目标,力争到2016年完成全部目标任务,成功转型升级后的企业利税每年增长10%以上、亩均税收达到10万元,盘活土地资源3000亩。
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量与质的突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000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培育小巨人40家、领军企业10家,开发杀手锏产品10个。实施技改项目70项,建立产学研联合体60个,培育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区级10家,培育天津市名牌产品4个,助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四、认真做好“三篇文章”,推动服务业升级
围绕国家会展中心建设,谋划新型业态布局,加快周边区域服务设施配套,吸引服务会展业的专业公司和专业人才入驻,扶持培育本地会展业服务企业,融合发展会展经济。围绕海河教育园区二期建设,发挥教育园区人才智力资源和科技创造力优势,搭建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和产业化平台,提升区域产业层级,借智发展教育经济。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六大楼宇经济片区,推动共赢大厦等一批商务楼宇建设,建成港湾大厦、科海智谷大厦等6座商务楼宇,打造11座亿元楼,实现税收28亿元,集群发展楼宇经济。做足做好会展经济、教育经济、楼宇经济“三篇文章”,有机融合成产业共同体,打造区域经济新的支撑点和增长点。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鑫谷产业园、普洛斯物流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打造“食管家”、月坛、金福临、荣程等网上商城,引进电商汇聚商务楼宇,打造电子商务集聚区。加快发展商贸流通业。推进津南新城、大龙广场等大型商业综合体建设,新建金丰里等7条商业街,加快泽水园等标准化菜市场建设,仁嘉义佳等3条商业街落成开业。提升发展商饮业。组织月坛海鲜城、环美大酒店等规模餐饮企业申报国家钻级酒店,扩大品牌知名度。加速发展旅游业。加快北石林景区建设,启动葛沽民俗文化区建设,开放小站古街,促进“文商旅”融合发展。创建1个AAAA级、2个AAA级旅游景区,提升旅游接待服务水平,力争全年接待游客突破百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3亿元以上。
五、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推动城市形象升级
加快新型城镇建设。做好艰苦细致的群众工作,狠抓拆迁整合村清零扫尾及土地复垦工作。新开工建设还迁房60万平方米、竣工130万平方米,还迁安置6000户。实施14个小区、44.8万平方米旧楼区提升改造。推进咸水沽旧城区改造。推动八里台、北闸口创建国家级生态镇。继续推进首批“三改一化”试点工作,适时启动第二批条件成熟村试点工作。
加快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积极配合推动地铁1号线东延、蓟汕联络线、海沽道等市重点交通工程建设,启动海河南路、葛万路、汉港路等道路修建及绿化工程,实施白万路一期等路网建设及配套工程,完成辛庄上唐还迁区等7项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启动小黑河等6座雨水泵站改扩建工程;建成花园、柴庄子国有泵站。完成板白220KV输变电工程,推动小站黄台35KV变电站建设,协调配合好西花园110KV变电站扩建、小站东南部地区煤改电10KV出线等重点工程。开展津沽路等道路市容环境综合整治,集中治理违法户外广告设施,提升建成区夜景灯光效果,提高全区道路精细化、长效化保洁水平,机扫率达到60%,全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20万吨以上。加强数字化、网格化监督考核,实现长效管理。动员全社会广泛开展环境卫生清整和美化家园活动。
加快推进“智慧津南”建设。按照“一中心、一张网、多平台、全覆盖”原则,依托物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智慧应用为重点,建立健全数据库系统,集中打造经济监测、城市管理、市民服务三大平台,抓好智慧产业、智慧管理、智慧民生等应用,打造具有津南特色的社会信息化模式。
六、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推动招商引资升级
狠抓重点项目投达产。积极推动九批区县重大项目尽快投达产。落实2014年区重点建设项目安排计划,明确363个建设项目责任主体,狠抓投资进度,确保按时间节点出形象。按照“三个一批”要求,狠抓项目签约落地、开工建设和竣工达产,发挥投资对经济的拉动和支撑作用。
多方位推进招商引资。继续借重和抢抓首都资源,加大对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产业转移意向明显地区的招商力度,扩大招商引资成果。认真策划推介重点出让地块、商务楼宇和商业载体,积极引进知名企业地区总部、结算中心及科技型、商务型、金融类等高端服务业态和项目。继续改善经济楼宇配套环境,强化二次招商,提高项目入驻率,提升楼宇经济总量规模。借助天津招商网、北方网等众多网络平台及津洽会等大型展会活动,广泛宣传推介,提升招商引资成效。
发挥金融服务保障作用。调整完善政府项目投融资机制,按照项目土地资金“三个平衡”原则,进一步明确路线图和责任人,层层传递压力和责任,形成责任明确、监管有效、运行顺畅的机制。探索多元化融资方式,调整政府债务结构,加大直接融资力度,严格控制债务规模,保障重点项目资金供给。探索建立区、镇、村(社区)三级金融服务网络,鼓励支持金融机构参与美丽津南建设,在村(社区)设立便民网点。发挥区科技金融服务中心、营信担保公司、小额创业担保贷款基金的作用,加大对中小企业服务力度。支持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面向中小微企业开展特色金融服务。着力培育上市后备企业,推动企业产权重组和股份制改造,支持企业上市发展。加强诚信体系建设。
七、大力实施五大工程,推动生态文明升级
认真落实“美丽天津·一号工程”目标责任,围绕美丽津南建设,编制生态城区建设规划,大力实施“四清一绿”工程,积极创建一批美丽乡村、美丽社区、美丽园区、美丽校园、美丽企业,努力开创环境生态建设新局面。
实施清新空气工程。以治理PM2.5为重点,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抓好工业锅炉煤改燃、淘汰钢铁和水泥落后产能、重污染企业关停、钢铁烧结机脱硫和除尘改造、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企业治理等工作,加强道路、堆场、建筑工地等扬尘整治,严格环境准入,提升空气环境质量。
实施清水河道工程。以水生态环境治理为主线,完成海河故道二期、咸排引河综合治理工程,启动秃尾巴河、东排干河等5条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加快实施南部地区污水管线工程,完成企业污染源及入河排污口治理工程。实施大沽排水河、马厂减河等河道堤岸绿化工程。严格落实“河长制”和水资源“三条红线”,基本建立水环境保护体系,努力实现水清岸绿。
实施清洁村庄工程。按照美丽乡村创建标准,抓好营盘圈、西小站试点建设。深入开展村庄卫生集中清整、垃圾处理体系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村庄绿化美化、长效管护制度建设等五项行动。利用两年时间,使村庄环境面貌显著改善,村庄道路硬化率、集中环境清整覆盖率、村庄垃圾设施配套率、河道坑塘治理率全部达到100%,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5%,长效管理机制实现全覆盖。2014年建成28个清洁村庄,美丽乡村创建率达到40%。
实施清洁社区工程。按照美丽社区创建标准,以物业管理好、困难帮扶好、矛盾化解好、环境维护好、文明建设好为目标,抓好金石里、普明南里试点建设。合理设置和划分社区居委会管辖范围,组建13个社区居委会。加强社区信息化管理,建立健全社区物业管理长效机制。2014年,美丽社区创建率达到40%。
实施绿化美化工程。以增资源、上档次、造大绿为目标,加快实施郊野森林公园、重要道路河流两侧、生态片林等造林绿化工程,构建海河生态带、南部生态带和外环绿廊、郊野绿廊、汉港绿廊“两带三廊”生态建设布局,打造“三季有花,四季赏景”复合型景观,建设天津领先、国内一流的宜游宜居生态体验基地。2014年,完成郊野森林公园3000亩、外环线500米绿化带800亩造林绿化等重点任务,全区新增造林面积637公顷。
八、持续改善民计民生,推动社会事业升级
抓好十件实事。实施一批安居、保障、教育、医疗、环境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项目,为群众办更多好事实事,切实让发展成果惠及全区人民。
加快实施收入倍增计划。探索建立促进居民增收长效机制,逐步提高群众工资性、经营性和财产性收入。大力实施“万人创业、十万人就业”计划,落实“两贴一保”扶持政策,深化“创业就业超市”服务平台建设,加大创业项目储备,新增创业2500人、就业2万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全员覆盖。做好城乡低保、困难家庭医疗救助工作,降低救助门槛,提高救济水平。建设残疾人康复中心。加快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社会养老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提升,扩大覆盖面和受益面。加快殡仪服务中心建设,全面治理丧葬陋习。加快公交一体化,调整优化线路,发展便民公交。
繁荣发展社会事业。实施学前教育三年提升计划和新一轮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新建5所幼儿园,完成28所义务教育学校、2所高中校现代化达标建设。深入推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抓好职成和特殊教育。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加快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提升食品安全示范区建设成效。深化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稳定低生育水平。举办第十届文化艺术节,开展美丽津南文化系列活动,搞好“2131”工程。建设2座镇级标准化文体中心,加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支持民间文化社团发展。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鼓励民间办赛。积极备战天津市第十三届运动会,做好全国第六次体育场地普查和全国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加强基层网点校建设。创建全国科普示范社区。进一步做好双拥、气象、档案、慈善、红十字、妇女儿童等工作。
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行业监管责任,逐步在商务、建设、教育、文化、质监、运管等主管部门推行安全生产分类分级及事故隐患自查自报工作,创新监管模式,提高监管水平,有效防控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加强粮食、物价工作,维护市场稳定。健全信访信息网络,认真排查、调处和化解各种矛盾纠纷。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强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完善消防设施设备建设。加强交通运输秩序管理。加强社区矫正、安置帮教、人民调解和“六五”普法工作,推进法治津南建设。营造安全有序、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九、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推动行政效能升级
推进服务政府建设。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理念,着力解决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进一步办好区长热线、政民零距离、政务微博、家庭服务热线,畅通民意表达渠道,扩大公众参与度。
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坚持依法行政,坚持科学民主决策,落实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听证制度,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使政府决策更加科学有效,更加符合人民群众意愿。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充分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加强信用环境建设,坚决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等违法失信行为,切实维护市场经营秩序。
推进效能政府建设。落实行政体制改革各项措施,合理配置行政资源,规范事权和职权,更好地发挥政府职能。加强政务督查和效能监察。全面推进绩效管理考评工作,强化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提升科学化管理水平,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进一步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增强透明度。精减和规范会议,提高行政效能。
推进廉洁政府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范权力运行,推动源头治腐。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认真抓好工程建设、政府采购、资金使用等重点领域和重要环节的监管。深入推进廉政风险防范和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大力倡导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良好作风,严格控制公务消费,坚决制止铺张浪费。深入开展政风行风民主评议活动,坚决清除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和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各位代表,津南区正处在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改革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区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为建设美丽津南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