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河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完整版】

时间:2023-04-19 13:15: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09年工作回顾2009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市政府紧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根河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根河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完整版】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市政府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市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力克时艰,狠抓落实,全力做好两个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承办、接续替代产业培育、板夹泥房改造三件大事,全力“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全市呈现出整体经济运行平稳、社会事业全面加强、民生状况继续改善、生态文明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

——经济实力增强。地区经济较快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3.28亿元,增长11.5%。财政收入完成1.45亿元,增长26.3%。财政支出达到8.82亿元,增长34.3%。当年争取上级补助资金7.93亿元,增长28.1%;全年调入资金7.9亿元,增长29.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07亿元,完成计划的113.7%;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5亿元,增长87.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1,677元,增长9.69%。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7.5%,我市被呼伦贝尔市评为2009年度发展非公经济先进旗市。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全年重点推进项目54个,开工率70%,到位资金6.1亿元,增长56%,其中14个工业项目全部开工。全年争取项目46个,争取资金2.2亿元,其中通过发改系统下达投资计划项目34个,争取国家和自治区资金1.89亿元,占呼伦贝尔争取资金总额的12.4%,是各旗市区平均水平的1.5倍。开放引资步伐加快。全年引进招商项目28个,引进资金2.46亿元,完成计划的123%。实现直接出口创汇70万美元,间接出口创汇332万美元。组织5大林业局及10家木材加工企业赴福建参加经贸洽谈会,根河板业、根林木业与福建4家企业就刨花板销售、高密度纤维板生产线建设、落叶松集成材开发、木屋及地板生产达成合作意向。发展环境切实优化。全力支持本地企业发展,为7家木材加工企业、1家狐貂养殖企业争取技改节能资金825万元,为5家出口企业办理各种备案登记。兽医体制改革顺利完成,林业剥离企业转制全面完成,成立根河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产业基地基础工作扎实推进,实施了根河市产业基地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编制工作。

——产业培育加快。矿产资源勘探取得突破。得耳布尔比利亚谷铅锌普查项目取得重大进展,整个勘查区铅锌金属量预计在200万吨以上。首选4平方公里详查区内发现多条矿体,估算铅锌金属量达100万吨,并伴生可观的铜和银。阿龙山阿南林场发现铅锌矿化体1条,金河静岭发现银铅矿化体1条。基础性和公益性地质勘查进展顺利,勘查项目面积达5,686平方公里。现有20家企业在境内54个区块进行风险勘探。木材精深加工业扎实推进。根林木业年产2万立方米细木工板加工项目竣工投产,兴安板业等企业技改项目实施,产品质量提高,企业发展加快。根林木业与莆田辰兴公司木制工艺品开发项目进展顺利,产品销售状况良好。通过整体出售、融资或合资控股形式,林业改制企业初步实现了产权转换和产业升级,全市木材年综合加工能力(包括三剩物)达到45万立方米。旅游业持续升温。深入发掘民族文化,发挥冷资源优势,对博物馆、敖乡民居、使鹿部落景区等载体进行重点打造,完成敖鲁古雅主题文化园一期工程,成功举办冰雪旅游文化节等节庆活动,使鹿文化的唯一性和民俗文化的独特性得到充分展示,作为根河城市名片的敖鲁古雅使鹿部落的知名度、美誉度快速提升。根河宾馆、敖鲁古雅酒店、假日酒店完成改造并投入使用,15户鄂温克猎民开展家庭游,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全年旅游收入完成4.74亿元,增长59.7%。特色产业稳步发展。好里堡食用菌厂完成一期工程,蔬菜基地项目顺利实施。根河蓝莓饮品公司蓝莓饮品通过国家有机产品生产、加工管理体系审核认证。积极应对皮毛市场波动,引导养殖户优化养殖结构,提高种群质量。2009年,驯鹿达到1,200余头,狐貂总数达到25万只,黑木耳达到1,600万袋。我市荣获呼伦贝尔市2009年度绿色食品工作奖。

——发展条件改善。城市功能日趋完善。投资1.87亿元,完成了迎宾路、兴安路、森工路、敖鲁古雅路、林海路、防洪中路、双拥街、明珠街、好里堡街、得耳布尔街中段、金河街南段、新开路北段、阿龙山街北段和南段等14条街道改造,法院、航站办公楼等65栋临街建筑立面改造,世纪广场改造和中央桥、红旗桥亮化美化工程;完成供热管网铺设3公里、垃圾处理场建设、污水主管网和厂区道路建设;完成敖乡博物馆改建、民居新建和改建等工程。实施了五峰山截洪沟工程,有效解决河西办事处1,200户居民内涝问题。编制完成《根河市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大纲》,农用地产能核算成果通过自治区验收,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全面完成。区域环境不断优化。生态市创建通过自治区初验,满归、阿龙山、金河、敖乡被命名为自治区级环境优美乡镇。实施了水源地保护项目。认真执行国家环保政策法规,新建项目环评制度执行率和“三同时”执行率100%。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降低率达到10.7%,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减排任务全面完成。移栽树木花卉83.5万株,新增绿地2.4万平方米。保洁面积进一步扩大,6,670户住宅及潮查河市区段纳入保洁范围。我市荣获呼伦贝尔市2009年度生态市建设奖、气象工作奖。路网建设日益完善。投资4.5亿元的根满公路全线通车。投资9,115万元的得耳布尔至上护林通乡公路完成主体工程。投资35万元实施了公路客运安全检测线工程。S301根拉一级公路项目完成可研、环评、水保方案上报工作,机场项目各项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已由自治区向国家民航局提出申请。

——惠民成果共享。民族发展取得实效。加强敖乡基础设施建设,敖乡面貌焕然一新。猎民住宅由50平方米提高到88平方米,猎民生活条件极大改善。民生状况得到改善。民生事业投资达到4.7亿元,投资额度和惠及面均创历史新高。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25.1亿元,增长17.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9.7亿元,增长19.7%。实施了板夹泥房改造,将有7,000余户群众告别简陋危旧住房。就业再就业工作扎实推进。率先启动“普惠制”培训、“点带面”全民创业、帮扶困难企业三项计划促进就业,成立了呼伦贝尔市青年创业促进会根河服务站。全年发放小额贷款315万元,城镇新增就业1,78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5%。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达到2.6万人,失业保险达到3.7万人,医疗保险达到8.7万人,工伤保险达到1.9万人,生育保险达到1.9万人,收缴社保基金2亿元,全部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发放养老金7,270万元,年人均提高养老保险待遇1,896元。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361名劳动者追缴工资106万元。社会救助工作有效落实。发放低保金5,181万元,发放医疗救助金396万元救助低保对象2,534人次,发放贫困大学生救助金41万元救助贫困大学生220人。成立了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为86名贫困大学生发放贷款47万元。博爱一日捐活动深入开展,投入53万元救助低保困难家庭1,062户。发放廉租住房补贴531万元,惠及低保住房困难家庭2,953户。 “六个一”幸福指数工程深入实施,年初承诺8件实事全部兑现。一是实现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政策全覆盖;二是低保对象补助标准从160元提高至190元;三是河东和森工办事处社区服务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其他乡镇社区服务中心条件不同程度得到改善;四是市区14条道路改造建设全面完成;五是世纪广场改造完成;六是市区增建5座封闭式垃圾转运站和3个公厕;七是完成板夹泥房改造工程36.5万平方米,工程当年立项施工,搬迁户当年回迁入住;八是金河、得耳布尔、新河农场饮水安全工程全部完成。

——社会事业进步。科技兴市战略有效实施,科技特派员、科技三下乡有序推进。教育资源进一步优化,全市学校由31所整合为24所。实施了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完成了一幼、三小教学楼新建工程,实施了二中、职高教学楼和进修学校办公楼的改造。教学质量稳步提高,高考再创佳绩,中考成绩稳定在呼伦贝尔市第一方阵,教研室通过自治区一级教研室验收,我市被呼伦贝尔市评为2009年度教育工作突出旗市。卫生资源完成整合,医疗卫生机构由37家整合为18家,成立4个公共卫生监督站,实现了卫生监督执法网络全覆盖。新建了好里堡中心卫生院,完成市医院病房楼、中医院、金河和得耳布尔中心卫生院改造,市医院门诊楼完成工程量的70%,医疗环境极大改善。积极应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接种疫苗7,914人。文化事业取得新进展,编排了大型歌舞剧《敖鲁古雅风情》,在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歌舞服饰展演活动中荣获赛事最高奖,举办民族语言培训班和首届敖鲁古雅鄂温克语演讲、民歌比赛。整理保护文物200件,博物馆实现提档升级,敖鲁古雅鄂温克使鹿文化生态保护区被列为第一批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萨满舞等5项非物质文化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7件桦树皮艺术品被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收藏,完成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阶段性工作。群众文体活动广泛开展,举办群众文化活动103场。体育赛事异彩纷呈,承办了呼伦贝尔市青少年速滑和老年太极拳、太极剑三大赛事。广电系统完成整合,村村通工程、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全面竣工,根河新闻实现市区和各乡镇同步播出,广播节目实现现场直播。人口和计生工作成效显著。完成金河、满归、阿龙山、得耳布尔计生服务室建设。拓展国家早教示范区成果,普及开展婴幼儿早期教育,被自治区树为典型。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人口发展研究项目作为特例,在自治区立项。双拥成果得到巩固,退役士兵有偿安置工作稳步推进,优抚对象全部纳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并享受门诊医疗补助,驻军建设得到全面提高。“五五”普法扎实推进,社区矫正工作全面开展,三个司法所和法律援助中心通过自治区验收,大调解工作格局已经形成。加大了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活动的打击力度。流通市场、粮食市场监管进一步规范,家电下乡政策全面落实。食品药品监督工作扎实开展,我市被呼伦贝尔市评为2009年度食品安全工作先进旗市。安全生产、防火防汛形势总体平稳,投资450万元新建消防二中队,投入60万元购置消防车辆和器材装备。群众信访工作不断加强,各类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确保了国庆60周年系列活动和迎“两会”期间社会稳定。工商物价、技术监督、档案、人防、信息化、外事等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新的成绩。

——政府服务水平提升。建立健全了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切实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开展“一站式”服务。基层民主建设不断加强,解决了森工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的办公及活动场所,红旗社区被评为自治区级和谐社区;顺利完成第七次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圆满承办呼伦贝尔市社区建设经验交流会。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6件,政协委员提案49件。加大行政监察和审计工作力度,坚持勤俭办事,厉行节约,政府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在挑战中发展、在困难中前进、在考验中取得可喜成绩,是市委总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有效监督、市政协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地企携手共建、团结协作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付出辛勤劳动的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社会团体、离退休老同志,向关心支持根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立市项目还没有突破,主导产业的支撑带动作用还不够有力,接续产业发展还不够快;服务业水平不高,旅游接待能力有限;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增多,维稳压力加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保民生、保重点、保稳定的压力很大;发展环境仍需进一步优化,政府自身建设还需加强。以上问题,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认真研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加以解决。

二、扎实做好2010年工作

2010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三届九次全委会总体部署,紧紧围绕富民强市,全面转型,建设大兴安岭北麓中心城的总目标,进一步加强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发展条件;进一步加快接续产业培育,为全面转型打牢基础;进一步深化地企协作,优化区域发展环境;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突出做好S301根拉一级公路、矿产开发、农牧业产业化、板夹泥房改造、校舍安全工程五件大事,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突破,再上新台阶。

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5.6亿元,增长10%;财政收入完成1.74亿元,增长20%;地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5亿元,增长14%;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3,429元,增长1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节能减排任务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目标全面完成。

为实现上述目标,今年重点做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项目带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科学谋划确立项目。要用足、用好、用活主体功能区划分、东北振兴、大小兴安岭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等政策,找准突破口,把握对接点,谋划、确立一批以资源型城市吸纳就业、资源综合利用、发展接续替代产业、保障性安居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民族发展为重点的项目。做实项目储备和编制工作,深入做好项目可研、环评、规划等前期工作。结合上级“十二五”规划的制定,高质量的编制我市“十二五”规划。千方百计争取项目。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资金投向和扶持重点,畅通信息渠道,有针对性地做好项目筛选申报、争取落地工作,做到储备一批、申报一批、落实一批,将我市更多项目列入上级投资盘子,积极向国家和自治区申报争取根河板业刨花板生产线改造、根林木业落叶松集成材及木屋生产、新昌公司北极狐养殖场改扩建、蒙森刨花板生产线改造项目,加快经济转型步伐。齐心协力抓好项目。实实在在抓好黑牛王矿业选场、阿龙山饮水工程等一批在矿产开发、木材精深加工、特色种养、旅游、城市基础设施和廉租房建设等方面的在建、续建项目,量化指标,倒排工期,力争资金早到位、项目早开工,早达产、达效。扎实推进产业基地建设。在市区建设木材精深加工基地,在得耳布尔建设有色金属采选基地,在好里堡建设林下高端产品加工基地,全力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产业基地近、远期规划和控制性详规,明确功能分区,引导入园企业按照产业布局落实项目用地。坚持园区建设与招商引资同步进行,以项目落户促进园区建设。重点抓好1万立方米落叶松结构用集成材及50栋木屋项目、5兆瓦光伏发电项目、1,500吨高档生活用纸项目、根河蓝莓饮品公司100吨高档白酒生产项目进入产业基地的落实工作。

(二)突出产业培育,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并举,构建产业支撑体系,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以矿产开发为突破点,培育强市产业。完善全市矿业总体规划,强化日常监管,规范矿业秩序。全力支持黑牛王矿业2,000吨选场扩建续建工程、森鑫矿业井下工程和大兴安岭森工矿业公司2,000吨选场建设。加快推进陕西有色金属集团1,000吨选场项目。继续争取公益性基础地质调查项目,扩大矿产资源普查覆盖面。积极向自治区申请在我市设置新的探矿权,加快在期风险勘探工作进度。积极为比利亚谷铅锌矿选址和采矿权申报提供服务,争取尽早提交详查报告。加速金河、阿龙山等地区探矿步伐,尽快摸清资源储量,为选厂建设做好前期准备。以木材精深加工业为主攻方向,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充分利用木材资源优势,提高木材加工率,积极发展以落叶松结构用集成材项目为核心的替代产业。支持木材深加工企业发展,形成以结构性木屋、建筑模板、实木地板、木制工艺品为主导产品的产业集群,抓好年产1万立方米落叶松结构用集成材、50栋木屋生产线、1万立方米建筑模板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以人造板产业为依托,积极引进和改造扩建深加工企业,做好人造板产品的提质升级,促进“三剩物”综合利用,实现木材资源多环节加工增值,形成从人造板生产、贴面加工到板式家具的产业链条,以终端家具产品促进企业增效。抓好得耳布尔宝山木业2万立方米细木工板生产线改扩建、满归华顺缘木业雪条棒生产线改造、金河兴安板业纤维板生产线改造项目。争取上级技术改造资金和进出口贸易促进资金的支持,加大满归东深木业、阿龙山恒丰等外贸出口企业的技术改造力度,力争短期内生产能力扩大、就业人数增加、直接出口能力增强。以农牧业产业化为重点,发展壮大特色富民产业。以食用菌、驯鹿、狐貂为主导产业,加快向农牧业产业化方向发展。制定实施《根河市2010—2014年农牧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力争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形成相当规模并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以好里堡地区为中心,辐射带动市区三个办事处、金河、得耳布尔等地区全面发展食用菌产业,重点发展有机黑木耳。2010年,有机黑木耳种植达到400万袋。完成好里堡食用菌厂二期工程建设,年生产三级菌能力达80万袋,支持北森、新昌等食用菌加工企业发展。以敖鲁古雅乡为主发展驯鹿产业。积极争取驯鹿改良繁育项目,做好鹿群的扶优提壮工作,不断改善鹿群结构,提升鹿群质量,增加驯鹿种群数量。引导扶持转制种植养殖企业转变经营机制,创新发展模式,积极与加工企业和市场接轨。以好里堡、金河、阿龙山为中心壮大狐貂产业,通过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养殖户的方式,迅速发展壮大特色养殖业。2010年,优质狐貂养殖总量达到20万只。以根河蓝莓饮品公司为主发展野生浆果深加工产业,支持开发新产品,扩大生产规模,扶持企业发展壮大,使我市野生浆果资源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施笃斯越橘良种基地建设项目。以市区为主发展有机蔬菜产业,完成占地100亩的蔬菜基地建设。以打造“敖鲁古雅风情、使鹿文化特色”品牌为中心,做大做强旅游产业。以呼伦贝尔市“旅游景区建设年”为契机,全面开展旅游资源普查,完成我市旅游产业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大力推进旅游业与文化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深度开发民俗资源、冰雪资源、森林资源,打造中国冷极,举办好冰雪旅游文化节、使鹿部落文化节等节庆活动。做好木屋度假村、汗玛自然保护区等景区景点的完善工作,重点做好敖鲁古雅使鹿部落景区建设和晋升国家3A级景区申报工作,实现景区提档升级。加强与市内外旅游协会、旅行社对接联络,对北京、上海等外省市“潜在”客源和旅游旺季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满洲里、漠河“落地”客源,开展有效的旅游宣传推介。继续抓好猎民家庭游项目,鼓励开办家庭旅馆、汽车旅馆、青年旅馆等中小型社会旅馆,提高旅游接待能力。积极开发特色旅游商品、纪念品,提高其在旅游消费中的比重。全面提升旅游从业人员服务意识、专业素质和能力,塑造根河旅游新形象。全年旅游总收入5.45亿元,增长15%。

(三)深化改革引资,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深化各项改革。继续深化各类产权制度改革,积极研究各类改制企业遗留问题的处理办法。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认真落实上级关于促进非公经济发展各项优惠政策,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为非公经济加快发展提供良好外部环境。全面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理清职责,整合机构,全面完成政府机构改革任务,优化政府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全方位开展招商引资。深化对外开放,坚持量质并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把招商引资工作和项目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围绕我市四大优势产业,力争引进2个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深入研究适合我市中小企业发展的思路和措施,帮助企业与国内外强势企业集团对接,有选择的承接“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等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提升产业层次,优化经济结构。全年计划引进国内(市外)资金2.5亿元。加强财税金融工作。科学编制预算,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强税收征管和非税收入管理,继续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开展优质金融服务活动,推进银企合作,支持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着力提高信贷质量和效益,保证重点建设项目贷款需要,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有效推进地企协作。市直各部门要找准定位,坚持“全天候、全身心、全过程、全方位”的服务理念,全力做好改制企业的服务工作,在优惠政策、服务保护、招商引资、融资、提供培训、加强监管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深化与森工企业在科学有序进行矿产资源开发、消防设施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统筹开发林区旅游资源等方面的合作,做好棚户区改造工作,协力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注重对外交流合作。切实加强与海拉尔、牙克石、漠河、加格达奇等周边城市在产业、信息、旅游等方面交流合作,主动对接,尤其是通过提供休闲旅游、承接产业转移等方式实现借力发展。组织相关部门有针对性的“走出去”,到鄂尔多斯、大庆等接续替代产业培育取得成效、城市转型较早、发展较快的城市考察学习,开拓发展思路,借鉴成熟经验。

(四)改善发展条件,提升城市建管水平

完善城市规划体系。坚持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的规划设计,着力打造林区特色的城市风格。按照城市发展需要,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编制完成市区1平方公里控制性详规,完善市区板夹泥房改造详规。编制完成并实施《根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充分利用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完成数据库建设工作,公布并实施基准地价更新工作,全力争取自治区在我市安排1:1万大比例尺基础测绘项目。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300万元,新建兴安路东段、明珠街南段、得耳布尔街南段,改建新开路南段和敖乡路,基本形成市区道路环线新格局。完成总投资4,950万元,日处理污水1.5万吨的污水处理工程。改造拓宽红旗桥,配套建设廉租房小区供热管网和给排水管网。结合板夹泥房改造,对潮查河两岸进行改造建设,打造城市新亮点。完成阿龙山饮水安全续建工程和根河堤防应急水毁修复工程,做好金河镇区防洪工程前期工作。完成2009年板夹泥房改造收尾工程,做好房屋出售和小区管理工作,争取群众早迁新居。完成得耳布尔至上护林公路续建工程。全力做好S301根拉一级公路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年内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进一步做好机场项目前期工作。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强环卫队伍建设,提高环卫工作质量。积极推进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广告牌匾和市区交通秩序等专项整治,严格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实行垃圾定时上门收集。加快物业管理市场化进程,建立和完善物业管理新机制,提升物业管理行业的服务水平,推动物业管理健康发展。围绕改善人居环境,对广场及主要街道两侧公共场所进行净化、美化、绿化、亮化。大力开展“绿色社区、绿色校园、绿色企业”创建活动,改善生活环境,提升城市功能,营造良好人居环境。

(五)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高度重视民族和文化事业发展。努力争得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各职能部门对口支持,积极争取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及早做好承办2013年国际驯鹿养殖者大会前期工作。加强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文物的保护与管理,积极争取中国较少民族文化文物保护工程项目,做好民间音乐、萨满舞、撮罗子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运用商业化运作模式拓展《敖鲁古雅风情》演出市场,打造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文化品牌。扎实开展敖乡帮扶工作,全力推进敖乡发展,进一步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生活。规范文化市场监管,继续开展全民健身和“根河之夏”文化广场系列活动,全面启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进一步优化配置广电系统资源,加快数字化改造进度。继续实施科技兴市战略。加强科技项目储备申报、科技服务体系、科技特派员工作,发挥有机黑木耳科技示范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优先发展教育。全力推进校舍安全工程和标准化学校建设。继续实施教育资源整合,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构建多重扶贫助学机制,努力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公平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加强幼儿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社区教育,完善成人教育体系,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大力发展卫生事业。继续加强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防控工作,完善卫生应急预案体系,不断增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50%以上,提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水平,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药品零差价,免费为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完成市计生服务站改扩建640平方米。争取将我市纳入自治区“出生缺陷一级干预”试点市范围。认真做好生态市创建工作。抓住国家、自治区高度重视大小兴安岭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的有利契机,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和项目建设,全面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使我市在呼伦贝尔首批进入国家生态市行列。促进精神文明发展。积极争创呼伦贝尔市文明城,深入推进文明社区、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公民道德特别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做好“五五”普法验收准备,加强规范化司法所建设。完善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的作用。高度重视信访工作,逐级落实信访责任制,实行信访责任倒查,健全大调解机制,认真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着力化解不稳定因素。全力抓好安全生产和防火防汛工作,确保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加大消防工作力度,消防二中队年内投入执勤,争取上级配备专业消防车2辆。继续开展“平安根河”创建活动,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城市视频监控报警网络系统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认真贯彻民族宗教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进一步完善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完成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巩固双拥工作成果,加强驻军建设,完成退役士兵接收安置任务。依法保护妇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的合法权益。继续做好审计、外事、人防、气象、接待与对外联络等工作。

(六)保障改善民生,持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加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全面实施创业带动就业计划,充分发挥财政贴息资金对小额担保贷款的引导作用,逐步扩大创业小额担保贷款范围,通过积极的政策引导,产生一人创业带动多人就业效果。进一步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筹建实训基地1处、创业园区1个,年培训能力达到2,000人次。全年计划培训人员1,100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400人,帮助就业困难对象实现就业500人,动态实现有就业能力和愿望的零就业家庭至少1人就业。全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重点做好社会保险扩面工作,全年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达到2.7万人,失业保险达到3.74万人,医疗保险达到9万人,工伤保险达到2万人,生育保险达到2万人。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健全城镇居民参保基础数据库。认真做好社会救助工作,继续开展廉租住房货币补贴发放工作,惠及低保住房困难家庭3,000户,保障和改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深入实施“六个一”幸福指数工程。2010年,市政府继续实施民生项目,将努力办好以下8件实事:一是扎实推进校舍安全工程建设,新建、改造中小学校舍8万平方米,为全市中小学生提供最牢固、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学习环境。二是继续实施板夹泥房改造工程,改造面积不低于去年,进一步改善林区群众居住条件。三是免费为全市小学生及学龄前儿童接种水痘疫苗,提高免疫能力,建立免疫屏障。四是新建社会福利服务中心,满足全市养老需求。五是继续实施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程,改造15户贫困残疾人的危房。六是筹措资金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资助200人以上。七是扩大市区保洁面积3万平方米,实现公共场所和主要街道全天候保洁,做到垃圾日产日清,主要街道清扫率100%,垃圾清运率100%。八是积极发挥引导资金的作用,筹建土特产品市场。

(七)加强自身建设,切实提高政府执行力

要继续加强学习、创新、法治、责任、廉洁型政府建设,开展好“抓纪律、抓作风、抓效率,建设人民满意政府”专题活动,切实提高政府执行力、创新力、公信力和凝聚力。强化创新意识,把改革创新精神贯穿到政府工作的全过程,认真研究和解决接续替代产业发展、转型期社会稳定等方面的新情况、新问题,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实现新突破。强化作风建设,确立“务实”作风,把务实作风贯穿于决策和落实的全过程,把主要精力和心思都用在工作上;强化“实干”意识,要带着情感、带着责任,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狠抓工作落实,确保政令畅通。强化效能建设,进一步精简各种文件和会议,减少行政审批环节,要充分发挥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作用,完善“一站式”服务;加强督查调度,对重点工作、重点项目跟踪问效、严格问责。强化制度建设,严格执行办事公开、责任追究、重点项目领导负责制等制度,不断完善投资评审、招投标、审计监督等制度,认真抓好项目招商、土地征用、房地产开发、政府采购等制度建设,用制度建设规范行政权力。强化廉政建设,加大对重点资金、重点项目的审计监察;继续压缩政府部门经常性项目支出,严格财政支出管理,控制会议、差旅等费用,严格规范公务接待行为;扩大政务公开范围,增强行政透明度,提高政府公信力。

各位代表!宏伟的事业激励着我们,人民的期待鞭策着我们。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与18万根河干部群众一道,在富民强市的征程中苦干、实干。

推荐访问:根河市 政府工作报告 根河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