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原县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精选文档)

时间:2023-04-19 13:00:07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一、2013年工作回顾2013年是本届政府开局之年,极不平凡,令人振奋。一年来,在县委的坚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原县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五原县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精选文档)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3年工作回顾

2013年是本届政府开局之年,极不平凡,令人振奋。一年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真干凝力量,以实干赢发展,以敢干促跨越,圆满完成了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主要表现在:

——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8亿元,同比增长10.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1亿元,同比增长7%;财政收入完成5亿元,同比增长6.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321元,同比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556元,同比增长13%;争取上级各类财政性专项资金8.3亿元,发展后劲和活力明显增强。

——现代农业结出新硕果。倾力抓好设施农业、肉羊、葵花三大主导产业,八里桥万亩现代农业园区已具规模,水、电、路、绿配套完善,晟宇、民隆、蒙草等项目建成投产,“菜博园”已具雏形,设施农业步入转型升级阶段,面积突破了5万亩。万亩肉羊养殖园区加快推进,巴美循环养殖园已基本建成,力农、亿林、东牛犋等养殖园已建成完工,“羊博园”启动实施,新建规模养殖场21个,新增肉羊整村推进示范社10个,培育肉羊规模养殖户560户,成功举办了中国畜牧业协会肉羊产业发展高层论坛,设施农牧业规模化、特色化、高效化经营格局基本形成。“葵博园”快速推进,启动实施鸿鼎市场升级改造,成功举办了全国葵花产业研讨会,向日葵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正式运行。新增农畜产品加工企业27户,培育国家级专业合作社1个、自治区级2个。科技支撑作用日益增强,顺利通过国家科技进步考核。

——工业经济有了新发展。坚持以农促工,以工带农,工农联动,积极应对经济下行不利影响,工业经济实现平稳运行。预计工业总产值达到85.6亿元、增加值达到2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16%,来自工业税收达到1.1亿元。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日臻完善,突破“圈而不建”难题,清收项目用地1030亩,土地利用率和集聚能力大幅提升。实施重点工业项目23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亿元。晟宇光伏电站、正大饲料、华明光电等16个项目建成投产;大唐光伏电站、秋林物流园区、大丰粮油等项目加快实施。小微企业和大学生创业就业园破题开局,52户企业入园创业,成为工业经济和城乡就业的有力支撑。节能减排目标圆满完成,环境质量保持良好。招商引资卓有成效,到位资金18亿元。

——城乡面貌展现新形象。围绕水、绿、文化“三篇”文章,掀起新一轮城市建设高潮,城市面貌有所改善。西区建设加快推进,土地收储基本完成,蒙古族学校、中蒙医院、汽贸家居建材城等项目加快实施,高新路、团结西路、建设西路建成通车,城区框架基本构建。棚户区改造有力推进,依法征收房屋1100余户,征收环境回归理性。城区硬化、亮化、绿化和广场公园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修建中原三路、红卫路中段、消防路西段等城区道路3公里,硬化铺装人行道5.4万平方米,完成一级公路、高新路、红卫路等道路亮化55公里;新建改造排污泵站2座,铺设排污管网5.4公里,城区内涝问题得到缓解;新增城市绿地1750亩,人均达到23.6平方米;河神公园、冯玉祥誓师广场、隆兴湖、鸿雁湿地公园、森林公园建成使用,体育生态公园开工建设,便民休闲健身场所达到13处;标志性建筑和谐阙、河神雕塑建成完工,城市魅力日益彰显。推行城市精细化管理,拆除违章建筑4150平方米,市容市貌、公共卫生、交通秩序明显改观。抓住绿色、整洁、文化三个关键,发动群众,以奖代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推进村庄整治,无偿拆除农村危房2200栋,建成永联、广胜西、张三柜、刘四拉等环境优美、各具特色的示范点90个,成为全区新农村示范县,塔尔湖镇、永联村分别被命名为全区美丽宜居小镇、宜居村庄,走出一条河套新农村建设新路,美丽乡村业已展现。

——基础设施实现新突破。高标准实施农田水利建设45万亩,评为全国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土地整治工作经验在全区产生重大影响,为今后项目向我县倾斜奠定了基础;清淤开挖排沟1150公里,改造启用扬水站25座,排水改造工程全市领先。围绕“五环”绿化工程,完成造林7万亩,实施通道宽林带绿化500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13%,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区重点区域绿化先进单位。刘召黄河大桥前期手续就绪,一级公路、110国道改扩建、250公里农村公路建成通车,刘召火车站广场改造完成,广通客运站迁入新站运营。增设6路公交专线,新增15辆公交车,转增40辆客运出租车,城区客运公交框架进一步完善。污水处理厂改造完成,运行稳定。农网升级改造加快推进,向阳、天吉泰35千伏输变电等电力工程相继完工,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更加完备。

——民生状况得到新改善。把改善民生摆在突出位置,解决了一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办成了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好事实事,涉及供热、供水、住房、就业、教育、卫生、社保等方面的“十件民生实事”全部落实。富源热源厂一期工程仅用十个月时间建成,新增供热能力300万平方米,保障能力达到500万平方米,根本上解决了困扰多年的供热问题。城区自来水改造加快实施,管道直饮水工程开工建设,供水工程取得重大进展。实施保障性住房1544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6800户、生态移民1300人、老旧小区节能改造4.3万平方米,切实改善了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640万元,新增城镇就业1500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2.9万人;发放财政贴息贷款2000万元,帮助584名农村妇女实现创业。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孤儿、“三无人员”等“六项”民生指标达到或超过全区平均水平;救灾物资储备库投入使用,中心敬老院启动运行。“两免一补”资金和贫困学生助学金全部落实到位,无一名学生因贫辍学。发放各项惠农补贴资金2亿元,争取扶贫项目资金1790万元,6200名群众增收脱贫。新建镇级示范商贸中心1个、标准化“农家店”55个,信息化改造农家店100个,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大幅改善。

——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高度重视和发展教育,各类教育教学水平居全市前列。蒙古族学校、套海镇、塔尔湖镇幼儿园主体工程完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基层基本药物制度全面落实;县医院诊疗水平大幅提升,天吉泰、和胜卫生院主体完工;隆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运行,为1万名65周岁以上城乡居民免费健康体检。计生惠民政策全面落实,4160名群众受益。三级文化服务网络日趋完善,安装农村广播电视“户户通”4.85万户,农村电视信号基本实现全覆盖;民隆河套文化产业园主体完工,河套农耕文化博览苑启动建设,成功举办全区首届村道自行车比赛,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编制隆兴湖旅游景区总体规划,完成河套影视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全县文化旅游发展纲要初步形成;精心打造农业观光、休闲度假、宗教文化等旅游线路,旅游产业稳步发展。档案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评为全国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农村商业银行成功改制、中国银行五原支行挂牌营业,县域金融体系不断健全,服务三农能力显著增强。政务服务中心建成完工,办理行政审批审核事项4660件;改进作风各项规定有效落实,公款吃喝、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得到有效遏止,公务用车、办公用房全面规范;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来信办复率100%,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大幅提高。社会管理创新有序推进,虹亚、力华园新型社区管理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平安大县”创建全面展开,“三联六调”工作机制进一步深化,大批信访案件妥善化解,信访形势明显改观;强化公共安全隐患整治,完成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划转,食品药品整治成效明显;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治安防控能力明显增强,社会总体保持和谐稳定。与此同时,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妇女儿童、残疾人、老龄、国土、统计、人防、双拥、地震、气象、消防等各项事业取得新进步,工商、税务、金融、质监等部门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人大、政协围绕大局,充分发挥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高度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积极组织开展调研视察,有力地支持了政府工作。

各位代表,回首难忘的2013年,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五原前进的每一个脚步,都离不开全县人民不懈地奋斗;五原收获的每一点精彩,都汇聚着全县人民辛勤的汗水。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向全县人民,向所有参与、支持、关心五原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回顾一年的奋斗历程,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五原要实现争先进位、跨越发展,必须牢固树立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责任意识,以争创一流的勇气让难点变生机;必须大力弘扬实事求是、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以真干实干的干劲让蓝图变现实;必须始终遵循以人为本、民生为重的发展准则,以百姓至上的情怀让成果变福祉。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综合经济实力不强,位次仅居全市第六,缺乏立县大项目支撑;工业企业规模小,财政贡献率不高,纳税超千万元企业仅1户;农业基础薄弱,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大,尚有百万亩农田未配套;城市建设品位低,棚户区改造推进慢,仍有2万多户平房未改造,是亟需我们扭转的基本县情。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保民生、保运转、保重点压力大;社会治理面临诸多新情况,社会矛盾在部分领域突出,维稳形势不容乐观,是亟需我们改变的紧迫现实。政府部门部分工作人员作风不实,紧迫感不强,行政效率不高,工作推进力度不大,办法不多,是亟需我们解决的短板问题。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4年重点工作

2014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攻坚之年。我们要紧扣县域经济发展主线,紧扣争创自治区级、国家级示范园区的目标,以园促建,争先进位。按照县委十二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的总体部署,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改革为统领,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强县主题,统筹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城乡一体化,更加注重生态保护、更加注重民生改善、更加注重社会治理,努力建设富裕文明美丽幸福的新五原。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9亿元,同比增长10%;财政收入完成5.2亿元,同比增长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0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0%和13%。全面完成节能减排任务。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做新农村,增强发展新活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大城乡统筹力度,着力促进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让广大农民充分分享现代化成果。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坚定不移推进农田水利建设,新开工实施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农田、土地整治等项目60余万亩,清淤开挖排沟1500公里,配建排水建筑物900余座;修编完善农田建设和排水体系总体规划,统筹各类项目实施,确保项目不留死角、不重复建设、灌排体系衔接畅通,保持农田水利建设全国先进。深入推进“五环”绿化工程,新增造林6万亩,完成110国道、五乌公路等通道宽林带造林200公里,高标准实施村屯、农牧业园区绿化39个,营造农田防护林造林面积2万亩;结合宽林带造林,新增经济林6000亩,建设种苗基地5000亩;创新全民造林机制和体制,积极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加快刘召黄河大桥建设,修建农村公路150公里,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争取农网升级改造项目资金1.1亿元,实施塔尔湖、天吉泰、和胜等输变电工程,完成城区配网线路整改,构建完善新型城乡供电体系。

主攻特色优势产业。突出抓好肉羊产业,推进企业自繁型、农企合作型、大户集聚型、整村推进型“四种模式”的肉羊养殖,力促正大养殖园区开工建设,推进力农、亿林、星海浩月万亩肉羊园区建设,扩大巴美公司与农户合作养殖规模,完成“羊博园”建设工程,争创全国肉羊产业示范园区;启动实施羊肉产品交易市场、交易平台和活畜交易市场,大幅提升肉羊产业知名度和美誉度,打造全国肉羊产业大县和巴美“三品一标”肉羊自繁县。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完善八里桥万亩设施农业园区,丰富观光、展览、农家乐、民俗村等内容,推动园区转型升级,打造全区一流的“河套菜博园”,力争申报成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构建“企业+合作社+农户”联营模式,推进品种、品质、品牌、地理标志“三品一标”建设,打响亿宝蔬菜、灯笼红香瓜、五原黄柿子等特色品牌,大幅增加种植效益;多措并举,确保建成温室全部投入生产。提升壮大葵花产业,坚持基地增质、企业增效、市场增容、品牌增名、农民增收,扩大“县花”向日葵花的知名度,加快完成“葵博园”建设工程,改造升级鸿鼎市场,建成葵花电子交易平台,整合现有葵花籽品牌,培育形成“拳头”产品,增强产业竞争力和影响力,打造全国一流的葵花种植、交易、加工基地,使葵花产业有规模、有品牌、有名气、更有效益。

加快城乡统筹发展。通过政策引导,促进土地向种养大户、家庭农牧场、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推进家庭经营、企业经营、合作经营,集中扶持一批示范性强的专业大户、家庭农牧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提高大型农业机械化作业比重,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年内每乡镇新建2-3个农牧场、全县培育5个以上区级专业合作社,作为各乡镇硬性考核指标。整合捆绑涉农项目,实施4万亩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实现规模化、机械化、合作化、集约化、品牌化生产,打造全市领先、全区一流的示范园区。坚持彰显特色、各展亮点原则,继续推进集镇提升工程,配套完善路网、水网、电网等基础设施,培育一批特色集镇,将天吉泰镇打造成与白彦花比肩的特色餐饮服务大镇。推进规划、执法、环卫等职能下延,重心下移,营造整洁有序的镇容镇貌。坚持环城沿路,以绿为主,整治旧村56个,加快建设美丽乡村。用足用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废旧居民点复垦等政策,逐步撤小村并大村,培育建设中心村,完成刘四拉农民新居建设。巩固村庄整治成果,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引导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维护,逐步推进农村社区化管理。启动建设千户光伏新镇,年内建成300户光伏住宅和圈舍,整村搬迁3个自然村,集中流转土地2万亩,打造全国一流的生态产业新镇,促进现代农业、新型农村、光伏产业融合发展,为复制推广积累经验,探索更大规模的现代合作经营模式,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工人化,走出一条符合五原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之路。

(二)做强工业,增加发展新动力。牢固树立农业产业支撑工业企业、特色产业拉动工业经济的发展理念,促进新型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融合发展,集聚工业发展内生动力。

培育特色产业体系。壮大农畜产品加工业,做强做精葵花、面粉、番茄、肉羊等特色产业,促进润泽、巴美等4户有机肥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加快发展有机绿色农业,大幅提升产品质量,扩大产业影响力;完成佰亿食品、双福面业、大丰粮油等16个项目建设,培育壮大正大、力农、轩达、双福等一批“农字号”龙头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快组建产业联盟,扶优保强,引大育新,抱团发展,构建“拳头”产品,打造知名品牌;积极引进深加工项目,促进产业延伸升级,实现集群化发展,把农畜产品加工业打造成为全市的品牌工业。加快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力争大唐20兆瓦电站、山路20兆瓦屋顶光伏电站项目年内投产、正泰50兆瓦光伏电站项目年内开工,推进晟宇100兆瓦光伏电站二期项目建设。积极发展现代煤化工业,尽快建成秋林煤炭物流园区,大范围配置、利用、加工、转换境内外资源,推动金牛煤化30万吨合成氨及52万吨尿素项目建设,力促大唐2×600兆瓦火电项目有实质性进展;改进现有煤炭洗选企业生产工艺,逐步发展焦化、气化等循环经济,构建更具特色、更具增长潜力、更具财政贡献率的工业产业体系。

增强工业发展后劲。完善园区功能布局,加强基础设施配套,积极争取升格成为自治区级园区,力争申报成为自治区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自治区直供电试点园区;进一步完善项目评审制度,确保土地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对园区圈而不建企业“腾笼换鸟”,切实提高土地利用水平。加快推进小微企业和大学生创业就业园建设,年内一二期工程全部投产,三期工程启动实施,实现百企入园三千人就业,打造全区一流的创业就业园区,为非公有制经济搭建集群发展平台,构建新的经济和就业增长点。全面落实国家、自治区出台的政策措施,继续实行包联企业责任制,对重点企业实行“一企一策”,帮助企业解决困难,促进企业提质增效,力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以上,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9亿元。

加大项目争取力度。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理念,围绕国家、自治区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精心研究项目、谋划项目、编制项目,充分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最大限度用足、用好、用活国家政策;重奖项目争取突出单位和优秀个人,确保项目争取位居全市前列;完善项目管理机制,确保项目规范实施,资金规范使用。坚定不移抓好项目引进,认真做好招商项目储备论证,瞄准京津冀产业转移、瞄准沿黄沿海两大区域、瞄准“农”字号龙头企业,通过产业招商、精准招商、以商招商、合作招商等方式,力争在产业龙头、现代农庄、农业企业等项目引进上取得实效;要注重招商质量,招大商、选好商;要注重项目效益,重环保、能干成,力争引进资金25亿元,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

(三)做美城镇,增添发展新魅力。围绕水、绿、文化三篇文章,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水清树绿,吸纳更多农民入城居住,有序推进农民市民化。

建设宜居县城。加快西区开发,完成房屋征收,建设回迁安置房4.8万平方米;完成高新路高压线路改线工程,配套完善主次干道、电力通讯、给水排水等基础设施;加快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技馆、游泳馆建设,完成蒙古族学校、中蒙医院、县幼儿园、妇幼保健院等公建工程,推进商业住宅、商贸大楼、超市酒店开发,尽快展现新区形象;西区建筑单体讲景观、局部讲风格、整体讲协调,融入生态、文化、古镇元素,建成优美城区,打造五原城市名片。倾力推进棚户区改造,紧紧抓住国家政策机遇,进一步完善征收工作机制,坚持群众全程“一监督”,征收方案、工作程序、补偿标准“三公开”,宣传发动、责任落实、补偿安置、激励机制“四到位”,全年依法征收房屋2000户以上,完成房地产开发40万平方米以上;积极鼓励居民自主拆迁改造,打造全市棚户区自主拆迁改造示范县。完善公园、街路、环城、小区绿化,新增园林绿化1400亩;建成体育生态公园,新建2个生态休闲广场,逐步实现开门见绿、500米见园,为居民提供更多休闲活动场所;完成老旧小区节能改造9万平方米,做好小区绿化补缺、灯光补亮,促进小区提档升级;开展临街楼体立面亮化,实施县城五大出口绿化、美化、净化提升工程,重要节点、广场公园、居民小区增设雕塑、小品、景石,打造园林县城、文化名城。加快市政工程建设,完成安居路、繁荣路、滨河路等道路建设5.6公里;实施红卫路、西环路、中原三路等道路亮化10公里;改造排污泵站2座,铺设排污管道2.5公里;重要地段增设垃圾收集点、公厕、信号灯,科学设置停车位,努力让城市更整洁、更有序、更顺畅。

提升管理水平。完善主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重点乡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和道路、供暖等专项规划。严格规划管理,按程序审批项目,按规划建设项目,坚决制止违规建房、私搭乱建、挤占绿地等行为;强化规划管理职能,高度重视地下管线规划,开展地下管线综合普查,加强建设档案管理,着力改变城市建设重地上轻地下现象。整合数字化监控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推进城市数字化监管;突出抓好环境卫生、市容市貌、交通秩序,推进网格化管理,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推行公安、交警、执法“三警合一”,组建2-3个巡逻中队,全力维持城区管理秩序和治安秩序。单设物业供热管理办公室,强化管理职能,切实解决小区绿化少、卫生差、暖不热、排不畅、地沟漏、管理乱等问题,努力让城市更干净、更宜居、更舒适。

(四)做活三产,打造发展新引擎。把三产作为繁荣经济的重要支撑,加快发展现代物流、旅游和金融业,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壮大现代物流业。提升巴运物流园区、鸿鼎市场经营水平,建成汽贸城、建材家居、日用品配送专业市场,启动八里桥农贸物流园区,开工建设物流修配、煤炭经营、废旧物资等专业市场项目,加快发展货运物流业。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推进城乡配送、农企对接、农超对接流通模式,新建配送中心1个,信息化改造农家店50个,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力促秋林煤炭物流园区建成运行,全力打造区域煤炭物流中心。推进蔬菜、农资、汽车营销等经营网点划行归市,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直营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业态,逐步构建大市场、大商贸、大物流格局。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突出五原在河套农耕文化中的主体地位,编制完成旅游产业、河套农耕文化博览苑总体规划。深入挖掘旅游业的文化内涵,依托农耕文化、自然风光、交通区位等优势,推动旅游文化与农业、城建有机融合,重点开发观光休闲、特色文化旅游项目,完成河套农耕文化博览苑、民俗文化村、河套农家乐等工程建设,实施河套影视基地、普济寺景点项目,最大限度展示地区风格和民俗特色。加快发展节庆文化,积极支持企业筹办河套菜博会、羊博会、葵博会等活动,促进产业、旅游、商贸融合发展,打响地区品牌,创建文化旅游大县。

切实抓好金融服务业。积极引进各类金融机构,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逐步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加快产品创新,扩大信贷投放,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让更多金融资源支持县域经济,惠及广大群众。大力发展信息咨询、中介服务、医疗保健等各类服务业,不断壮大第三产业。

(五)做实民生,共享发展新成果。坚持富民与强县并重,着力解决好群众就业难、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问题,努力让人民生活质量更好。

实施创业就业工程,以产业扩大就业,创业带动就业,政策扶持就业,新增城镇就业1400人,继续开展事业单位人员储备;发放2000万元小额担保贷款,扶持500名城镇人员创业就业;发放1500万元财政贴息贷款,帮助600名农村妇女创业。按政策提高机关事业人员津补贴,加强惠民资金监管,不折不扣落实惠民政策,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实施教育提质工程,推进教育资源整合,撤并向阳、牧羊海学校,促进农村学校向县城和中心集镇集中;推进名师工程,学习包头办学经验,加大本地教师培训力度,整体提升教学质量;继续落实振兴一中规划,确保高考成绩全市前三;加强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保持对口高考全市第一;统筹义务教育资源,缩小校际差距,保持义务教育质量全市领先,重视发展学前和民族教育,办好人民越来越满意的教育;多途径资助困难家庭学生,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贫上不起学。坚持外聘与内培相结合,积极培养骨干人才,整体提升县级医院诊疗水平,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完成残疾人康复中心、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业务用房建设,建成1所镇卫生院、15所标准化村卫生室,继续免费为65周岁以上城乡居民开展健康体检;启动新农合12种重大疾病商业保险,确保不让一名群众因贫看不起病。实施百姓安居工程,配建公租房1546套、新增廉租房租赁补贴230户,稳步推进农村危房改造,确保不让一户群众因贫住不上房。完成城区分质供水工程,切实改善居民饮水质量。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健全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完善农村电视“户户通”,推进公共文体设施免费开放,深入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全民参与的文体活动。全面启动社会保障“一卡通”,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稳步提高城乡低保、五保、孤儿、“三无人员”等低收入群众保障水平;加强精神病人的救助和管理,建成1个光荣院、2个农村“互助幸福院”。严格落实国家生育政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多方筹集资金,不断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县财政安排500万元扶贫资金,积极争取上级扶贫项目,扶持8000名贫困人口脱贫;实施金融扶贫富民工程,发放金融扶贫贷款1亿元,重点向小微企业、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贫困农户、特色产业等领域倾斜,打造全区扶贫攻坚示范县。县财政安排1200万元用于新农村和村级“一事一议”公益项目建设,争取列为全区农村综改试点县。认真做好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农业等保险扩面征缴工作,确保各类补助资金按时足额发放。抓源头,抓治理,确保不发生一起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事件。

(六)做优环境,创造发展新优势。树立抓环境就是抓民生、抓发展理念,努力营造社会安定、人民安居、和谐发展的良好环境,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创新社会治理,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相结合,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加强和创新群众工作,靠富裕群众减少矛盾,靠组织群众预防矛盾,靠服务群众化解矛盾,切实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就地能化解。拓展做实“三联六调、司法确认”机制,充分发挥司法部门的职能作用,重点排查化解历史信访积案,努力将不稳定因素化解在萌芽。强化社区管理职能,既要抓家长里短小事,又要抓事关全局大事;加强社区效能建设,以实绩评等级,以等级论行赏;新建2个精品社区,完成虹亚社区“12349”便民服务平台建设,打造全市一流的社区管理服务中心。深入开展“平安五原”、“法制五原”创建,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大社会治安整治力度,依法防范和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加快视频监控系统建设,逐步实现社会治安视频监控全覆盖;整合警力资源,推进警务进社区、上街头,实现巡逻常态化,大幅提高见警率,切实增强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健全安全生产预防控制体系,清理整顿各类安全隐患,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严厉打击,重拳出击,保持高压态势,确保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积极实行政府承诺、部门践诺、群众评诺机制,着力解决个别部门不尽职、不尽责、不负责问题,切实提升服务效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启动政务服务中心,事项应进必进,权限应授必授,流程简化有序,过程全程监控,为城乡居民和企业提供公开、公平、高效、便捷的服务;完善制度建设,审计、监察、财政要加大监管力度,实行监管不力行政问责制,确保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让干部快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加强政策体系建设,上级政策坚决落实,县内政策足额兑现,营造一流的政务服务环境。

各位代表,顺应新形势,面对新要求,政府全体工作人员将牢记宗旨,以民为本,服务为先,切实做到对人民负责、为人民造福、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一要为民勤政。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中解决“四风”问题,力行富民之举,多干一些群众受益的事,多办一些群众期盼的事,多解决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事,用实际行动取信于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为人民服务。二要高效施政。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深入一线,亲历亲为,不遥控指挥。加强督查督办,对县委决定的事、政府部署的事、人大政协督办的事、群众关心的事,任务分解,限时办结,件件落实,只为办成找方法,不为办不成找借口。变相马为赛马,以工作论英雄、靠发展比高低,真正让有为者有位。三要依法行政。坚持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确保各项决策符合实际、顺应民意;坚决贯彻县委决策、严格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重大决策向人大报告,主动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通报工作,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来信,做到千方百计。四要廉洁从政。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领导带头,以上率下,现在做起,实打实推进,切实改进干部作风。严格执行公务接待新规,管住“吃”,管控“行”,管好“住”,坚决制止奢侈浪费;全面规范财务管理,推行持卡结算,网晒消费清单,压缩“三公”支出,增加民生投入;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行动凝聚力量,实干赢得发展。我们坚信,有县委的坚强领导,有人大、政协的有力监督,有全县干部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豪情,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关心和支持,大力践行“总干”精神,不畏困难,不惧挑战,不辱使命,一定能够建成富裕文明美丽幸福的新五原!

推荐访问:政府工作报告 五原县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