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落实社会管理创新动员会精神情况汇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全市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动员会议精神,全面部署综合试点工作,以创新灵活组建方式,创新网格管理模式,创新关爱帮扶途径,依托科技信息平台,大力推进新经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政法汇报】区落实社会管理创新动员会精神情况汇报,供大家参考。
区落实社会管理创新动员会精神情况汇报
我区认真贯彻落实全市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动员会议精神,全面部署综合试点工作,以创新灵活组建方式,创新网格管理模式,创新关爱帮扶途径,依托科技信息平台,大力推进新经济组织管理服务工作。
一、创新灵活组建方式,着力破解党群组织组建难题
针对部分新经济组织特别是中小企业存在不想建、不愿建党群组织的认识问题,我区根据新经济组织在组织结构、用人制度和经营方式等方面的特点,实施“广普查、深组建、全覆盖”党工团组织组建集中行动,创新“规上企业单独建、中小企业联合建、行业协会分类建”等灵活组建方式, 实现“四普遍四覆盖”的工作目标。即:全区新经济组织普遍开展组建党、工、团组织活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组建实现全覆盖;普遍开展和谐企业创建活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参与和谐企业创建面实现全覆盖;普遍开展综治工作进企业活动,200人以上企业参与平安企业创建面实现全覆盖;普遍开展企业民主管理活动,规模以上企业建立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实现全覆盖。同时,健全“网上入会”、“青年互动U城网”、“蓝鸟俱乐部”等平台,积极探索新经济组织党工团组织建设的有效载体,通过开展“党员示范岗”、“工人先锋号”和“青年文明号”等活动,切实提高党工团组织在“服务思想政治、服务发展经济、服务企业职工”中的实际能力。
二、创新网格管理模式,健全劳动争议调解体系
一是调解组织进企业,实现劳动争议调解关口前移。从基层入手、从预防入手,全面开展“联合调解进企业”活动,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企业劳动争议联合调解组织的意见》,按有工作机构、有调解人员、有工作场所、有工作制度、有运行机制等“五有”原则建立企业联合调解室,充分发挥企业联合调解室在企业动态掌握、劳动争议调解、信息排查预警、矛盾纠纷化解等方面的作用。目前,全区200人以上企业参与平安企业创建面实现100%全覆盖,有263家企业建立了劳动争议调解组织。二是健全三级网络,形成劳动争议大调解格局。充分发挥工会调解组织在劳动争议处理中“第一防线”的作用,以区劳动争议联合调解中心为龙头,建立区、街道(镇)、行政村(社区)和企业三级维权帮扶网络,畅通职工利益诉求渠道。建立“指导员督查、主席接待日、星期六约谈”等三项维权服务制度,健全 “统一受理、逐级分流、调裁衔接”工作机制,加强“预先排、随机查和及时消”的纠纷隐患处置机制,以及政法、信访、司法、劳动等多部门参加的联合调处机制建设,形成“大调解”工作平台。2010年,区职工维权帮扶中心共接待来访职工群众1256人次,调解结案成功率达100%。三是劳动监察网格化管理,增强预防劳动争议能力。在完善三级调解组织的基础上,对企业用工形势和经营状况实行“两网化”(网格化、网络化)监管。在各街道(镇)、工业区建立9个劳动保障监察中队,充实劳动监察工作人员,划分设立29个网格,通过建立电子信息档案和书面信息台帐,全方位监督报告企业用工情况、重大违法行为和突发事件等情况,建立网格内企业重特大劳资纠纷上报预警制度。
三、创新关爱帮扶途径,服务企业职工创业创新
一是切实增强职工创业创新动力。以创业俱乐部为平台,在全区建立培训、职介、就业和创业全程服务的8个“创业俱乐部”分部,大力实施“1791”工程。以“劳动保障服务民生360度行动”为载体,全面实施“百万联通计划促进就业、百企助力计划破解用工难题和千万圆梦计划稳定就业”等“三大计划”,切实增强职工创新创业动力。以区总工会牵头,依托宁波大学等5家单位,共同创办宁波市首家文化创意产业职工培训创业基地——天工慈城,定期举办中国结和拼布等各类传统手工艺培训班。二是全力打造新市民服务品牌。在文教街道成立新市民服务中心,初步形成以“七大服务站点”和“八大服务内容”为核心的新市民服务新模式。全面实行“队伍建设常抓、活动阵地常建、文化熏陶常乐”等服务,健全新市民管理服务长效工作机制,并创新巧打“时间差”、服务“加速度”、沟通“无障碍”等工作方法,让外来务工人员真正享受“零距离”服务。
四、依托科技信息平台,完善和谐企业创建机制
一是健全一个模式。针对辖区中小企业量大面广等特点,探索建立“一个体系,分级管理,滚动晋级”的创建机制,有效调动中小企业参与创建的积极性。截至2010年底,全区创建率达80%以上,实现了规模以上企业全覆盖、涉农街道(镇)全覆盖、城区街道三年全覆盖的目标。二是创新一个平台。积极探索依靠代信息科技手段,创新企业社会责任评估机制,引导企业在守法经营的前提下、在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实现自管、自律、自我发展。专门成立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投入150万建设资金在工商、统计和财政等10个部门之间建设企业信用信息交换平台,实现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同时,与宁波大学联合成立区企业社会责任评估中心,并聘请国内有关专家、教授组成智囊团,专题研究企业社会责任评估综合体系,对企业社会责任情况作出正确评价。三是完善激励机制。由区委统战部牵头,人大、政协、纪委和总工会等18家单位组成,研究制定新经济组织代表人士综合评价工作机制,为新经济组织代表人士的政治安排、荣誉安排等提供政策依据。完善企业经济激励政策,明确规定在成长型企业、服务业明星企业等评选中,凡发生因劳资纠纷引发集体性上访及其他损害职工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的、有严重违反法律法规行为的企业,实行“一票否决”。四是推进民主管理。以实施《浙江省企业民主管理条例》为契机,开展企业民主管理试点工作,探索创新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建立企业职代会或者区域、行业职代会、民主协商会等多种形式的民主管理机制。